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微量白蛋白篇1
高血压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会对全身血管、内脏器官造成持续而严重的损害,肾功能受损是其中之一。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据报道,病程超过25年的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累计发病率高达25%~40%,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病因。微量蛋白尿(即尿中白蛋白排泄率20~200微克/分钟或24小时尿中白蛋白总量30~300毫克)是糖尿病肾病的最早期临床表现,也是隐性糖尿病肾病的重要诊断标准。
微量蛋白尿跟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糖尿病人出现微量蛋白尿时,如不加以控制,5~10年内将有50%患者进展为临床肾病期;同时也是糖尿病人群中***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糖尿病肾病进一步发展,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原来血压正常的糖尿病人血压也会升高。到了糖尿病肾病晚期,尿中出现大量白蛋白,24小时超过300毫克。当24小时白蛋白超过550毫克时,尿液常规才能测出白蛋白,并出现浮肿和肾功能减退。随着病情的继续发展,患者处于肾功能不全,伴有尿毒症等一系列表现,***非常困难。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对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应当立即筛查微量蛋白尿,以后每年筛查1次。
微量蛋白尿是一项特殊的生化检测项目,在普通的尿常规检查中是不能测出的。如果在普通的尿常规中能测出尿蛋白,那叫临床蛋白尿。
尿微量白蛋白篇2
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最理想的方法是留取24 h尿标本, 但是收集24 h尿往往因外界影响因素太多, 而直接影响结果测定, 不易早期发现患者的病情, 延误诊断。随意尿测定是目前最常用、最易行的方法, 但易受尿流量波动影响, 稳定性差, 因此需同时测定尿肌酐含量。由于每日肌酐排出量是相对恒定, 可避免尿量变化对结果的影响。现就驻马店市中医院2010年7月~2012年9月收集的303例患者随意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进行对比, 为随意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代替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来本院就医的303例不同病种的患者, 经尿检查蛋白定性为阴性, 分为三组:对照组121例, 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其它肾病有关病史, 其中男67例, 女54例, 年龄20~55岁, 平均42.1岁。糖尿病组81例, 其中男51例, 女30例, 年龄30~72岁, 平均年龄50.1岁, 病程2~24年。高血压组101例, 其中男58例, 女43例, 年龄31~72岁, 平均年龄43.5岁, 病程2~25年。
1. 2 试剂和仪器 尿微量白蛋白试剂由挪威NyCoCard提供, 仪器是挪威NyCoCard-Reader11。尿肌酐试剂由上海蓝怡提供, 仪器是贝克曼DC-800。尿微量白蛋白采用免***渗滤法, 尿肌酐检测采用苦味酸法。
1. 3 方法 取干净容器, 加入适量二甲苯, 留取24 h尿液记录总尿量后, 混匀取2~5 ml, 并同时取随意尿2~5 ml, 分别离心取上清液。然后进行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测和随意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检测, 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P
2 结果
三组结果显示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并进一步作直线相关分析, 显示各组有较好的相关性, r分别是0.969、0.964、0.959, 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目前, 尿微量白蛋白被公认为是早期肾脏损伤检测的一个敏感指标[1]。因此它的检测, 对发现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的早期肾损伤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作为一个敏感指标, 尿微量白蛋白的升高早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心血管病变等并发症[2]。有研究显示, 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患者, 其中2/3已发生微量白蛋白尿, 虽然没有任何肾脏病变体征, 但已经是糖尿病性肾病早期, 此时如积极***, 就能缓解糖尿病性肾病的发展, 并能预防心脑血管病变[3]。因此, 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就显得十分重要。尿微量白蛋白的检出不仅是糖尿病性肾病的早期表现, 也是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与肾脏损伤关系密切, 尿微量白蛋白作为高血压相关肾损伤的早期检测指标之一, 其水平与血压水平及病程相关, 因此, 对其进行检测对于高血压病的进展预测、疗效观察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实验对303例不同患者尿液检测结果根据不同人群分为三组, 三组P值均>0.05, 各组内24 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随意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分析, 三组相关系数分别是0.969、0.964、0.959, 表明各组内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与随意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均有很好的相关性。这充分证明了随意尿微量白蛋白经过尿肌酐校正后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有很高的相关性。为了减少标本采集过程中各种干扰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更为了方便患者, 建议临床大夫用随意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测定比值来代替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 这样便于临床对尿微量白蛋白的评估和监测。
参考文献
[1] 陆永绥,张伟民.临床检验管理与技术规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尿微量白蛋白篇3
[关键词] 高血压;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中***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36-104-02
Hypertension Urinary Albumin Detection Analysis
PEI Jingming GAO Qiuying
Xiche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Beijing City,Beijing 10012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e hypertension urinary albumin detection results,and to discuss urinary albumin in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tension significance. Methods Selected 80 patients were admitted to my community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center with hyperten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select the same period to my community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center health examination were 80 cases of healthy control group,compared groups urine protein test results. Results Class Ⅰ patient’s hypertension urine protein test result is(15.34±2.51)mg/L,Ⅱ hypertensive patient's urine protein level test results for the(36.25±4.28)mg/L,Ⅲhypertensive patient’s urine protein level test results for the(59.49±5.46)mg/L,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5.44±1.38)mg/L,class Ⅱ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hypertension grade Ⅰ patients,Class Ⅲ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lass Ⅰ and Class Ⅱ hypertension patient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Hypertensive patients have varying degrees of early renal damage,urinary albumin as a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can be a sensitive indicator of early renal damage,convenience sampling,non-invasive method is simple,fast,hypertension,renal disease for early detect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reat value,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Hypertension;Urinary albumin;Detection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尿微量白蛋白是指尿中白蛋白的排泄量超过正常水平,是高血压肾小球损害的早期征象,是终末期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1],其发病机制也成为近年的来研究热点,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发现高血压病的早期肾损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中心对2010年4月来本单位预约体检的80例社区慢病管理高血压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80例均为我中心2010年4月社区慢病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均符合WHO/ISH1999年高血压诊断标准;男48例,女32例;年龄36~71岁,平均59.5岁;高血压Ⅰ级33例,高血压Ⅱ级26例,高血压Ⅲ级21例;在受试前均停用降压药物1周。选取同时期来我中心健康体检的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均排除感染、自身免***性疾病、肿瘤、原发性肾脏病或尿路感染及不合作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早晨第1次清洁中段尿5mL,1500r/min离心10min,吸取上清液进行检测。尿微量白蛋白采用免***透射比浊法,仪器为日立7180自动生化分析仪。所有检测试剂均购于日本和光纯药技术株式会社,各个项目以仪器和试剂说明书要求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参考值<20mg/L。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Ⅰ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为(15.34±2.51)mg/L,Ⅱ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为(36.25±4.28)mg/L,Ⅲ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为(59.49±5.46)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4±1.38)mg/L。对观察组内不同高血压患者进行方差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1,P<0.01)。进行两两比较显示:Ⅱ级高血压患者显著高于Ⅰ级高血压患者(t=2.88,P=0.020),Ⅲ级高血压患者显著高于Ⅰ级高血压患者和Ⅱ级高血压患者(t=5.82,P=0.000;t=3.57,P=0.001),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多数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也是最重要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损害,还有增加肾脏疾病的危险。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始终或较长时间内无肾脏损害的证据,高血压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肾脏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几乎没有或极少有临床症状和体征,用常规检测方法难以明确判断肾功能改变,只有在Ⅲ期高血压才明显出现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异常。
尿素氮和肌酐不能在早期反应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早期诊断灵敏度远远不够。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是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1,2],在临床蛋白尿出现前即可检测到尿微量白蛋白的增高。在生理状态下,由于分子筛屏障和电荷屏障的作用,分子量为69 000并带有负电荷的尿微量白蛋白基本上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屏障。一旦肾小球的完整性受到损害,引起肾脏血流自身调节功能紊乱,造成肾小球的高灌注状态导致滤过膜电荷下降,使尿微量白蛋白漏出增加,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或阈值,尿中白蛋白浓度即增加而出现白蛋白尿[3,4]。因此,尿微量白蛋白可作为临床上肾小球滤过膜电荷选择屏障受损的重要标志。本次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结果中,Ⅰ级、Ⅱ级、Ⅲ级高血压患者的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高血压类型的加重,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也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说明病情的轻重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成正比。可能是因为血压升高时肾血流调节紊乱,肾小球灌注增加,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管壁通透性增强,因而高血压病早期就可出现尿微量白蛋白[5,6];随着病情的发展,肾小球受损加重,尿中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逐渐增高。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早期肾损害,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可作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采样方便、无创伤性、方法简单、快速,对于高血压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邹和群,李宓. 微量白蛋白尿、肾脏及心脑血管病变早期标志和***靶点[J].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06,26(1):10-11.
[2] 赵兴,姚成立. 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3):317.
[3] Jensen JS,Feldt-Rasmussen B,Strandgaard S,et al. Arterial hypertension,microalbuminuria,and risk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J]. Hypertension,2000,35(4):898-904.
[4] 梁旭,罗林杰,王新根,等. 伴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高血压患者血小板活化表达[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4):231-232.
[5] 于红梅. 高血压患者脉压对肾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9):84.
尿微量白蛋白篇4
1、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的定义
MAU是指常规尿蛋白检查阴性,但用敏感的放射免***或酶免***等测定法可检出尿白蛋白排泄量增加,具体定义为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e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达到20~200μg/min或30~300mg/24h,或一次性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Microalbuminuia/urinary creatinine ratio,MACR)2.5~25mg/mmol(男性)和3.5~35mg/mmol(女性)。若低于最小阈值则视为MAU阴性,即正常;若高于最大阈值则视为白蛋白尿。在评价MAU水平时,MACR较UAER而言,能忽略尿量对所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影响,可信度更高[4]。
2、微量白蛋白尿的形成机制
正常肾小球基底膜具有3~4nm的微孔,并带有一层负电荷,即具有孔径屏障和电荷屏障,使血浆中带负电荷的中等分子及大分子蛋白质不易通过。肾小球血流量约为心输出量的25%,每24h约有70kg白蛋白通过肾脏。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平均44g/L,相对分子量69kDa,半径约3.6nm。正常时白蛋白不易经肾小球滤过,其滤过系数仅为0.011%,每天原尿中产生约8g白蛋白,并经肾小管几乎全部被重吸收,最终每日排出10~30mg。然而,每日滤过的原尿中的这8g白蛋白加上其它一些微量蛋白质(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α2-微球蛋白等),已达肾小管重吸收能力的饱和。临床上一旦出现入球毛细血管压升高、肾小球基底膜滤过孔径增大、电荷屏障作用降低(滤过增多),或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重吸收抑制)及血浆中小分子量蛋白质增多(竞争性重吸收抑制)等情况时,均会导致尿液中白蛋白排出量增多,出现微量或临床白蛋白尿[2、5]。
3. 微量白蛋白尿在ICU中的应用
3.1 微量白蛋白尿评价肾脏病变
根据其形成机制不难发现,MAU是反映肾脏受血流动力学和若干代谢因素(高血压、血脂紊乱、糖代谢异常等)影响的敏感指标。1999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公布的K/DOQI(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指南已将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列为慢性肾脏病(CKD)筛查指标之一[6]。
在ICU中,当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时,MAU水平较之其它实验诊断指标更敏感,在病程早期即会急剧增高[7],能更早的敲响警钟。而一旦检测出MAU水平增高就应予以早期***,肾功能才有可能得到保护[8]。
3.2 微量白蛋白尿评价血管病变
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连接毛细血管袢再汇合出球小动脉构成。机体血管病变时肾小球往往最易受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内皮细胞分泌的多种血管活性物质所参与的多个体内平衡系统(调节血管床的紧张性、微血管壁的通透性及凝血与纤溶之间的平衡等)被打破,直接使血管床的紧张性、微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并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引起肾脏血管收缩、肾血流下降,加重肾损害,进而出现MAU。由此可见,MAU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内皮功能损害的血管病变的重要临床表现,反之在具有此临床特征的患者中自然会伴有肾外血管病变发病率增高(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等)。
MAU***于其它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年龄、吸烟等),已成为脑梗死复发的最强的***危险因素[9],这为ICU中术后脑梗死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MAU对心血管原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更高。任何程度的白蛋白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且***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肾功能,其危险性自微量白蛋白阈值以下即开始随MACR的升高而升高,MACR每升高0.4mg/mmol,校正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5.9%(95%CI为4.9%~7.0%)[1]。急性心肌梗死时,MAU与梗死面积呈正相关[10]。MAU患者再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增加、预后不好,HOPE试验表明MAU与主要终点(心肌梗死、心绞痛或心血管死亡)相对危险增加有关(分别是1.97和1.61)[1]。因此,筛查MAU有助于识别心血管事件的高危病人,并应进行早期干预以降低死亡率。
3.3 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研究表明,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过程均有多种免***细胞和炎症介质参与 ,不仅局限于肺部出现渗透性肺水肿及炎症浸润等特征性改变,而且在其它器官的血管床中也有类似改变,表现为微血管功能障碍[11]。
Abid等[12]发现MAU在预测ALI的发生时,其阳性预测率为57%,阴性预测率达到100%。Pallister等[13]研究发现在ICU的创伤病人中,随着UAER升高,ARDS发生率也升高,当UAER>80μg/min时,阳性预测率为54%,阴性预测率为80%,敏感性63.3%,特异性73.3%。同时,MAU不仅与ALI或ARDS的严重程度呈正性相关,其持续增高也提示死亡率升高[14-15]。通过检测MAU水平,有助于早期识别易发展成MODS的高危患者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预后。
3.4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ICU患者易发生机体免***调控机制失衡,失控或过度激活的防御反应所释放出的大量炎症介质,可引起强烈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此时患者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中的白蛋白和水分渗透至组织间质中,造成间质性水肿,而细胞的水肿进一步限制毛细血管血流量、气体交换、组织氧供,从而加重病情,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5、11]。
研究发现[16],MAU在SIRS发生时相对其它常见炎性指标上升更迅速,有助于在SIRS早期进行干预性***,以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发展至MODS。感染性休克是MODS发生的最常见诱因,De Gaudio等[17]发现术后ICU患者MACR升高,则感染性休克发生率也升高。Abid等[12]发现MAU在预测MODS的发生时,其阳性预测率为50%,阴性预测率达到96%。MacKinnon等[15]在对综合性ICU患者MODS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后发现,若取MACR阈值为3 mg/mmol,则其阳性预测率为50%,阴性预测率为85%,且MAU水平可用来评价MODS程度及患者死亡率,其预期死亡率与MACR间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预期死亡率=1/(1+ey),y=1.9485+log10(MACR+1)(-1.1389)。Gosling等[18]的最新研究显示,在术后、创伤、烧伤类的ICU患者中,当MACR>5.9 mg/mmol时,阳性预测率为25%,阴性预测率为100%,敏感性100%,特异性59%,且MACR升高,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即APACHEⅡ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也随之升高,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即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上,MACR在曲线下所占面积为0.843,而APACHEⅡ评分则为0.793,可见MAU对此类ICU患者病情评估更为可靠。
4. 微量白蛋白尿的应用局限性与应用前景
Gosling等[18]研究表明在综合性ICU患者中,若取MACR阈值为5.9 mg/mmol,在ROC曲线***上,MACR在曲线下所占面积为0.741,而APACHEⅡ评分则为0.796。而Thorevska等[19]在对内科ICU患者研究后指出,在ROC曲线***上,MACR在曲线下所占面积为0.61,而APACHEⅡ评分则为0.72。可见,MAU对非术后、创伤、烧伤类的ICU患者的病情评估就没有APACHEⅡ评分可靠了。Szakamany等[20]对ICU术后患者MODS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后发现,MODS评分较MAU预测MODS严重程度及死亡率更为可靠(MACR在ROC曲线下所占面积为0.645,而MODS评分则为0.865)。
事实上,造成各个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甚至矛盾的原因,是目前国际上尚未确立MAU的标准阈值,更没有统一MAU的取样时间(取样时间从入ICU15分钟~5天不等,且MAU可能存在昼夜差异)。较低的阈值可增加MAU的敏感性,但这却是以牺牲部分特异性和阳性预测率为代价换来的;取样时间的不同则会影响MAU的准确性。
尿微量白蛋白篇5
糖尿病是无声的杀手,它对肾脏的影响是一个隐匿的发展过程。糖尿病开始的时间实际上也就是糖尿病肾脏病变开始的时间。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生在糖尿病起病后5~7年,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检查可发现微量白蛋白尿。临床蛋白尿期,以蛋白尿为特征,可以有水肿和血压升高。最后进入临床终末肾病期,出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到了尿毒症阶段就只能靠透析和换肾了。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依据:微量白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尿中蛋白排出增加是糖尿病肾病的特征之一,根据蛋白排出量,可将糖尿病肾病分为早期肾病期和临床肾病期。微量白蛋白尿是临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早期肾病期,也叫微量白蛋白尿期,即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在20~200微克/分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尿蛋白逐渐增多,尿白蛋白排泄率超过200微克/分钟,也就是超过300毫克/24小时,相当于尿蛋白总量超过0.5克/24小时。
微量白蛋白尿用常规的方法基本不能查出,临床上多采用免***化学技术测定,所以仅仅检查尿常规是不能发现尿中微量白蛋白的。
目前有研究证实,发现微量白蛋白尿,进行综合***可能给肾脏带来康复的机会,早期诊断、早期***对于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显得尤其重要。
如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时,尿样的留取方式有三种:
①定时留尿法: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尿白蛋白排出率。通常的作法是留取临睡前至次晨这一时间段的尿样本进行检测。临睡前排尿、弃去此次的尿样本,并准确记录时间(分钟),以后每次夜间排尿均留取尿样本,存于样本收集容器中,清晨排尿、留取样本、准确记录时间。将容器中的尿样本混匀,准确记录尿量,取出一杯尿,送检。检测者将根据尿白蛋白的浓度、尿量及留取尿样的时间(分钟)计算出每分钟的尿白蛋白排出率。因此,准确记录留尿的时间和尿量对于获得准确的结果是很重要的。
②随机留尿法:随机留取一次尿样本,同时检测尿中的白蛋白及肌酐的浓度,用肌酐比值报告尿白蛋白排出率。
③24小时留尿法:留取24小时的尿样本,同时可计算肌酐清除率及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
目前一般采用过夜尿标本测白蛋白排泄率,但有研究认为随机留尿法计算白蛋白/肌酐比值较单纯白蛋白测定更具早期诊断价值。
是不是一旦检测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增高,就可以诊断糖尿病肾病呢?一般来说,6个月内做尿液检查,有2~3次尿白蛋白排泄率在20~200微克/分钟之间,就可以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但同时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的原因,如患者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泌尿系统感染、运动、心力衰竭等。
糖尿病肾病的其他检测方法
从目前众多的研究来看,以尿微量白蛋白预测糖尿病肾病最可信,多种指标的测定更能反映糖尿病肾病的改变。
对于常规方法测定尿蛋白持续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0.5克,尿中白蛋白排泄率超过300毫克/天者,排除其他可能的肾脏疾病后,可诊断为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
肾小球滤过率对糖尿病肾病分期有帮助。肾小球滤过率可通过内生肌酐清除率计算得到。血肌酐、尿素氮浓度测定可反映肾功能。
肾活检具有早期诊断意义,且由于其他的肾病也可引起蛋白尿,因此,糖尿病患者若有蛋白尿,并非100%为糖尿病肾病,肾穿刺活检有助于鉴别诊断和明确诊断。
同位素测定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可反映早期肾小球高滤过状态,也可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
尿微量白蛋白篇6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或其生物活性下降,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初发肾病出现mAlb,远早于尿常规的改变和血清尿素氮、肌酐的升高,及时***和控制血糖水平,肾损伤是可逆的,早期检测mAlb对阻止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60例均为本院内科住院患者。
1.1.1 实验组(糖尿病组)32例,均经实验室检查、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71~81岁,平均76岁。
1.1.2 对照组(非糖尿病组)28例经检查无糖尿病及肾病、高血压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63~87岁,平均74岁。
1.2 仪器 日本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020 Automatic Analyzer)。
1.3 方法 液相免***沉淀透射比浊法检测mAlb。
1.4 统计学处理 mAlb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数据进行t检验, P
2 结果
32例糖尿病患者和28例非糖尿病患者mAlb测定结果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按1989年Mogensen提出的标准可将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1]:Ⅰ期为糖尿病初期,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内压增加;Ⅱ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尿白蛋白排泄率多数在正常范围,或呈间歇性增高(如运动后、应激状态);Ⅲ期为早期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持续在20~200 μg/min之间或30~300 mg/24 h;Ⅳ期,临床肾病,尿蛋白逐渐增多,尿白蛋白排泄率高于200 μg/min或尿蛋白排出量超过300 mg/24 h,相当于尿蛋白总量超过0.5 g/24 h,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伴有浮肿和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Ⅴ期,即尿毒症期,多数肾单位闭锁,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血压升高。
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现是肾脏早期损伤的标志,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导致的结构和化学组成改变使阴性的电子屏障丢失被认为是产生mAlb的主要原因,足突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改变在尿微量白蛋白产生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一旦肾小球的完整性受到损害,Alb漏出增加,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阈值,尿中白蛋白即增加而出现白蛋白高于正常,但常规方法尚无法检出白蛋白尿。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尿蛋白试带,其检出限(LOD)约为200 mg/L,尿蛋白浓度低于此限时结果为阴性报告,实际上健康人也有极微量的Alb排出,肾小球损伤的早期尿中Alb浓度已经增加,但如果不超过尿试带LOD时通常不能被发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测定方法的改进不断发现过去被当作尿蛋白阴性的人实际上有相当比例的病理性蛋白尿患者,Alb的检测作为早期肾损害诊断的重要指标已受到广泛重视[2]。由于尿白蛋白的排出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人的、运动、血压、蛋白摄入量、发热、精神紧张可使mAlb分泌增加,某些药物可通过生物学影响使其排出增加[3]。早期糖尿病肾病应在非尿路感染、非酮症状态、非月经期以及血压和血糖控制良好的状态下,6个月内测定3次,2次或2次以上为阳性方可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3]。因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的增加并非糖尿病肾病特异的,尤其对病程较短的糖尿病患者,诊断时还需除外其它肾病的可能。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mAlb的测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指标,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延荣,张萍,徐勇全.38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分析,2007,14:45.
尿微量白蛋白篇7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C—反应蛋白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一种严重慢性并发症,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故早期诊断DN对DM的防治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检测尿mAlB做为诊断DN的主要诊断指标。DN也是一种慢性炎症,血CRP是炎症反应中灵敏指标,因此检测血CRP含量可了解DN的严重程度,从而指导临床进行有效预防和***。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DN患者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45~70岁,平均52±9岁;全部为消化科住院患者,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正常对照组健康体检者100例,男55例,女45例,年龄45~70岁,平均55±10岁。
测定方法:CRP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测定,mAlB试剂。
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以(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t检验。
结果
80例DN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尿mAlB和血CRP含量,见表1。
结果DN组尿中mAlB 12.5±0.85mg/L,血中CRP 580±20.5μg/L与对照组尿中mAlB 4.5±0.8mg/L,血中CRP 105±10.5μg/L有显著差异(P
讨论
尿中mAlB是指尿中白蛋白含量超出健康人的参考范围,但尿常规蛋白阴性,它是肾脏功能受损的一项灵敏指标,为了早期有效制止其发展,认为早期定期测定尿中mAlB检测对DN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尿中mAlB如持续升高,说明DN病情加中,预后不良,因此尿中mAlB也是衡量DN的病情程度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CRP是一种主要由肝脏合成的球蛋白,在有组织损伤的炎症情况下,是反映机体感染的敏感指标之一。在炎症反应中它可以激发IL—6应激蛋白像CRP等引起炎性反应。CRP还可以激活补体途径参与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DN也是一种慢性炎症,也可使CRP升高。由于炎性反应引起组织损伤,尤其是对肾小动脉内皮的损伤,使得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加,导致mAlB虑出。CRP水平的升高还可以影响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难以控制。胰岛素可促进白蛋白的合成而抑制纤维蛋白原和CRP的合成。而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下降,导致CRP的合成增加;同时循环中抗肿瘤坏死因子(TNF)浓度增高,作用于肝脏导致CRP增加[1]。
通过本研究也证实了DN的由于炎性反应引起CRP升高,导致mAlB虑出,这为临床诊断和***DN提供有效依据。
尿微量白蛋白篇8
在诊断糖尿病肾病中具有优越性。
【关键词】 微量白蛋白 β2-MG糖尿病肾病 评价
微量白蛋白尿(ALb)与β2-MG都为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DN的防治关键之一是早期发现。本文收集了II型糖尿病病患者50例,对其尿ALb和β2-MG含量进行了检测,并探讨基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检测对象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临床诊断II型糖尿病(NIDDM)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50±10岁,均为我院内分泌门诊及住院患者,无其它急、慢性疾病,对照组选自健康体检者,男女例数,年龄与NIDDM组相同。
1.2
检测方法
1.2.1
试剂:上海长征公司澳大利亚TRACE微量白蛋白和β2-MG试剂盒。
1.2.2
方法 尿ALb和β2-MG检测均取晨尿,方法按各种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以免***比浊法上机,按三次曲线方程计算,有关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仪器用日本的日立实验仪器公司的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2 检测结果
2.1
检测结果列于表1,本组资料表明NIDDM患者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
2.2
对50例NIDDM组患者检测结果分析:尿ALb与β2-MG均升高者为24例占48%,尿HLb升高者而β2-MG正常的为16例占32%,尿ALb正常而β2-MG升高者为3例占6%,两者均正常者为7例占14%。
尿ALb升高者为40例占80%,β2-MG升高者为27例占54%。结果表明尿ALb测定在早期发现NIDDM肾病比β2-MG更具优越性。
讨论
微量蛋白尿是指尿中蛋白含量超出健康人参考范围,但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检测这种微量的变化。白蛋白(Albumin)占血浆总蛋白量的60%,分子量为69 kD,是一种带有负电荷的大分子蛋白。正常情况下只有极少量的白蛋白可以通过尿液排出到体外。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具有滤过功能,膜孔直径为5.5 nm。Albumin半径为3.6 nm,正常状态下Albumin很难通过肾小球基底膜。任何能够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的病变,均可导致Albumin的排出。尿微量白蛋白(MA)是指尿液中白蛋白一直处于20 mg/min~200 mg/min的持续排泄浓度,或者晨尿的白蛋白量位于20 mg/L~200 mg/L之间。当肾脏受到损害时,尿MA排出会增加。我们认为尿MA排出增加的机制可能与膜上的硫酸肝素合成异常相关。
糖尿病-肾病的演变过程分为三期,早期以肾脏肥大,肾小球系膜区的扩张和肾小球高滤过及出现微量白蛋白尿(20~200kg/min)伴有血压从基础水平的升高为特征;中期即有大量持续性蛋白尿(>200ug/min)和高血压;末期为严重的肾脏病变。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期为DN的早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逆转肾脏病变的发展,防止演变为终末期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测ALb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关键。由于一般临床常规检查不能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存在,故应把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参 考 文 献
[1]朱新兴,王永文,郑红英,等.肾小管损害各种早期诊断指标的评价[J] .检验医学,2005,20(3):271-273.
尿微量白蛋白篇9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方法;临床应用
1检测原理及方法学评价
尿mAlb测定方法较多,早期方法因操作复杂、灵敏度低、特异性差,多已被淘汰,随着实验医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有4种,具体如下:
1.1放射免***法(RIA)是以放射性核素为标记物的免***分析法,其基本原理是标记抗原(Ag*)和非标记抗原(Ag)的竞争性结合有限量特异性抗体(Ab)的反应。标记用的核素应用最广泛的是125I。放射免***法24小时尿微白蛋白排泄率为国际公认的检测微量白蛋白尿的金标准。该方法灵敏度高,达纳克甚至皮克水平,特异性强、精密度高、准确性好,回收率接近100%,操作简便,适用于批量测定。本法的缺点是有时会出现交叉反应、假阳性反应、样品处理不够迅速,不能灭活降解酶和盐,有时会影响结果等。但核素的放射性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性,放射性标记物125I的测定,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
1.2酶联免***吸附剂测定法(ELISA)该方法运用酶标记免***技术进行液体标本中微量物质测定,其基本原理是把抗原或抗体在不损坏其免***活性的条件下预先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测定时,将受检样品(含待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一定程序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形成抗原或抗体复合物;反应终止时,固相载体上酶标抗原或抗体被结合量(免***复合物)即与标本中待检抗体或抗原的量成一定比例,经洗涤去除反应液中其他物质,加入酶反应底物后,底物即被固相载体上的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最后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有色产物量即可确定样品中待测物质含量。常用的方法有:①双抗体夹心法;②间接法;③竞争法;④捕获法。ELISA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几乎所有的可溶性抗原抗体系统均可用于检测,最小可测值达纳克甚至皮克水平。其优点在于标记试剂比较稳定,无放射性危害。但其检测敏感范围有限,检测时间较长,当抗原抗体的比例不适当时,又会引起钩状效应。
1.3免***浊度测定将现代光学测量仪器与自动分析检测系统相结合应用于沉淀反应,可对各液体介质中的微量抗原、抗体和药物及其他小分子半抗原进行定量测定。当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特异结合在二者比例合适时,在特殊的缓冲液中快速形成一定大小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使反应液出现浊度。形成的复合物随抗原增高而增高,反应液的浊度也随之增高。免***浊度测定有:①透射比浊法;②散射比浊法:速率散射比浊法和终点散射比浊法;③免***胶***比浊法。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精确度高、稳定性好、测定时间快,可应用于仪器自动分析。透射比浊法只需分光光度计,易于常规实验室使用,或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自动分析。散射比浊法灵敏度高于前者,但需特殊仪器激光比浊计。
1.4化学发光免***检测技术是利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发光物质形成激发态产免***测定技术(ECLI)。该检测技术集灵敏的化学发光分析和特异的抗原抗体免***测定于一体,特异性高、敏感性高、分离简便、快速、试剂无毒、安全稳定、可自动化。2临床应用
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高血糖和高血压是最常见和最主要的两个危险因素。
2.1尿m-Alb与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现常反映肾脏结构与功能已经轻度受损,测定UMA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预防[1]。
2.2尿m-Alb与心血管疾病首先最常见的是高血压,高血压是加重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实验证明尿m-Alb检测可作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采样方便、无创伤性、方法简单、快速,对于高血压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其次是冠心病,在冠心病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是预测心血管事件及病死率的***危险因素,随着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增高,***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也逐渐加重,尿m-Alb可以作为判断心血管事件发生及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3]。再者是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它不仅表现为心泵功能的衰退,常同时伴有神经内分泌激素分泌和其他器官功能(包括肾脏、肝脏等)的异常,影响心力衰竭的发展和预后,裴小锐[4]的研究表明了①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水平随着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增高而升高,UACR与BNP、心功能分级呈高度正相关,与左心射血分数LVEF呈中度负相关,与心衰的病因无关,提示UACR水平能评估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②UACR水平越高,患者因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或因心衰病情加重而再入院的情况就越多,提示以UACR水平定义的微量白蛋白尿对判断心衰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2.3尿m-Alb与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急性重度发作期肾损害中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病情的判断和预后估计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现,表明急性哮喘在急性重度发作期患者已有肾功能的损害,因此,进行***时,尽量避免使用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5]。
2.4尿m-Alb与自身免***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是在某些触发因素作用下,发生以自身组织为靶目标的异常免***反应,抗原抗体免***复合物沉积或抗体结合于肾小球基膜处,基膜孔径屏障遭到破坏,同时表面负电荷渐失,造成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尿蛋白排出,因此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检测尿m-Alb就相当有必要了。另一类自身免***性疾病是类风湿关节炎也易导致肾损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尿液微量蛋白的检测,有利于早期发现肾脏损伤,优于尿常规尿蛋白和eGFR联合监测[6]。
2.5尿m-Alb与有机磷中毒刘拴虎有机磷中毒患者尿白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表明联合检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尿白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及同时检测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有助于早期发现肾损害及中毒程度,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判断预后[7]。
2.6尿m-Alb与衰老,尿微量白蛋白随年龄增加而升高,这是因为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等老年性疾病可引起心血管疾病而导致尿微量白蛋白阳性。因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对老年性疾病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没有疾病的老年人发现有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时,提示今后有较高的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8]。
综上所述,鉴于尿微量白蛋白在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的严重程度还有预后观察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建议尿m-Alb与尿常规作为相关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各临床实验室应该根据各自的需要选择适合检测方法开展尿m-Alb检测,为相关疾病提供有用的信息及实验室指标。
参考文献
[1]王秀梅.8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分析.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05):548-549.
[2]裴京明,郜秋英.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11,36.
[3]马慧霞,金笛.119例冠心病患者尿中微量白蛋白测定临床意义.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4).
[4]裴小锐.微量白蛋白尿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意义,硕士论文.
[5]王宇彬,李爱英,王晓玲,史有奎,马娟.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哮喘急性重度发作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潍坊医学院学报,2006,28(1):26-27.
[6]安成,周育平,程实.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尿微量蛋白的表达.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5):883-885.
尿微量白蛋白篇10
【关键词】 微量蛋白尿;益肾降浊汤;疗效观察
微量蛋白尿为各类慢性肾病早期阶段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若蛋白尿持续存在,肾病患者的病情将会日趋严重,导致肾功能渐进性恶化,形成肾衰。本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方法。笔者近年来采用益肾降浊汤***微量蛋白尿,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9例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7~79岁;病程4个月~8年;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18例,气阴两虚11例,肝肾阴虚5例,脾肾阳虚5例。
1.2 ***方法 39例均予益肾降浊汤加减:黄芪、 当归、山萸肉、菟丝子、杜仲、山药、白花蛇舌草、土茯苓、芡实、金樱子、炙大黄、丹参、益母草、水蛭。湿毒重者加黄柏、泽泻、蒲公英;阴虚者加炙鳖甲、炙龟板、生地;阳虚者加肉苁蓉、炮附子;便秘者去炙大黄加生大黄;水肿明显者加云苓、车前子(包煎)、葶苈子(剂量随患者的体质、年龄而定)。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30天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1~3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尿蛋白阴性或减少≥1g/24h,肾功能正常;有效:症状、体征减轻,尿蛋白阴性,24h尿蛋白定量较***前减少1/2以上,肾功能有所改善并稳定在一定水平;无效: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
2 结果
39例中显效32例(82.05%),有效6例(15.38%),无效1例(2.56%),总有效率97.44%。中医各证型中气虚血瘀和气阴两虚证疗效较好,肝肾阴虚证疗效次之,脾肾阳虚证疗效最差(p<0.05)。见表1。表1 中医证型与疗效
3 讨论
微量蛋白尿是各类慢性肾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和最早能检测到的指标之一。正常人尿液中有少量蛋白质,其含量不大于200mg/24h,故一般尿蛋白定性方法不能检出。当尿蛋白定量大于200mg/24h时,常规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称为蛋白尿。 这是由于患者肾脏内发生了免***反应,由此而引起肾脏内的肾小球滤过和黏膜屏障被严重破坏或丧失基本功能所致。
中医认为,此病病机特点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表现在肺、脾、肾三脏,标实以水湿、瘀毒为主。且多见虚实夹杂之证。脾主运化,肾主封藏,可见脾肾为人体精血化生之源,而蛋白质正是形成精血的基本物质。脾脏不仅为肾脏输送水谷精微物质,以加强肾的封藏作用,而且本身也有固摄精微物质和升清降浊,助肾通调水道的作用。肾主气化,司开合,开则泄浊毒,合则固精微,故***蛋白尿当以固本为主,以健脾益肾为主要原则,同时兼顾化瘀解毒以治标。益肾降浊汤中菟丝子、杜仲、山萸肉益气健脾补肾; 黄芪、益母草益气活血,且有改善血循环,抑制肾脏肥大,保护肾功能的作用[1];白花蛇舌草、土茯苓解毒利湿泄浊;丹参、当归养血活血,行气开郁;芡实、金樱子补肾固摄;炙大黄既通便解毒又化瘀通络;水蛭具有缓解肾小球蛋白尿和减轻肾实质损伤的作用[2]。全方补泻并用,温清并举,扶正与祛邪兼顾,共奏健脾益肾,降浊化瘀之功,对于微量蛋白尿的***,取得了标本兼顾的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