资本运营篇1
经常有许多企业表现出缺钱,不得不向银行借钱,从而付出高昂的利息成本。但是,某类型的公司却因为其对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强大议价能力,而为自身创造了宝贵的免息资金,进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又避免因为高昂资金成本造成的财务风险。
这类型的公司其实是拥有良好的营运资本。所谓营运资本需求量即指用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存货和预付费用之和减去流动负债中的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应计费用。
营运资本创造免息资金
先看青岛啤酒(600600.SH),其最新公布的三季报显示,营业收入增长11%,归属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增长13.5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增长1.87%。支撑青岛啤酒三季报业绩增长除了本身产品强大的盈利能力以外,还有其本身的营运资本创造了免息现金流,为企业成长提供了宝贵的资金。
以三季报为例,截至9月30日,其营运资本需求量为负81.42亿元,按上述定义,即青岛啤酒其日常经营中利用应收和应付之差即为企业提供了80多亿元免息资金。
该指标可以与年初对比,其营运资本需求量为负41.8亿元,因此青岛啤酒营运资本需求量9月30日与1月1日对比,营运资本需求量又为其增加39.6亿元资金。与2012年三季报时的营运资本需求量(负59.56亿元)相比,又为其多提供近22亿元免息资金。
由于青岛啤酒营运资本需求量为其创造免息资金,因此公司并不需要大量的银行借款,从其三季报现金流量表也可以看到,1-9月筹资方面借款仅2300多万元,同比大幅减少60%,而偿还债务2亿元,同比增加162%。另外,从其利润表也可以看出,财务费用一项为负1.79亿元,而大量的现金还为其增加银行存款利息。2013年三季报,青岛啤酒货币资金为107亿元,比期初增加50%。
再看格力电器(000651.SZ),其最新公布的三季报显示,营业收入增长14.65%,归属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增长2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增长2.46%。支撑格力电器三季报业绩增长的原因与青岛啤酒一样,除了本身产品强大的盈利能力以外,还有其本身营运资本创造了免息现金流。
截至9月30日,其营运资本需求量为负667亿元,该指标可以与年初对比,年初其营运资本需求量为负434亿元,因此格力电器营运资本需求量9月30日与1月1日对比,营运资本需求量又为其增加233亿元资金。与2012年三季报相比,其营运资本需求量为负486亿元,又为其多提供近181亿元免息资金。
从其现金流量表也可以看出,三季报显示,1-9月与2012年同期相比,银行借款与还款净增加额仅在1亿元左右,而截至9月30日,货币资金高达442亿元,比年初增加153亿元,可见基本上均为营业资本带来的免息资金,而其利润表里显示财务费用为负1.3亿元。
最后来看青岛海尔(600690.SH),三季报显示,营业收入增长9.78%,归属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增长15.4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减少1.37%。截至9月30日,其营运资本需求量为负123亿元,而年初其营运资本需求量为负98亿元,因此青岛海尔营运资本需求量9月30日与1月1日对比,营运资本需求量为其增加25亿元资金。与2012年三季报相比,其营运资本需求量为负125亿元,意味着同比减少提供了3亿元免息资金。
筹资方面,从其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与2012年同期相比,借款与还款净增加额仅为8000多万元。而货币资金三季报高达196亿元,相比年初增加33亿元,这与其强大的营业资本运营提供免息资金有极大的关系。同样在利润表里财务费用也与上述两家公司情况一样,为负964万元。
高份额的产品市场占有率
青岛啤酒、格力电器和青岛海尔都是A股优秀上市公司,从其上市以来市值增加也可以看出对其卓越营运能力的评价。青岛啤酒1993年上市以来至今市值增长4倍多,格力电器1996年登陆深交所至今市值增长近130倍,青岛海尔1993年末在上交所上市至今市值增长18倍多。以上三家公司相比,格力电器市值增长最大,而其在营运资金需求方面免息提供的资金量也最大,2013年三季报就高达667亿元,相比青岛啤酒多提供586亿元免息资金,相比青岛海尔也多提供544亿元免息资金。
以上三家公司之所以能够在营运资金需求方面带来免息资金,与其产品在市场上强大品牌效应有关。青岛啤酒其啤酒销量市场份额高达近20%,青岛海尔在冰箱、洗衣机方面也在行业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格力电器在家用空调市场已经取得霸主地位。由于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其产品不论对消费者还是供应商而言,都具有较高的议价能力。
具体从营运资金来看,其一般在支付供应商货款之前就能收到下游的现金。以三家公司2013年三季报为例,青岛啤酒应收账款1.5亿元、预付账款为7400万元,两者之和也仅为2.3亿元,而其预收账款则高达6亿多元,同时应付账款则为34亿元。预收款和应付款之和高达40亿元,与应收款和预付款之和2.3亿元之差就带来近38亿元营运资金。
格力电器应收款与预付款之和为40亿元,而预收款与应付款之和却为457亿元,两者之差为417亿元。青岛海尔应收款与预付款之和为74亿元,预收款与应付款之和为177亿元,两者之差为103亿元。
在评价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美国财富杂志以单位销售收入所需要的营业资本最少的指标来衡量公司卓越性。仍以三季报为例,青岛啤酒为负0.37,格力电器为负0.76,青岛海尔为负0.2。可见格力电器该指标表现最为突出,每一元销售收入就带来0.76元的营运资金。
由于营运资金带来可观的资金,因此三家公司并不需要太多的有息借款。以有息债务净额(有息债务减去货币资金)除以投入资本(所有者权益与有息债务净额之和)指标来考量,三季报青岛啤酒为负0.64,格力电器负0.87,青岛海尔负0.35,可见格力电器该指标最低。如果不考虑货币资金,则青岛啤酒为0.14、格力电器为0.498、青岛海尔为0.69,如此青岛啤酒该指标最低。
有效避免财务成本困境
这三家公司利用营运资金带来免息资金,才为企业节约了利息成本,因此也减少了有息负债的比例。因为企业在发展经营中既面临业务风险,也面临财务风险,如果有息负债过高,则一旦企业面临行业衰退期,则立即须承担两种风险,而过高的财务风险,甚至导致企业面临破产的困境。
在A股上市公司里,房地产领域有息负债处于较高水平。笔者以营运资金需求来看万保金招四家地产公司与上述三家企业的对比。以下数据均采用2013年三季报。
万科(000002.SZ)营运资金需求量为1268亿元,保利地产(600048.SH)为1144亿元,金地集团(600383.SH)为446亿元,招商地产(000024.SZ)为321亿元。可见万保金招日常营运资金需求量非常大。正是如此,万保金招不得不向银行举债。以有息债务净额与投入资本之比来衡量,万科28.5%、保利地产50.6%、金地集团36.5%、招商地产16.6%。当然如果行业处于成长期,债务将加速企业发展。
并非营运资金需求量为负值都是创造价值的优秀企业,笔者以人人乐(002336.SZ)和新华百货(600785.SH)为例,从2012年年报数据来看,人人乐营运资金需求量为负6.24亿元,新华百货为负5亿元,两家公司其营运资金都提供了免息资金,但是其经营业绩并不乐观。2012年,人人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9%,归属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同比减少156%,同时净资产收益率也呈现下降态势。2012年新华百货营业收入增长13.39%,归属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同比减少1.1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下降了3个多点。
虽然新华百货和人人乐其营运资金需求量都为企业带来宝贵的免息资金,但是并非就一定因为此原因就为企业带来利润增长。具体决定企业价值成长的因素诸多,比如行业周期、管理经验等复杂因素。
资本运营篇2
卢文兵以前从事的是餐饮行业。小肥羊算上加盟店的收入有六七十亿,这个规模在内地餐饮业里排名第一。但在人口只有700万的香港,一个未上市的餐饮公司年销售额也可以有这么大。除这家公司外,香港还有几家年销售额几十亿元的大型餐饮集团。为什么香港餐饮业的集中度如此之高,而内地餐饮业的集中度如此之低?
这是因为中国的餐饮业习惯自我积累,挣点钱,开一家店,挣点钱,再开一家店;10年开了10家店,20年开了20家店。这也是中国很多民营企业的惯常之路,但香港的公司不是。以美星为例,它和一家房地产公司合作,每当有楼盘开业的时候,美星餐饮就跟着进驻,所以它发展得很快。另外几家则是通过上市保持了很好的发展。而本土自我积累型的企业发展太慢,想要快速发展,就需要借助外部的资金与力量。
传统民营企业借助外部资金时有两条路:一是银行贷款;二是民间借贷。但这两条路都很难走。
小肥羊曾经找过银行贷款。2004年底,小肥羊要囤积来年秋天前的羊肉,于是找银行贷款。银行要抵押物,小肥羊没有;银行让小肥羊找担保公司,担保公司也要抵押物,因此无法贷款。
卢文兵找到小肥羊的开户银行——包头商业银行。卢文兵表示,包商银行要是给小肥羊贷款3000万元,以后就长期合作,小肥羊明年年初增资扩股,会增加大量资本金,这次要是贷不了,以后就不合作了。银行内部协商后,最后批了这笔3000万的贷款,但是利率上浮70%。
第二年小肥羊增资扩股1亿元,兑现了承诺,将这笔钱存在了包商银行。2006年后,又进来2亿元资本金,小肥羊就有了3亿元现金,不需要贷款了。可这时,银行却希望其贷款,还给出了很优惠的***策,利率下浮30%。
再后来,卢文兵投资了一家马铃薯企业,贷款利率也要上浮,有些银行还要求缴纳50万元的信用费。这对民营企业非常不公平,银行业绩增加了,但民营企业的资金成本也高了。
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喜欢银行,但是银行不喜欢民营企业。中国的银行贷款结构有问题,民营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非常小,尤其是小微企业,基本贷不上款。小肥羊现金流特别大,在国外贷款是没问题的,而在中国贷款要看资产规模,哪怕是一堆没用的资产也行。
当前,中国的金融利率还是受管制的,这使得民间借贷大量存在。去年内蒙古发生了好几起高额利息的民间融资,其中包头有两三起,不仅在内蒙古,在长三角、珠三角也出现了很多中小企业主跑路的情况。
民间借贷通常二分、三分利,一年就要20%、30%的收益。在中国,很少有行业能达到这个收益,做实业基本上不可能靠民间借贷赚钱,所以企业最好别走向民间借贷,一旦走向民间借贷,离死就不远了。
从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
那么,民营企业如何打破靠银行贷款、民间借贷的传统融资方式呢?从银行的间接融资转向私募的直接融资是不错的选择。未来,中小民营企业私募融资的比例将显著提升。
2013年7月,***办公厅下发了金融“国十条”,其中一条是放宽创业板的上市条件。此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策变化,就是搞场外交易,比如中关村、天津泰达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交易平台等。场外交易市场、新三板上市交易规模都在扩大,甚至内蒙古也有股权交易所在筹办。小微企业的未来融资将从民间贷款、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直接融资已经有成熟的模式,先是天使投资,之后是VC投资,最后是上市。
直接融资有几个好处:一是引资;二是引智,吸引好的团队;三是定方向。一家企业被风投投资后,企业就变成毛驴,风投变成赶驴人,每天拿着鞭子让企业快跑。企业如果不引进风投,自己慢慢发展,弄多大算多大;一旦引进风投,它跟你对赌,你发展慢了,就得多给风投股份。企业有了外力的督促,就会发展得更快。
在直接融资之前,你要想好自己是否真想做大。我接触过很多民企老板,有的民企老板没有很大的胸怀,觉得一年赚一两百万挺好,有车、有房、能出国旅游,没必要搞大。事实上,不同的发展模式取决于老板的价值观,如果觉得企业不大、自己经营也蛮好,那就不要苛求自己。一些企业上市后,社会压力很大,有点问题就被媒体炒得很厉害,创始人睡不着觉,顶着压力忙公关,各种事儿很多。中国民营企业环境不好,大家必须理解这点。
如果你决定了融资,选择做大及上市之路,那么就要从现在开始规范,不规范会有很大风险。中国的***策环境越来越要求规范,如财务规范、税务规范等。不难发现,现在上市越来越难,想在销售利润方面做点文章,几乎没有可能性。有家企业为了早一年上市,想去补缴之前一年的税。卢文兵劝那个老板千万不要这么干,一旦你去补税了,就证明你之前偷税漏税了,税务局据此处罚就更麻烦了。
另外,直接融资进入后,会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我原来在内蒙古体改委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的时候,当地国有企业大量破产,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调研后发现,当时国家没给企业投入多少钱,所有资本都靠银行贷款,企业实际上都是在给银行打工。与此对应的例子是京东商城,它一开始就亏损,亏损了很多年,如果从银行拿钱,后续亏损还不上贷款,资金链很可能就断了,但它是从资本市场拿钱,一轮轮拿,亏得起。所以,企业要注意资本结构,比如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比例。传统民营企业都希望固定资产多些,习惯于先弄一块地,然后盖一栋房子,再添点设备。这个理念是好的,但像耐克、阿迪达斯这种企业,几乎没有固定资产,包袱特别小,赚钱特别灵活。
一些企业没有处理好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关系,把流动资产贷款用做固定资产投资,也就是短贷长用,这种做法风险很大,一旦后续无法再从银行贷款,资金就循环不起来,就会出问题。
投资人关心什么
私募融资之后,投资人关心什么?一是团队,二是商业模式,三是核心竞争力。
加入小肥羊前,我曾在蒙牛工作。很多人以为,蒙牛是一家固定资产很大的企业。但实际上,蒙牛早期的工厂土地基本是***府白给的,厂房也是靠***府补贴建的,生产设备则是靠融资租赁,每年利乐包达到一定耗用量,几年以后设备就归蒙牛所有。这样一来,土地、厂房、设备都有了,蒙牛只要投入些流动资金就行,而它有时还向***府要流动资金,基本上属于轻资产公司。此外,蒙牛的奶牛是老百姓养的,各地经销商都是打多少钱发多少货,不赊欠一分钱货款,这样奶源和渠道问题也解决了。
这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商业模式。当年蒙牛没钱,只能利用社会资源。一个企业商业模式设计得好,就可以占用上下游资金。采用经销商制时,蒙牛给了经销商很高的利润率,在高利润的刺激下,经销商的投入越来越大,蒙牛销售额也越来越大。随后蒙牛调低利润率,只有以前的一半甚至1/3,这意味经销商要做出以前几倍的量才能获得同样的收入,但此时经销商已不可能放弃和蒙牛的合作,因为它之前的所有投入都是为蒙牛做的。蒙牛的钱干嘛去了?都打广告了。
三聚氰胺风波时,蒙牛没有死,它不可能死。设想一下,有100万奶农在为蒙牛服务,如果蒙牛死了,那奶牛怎么办,奶农怎么办?此外,还有无数经销商、无数奶站甚至运奶车等,蒙牛的链条上绑定着四五百亿元的资产,***府只能保护蒙牛。
和蒙牛同城的另一家牛奶企业,最后因为商业模式不对垮了。在营销上,蒙牛的策略是经销商必须先打钱,然后蒙牛才发货,卖得越多折扣越大,通过这个杠杆来调节经销商。但那家牛奶企业不是,它是办事处直销制,在很多城市设立办事处,办事处去卖货,最后货放出去了,货款却难收回来。此外,这种模式需要大量资金,10个亿的销售额,至少有五六亿元压在渠道上,存货占用了很多货款。而蒙牛把产品卖给经销商,每个经销商都给蒙牛创造几千万元利润。
在供应链外,生产、营销、品牌建设等环节,都有很多创新的商业模式,比如汉堡王和肯德基、麦当劳等公司的做法。汉堡王这家公司没有一家直营店,只有一家加工厂,其他都是加盟店。每个加盟店需要一次纳加盟费,之后每年再交品牌使用费,以及按照营业比例交广告使用费,购买它的产品。汉堡王的总部只负责做汉堡。一个加工厂,对应无数的加工店,无数加工店每天给加盟店配货。
肯德基刚到中国的时候也是这样,几乎所有的店都是加盟店。后来肯德基做大了,才不断地收回加盟店。麦当劳的加盟店很多,但做得也很好。肯德基、麦当劳在中国的一次性加盟费大约600-800万元,每年再按比例收广告所得费。这就是国外大公司的品牌魅力。河南有家餐饮企业,真正的直营店只有四五家,其他六七百家都是加盟店,做得非常好。加盟店通常一家收三五万元加盟费,六七百家就有两三千万元,这个就是做资本运营。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有好的商业模式并不等于有好的盈利模式。有的企业商业模式很好,但是找不到盈利模式,这个也是不行的。以双汇为例,双汇在中国肉制品业中排名老大,在全球大约排前五六位。它的盈利模式靠卖肉吗?不是!
2005年卢文兵曾去双汇考察。双汇产业布局非常好,饲料、养猪、屠宰、分割,之后猪肉进入超市便利店,猪蹄硬壳做药,排骨做成骨胶原,还有各种火腿肠。卢文兵细看之后发现,双汇的肉馅、里脊肉、排骨等都不赚钱,那什么赚钱?骨头赚钱。骨头被做成骨胶原,利润率特别高。高到什么程度?百分之五十,而且没有其他企业做,就双汇一家。当时方便面企业的大骨汤都是从日本购买的,技术源于日本,双汇引进这个技术后,享有了3年的高利润期。除骨头之外,双汇火腿肠起初的利润还可以,后来也不高了,那靠什么赚钱?靠火腿肠包装膜。双汇从日本引进了火腿肠的塑料薄膜,利润也非常高,因为当时中国生产不了。
所以在商业模式中,首先要研究行业发展规律,确定哪段赚钱、哪段不赚钱。做企业不可能所有环节都赚钱。有些业务可以不赚钱,但是一定要有几项赚钱的。要找到盈利模式,找到赚钱的环节。
靠并购发展
以前,民营企业做大做强通常有三种类型:一是自我积累型;二是外力推动型;三是并购发展型。现在,小微企业想做大,绝对不能单靠自我积累,必须靠外力推动。以近几年发展很快的双汇为例,它基本上把各个省的肉联厂都收购了,成为中国最大的肉制品企业,集团销售额达到500亿元。
小肥羊发展也是靠并购。2004年底时,小肥羊有上百家加盟店,直营店只有16家;2010年底时,直营店从16家增加到240家,其中至少购买了五六十家加盟店,贡献了很大的利润。小肥羊收购加盟店时,给每家店3倍市盈率及一半装修款,如果对方不卖,就取缔对方到期后的加盟权。被收购的五六十家店,平均每家店增加100万元利润,总共有五六千万元,每股收益增加五毛。小肥羊卖给百盛时的市盈率是35倍,给加盟商3倍的市盈率,却得到了30多倍的市盈率,增加了10倍,很划算。就此而言,小肥羊的资本运作是并购发展的一个典型。
未来20年,中国企业面临很大的并购机会,可以通过并购重组发展壮大,这不仅适合于上市公司,也适合未上市企业。现在很多大集团为什么发展这么快?绝对是靠并购,因为并购以后容易产生垄断利润。当前,大国企在并购,民营企业也在并购;并购既有同业的并购,也有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假设你的商业模式挺好,有融资能力,团队也挺强,想上市怎么办?收购3-5家同行企业。
比如卢文兵投资的一家生物***苗公司,现在销售收入是1个亿,利润三四千万元,如果我们在同行业找到一两家企业,收购或是合并,两年以后就可能上市了。此外,还可以在产业链上下游做并购,比如***苗是卖给养鸡场、养猪场的,就可以收购一个大的养鸡场、养猪场。所以企业小不可怕,关键是看是否理解了并购的门道。
有的老板会觉得,自己的企业不可能上市。大约2007年时,包头有一家做钢铁的民营企业,销售额100多亿元,利润有6个亿,行业排名100位以后。在这种情况下,这家企业上市的可能性一点都没有。中国钢铁行业是被并购、被重组、被关闭的对象,能生存就不错了,所以只有一个办法,赶紧卖给包钢,卖掉就赚了,卖不掉5-10年企业就完了。
所以如果想上市,就要先分析所在的行业,如果一辈子也做不进行业前100位,上市就一点可能性都没有。如果是一家民营企业,在行业排名也比较靠前,怎么办?卖给别人。就像朱新礼(汇源集团创始人)讲的,做企业就像养儿子一样,等长大了就像卖猪一样。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只要你企业各方面做得好,利润率也好,它肯定想买。可以让对方付现金,也可以换股,这样就能坐享股东收益。
企业家通常需要具备四种能力
第一,造物的能力。即产品制造能力,一个企业家要为社会、消费者奉献最好的东西,价廉物美的东西。第二,造事的能力。会讲故事,能够说服消费者,说服合作伙伴。企业上市,股民关心的并不是上市前的事,而是上市后会有怎样的发展,所以会讲故事很重要。第三,造势的能力。第四,造人的能力。搭建团队,为企业的发展培养人才。
资本运营篇3
资本运营是企业继生产经营、商品经营之后,以所拥有的资本为对象,通过资本更大范围的流动,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营活动,它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层次。我国企业资本运营自保定、武汉首开先河以来,经过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次高潮,对加快我国企业改革步伐,提升企业竞争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企业资本运营还存在许多问题,在对入世的影响展开分析之前,对这些问题首先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知己知彼,才能有效地应对。
1.资本运营理念扭曲。
资本运营是相对于生产经营的概念,如果说生产经营是内部经营战略的话,那么,资本运营就是外部经营战略。同时,资本运营以生产经营为基础,只有在生产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运营才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主要指生产型企业的资本运营)。而且,首先搞好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才谈得上搞好其资本运营。从资本运营的目的看,资本运营的目的是挖掘企业潜力,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市筹集资金和扩大规模只是资本运营过程中的两个环节。然而,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理念严重扭曲,表现在:一是将过程视为目的。将筹集资金作为资本运营的主要目的,为上市而上市,对企业进行过度包装,制造和虚假信息。更有甚者,将资本运营视为躲避监管的手段,假重组真逃债。近年来,频频曝光的上市公司恶性造假事件就是这种扭曲理念的反映。二是将规模经济误认为是简单扩大经济规模。企业片面追求规模,对并购对象缺乏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估,盲目重组、并购一些无发展前途的企业或本应该退市的上市公司,结果,非但没有通过并购壮大自己,反而背上沉重的包袱,有的被并购拖垮。三是脱离生产经营进行资本运营,有些企业不是以搞好自身的生产经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资本运营的基础,而是盲目实行多元化经营,盲目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导致战线过长,首尾不能兼顾,最终陷入被动。
2.资本运营主体模糊。
从理论上讲,企业是资本运营的天然主体,然而,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资本运营主体长期处于模糊状态。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现象是,***府往往成为资本运营的实际主宰者。企业资本运营的重心不在于企业之间的谈判,而在于***府的意愿,在于和***府对被并购企业权利与义务的谈判,在于***府对上市额度的分配,在于***府对资本运营的支持力度。也正是***府的这种特殊地位,使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的发展状况始终紧随***府***策的变化而进退。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的第二次高潮直接根源于“十五大”的召开。虽然***府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有其促进作用,但总的说来,它严重影响了资本运营效率的发挥,使资本运营中的“扶危济困”、“拉郎配”现象非常普遍,资本运营被扭曲变样,严重影响了资本运营效率。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是,企业经营人员主宰资本运营。这种现象在西方也很普遍,但我们与西方的不同之处在于,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非常严重,资本运营常常成为经营人员牟取私利的渠道。
3.资本运营人才缺乏,资本运营中介组织严重不规范。
资本运营是一种融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经营活动,它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有广泛的金融、证券、税务、财务、法律、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管理手段,而且要具有企业家的市场洞察力和处理各种复杂事务的能力和谈判能力。然而,我国这方面的人才严重短缺,这也是我国企业资本运营难以走向规范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资本运营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决定了中介组织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中介组织在资本运营中承担着提供信息、咨询、资产评估、融通资金等作用。然而,我国资本运营中介组织发育严重不良;存在从事资本运营的中介组织数量过少、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中介组织的行为极不规范、中介组织与企业合谋欺骗投资者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等问题。
4.对外资本运营较少。
资本运营是企业将拥有的资本在全社会优化配置的过程,它没有地域和国别限制。我国企业资本运营在“十五大”之后的第二次高潮中,成功地突破了地区限制,在全国范围展开。但是,我国到国外进行资本运营的企业数量不多,只有几个大型国有企业在国外有资本运营活动。即使走出去的企业,有的资本运营也仅仅停留在融资这些相对简单的资本运营活动上,真正具有实质性的运营活动,如兼并、收购等很少。
二、入世对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的影响
扭曲的理念、模糊的主体、人才的缺乏、中介组织的不规范和有限的范围决定了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总体水平低,仅处于资本运营的初期阶段。在这种状况下加入WTO,将会对我国企业资本运营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积极影响不会自然产生,需要主动应对、利用和争取。
1.入世将掀起我国企业第三次资本运营高潮。
首先,外国企业主要采取并购方式进入我国,会推动我国企业资本运营。受世界经济萧条的影响,随着我国入世后的开放步伐加快,外国企业将掀起进入我国的高潮。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企业已经拥有了较好的经济资源,并购便于快速占领市场,实现本土化经营。因此,外企在进入方式选择方面,与上世纪采用设备、技术与我国企业合资、合作相比,这次将会更多地采取兼并、收购方式。这虽然也会推动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的发展,但会使被并购企业降为从属于外企的地位。
其次,为应对入世,我国企业将主要通过资本运营增强自身竞争力。面对外国企业咄咄逼人的气势,我国企业将通过资本运营迅速整合各种资源,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掀起企业资本运营高潮。
最后,入世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为企业资本运营提供巨大舞台。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时期,结构调整是“十五”时期的中心任务。入世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加剧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资本运营是进行结构调整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同部门企业的并购可以形成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不同部门企业间的重组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等。
2.入世将为我国企业进行国际资本运营提供便利。
根据WTO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在我国对成员国开放的同时,成员国也对我国开放,这为我国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提供了契机。我国企业不仅可以对外输出商品、劳务,而且可以输出资本;不仅可以进行间接资本输出,而且可以进行直接投资,在国外投资建厂;不仅可以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而且可以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兼并、收购外国企业,从而有利于我国企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运营两种资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加入WTO为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到国际市场进行资本运营提供了机会。长期以来,我们对资本运营,尤其是国际资本运营有一种误解,似乎只有大型企业才可以进行资本运营和国际资本运营。事实上,资本运营与企业规模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几乎都是中小型跨国公司,即使在发达国家,中小型跨国公司的比重也很高。英国和法国80%左右的跨国公司都是中小型跨国公司。联合国早在1993年就修改了跨国公司定义中对规模的要求,将跨国公司定义为由两个以上国家实体组成的、在一个经营体系下运营且通过股权与其他方式形成的企业。加入WTO后,必然采用这种标准,我国将拆除种种障碍,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将可以享受到我国和WTO成员国对跨国公司的各种优惠***策,促进我国企业的国际资本运营。
3.入世促使我国资本市场走向完善和国际化,为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提供良好中介。
资本市场是资本运营的主要场所,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决定了资本运营的效率。然而,我国资本市场存在规模小、行***化色彩浓厚、市场结构不合理(间接融资市场与直接融资市场不协调、市场主体结构不合理和市场组织结构不合理)、中介组织功能不完善以及法规不规范等缺陷,很难为资本运营提供优质服务。加入WTO后,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和《金融服务贸易协定》,我国将开放资本市场,允许外国公司享有国民待遇,允许在我国建立资本市场中介组织,取消跨国界服务限制,并逐步开放资本项目,走向自由化。我国资本市场在外国资本强势的竞争下,将随着WTO规则的实施逐步完善,逐步国际化,从而为我国企业资本运营创造更好的条件。
4.入世有助于我国企业学习资本运营技术,规范资本运营行为,树立现代资本运营理念。
加入WTO之后,外国企业的资本运营活动,为我国企业学习资本运营技术、规范资本运营行为、树立现代资本运营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学习效应。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示范学习效应。我国企业可以近距离、全方位地了解外国企业资本运营的全过程,真实领略现代资本运营的效率,学习资本运营战略和技术的合理使用。二是“干中学”效应。我国企业通过与外国企业合作和竞争,或者被并购,或者并购外国企业,或者争夺同一个目标,亲身体验现代资本运营理念的作用,真正掌握资本运营的完整内容和全部过程,使我国企业资本运营尽快迈人规范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5.入世将促进我国相关法规和制度改革,为企业资本运营提供制度保障。
经济体制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改革配套进行。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虽然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刚刚形成,市场化程度还不是很高,资本市场发育很不成熟,各方面改革并不配套,再加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出于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经济稳健发展的要求,我国对企业资本运营采取了谨慎态度,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加强监管和规范的法规、条例,建立了比较严格的管制制度,这也是必要的,但是对资本运营的发展重视不足。更重要的是,由于体制的原因,一些法规和制度演变为企业资本运营的障碍。入世后,我国将根据WTO的要求对这些法规、制度进行清理、改革,扫清企业资本运营的障碍,为其提供制度保障。
当然,入世不仅对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如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进行垄断性并购,将遏制我国企业的资本运营;外国企业大量争挖人才,加剧我国企业人才不足状况;我国企业难以与外国企业抗衡,导致大量被收购;国门开放引起资本外逃;资本市场开放易引发金融危机;我国企业急于做大做强,导致对货币资本运营钟爱有加,对实际生产运营重视不足、本末倒置等等。这些消极影响需要***府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管,我国企业也要积极应对。
三、入世后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的特点
1.资本运营向科技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科技化和网络化是新经济的重要内容。尽管人们对新经济还有种种争议,尤其是作为新经济代表的美国经济在新世纪之初进入衰退期,有些人更对新经济持否定态度,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信息化、网络化以及高科技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人们还在对新经济争论不休时,作为对市场最具有发言权的企业已经开始行动。在当前正在进行的新的并购浪潮中,科技化、网络化作为发展方向已经得到展现。入世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将加快,世界并购浪潮中的科技化、网络化趋势将影响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我国企业资本运营将逐步向这个方向发展。
2.服务业成为并购的重要战场,资本运营中介组织的并购、重组成为热点。服务业是我国较薄弱的行业,同时也是受入世冲击较大的行业。入世后,我国将根据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和《金融服务贸易协定》,开放服务业。外资银行、券商、保险公司、投资银行等服务性企业的大批进入将加剧服务业的竞争,服务业将成为并购的重要战场。其中,资本运营中介组织的并购重组成为并购的热点。中介组织通过并购重组等使资本运营中介组织功能逐步完善。
3.产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结合形成金融资本,成为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的新特点。随着规模扩张,我国产业资本面临巨大的资本需求压力,为加快资本流动,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建立企业和银行之间的联盟非常必要。一些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通过资本运营进入银行业。如新希望入主民生银行,海尔通过入主长江证券,与以法国巴黎银行为背景的百富勤合资成立我国加入WTO以来第一家中外投资银行,以及许多企业建立内部银行等。随着我国对金融业的开放,这种趋势将会进一步发展。
4.我国将掀起一股对外资本运营热。我国企业有较强的对外直接投资和海外上市愿望,只是受信息缺乏、国家***策的限制,这种愿望难以实现。入世后,国家在这方面的限制将逐步取消,如果再出台相关鼓励措施、建立相应中介组织以及充分发挥我国驻外使馆的商务功能,将大大加速对外资本运营步伐。企业对外资本运营热将带动银行的对外资本运营,从而掀起对外资本运营热。
5.人力资本成为资本运营的新宠。人力资本是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本,企业竞争实质上是人力资本的竞争。入世后,外资企业的进入加大了企业竞争压力,对人力资本的争夺将趋于白热化,人力资本运营提上议事日程。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在我国的资本运营,首先是人力资本运营,而非货币资本运营,这种做法为我国的企业起到了示范作用,从而推动了我国企业人力资本运营。
四、我国企业资本运营健康发展的对策
1.努力实现资本运营形式的多样化。资本运营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进行。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同行业及不同地区差别很大,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资本运营方式来优化我国企业的资源配置。在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行业,如汽车、电子、机电和化工等行业,可以采用横向并购方式进行资本运营,对于具有纵向一体化优势的行业,可以采用纵向并购方式进行资本运营。而中小型企业则可以与大企业和大公司联手,利用大企业、大公司的管理优势,进行混合并购。版权所有
从2001年企业资本运营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企业的资本运营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海尔模式。这是我国大多数实业领域企业模仿的榜样。其突出特点是,资本运营主体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围绕自己的产业扩展进行资本运营。第二种是德隆模式。其基本特色是充分利用了资本市场,首先通过买壳上市,改变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通过注人优质资产调整产品结构,使上市公司的主业结构发生变化;进而通过并购、托管等形式,对上市公司所处产业进行整合,优化产业结构;最后通过对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的整合,扩大上市公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形成规模化、垄断性经营。这两种资本运营方式各有特色,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其进行借鉴和吸收,并在此基础上走出一条适合自身情况的有效的资本运营的路子来。
2.集中力量,通过资本运营组建一批大型企业和公司。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看,西方国家的大公司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入世后,要求我们集中力量,在我们具有一定优势的行业集中发展一批大型公司和企业,以尽快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大型国有企业500强的资产、销售收入总额还不及美国500强的前3家。如此势单力薄的单个企业自身是难以与海外著名跨国公司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竞争、抗衡的。为了应对入世的挑战,在将来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当以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为出发点,加大资本运营的力度,组建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企业集团。但组建大企业集团,不能只追求规模而忽视效益与竞争力的提高。事实上,企业的规模大小不仅与技术水平、产业结构、行业特点、产品类别等因素相关,而且还要受到市场的制约和影响。因此,组建大型企业和公司,一定要以资本为纽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来进行。而决不能用***府行为搞人为的“拉郎配”,成立名不副实的集团。只有这样,新组建的大型企业和公司才会有规模效益和竞争力。为此,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以国内优势企业、特别是实力强的上市公司为核心,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通过兼并、收购,把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其次,建立战略联盟,开展既竞争又合作的“柔性竞争”,实现双赢目标。不仅强调国内企业的强强联合,而且在中外合资中,我们也应转变思路,积极与大型跨国公司“强强合资”,并做到同步技术更新。加入WTO,我们不仅要“与狼共舞”,而且要与“巨人同行”。这应是我国入世后应对竞争的新策略。
此外,通过无形资产筹资,进行资本扩张,也是组建大企业集团的有效途径之一。企业利用名牌效应、管理优势、销售网络等无形资产可以盘活有形资产,通过联合、承包、租赁、参股、并购等形式实现资本扩张。如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名牌,为了应对资金、技术、人才等实力雄厚的外国企业的竞争,在自身的资金、技术、质量、服务达到一定水平时,以“海尔”品牌为主线,组建名牌集团,使企业由“一叶小舟”变成“联合舰队”。以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70多家企业联手组建的全国最大的家用电器工业区——海尔工业园,不仅生产电冰箱,还生产冰柜、微波炉、空调、洗衣机等,目前已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69大门类108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企业借助本身的无形资产求得了全方位的发展。海尔集团最近在美国纽约曼哈顿黄金地段买下格林尼治大厦作为其在北美的总部,并命名为海尔大厦。海尔能有今天的辉煌,与其成功的资本运营是分不开的。
3.努力培育各类市场中介组织。中介组织在资本运营活动中承担着提供信息、咨询、账务处理、资产评估、融通资金等作用。如果没有中介组织,或者中介组织不规范,资本运营活动都是不可能顺利进行下去的。目前,我国市场中介组织不但数量较少,从业人员素质也不高,很难适应入世后加快企业资本运营活动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培育我国各类市场中介组织。现在,不少外国中介组织已经进入我国,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4.我国企业要具有全球眼光,抓住入世为我们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开展对外资本运营。在此要特别注意的是,根据我国企业现状,目前应以发展中小型跨国公司为主。在对外投资地区选择方面,应以东欧、中亚等经济发展比中国“慢半拍”的国家为主要地区,中国的今天就是这些国家的明天,只要将我国市场经济的一些做法引入,再充分利用这些国家的资源,就能够成功。当然,有实力的企业也可以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同时,为避免我国企业在国外的互相残杀和增强抗风险能力,对外资本运营应该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外国企业在我国投资的经验,建立集约式投资群体,即众多的中小型跨国公司一起到一个地区投资,形成配套服务,获得规模效应。
5.加强人力资本运营。当今的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高科技人才和高层经营管理人才的竞争。外国公司正在以其雄厚的实力、优越的工作条件、前瞻性的科研课题、灵活的创新机制吸引我国最优秀的人才。目前,已有45家跨国公司在京设立了48个研发中心。不到一年的时间,跨国公司总部已经招揽了我国40多位优秀青年人才,并且手中掌握有2000多位符合其条件的优秀人才的简历,还对我国高校优秀生进行跟踪调查,并建有档案。这只是未来人才竞争形势的冰山一角,我国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和应对措施,要通过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培育高效率的工作团队等手段进行人力资本运营。
6.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战略,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要使信息、技术网络和信息产业在资本运营和整个经济生活中发挥日益突出的作用;要加快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要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以提高我国企业在资本运营中的国际竞争力。
资本运营篇4
关键词:企业集团资本运营模式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已进入以大公司、大集团为中心的时代。我国已经明确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今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中国企业正面临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转型期。。所谓资本运营,就是对集团公司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把企业的资本运营分为资本扩张与资本收缩两种运营模式。
一、 扩张型资本运营模式 资本扩张是指在现有的资本结构下,通过内部积累、追加投资、吸纳外部资源即兼并和收购等方式,使企业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根据产权流动的不同轨道可以将资本扩张分为三种类型:
1、横向型资本扩张 横向型资本扩张是指交易双方属于同一产业或部门,产品相同或相似,为了实现规模经营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横向型资本扩张不仅减少了竞争者的数量,增强了企业的市场支配能力,而且改善了行业的结构,解决了市场有限性与行业整体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的矛盾。
2、纵向型资本扩张 处于生产经营不同阶段的企业或者不同行业部门之间,有直接投入产出关系的企业之间的交易称为纵向资本扩张。纵向资本扩张将关键性的投入产出关系纳入自身控制范围,通过对原料和销售渠道及对用户的控制来提高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3、混合型资本扩张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之间没有直接投入产出关系和技术经济联系的企业之间进行的产权交易称之为混合资本扩张。混合资本扩张适应了现代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要求,跨越技术经济联系密切的部门之间的交易。它的优点在于分散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环境适应能力。
二、收缩型资本运营模式 收缩性资本运营是指企业把自己拥有的一部分资产、子公司、内部某一部门或分支机构转移到公司之外 ,从而缩小公司的规模。收缩性资本运营是扩张性资本运营的逆操作 ,其主要实现形式有 :
1、资产剥离 资产剥离是指把企业所属的一部分不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资产出售给第三方 。资产剥离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不良资产的存在恶化了公司财务状况;(2 )某些资产明显干扰了其它业务组合的运行 ;(3 )行业竞争激烈 ,公司急需收缩产业战线。
2、公司分立 公司分立是指公司将其拥有的某一子公司的全部股份 ,按比例分配给母公司的股东 ,从而在法律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
3、分拆上市指一个母公司通过将其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
4、股份回购股份回购是指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一定途径购买本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 ,适时、合理地进行股本收缩的内部资产重组行为。
三、 资本运营创新模式的探索 1、TCL集团―整体上市模式 2004年1月,TCL集团的“阿波罗计划”正式得以实施。即TCL集团吸收合并其旗下上市公司TCL通讯,实现整体上市。这是企业集团资本运营的一个里程碑。集团整体上市将给集团以更大的运作平台。
2、德隆集团―行业整合模式 一个产业规模很大、很分散,怎么整合?德隆的选择是,把资本经营作为产业整合的手段。通过资本经营,收购同行业中最优秀的企业,然后通过这个最优秀的企业去整合和提升整个行业。
3、海尔集团--产融资本结合模式 当产业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于对资本需求的不断扩大,就会开始不断向金融资本透;而金融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也必须要寻找产业资本支持,以此作为金融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于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就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视资本运营的战略地位,借鉴成功的运营模式,并在现实的运作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这对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范恒山资本运营•理论脉络中国财***经济出版社 2000
资本运营篇5
一、资本运营的机遇
企业通过对资本运营进行有效的运作,可以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实现低成本资本扩张,增强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的竞争能力,可以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提高企业的创利能力和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纵观现代知名企业的发展历史,几乎没有一家不是以某一种或几种资本运营方式发展和壮大起来的。荣事达就是其中比较成功的典范。荣事达曾经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然而它却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工厂发展为目前我国最大的家用洗衣机生产基地。1995年和1996年连续保持市场占有率、产销量和销售额居全国同行业首位的绩效,成为安徽省区域经济乃至全国家电行业的支柱企业。应该说,在荣事达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其出色的资本运营手段功不可没,而其中三个举措就更为重要。
(一)大胆举债,迅速脱贫。1985年荣事达生产的“百花”牌洗衣机由于产品质量不高,加上宏观紧缩、市场萧条、产品积压滞销,使企业陷入困境。此时新任厂长陈荣珍尖锐地指出,企业陷入困境的直接导因是市场疲软,但这只是表面原因,深层矛盾在于生产设备、技术手段落后,不能把希望仅仅寄托在宏观松动,市场回升上。不解决深层矛盾,企业便不可能有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他决定从日本引进当时最先进的双桶洗衣机生产技术设备,一步到位上档次,充分发挥后来优势。
但引进设备的资金从哪儿来?企业领导提出“不敢当债主,就当不了财主”,在资本只有300万元的情况下,贷款2700万元,资产负债率达90%,这在今天看来实为天文数字。但正是由于抓住了这次机遇,新引进的生产设备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在1987年、1988年经济高涨之时,产品供不应求,获得了超常的高额利润,迅速还清了债务,完成了初始的资本积累,具备了进入洗衣机行业竞争的实力,使企业从此走上持续稳定发展的轨道。
(二)成功融资,适时扩张。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把模糊技术成功地运用于家电领域。模糊型家电产品代表了当代家电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要实现技术进步,提高国内家电的技术水平,就必须迎头赶上。荣事达果断决策,从日本三洋公司引进代表波轮式模糊洗衣机最高水平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但是,2个亿的资金从何而来?单纯靠自身积累,时间等不起,又会错过市场机会,显然不是良策。那么再走八十年代中期举债经营的老路?
荣事达集团的决策者深入地分析了九十年代客观经济条件所发生的变化:中国家电行业已渡过起步阶段,总供给能力已大大超过社会需求,洗衣机生产能力过剩50%以上,且正逐步走向成熟,城市居民洗衣机拥有量已达80%以上,接近饱和。这决定了洗衣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行业资本利润率不断下降。因此,现在再好的洗衣机项目也不可能有八十年代中期那种供不应求的轰动效应,不可能再获得超常的高额利润。加之整个国民经济正逐步走上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府的财***、金融***策也有了重大调整,税前还贷、企业承包均已停止、取消。在这种新形势下,再走高比例负债进行投资的老路,必然会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必须另辟蹊径。
于是,荣事达从盘活存量入手,以存量带动增量,以增量促进存量,实现了资本运作的又一次良性循环。1993年荣事达先将现有企业的40%股权出让给港方,获得资金1个多亿,拿这1个亿再与日本三洋公司合资建厂,又引进1个多亿,使公司资本在两年中翻了两番。在这一资本运作过程中,公司存量资产增长了4倍,不仅解决了模糊洗衣机生产基地建设基金,而且改善了集团的总体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降至40%以下。
经过10个月的建设安装,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年产40万台模糊洗衣机生产能力的制造企业顺利建成投产,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1996年一季度已实现利润400多万,这是一个把技术进步、规模扩张和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本结构三个方面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
(三)纵向兼并,盘活资本。兼并联合也是盘活存量、优化资本结构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成功的兼并联合是企业在短期实行资本扩张的有效途径。几年来,荣事达先后兼并了四个企业,数量虽不多,但效率高,并都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兼并前个个亏损,兼并后不但壮大了企业的实力,而且成了数百万的盈利户。
二、资本运营的风险
资产重组、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本身存在着复杂的程序和技术性事务,对标的资产的质量、未来发展的前景,及其对公司整体的影响,虽进行了程序性的计量,但其中存在的隐患很难完全根除,未来的变数也难以料定。因此,资本运营也存在着风险。
在资本运营实践中,由于环境的变化或对资本运营风险认识不足,盲目操作,资本运营失败并造成严重损失的案例比比皆是,其中安然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1995年安然公司被经济界权威杂志《财富》评为“最富创新能力”的公司,连续6年都排在微软、英特尔之前,它最主要的“成就”就是对金融工具的创新运用,由于它的“出色表现”,安然公司的管理人员被业界认为是资本运营的高手。可正是这样的高手拿出了接近6亿美元亏损的季度财务报告。
安然公司不断开发能源商品的期货、期权和其他金融衍生工具,把本来不流动或流动性很差的资产“盘活”,在能源证券交易中获得垄断地位,至20世纪九十年代末,安然已从一家实体性的生产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类似于对冲基金的华尔街式的公司;另外,安然通过运用巧妙的会计手段,创造了一套十分复杂的财务结构,SPE(特殊目的实体)的运用可谓是别具匠心。
资本运营篇6
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现状
所谓资本运营,是指以利润最大化和资本增殖为目的,以价值管理为特征,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对企业的有形和无形资产进行综合有效运营的一种经营方式。资本运营实施的实质是在产权界定清晰的基础上,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出发,强调企业可以支配的一切资源按资本化运作方式进行重组和优化配置,使有限的资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经过初期的摸索阶段,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工作进入了逐步规范、稳步发展的时期,并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仅2001年,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已超过1200亿元,达1245亿元,回收现金逾256亿元,较好地实现了资产回收最大化的运营目标,表明了我国处置不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可以说,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其400亿元的有限资本去拉动近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的回收和变现,基本实现了资本价值的增殖,提高了资本积累的效率。
一般说来,资产管理公司是为了分离银行不良资产、化解我国金融风险、促进国有企业转变经营机制而设立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共接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1.4万亿元,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因此而平均下降超过9%,使国有银行减轻包袱,轻装上阵,为其入世后的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已对我国1000多家产品有市场,技术先进,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债转股,涉及金额4000多亿元,使这些企业负债率大幅下降50%以下,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此可见,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更有利于中国金融业、国有企业等面临中国入世的严峻挑战、竞争和发展。
资产管理公司在近两年的资本运营中,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日益创新、日益完善,多元化的格局正在形成,以债务重组、资产置换、诉讼追偿、债转股、租赁、外包、转让、投资银行等10多种形式对不良资产进行管理和处置,加快了处置速度,提高了处置效率,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001年,华融公司海外演艺之后,又在上海实行捆绑式的打包处置,实现回收现金128亿元,实现了规模效益;长城公司则选择和采取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为基点,以依法、风险为手段,以“公允价值”为依据的***策组合;东方公司全年处置帐面资产182.91亿元,回收资产85.13亿元,资产回收率达46.5%。由此不难看出,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理不良资产的资本运营中逐步形成了良性资金融通体系,使死资财变成了活资财,实现了不良资产的国民经济再增殖。
二.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中的问题与弊端
因为资产管理公司才刚刚运营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还不多、还不严重。但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把资产管理公司纳入到国有企业改革、民间和私营经济的培育、金融组织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建设等统筹考虑之中,从资本运营的角度考虑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作,则当今状态的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营仍存在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潜在着许多弊端。
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经济气候环境不理想,给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带来了很多困难,各资本运营的正常运作造成了诸多障碍。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必须建立符合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资本运营机制,依托发育良好的资本市场,才能有效的实施资本运营。而我国经济市场则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资产管理公司不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幸运儿,而是由我国***府主导的金融制度创新,是中国转轨经济的特殊产物,这种特殊性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资产管理机构所没有的,更与资本运营所需的市场条件造成了直接矛盾。因此,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在与市场接轨上还不成熟,不完善,其资本运营的必要市场条件将受许多市场不良因素如世界金融市场冲击、国家货币***策、入世后的汇率风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不完善的经济气候条件下,将致使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资本盘活、变现等难度增大,不利于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营和发展。
〈一〉国有企业改革任重而道远。众所周知,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国有企业经营不善的反映,更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盲目的投资、有国家***府出面变相贷款的不良产物。因此,要彻底解决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只有率先让国有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和经营观念,走出大多数国有企业亏损破产的窘破之境。但是,国有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总体业绩持续下降,并且随中国入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经济范围自9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净亏损,沦为“亏损经济”或“补贴经济”。例如,1998年7月末,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5.4%,净亏损92.8亿元,成本费用利润为-0.7%,在14923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有6042家亏损,亏损面达40.5%,到1999年6月末,亏损面进一步扩大到55.1%(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1999)。因此,在10年之内,国有企业又将产生一些不良贷款,其来源包括:一是一批现在业绩较差的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继续恶化,即资产管理公司的老成员不能退出;二是一些现在看起来经营良好的国有企业由于不适应入世后更为激烈的竞争而陷入困境,即资产管理公司的新成员又要进来。可以说,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市场机制的运作直接左右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程度,左右着我国经济体制状况的大气侯,在这种市场经济体制的现状下,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不良资产的投资处置银行要完全严格走市场化道路,将受当今市场化条件不足的极大限制,将受国家***策风险、国家产业导向等多方面市场因素的限制,将导致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营不能完全按市场化导向运作,不良资产的呆坏账系数变大,致使资产部分流失。
〈二〉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市场狭小。首先,我国的资本市场狭小。在2000年底,虽然我国证券市场股票总市值首次达到4.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总值的5%,但是,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仍占多数,流通总市值为8200亿元,相当于GDP的17%,而截止到2001年底,资产管理公司从商业银行收购的不良资产已高达1.4万亿元,远远超过市场流通总值。而且,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是由***府推动的,这就致使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道路上受到***策的限制而不是市场的限制,导致不良资产的处置难度增大。其次,我国的股票市场非常脆弱,***策性明显,在货币***策都难以启动的情况下,试***想用之于不良资产的处置,更是难上加难。再次,不良资产对外资开放,由于受其他***策和市场体制问题的影响,还不能大规模展开。这就使外商对我国不良资产的投资产生顾虑:收购我国不良资产是否存在法律依据;作为一个债权人,他们的权利能否执行;人民币没有完全放开,对他们的投资将产生极大影响。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又不同于美国储金会的房地产等抵押贷款,再加上国有保护等因素,感兴趣的对象可能不多,除非大比例折价。
〈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能走市场化道路,将会给市场体制改革带来压力,给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的市场体制等运营条件带来冲击。目前,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一直是***府介入最深的行业之一,***企不分,计划经营日久,规模庞大,地位显要,由此而造成企业制度的建立、股份制改造与上市的难度加大。在其市场化的经营没有确立之前,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延续银行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策性业务,以及对贷款对象的所有制偏向,还会产生新的不良资产。所以,只有国有银行彻底摆脱行***性干扰等因素,完全进行市场化运营之后,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种体制性的国有企业不良贷款的普遍发生,而改变当前的状况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二.权属、关系、程序以及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问题是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四大难题。
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是由计划经济体制的不合理而造成的,这些巨额不良资产的债权、其权属等问题受到各级***府的干预过重。因此,对债权类资产,其权属问题集中在购买时购买人对他所购买的债权究竟有什么样的处置权利。根据现行的《担保法》,在债权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不能直接以抵押物抵债,而是必须与债权人协商或经法院裁定后,以拍卖、变卖、折价方式所得价款抵债,这是资产管理公司手中债权的一个较大难题,会使购买价格与拍卖、变卖后的价款产生差距,致使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在资本运营中流失。纵观国际上处置不良资产的成功经验,许多国家都在这一点上授予资产管理公司特别的权利,即债务人不能按期清偿债务的,资产管理公司就可直接有权处置抵押物。对产权类资产,其权属问题集中在究竟能否正常过户?更何况资本运营是建立在产权界定清晰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只有解决了权属问题,才能解决债权人与买方之间的交易关系,使得交易成功。至于程序,资产管理公司一般可根据不同的债权的分类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而确定不同的处置程序。这就使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资本运营中的权利得到充分发挥,对国有资产评估、分化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的工作势在必行。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属于国有独资,管理人员多采用行***任命而不是聘任制,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督和管理属于人民银行、国家经贸委和***,而人力资源经营是资本运营理论的核心。企业通过实施人力资本经营,可以有效增强技术的开发能力、创新能力和扩张能力,以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实现资本价值的迅速增殖。因此,资产管理公司产权机构单一,其机构性质与业务功能搭配不当将使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问题不明,不利于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根据2000年底颁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理》,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以“最大限度的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由此决定资产管理公司是一个由***府扶持和运作的金融机构,不以追求利益为目的,因此,资产管理公司的性质主要是事业性的,而非企业性的。但其从事的不良资产的处置业务又非常明显的属于竞争性企业领域的范围。以事业性单位从事企业性业务,是现今资产管理公司定位上的一大误区。在这种矛盾之下,资产管理公司的治理机构和激励体制难以建立,势必影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正常运营。
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一个事业性的单位,国家必将赋予其特殊权利,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其特殊权利去行使企业事务,将过于介入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市场,改变当今市场基本是公平竞争的格局,影响我国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原因在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债转股企业中的特殊地位,如果企业能够上市,则资产管理公司理所当然的是其上市的推荐人和承销商,其他证券公司则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如果其以后还能从事非债转股企业的投资银行业务,则它就是享受***府特殊待遇的金融机构,而金融业是一个竞争性行业,***府机构的过度介入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形成我国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一重大阻力。
三.法律环境不完善,将不利于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中的资本运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量加大。
商业银行在经营和管理中不对资产作法律评价,导致资产的法律损耗不能作为决策的重要参数出现,从而影响了决策的合理性,对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质量构成潜在威胁。突出问题表现为:一是已超过时效和期限的债权数量惊人,银行信贷有效资本的抵押物的法律约定环境不健全,只能在一些即定法律的基础上作资本保全的工作。二是尚未建立起合法合规性的检查系统,使公司资本确定、“揭开法人面纱”等法律制度受企业改制行为的冲击,无法起到防止债务人减少信用资产的作用。三是破产制度不完善,债权人的利益被忽视,破产成为逃债手段。四是不良资产的评估法律不健全,中介评估处理漏洞过大,廉***环境建设不足将导致资产管理公司的部分资本运营失败。五是公司治理机构的不完善使关联公司之间权责不明,以致借助关联交易来逃债的行为大量发生。六是司法是保护债权的最终手段,但一方面,证明规则的机械化使债权人处于举证劣势,证明不了逃债;另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人为的道德风险的作祟又使司法有时候反而为逃债所借用,如假保全、假执行等。
资产管理公司主要是一个***府主导的金融创新机构,而且其级别特别高,机构网络庞大复杂,所以***府、企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人事关系较复杂,并且***机构惯用行***思维,办事效率低,给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资本正常运营作了一个无形的茧。在不良资产的处置过程中,不良资产的企业,以及各级地方***府从自身利益出发,可能多方贿赂资产管理公司的执行人员,并且资产管理公司再处置不良资产中缺乏公开透明度,带来了极大的道德风险。去年3月份,湖北宜昌的猴王集团突然破产,致使华融等三家资产管理公司蒙受了巨额损失这一事实就反映了这一问题。资本运营需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保证,所以,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适当的运用法律手段是化解和处置不良资产的最终凭借,只有依赖于金融法制,才能确保不良资产化解过程的平稳进行。故而,我国金融法律体制的改革是当今金融体制改革迫在眉睫的的首要任务,势在必行。
三.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的新思路及其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上金融机构的演变呈现“集团化、全能化、国际化”的特征,在一些发达国家,一流的金融机构都采用了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化模式,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德意志银行等。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将逐步展开,届时,国外的这些全能化、巨型化的金融集团将与我国金融机构展开竞争,因此,我们必须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根据中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走出一条现代化企业管理、形成良性资金融通体系的发展之路。一.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营与不良资产的处置要借助良好的市场运营机制。
资产管理公司不是一般的商业企业,处置不良资产也不是普通的商业行为。在某种意义上他关系到金融稳定、社会稳定和财***收支平衡。银行不良资产只有在市场化的经济条件下才是显性化的问题,更需要借助市场机制来解决。因此,完善市场机制,强化市场约束,在不良资产的处置、变现等资本运营依托于良性市场的资本运营机制,使资产管理公司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将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理进程。
〈一〉加快资产管理公司的市场化进程,走“官办民营”的新途径。资产管理公司在进行资产处置时,保持资产管理公司对资产的所有权及决策权,而将经营权承包给现有的或潜在的投资银行、私营企业主、外资银行等其他中介机构,可以化解当今资产管理公司的巨额不良资产,分散资产管理公司集中经营的巨大风险,有助于最大限度的保全资产,减少资产流失。
1.建立一套以招标为基础的标准程序。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时应加强市场营销的宣传和市场营销的力度,使不良资产大众化,民间化。对此,资产管理公司应形成一套招标的标准程序。具体步骤如下:第一,资产管理公司根据预定的程序会对资产作一个初步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决定处置方案;第二,资产管理公司准备一套详尽的资料来介绍要出售的资产,并说明资产管理公司所要求的底价等条件;第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单设在某地组成常设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将待出售的资产拿到市场上统一招标,统一处置;最后,资产管理公司在各投标中作选择,以谋求资本运营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2.与专业的投资公司成立合体经营。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其特殊性,可以与多家投资公司达成协议,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和进程,其基本设计为:第一,双方共同合营体注资。第二,合营体还可以通过举债进一步融资,然后用注入的资金和举债所得向资产管理公司购买不良资产。第三,投资专业公司负责合营体的日常运作以及资产的管理与处置,资产管理公司不作干预。第四,合营体出售资产所得收入首先用于还债,剩余的则在资产管理公司和专业投资公司之间按预先约定的比例分配。
这样的合营方式一方面考虑到***府机构的局限性,使资产管理公司摆脱了资产管理和处置上的细节操作,另一方面引入了专业公司来负责资产的管理和处置,既可以解决不良资产管理公司资金短缺的现状,又可通过适当比例分利来调动其积极性,有助于最大限度的保全资产,减少损失。
3.采用多种手段吸引外资。鉴于我国的不良资产数目庞大,而国内又缺乏市场,为此,资产管理公司应运用多种手段来引进外资,使得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的市场供需有导向,使市场国际化,以无形的市场准绳来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的国际化进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去实现:其一,资产分离。因为不良资产在定价时未知量很多,随机性很大,导致购买不良资产的风险很大。因此,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灵活的处置不良资产,将定价太难的一部分资产划出,以后再做处理,还须通过种种市场运营机制与外商共同分担资产,实现资本价值的最大化增殖。这样可以使外商比较放心的闯入中国不良资产的处置市场,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新的竞争机会,加速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国内市场国际化进程。更有利于我们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使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作向良性化的资本运营市场循环体系,以提高资产管理公司的竞争能力。
总而言之,通过“官办民营”、分解资产管理公司的许多具体业务,可以节约其组建和运营成本,而且能把不良资产从银行的资产负债中剥离,有利于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份制改造上市,同时还能培养这些承担不良资产处置的国内外投资公司、私营企业、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等的资本运营创新能力,有利于资产管理公司竞争力的提高。
〈二〉资产管理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上市,采用集团控股公司的模式经营。
目前,资产管理公司属于国有独资金融机构。众所周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是由于国有独资这种产权安排的体制性弊端,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面临资金不足、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而,资产管理公司应以商业银行为前车之鉴,提前做好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的准备工作。
资产管理公司股份制改造上市可以弥补我国资产管理公司资金来源的不足,使资产管理公司由一个由***府主导的金融创新机构彻底转换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集团。第一,在公司性质方面,资产管理公司由国有独资、官办官营转向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市场化运作;相应的,由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转变成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第二,在产权结构上,改造初期,国有资本的比重比较大,但随着民间资本、投资公司、外资等的不断进入,而国有资本的数目保持不变,日而久之,国有股由控股逐渐失去控股地位,乃至论为小股东,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股权出售等方式撤出国有股。
现在资产管理公司采用的是总公司、分支机构为一体的资本运营管理体制,而不是多个法人组成的集团制。由于资产处置过程中的问题层出不穷,而且各个地方的情况千差万别,在实践中基于严格授权基础上的决策机制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决策程序复杂,费时费力。因而,可以考虑将资产管理公司办成集团公司的模式,将各办事处改为子公司。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克服了种种不利的弊端,各子公司可以拥有自,易于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集团制是资产管理公司股份制改造与上市适应的形式;三.资产管理公司采用集团制是顺应经济组织体系的需要;四.有利于与世界经济国际化的接轨进程。
〈三〉与人民银行完美结合,充当中国金融稽查的角色,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监管。
由于国有独资的资产管理公司是由我国***府主导和扶持的金融创新机构,不同与国外资产管理公司是市场发展的产物,而且我国先行基本情况决定了资产管理公司的长期运营(不局限于10年),我们不妨利用其特殊性,充分发挥其特殊的性质特征,与中国人民银行完美结合,行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职能,作中国金融稽查机构,实现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便可以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并在市场化建设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健全法律制度,完善法律环境。
我国处置不良资产时由于受到各种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资本运营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因素而致使对不良资产处置的困难加大,没有良好的法律环境作依托,导致债权人无法按法律程序对债务人进行债务追偿的工作,扩大了金融风险、道德风险等的存在因素,导致不良资产的处置进程缓慢,国有资产部分流失。因此,进行金融法制改革,完善中国金融法律环境迫在眉睫。
〈一〉统一金融法律事务的管理与运作,为建立完善的合法合规性检查机制奠定基础。面对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在资产评估、资产重组、资产拍卖等资本运营中出现的一系列因缺乏法律依据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我们应该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相应的《资产评估法》、《资产重组法》、《拍卖法》等相关法律,组建级别较高的法律部,使法律审查和诉讼事务统一运作、保证处置不良资产的法律环境。
〈二〉为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模式提供法律支持。资产证券模式在处置不良资产的国际实践中广为使用,但在特殊目的的公司经营地位、证券发行许可、破产隔离与其他债权人利益保护、信用增级的法律模式等方面,我国资产管理公司是没有完全的信心的。其他诸如发行可转换债券、建立不良资产投资基金等模式无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灰色区域,尽快做出法律规范十分迫切。
〈三〉建立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捷径。根据现有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回收资产时,应享受债权转让、诉讼时效中断、减交诉讼费等方面的法律优待。不良资产出售和重组过程中的审批、过户手续和税收方面存在不合理性,应减让对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管制。
〈四〉坚持实际操作中严密法律程序,实行审慎原则。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时,程序比较繁琐,因此,要加快加大法院等部门的审核处置力度,防止在执行过程中因时间的拖延而引起的人为道德风险;加快不良资产的清收工作,严格责任人制度,严惩处置不良资产不利的人员。
三.加入WTO对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冲击与挑战。
中国入世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同时也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国入世的大好契机之下,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要想在中国入世的激烈竞争条件下求发展,必须从自我的角度想方设法走上市场化的企业发展之路。
入世后国外资产管理公司对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冲击。中国入世后,中国经济逐步向市场化迈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以市场为准绳的现代企业竞争制度将逐渐成熟,而大批的国外资产管理公司也将入驻国内,届时,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将受到以下冲击:一是抵抗不住国外资产管理公司的强劲之势,被外国资产管理公司兼并,这样会导致我国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二是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凭借东道主的优势同外国资产管理公司公平竞争,在竞争中站稳脚步,继续发展,则会使我国国有资产部分流失;三是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与外国资产管理公司共担风险,共同发展,此时将更有利于中国不良资产的处置,走向完美的市场化道路。
因此,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应充分利用中国入世之初的大好契机,学习国外资产管理公司的成功先进经验,努力完善自我,“摸着石头过河”,找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拿出切实可行的东西与外国公司进行对抗,以超强的实力减少中国国有资产的流失。只要我们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与国外公司既有合作,又有实力去竞争,定能达到一种“有合有分,既分既合”的绝高之境,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演绎一个跨时代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与发展》。中国经济问题2001。5上海财经大学张志柏
2.《不良资产的法律成因和盘活对策》金融时报2002.2.7中国建设银行法律部侯太领
3.《我国处置不良资产能力增强》金融时报2002.2.7梅志翔
4.《资本作用的再认识》经济学动态2001.10赵学增
5.《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国际比较》何仕彬著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出版.
6.《中国向不良资产宣战》王松奇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出版
资本运营篇7
[关键词]技术资本 运营策略 企业生命周期
企业如何高效合理开发企业内部技术资源,充分有效吸收企业外部技术资源优势,获得技术主动权,获取扩张经营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侯远志、宋琪等(2001)认为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和资本化是科技进步和经济产业结合的新模式,并对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假以辨析。王伟光、李征(2007)从技术创新微观主体企业角度进行研究,认为技术资本可以使企业获得动态竞争优势、规模经济优势、范围竞争优势和速度经济优势。李刚(2003)的一个研究认为技术资本经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再造的重要途径。任西恍(2006)的研究表明技术资产的价值量由该项技术应用于生产后所产生的期得利润或节约的平均劳动时间来确定,并且该技术价值的形成是由技术研发者和技术经营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应由双方共同拥有。李雪凤、仝允桓(2005)对技术价值评估方法从传统方法和实物期权法进行研究思路总结,并对各类方法具体应用环境进行细分。
一、技术资本内涵及其特点
对企业而言,技术资本是指一组在生产、工艺和服务领域内可再生产的能力,它对产品或服务有直接支持作用。技术资本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专利技术、工业版权等知识产权,即为受法律保护的一种财产形式,同时,还包括专有技术的隐性成分(技术秘密)、管理经验及操作实践等。企业的技术资源要转化为技术资本需经历资本化过程,所谓技术资本化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要素资本假说指出人力资源、货币资本、机器设备和原材料、技术、信息知识等资源已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技术要素成为经济增长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已被人们普遍接受。技术作为资本具有以下属性特征:(1)价值波动性,技术资本价值与技术研发成本呈弱对比性,技术价值的磨损主要是无形损耗或精神损耗。主要来自以下两方面:一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创造出性能更完善、效率更高的新技术。使得原有技术相对落后,其经济效益相对降低而发生贬值。二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如经济衰退、市场对所生产的产品需求减少,导致技术资产产生的效益下降,造成技术资本价值的损失。(2)完整性,任何一项技术都是为解决某一问题或者达到某一目标而完成的,技术必须作为统一整体投入到生产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挥技术的资本功能。(3)附着性,与实物性资本要素相比技术资本***性非常差。生产设备、原材料、货币资本等实物生产要素加入人力劳动后都可以变为其他形态的实物资本实现价值增值,技术资本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实物资本如资金或设备,才能发挥其资本增值作用。(4)重复性:是指理论上技术资本可以重复投资利用,原材料、设备、货币等传统生产要素资本一经进入生产领域即被某一特定对象独自占据,其所带来的价值增值部分也被该特定对象所垄断。而技术资本在进行投资后技术资本所有者仍掌握该项技术,在没有特殊约束条件下,技术资本所有者可以重复进行投资。(5)成长性,技术在研发成功伊始时一般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因而其资本增值作用有限,技术资本市场价值较低,通过不断改进完善使技术资本价值增值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我国在引进国外技术资本后企业往往被外方技术输入企业“技术锁定”,自主创新得不到应有发展,市场竞争处于劣势。
二、技术资本运营模式
技术资本运营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利用货币资本运营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资本;二是依托技术资本整合其他资源。技术资本运营过程是技术与资本互动和相互转化的过程。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技术资本运营操作方式主要有技术资本实施、技术资本转让、技术资本许可、技术资本入股、技术资本抵押、补偿贸易等。通过技术资本运营策略达到企业与技术共同进化。企业获得生存壮大优势。
1.初创期技术资本运营
初创期是企业技术研发和技术资本价值创造的重要时期。此时企业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管理风险、信息风险。面临资金匮乏、资源有限等经营管理困境,需要承担由于技术研发失败而引致的损失,而且难以通过银行或其他企业融资企业资本结构中的自有资金比例很高。通过技术资本市场吸引风险投资公司注入资金,有助于改善企业资金供给状况。利用这部分资金企业将技术成熟化、产品化;或者通过技术资本补偿贸易,直接获得其他技术先进企业的技术投资进行生产,规避研发风险,企业采用技术资本补偿贸易方式时要注意对输入技术有效全面地消化吸收,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活动。
2.成长期技术资本运营
成长期企业产品逐渐推上市场并为市场所接受,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产量扩大,企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成长期企业销售量增加使企业与初创时期相比拥有较为充裕的现金流,但企业需要进一步开拓市场加大市场营销费用,另外企业需要募集大量资金进行项目投资,企业的净现金流量仍然不确定,经营风险仍然比较大。成长期的企业可运用创新技术实施经营,同时利用技术优势通过技术资本平台吸引上司公司参股企业获得货币资本,或者实施排他技术资本许可***策,获得报酬促使公司技术资本价值最大化。若仍然有资金缺口,可利用技术产品良好的市场预期运用技术资本抵押获得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融资,适当提高企业负债比例改善财务资本结构状况,同时企业应积极筹划上市融资,注意对原创新技术的完善开发。
3.成熟期技术资本运营
企业进入成熟期,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最优配置利用,生产规模趋于稳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相对稳定的地位,此时企业拥有持续稳定现金流入,利润达到最大水平但是利润率开始下降,企业间同行竞争加剧。利用自身技术资本优势通过技术资本入股形式兼并收购优势互补企业,并对兼并收购企业实施整体资源整合和优化,输入核心技术实现技术资本增值。这种技术入股有助于强化核心能力,有效减少竞争对手,还能够拓宽业务,削减研发开支实现科技成果共享,在业务上表现为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发挥整体优势。
4.蜕变期技术资本运营
进入蜕变期,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市场趋于饱和,企业现有生产工艺和技术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企业从原有产品获得的经营现金流量和利润必然下降,具有新功能和新价值的技术和工艺有待开发使企业顺利蜕变获得重生。企业通过技术资本市场允许其他拥有先进技术企业技术资本入股获得技术优势,避免技术研发风险降低研发费用和成本。对原有技术考虑通过技术转让或技术许可策略为技术实施寻找新的地域市场,收取技术转让和技术许可费用获得资本收益,如向第三世界进行这种技术资本输出不失一种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侯远志,宋琪,杨震,对技术成果商品化与资本化的几点认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4):78-79
[2]王伟光,李征,技术资本价值增值效应:基本内涵、关键因素与***策取向[J]经济管理2007(24):20-25
[3]李刚,技术资本经营方略[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3(10):58-59
[4]任西优,价值略论与技术资产价值探析[J],科技和产业,2006(9):32-35
[5]李雪凤,仝允桓,技术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0):75-77
[6]范徵,论基于技术资本的核心创新能力[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3):45-49
资本运营篇8
首先,简单陈述下华瑞公司出现面临分家前出现的危机。
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汇率的变化造成外汇的短缺,外方股东造成损失。由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向好快速发展,造成人民币对国际货币汇率的快速变化,导致外方股东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巨大的损失。1990年中瑞双方的谈判,始终找不到解决外汇的长期办法,最后只能够和瑞典方面谈分家清算。
二、阿斯特拉公司意***分家。作为瑞典方面的股东之一的阿斯特拉公司,在其公司的产品中,销售非常不如人意,加上外汇等多方面的问题,阿斯特拉生出了伏尔加的意***
三、华瑞生产的药品在中国国内没销路。在90年当时的中国市场上,中国人的富裕程度还达不到使用外国价格昂贵的营养液产品,瑞典派出的市场调查团队得出的结论是,眼下中国市场上,脂肪***最多能卖到每年25万瓶,而且每瓶价格不能超过30元,这在当时华瑞的期望值相差太远,市场销路的缺乏加剧了危机的产生,导致危机出现直接原因。
四、经济的困难加上***治的***。89年到90年的时候,中国经济上出现困难,***治上出现轻度***,把瑞方在中国投资的信心打沉了一下。
4个原因快速加剧了华瑞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急需进行新的资本运营模式的探索和改变来扭转华瑞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危机的化解和得到的成果:
新上任的总经理措施。
中国医药工业公司承诺对华瑞发放130万美元无息贷款。
最后经过华瑞上下各方的努力,终于把危机初步解除并得到一定的骄人成绩:
(1)提前实现扭亏的现状。
(2)销售额上升了150%,脂肪***生产线开始两班制生产。
(3)曙光初透,最艰难时期基本过去
并购模式的前提条件:
华瑞公司的主要并购模式是杠杆式,杠杆式并购模式,结果往往是公司资本结构基本达到双方的平衡状态,把原来退出去股东的股权采取对留下来股东相对平衡的方式出售给外来参股方,而不改变以往公司的管理结构和领导权的变化。
杠杆式并购模式能够降低资本重组后所带来的管理上断层的风险,可以使新资本重组的公司的适应期缩短,避免因资本过度而形成的适应期内部的混乱和矛盾。
进行杠杆式并购的前提条件主要有:
(1)稳定而充足的现金流量。
(2)良好的经营前景与升值空间。在阿斯特拉公司分家和1%股权转让后,华瑞进行了公司的有形与无形资产记性评估,得出的结论是:在正式投产7年之后,企业净资产已增值141%,达4.25亿元,而由于华瑞在制药行业、三资企业和无锡所占的地位、商誉及良好的前景,评估单位运用超额收益资本化方法估算出其无形自产价值也过亿。因此,华瑞公司的经营前景和升值空间非常乐观。
(3)收购者富有管理经验和良好信誉。收购1%股权以及阿斯特拉分家所出的股权的公司是德国著名只要企业费森尤斯有着先进的只要生产技术和零线的管理体制。
(4)管理层有一个可行的企业经营计划。
(5)收购前负债率特别是长期负债率较低。
(6)业务性质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小。华瑞所经营的是药品行业,药品是人所必须的物品,而且受到国家的严格管制和保护,因此,产品受到的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非常小。
综上,华瑞公司基本具备了进行杠杆式并购模式的前提条件,能够进行比较主流的此种并购模式来重组华瑞的资本结构。
并购模式的难点与分歧
(1)股权转让中费森尤斯公司没明确答复其在中国的计划。在最初的谈判过程中,在中方认为,法—普和费森尤斯的交易中没有提及、也不应该包含中国项目。这样给中方的错觉认为,费森尤斯是以资本运作为目的,而将来可能会将华瑞变卖以完成其资本的动作而产生对中方不利的各种因素风险的存在。
(2)费森尤斯北京公司和华瑞之间的重复生产和竞争关系难以解决。费森尤斯在北京建立的营养产品合资公司刚投产不久,与华瑞的产品线基本重合,一旦合并,公司的发展可能会受到抑止。而且费方也没就这个问题对中方作出详细的说明和书面协议上的承诺。
(3)中方和外方对华瑞公司控制权的争议。在这个问题上,中方坚持原来建立华瑞时的领导和管理权上的分配方案,就是1:1对等的方式,而对方缺不尽愿意以这种方式进行并购,其中控制权的争议是双方热论的焦点。
(4)中方资金的问题。由于控制权问题的争议没达到完全的双方统一意见,中方不得不行使“优先购买权”来迫使对方进行让步,使用优先购买权中方就要把51%的股权收购,产生的费用在中方资金面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杠杆式并购模式产生分歧矛盾的深度分析:
杠杆并购模式却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化差异引起的纠纷问题。这在新形成的股东结构中要有个适应调整期。而在调整期中,这样的分歧需要双方进行长期的磋商与让步,中方在磋商中占有领先的地位,因为中方占有着巨大潜在市场和华瑞令人乐观的经营前景。因此进行谈判中中方要牢牢抓住这筹码。
华瑞公司出现的文化差异主要出现在硬指标和不容商量的强硬态度上。中庸之道在中国根深蒂固,而外国的文化思想就是弱肉强食,凡事进行硬指标的标准。管理文化上巨大的差异需要时间来磨合。
但如果文化差异能够经过调整而形成公司的统一文化理念后,能够促成公司内部的团结和效益的提升。
并购模式模式的效果:
经过长时间的双方的谈判,让步,调整,并购协议最终1999年8月签订。
技术上的成功,华瑞获得原法—普公司和费森尤斯—卡比肠外营养产品在中国的独家生产、销售权以及费森尤斯的所有肠内营养产品专有技术,对费—卡开发推广的有关新产品,华瑞有12个月的优先选择权。
管理上的优化,华瑞信息管理上进行系统优化,引进movex管理软件,使得生产、仓储、销售、财务和日常管理连成一体。公司每日内部信息能够快速、整齐、准确地反应出来。
杠杆并购模式给企业引来的进步体现在新技术的引进和管理上优化上。
通过新股东的新技术和优秀管理方式,使企业效益更进步,资源整合利用能够得到提升到新的层面。
但是如果不能得到迅速调整,会对企业造成损伤,带来的风险成本也会相当惊人。
因此,杠杆并购模式带来的高风险应该要提前做好准确的评估。
对华瑞公司资本运营模式深度研究:
1、资本的再投入问题:
作为中外合资企业的华瑞,在资本运营过程不可避免发生中外双方的资本再投入比例问题。
在华瑞控制权对等的模式上,双方对等的只是决策权的问题,资本的再投入问题一直是双方的争议性话题,且中方总处于被动的地位,这和当时的中国经济状况有很大的关系。中方可充分利用股权结构上双方的比例对外方进行磋商,寻求最有效且公平的投资结构比例。
中方资本的优势在于***府在中方股东结构上占有席位,这也是国营企业对于私营企业的最大优势。***府可采用一定的财***手段对必要的投资项目进行资金拨款。华瑞前期发展就在于***府资金的支持下顺利进行。
***府对华瑞的资金帮组不只是直接的作为股东方式投资,可充分利用行***手段的方式对华瑞进行低息甚至无息贷款。
2、外来资本参与方式: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企业的扩大和国际化的演变,资金的短缺必然会成为障碍。
在这过程中就必须要引进外来资金的参与。在不以技术作为条件的前提下,适度引进风险投资商的资金参与。风险投资投资的进入,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决策权和控制权不清晰的问题,这以中方股东和外方主要股东股权比例远高于风险投资作为前提,且引进风险投资必定要以这作为前提条件。
3、 华瑞公司资金发展模式:
华瑞公司长期的发展模式应该要以继续进行并购的模式发展。
在中外双方股东不断地进行资金再投入的前提下,公司发展必然走向国际化道路。在制定国际化战略时,前期以产品出口为主要战略,目的是摸清目标市场的环境。
目标市场形成一定规模后,以收购或入资目标市场本地企业为主导,即直接资本投入,并购目标市场企业相对于投资建厂有着时间成本低,管理成本低的优势。积极利用并购的企业成熟的市场基础可以快速地将资本打进目标市场,一定程度上大幅降低营销成本。
而且,制药行业是一个高度依赖技术和质量的行业,各个地区对药物的需求程度不尽相同,采取并购目标市场企业的方式能够利用目标企业本身的资源和信息优势准确把握市场的信息并吸收其精华技术进行产品开发和制造
资本运营篇9
关键词:人力资本 民营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的兴衰,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以人力资本的形式发挥作用。一切资源无论稀缺程度的高低,都必须通过与人相结合才能产生增值。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增值方式将从原来的方式向新的方式转变,财富将更多的来源于人力资本的增值。对于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的民营企业来说,人力资本的运营在其发展过程中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否正常的运营人力资本并使之成为企业成长壮大的主要源泉已经成为摆在民营企业面前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要处理好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本运营问题,应从三个不同的维度重新认识企业人力资本运营的内涵,重新思考企业人力资本运营的方式与途径,能够以人为本、以效益优先,全面提高企业层次与效益。
民营企业人力资本运营的三个维度
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涉及人类作为生产收入的行为者的生产能力,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所构成的资本。这些知识、技能与体力等蕴涵在人身上的要素构成了人力资本的全部,因此,人力资本是中性的,或者说是相对客观的,它是人作为生产资料组成部分所体现出的物化特征。可以通过教育、在职培训或干中学等方式对人力资本投资,通过与实物资本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形式,人力资本参与到经济活动当中,实现自身的增值,并使物力资本的价值也能得以实现。
蕴涵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等能力构成了人力资本的基本框架的基础,突出强调了人力资本的物化特征,揭示了人力资本的最本质特征。但是在实际经济运行当中,特别是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只强调提高人的能力素质要素并不一定最终导致企业运营的良好结果。也就是说,只注重企业员工的能力的提高并不一定保证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人力资本是蕴涵在人身上的一种特殊的资本,这种以知识、技能与体力等所构成的人力资本只涵盖了人的能力这一单一方面,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的特征以及经济当中的生产关系因素。
首先,一直被外生于人力资本概念的人力资源的配置也应该被考虑在人力资本的范畴之内。只强调人力资本是人的能力就好比只强调资本的货币属性而忽视了投资行为一样,如果没有投资行为,货币永远只能是作为储藏手段的货币而以,并不能变成资本。人力资本的产生,与货币转化为资本需要的过程一样,也需要一个人力资源配置的过程进行转化。蕴涵在人身上的能力,如果不被配置到企业中的相应位置上,是不能实现其从一般的人类能力到人力资本转化的。因此,人力资源的配置对人力资本的运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由于人与物力资本的特点不同,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一个人无论能力多强,如果没有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积极性,也不能和物力资源有效结合产生经济收益。所以人的主观意愿也不应被排斥在人力资本的运营过程之外成为外生变量,而应该被考虑到人力资本的整体当中。因此,笔者认为,人力资本运营除了涉及知识、技能等能力维度的人力资本外,还应考虑到另外两个维度,即人的主观意愿及其在企业中被赋予的角色。
据此,完善的企业人力资本运营应由三个维度构成:能力维度、意愿维度和配置维度。而企业的人力资本运营就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从这三个不同的维度,提升人力资本的存量,并使之在整个企业价值增殖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因此,企业,包括公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本的作用发挥的如何,是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密切相关的。
民营企业人力资本运营的基本方式
企业的人力资本运营是一个复杂系统,它包含了两个层面上的人力资本运营,即每一个个人的人力资本的自身运营和企业整体层次的人力资本运营。个人的人力资本运营指个人对自己的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包括物质的与非物质的)组合的选择与决策。企业的人力资本运营是指企业对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它既包括对拥有这些人力资本的个人的管理也包括对这些人力资本本身的运用与管理。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职工个人的人力资本存量与运营情况就决定了这个企业经营情况的好坏。在这样一个复杂系统当中,每一个看似微小的组成成分都可能对整体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企业经营至关重要的第一要素——人。只有每一个企业的员工的人力资本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与增值,并且企业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整体人力资本存量及其运营的水平,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系统效应。要实现这样的效果,除了提高员工个人的人力资本运营效率之外,在企业的层次上整体的人力资本运营也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企业整体的规划与运营,为员工个人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本运营环境,才有利于企业经营水平的提升。
无论是从员工个人层面还是从企业整体的层面来讲,人力资本的运营都涉及上述三个维度综合的作用,这三个维度的各自层次水平越高,一个人的人力资本存量就越大,能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就越高,由这些个体所组成的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才能越好。
首先,从能力维度来说,最低层次是体能资本,然后包括技能、知识、管理、创新、决策等企业经营活动的能力都是蕴涵在不同的个体之中的。每个个体所能拥有的这些技能越多,那么其在能力维度的人力资本水平就越高。从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看,层次越低的人力资本的市场供给越多,越高的供给越少。对于民营企业,可以通过提升企业员工能力与合理配置企业人力资源的方式提高人力资本运营效率。
其次,从个人的主观意愿维度来说,一个毫无能动性的人和一个斗志高昂的人的人力资本运营状态是绝对不同的。意愿水平越低,人力资本的水平也会受其影响越低,反之亦然。目前,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的运营状况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对于能力较高的高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吸引力仍然较低,很多的人不愿意到民营企业里工作,加之民营企业大多缺乏现代人力管理方法,导致其内部的管理对员工的激励水平较低,这也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在这一维度人力资本运营水平的高低。
最后,从配置维度来说,不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会造成对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一个能力与意愿都很高的人力资本来说,如果没有配置到合适他发挥作用的岗位上的话,其他两个维度的人力资本就无法得到实现,最终导致其人力资本水平的低下。民营企业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估与新酬报赏制度的状态也会影响员工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与运营状况。
提升民营企业人力资本运营水平的途径
民营企业人力资本的运营是通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来实现的。人力资源管理同企业其他经营活动一样,是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为核心目标的。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可以从三个不同的维度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提升与良好的运营,并通过这条途径实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能够提升企业人力资本的能力维度的存量并使之运营顺畅。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的能力水平取决于每一个职工的能力高低,企业拥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可以保证企业的生存与利润的实现,同时还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源泉。企业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提高员工整体的能力: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筛选吸引最适合的人力资源。民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制定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人力资源规划,并通过制度化的人力资源筛选过程来吸收适合企业的人力资源。在员工的招募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因个人因素的影响,尽量避免因为企业是民营的而吸纳大量不适应企业的员工。要用科学手段来把好用人的第一关。通过能力提升培训计划来实现人力资本能力维度的提升。随着生产与知识技能的相关度的不断增加,加之现代市场经济环境对企业管理与决策所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不断的对员工进行能力与素质培训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更应该舍得在员工的培训上加大投入,这是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的一种长效投资。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从意愿维度进行企业人力资本运营的主要手段。民营企业所面临的人力资源环境相对来讲较差,在我国高层次人力资源供给本来就已经短缺的情况下,民营企业更是无法得到足够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正是这样,很多民营企业对人才体现出求贤若渴的迫切需求,但这往往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不规范,而这种不规范往往反过来更加加剧了短缺的情况。因此,通过正规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系统的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团队与合力,才能在人才短缺的情况下更有效的利用已有的人力资源,提升企业人力资本的水平。完善规范的绩效考评机制。绩效考评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只有建立客观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才能保证企业内部的竞争在秩序和公平的环境中进行,个人才能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不必担心被埋没。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考评与薪酬分配的结合,建立对高意愿水平的正反馈,使有利于企业的行为得到强化,是企业人力资本运营的基本方法之一。愿意将自己的能力应用于企业经营的人将得到更多的报酬,而这种激励恰恰成为企业员工更加加强工作动力的原因,这样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水平。营造和谐进步的企业文化。在通过物质激励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企业文化的塑造,通过员工周围的软环境提高其对企业的归属感与忠诚度,提升其意愿。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是积极的、向上的,能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在塑造企业文化时,可以通过培训教育的方式,调动员工的内在的意愿,将员工的利益、愿景与企业的融合为一体。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从配置角度运营企业人力资本的方法。有再高的能力和再强的意愿如果没有被配置到最合适的位置上,那么这些能力与意愿就无法从普通的资源转化人人力资本。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可以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本内耗,迅速的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并促进人力资本的运营。设置合理的分权组织机构,明晰责权利。在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合理的设置分权的组织机构,使每个岗位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才能保证高水平人力资本的运营;建立合理的人才选拔与职位升迁路径。通过绩效考核以及其他方式,为企业的每一个岗位寻找最合适的人选,避免用人的随意性与主观性。同时也是对全体员工的一种有效的激励,促进其能力与意愿向人力资本的转化。
参考资料:
1.刘茂福,《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及其规避对策》,《技术经济》,2003(10)
资本运营篇10
一、创造良好的企业外部环境
l、完善资本市场环境。资本市场的高效运作,必须具备合理的市场结构和良好的监管机制。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1)国家对资本市场管理仍有行***干预的现象;(2)市场割据,流动性不足;(3)市场价格机制尚未健全;(4)监督不力。对此,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减少行***计划因素;二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市场结构;三是增进市场流动性;四是完善市场的价格机制;五是建立与整个经济开放程度相适应的高度权威的管理体制。
2.完善法律制度。(l)完善证券法律制度,规范证券机构、发行公司和上市公司;(2)扩展金融市场容量,完善金融法规体系;(3)完善公司法律制度,规范公司的合并、分立和破产等行为;(4)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规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国有企业产权界定、国有资产评估以及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行为。
3、改善***治环境。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卸下企业的包袱,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府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财******策和货币***策,刺激投资,增加就业。这要具体做好下列工作:(1)打破社会保险分散管理格局,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营运的管理制度。
4、净化社会中介环境。资本运营是一项系统性、操作性极强的活动,这一活动的各个环节,均需中介机构参与运作,中介机构的行为直接关系到资本运营的成败。要建立并规范包括信息网络、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所在内的中介机构。
二、营造必备的企业内部环境
首先,要提高企业管理者自身的素质。管理者应做到:(1)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用现代知识武装自己;(2)***思想、更新观念,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并运用于实践;(3)提高创新能力,不拘泥于现状;(4)牢固树立风险观念和竞争观念。
其次是重视对人的管理。做到:(1)强化职工培训,提高全员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2)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3)弘扬先进,培育职工的团队精神;(4)关心职工生活,不断理顺职工思想情绪;(5)不断增强职工“主人翁”地位,加强民主管理,健全激励机制。
三是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1)要立足现有基础,积极盘活存量资产;(2)对外拓宽融资渠道,对内抓好产品生产,降低产品成本,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3)应不断优化内部资本结构,扩大直接融资的渠道和比例,降低资金成本,提高盈利能力;(4)完善企业的科学决策体系,无论进行投资、扩大经营规模、拓宽经营项目或是兼并其他企业,都要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进行;(5)建立对资本运营项目的考核制度。
三、加强企业结构调整,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企业资本的优化配置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资本的产业结构关系。企业通过多个产业的投资,既可以避免单一行业经营的风险,又可实现资本的优化组合。二是资本的产品结构关系。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将资本投放在不同的产品上,使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顾客的需求。三是资本的空间结构关系。企业应考虑不同地域的资源条件、自然条件、投资环境和市场需求,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四是资本的风险结构关系。资本收益总是和一定的风险相关的。因此,要注意投资的安全性。首先,要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合资、合作等办法吸引多个投资者联合进行项目投资,共同分享利益,分担损失风险;其次,要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再次,进行投资的风险组合。投资要在不同的产业,不同风险的项目间进行组合,既保证资本的安全性,又保证资本的增值性。使之做到:运行协调、供求平衡、资产流动和风险适度。
四、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多元化资本经营
筹资已成为企业一项重要而经常的活动,那种靠企业自我积累或传统的间接融资渠道,已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要。在资本市场,企业可以自身的法人财产权实现直接融资,也可以股权出让和转让的形式以及以存量资产出让、土地置换、发行债券等形式筹资。
五、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培育资本运营动力机制
一是要重塑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增强所有权虚拟化程度。将有竞争性、经营性的国有资产折成股份,组成一批国有控股公司,建立法人产权,代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成为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主体和一级企业法人,行使资产收益权和处置权,成为资本市场的主体。二是要改革国有资产管辖权制度,将管辖权由***府部门让渡给作为企业法人的国有控股公司,***府的资产管理方式则相应由收益权、处置权直接行使过渡到***策法律的制定,为企业资本运营营造法制化、规范化的市场氛围。三是要广泛建立法人产权制度,架构以企业法人产权为核心的企业资本运营体系。
六、理顺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关系,建立企业资本运营的联动机制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扩大主导产品或主营业务的规模,使企业商品生产经营达到规模经济。因此,企业的资本运营应该有利于剥离企业非经营生产,提高企业资本质量,使商品经营成果直接转换成资本经营成果,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和商品经营效率。资本运营要在有关联的企业之间进行,尽量减少无关联企业的兼并,以合理的市场结构,形成企业适度的竞争状态。抛弃或防止资本运营中一哄而上的做法,将资本运营行为和商品生产经营的切实需要紧密结合,规划出有序的、渐进的资本运营轨道。
七、正确认识市场规模与资本规模的比例关系,建立有序的资本扩张机制
处理好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中资本规模与市场规模的关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企业资本扩张不能依靠行***命令搞外延式的扩张,而要着重培育国有企业通过资本的运营和相关生产能力的配置增强竞争力,占领市场份额所引起资本利润率的提高来转增资本的机制。二是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过程中资本扩张必须重在存量盘活,而不是铺摊子,搞重复建设,通过存量重组,扩大相对市场份额。三是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必须注重无形资产的运营,通过创立品牌,运用品牌的市场渗透力来达到资本规模和市场规模的统一发展。四是国有企业目前资产状况是固定资产大于流动资产,存量大于流量,资产负债比率和净资产比率都相当低。要有效的达到规模经济即资本规模和市场规模的统一,还需依靠***府制定兼并***策、产业化***策和市场容量扩张***策来扶助和指导,以加速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扩张机制的培育。
八、处理好国有资产管理与企业法人治理的关系,完善资本运营的决策机制
企业资本运营必须正确定位,明确决策的权限和管理责任,形成良好、快捷、有效的决策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企业资本运营决策的分权模式,明确划分决策权限。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国有控股公司的决策权,应限于当企业资本运营涉及资产所有权在不同性质的主体之间重组或变更时作出明确的选择;而当资本运营在相同所有权主体之间发生,则只需企业法人批准;至于企业的资本运营只涉及所有权的派生权能如经营权、占用权,则其决策权利属于法人。二是明晰企业资产决策的责任,构建资本运营决策的风险约束机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国有控股公司资产运营决策的任务是促进企业中国有资产的价值保值和有利于提高资本的生产配置效率,降低资本运营风险。王是建立资产运营决策的价值实物协同机制,促进国有企业资本运营
决策的回馈循环。资产运营决策必须将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对经营性资产的运营决策确定价值量化指标,企业法人则根据这些指标运营法人财产,完成价值量化指标与资本运营协同,使国有资产运营决策形成回馈循环。
九、加强资产评估管理,力求评估结果正确公平
资本运营离不开资产评估。只有准确、完整、合法地评估目标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合理确定转让价格,才能保证国有资产不被侵蚀。
1、制定统一的资产评估标准。对同一资产用不同的评估方法,评估的结果往往会有较大的差异,但不同方法共存是与资产评估对象、评估要达到的目的及评估的经济环境相关的,即这三者的结合状态是决定采用哪种评估方法的内在依据。对企业整体分析时应主要采用重置成本法;对企业以某项固定资产投资入股时,则主要采用重置成本法和现行市价法;在外部条件允许时,也可以考虑使用收益现值法,非特殊情况时,一般不采用清算价格法。
2、加强对评估结果的确认工作。资产评估结果是否合法、真实,标准和方法是否正确、科学,资料是否完整等都需要进行审核和鉴定,以保证评估结果正确无误、公平合理。
3、加强对评估机构的管理。资产评估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并非任何组织和机构都可以从事该项业务。对资产评估的从业人员,应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十、强化企业财会工作,促使企业资本有效运营
1、只要是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的经济资源和经营活动因资金纽带关系而置于一个管理机构或集团控制之下,就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2、准确地确认和计量企业的负债,并对坏帐发生的可能性和大小进行合理地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