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歌曲篇1
好像这种题材的容量变大了,歌曲变多了。其实,也是我们的口味变重了。大概从《同桌的你》开始,这种更加直白的表述方式更加迎合了校园(应该是大学)。而那种淡淡的味道,开始被更加浓烈的味道所取代。所以,当我在一个小学生口中听到《爱情三十六计》的前奏时,隐约中校园的背景已经变得驳杂了。
更完整的称呼应该是叫:校园民谣。这个词应该是乡村音乐派生出来的。朴素、简约、忧伤、自在,是这一类音乐的主导色调。
从“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的《乡间的小路》,到“在我地盘这,你就得听我的;把音乐收割,用听觉找快乐;开始在雕刻,我个人的特色;未来难预测,坚持当下的选择”的《我的地盘我做主》,这里几乎能够看到校园歌曲的完整变迁。从乡村风到都市化,从自然到自我,从简朴到刻意,这种我们只能认可的时代性替代掉了那种可以一唱众和的场面,而这种基于物质的自在还是自在的原意吗?
教育的都市化最终把乡村变成一条野路子。
青春痘初见的校园急切地模仿着电视剧开始自己的爱情排练。“隔壁班的那个女孩子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心里初恋的童年。”似乎我们的懵懂年月到如今已经一代代变得短暂。
歌曲的穿越现象也很普遍。低龄学高年,中学学大学,大学奔社会,宁要伪时尚,不要老乡村。社会化、商业化把校园变成了声音市场。
《兰花草》、《捉泥鳅》、《蜗牛与黄鹂鸟》、《外婆的澎湖湾》,这些东西要么找不到了,要么在“拆迁”。早期校园歌曲的清新气息被如今的感伤所取代,生活化的场面被空洞的励志所替代。中学时代的音响背景被压榨没了,然后,实用性被植入脑海,哪怕是一首歌也要考虑它是否与某个考题有关。
认知的短板最终搭建起一个世界观的矮墙。我们也慢慢地将自己变成附庸、氛围和帮凶。或许说得浅一些,我们将成为自我而“有用”的人,却丢弃了自在和有趣的部分。
即使还能够保持带有校园歌曲味道的诸如《隐形的翅膀》和《听妈妈的话》这样的歌曲,整个歌曲中也充斥着明显概念化的味道,已经远离了早期校园歌曲中完整的生活气息。显然,这是时代背景在作祟,而我们面对孩子所做的音乐努力,更多的是一种乏力无神的构造。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这是事实。那种“草鞋是船,爸爸是帆,奶奶的叮咛载满舱”的时代已经被“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为什么别人在那看漫画,我却在学画画,对着钢琴说话,别人在玩游戏,我却靠在墙壁背我的ABC”所取代。我们不再需要遥远的意味,而需要更加具体的生活技能。
这不仅仅是对于遗失生活的感伤,当被带入另外的生活情境时,我们被改变的部分并不会对以后的生活提供完整的自我调整的意念,有的只是自我哀怨的物质现状。艺术能够提供给我们生活意识的多元,它的起点是音响画面的丰盛,而这一旦去除,那个年龄所能够展示的多彩将不复重现。也就是,童年已逝;或者叫激素化成长。
从早期简约的四二拍、四四拍,到如今以八六拍为主的节奏中,我们走向更缠绵的季节。栀子花开,开了就行,而它开在哪个季节已经毫无意义,最好它在每个季节都开,温室里也好。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朴树《那些花儿》)
“湖水是你的眼神,梦想满天星辰,心情是一个传说,亘古不变地等候;成长是一扇树叶的门,童年有一群亲爱的人,春天是一段路程,沧海桑田的拥有。”(四个女生《心愿》)
校园歌曲篇2
音域和音区是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也是歌曲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歌益必须根据不同对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有关作品的音域和音区。因此音域音区的多层性也就成了校园歌曲的一个重要特点。
1、根据各年龄段的音域来确定作品的音域
①童声期。少年儿童学生在变声之前,不分男女都叫童声,这种声音纯净、柔嫩稚气,近似女声,幼儿歌曲《快乐的小舞曲》(晓洪曲)就只用了五度(12356),孩子演唱时不费劲。6―7岁(小学一二年级)音域c’-c。(或大d。)八度左右,《上学歌》就只用了八度(12356i)。《粗心的小画家》《爷爷为我打月饼》等也在八度内,孩子均能自如地演唱。8―12岁(小学中高年级至初一年级),音域扩宽为a―e2,可达十二度左右(常用音域仍为c’一d。)。这一时期少儿歌曲特别多,《队歌》音域b―d。。《我爱北京天安门》音域c’一d。。《中学时代》音域b―d。……这些优秀的校园歌益都注意了儿童的音域特点。定调合理,所以能长期在儿童学生中传唱。
②变声期,12―14、15岁(初中阶段)。这是音域最不稳定的时期。此时由于声带变化,儿童的声音变粗、变沙,变低沉,高音上不去。相对说女孩变声不很明显,时间不太长(几个月)。而男孩的声音变化大,时间长(一两年),音域渐渐比女孩低五至八度,这时给他们写的歌曲音域最好在八度以内,并在调高上留有余地。施光南作曲的《多么美》就只有八度:
该曲很适合变声期学生唱。为了拓宽音域,一些校园歌曲采用了齐唱加二部合唱的方式,齐唱部分音域不宽。合唱时分高低声部,男女声均可在适合的音域内,演唱不困难,并可以增强歌曲表现力,培养学生和声听觉,适应于变声期学生的需要。
⑧变声后期,十四、五岁――十七、八岁(初三至高中)。这一阶段的男女声的声音渐渐稳定,男声低八度,齐唱有混声效果。但与成人声音相比仍不成熟。根据音质音色音域的差别,男女声可分高低声部。(女高音音域cl_f2或g。),女低音g-d2,男高音c-f(或g。)男低音G-c(或d。)。1993年中国校园歌曲征集入选的高中生歌曲,如《国旗颂》、《为你十六岁祝福》等均是齐唱与混声合唱。《唱不完的欢乐歌》为女声领唱合唱,《高中生的夏天》则为男声合唱,这些歌曲都注意了各声部的音域,齐唱时音域不宽(7-2),高低各声部都能达到,合唱时音域则拉宽,发挥各声部的特点,学生均能达到。
④春声期,十八――十二、三岁(大学阶段)。其音域与其他成年人基本相同,声音稳定,表现力强。例如《大学生圆舞曲》是领唱与混声合唱,总音域c-g2,各声部都比较容易演唱。
2、以易于演唱的音区为主,难唱的音区为辅
校园歌曲篇3
一、立足校园,开启原创校园歌曲大门
1994年,我在西安师范音乐班毕业后分配到碑林区一所公办学校教音乐。和众多老师一样,我有着一颗致力于音乐艺术教育的火热之心,但从教后的现状让我感到困惑:我发现孩子们不喜欢教材里的歌曲,对街上的流行歌曲却很感兴趣。尽管孩子们不喜欢教材里的歌,但按要求教师必须完成教学任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教师卖力教,学生懈怠学的怪现象。学生的厌学,学校对体、音、美的不重视,使我的艺术教育追求严重受挫。于是,我开始考虑以校园歌曲创作成就自我。
偶然的机会与赵季平老师相识,我讲了自己教学中的困惑,并拿了几首自己原创的歌曲给他看,请他在原创歌手和音乐教师之间选择一条适合我的发展道路。老师哼唱了我的几首歌,连声说道:“非常好!你很有创作天赋!现在儿童歌曲这一块儿是个空白,你就立足于校园为孩子们创作,校园是儿童歌曲生长的土壤,你要扎根这块儿土壤,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赵老师的话如醍醐灌顶,为我指明了方向:为孩子们写歌,写孩子们喜欢的儿童歌曲成了我的目标。
有了追求,有了信念,自然就有了创作的动力。但是现代的孩子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歌曲呢?经过调查和分析,我认为:现代的孩子们需要流行的、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的旋律和节奏,同时创作者还需要将高尚仁爱的德育内容注入其中,这样的歌曲孩子们一定会喜欢。自此,我便每天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满,除教学外,课余时间基本上让创作和学习占据着。在学校,每天上午放学后,中午12点到1点半是我弹琴创作的固定时间,久而久之,这也成了我迸发灵感的最佳时段。到周末,我就会去拜访专业老师,向他们学习、求教,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理论水平。在不断的创作和实践中,校园成为我创作的源泉,孩子们给了我无限的创作激情与灵感。
二、 做好原创,爱与勤奋并举
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音乐老师,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试验园地,写出的儿歌可以让孩子们先读一读,谱出的新曲可以让孩子们先唱一唱,因为他们是我们最好的评委。在别人给你意见时,不管他是孩子、同行还是你的亲人、同事,都要虚心听取建议,要感恩聆听你新作的每个人。
赵季平老师曾经鼓励我说:“为孩子们写歌,应该充分发挥你们音乐老师的优势,因为你们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了解他们的生活。比起只在房子里想象孩子们生活的词曲作家们,你们的作品要生动得多。”知心姐姐卢勤在我的少先队歌曲专辑中题写道:“只有真正爱孩子的人,才能写出孩子们喜欢的歌。”所以,在创作中,“爱”这个字眼尤为重要。做一个多才多艺有创作能力的音乐老师,首先要爱孩子。要用爱的眼光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写下属于他们的文字和旋律。比如“小树和小鸟一起长大,因为森林是他们的家……”其次就是要爱创作。要不厌其烦,做到见词就唱、见曲就哼、见到好的题材就琢磨,用歌曲来记“日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用词曲的方式记下来。这种方式只要持之以恒,对创作能力的提升非常有效。再次,就是要热爱生活。只有多彩的心灵才能创作出多彩的作品。
十多年来我积累了成百上千首练笔之作,正是它们让我在原创的路上越走越远。
三、坚持原创,音乐课堂上互动创新
坚持原创,要靠顽强的毅力和智慧。2000年初,西安市碑林区搞课改试验,当时我做原创已在全区小有名气,教育局就把我们学校作为试点单位,从此我开始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正式让原创歌曲走进音乐课堂。我用自己奔放的创作激情与学生求知、猎奇的心灵碰撞,惊喜地挖掘着孩子们身上的创造力。比如在和孩子们互动合作完成一节音乐课后,我随即写下了一首《愉快的音乐课》(见谱例1),到下午上课时便应用在课堂中,生动的课堂再次展现,孩子们高兴极了,我也有种幸福和成就感。
记得有一次我教二年级学生学唱一首春天的歌,为了让孩子们发现美、歌唱美,我带着一个班的学生在校园里寻找春天。我突发奇想地说:“同学们,我们来为春天写首诗吧!”孩子们欢呼叫好。接着,我顺口说出:“小树和小鸟一起长大,因为森林是它们的家。”有个孩子接得好:“蝴蝶和花儿一起长大,因为……”又有孩子补充说:“因为都是春天的娃娃!”我继续引导学生往后编,我说:“前面大家已经说到了花草树木和鸟蝶飞舞,还缺人物,你们把自己也编进去吧!”有的学生说:“我们小朋友们一起长大,因为都是老师培育的小花!”孩子们拍手叫好,兴趣很浓。我说:“再往大想,看世界万物都在一起长大,因为都有一个?”许多孩子争着说:“地球妈妈!”我赞美地说:“这就叫完美!”
在给六年级学生上校本音乐课时,我设计了一节创作课,内容是为古诗谱曲。我先请学生选定一首大家熟悉的五言古诗,然后提出要求:1. 在五声调式中创作(以前曾讲过有关五声调式的知识); 2. 自己创作音乐动机,老师选出最佳版本在黑板上展示; 3. 按照起承转合的结构创编歌曲,老师把最佳的创作弹出来,大家一起唱; 4. 最后板书歌谱,再把作曲者的名字写在作曲栏。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的创作热情被点燃了,眼睛里闪烁着创作的灵光。自此,课后常会收到学生自创的歌词,路上也会有学生将自己创编的歌曲唱给我听。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出来。”
四、以活动为载体,为原创校园歌曲搭建平台
多年的创作实践,我积累了不少儿童歌曲,有写春天的、唱新年的、颂老师的、爱祖国的、说环保的,总之眼睛看到哪里,旋律就流淌到哪里。但慢慢地觉得主题太局限,写着写着就觉得单调没啥新内容可挖了,我得为原创校园歌曲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于是,我想到了学校大队部。因为少先队的活动多,而且紧密联系着上级的团组织,为我校少先队主题活动写歌,把活动推出去也就把歌曲带出来了。想好思路,我就和大队辅导员李蓓老师商量,李老师很赞赏我的想法。
我们的合作使少先队活动有了创新,而且创出了成效:在开展的“爱读书、读好书”的活动中,我创作了歌曲《读书歌》 ;在“热爱环保、保护地球”的活动中,我创作了《我们是环保小卫士》,歌曲朗朗上口,孩子们很喜欢唱。这种有主题歌的队会形式,让人耳目一新,也因此获得省、市、区各级嘉奖。学校有了特色,知名度有了提高,省市区各级少先队活动展示都开始垂青于我们这所不大的公办学校。我的学生们也不再埋怨没有歌唱,不再整天沉迷于街头流行歌曲的海洋之中。
2005年4月,我和学生们唱着自己的歌接受了央视少儿频道《成长***》栏目的专访。在其中表演的歌曲中,有我创作词曲的、有孩子们集体创作的、还有我们共同创作的,孩子们表现出来的自信与活力,令在场嘉宾知心姐姐卢勤和作曲家付林及北京的师生们赞叹不已。2006年起,我的作品《祖国发展我成长》、《红领巾永远心向***》、《红歌献给亲爱的***》、《2008我们为奥运加油》、《放飞希望》、《中国少年说》、《熊宁大队之歌》、《有爱就有希望》等由西安的多所学校演绎并陆续登上央视少儿频道,在“魅力校园”的舞台上绽放光彩。2010年6月,经过多方大力支持,我推出了个人首张少先队歌曲专辑《我们的歌》(由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收录的15首原创校园歌曲,在全国不少学校传唱,受到好评。
五、学校支持,让原创校园歌曲绽放光彩
如今,我成为陕西师范大学大兴新区小学的一名音乐教师,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特别为学校设计了一项“音乐之声”活动。每月推选两首孩子们喜欢的歌曲,每天定时播放学唱,月末评比。推选的歌曲由时尚流行的新歌、 经典校园歌曲和我原创的德育歌曲组成。这项活动以“以歌启智、以歌育人、呵护童心”作为宗旨,以“让每个孩子有歌唱,让每个孩子有自信,让每个孩子快乐成长”为目标,经过实践,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现已成为我校的一项常规的特色活动,深受师生和家长们的喜爱。
校园歌曲篇4
一,回到过去。
不难想象,美好的爱情是懵懂年幼、追求浪漫的学生们最渴求向往的,一首周杰伦的《回到过去》很好得表现出了这样的情感。“想回到过去,紧紧把你拥在怀里,羞怯的脸带有一点稚气”,多么美意的句子啊。十几岁的青春年少,男女同学彼此都有淡淡的好感,在美丽校园里的相遇相知,不知得发生多少清新浪漫的故事...
二,十年。
潇雅随漫稍显沧桑的陈奕迅走在一处居民楼阶梯上,面对迎面走过似曾相似的女子面孔,回想往昔岁月而吟然发音,用抒情的口吻唱起了这样一首歌曲《十年》。十年,多少故事轮转纤华的周期;十年,多少校园记忆承淀的一篓。十年前的我们,是彼此的不相熟,带着茫然心有隔忌;十年后分离的我们,在各自的角落发芽生长,却能清晰铭记原来相伴的每张面孔,不敢轻易相见,尤怕浓意波澜。
校园歌曲篇5
我忍受这孤独漂泊
只因为不放弃
从前许下的承诺
怎么样的生活
无法停止我心中的火
你是否能感觉
对你的爱我从未变过
最怕听见你说寂寞
我会放下自己来陪你
最怕看见你哭泣
我会忍不住把心给你
快乐和眼泪
在未来未来的未来
你能否能否看得见
我深情到心碎
幸福和疲惫
在未来未来的未来
全世界世界都听见
我寂寞的誓言
我爱你
玻璃杯
清晨的时候,
在近春园曲折的小路上走,
看见一个老人坐在湖边悠闲地垂钓
依稀听见湿漉漉的笛声
婉约进树林深处,
老人专注的神情似乎能
漾起水中的波影,
然后目光被长长的眉须剪断,
扑闪在晨雾中捕捉着空气.
这是怎样一种美妙啊!
我在他身边坐下,静静等待
鱼儿的到来.半个小时过去了,
我的心情开始烦躁,
可老人的微笑一如既往.
"你们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啊,
心就像一个玻璃杯,
透明,盛满了阳光."
老人说话跟垂钓一样,安详.
和仙风道骨的老人话别后,
我决定从粉绿的湖边继续往前走,
去探寻校园极致的景色,
享受年轻的心情,
呵呵,像玻璃杯……
你曾说我的心像玻璃杯
单纯的透明如水
就算盛满了心碎
也能轻易洒掉装着无所谓
我用手握紧一只玻璃杯
心痛的无言以对
就算再洒脱笑的再美
心碎了要用什么来赔
拈一只小小的玻璃杯
盛不下太多泪水
多一点爱就多一点疲惫
洒掉一些给自己放飞
那轻轻巧巧的玻璃杯
总是太容易破碎
盛下了泪水就盛不下妩媚
究竟谁湮灭了谁
谁又能体会
谁又能体会谁又能体会
玻璃杯~~玻璃杯~~玻璃杯
谁又能体会体会
玻璃杯~~玻璃杯~~玻
明天会更好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
慢慢张开你的眼睛
看看忙碌的世界
是否依然孤独的转个不停
春风不解风情
吹动少年的心
让昨日脸上的泪痕
随记忆风干了
抬头寻找天空的翅膀
候鸟出现它的影迹
带来远处的饥荒
无情的战火依然存在的消息
玉山白雪飘零
燃烧少年的心
使真情溶化成音符
倾诉遥远的祝福
唱出你的热情
伸出你的双手
让我拥抱着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让我们的笑容
充满着青春的骄傲
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
谁能不顾自己的家园
抛开记忆中的童年
谁能忍心看那昨日的忧愁
带走我们的笑容
青春不解红尘
胭脂沾染了灰
让久违不见的泪水
滋润了你的面容
唱出你的热情
伸出你的双手
让我拥抱着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让我们的笑容
充满着青春的骄傲
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
慢慢张开你的眼睛
看看忙碌的世界
是否依然孤独的转个不停
日出唤醒清晨
大地光彩重生
让和风拂出的音响
谱成生命的乐章
唱出你的热情
伸出你的双手
让我拥抱着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让我们的笑容
校园歌曲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 音乐欣赏课 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向来偏重职业素质教育。相对于艺术类院校(专业)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距离音乐教育大都感觉十分遥远了。因此,作为旨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选修课――音乐欣赏,教学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所谓“万事开头难”,怎样上好第一课,让学生在第一次的启始课就生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冲动,对保持今后课堂教学的“回头率”和教学效果至关重要。以下,是我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此做的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以美好的主题点燃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虑到高职学生大都是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尽管他们大多未接受过系统专业的音乐教育,但听歌唱歌却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基于此,我决定第一课就从学生熟悉的校园开始,以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歌曲”来“抓住”学生,点燃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然而,第一课怎么上?老师讲什么?让学生们听什么?学生们又想听什么呢!上来就讲音乐理论知识?拟或是按照高中音乐欣赏启始课的模式讲音乐要素?要么是照搬音乐学院式的教学模式?显然都不妥。理论性太强又过于枯燥的音乐理论和所谓的“高雅纯音乐”,肯定会吓跑很多学生,起不到抓住学生、点燃兴趣的目的。而单纯的欣赏音乐也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决定结合实际,以首先诱发学生的兴趣为先导,将第一课的教学主题就定位于青春与校园,并设计了一个美好又清新的题目:青春作伴好时光――校园歌曲专题欣赏。从多次授课结束后,学生们那兴奋又恋恋不舍的神情中,我感觉到第一课的教学是成功的。
二、以动人的语言诱发学生的兴趣
音乐是美的艺术。要在第一课就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出他们对音乐欣赏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语言魅力不可低估。作为音乐教师就要以美丽、生动的语言,方能与美的作品相得益彰,才能在整个欣赏教学过程中营造出相应的情绪氛围。结合本课题展现的是清新美丽氛围,我对教学语言也下苦功琢磨并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力求清新并赋有诗意。借用播音主持的技巧,结合生动的态势语,以优美抒情的语言,动听的语调,亲切的神情,适度的举止,顿挫起伏,娓娓道来。犹如“向导”,优化了欣赏过程,激发了学习兴趣,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三、以唯美的视听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
随着科技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非常普遍,特别是高校,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已属常态。而音乐是听觉艺术,在音乐欣赏中,借助多媒体在播放音乐的同时融入视觉功能,既可展示曲谱歌词,人物***片,还可结合音乐意境展示相关背景画面,并根据需要设置,同时或先后放映,使声、文(谱)、***并茂,发挥通感的作用,再配合教师的“解说”,犹如“画外音”,创设出更浓郁的音乐情境氛围,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变得赏心悦目。学生自然是兴趣盎然。事实证明,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可谓一举多得,效果显然。
高职院校非艺术类学生音乐欣赏第一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授课课题:青春作伴好时光――校园歌曲专题欣赏
授课课型:音乐欣赏课(原创设计)
授课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本课题的欣赏,从学生倍感亲切熟悉的青春校园歌曲开始,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领他们走进音乐的百花园。
2.通过介绍与欣赏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一系列校园歌曲代表作品,引领学生走进一个清新美丽的校园民谣世界,充分感受、体验清新的音乐之美,引导学生感悟青春易逝,应倍加珍惜光阴、珍惜友情、把握青春。
3.了解校园歌曲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风格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欣赏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一系列校园歌曲代表作品,营造温馨的教学氛围;了解音乐欣赏的方法和角度。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听赏法、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亲切主持式谈话导入
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来到音乐课堂,我是陈红,从今天开始我将每周同一时间在此与你相约,共享音乐之美。亲爱的同学,当你走进我们的校园,肯定希望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你的立业之本。当然我们更知道,一个人的成功,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不仅要在大学里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掌握准确的职业定位和求职技巧,更要学会审美。而通过音乐欣赏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素养,陶冶自己的情操,这已经是我们的共识。好的,不管你选修音乐欣赏的理由是什么(课前先做相关问卷调查),只要你愿意,我将交给你音乐之门的钥匙,引领你们进入音乐百花园,为你们做向导,带你们认识各式花朵,尽情领略音乐百花的多姿多彩。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校园歌曲的旋律,一起品味青春的美丽。
让《茉莉花》带我们进入多彩的民歌世界;伴一曲《梅花三弄》品味华夏古韵;聆听贝多芬命运的交响振奋精神……让我们如蝶般乘着音乐的翅膀在音乐百花园中自由飞舞好吗?好,下面开始进入今天的课题。
师哼唱《同桌的你》片段,提问曲名?描绘何处生活场景?导入课题。(多媒体投影在相应背景***片上打出课题:青春作伴好时光――校园歌曲专题欣赏)
【教学设想:首先营造亲切温馨的学习氛围,以朋友般聊天式谈话拉近师生情感距离,主持式语言风格铺垫出课程模式一如专题音乐节目,激起兴趣。】
(二)校园歌曲概述
1.什么是校园歌曲?(设计背景***片上展示“板书”)
主要流传于校园(多由大学生所作),广受学生喜爱,体现校园生活和学生心境感受及自然风物等的创作歌曲。又称为“校园民谣”、“现代民歌”等。特点是词曲纯朴、简洁、清新、淡雅;诗意浪漫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2.简介校园歌曲发展历程(设计背景***片上展示“板书”)
(1)二十世纪初――《体操――兵操》、《送别》等学堂乐歌时代。
(2)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毕业歌》、《歌唱二小放牛郎》等反战救亡歌曲时代。
(3)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分钱》、《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歌唱幸福生活时代。
(4)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童年》、《乡间的小路》等台湾校园歌曲时代
(5)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同桌的你》等大陆原创校园民谣鼎盛时代。
(6)二十一世纪――《一生有你》等后校园民谣时代。
从“学堂乐歌”的兴起和代表人物沈心工、李叔同谈起,(1905年清***府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开启了现代中国音乐教育)结合时代背景和时间,从最初的创作加(多以欧美民歌经日本)“拿来”填词开始,发展到现在的真正意义的青春校园歌曲在宝岛台湾萌芽、发展,至大陆原创鼎盛,到如今的后校园民谣时代,多元化的冲击……一路走来的的历程,简要梳理校园歌曲发展历程。
【教学设想:聊天交流式介绍加互动哼唱,使学生简要了解校园歌曲这个特别的(我国独有的)音乐形式的发展历程。】
(三)重点欣赏
1.台湾校园歌曲(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1)台湾校园歌曲代表人物、“音乐教父”:罗大佑(设计展示“板书”及人物***片)
20世纪70代中期,校园歌曲由台湾兴起并渐传入大陆,在鼎盛时期共产生了300多首校园歌曲,其中,脍炙人口的有《童年》、《外婆的澎湖湾》、《踏浪》等。代表人物首推罗大佑,这位被誉为“音乐教父”的大师级音乐人的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我们这一代人几乎多是听着他的歌长大的。罗大佑出身医师世家,毕业于医学院的影像分析专业,并从医一年。终因对音乐的强烈兴趣,违父命放弃了医生职业而选择做音乐。他在大学时已开始写歌,创作歌曲达150多首,获奖无数。
(2)欣赏罗大佑代表作品《童年》、《光阴的故事》(设计背景中展示投影歌谱、歌词,并提醒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留意歌曲风格特征)
(3)简介台湾校园歌曲重要代表人物叶佳修、代表歌手齐豫并欣赏其代表作品《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老师唱)《橄榄树》(设计背景***片中展示歌词、谱)等。
2.中国大陆校园歌曲(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1)大陆校园歌曲领***人、“黄金搭档”:高晓松与老狼(设计展示“板书”及人物***片)
受台湾校园歌曲的影响,北京高校的一些学子文人也按捺不住,掀起了原创“校园民谣”之风,期间最重要的领***人就是高晓松和老狼。他们相同的背景经历成就了他们的默契,被誉为校园歌曲阵营中的“黄金搭档”,缔造了校园民谣在大陆的无限辉煌。1994年他们推出了一首代表作品,几乎囊括当年度所有流行音乐奖项,这就是――《同桌的你》。
(2)欣赏他们的代表作品《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设计背景中展示歌谱、歌词)
舒缓深情的旋律,真诚直白的话语,勾忆起曾经同桌、兄弟姐妹的学友情深,轻易地引发了我们的共鸣,令我们对当下的同学之情倍加珍惜。
(3)简介大陆校园歌曲的其他代表人物沈庆、朴树并欣赏其代表作品《青春》、《那些花儿》(设计背景***片中展示歌词、人物)等。
3.后校园民谣时代代表曲欣赏(二十一世纪)
(1)水木年华《一生有你》(设计背景***片,展示歌谱、人物并简介)
(2)唐磊《丁香花》(设计背景***片,展示歌谱、人物并简介)
(3)曹卉娟《玻璃杯》(设计背景***片,展示歌词、并简介)
4.压轴欣赏
(1)郭峰等百名歌星《让世界充满爱》(设计背景***片,展示歌词、并简介)
(2)高晓松《青春无悔》(设计背景***片中展示歌词)
(3)罗大佑《明天会更好》(设计背景***片展示歌谱并简介)
(前奏音乐起)同学们,我们的青春记忆,一定有美好,有欢乐;当然也会有惆怅和遗憾。而青春易逝,我们更应该珍惜光阴、珍惜友情、把握青春,无悔青春,让我们共同祝愿――明天会更好!
【教学设想:在一路欣赏过程中,以“听”为主,“解说”为辅,创设意境,引发学生联想与思考,陶冶情操,让学生粗略了解人物或创作背景,同时增添对社会历史和人文气息了解,避免“歌曲流水账”式欣赏。引导学生,共同探究校园歌曲的特征,启发学生初步了解音乐艺术的特征。做到激发兴趣,优化过程,创设专题节目类型的教学模式。】
(四)交流与思考:(作业设计)
1.你喜欢校园歌曲吗?
2.你认为堪称经典且能流传下去的有哪几首?
3.你最喜欢哪些校园歌曲?原因?
4.你认为校园歌曲还能再辉煌吗?
5.你欣赏后的感想?
好同学们,我们今天的专题欣赏就到这里,下周的主题是怎样欣赏音乐,我将把打开音乐之门的钥匙交给大家。期待下周同一时间,再见。(下课)
【教学设想:“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精心设计了一组问题,诱发学生思考,拓展教学主题。】
参考文献:
校园歌曲篇7
一、建立校园爱***歌曲传唱的长效机制,使爱***传唱活动规范化、常规化
小W校园爱***歌曲传唱要实现规范化,成为学校的常规活动,可以以少先队部为依托,辐射到各年级,以中队为单位定期举办爱***歌曲传唱等活动来促进队员爱***爱国情感的培养。如,从课题立项以后,我们先在各个年级挑选优秀队员组建爱***歌曲小队,以小队带动本年级的队员,接着以年级为单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短到长搜集、选取《少年先锋队队歌》《学习***好榜样》《没有***就没有新中国》等爱***爱国主题歌曲,按低中高年级实施分层设计,编撰红色歌曲分层化的校本电子教材,然后以学校红领巾广播站为主阵地,利用每周三中午向学生教唱一首,然后音乐教师在音乐课上再度巩固。而后我校每学期会进行“校园十佳爱***歌曲歌手比赛”,分四个层级进行:小队选拔―中队选拔―年级选拔―校级选拔。比赛形式多样,有现场比拼、MV评比、粉丝投票角逐等,精彩MV及比赛视频由七彩鸣音电视台编辑并播放,队员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此外,我校也利用一些“红色节日”,如“五四青年节”“七一***的生日”“国庆节”等庆典节日开展多样的爱***歌曲传唱主题活动,同时,将爱***歌曲传唱活动同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艺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爱***歌曲传唱的长效机制,使爱***歌曲传唱活动规范化、常规化。
二、与时俱进,革新爱***歌曲艺术表现形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爱***歌曲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些创意十足、趣味十足的艺术形式,赋予了爱***歌曲“新的生命”,令爱***歌曲与队员更加亲近。我校根据各学段队员特点,在中高年级举行“爱***歌曲故事改编小品话剧展”,由于爱***歌曲故事内容丰富,加上小品话剧本身就极具观赏性,能够让队员在表演与观赏中铭记红色经典,寓教于乐,如:《闪闪的红星》话剧,队员就将潘冬子和胡汉三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舞台上,结合爱***歌曲,将爱国爱***教育推向极致。除了改编爱***歌曲故事,我校还开展“爱***歌曲新唱活动”――鼓励队员在尊重原曲的基础上用不同曲风改编爱***歌曲,唱出新味道,如:说唱版的《我们走在大路上》将现代流行的Rap元素融入爱***歌曲之中,使之更富时代气息,深得队员的喜爱。新的编曲,由队员与辅导员、音乐教师、家长通力合作完成。整个活动,从准备工作到表演完成,队员能很好地锻炼协作能力、歌唱能力、舞台表现力等,“听众”也能在“老歌新唱”中感受爱***歌曲的别样魅力。在一次次成功的尝试后,辅导员更加明确了爱***歌曲活动的新方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发动队员的智慧,深入他们中间了解他们喜爱的爱***歌曲传唱创新形式。
校园歌曲篇8
摘 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各项专业技能的培养直接影响到与幼儿园岗位是否对接。音乐能力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音乐能力直接影响到将来从事的幼儿教师的岗位中音乐艺术活动的开展,影响着未来幼儿的发展,因此只有具备了精湛的音乐技能,才能与幼儿园岗位中的音乐教学活动紧密对接。
关键词 :学前教育 音乐能力 岗位对接
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钢琴、声乐、视唱练耳、乐理以及音乐欣赏等这几门音乐课程中,只有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才能直接与幼儿园岗位紧密对接。如何改革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重要的课题。以笔者学校教育专业为例,多年来开设的专业技能课都是学院派的风格。钢琴以学生大量的弹奏练习曲、乐曲为主。儿歌弹唱基本上只能掌握C大调的伴奏,其他D、E等各种调式的儿歌,弹唱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对儿歌曲目的选择比较,就不能与时代接轨,与幼儿园接轨。另外,所弹奏的儿歌与声乐教学中所选曲目也有所不同。学科的***性比较强,没有学科间的相互联系,更没有弹奏幼儿园教材中所涉及的儿歌。在声乐课上,学生大量的演唱美声唱法的作品,训练学生如何发声、如何找声音位置,大量的时间用在美声唱法的练习中,儿童歌曲演唱得很少。这样导致学生到幼儿园工作不知道怎样教授儿童歌曲,如果演唱儿童歌曲也用美声唱法,会让幼儿园的孩子很难接受。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大量练习难度较大的视唱曲且以五线谱为主,简谱学生不是很熟悉,这样最基本的节奏把握都不到位,不准确。在乐理课上,教师讲解的乐理知识,让学生总是难以理解,反复讲学生也总是弄不清楚。这样导致学生对在校期间所学的技能不能很快地迁移到幼儿园实际教学中,与岗位不能够直接对接。学生学到了技能,但到了工作岗位却不知道该怎么用,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合实践才能适应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为了使学生能达到一就业就能胜任幼儿园的工作,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使音乐学科不再孤立地自己上自己的课程,而是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关联的课程体系。
一、音乐课程的内容设置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内容相对接
1.进行调研,了解幼儿园岗位对音乐学科的需求
为了了解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需要哪方面的技能培养,了解现阶段我们培养的学生在音乐能力上有哪些不足,以便进行教学改革,我们深入到幼儿园进行调研论证,掌握幼师岗位对音乐教学的需求。通过调研和岗位能力的分析,针对幼儿园的工作任务,我们制定了音乐教学大纲,进一步明确了音乐能力的培养与音乐课程设置的直接关系。因此,我们对音乐学科的教学内容及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改革。
2.调整教材内容,适当降低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
现如今,我们所使用的学前教育的音乐教材版本很多,但很多教材的内容都比较陈旧、老套。学生学完后不能马上应用到幼儿园教学岗位中。为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音乐技能与幼儿园的教学实际接轨,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根据幼儿园教学中岗位的需求,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保证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1)钢琴课上以儿歌弹唱为主。在幼儿园工作中音乐课的教学活动以教唱小朋友幼儿歌曲为主。因此在钢琴课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幼儿歌曲的弹唱能力。幼儿歌曲的曲目绝大部分都应选自幼儿园教材中的小班、中班、大班儿歌中的歌曲。如《我来当老师》《小雨点跳舞》《秋天多么美》等。这样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幼儿园教材中涉及的幼儿歌曲内容,便于在工作中能够顺利地进行教学,做到拿来一首儿歌马上就能弹唱下来。不像以往在校期间学的儿歌与实际工作中的儿歌不同,学生还要在备课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免去了再浪费二遍功的时间。我们在儿歌的选择上也是大量地选择幼儿园教材,让学生在校期间把这些儿歌都能够熟练、准确地弹唱出来,做到生情并茂。这样到了工作岗位,学生们将会得心应手,使得音乐教育活动得到更好地开展。同时,我们在教授幼儿园儿歌之余,还学一些经典儿歌的弹唱,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与幼儿园的岗位零距离的对接,体现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能力培养的创新。
(2)音乐课教学中以演唱幼儿歌曲为主。幼儿歌曲演唱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好坏。因此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我们改变了以往重视美声唱法的训练忽视童声唱法的教学,将童声唱法作为声乐课中主要的演唱方法,让学生大量演唱一些幼儿歌曲,如《小毛驴》《找朋友》《月亮船》等等。这些幼儿歌曲的演唱,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适应了幼儿园的需求,提高了岗位工作能力。这样学生只要掌握了童声唱法的技能技巧,就能够顺利地进行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儿歌的教唱了,而且童声唱法最贴近幼儿,最受幼儿的喜欢。
(3)视唱练耳教学的内容,以视唱幼儿园教材中涉及的儿歌为主。学生音准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视唱练耳教学的好坏。视唱练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歌曲演唱的好坏,因此视唱练耳教学要改变以往只练习各种视唱曲的做法。学生虽然唱得很熟练,但是来到幼儿园唱一首儿歌时却不能马上唱准确。因此我们将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倾向于幼儿歌曲的视唱,如带词视唱《转一圈摸摸地》《小茶壶》《小动物过冬》等。这些儿歌短小精悍,旋律性很强,非常适合学生视唱。通过视唱这些儿歌,既丰富了儿歌曲目的积累,又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
当学生大量地练习了各种不同调式、不同拍子的儿歌后,他们对这些儿歌的旋律、调式、调性、节拍就会有很深刻的印象,这样在日后幼儿园教学中演唱起幼儿歌曲来就会非常熟练。这对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4)乐理课的教学内容以幼儿园教材中涉及的儿歌为主。学生对调式、调性、拍子、节奏,掌握得是否准确与乐理课教学是息息相关的。在乐理课中教师大量地讲授一些概念性的、深奥的知识,学生学起来非常困难。在乐理课上我们可以以每首儿歌为例,讲解每首儿歌中涉及的音程、旋律、拍子、调式、节奏、时值等等。这样学生将不会感到枯燥,会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弄清楚每首儿歌的基本乐理要素,对将来从事幼儿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地铺垫。
(5)舞蹈课上以律动和儿童舞创编为主。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舞蹈律动很关键。儿童天生爱动。当一首儿歌演唱好后,加上适当的律动不但能够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还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表现欲望。因此舞蹈课教学内容应倾向于学生律动的编排。教师结合幼儿园教材中的儿歌,让每位学生能够根据儿歌表达的内容和意境编出律动来,如幼儿歌曲《秋天多么美》《小青蛙》《娃哈哈》等。学生在为这些儿歌创编律动的同时,一边演唱一边创编律动,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使学生的演唱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还提高了对音乐的创编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幼儿舞蹈的创编教学,使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样学生在将来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才能发挥出自己的音乐才能。
(6)音乐欣赏课中,应欣赏幼儿园教材中乐曲的内容并适当地加些打击乐。在音乐欣赏课中以欣赏幼儿园教材中的乐曲为主。欣赏课中欣赏幼儿园教材中的乐曲,教师把幼儿园教材中的乐曲进行分析讲解欣赏后,使学生对这些作品更加熟悉,把握得更加准确,这样对日后的音乐教育活动中音乐欣赏的内容就不会陌生,并且知道了如何引导孩子们进行音乐欣赏。这方面在以往的音乐欣赏课中是不曾涉及的,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上音乐欣赏课。因此,音乐欣赏课欣赏幼儿园教材中的曲目尤为重要。另外,在欣赏课上教师让学生感受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也是必要的。因为,幼儿园中音乐欣赏课中经常会用到各种打击乐器。自此基础之上,欣赏一些世界名曲是必要的。
音乐各学科之间只有相互沟通,相互研究,相互探讨最终达成一致,有条不紊地、循序渐进地以幼儿园活动教材为依据,系统地安排好教学进度和计划,才能有效地实施音乐教学与幼儿园岗位的对接。
二、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到工作场景中
通过课前板块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到工作场景中,体验职场情境在音乐的教学中:通过课前栏目,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可以让学生融入到幼儿园工作的情境中,体验做幼儿教师。如钢琴、音乐、舞蹈等等的课前栏目中,教师让学生选择一首儿歌,进行自弹自唱,并交给学生们演唱,最后为儿歌编上舞蹈动作。全体同学模拟幼儿园小朋友,找几名学生到前面模拟老师传授给小朋友们一首儿歌,这些学生在模拟栏目中体验到幼儿教师的快乐,锻炼了每位学生的能力,使他们的各种音乐能力都得到了协调统一的发展。
三、编写适应岗位需求的校本教材
目前,中职学校使用的教材大都是很久以前出版的教材,比较陈旧,如钢琴教材曲目少,针对性不强,儿歌弹唱歌曲就更陈旧了。为了直接与幼儿园的岗位相对接,我们编写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钢琴、声乐、舞蹈等校本教材。如钢琴教材中,我们大部分地选用了幼儿园教材中的儿歌,让学生弹唱,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接触到工作岗位中的内容,真正实现了音乐教育活动与幼儿园岗位相对接。
四、改革评价模式,使评价标准与幼儿园用人标准相对接
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合理、多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一个重要依据。
对学生的评价模式不再是单一的教师的打分,而是采用教师、学生自己、小组成员、幼儿教师园长和所有音乐学科的教师一起给每位学生的音乐学科、钢琴、声乐、舞蹈等共同打分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这样的评价既科学又合理,能够把学生的真实水平挖掘出来。
校园歌曲篇9
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第26节
授课班级:高一1班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20世纪初“学堂乐歌”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词曲特点及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影响。
2、通过体验选曲填词,感受创作的乐趣。
3、通过学堂乐歌的欣赏,了解中国创作初期音乐的特点,进而懂得学堂乐歌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学堂乐歌的创作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学堂乐歌”的特点进行自主、大胆的音乐创作于尝试。
教法与学法
1、聆听《体操――兵操》、《黄河》、《祖国歌》、《送别》并演唱歌曲《祖国歌》、《送别》,从作品的内容和旋律中,感受、体验学堂乐歌的情感表现和风格特点,在听赏和歌唱中了解这些歌曲所反映的时代思想。
2、能运用旋律、节奏、音区等音乐要素分析“学堂乐歌”的风格及特点.
3、教师与学生共同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引领学生探究学习。在提问中,鼓励学生回答,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策略。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言,多歌唱。
4、学堂乐歌大多数都是在现成的曲调上填上新词,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曲调,引导学生根据乐曲的曲调特点、节奏特征还有汉字的韵律结合起来填上合适的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和《让我们荡起双桨》,引出同学们熟悉的校园歌曲。
师提问:百年前的学校叫不叫学校?百年前的校园歌曲叫不叫校园歌曲?百年前的校园歌曲是什么样的?引出百年前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展示课题《百年前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
二、新授过程
1、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P179页文字,思考回答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
A什么是学堂乐歌?
B学堂乐歌产生的历史背景?
C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
D学堂乐歌所反应的内容?
生答: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废科举办新学,以学校当时称谓为学堂取代私塾来学习西方的科学文明,其中包括在新式学堂里开设乐歌课。沈心工、李叔同等一批有识之士在学堂乐歌课上教唱的歌曲在社会上广为传唱,成为社会的新风尚,后来人们把清末民初这个时期的学校歌曲统称为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的内容多为反映人民要求“抵御外辱”、“富国强兵”的爱国主义思想;宣传女子自由、男女平等;宣传自由民主思想;宣传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反映学生生活等。
2、引导学生聆听歌曲《体操――兵操》,思考且回答如下问题:
师:请同学们结合谱例(课本176页),从音乐要素入手如旋律、节奏、音域等思考这首最早创作的学堂乐歌有什么特点?
生:五声调式,旋律较平稳,音域范围较窄6度,全曲一字一音。
师: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思想?
生:强身健体保卫国家。
师:是谁的作品?他对新音乐都有什么样的贡献?
生:是沈心工先生的作品。(引出作者沈心工及其贡献)
(投影仪大屏幕展出,师生共同朗读)他编辑了中国最早的歌曲集《学校唱歌集》;是我国最早使用白话文写作歌词的作者,其乐歌题材也较为广泛。
3、欣赏沈心工先生另一作品《黄河》。
A. 教师介绍作品背景。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日俄战争之后,沙俄将其在我国东三省南部的特权转让给日本,有企***将当时的外蒙纳入自己的版***,这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这些曲子就是为抗议沙俄侵略扩张行径而创作的。
B. 引导学生倾听分析归纳歌曲特点及所表达的情感。
生:此乐歌描写了长城外、河套边,壮伟旷然的景色。表达了炎黄子孙“誓不战胜终不还”的爱国情怀。
4、A. 师:同学们知道家喻户晓的《送别》的词作者是谁?他对新音乐又有哪些贡献?(用熟悉的歌曲引起学生兴趣,引出李叔同先生。)
生:词作者是李叔同先生。
教师介绍李叔同先生介绍及对新音乐的贡献。
(大屏幕展示)创办了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创编了中国最早的合唱曲目《春游》,该曲为三部合唱;最早在中国传播了“乐圣”贝多芬的传记和西洋音乐知识。
B. 聆听李叔同先生作品《祖国歌》,分析归纳其旋律及歌词特点,所表达的情感。
师生引导学生总结:
【曲调分析】 这首歌曲采用了民间曲调《老八板》填词而成,唱起来亲切动听、琅琅上口。
【歌词分析】 歌词以精练的笔墨歌颂中华神州地大物博,以及深厚的人文积淀,唤醒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号召国人传承民族精神、同仇敌忾
C. 学生集体歌唱另一版本《祖国歌》,又名《校园夕歌》。
5、师生共同总结:学堂乐歌的创作特点――借曲填词。
三、拓展实践。
1、教师演唱《送别》,引导学生用送别的曲调分别填上《山居秋暝》和《蜀相》的歌词。
2、同样的歌词《蜀相》,填入不同的《中国民谣》的曲调。
3、引导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填入自己喜欢的歌词,进行新的创编。
四、课堂小结
校园歌曲篇10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荣誉***阎肃、***原副部长张天保、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会长宋成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副***宋小明、***直属高校巡视专员周冬成、***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瑞敏、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秘书长王玉民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活动。
全国校园歌曲征集演唱评选活动由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共同主办,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协办,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和创新时代杂志社承办。活动面向广大师生开展,是立足于提高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反映当代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让优美歌曲伴随、激励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评选活动。首届活动设有独唱评选、合唱评选、校歌征集、校园歌曲的词曲征集等内容。从2012年1月6日启动至今,共吸引了全国约20个省市的师生以及词曲创好者的积极参与。经过层层选拔,入围本届活动决赛的征集评选类作品共147件,其中歌词108首、校歌39首;演唱类决赛人数200多人,其中合唱5队;独唱中小学组约40人,高校组约50人。
在本次决赛中,为了能给参赛选手以更专业、更富有建设性的现场指导,组委会特别邀请了庞大的专家团队在现场做专业点评。全总文工团团长马恩成,中国儿童音乐学会会长魏雅鸣,东方歌舞团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孙健,天津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主任赵振岭等音乐艺术界泰斗级的专家担任评委。参加独唱评选赛项的中国音乐学院的李平在赛后激动地说:“这次比赛近距离地与音乐界专家们进行交流,赵振岭老师对于我的专业点评,让我不枉此行并受益终生。”
此外,本活动交流不仅给选手们提供了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还为优秀选手提供了参与2012年度庆典汇报演出的宝贵舞台经验。在2012年12月23日下午举行的2012年度庆典活动中,来自音乐艺术界、教育界的各位专家、领导、助演嘉宾和优秀获奖选手们同台表演,整个庆典活动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