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篇1
在科学分类中,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伦理关系历来都被看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关系。在一种有着相似文化类型的社会中,大致有着相类似的伦理关系,以及由这种伦理关系构成的社会结构类型。即使同一文化类型的社会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它们之间的差别也往往表现在***治上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对于社会的存在来说,往往还是相对表面的现象,在更深的层次上,他们的伦理关系、社会的伦理结构及其伦理观念,有着不可怀疑的一致性。所以说,伦理学的话题往往是一些永久性的话题。在一定的同一文化类型的社会中,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在重复地谈论着同一话题。这表明,在历史的纵向维度上和在现实的横向维度上,伦理话题都是最具普遍性的话题。
但是,伦理话题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普遍性其实只是一种历史现象。在20世纪,一个明显的社会发展趋势就是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化和科学的分化,社会生活在以往的历史发展的前提下进入了加速分化的阶段。同样,科学的学科分化也令人目不暇顾。在这种情况下,伦理话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法开始得到证实,存在着一般性的伦理研究和特殊的伦理研究并存的科学事实。一方面,重复着以往时代的伦理话题继续加以研究,依然是伦理学的主流,甚至出现了更为系统、更为深入的伦理哲学省思。另一方面,关于具体的社会生活领域的伦理考察也吸引了大量学者的兴趣,人们深入地分析一些具体的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特殊的伦理关系类型,提出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建设。这就是在20世纪后半期开始成为伦理学研究热点的职业道德研究。公共管理伦理学就是在这种科学和社会发展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它是作为对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伦理关系作出专门研究的科学,并根据这一专门研究对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和公共管理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作出规定。
“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一门新学科,它的前身可以看作为“行***伦理学”。在稍早的时期中,人们曾经试***通过对行***体系作出伦理思考去建立行***伦理学,但这个尝试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根据韦伯等人经典的官僚制理论,行***体系是建立在工具理性的基础上的,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对科学性的追求,所以,以谈论价值问题为宗旨的行***伦理学一时很难得到人们的认为。近年来,行***管理的问题开始出现了社会化的趋势,它不再仅仅是属于***府专有的管理形式,而成为一种扩展到许多非***府的社会公共部门的管理形式。当行***管理的方式被推广到非***府部门的时候,传统的行***管理方式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情况,因而需要改革和调整。一方面,使传统的行***管理方式被改造为适应非***府公共部门管理的管理方式;另一方面,这种管理方式在非***府部门的成功又对***府部门的行***管理提出了改革的要求,要求***府部门的管理也采纳非***府部门的管理经验。这样,就出现了公共管理这个特殊的管理形式。可见,公共管理是从传统的行***管理中发展而来的,但又不能根据传统的行***管理的理论和观念来认识它,它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形式,根据管理学的术语,干脆把这种管理形式称作为管理的新模式。
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与公共管理联系在一起的,是公共管理这种新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建立公共管理伦理学的要求。就公共管理自身而言,它的出现决非历史的偶然,更不是一些标新立异的学者们的杜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管理模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逻辑上讲,管理的历史是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的,有了人也就有了管理。因为,人在今天已经被公认地称作为社会的动物。从人类历史的形成来看,单个的人是不能被称作为人的。我们无法设想,一个单个的人可以从猿进化为人,从猿到人的转变必然是一个整体进化的过程。人是在社会的整体中才能成为人和被看作为人,离开了社会的整体,就无法理解人与动物还有什么本质性的差别。而人作为社会的人,他的最为基本的存在形式就是他们之间的集体活动和协同作业。这之中,必然包含着管理关系。也许在人类社会的早期,这种管理关系是极其简单的。但无论它多么简单,毕竟是作为一种管理关系而存在的。所以,我们说,即使在最为原始的人类社会中,也必然存在着管理关系,有着管理活动。
行***管理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当然,在一些“类国家”的原始部落中就已经开始出现了行***管理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原始部落称作为“类国家”的话,那么我们也同样可以把这种初级形式的行***管理称作为“类行***管理”。因为我们谈论行***管理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把包含着这样几项内容的管理形式称作为行***管理的:(1)有着相对固定的行***等级序列;(2)有着相对固定的行***管理人员;(3)有着相对稳定的自上而下的行***授权;(4)最为根本的,还是出于社会秩序的需要而从事的管理,这一点是它区别于其它形式的管理的根本。用现代观念来看,行***管理在本质上是一种以非盈利为目的的管理,它所服务的是社会长远利益或根本利益,在迄今为止的社会历史过程中,这种所渭社会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也可以被直观地理解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或主导地位的那部分社会群体的利益。
行***管理的出现标志着管理领域和管理类型的分化,或者说,行***管理的出现是社会分化的结果,当社会分化为不同的领域,社会成员生活内容的多元化以及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多样化,都提出了多重管理形式的要求。如果说在国家形成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行***管理都是服务于一个特定集团的统治的要求的,是服务于阶级利益的实现的。这种行***管理的范围,也主要表现为以对官吏的管理为基本内容的管理,它的外部功能极其有限,在国家***权的运作体系之外,存在着相对自主的经济生活、家族式的社会团体生活、宗教团体生活等等,这些管理与行***管理联系并不紧密,同时存在很大差异。当然,从历史上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惟有行***管理发展比较充分,其它形式的管理对于管理史的研究来说,都具有加以考察的价值。
从抽象的意义上说,行***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在近代社会出现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内,行***管理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而存在,一切行***管理的活动都从属于统治的目的。所以我们把这一历史时期中的行***管理称作为统治行***。这一行***管理类型的主要特征是它的职位继承制和强烈的排外性,虽然在中国发明了科举考试,对于校正行***管理的排外性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并不意味着在本质上改变了统治行***的排外性特征。近代社会以来,随着服务于统治目的的行***管理的出现,出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要求的行***管理开始迅速增长。我们把这种历史趋势的成熟形态称作为管理行***。在管理行***服务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这一目的之中,包含着行***管理更多地接受公共的参与,更多地接受社会的监督,甚至存在行***管理社会化的可能性。在某种意义上,管理行***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公共行***了。所以,近年来,人们把近代成长起来的管理行***称作为公共行***。但是,管理行***并不是人类行***管理的终极形态,更高级的行***管理模式应当是服务行***,对于这种全新类型的行***模式来说,国家的行***体系对于社会的作用不仅远远告别了统治的功能,而且也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而对社会所实施的管理,它是一种从属于服务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不仅在客观的制度或体制设置上体现了为社会服务的目的,而且在行***人员的主观动机中深深地蕴含着时时处处从公共利益出发,为公众、为社会服务的强烈愿望。服务行***是完成了的公共行***,只有这种行***模式才能充分体现出自身的公共性质。服务行***并不是空想,在20世纪后期的行***改革中,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理论渴求和呼吁,而且行***体制的重塑,在许多方面反映出了这种趋势。
二、在行***学的演进逻辑中看“公共管理伦理学”
近代行***管理的发展大约在18世纪开始有了自己的理论陈述,而系统原则的制定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作出的。1887年威尔逊发表了著名的《行***之研究》的论文,提出了建立专门的行***管理科学的构想。威尔逊建立行***管理学的构想,实际上是对近代以来行***管理专业化的总结性意见,被我们称作为管理行***模式的理论表述。然而,行***管理学的提出,本身就意味着行***管理从自然发展走上了自觉建构的进程。也就是说,自威尔逊开始,行***管理的组织、体制、程序以及行***人员的作用,都进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范围,成为专门研究的对象。这样一来,行***管理的经验可以得到及时的总结和概括,而行***管理学的研究又极大地促进了行***管理实践的发展。所以,对20世纪行***管理的研究,往往可以通过研究它的理论形态而得到一个完整的概观。
我们说威尔逊的论文《行***之研究》提出了建立专门的行***管理学的构想,这决不意味着它的贡献仅仅在于提出了这样一项建设性的意见,而应当理解成整个人类行***管理历史的继往开来。威尔逊之所以能够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基于对人类行***管理的历史的深刻认识下提出的,反映了行***管理实践的客观要求以及人们希望对行***管理的规律和技术进行专门探讨的要求。比如,行***管理与其生态环境的关系、行***管理专门化中的法制建设、行***管理殊的技术性要求、行***管理自身的特殊目标等等,这些问题都被涵盖在威尔逊的建议之中了。所以,威尔逊关于建立专门的行***管理科学的建议能够得到热烈的响应。
行***学作为一门***的科学出现以后,为学者们开辟了一个巨大的科学畅想空间,使学者们积极地投身到行***学理论模型的建构中来,从而推动了行***学的发展。近年来,人们开始研究行***(管理)学100多年来的发展历史,提出了所谓行***学的范式转型的历史构想。其实,近100多年来,行***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虽然这种渐进与其它学科相比,速度是极快的,但如果说在这100多年中已经存在着多次范式转型,则有着夸大的嫌疑。因为,就其根本来说,行***学的理论一直还停留在对管理行***模式的描述和理解上。即使在今天,行***管理的概念已经泛化,行***管理的形式已经社会化,人们不满足于沿用行***管理这个称谓来对这种管理形式加以描述,而是发明了“公共管理”这个概念。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看作是行***管理内容的扩展和形式的推广,与库恩所讲的“科学结构的***”这样的要求相比,还不能称得上是严格意义上的范式***。只有当服务行***的观念和科学体系建立起来之后,我们才能说,行***管理学实现了一场范式***。
在这里,我们也按照当前流行的“范式研究”的学术倾向来思考行***学发展的历史。我们认为,在这期间并不存在着5次或更多的范式转型。根据我们看法,在管理行***的理论模式中,如果根据不同理论之间的一些差异而把它们称作为不同的理论范式的话,那么,是存在着三个理论范式的。他们分别是“威尔逊—韦伯范式”;“西蒙范式”;新公共管理运动所代表的“公共管理范式”。它们一道构成了行***学从宏观建构到微观思考、从制度安排到个人价值的张扬、从管理的效率目标到管理质量评估、从管理者的自我中心主义到管理对象中心化等等这样一个发展进程。
威尔逊—韦伯范式是现代行***学的传统范式。如上所述,威尔逊提出了建立专门的行***管理学的构想,并提出了***治与行***二分的理论原则。威尔逊认为:行***与***治不同,“行***管理的领域是一种事务性的领域,它与***治的领域的那种混乱和冲突相距甚远。在大多数问题上,它甚至与宪法研究方面那种争议甚多的场面也迥然不同。”“行***管理是置身于‘***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行***管理的问题并不是***治问题。虽然行***管理的任务是由***治加以确定的,但***治却无需自找麻烦去操纵行***管理机构。”“***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普遍性的’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在另一方面,‘行***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因此,***治是***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管理则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策如果没有行***管理的帮助就将一事无成’,但行***管理并不因此就是***治”[1]。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提出要把***治与行***区别开来。威尔逊的***治与行***二分原则是在古德诺那里得到了系统的理论阐发的。古德诺在他1990年出版的《***治与行***》一书中认为,***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而行***是这种意志的执行。他说:“在所有的***府体制中都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在所有的国家中也都存在着分立的机关,每个分立的机关都用它们的大部分时间行使着两种功能中的一种。这两种功能分别就是:***治与行***。”[2]而行***的职能无疑就是由专门的行***机关来执行的。正是在威尔逊提出的***治与行***的二分原则下,关于行***体系的专门研究才能成为可能;也正是在这一***治与行***二分的前提下,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才成为行***管理组织模式的典型形态。因为,在***治与行***二分的原则下,行***管理可以被作为专门的技术化领域来看待。
虽然威尔逊把行***管理的领域作为一个专门的领域提了出来,但这个领域的体系、结构、运行机制是什么样子?行***程序应当从属于什么样的具体原则?行***人员之间应当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一系列问题都由韦伯来作出了回答。韦伯的官僚制(bureaucrscy)理论就是首先被作为行***组织理论看待的。韦伯是以社会史比较研究的方式提出他的官僚制理论的,作为一个社会学家,韦伯特别关注古代那些伟大的文明国家中所存在过的组织方式,以及在那些组织形式中所存在着的具有共同性的行为类型。通过对古代埃及、罗马、中国、拜占庭帝国以及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化的过程中的官僚制进行历史考察,韦伯找出了理想的官僚制模型:它在组织形式上,从属于科学性的原则;在体制设置上,从属于形式合理性的原则;在运作程序上,从属于合理—合法的原则;在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上,属于建立在权威基础上的集权类型;在组织成员的关系上,属于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模式……学术界一般把韦伯的理想官僚制模型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1)在职能专业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按权力自上而下排列成严格规定的等级层次结构体系。每一个下级机关在上一级机关的控制和监督之下,同时,由下到上又有着申诉和表示不满的权力。(2)有明确划分责权的规章制度。按系统的劳动分工确定机构和人员的职责领域。为了履行这些职责,提供必要的权力,需要有明确规定的必要的强制性手段,其应用的条件也予以详细规定。(3)指导一个机关行为的规则、包括技术性规则和行为准则两个方面。为了合理地应用这些规则,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训练和培训。(4)系统化的工作程序与公私分明的界线。管理行为都依据一套严格、系统而明确的规则,管理当局的成员与组织财产要明确分离,办公场所与居住场所也要分开。(5)严格的公事公办。非个性化的机构赋有特殊的权利与义务,它们是组织而不是职位占有者的财产。任何任职者都不能滥用其正式的职权,只受有关准则的指导,但合法权力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行使。(6)对官员注重知识和能力。每个机构都通过竞争性选择来招聘人员,根据技术以及非个性的标准确定职位侯选人,基于资历、成就或两者兼而有之进行晋升。正是由于韦伯对官僚制作出了如此具体的描述,才使威尔逊关于行***管理是一个专门化的领域的设想得到了系统的理论证明,才使行***管理体系的完善成为一个自觉的进程。
但是,我们也看到威尔逊—韦伯范式是建立在两个理论假设之上的:第一,***治与行***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治的领域是国家意志的表达领域。国家意志的表达,无疑是通过公共***策进行的,也就是说,***治的领域是制定公共***策的领域即决策的领域,而行***管理则属于对国家意志的执行,这样,决策与执行是分属于不同的领域的,被看作是可以分割开来的一个总的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二,在得到充分发展的威尔逊—韦伯范式中,我们看到,行***管理的体制功能、组织结构等具有可操作性的要素得到了强化。围绕着行***管理的效率目标,服务于科学化、技术化的形式合理性,被突出到了一个极端的地步,一切个人的主观判断和价值因素,都被作为一种“巫魅”而加以祛除。根据这种理论所提供的原则去推动公共行***实践的发展,只能有一种结果,就是追求公共行***体系的科学化、技术化,否定伦理的、***治的等一切价值因素在公共行***运行中的作用。近代社会的发展,作为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不断突出人的历史发展进程。在公共行***的领域中,突出法律制度的因素,用科学化、技术化的工具理性追求来排斥人的价值和意义,是与整个近代社会的历史进步趋势不相协调的。所以,威尔逊—韦伯范式受到怀疑甚至挑战都是合乎情理的。
我们提出“西蒙范式”,是由于西蒙的管理思想中包含着一个可能会从根本上提出要求变革威尔逊—韦伯理论的内容。这些内容的核心表述就是所谓“管理就是决策的”的论断。从行***学的角度看,西蒙关于“管理就是决策”的论断的意义就在于提出了公共***策的制定与执行、科学与价值的统合问题。尽管在微观的管理活动中,管理学家们强调研究目标的科学依据问题,但是,认真地考虑起来,任何目标的指向都只能从价值的意义来加以把握。而且,我们可以说,目标本身就是一定的价值体现。管理活动愈是在宏观范围内展开,其价值特征也就愈益突出。所以,任何决策都是以突出价值因素为特征的,无论怎样强调决策的科学化,都无可否认决策的价值考量和决策的价值旨归。对于公共***策的制定来说,价值考量和价值旨归是首要的和第一位的。可见,在公共***策的制定中持有价值的视角是无需置疑的。问题是传统的***治与行***二分是把公共***策的制定与公共***策的执行孤立开来了,就在理论上导出了公共行***排斥一切价值的考量,只有在公共行***之外,即为公共行***的行为体系提供动力的源头,才会考虑价值的问题。西蒙的论断却打破了这种二元分立的神话,虽然他并没有对***治与行***之间的关系发表更多的意见,只是在《管理行为》等著作中对***治与行***二分这一经典原则作了一些象征性的批判。但是,当西蒙的理论认为决策与执行是一个统一的过程时,实际上是逻辑地包含着公共***策的制定与执行是一个统一过程的内涵的。而进一步的逻辑推论就是,对于整个公共行***的体系而言,科学与价值是相统一的。
属于“西蒙范式”的意见也包含着***治学家们的看法,罗伯特·达尔从***治学的视角来考察行***管理的问题时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他在《经典公共行***科学的三个问题》中,对行***学研究排除价值的考量表示了极大的怀疑,认为在公共行***的实践中片面追求效率目标而不考虑价值因素是不可能的。当然,作为一个***治学家,他对管理的认识是片面的,他以为纯粹的管理是可以不考虑价值因素的,而公共行***不是纯粹的管理,它必须考虑价值的问题。其实,作为科学抽象“原本”的现实社会实践,是一个综合为一的总体,何尝存在过纯粹的管理,即使对于管理而言,价值因素也是必须加以考虑的。当然,达尔关于公共行***要比私人管理更多地考虑价值因素的意见是对的。[3]因为在公共行***的领导中,人的社会行为更多地是从属于公共目标,要求行为的主体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公共支付,以适应公共行***在历史的承袭过程中所拥有的文化环境等因素的要求。
“西蒙范式”中要求突出管理以及公共行***中的价值因素的思想之所以能够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得力于一批年轻的行***学家们,那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所谓“新公共行***运动”。“新公共行***运动”把“西蒙范式”中要求突出价值因素的愿望具体化为公共行***能否维护社会公正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和考察现实,他们发现,在行***管理的过程中,行***人员的“价值中立”只是一个神话,回避社会公平的问题,不仅不能使公共行***在效率方面做是更好,反而会做得更坏。根据新公共行***运动的看法,与其回避这个问题不如正视这个问题,那就是在提出公共行***的效率目标的同时,也要提出公共行***的社会公平目标。“新公共行***”的这种立场可以看作是“西蒙范式”的典型化,它把西蒙等人在公共行***中考虑价值因素的要求明确化为公共行***价值目标的提出。对于一切行为体系来说,目标的转变也就意味着行为方式、方法的重大转变。“新公共行***运动”在确立公共行***的价值目标的时候也是这样。所以,它提出了一系列从属于这一目标的公共行***体系的改造方案。对于行***学这门学科的发展来说,新公共行***运动的出现给人们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是“行***伦理学”的研究一下子成了时尚。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新公共行***运动”实际上已经可以看作是“西蒙范式”的完成形态。
继“新公共行***运动”之后出现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不仅是一场行***改革运动,而且与实践中的行***改革相伴的理论探索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新的行***学范式。在某种意义上,这一理论实现了对20世纪行***学发展成就的整合。它之所以不同于“西蒙范式”,是因为它不想在理论上实现对既有的行***学理论作出全面的批判性反思,不是希望通过提出新的理论原点来实现对已有理论的突破,而是着力于解决现实所提出的问题,根据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来对已有的理论作出评价。所以说,新公共管理运动更加突出了美国传统的实用主义精神,是美国文化开始在公共行***领域中张扬的典型表现。由于新公共管理不注重理论建设,只着力于解决现实问题,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缺乏理论的理论范式。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它有着自己的特点,既模糊了不同领域和不同学科的边界。从学科的角度看,当新公共管理把视线放在解决现实问题上的时候,它是不考虑学科之间的区别的,无论是经济学的、***治学的、社会学的和管理学的,任何理论、观点,只要是对于解释和解决公共行***实践中的问题有所启发,它就毫不犹豫地加以吸收和利用,从而模糊了专门研究***府管理的行***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界限。从实践的角度看,当新公共管理解决现实问题时,它并不考虑这些问题的性质,不考虑它是属于哪个领域和哪个部门,它只考虑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方案。这样,***府中存在的问题并不被看作是与***府的性质联系在一起的,而是与其它部门的问题都一样的,所以,解决其它部门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府部门中来解决***府中的问题。这实际上是在观念上模糊了***府与其它部门之间的界限。结果,***府只是被放置在与私人部门的区别中,才有着自己的特点,在公共领域中,它也被作为一个公共部门来加以看待,其它公共部门的运行方式、处理与私人部门之间关系的经验,也可以被吸收到***府中来,***府在管理方面的经验以及任何一个方面的创新,都可以推广到其它的公共部门中去。以致于行***管理这个概念已经不再适应于描述行***人员的行为体系,只有使用公共管理的概念才能反映出这种泛化了的行***管理的特征。可见,新公共管理所意味着的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对传统的行***管理的突破。不管今天或以后人们对新公共管理运动作出什么样的评价,它泛化行***管理的成就将会作为一种历史趋势而保留下来。所以,我们今天在研究与***府相关的问题时,以及在从事相关的学科建设的时候,必须立足于这样的学科发展现实。必须从公共管理的大视野中来考虑问题。
通过上述的考察,我们看到了行***学的发展和从行***学到公共管理学的演进历程。“西蒙范式”的积极意义是提出了公共行***中的价值问题,提出了对***府进行伦理考察和定位的可能性。而新公共管理则进一步把***府公共部门化,在模糊***府与其它公共部门的界限的同时,也突出了公共管理的公共特征。所以,新公共管理是悄悄地把价值问题放在了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了,如果对这个过程加以理论思考的话,那么,建立公共管理伦理学的现实根据就变得非常充分了。
【参考文献】
[1]国外公共行***理论精选[M].中共中央***校出版社,1997.14-15.
公共管理学篇2
在科学研究中,将经由各种直接或间接的途径收集来的文献资料和事实材料整理与分析后,一般要对其结果作出理论解释,而这种需要进一步验证的理论解释,即为“理论假说”。公共管理学研究中的理论假说是对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及其本质规律的一种假定性或推测性表述,是建立公共管理学理论的必要前提。
一、公共管理学研究中理论假说引入的必要
公共管理学研究目的是要揭示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的内在本质规律,而任何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的本质规律都不可能自动呈现在研究者面前。因此,要揭示其内在规律,就不能将公共管理学研究仅仅停留在收集文献资料或对事实材料的外部描述上,而必须借助于逻辑思维,从个别推断出一般,从偶然推导出必然,对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的内在机理先形成一种探索性的说明方式———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然后对其进行检验,才能逐步实现对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的规律性认识。
此外,当人们在公共管理学研究中还没有取得足以揭示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的内在本质规律所需要的全部必要材料时,或者当研究者还难以采取精准的研究手段对某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进行验证时,也不得不采取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的形式去推测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的本质规律。尤其在当代公共管理学前沿,即发展速度快、探索性较强的一些领域,由于其内在机理极为复杂,仅靠对为数不多的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往往不能做出十分肯定的结论,而只能是假说。因而借助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研究者可以不断积累研究材料,增加假说中的科学性成分,减少假定性内容,逐渐建立起正确反映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内在规律的公共管理学理论,这是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切实可行的路径。
由此可见,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是从表面、直观的文献资料与事实材料到达公共管理学理论的重要中介和沟通环节。在公共管理学研究中,许多被实践证明为正确合理的理论成果,在其正式被人们认可前的一定历史时期,往往以假说的外观出现。如,里格斯的“行***生态学理论”、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的“***府失败说”、奥斯本的“企业家***府理论”等莫不如此。
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的提出,也就没有公共管理学理论的建立。所以,从公共管理学文献资料与事实材料到达最终的公共管理学理论并不是径直的通道,而必须通过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尝试性的推测或猜测,以不断试错、不断修正,最终达到具有较强科学性的公共管理学理论的确立。
二、公共管理学研究中理论假说的基本特征
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的第一个特征是假定性或推测性,该特征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方面,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的提出要受到公共管理科学的发展水平与研究者本人认识水平的限制,这种限制决定了研究者所获取的有关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的文献资料或事实材料在丰富程度、有效程度上是相对的,既然如此,那么当文献资料或事实材料还不足以完全揭示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的内在奥秘时,研究者对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现象的内在规律只能给予猜测性说明。另一方面,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是在文献资料或事实材料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提炼而形成,即是说,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是一种主观思维的产物,而一切思想观念必须经过实践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因此,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在没有接受实践检验之前,无论它赖以形成的依据如何充分可靠,但就其正确性程度而言是不得而知的。既然如此,那么公共管理学假说中包含有假定与推测性成分也就在所难免。
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的第二个特征是客观性与科学性,即它是根据客观文献或事实所作出的具有一定科学性的推测或预见。在公共管理学研究中,要求研究者以一定的文献资料或事实材料为基础,围绕特定的公共管理学问题进行理性思索,证据、逻辑和现实情境的约束始终在发挥作用。一个好的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应能为解释广泛的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现象提供一种逻辑上浅显明了的说明方式,这种说明方式应当比它所要取代的旧理论具有更大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的上述特征,对于公共管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它不仅是推动公共管理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动力,也是研究者从事研究的指导性思想。一般而言,公共管理学研究须遵循以下研究程序:先进行资料收集、事实观察等,然后在获取丰富的公共管理学文献资料与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利用思维方法对文献资料和事实材料进行整理与加工,最后对研究结果作出理论解释。
为此,当研究者围绕研究课题收集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或事实资料时,他需要在一定的理论原则指导下,遵循着一种假定或推测,有目的、有选择地收集文献资料或事实材料。如果文献收集与事实观察中不以一定的理论假说作为引导,那么文献收集与事实观察将会成为盲目的活动,这样获取的公共管理学文献资料与事实材料只能是杂乱无序的。
三、公共管理学研究中理论假说的生成步骤
对众多的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的形成过程加以分析与概括,可以发现形成一种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大体要经过三个步骤:
第一步,寻找已有公共管理学理论与现有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之间的“冲突地带”,这是形成科学性假说的起始步骤。因为,一切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都起源于已有的公共管理学理论和现有的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如果已有的公共管理学理论与现有的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完全契合,即现有的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都能被已有的理论给予充分、圆满的解释,而已有的理论也都得到现有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的验证,那么公共管理学研究就没有必要再去建立任何理论假说了。
但实际上,已有的公共管理学理论与现有的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之间要达到这种完全的契合是不可能的。任何一种经过实践检验而建立起来的公共管理学理论,尽管能准确、广泛地说明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空间范围的公共管理活动与公共管理现象,但理论对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的解释或说明不可能百分之百的精准。这是由于特定时代的公共管理学研究者的认识水平与研究实践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只能达到一定高度;用以验证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与研究工具在特定的背景下同样只能达到一个有限的水平。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旧的公共管理学理论与新的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之间的矛盾终究会发生,这种矛盾逐渐发展出明显的“冲突地带”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当然,要从已有的理论和现有的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之间找出这种“冲突地带”并不容易,它要求研究者要有充分的知识积累、敏锐的洞察能力与较强的分析能力。尤其要有对权威理论的反思精神,面对已有的公共管理学理论与自己由分析、观察所获得的结论不一致时,绝不为传统权威理论所束缚,不轻易相信现实难以证实的理论。
第二步,提出推测性构想,这是形成科学性假说的核心步骤。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的提出是为了改善和消除已有公共管理学理论和现有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之间的冲突状态,所以发现已有公共管理学理论和现有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之间的矛盾之后,必须在充分尊重已有的公共管理学理论和现有的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推测性构想,以便使已有的公共管理学理论与现有的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协调起来。这种推测性构想往往不是单一的,可能有几种供选择的假定,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就必须对它们加以甄别,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逻辑、最可能成立的假设。
第三步,作出各种预见,这是形成完整性假说的必备步骤。提出推测性构想后,还要以这个构想为线索,尽可能运用现有的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做论证和补充,使构想更为完整和严谨,并从构想的基本命题出发作出各种预见,去预言未知的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现象。总之,一个完整的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假说的核心部分,它是为解决旧理论和新活动、新现象的“冲突”而推测出来的基本构想;二是假说的预见部分,它是用假说的基本观点去解释现有的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或预测未来的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
四、公共管理学研究中理论假说的提出方法
根据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的生成步骤,可以发现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的提出,主要可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一)逻辑方法
在提出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的过程中,所采纳的逻辑方法主要包括:归纳法、演绎法和类比法等。
1.归纳法
归纳是提出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的重要方法,它主要包括材料整合和结论推理两部分。材料整合是对公共管理学文献资料和事实材料的整理、综合,而结论推理则是在材料整合的基础上,对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现象本质规律的普遍性判断。因此,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方法,即从个别文献或事实中推出一般性原理的方法。当我们研究某一类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现象时,往往只能获得有限的文献资料或事实材料,即便这些文献资料或事实材料是基本准确的,但以其为出发点,推出的一般性结论却不一定准确可靠,正是这一特征,使归纳法成为提出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的方法之一。此外,归纳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的归纳提出的假说其可靠性程度各不相同。完全归纳法推出的结论可靠性程度较高,但实际运用的可能性不大。
不完全归纳尽管推出的结论不够准确,但它却比较符合公共管理学从个案研究总体的常规思路,因此,它是提出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的基本方法。因归纳的根据不同,不完全归纳又可划分为简单列举归纳法与因果判断归纳法。简单列举归纳法是通过对公共管理学文献资料或事实材料的观察,发现某类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现象都有同一属性,而又没有相反的属性时,即可做出结论:该类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现象都有某属性。简单列举归纳法的优点是运用方便,只要根据少数文献资料或事实材料就能推导出公共管理学假说;它的缺点在于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性,带有很大的或然性。简单列举归纳法的可靠性完全建立在列举事例的数量上,当列举事例的数量不断增大时,结论的可靠性就会有所增大。但即使列举的事例很多,其可靠性仍然不是绝对的,只要出现一个相反的例证,其结论就会被。所以,该方法只能为我们提供或然性结论,不能提供确定性结论。因此,为了提高假说的可靠性,最根本的是要收集大量材料,进行大量观察,收集的材料越多,考察的范围越广,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就越高。因果判断归纳法是根据因果规律的特点,在前后相继的一些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现象中,通过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现象间的相关变化来推出活动或现象间具有因果联系的方法。由于公共管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而规律是现象间的必然联系,因而要掌握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的规律就必须借助于因果分析,即根据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的外在表现,去推测公共管理活动、现象的内在规律。所以,因果判断归纳的方法在公共管理学研究中具有明显的功用。因果判断归纳法包括五种具体方法:
一是“共同情境查找法”。它的主要内容是:如果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现象出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情境中,只有一个情境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的情境就与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现象之间有因果关系。一般认为,应用“共同情境查找法”的可靠性程度与文献中所记录或实际所观察到的情境数有关,也和各个情境中不同情况之间的差异性程度有关。如果文献中所记录或实际所观察到的情境数越多,各种不同情况之间的差异性越大,运用“共同情境查找法”就越可靠。
二是“不同情境比较法”。它的主要内容是:如果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现象出现的情境与它不出现的情境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在一个情境中有某个情况出现,而在另一个情境中这个情况不出现,那么,这个情况与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现象之间就有因果关系。同时,“不同情境比较法”也会出现错误,因为“不同情境比较法”要求正反情境中只有某一点不同,但在实际研究中很难遇到除一个情况外,其他一切情况都相同或相似的两个情境。如果正反情境除某一点不同外,正面情境还存在反面情境所没有的另一些独有的情况,而且另一些情况又被研究者忽视的话,那么使用“不同情境比较法”所推出的结论就会产生错误。
三是“查找比较并用法”。这是“共同情境查找法”与“不同情境比较法”的综合运用。其内容是:如果在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现象出现的几个情境中,都存在一个共同情况;而在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现象不出现的几个情境中,都没有这个情况,那么这个情况与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现象之间就有因果关系。使用“查找比较并用法”可分为三步:(1)把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现象出现的那些情境加以比较;(2)把所研究的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现象不出现的情境加以比较;(3)把前两步比较所得到的结果再加以比较。
四是“紧随变化关注法”。其内容是:如果某一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现象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时,另一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现象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那么这两个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之间有因果关系。运用“紧随变化关注法”来判明两个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现象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时,要注意两点:(1)涉及两个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的紧随变化关系时,其他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在不同情境中应无明显变化。如果其他活动或现象也在发生变化,而我们又忽视了那些正在变化之中的活动与现象,那么“紧随变化关注法”推出的结论就可能有错误。(2)两种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的紧随变化关系常常仅反映在一定的限度内,超过这一限度,它们的紧随变化关系就会消失,或者表现为一种相反的紧随变化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公共管理活动与现象间的紧随变化范围,把握住最佳范围,才能运用“紧随变化关注法”推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五是“其余推论法”。其主要内容是:如果已知某一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是另一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的原因,同时已知前一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中的某一部分是后一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中某一部分的原因,那么前一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的其余部分与后一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的其余部分有因果关系。
上述因果判断归纳法是提出公共管理学假说的主要方法,然而它们却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这是因为该类方法仅适用于研究单因素的因果关系,即作为原因的各个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都是相互***,彼此之间并不发生作用。在这一假定之下,研究者在分析中把其他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理解为静止不动的,而只观察其中某一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的变化。但事实上,作为原因的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间却往往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的这种交互作用是因果判断归纳法无法解决的难题,即该类方法在具体使用中无法考虑“相关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作用。
2.演绎法
演绎是从一般性原理出发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方法。演绎推理中,只要前提正确,推理的形式合乎逻辑规律,演绎出的结论总是可靠的,所以,演绎是一种确定性推理。既然演绎所得结论具有确定可靠的性质,那么为什么演绎所得出的结论仅仅是公共管理学假说,而不是公共管理学理论?这是因为,通常作为演绎出发点的原有公共管理学理论,受其产生时的认识水平和研究条件的限制,可能包含有错误和不足,原有理论和现有公共管理活动与现象间的完全适切是很难达到的。因此,从这种理论前提出发,通过演绎推出的具体结论是不可能绝对可靠和科学的。从这一意义上讲,演绎推理也可作为提出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的方法。在公共管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从已有的公共管理学理论出发,运用演绎方法,许多研究者成功地提出了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如,巴纳德在“传统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行***组织假说”;西蒙在“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即决策假说”,等等。
3.类比法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之间在某种属性或特征上的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或特征上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方法。在公共管理学研究中,为了要认识未知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或某一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的未知方面,往往把未知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和已知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进行比较,从中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再利用这些共同点作为中介去推测未知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在公共管理学研究中运用类比推出的假说不一定可靠,多半带有或然的性质。其原因在于:一是类比的客观基础限制了类比结论的可靠性。因为进行类比的两个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之间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同一性提供了类比的根据,而差异性则限制了类比结论。如果根据相似的属性进行类比时,推出的属性正好是两者的差异性,那类比的结论就容易发生错误;二是类比的逻辑根据也是不充分的。类比是以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间的某种相似为依据,但两个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间的某些属性上的近似和相同,并不能因此得出两者在其他方面也必然相似和相同。因此,为提高类比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应注意两点:一是用作类比的两个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的共有属性越多,推出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就越高;二是类比时以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间的本质属性为推理的依据,才便于推出可靠性较高的结论,因为在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的诸多属性中,本质属性是决定性的。
(二)数理方法
数理方法作为提出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利用统计方法推导出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统计方法是在随机抽样的基础上,以局部资料推断出整体特征的方法。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公共管理学研究时,须从整体中选取样本,然后以对样本的统计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并对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的某种整体特征作出推论和判断。二是通过建立模型提出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所谓模型就是以简化的***形或公式语言对一种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的本质特征或基本过程进行形象化的描述。它是依据文献资料或事实材料,经过抽象而得出的反映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运动规律的***形或公式。利用模型可以把一个公共管理学问题高度抽象化,把对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的研究转化为应用量化工具对模型的研究,并通过对模型的修正逐步对某一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作出某种推测性理论概括。
(三)直觉方法
在公共管理学研究中,应充分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方法以达到研究的目的。有时对已有的文献资料或事实资料进行分析时,甚至可以不受固有的逻辑路径的限制而直接去揭示某种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的本质规律。这种直接揭示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本质规律的思维方式,称为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有多种表现形式,而最重要的是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已有文献资料或事实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新的排列组合,而***地提出新设想,以揭示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本质和规律的方法。以上三种公共管理学研究中理论假说的生成方法,在实际的公共管理学研究中往往是相互补充的,很难说某一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的提出仅用了一种方法。所以,熟练掌握提出公共管理学假说的各种方法,对于我们提出合理的相对准确的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是不可或缺的。
五、公共管理学研究中理论假说的验证路径
要确定以推测形式表述出来的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的可靠性程度,就需要对理论假说进行验证,而验证的标准只能是现实的公共管理活动或现象,即当现实的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满足了假说所设定的条件后,如能获得假说所预见的结论,即可认为该理论假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准确性。验证公共管理学理论假说一般有两种基本路径:一是直接验证路径。
即对假说做出的基本构想或预见进行直接验证,检验构想或预见的结论与现实的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现象是否完全一致。直接验证的优点在于,通过特定的文献资料与事实材料能直接判定假说基本构想与预见的正确与否,因而具有较强的论证力。二是间接验证路径。间接验证是在受各种条件限制、对假说进行直接验证有困难的情况下,而采纳的一条路径。
公共管理学篇3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经历了从分散到集中、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从借鉴模仿到自主建设的演变过程。作为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公共管理学科具有知识性、***策性、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以公共行***学、***策科学为基础,研究各种公共事务的管理问题,同时吸收了***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医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最新成果而发展并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但是,中国的公共管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例如学科发展目标定位与学科性质的确定、学科专业知识基础与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与特色等。本文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学科的实际情况,试***对30多年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进行回顾,着重从学科定位、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等角度进行阐述,勾勒学科发展面貌,探讨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展望中国公共管理学科未来走向。
一、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
我国当代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而展开的,发轫于改革开放与海外借鉴,发展于学科整合与东西方管理文化交融。
(一)公共管理学科的恢复与重建时期(1979-1988)
我国的公共管理学是从行***管理学科发展而来。行***管理学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设,新中国成立后在1952年院系学科调整后渐被取消,1979年改革开放后开始恢复和重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行***管理体制的弊端日渐突出,这表现在体制不适应、功能不适应、人员不适应、程序不适应、规范不适应等各个环境。②如何解决纷繁复杂的***治与行***的交织问题,迫切需要行***管理理论的指导。1982年,尘封近30年的行***管理学科得以恢复。在学科定位方面,公共管理学科的自我意识尚未觉醒,缺乏明确的学科范畴体系,研究与教学领域相对较窄,主要偏重于***府行***管理领域和公共管理一般理论。在体制改革背景下,地方和企业等基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行使经济民利,实现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充分调动了地方、企业等基层和广大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但是“官本位思想、人治思想、宗法观念、特权观念、等级观念等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又积淀在行***人员的心灵深处,制约着其现代行***人格的塑造。”③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协同改革,着眼***府机构改革、***府职能转变、行***的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这个时期公共管理学主要研究的是行***管理问题,研究行***管理体制改革、法制化建设以及***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行***管理人才以参加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发管理工作,强调学科建设要为***府管理服务。人才培养方面,国家强调培养人才的国家任务导向。首先在***治学一级学科中设置了行***学或行***管理二级学科,学科师资队伍基本从***治学和法学等学科中吸收进来,尚未有***而成熟的教学研究队伍。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型,社会亟需一大批有觉悟的高素质人才,许多专业处于多样数量、分散化建设的发展状态。主要表现为恢复前的一些学科,如行***管理、教育管理等等,行***管理学以试办的身份划归在***治学类下,而卫生事业管理属于管理门类;新建一些学科专业,如医疗卫生管理等等,但这些专业归属不同的学科门类。一些综合性、单科性高等院校如农学类院校、医学类院校也相继设立了行***管理、土地规划与利用、卫生事业管理等专业,面向全国招收适量的学生,毕业后统一分配到相应的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许多高校在专业教育资源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包括学科定位、师资、教材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一时期的公共管理学科基础不牢,理论体系单一、重复,对中国现实问题,特别是转轨时期***府和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缺乏深入研究,由于学科刚刚起步,师资基本都是从其他学科“转业”到公共管理研究的,在实证研究、对策研究也做得不够,存在理论指导性不强、学科应用性缺乏等问题。
(二)公共管理学科的整合与发展时期(1988-2005)
如果说80年代的中国公共管理学只是刚刚起步的话,90年代的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则进入了平稳过渡的阶段。1988年,中国行***管理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此后,全国各省市区也相继成立行***管理学会。至止,中国的行***管理研究与教育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体系。这一时期公共管理学科已成为显学,重点关注体制改革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总结公共治理的实践经验,实现行***管理、社会治理的法制化,而公民有序参与治理模式与专业化***府的形成,使得公共管理学科面临大量的对策性研究课题。在学科建设方面,国内公共管理学界对引进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做了大量工作,但对公共管理实践问题却没有实质上的定位,不仅因为我国学者对公共管理的研究理论、方法多是借鉴国外的,而且学科本身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框架和体系,学科概念和合法性基础仍未完全自立,难以形成学术争鸣的良好局面。但公共管理学科向纵深发展的势头强劲,行***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公共管理专业在全国各大院系如春笋般设立,师资队伍、招生规模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扩大。
第三次修订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实施后,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公共管理类成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包括行***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本科专业,并设立了包括教育经济与管理在内的五个相应的研究生学位,进一步加强专业整合。在2004年调整后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公共管理类专业在原有行***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四个二级学科上,增加了公共关系学、公共***策学、城市管理、公共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国防教育与管理等七个二级学科,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和研究领域。在人才培养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原来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部门办学体制和单科性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种经济决策、管理、经营人才不仅数量短缺,更主要是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行***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数量增长速度最快,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近几年来由于环境保护、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呼声日益扩大,在全国许多高校设立并逐步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需求出现饱和。2001年开始的MPA教育适应了中国***府机构改革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行***管理队伍的需求。但此时公共管理学科开设的课程多集中于行***管理范畴,对学科的理论内涵、方***、学科专业间内在关系尚未明确,许多专业依然在原有学科的带动下进行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不能涵盖当前公共管理改革的实际要求。而且,高校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薄弱,在课程设置上也基本上将公共事业管理与行***管理、公共管理专业混同,教学方法和条件难以适应学生公共管理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公共管理学科的优化与提升时期(2005至今)
2005年被认为是中国的改革攻坚年,以***府行***体制改革为核心,我国在经济领域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以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十届全国人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的法律,是干部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的重要里程碑。这一时期,围绕如何优化与提升问题开展研究,公共管理学科由原来的数量规模扩张转变为注重内涵质量发展,公共管理的学科社会建制日趋成熟,公共管理学科的博士点、硕士点和本科专业的增长相对放缓,学科专业设置强调内涵发展,重视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要求,紧抓人才培养质量。在学科建设方面,公共管理学科侧重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出发,包括人口学、社会学、***治学、经济学、法律学、新闻学、管理学等角度,探讨******、国家与社会的权力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并对社会的组织与活动方式的结构转变进行研究。根据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理清了行***管理、公共行***、公共管理、公共事务、工商管理这些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同时保证对这些概念的使用与国际接轨,从而利于不断增强的国际学术交流。但是如何在实践基础上增强公共管理知识生产者的理论创新能力、如何解决其二级学科整合与分化等问题依然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实践表明,当前公共管理学科范畴和定位问题在研究中逐渐明确,跨学科性、多学科的视角成为支撑公共管理学科走向成熟的综合路径,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导向、按专业领域分类进行研究成为发展趋势。在人才培养方面,科学设置公共管理学科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利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努力形成综合性管理人才所需的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包括设置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院校在内的高校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培养的竞争力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公共管理相关本科专业迅速扩张,公共关系学、公共***策学、城市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等17个本科专业成为高校最为普及的开设专业,研究生教育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显著增强。但是,这些专业之间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经常发生重叠与错位,人才培养过分重学科知识传授轻专业技能培养,实践教学环节没有真正深入公共部门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训练,使得这类专业毕业生之间核心竞争力日趋隐没。虽然全国设立了大量的公共管理类院系,但除行***管理学外,其他二级学科多数处于游离状态。再者,在本科阶段,学科课程设置还没有形成该专业较统一的课程设置规范,“杂而不专”依然是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竞争力的软肋。
二、公共管理学科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公共管理模式正处于从建国以来形成的***府全面干预模式向***府与市场和社会合作的转变过程之中。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在知识积累、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人才培养与评价体系、研究成果等方面均为学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中的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具有远大前景的学科。
(一)公共管理学科内涵需要进一步厘清与优化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经历了从行***管理到公共管理的变迁,研究视野逐步拓展,研究问题日益多样化,如学术界越来越深入探讨非***府组织、治理与善治等相关的理论和实践。④***府并非万能的,因为公共管理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仅仅依靠***府是远远不够的。***府、社会、公民的共同治理已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更多地从现实出发,以公共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为解决公共管理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依据。公共管理要充分实现社会公平,保证社会每一个阶层、每一个成员都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在时代背景中去理解公共管理的***性意义,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厘定公共管理的范围和内容,寻求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以服务为原则构想公共管理体系结构和行为模式。
(二)公共管理学科需要进一步内外融合
公共管理问题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府组织管理社会事务的前沿问题,也是利益分化和阶级分化下的现实课题。公共管理本身跨学科性、交叉性、多样性的特点逐渐凸显,需要吸收融合各种学科知识和理论而发展,显现出本学科的研究纲领的前景。作为一门新兴的科际整合及着眼于解决公共领域实际问题的应用叉科学,公共管理学应从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研究社会多元化所产生的实践矛盾,提供综合性的治理手段与工具。在学科整合机制上,应继续推进公共管理的综合化,打破公共管理学科下二级学之间壁垒,实现各个二级学科的共通与融合,关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运用问题。特别是需要吸收***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推进与这些学科的交叉,形成特色的学科专业群,在学科综合与交叉中不断生成公共管理学新的增长点。
(三)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
***府和社会公共管理人员迫切需要改变目前知识结构脱离现实的被动局面,很多过去由***府包下来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也将转由非***府的公共管理或服务部门完成。但无论***府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其基本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即公平优先;其基础理论是相通的,即都是研究公共服务。因此,需要改变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专业设置窄化、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等现象。进而言之,应当根据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基本需求,加强学科大类培养,重视方向特色创新,把公共管理作为一个大类健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把行***管理、教育管理、文化管理、社会医疗与卫生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作为特色方向,建立学士、硕士、博士学科专业的衔接与升级,着力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与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共管理实践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创业创业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大学优势与学科背景培养创新型人才,形成有学科创新与特色的培养体系。
(四)公共管理学科队伍建设需要大力加强随着全球化、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中国竞争力的提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视野的公共管理理论和学科体系成为必然趋势。“公共管理学应立足于我国及当代世界的公共管理实践研究,着力进行理论建构和学术创新,形成中国学派和中国风格,促进公共管理知识的增长和积累。”⑤中国公共管理实践的问题凝练成科学问题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在以问题为取向的研究思路下,如何使公共管理研究本土化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有普适而公认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对全球的公共管理研究做出中国的贡献,是公共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因此,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合理的学术梯队结构、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保证公共管理学科的可持发展的必然选择。
公共管理学篇4
论文摘要:文章对高校公共房产管理中存在管理体制、分配制度、总体规划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实现占据高校国有资产最大份额的房产资源的保值增值,节约教育经费的目标。
高校公共用房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实践的重要基础条件保障,它是高校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共用房的总资产量占据学校各类资产的首位,以笔者所在的江苏科技大学2007年资产清查统计为例,公共用房资产约占学校总资产的50%以上。为此,笔者认为学校公共用房使用效率高低,直接体现了一个学校办学成本和管理水平。
一、高校公共用房的概念
所谓公共用房是指产权属于学校所有除教职工宿舍以外的各种用房。包括教学、科研、生产、经营、行***办公、学生宿舍以及各类生活福利、商业服务的用房。根据使用性质的不同,学校公共用房分为六类。
1、校******机关用房。经学校正式确认的校级各类******机构所使用的房屋,包括办公室、资料室、会议室、接待室等。
2、学院用房。学校设立的学院用于办公、教学、实验和学习的办公室、会议室、教研室、研究生室、专用教室以及各类实验室。
3、公共服务用房。面向全校服务的教室、***书馆、档案馆、网络中心、会堂、学生与教工活动中心、体育活动场所等用房。
4、后勤与保障用房。后勤服务部门和条件保障部门所使用的房屋。包括学生公寓、食堂、浴室、活动室、车队、医院、幼儿园等后勤服务用房和变电所、泵站、物资仓库、门卫室、收发室等条件保障用房。
5、产业、商业用房。产业用房是指经学校批准,由学校全部或部分投资兴办的,具有***法人实体,并在当地工商机构注册的企业在学校所使用的房屋。商业用房是指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因历史原因在校园内开办公共服务设施(如银行、邮局、电话站、商店、粮店等)而使用产权属于学校或占用学校土地自行建设的房屋;或根据地方规定由学校提供的产权属于学校的教职工住宅区内配套的公共服务(如服务网点、物业管理、基础设施)用房;或为方便学生生活,由学校招商的服务企业使用学校产权的用房。
6、附属单位及其他用房。包括附属高中、附属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用房。
二、高校公共用房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必要和健全的管理体制。我校公共用房至今尚未归口于一位校领导统一管理,是由全体学校领导集体管理。学校领导一般都分管着不同的部门,不同的条线,校领导所管的部门有用房需求,用房管理部门凭其在部门请示报告上的指示都得设法满足要求,直至没有任何空余房可调配。公有用房分配日积月累的遗留矛盾得不到解决,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用房管理部门对此只能束手无策。
2、缺少科学的分房***策。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此规划指标是普通高等学校总体设计任务书、校园总体规划和建设用地计划的重要依据,同时也量化了相应学校各类公共用房的建筑面积。但许多学校与我校一样,至今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公有用房分配制度。这就使得分房无量化标准,造成调控困难。
3、二级管理部门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学校公共用房管理实行的是无偿使用,为此各二级管理部门热衷于向学校争资源、争用房,却不太注意房屋的使用效率。有的学院设置多功能厅、健身房、超大办公室;有的学院许多用房都堆放满了废旧物资无人问津。退休多年的老教师也占着实验室不让,形成公共用房实际上的“终身制”、“占有者所有制”。
4、公共用房从设计到使用缺乏总体规划。学校近几年新建了新实验二楼、动力楼、西楼区实验楼。每幢楼分配到使用部门后都进行了面广量大的改造工程。新建实验二楼实际建筑面积为13600平米,改造面积达到6620平米。原设计作实验室的改作办公室,作为实验室的用房高度及大面积,在改造成办公室过程中要隔断、要吊顶,原来为实验室条件所铺设的水电管线全用不上,造成极大的浪费。
三、对高校公共用房有效管理的探讨
1、统一认识,转变观念。高校领导要亲自组织学习上级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和财经法规,并将公共用房作为国有资产管理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工作目标,树立资产效益的意识,强化管理,建立国有资产即自己的资产,真正健全与落实每间公共用房有人管理,有人负责,确实是有效使用。应当把占据资产最大份额的房产保值增值纳入***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使资产有效地保值、增值。
2、建立机构、明确责职。公共用房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以确保公共用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提高学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学校成立公共用房领导小组,代行所有权人职责。成员由分管资产的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和专家组成。公共用房领导小组负责公共用房规划评审、根据用途对建房方案审议、组织实施各项改革,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处理公共用房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重大违规事件等。
确定公共用房的主管部门,我校以国有资产处为学校公共用房管理的职能部门一级管理单位,代表学校具体制定、补充、修改、完善各类公共用房的实施细则并编制公用房配景方案,报公用房领导小组审定,对使用人的使用行为进行监督,负责公用房的综合管理。
各学院、机关处、所、直属单位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公共用房管理的具体事宜。具体贯彻执行学校公共用房的各项规定,对本单位的房屋进行内部配置,按规定对房屋进行管理和维护。
3、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公共用房管理部门要发挥宏观管理作用’健全和完善公共用房管理制度,实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程序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建设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原国家教委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校舍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文件的有关规定,研究制定一套完整的适合本校情况的公共用房管理制度和具体实施的细则,做到有规可依,违规必究。
确定公共用房的配置的原则“按需配置、定额使用、超额收费、缺额补贴”改革现行的公用房无偿使用制度,试行定额核算和使用单位超额面积向学校缴纳房产资源调节费,缺额面积学校调剂解决或给予补贴的***策,以建立公共用房管理使用中的自我约束机制,借助经济杠杆克服单纯依靠行***手段调节用房的种种弊端,提高房产资源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科学测算、量化标准。建立一个公共用房计算机管理系统工程,将房屋的结构、楼层、房间、使用人、面积、建造时间、造价等内容用计算机管理起来。根据使用人的性质、功能、发展需要和资源状况制定配置标准,确定各使用人公用房配置类别、地点、楼层和面积,在深入调查摸底、科学测算的基础上,确定定额内用房面积及定额外用房面积,依此确定定额外用房收费额度或缺额面积补贴额度。
明确使用管理范畴,签订使用管理协议。公共用房使用协议是明确学校作为所有权人与公共用房使用人之间的权责关系的协议。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房,制定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实行不同的使用和管理方式。国有资产依据配套实施细则的规定,提供使用人超额、缺额清单、使用条件、管理要求,与使用人签署公共用房使用协议。
督促检查、循序渐进,国有资产处跟踪检查全校公共用房使用情况,督促各单位合理安排和充分使用本单位的房屋,努力提高公房的使用效率。详细收集公共用房使用、维护、安全等各方面的数据资料,做好公共用房信息管理工作,对公共用房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定期检查违规情况,及时处理各种违规事件。
4、科学发展、规划先行。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校舍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文件的有关规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用房管理部门对学校整体用房进行规划,报送公共用房领导小组审定。
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由过去单一幢楼项目的规划,变为一个学校整体群楼全局性的规划。有时单幢楼的计划很好,但由于没有一个总体的规划,结果整体来看很乱、很不协调。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认真分析全校用房需求、功能方面实际情况,针对各种问题,提出方案与对策,切实使每一项规划都符合实际情况。新建的每间房屋的功能都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使用部门的要求,少拆少改,节约经费。为公共用房领导小组决策是否需建房、建何种功能房、建在何处提供依据。
公共管理学篇5
公共管理学源于二十世纪初形成的公共行***学。八十年代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代的变化对***府提出了新的要求,***府必须更加灵活和高效,必须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创造力,更多地使公众参与管理。同时,西方社会科学在经过长期的分化、融合之后,大踏步向整体化、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发展。各种与公共管理密切相关的学科得到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流派、新理论和新方法。在这种社会大背景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力推动下,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种“新公共管理”运动。这场运动促使公共管理学得到西方***府的重视,并得以广泛的发展。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较晚。1986年才恢复其前身——行***管理学的研究和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则越来越要求建立一门指导***府改革实践和解决公共管理部门问题以及培养高素质公务员的新公共管理知识构架。正如我国第一位提出建立MPA学位制的著名行***学家夏书章教授说的:“前20年我们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企业问题首当其冲。只有当经济改革达到一定程度、触及***治改革的时候,公共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并受到重视。现在正是时候。”[1]自此,MPA登陆中国,并在中华大地掀起一股热潮。我院公共管理专业正是在这股热潮中诞生。公共管理学是一门与***府部门和非***府组织的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是在包括***府在内的公共部门改革的实践中产生,反过来又指导公共部门的管理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公共管理学是多学科的综合,它充分吸收了***治学、经济学、***策分析学、管理学(组织管理理论)、社会学等当代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公共管理学的知识框架更具合理性。其特征是强调用跨学科研究途径,主要以经济学途径和管理学途径作为主导。因此,可得出结论,公共管理学是以实践和应用为取向的,其目的是为***府部门及非***府公共机构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2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核心。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也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国家的兴旺发达来自于优秀的教育,而优秀的教育源于优秀的教师。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任重道远,他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一所大学、一个学科若要办出特色,师资队伍是关键,其建设直接影响到该专业的声誉和发展。公共管理学科不仅对我院,乃至全国许多院校而言,都是一门新兴学科。新兴学科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弥补师资队伍的不足是促进学科建设的关键所在。由于公共管理学的多学科属性,师资队伍的构成也具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特点。它主要是以经济学途径和管理学途径为主导。同时公共管理教育不同于其他众多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教育。它主要是以培养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国外和国内一些知名大学聘请***府官员和研究机构著名学者进行实践经验方面的传授,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另外,该学科的专业课任课教师的安排还不够专职,没有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师资力量,在安排授课教师方面还缺乏一个全盘的整体机制。这样有可能影响学科的发展前景。面对师资队伍建设状况滞后于学科的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弥补不足。
(1)注重师资队伍的结构。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学校、一个学科教师队伍的质量和适应教育需要的能力,它直接影响着学科的教学和科研的整体质量。师资队伍结构的主要因素有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等。而作为新建学科,师资队伍结构不能一成不变的照搬理论,而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建构专业师资队伍。如,可以把专业相近的教师组成一个基本框架,每年不断增添新鲜血液,使得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得到稳步发展。优化学科教师队伍结构是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改善当前我院公共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突出问题的需要。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我院在广西享有美誉,应该充分利用有利的因素,积极搞好与地方***府和非***府组织的关系。一是可以将地方***府官员和非***府组织的管理人员请进课堂,让他们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二是可以让学生参与社会的一些实践活动,为他们将来的就业积累资本。
(3)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教师的专业素质应与学科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只有提高教师素质,才能提高学生素质,才能促进学科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应注重知识的更新,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树立创新精神。同时,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从国家和民族发展前景的高度来认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3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
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围绕大学课程设置这一问题,不同的大学、不同的学科,由于培养的目标不同,自然在课程设置的结构和布局上相差很大。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尤其是社会科学类,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讲空头理论与实际脱节的课程较多,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能提高学生毕业后所需要的人际沟通、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太少。关键的问题是,我国许多高校在确定课程内容、教学方针、教学方法时,奉行的是只唯上不唯下的原则。较少考虑教育主体——学生的需求。众所周知,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将来做好准备,所以课程体系必须反映学生所选择的专业领域的未来发展。从公共管理学科培养的目标可以看出,它是一种注重应用而并非重视学术的教育。我院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机关、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看,未来毕业生不只是一般的工作人员,而应该是具有发展前景的高级人才(未来的管理者和领导者)。
因此,课程体系更应注重人才能力的培养。但通过分析本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及学时安排可看出,在课程设置上更倾向于工商管理,未能突出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课时安排也尚欠合理,过于注重理论课,而忽略应用课程的安排。公共管理设置的课程必须使学生获得如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公共管理、公共***策、组织与管理、经济学的知识和方法以及各种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与技术等[2]。核心的课程应以公共管理与***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以及技巧等方面的课程为主体。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部门的管理者不仅是***策的执行者,也将成为***策的制定者。所以,课程的设置应具有前沿性和科学性。同时还应具有创新性。要勇于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课程设置,积极开发新兴课程和国际化课程,结合我院的情况设置有特色的课程,为培养国际化人才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倾向于课程设置和课时的安排,而忽略了教材选用的研究。教材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教材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学改革成果的集中体现,因而应该是‘质量工程’的重点任务”[3]多年来,教材问题一直困绕着高校,成为高校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近年来,高校学生逃课事件频频发生,其中原因之一是教材老化、知识陈旧,没有新意,使学生感到课堂的乏味。当然,教师的教风与学生的态度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的到课率。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深入和入世的成功,陈旧教材的改革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首要任务。高校教材建设成为“十五”高等教育改革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二十一世纪教材”为首选教材。教材作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柱,在当前更显得重要。管理科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学课,在教材建设上远远跟不上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在教材选用上仍存在许多弊端,所选教材内容重叠,一些教材仍处于“教材耽误人才”的落后局面。教材内容向学生灌输的是历史,而不是现实和未来。教材过于空头的理论化,与市场需求、社会需求有极大的距离。作为新兴学科的公共管理专业的教材选用同样面临巨大的挑战。教材选用是否合理,能否及时更新,既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既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又关系到学科整体教学和管理水平。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科的稳步发展。因此,对本专业教材的选用,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教材选用的适用性。即教材既要面对现实,适应专业学科的需要,能够较好地与相关的教材和课程内容衔接与协调;又要面向未来,适应未来专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并与其发展趋势相一致。所选教材内容应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教材选用的前沿性。即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要求教材体系较好地体现本学科的内在逻辑,恰当反映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外在联系。教材的前沿性突出表现在科学性基础上的创新,要求教材对本学科的新进展和新成果,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及时将被科学论证和公认的新技术、新成果、新观念充实到教材体系内容中,展示本学科当展的最新水平。
(3)教材选用的发展性。人类社会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而在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知识的更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也决定了教材的选用必须遵循发展的规律。即教材内容既符合本学科理论知识发展的要求,又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和未来求职的需要。从总体上,可采用系列教材。因为公共管理学科的许多课程存在着个性与共性的相互关系。选用国外系列教材或“二十一世纪系列教材”,可以学到最前沿的学科知识。编写配套的讲义和案例,补充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观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系列教材与配套讲义有助于学生系统的学习最新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最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正如大家所知,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越来越高。而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载体。教材内容滞后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实际,不具时代特色,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因此,对教材的选用,应依据培养目标,整体规划,以“择优录用”为核心,以同类“优劣比较”为基础,以“优质教材”为结果,把教材选用与课程设置相结合。
4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学科建设的具体手段“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4]长期以来,都是采用以灌输知识为主的单一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即使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永远是主体。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高校能培养出具备深厚的基础知识,多方面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仍沿袭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忽略了教育的主体——学生应有的地位。正是由于陈旧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过早对所学专业的厌倦,对未来就业的迷惘和失去信心。这种结果,一方面是教师的陈旧教学观念造成的;另一方面是教学管理整体性欠缺的影响。公共管理培养的是综合性人才。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活动。由于采取的是大班教学,教师无法开展讨论活动,学生无法参与课堂活动。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目前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1)教师要更新陈旧的教学思想,应树立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观念。摈弃照本宣科的陋习,对现实问题应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讨论。只有在教师创新观念的教化下,学生才会有创新思想的产生,才能学会分析事物的能力,才能使整个教学课堂充满活力。
(2)教师应树立“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观念。“学无止境”。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因为“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这也是教师的主要职责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思考、创新能力。
(3)教师应采用充满情意性的教学方法。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而不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情带学,使学生既能充分感受到教师的渊博知识,又能体会到教师的博大情怀。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效的作用”[5]。
(4)教师应采用开放性教学。在课堂上,勇于接受学生的挑战,形成学术争论的氛围。同时,走出校园,到社会这个大课堂锻炼,使学生的实际能力得以培养。教学方法是否得当,从表层看,影响到学生的听课兴趣;从深层次看,它对学生未来就业的适应性有着质的影响。所以,本专业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公共管理学篇6
一、关于“纯粹的”公共部门与“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区别
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然而这个整体又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人们可以对这些不同的部分给予不同的称谓,如社会团体、社会群体、社会部门等。其中,有关这些社会部门的分类,人们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运用不同的标准对之加以区分。例如,传统社会科学一般将整个社会部门分为***治部门、经济部门、文化***门、科学技术部门,等等。为了从更宏观上对社会部门进行分类,并有助于研究不同社会部门管理的规律,当代一些社会科学家将整个社会部门区分为三大部门:第一部门为***府组织,这是纯粹的公共部门;第二部门为工商企业,这是非公共部门,西方的一些学者将之称为私人部门;第三部门是介于***府组织与工商企业之间的一些部门,这些部门非常复杂,有的更具有工商企业的特点但又不同于工商企业,往往被称为公共企业或公益企业;有的则更类似于或依赖于***府组织,往往被称为非***府公共机构。前者如在城市中由市***府投资兴办和经营的自来水公司、城市公共交通公司等;后者如由***府投资兴办和主管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福利机构、非营利性的公共医疗机构以及类似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的中介组织等等。
***府作为所谓“纯粹的”公共部门,它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府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这里所说的公共事务包含了社会中除私人领域(按西方学者的观点,竞争性的工商企业一般属于私人投资领域,因而这方面的事务被划归于私人领域,属私人事务)以外的所有事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些事情固然可以通过私人或私人组织来进行处理,小到个人的谈情说爱、结婚生子,大到组织生产、经营管理;但是,还有很多事情是无法由私人或私人组织来办理的。例如,人口的控制和管理、社会治安、大江大河的治理和维护、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公民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智力开发,等等。有关这些事务的管理,必须由一个超越私人或私人组织之外的公共组织来进行处理或加以管理。第二,***府组织用来从事公共管理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把这种权力称之为公共权力,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理由:一是这种权力就其性质而言,它总是表现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某一个阶级的权力,而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私人权力。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尽管皇帝把皇权当成自己的一种家族权力,但它实际上是代表整个封建地主阶级的,离开了它所代表的整个阶级,这种权力就不会存在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府组织的权力被宣称为是一种来自于全体公民的权力,尽管它实际上仍然是有产阶级的权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已经被写入了共和国的宪法。一句话,自从***府产生以来,几乎所有社会的***府组织的权力在性质上都是公共的,当然,由于社会性质的不同,在“公共”这一概念下所隐含的意义有所区别。第三,***府组织所掌握和运用的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我们知道,***府要通过行使其权力来实现其职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资源为前提。没有一定的人、财、物作基础,整个***府组织就无法运转起来。而在人、财、物等资源中,从***府控制的角度而言,对财源的控制又是非常基础的。***府组织的财***来源于全体公民的税收,因而其财***实质上是一种公共财***。此外,***府所控制的国土、矿山、水利等重要资源,也是一种公共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就其本质而言,是为全民所共享的。第四,***府组织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公共物品。这种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它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它不能单独提供给每一个人,而是自动提供给社会中的所有人。例如,国防作为一种公共物品便是如此。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保卫着该国的全体居民,而不需要每一个人单独购买。因此,单个个人不会花钱也可能享受公共物品,即所谓的“搭便车”现象。这样,单个个人一般不会自己花钱来购买公共物品,这种物品只能由***府来购买或提供。第五,***府组织行为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府组织是一种公共服务组织,从理念上讲,它应该把全体公民当成自己的服务对象,它不应该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对于***府组织来说,凡是追求自己本组织、本部门利益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因此,***府应该是一种“公益人”而不应该是一种“自利人”。它应该也只能把追求和维护公共利益作为本组织、本部门的行为目标。在这里,公共利益应该理解为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当然,在一个存在着不同阶级、不同团体的社会里面,由于不同阶级之间、不同团体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而且这此不同阶级、不同团体的利益与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也可能发生冲突,因此,在***府如何对待社会共同利益的问题上也有一个哪个阶级、哪个团体的利益优先的问题,但这并不能因此否定***府组织行为以公共利益作为基本价值取向这一事实。
竞争性工商企业作为“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竞争性工商企业的基本投资主体,在西方国家主要是私人,因而其权益主要归私人所有。这表明,这类组织所控制的资源,实际上归企业的所有者所有,因而是一种非公共资源。当然,这里的私人不一定是某一个人,而可能是多个人的联合,但其产权是非常明确的,因而每个人所享有的权益也是非常明确的;在我国,国有资产也将逐步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在有些竞争性企业,虽然国有资产还占有很大比例,但已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享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实行自负盈亏,因而也正在逐步向真正的非公共部门过渡。第二,竞争性工商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一般属私人物品而非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它能够加以分割,因而每一部分能够分别按竞争价格卖给不同的个人,而且一般不会对他人产生外部效应。因此,个人对私人物品的消费是可计价的,这样的物品可以由私人自己购买,而不必由***府来提供;其价格完全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加以确定,而不必由***府来加以控制。第三,竞争性工商企业的行为价值取向是本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竞争性工商企业活动所遵循的是“经济人”原则,这种原则实际上是一种“自利人”原则,其目的是追求本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尽管企业必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有益于整个社会的价值,但就其基本动机而言,为社会提品只是手段,其目的是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这种经济人的实质正如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利己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1](第14页)。这就是经济学家眼中的“经济人”,这也是竞争性工商企业的基本特性。
以上分析表明,“纯粹的”公共部门与“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间至少存在以下三点区别:一是在它们所占有的资源问题上,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府组织所占有的是一种公共资源,公共权力也可以看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而作为“纯粹的”非公共部门的竞争性工商企业所占有的是一种产权明确的非公共资源。二是在它们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方面,***府组织所提供的是一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而竞争性的工商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则是一种私人化的产品。三是在它们的行为价值取向上,***府组织必须以公共利益作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而工商企业则往往以其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作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
二、关于第三部门及其与公共部门的关系
第三部门即公共企业或非***府公共机构既不同于竞争性工商企业,也不同于***府组织,但又既与竞争性工商企业相联系,也与***府组织相联系。在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有这样一道供讨论的问题:“思考一下一种从纯粹公共物品到纯粹私人物品序列是有用的。在一张纸上画出这种序列并用下面这些例子填上:纯粹私人、大部分私人、一半私人一半公共、大部分公共、纯粹公共。”[2](第1211页)这个问题表明,从私人物品到公共物品之间存在一个链条,并且这个链条又存在着由细(私)到粗(公)的变化。同样,在竞争性工商企业与***府组织之间也存在着一个链条,这个链条也是变化的,即第三部门由这样一个链条构成:公益性企业、公共事业、非***府公共机构。第一类组织即公益性企业,如城市自来水公司、城市公共交通公司、城市公共工程公司等。其基本特征是:一般由***府投资或***府投资为主体,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准公共物品,生产由***府垄断,其服务或产品价格由***府定价;但实行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必要时由***府补贴。如果套用萨缪尔森等人的话来说,这类组织所生产的是大部分私人或一半私人一半公共的物品,其性质属于(竞争性)企业化倾向比较明显的准公共部门。第二类组织即公共事业,如公立幼儿园、小学、中学;公立高等院校;***府投资兴办的科学研究机构;***府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如老年人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残疾人福利院等。这类机构的基本特征是:主要由***府投资,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提供,部分资金由其为社会服务所得收入予以补充;其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准公共产品,其服务或产品价格由***府定价;但一般不实行企业化管理,***府对这些组织实行必要的行***管制,要求这些组织的活动优先体现***府的意***,甚至直接用来为实现***府的目标服务。这类组织所生产的物品或提供的服务,按萨缪尔森的说法,是大部分公共的。第三类组织即非***府公共机构,如中国妇女联合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等,这类组织活动所需的经费一般可能由***府或财***提供,如中国妇女联合会等组织便是如此;也不一定由***府或财***提供,如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便是如此。但无论其经费是否由***府或财***提供,它的职能在很大意义上与***府相似,承担着很多有关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或公共服务工作。这类组织所提供的服务基本上是纯粹公共的,至少也是大部分公共的。以上三类组织除了分别具有上述特征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特征,这就是非营利性。当然由于这三类组织所具有的“公共性”程度的不同,它们所具有的“非营利性”程度也不同。一般说来,第一类组织还具有一定的“赢利”,即“非营利性”程度较低;第二类组织基本无“赢利”或只有少量“微利”,“非营利性”程度较高;第三类组织就其实质而言属于完全无“赢利”组织,因而是真正“非营利性”的。可见,从“营利性”这一特征来看,第三部门由从“少量赢利”组织到“微利”组织再到“无赢利”组织这一系列组织或部门构成。
人们通常所说的公共部门应该既包括“纯粹的”公共部门即***府组织,也包括“准”公共部门即第三部门。第三部门之所以被归入公共部门,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第三部门主要是一些从事公益事业的组织,其生产或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公益性,即为公共利益服务,这与***府组织即“纯粹的”公共部门的目标是一致的。第二,第三部门市场化程度较低或非市场化,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管制,因此它与***府组织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甚至被当做***府组织用来实现其目标的一个重要工具。第三,第三部门为社会提供的产品也往往是一种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这与***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是一致的,至少基本是一致的。第四,第三部门的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主要是***府。当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第三部门也应向私人资本开放,允许私人资本进入某些第三部门,毫无疑问这是对的,甚至是一种趋势。但私人资本在这些领域的投资不可能是完全市场化的,它必须受***府的高度控制,其产品或服务价格必须接受***府的行***管制。第五,第三部门的“非营利性”与***府组织以“公共利益”作为行为价值取向的目标或原则是一致的,即都是以一种“公益人”而非“经济人”的面貌出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三部门很难被归入私人企业部门或竞争性工商部门,尽管它不属于“纯粹的”公共部门,将它称之为“准”公共部门是合理的。
三、关于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及其与行***管理学之同异
什么是公共管理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公共部门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是研究公共部门如何高效率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科学。既然公共部门既包括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府组织,又包括作为“准”公共部门的第三部门,因此,公共管理学不仅仅要研究***府组织的管理问题,而且也要研究作为第三部门的公益企业和事业组织、非***府公共机构的管理问题。***府组织的管理问题与第三部门的管理问题共同构成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
从上述关于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的观点看,公共管理学与目前我国学界所公认的行***管理学至少在研究范围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早在20世纪30年代,英语中的Public***istration一词就被译为“公共行***”,至80年代这一学科在我国恢复时,“公共行***”一词广泛地被“行***管理”所代替。在***府和学界的共同推动下,行***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的学科被很快地发展起来。从那个时候起,我国的行***管理学就被定义为研究***府组织及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规律的科学,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也就是说,从目前我国的实际状况看,行***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仅仅是***府组织自身的管理以及***府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至于第三部门的管理问题,即公益企业与事业组织的管理问题、非***府公共机构的管理问题,则在行***管理学的视野之外。
据此,我们认为,仅就研究范围而言,行***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在以下方面是共同的:无论是行***管理学还是公共管理学都必须研究“纯粹的”公共部门即***府组织的管理问题,把探讨***府组织如何高效率地运用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务或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作为自己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府部门的组织问题、领导问题、决策问题、执行问题、监督问题及其管理过程中的规律性问题,既是行***管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公共管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探究,构成了行***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的共性问题,也就是二者之间的相同点。
但是,公共管理学与行***管理学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差别:
第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不仅仅是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府组织的管理及其规律问题,而且还应包括作为“准”公共部门的第三部门的管理及其规律性问题,而行***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仅仅限于“纯粹的”公共部门即***府组织的管理及其规律性问题。仅就这一点而言,公共管理学与行***管理学就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前者的研究范围要大于后者的研究范围,或者说,前者所探讨的范围是后者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学与行***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公共管理学篇7
一、关于“纯粹的”公共部门与“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区别
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然而这个整体又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人们可以对这些不同的部分给予不同的称谓,如社会团体、社会群体、社会部门等。其中,有关这些社会部门的分类,人们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运用不同的标准对之加以区分。例如,传统社会科学一般将整个社会部门分为***治部门、经济部门、文化***门、科学技术部门,等等。为了从更宏观上对社会部门进行分类,并有助于研究不同社会部门管理的规律,当代一些社会科学家将整个社会部门区分为三大部门:第一部门为***府组织,这是纯粹的公共部门;第二部门为工商企业,这是非公共部门,西方的一些学者将之称为私人部门;第三部门是介于***府组织与工商企业之间的一些部门,这些部门非常复杂,有的更具有工商企业的特点但又不同于工商企业,往往被称为公共企业或公益企业;有的则更类似于或依赖于***府组织,往往被称为非***府公共机构。前者如在城市中由市***府投资兴办和经营的自来水公司、城市公共交通公司等;后者如由***府投资兴办和主管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福利机构、非营利性的公共医疗机构以及类似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的中介组织等等。
***府作为所谓“纯粹的”公共部门,它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府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这里所说的公共事务包含了社会中除私人领域(按西方学者的观点,竞争性的工商企业一般属于私人投资领域,因而这方面的事务被划归于私人领域,属私人事务)以外的所有事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些事情固然可以通过私人或私人组织来进行处理,小到个人的谈情说爱、结婚生子,大到组织生产、经营管理;但是,还有很多事情是无法由私人或私人组织来办理的。例如,人口的控制和管理、社会治安、大江大河的治理和维护、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公民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智力开发,等等。有关这些事务的管理,必须由一个超越私人或私人组织之外的公共组织来进行处理或加以管理。第二,***府组织用来从事公共管理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把这种权力称之为公共权力,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理由:一是这种权力就其性质而言,它总是表现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某一个阶级的权力,而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私人权力。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尽管皇帝把皇权当成自己的一种家族权力,但它实际上是代表整个封建地主阶级的,离开了它所代表的整个阶级,这种权力就不会存在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府组织的权力被宣称为是一种来自于全体公民的权力,尽管它实际上仍然是有产阶级的权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已经被写入了共和国的宪法。一句话,自从***府产生以来,几乎所有社会的***府组织的权力在性质上都是公共的,当然,由于社会性质的不同,在“公共”这一概念下所隐含的意义有所区别。第三,***府组织所掌握和运用的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我们知道,***府要通过行使其权力来实现其职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资源为前提。没有一定的人、财、物作基础,整个***府组织就无法运转起来。而在人、财、物等资源中,从***府控制的角度而言,对财源的控制又是非常基础的。***府组织的财***来源于全体公民的税收,因而其财***实质上是一种公共财***。此外,***府所控制的国土、矿山、水利等重要资源,也是一种公共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就其本质而言,是为全民所共享的。第四,***府组织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公共物品。这种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它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它不能单独提供给每一个人,而是自动提供给社会中的所有人。例如,国防作为一种公共物品便是如此。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保卫着该国的全体居民,而不需要每一个人单独购买。因此,单个个人不会花钱也可能享受公共物品,即所谓的“搭便车”现象。这样,单个个人一般不会自己花钱来购买公共物品,这种物品只能由***府来购买或提供。第五,***府组织行为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府组织是一种公共服务组织,从理念上讲,它应该把全体公民当成自己的服务对象,它不应该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对于***府组织来说,凡是追求自己本组织、本部门利益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因此,***府应该是一种“公益人”而不应该是一种“自利人”。它应该也只能把追求和维护公共利益作为本组织、本部门的行为目标。在这里,公共利益应该理解为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当然,在一个存在着不同阶级、不同团体的社会里面,由于不同阶级之间、不同团体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而且这此不同阶级、不同团体的利益与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也可能发生冲突,因此,在***府如何对待社会共同利益的问题上也有一个哪个阶级、哪个团体的利益优先的问题,但这并不能因此否定***府组织行为以公共利益作为基本价值取向这一事实。
竞争性工商企业作为“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竞争性工商企业的基本投资主体,在西方国家主要是私人,因而其权益主要归私人所有。这表明,这类组织所控制的资源,实际上归企业的所有者所有,因而是一种非公共资源。当然,这里的私人不一定是某一个人,而可能是多个人的联合,但其产权是非常明确的,因而每个人所享有的权益也是非常明确的;在我国,国有资产也将逐步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在有些竞争性企业,虽然国有资产还占有很大比例,但已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享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实行自负盈亏,因而也正在逐步向真正的非公共部门过渡。第二,竞争性工商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一般属私人物品而非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它能够加以分割,因而每一部分能够分别按竞争价格卖给不同的个人,而且一般不会对他人产生外部效应。因此,个人对私人物品的消费是可计价的,这样的物品可以由私人自己购买,而不必由***府来提供;其价格完全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加以确定,而不必由***府来加以控制。第三,竞争性工商企业的行为价值取向是本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竞争性工商企业活动所遵循的是“经济人”原则,这种原则实际上是一种“自利人”原则,其目的是追求本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尽管企业必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有益于整个社会的价值,但就其基本动机而言,为社会提供产品只是手段,其目的是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这种经济人的实质正如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利己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1](第14页)。这就是经济学家眼中的“经济人”,这也是竞争性工商企业的基本特性。
以上分析表明,“纯粹的”公共部门与“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间至少存在以下三点区别:一是在它们所占有的资源问题上,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府组织所占有的是一种公共资源,公共权力也可以看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而作为“纯粹的”非公共部门的竞争性工商企业所占有的是一种产权明确的非公共资源。二是在它们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方面,***府组织所提供的是一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而竞争性的工商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则是一种私人化的产品。三是在它们的行为价值取向上,***府组织必须以公共利益作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而工商企业则往往以其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作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
二、关于第三部门及其与公共部门的关系
第三部门即公共企业或非***府公共机构既不同于竞争性工商企业,也不同于***府组织,但又既与竞争性工商企业相联系,也与***府组织相联系。在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有这样一道供讨论的问题:“思考一下一种从纯粹公共物品到纯粹私人物品序列是有用的。在一张纸上画出这种序列并用下面这些例子填上:纯粹私人、大部分私人、一半私人一半公共、大部分公共、纯粹公共。”[2](第1211页)这个问题表明,从私人物品到公共物品之间存在一个链条,并且这个链条又存在着由细(私)到粗(公)的变化。同样,在竞争性工商企业与***府组织之间也存在着一个链条,这个链条也是变化的,即第三部门由这样一个链条构成:公益性企业、公共事业、非***府公共机构。第一类组织即公益性企业,如城市自来水公司、城市公共交通公司、城市公共工程公司等。其基本特征是:一般由***府投资或***府投资为主体,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准公共物品,生产由***府垄断,其服务或产品价格由***府定价;但实行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必要时由***府补贴。如果套用萨缪尔森等人的话来说,这类组织所生产的是大部分私人或一半私人一半公共的物品,其性质属于(竞争性)企业化倾向比较明显的准公共部门。第二类组织即公共事业,如公立幼儿园、小学、中学;公立高等院校;***府投资兴办的科学研究机构;***府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如老年人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残疾人福利院等。这类机构的基本特征是:主要由***府投资,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提供,部分资金由其为社会服务所得收入予以补充;其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准公共产品,其服务或产品价格由***府定价;但一般不实行企业化管理,***府对这些组织实行必要的行***管制,要求这些组织的活动优先体现***府的意***,甚至直接用来为实现***府的目标服务。这类组织所生产的物品或提供的服务,按萨缪尔森的说法,是大部分公共的。第三类组织即非***府公共机构,如中国妇女联合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等,这类组织活动所需的经费一般可能由***府或财***提供,如中国妇女联合会等组织便是如此;也不一定由***府或财***提供,如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便是如此。但无论其经费是否由***府或财***提供,它的职能在很大意义上与***府相似,承担着很多有关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或公共服务工作。这类组织所提供的服务基本上是纯粹公共的,至少也是大部分公共的。以上三类组织除了分别具有上述特征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特征,这就是非营利性。当然由于这三类组织所具有的“公共性”程度的不同,它们所具有的“非营利性”程度也不同。一般说来,第一类组织还具有一定的“赢利”,即“非营利性”程度较低;第二类组织基本无“赢利”或只有少量“微利”,“非营利性”程度较高;第三类组织就其实质而言属于完全无“赢利”组织,因而是真正“非营利性”的。可见,从“营利性”这一特征来看,第三部门由从“少量赢利”组织到“微利”组织再到“无赢利”组织这一系列组织或部门构成。
人们通常所说的公共部门应该既包括“纯粹的”公共部门即***府组织,也包括“准”公共部门即第三部门。第三部门之所以被归入公共部门,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第三部门主要是一些从事公益事业的组织,其生产或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公益性,即为公共利益服务,这与***府组织即“纯粹的”公共部门的目标是一致的。第二,第三部门市场化程度较低或非市场化,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管制,因此它与***府组织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甚至被当做***府组织用来实现其目标的一个重要工具。第三,第三部门为社会提供的产品也往往是一种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这与***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是一致的,至少基本是一致的。第四,第三部门的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主要是***府。当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第三部门也应向私人资本开放,允许私人资本进入某些第三部门,毫无疑问这是对的,甚至是一种趋势。但私人资本在这些领域的投资不可能是完全市场化的,它必须受***府的高度控制,其产品或服务价格必须接受***府的行***管制。第五,第三部门的“非营利性”与***府组织以“公共利益”作为行为价值取向的目标或原则是一致的,即都是以一种“公益人”而非“经济人”的面貌出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三部门很难被归入私人企业部门或竞争性工商部门,尽管它不属于“纯粹的”公共部门,将它称之为“准”公共部门是合理的。
三、关于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及其与行***管理学之同异
什么是公共管理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公共部门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是研究公共部门如何高效率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科学。既然公共部门既包括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府组织,又包括作为“准”公共部门的第三部门,因此,公共管理学不仅仅要研究***府组织的管理问题,而且也要研究作为第三部门的公益企业和事业组织、非***府公共机构的管理问题。***府组织的管理问题与第三部门的管理问题共同构成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
从上述关于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的观点看,公共管理学与目前我国学界所公认的行***管理学至少在研究范围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早在20世纪30年代,英语中的Public ***istration一词就被译为“公共行***”,至80年代这一学科在我国恢复时,“公共行***”一词广泛地被“行***管理”所代替。在***府和学界的共同推动下,行***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的学科被很快地发展起来。从那个时候起,我国的行***管理学就被定义为研究***府组织及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规律的科学,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也就是说,从目前我国的实际状况看,行***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仅仅是***府组织自身的管理以及***府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至于第三部门的管理问题,即公益企业与事业组织的管理问题、非***府公共机构的管理问题,则在行***管理学的视野之外。
据此,我们认为,仅就研究范围而言,行***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在以下方面是共同的:无论是行***管理学还是公共管理学都必须研究“纯粹的”公共部门即***府组织的管理问题,把探讨***府组织如何高效率地运用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务或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作为自己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府部门的组织问题、领导问题、决策问题、执行问题、监督问题及其管理过程中的规律性问题,既是行***管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公共管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探究,构成了行***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的共性问题,也就是二者之间的相同点。
但是,公共管理学与行***管理学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差别:
第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不仅仅是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府组织的管理及其规律问题,而且还应包括作为“准”公共部门的第三部门的管理及其规律性问题,而行***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仅仅限于“纯粹的”公共部门即***府组织的管理及其规律性问题。仅就这一点而言,公共管理学与行***管理学就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前者的研究范围要大于后者的研究范围,或者说,前者所探讨的范围是后者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学与行***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第二,公共管理学所研究的是“纯粹的”公共部门与“准”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共有的规律性问题。在公共部门中,“纯粹的”公共部门与“准”公共部门之间是存在着明显区别的,既然二者之间存在着区别,它们各自的管理方式及其规律也是有所不同的,也就是说,它们各自都有特殊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研究这些特殊的管理方式和规律并不是公共管理学的任务,而是行***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任务。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纯粹的”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既然都是公共部门,因此,它们除了具有各自特殊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外,还应有共同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研究各种公共部门所共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才是公共管理学的任务。由此看来,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全部公共部门所共有的管理方式与管理规律,而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则仅仅是“纯粹的”公共部门所特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学与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第三,公共管理学所关注的是公共部门如何高效率地利用现有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它在研究“纯粹的”公共部门即***府组织时,也是把***府组织当成一个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机构的,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把***府机构自身管理好,以便更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在公共管理学看来,包括***府组织在内的所有公共部门都是管理的客体,至于***府机构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主体地位,公共管理学则关心不多,而这一点正是行***管理学所十分强调的。行***管理学把***府机构既看成是管理的客体,又看成是管理的主体。当它把***府机构看成是管理的客体时,它所强调的是要把***府机构自身管理好;当它把***府机构看成是管理的主体时,它所强调的是要求***府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好。而在公共管理学的视野里,***府组织与工商企业一样,只是性质以及方式不同罢了。因此,公共管理学更强调公共部门自身的管理,而行***管理学则更强调公共部门(“纯粹的”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这也是公共管理学与行***管理学的区别。
【参考文献】
[1]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 [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下[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2.
[3]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转轨时期我国***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 陈庆云.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J].中国行***管理,2000,(8).
[5] 张梦中.美国公共行***(管理)历史渊源与重要价值取向——麦克斯韦尔学院副院长梅戈特访谈录[J].中国行***管理,2000,(8).
公共管理学篇8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课程改革;取向;路径
中***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037-0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和基础课——管理学原理课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对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而言,如何在准确把握管理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特质,创新管理学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成效,着力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和培养高水平公共管理人才的教学目标,已成为一个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拟从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管理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与考核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探讨和明确公共管理类管理学教学改革取向,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创新路径。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市场上流通和课堂上所使用的“管理学原理”教材绝大多数是面向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中的案例主要是针对企业管理,教学改革成果大都局限于工商管理领域,对公共管理领域涉及得很少,教师授课时举例论证通常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查阅其他资料。尽管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好转,各种版本《管理学原理》陆续上市,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发行的《管理学基础》和《现代管理学原理》等,但总的来看,适合公共管理学科的、高水平的管理学原理教材依然十分缺乏。现有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涉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多,论及我国管理历史与现实的少;对经济事务管理着墨多,而对社会公共事务涉及的少;教材内容时常滞后于社会现实而停留在理论本身,学院气息浓厚,容易造成与现实世界的隔膜,缺乏应有的实用性和现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降低了教学效果。此外,与课程教学配套的案例库、习题库和资料库等支撑条件都有待更新与加强。
2.学生参与程度有待提高
管理学原理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且较为抽象,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这对于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无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教师授课时更多地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如何促进学生利用管理理论去分析管理现象和管理规律。传统的管理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授课主要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主体性缺失。处于中心位置的教师作为“演讲者”占据课堂时间多,学生通常难以参与其中,大都处于被动、机械式的学习状态中,难以形成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比较单一的教学方法和相对落后教学手段都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这不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此外,理论授课时数多而实践教学时数少也是影响学生参与程度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管理学课程教学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科学的考核评价是保障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一般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主要由平时作业成绩和课堂出勤率组成,所占比重大都低于30%。而占较高比重的期末考试成绩主要采用标准化试卷以闭卷方式进行考核,侧重考核学生对管理学原理理论知识的掌握状况,忽视学生分析、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容易造成“考前突击”的现象。这种考核评价机制容易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和学习者“高分低能”,既难以准确、全面和客观地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因此,探寻新型的、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也是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改革的基本取向
1.明确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定位
“管理学原理”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它具有显著的基础性、辐射性和拓展性等特点,它是学习公共管理类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石,处于基础的核心地位。由于该课程教学对象主要是大一新生,对于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机制的要求较高,这是因为管理学中所反映的管理活动具有高度的“环境依赖”特征(权变理论),没有所谓的“精确解”,而只能提供或然的或不明确的解答,对此很多学生觉得管理学难以捉 摸[1]。因此,进一步明确管理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定位,需要强化对该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的科学梳理和调整,大力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努力体现深入浅出的特点,使学生既打牢学习其他课程的坚实基础,又形成对管理学的浓厚学习兴趣。
2.努力体现公共管理的学科特点
我国大陆地区对管理学原理的研究主要开始于改革开放初期,而作为正式课程讲授则始于1985年。当时把企业管理分为管理原理和企业管理两部分,1987年起正式将管理学原理***出来,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深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直接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它所掩盖。经济事务管理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既有共通之处也有差别,“管理学原理”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应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等方面都努力体现公共管理学科的特色,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公共管理人才。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管理学原理课”既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也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与经济学、统计学、***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关系十分紧密。管理学课程的内容涉及广泛,教学中要将各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综合并做到融会贯通。管理学原理的讲授和学习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不断凸显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和艺术性等特性。在教学改革中要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同时将它贯穿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之中,做到“在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以促进“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更好达成。
三、改革的路径
1.教学理念的调整与更新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实践性和艺术性是管理学原理课程的突出特点,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先进教学理念,从单向度传播转向双向度交流式教学,从单纯传授知识式教学转变为培养能力和传授知识并重式教学。应抛弃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例如,在讲授“组织运行”章节时,可以先让学生以所在学校学生团体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为切入点去构思和设计新的组织运行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才能不断推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2)体现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理念
不同时代的教育教学改革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和教学理念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传统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和“重科学、轻技术”的做法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逐渐弱化的动手能力更应得到重视。当前公共管理类的教学改革要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以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和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管理学原理”作为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无疑也要力争体现这种教学理念,以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教学内容的更新与优化
(1)加强教材建设
“管理学原理”作为所有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和基础课,需要探索管理的一般规律、研究管理的一般理论和管理方法。但是该课程作为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基础课,要建设体现公共管理学科特色的管理学原理教材。管理学课程的内容设置要在保持其基本内容体系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社会问题分析、公共资源管理和公共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在教学案例与阅读资料的选取和设计上更应突出专业特色,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放在公共管理的视野中去思考和探讨,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管理理论章节中,韦伯的组织行***理论可以适当丰富,并结合我国行***改革做进一步的分析;在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章节中,可以选取省管县体制改革和撤乡并镇改革等指导学生做拓展阅读,以扩展学生的视野。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还要建立与课程教学配套的资料库、习题库和案例库,努力满足教学需要。
(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增多、新的公共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涌现以及新的公共***策的出台,要求管理学课程的内容要不断更新与完善,以帮助学生形成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例如,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增加公共危机管理、公共项目管理和***府创新管理等方面的案例和内容。任课教师最好能通过自编讲义及时补充最新的教学内容,以跟上管理理论快速发展的步伐。此外,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和阅读国内外公共管理类学术期刊,通过这些措施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公共管理的时代脉搏,以增强其学习管理学的动力,逐步形成关心社会公共事务的习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3)依据公共管理的学科特点优选教学内容
根据公共管理学学科的特色,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笔者经过多年实践逐渐形成了结构合理、突出特点、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四大核心模块教学内容体系:第一模块为管理基本理论,第二模块是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第三模块为管理的基本职能,第四模块是管理方法与管理改进。四大核心模块的教学原则是“加强基础,注重应用,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教学模块中有不少公共管理思想和理论,不仅能指导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实践,而且还能对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起重要作用,可让学生终身受益。例如,在第三模块教学中,可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和所在学校在管理方面失败或成功的案例材料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以管理者身份出现,逐渐熟悉信息获取、计划、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内容,运用所学的管理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由于管理学原理课程授课对象主要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大一新生,在探索新型教学方法过程中,需要“因人而异”,否则将南辕北辙。笔者认为,不太适宜采取专题研讨法等对学生要求较高的教学法,比较适宜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启发式教学和参观考察等方法。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穿插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力争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强化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有助于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案例教学中,教师应举例分析大量古今中外的管理方面的案例,这样做不仅生动形象、易于理解,而且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问”、“思考”和“释疑”,促进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但要注意教学案例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感和代表性,分析过程及实现的目标要有系统方案。
(2)推广情景模拟教学
情景模式教学就是在管理学课堂上设置一定的工作(或管理)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结合教学内容,参与的学生可以按照各自角色开展具体管理活动和工作,从而把抽象知识形象化[2]。这种教学法有助于学习者通过模拟管理实践场景,使其身临其境,以加深印象,有助于学会处理问题,培养学生敏锐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采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提高学生参与程度,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角色模拟。
(3)运用启发式教学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双向信息沟通的基础上可采取辩论与讨论的方法。通过讨论与辩论进行思想碰撞,增加教与学之间的积极互动,拓展学生的思维。此外,也可采用诱导式教学,即让学生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提示、讲解和总结。
(4)组织参观考察
为了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更多的感性认识,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一些企事业单位,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上了解管理是怎样进行的,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将实践内容正式纳入课堂教学,使学生亲身体会和领悟到管理的真谛,提升其知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
4.学习与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完善
(1)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管理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去应付考试,而是要学会一种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后者是授课教师的重要责任。教学过程要积极引导学生不断改进和完善学习方法,根据自身和课程特点形成独特的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管理学基本理论适合于所有的组织活动,具有许多共性。学生在学习中要掌握带有普遍性的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以获得综合性知识。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书馆、网络、学习小组和管理现场等渠道,进行管理基本理论与技能的学习,以持续拓展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可通过每节课留有5分钟时间,让少数学生对上节课布置的思考分析题进行解答,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创新能力。此外,为探寻适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可以指导学生采用比较法、系统分析法、***表法、快速阅读法、关键词法和自觉实践法等学习方法。
(2)丰富和完善课程考核方法
考核方式要更加灵活多样,力求准确和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切实改变当前单一的期末闭卷考核方式,除平时作业成绩、出勤率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之外,还要将平时的案例讨论情况、课堂互动情况等方面的表现纳入总成绩评定之中。要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重,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比重。期末考试应主要以分析类试题为主,平时作业除了教科书课后的题目,还可以是管理问题评析、案例分析、对管理理论的分析理解等为主的小论文。
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学篇9
“公共***策学”是***治学、行***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程。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公共***策的研究和教学以来,“公共***策学”的教http://学体系逐步规范化、科学化,但体现不同专业的特色教学却比较缺乏。由于学科性质和培养目标不同,“公共***策学”课程的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应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合理的设计,以促进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策学”课程的教学,应凸显专业特色,充分体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根据专业要求确立教学目标
公共事业管理于1998年被***正式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主要培养面向21世纪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①公共事业管理指公共组织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等活动。公共事业管理任务的实现离不开对公共***策这一手段的运用。公共***策既是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又是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基本手段、杠杆和工具。“公共***策学”课程的教学在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WWW.133229.cOm
一般而言,“公共***策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策科学的基本理论,了解***策系统和***策运行过程,学会***策分析的初步方法。具体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策学”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为“四个一”,即培养一种习惯、理解一套理论、掌握一套方法、具备一系列的能力,从而达到改进***策系统,提升公共事业***策的质量和效力,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水平,增进公共利益的目的。培养一种习惯,即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策运行的习惯,要经常关注国家出台和调整了哪些关于公共事业方面的***策,这些***策的运行情况和执行效力如何等,以提高学生的***策敏锐性和洞察力,为运用相关理论分析***策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理解一套理论,即理解公共***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公共***策的内涵、特征、本质、功能等理论,了解古今中外的***策思想和***策运行过程。掌握一种方法,即***策分析的方法,具体包括***策问题界定的方法、目标确立的方法、方案搜寻的方法、结果预测的方法、方案比较的方法、效果评估的方法。②具备一系列的能力,即培养同学们公共***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的能力,特别是公共***策的执行力。
二、根据专业要求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教学的一项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工作,内容安排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公共***策学”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但实际教学中,限于教学时间难以面面俱到,这就要求任课老师根据专业要求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公共***策学”的教材比较多,代表性的教材有宁骚的《公共***策学》、陈庆云的《公共***策分析》、陈振明的《***策科学——公共***策分析导论》、严强的《公共***策学》等。从教材内容看,有的侧重于公共***策系统和过程的阐述,有的侧重于公共***策的分析,有的两者兼顾。比如,宁骚的《公共***策学》侧重于***策本质、***策系统和***策过程的讲述。陈庆云的《公共***策分析》主要侧重于***策问题、议程、方案、效果等的分析。陈振明的《***策科学——公共***策分析导论》和严强的《公共***策学》基本实现了理论与分析技术、方法的兼顾。过去,“公共***策学”的教学一直注重于***策系统和***策过程的讲授,关于***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由于教材偏好、任课老师知识背景、涉及知识面宽、教学难度大等原因涉及较少。进入21世纪,公共事务日趋繁杂,对公共***策的制定和执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策分析的功能日益凸显,它可以“应用人类社会一切可能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以及直觉、判断、创造力等能力及潜能,帮助正确地制定公共***策和有效地执行公共***策”③。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策学”的教学内容应当在讲授***策系统、***策过程等知识的基础上,增加***策分析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建构***策问题、确立***策目标、分析***策方案、预测***策实施结果、提出***策建议、监控***策执行过程、评价***策效果,以减少以后工作中***策制定的失误,提高***策实施的效能,提升公共事业管理水平。
三、根据专业要求改革教学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实践性、针对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策”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现实的关怀意识和分析***策问题、解决***策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过去“重知识、轻能力”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注重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研讨式教
转贴于 http://
学、实践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1.优化案例教学。公共***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公共***策学之父拉斯韦尔将它界定为“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那些结构和关系都很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工具”④。公共***策因公共问题的存在而生,其立足于社会公众实际生活,以解决社会公共实际问题、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为目的。小劳伦斯指出,在***策分析中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在***治和官僚制生活领域中的分析习惯;增长学生们运用有助于分析***策问题的、特定的分析概念和技巧的能力;让学生们熟悉公共***策形成的知识和背景知识”⑤。为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案例,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策”的教学中,尽量选取真实的、学生关注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养老、环境保护等涉及公共事业管理的案例,以激发同学们探讨的热情。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应熟练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实现案例和理论的融通,真正起到以案例消化理论、通过案例锻炼能力的目的。
2.注重情景模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情景,并让学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⑥情景模拟教学有较强的趣味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设想,发展学生的创造和思维能力,达到教育与现实需要的接轨。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公共***策学”教学中,可以选择合适的主题,通过公共***策方案论证会、公共***策方案听证会、***策新闻会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实战模拟。通过角色扮演,一方面,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策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策出台的不易以及作为***策制定者应承担的责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关怀意识。
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公共***策是一门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学科。现实公共***策的实践,可以为公共***策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料。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策资源,增强同学们的感性认识,了解我国***策运行的实际,提高认识、分析、解决***策问题的能力。如组织同学们参与***策听证会,感受和了解***策听证的过程;让同学们利用假期参与***策宣传、***策执行活动。通过参与,让同学们充分了解***策运作细节,了解我国转型期公共***策的特点,以更全面、更客观、更理性地认识和解决***策问题。此外,学校可以选择一些事业单位、优秀的非营利组织或社区作为教学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进入社会实践基地,体验真实的公共事业管理和***策运行过程,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巩固、发展和修正理论,提高技能,为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根据专业要求改革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公共管理学篇10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内涵衍变;纵向学科框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167
[中***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1
公共管理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而兴起和完善的概念,笼统而言,其主要是指对社会的公共事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具有现代意义的公共管理是以西方的社会结构以及理论体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与公共行***管理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是传统的公共行***管理与***治学、法学、管理学相分离而***出来的一大新概念。公共管理在本质上而言,是一个历史范畴。可见,在不同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公共管理的内涵不同,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公共管理的内涵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
1 公共管理的内涵衍变
20世纪初期,是西方古典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在坚持行***同***治相分离的前提下,对国家行***组织以及行***效率进行研究,并探讨行***管理的原则,将科学的管理理论运用于行***研究中,奠定了行***管理的基本框架,为行***管理的发展打下基础。同时,由于***治与行***相分离,忽视了***治因素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作用,且没有充分重视人际关系、非正式组织及外界环境等对管理的主要影响。20世纪30至60年代,传统的行***管理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该时期人际关系学说、决策理论的兴起对行***管理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人际关系学说使公共行***管理开始注重人的作用,而决策理论中强调***治与行***之间的关系,两者不可完全***。同时,这一时期传统的公共行***管理理论广泛吸收了***治、社会和运筹等方面的理论,使公共行***管理理论的综合性以及应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由于该时期国际经济的自由化趋势,使得人们对公共管理进行反思,从而思考***府管理的创新及出路,对于公共管理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80至90年代,整个社会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公共管理出现了重要的改革运动,其标志之一是公共管理代替了行***管理。综合上述公共管理内涵的发展历程,认为公共管理主要是指***府及其他相关机构,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和公众要求这一核心,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各种公共事务所实施的有效管理。
2 公共管理学的纵向学科框架
公共管理学是现代管理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公共管理理论进行研究,并不断探讨其结论的新知识体系。其主要包含以下几大方面的基本内容。
2.1 基本概念
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是公共管理学体系构建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公共管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抽象意义上也就是笼统概念上的理解,公共管理主要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因此,只要存在公共事务或者公共组织活动,那么就存在公共管理。其次,公共管理分为初始、传统、以及现代三大部分。就初始的公共管理而言,其主要是原始的公共组织管理,而传统公共管理主要是指国家产生后对公共事务进行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在20世纪80年代后经过理论变革而形成的公共管理则称之为现代公共管理。在对公共管理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需就这三大方面的公共管理进行分析、比较和探讨。再次,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所存在的狭义及广义方面的探讨。最后,在理解公共管理的基本观念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社会性及管理性的特征。充分认识到公共管理是一种注重原则及绩效的管理活动,注意公共管理所肩负的使命。
2.2 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的确定对于理论体系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正确、恰当的逻辑起点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公共管理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最终目标的活动,可见公共问题是公共管理学体系在构建过程中的逻辑起点,在公共管理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以公共问题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心。
2.3 核心内容
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公共领导贯穿在公共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及具体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心枢纽的地位,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型的作用,这决定了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共领导是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其他要素作用的发挥。
2.4 基本问题
在公共管理过程中要从维护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切实使用公共权力,维护公共利益,从而使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在社会生活中拥有同等机会、享受平等权利。由此可见,社会公平问题是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问题。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问题的明确界定,为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关系着公共管理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5 公共管理改革
公共管理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因此,公共管理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革新,并贯穿于公共管理活动的始终,从而实现公共管理的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公共管理的有效性、科学性。可见,公共管理改革在公共管理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公共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结 语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刚刚兴起的一大概念,我国对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无论是对公共管理内涵的理解还是公共管理学学科架构的构建尚处在不断研究和探讨之中。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