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己作文篇1
有时,我常常感叹自己缺少美;长相不俊美,身材不健美,衣着不华美,举止不够时尚美,言谈缺乏流畅美,歌声没有旋律美``````然而,有一件事触动了我,让我从中发现自己的美.
星期六早上,我补习完后,约了我同学小文一起回家.走到医院旁,我觉得脚下踩到了什么东西了,我一看,楞了,原来是一张百元大票.小文看了,想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叫道:"天啊,兰淅,你好幸运哦!”告别了小文,我来到医院旁,寻找失主.这时,一位衣着朴素,皮肤黝黑发亮的阿姨正埋着头找什么东西.我想:这张大钞该不会是这位阿姨丢的吧.不管了,上前去问问,她一定会很着急的.我走上前,试探的问:"阿姨,你在找什么呢?”那位阿姨愁眉苦脸地说:"唉,别提了,我要拿去看病的一百元丢了,这是我早上向邻居借来的.”我拿出一百元,说:"阿姨,这是你的吧''阿姨听了,抬头一看,高兴地笑了.她激动地说;"谢谢,小姑娘,谢谢…… ”我开心地笑了,心里比蜜还要甜.
这件事,改变了我,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上,美不是在于外表,而是在与内心的真诚.这时,我发现了自己的美
发现自己作文篇2
以前的时候我就像一只胆小鬼,缩在自己厚重的壳子里,不愿意出来。面对所有陌生的一切,我都保持着悲观的心态,因为我觉得那些都是我不愿意去应对的,因为太麻烦了,我并不擅长。可是后来我看了很多本书,渐渐地就明白了更多的道理。其实大多数时候你自己感觉无法自救的时候,你可以多去看一些书,很多有用的书,他都能从各个科学的角度告诉你不一样的道理,也许是心理学。
你会知道其实你所谓的情绪的泥沼都是你自己所想出来的。如果你学会了如何去克服,那么这一切自然不会成为束缚你的原因和理由。比如最近我在看的是阿德勒心理学,阿德勒本人也写过一本书,名字叫做《自卑与超越》,但是我现在最喜欢看的是一个其他人写的书,叫做《被讨厌的勇气》。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愿意深入的去思考现实生活当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因为害怕想着想着就会钻进牛角尖里,想着想着就会进入一个哲学的空间。
我们总是误以为深入的思考不但会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反而会把自己带到一个更深的困扰里面去。但实际上这样的困扰是因为思考的程度并不够。我们现代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喜欢思考的时候浅尝辄止,也许是因为觉得费脑子,也许是因为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时间毕竟那么宝贵,我们可以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无论什么时候思考都是很重要的。
发现自己作文篇3
我们现在正处在选择之间。文理分科,选文选理?上大学,报考什么专业?诸多的选择在等着我们。而面对选择,我们要做的就是选那条适合我们的路,能发挥我们潜能的专业。而我们的潜能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发现自己。
为什么有些人按照家长的期望学习了热门学科,却常常毕业后“英雄”无用武之地呢?抛开别的因素不谈,他是否曾好好发现过自己呢?或许就是因为他“画画”的时候,由于父母认为张张都好所以自己也这么想,结果关键时刻却偏偏挑中了“败笔”!为什么有些人选了个没有人学的学科仍旧“结果同上”呢?恐怕也有些人,或许他们并没有很出众的“画”,但他们都会发现自己,知道什么适合自己,于是他们的成功远大于前两种人。
就好像数学里的二次函数,只有合适的值才能使抛物线达到顶点最大值,而过大过小都无法达到顶点;就好像物理里的机械效率,只有电压合适的才能达到最大的效率,过大过小都不能使效率达到最大值;就好像化学里的反应,只有物质的量之比达到某一值时才能发生你想要的反应……所以,只有找到那个最合适的点,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发现自己作文篇4
在我国的绘画历史上,本来就有“书”“画”同源,“字”“画”一家的传统。中国书画配有诗词文字题跋,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是我们审美欣赏与交流的习惯。只是在近百年来,学习西方的课堂教学形式和引进教育教学科目以后,“书”和“画”就被分隔在“语文”和“美术”两个***的教学科目中。 小学语文的“写作入门教学”与美术启蒙阶段的“儿童画教学”,本来都应该在发展学生观察世界,认识生活,创造“***形形象语言”和运用“文字符号语言”,以及在创造性地表现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反映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的启蒙教育教学训练中,共同承担着别的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教育作用。但是我们现在的语文“写作入门教学”和“美术启蒙教学”,都已经完全丧失了他们本身原来赋有的“创造性”色彩,完全背离了同源、又同根的两种语言形式的特殊的“互补与依存”关系。两个语言工具学科进入教学课堂,成为互不往来的教学科目以后,各自盲目地步入已经无法自拔的教学困境中。
当前常规的小学美术教学,没有“启蒙阶段”引导儿童画进入美术教学的设计,没有促进 “儿童画”发展的教学目标,没有保护与发展“儿童画”创造性表现才能的教学要求。近年来虽然表面上教材有些改进,但是总也没有脱离开沿袭“成人化”的“临摹模仿教学”的模式。错过了启蒙教育阶段,引导学童创造“儿童画语言”,发展“创造性表现才能”的教育机遇,放弃了引导“观察——思考——发现”发展认知功能的教育优势。由于长期习惯于临摹模仿,学生观察写生的能力低下,所有“创作性表现”的教学,都已经成为美术教学的困难课题。
同样具有“创造性”色彩的“语文写作教学”,直到今天也还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看***作文”流行了三十余年,几乎成为当前的“改革”时尚。老师引导学生把平面的***画当作真实的、立体的、生活空间去观察;引导学生编造“虚假”的情节故事;引导学生“臆想”设计语言和对话;引导学生统一写作的模式。从课堂教学表面上看,教师热心的启发引导很有章法,学生积极的踊跃发言还很活跃,好像是激活了“写作教学”的一湾死水。可是“程式化”“模式化”和“说假话”的习惯影响,总是难免要危及到学生的未来。
以写作入门教学——欢乐的春节为例。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创作表现的“儿童画语言”,回忆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样游戏玩耍的。先请一位同学展示欣赏并讲述自己创作的“***画语言”,接着就让学生们默读欣赏自己创作的***画,让学生用无声的语言思考编拟自己要写的作文。
引导学生们“怎样说——就怎样写”。把美术课上自己创作的“***形形象语言”,通过语言表述导入写作创作。遇到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这样学生就无障碍的写出了完全是自己看的、自己做的、自己想的、自己说的和自己创造性的运用“文字符号语言”表达出来的“作文”。
两节课,间隔两天。虽然衔接不够及时,但“写作入门教学”进行的还很顺利。其实“发展式美术教学”与语文教学的配合,在一年级入学时的美术启蒙教学,就已经开始:
刚入学的小学生尚不认字,语文课进行的“拼音”教学正好能够帮助“美术启蒙”教学,利用“拼音”做“画题”,引导小学生创作随意性的“抽象表现”的“儿童画”。给学生发表的机会,讲述自己的画,进行“语言”训练。学生在读自己的“画作”时,都能用自己的语言讲出画中的故事。
语文课进入识字教学后,“美术启蒙教学”又利用“组词”、“造句”,启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画题”,随意创作“主观写实表现”的“儿童画”。这时进行“语言”训练,学生读自己的画,能讲出更有情趣的故事情节。
进入“视觉写实表现”阶段的“儿童画”,形象逐渐趋向客观,初现写实倾向,画面中的“形象语言”及情景故事逐渐丰满,这个阶段的儿童画,配合“语文写作入门”教学,就像上述实验课一样,能够提供大量可供选择的“素材”。
儿童画——说话——作文的‘写作入门教学’,实验教学进展顺利,初步可以看出:
“儿童画”确有“语言”功能。实践教学证明,引导学生从“读画”——“说话”——再用“文字”转换,确能轻松写出“作文”。
发现自己作文篇5
要想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应该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善于从生活中总结出经验与感悟,这样才能写出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与个性特征,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一、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抒发一个人情感的文章,因此,想让学生对作文保持兴趣,教师就要鼓励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艺术源于现实,如果没有现实生活的积累,而是写自己完全没有任何感受的文章,那么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件困难的事情。即使写出来了,这样的文章也只是徒有形式,而没有真实的感情,感动不了读者。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诀窍,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从中发现美,找回自己的写作兴趣。
想要写好现实生活,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教师可以教授他们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观察事物时做到充分利用五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同时运用,保证它们的完全开放,然后把这些感觉到的形象加以综合分析,找出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方面,加以细致描写,这样就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将观察到的生活放进作文中。例如,笔者为了锻炼学生的作文能力,曾为学生布置过这样一个作文题目《我们的校园》。校园是学生们每天都要接触的环境,然而他们对它的看法怎么样,是不是每个学生的观察都是一样呢?笔者有意识地布置这样一个题目,要求学生只要围绕校园来写作就可以,而且鼓励他们仔细观察校园的景色,来往的行人等等,结果作文完成之后,笔者发现同学们的看法截然不同。有的学生对校园清洁工阿姨很有好感,有的同学认为学校的运动环境需要改善,有的同学则认为自己在校园中学到了知识,结交了好朋友等等。大家各有各的看法,而且都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次作文练习从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出发,收到了很好的写作教学效果。同样的道理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以自己熟悉的人为写作对象,锻炼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以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鼓励学生注重积累知识,经常进行片段写作练习
一个人的阅读量对于他的写作能力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感兴趣的字词句记录下来,阅读之后反复翻看,这样慢慢的,学生就会积累到更多的课外知识,而这些都可以作为他们的写作资料。例如,在进行《我的妈妈》写作练习时,学生就可以将在《我的母亲》一课中积累到的词语运用到写作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增加阅读量的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口头表达,多说。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表对于文章写作技巧、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意见。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通过口头表达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另外,在学完某一课后,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片段写作练习,或者是要求学生每周写几篇读书感悟等等,让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和感兴趣的话题出发,写出自己的心声。例如,教师对学生进行人物作文训练时,可以首先让他们进行人物肖像、人物语言、动作的片段练习;而要写作事件作文时,则可以让他们首先进行事件发展某一个阶段的写作练习。随后,教师对学生的写作练习进行点评,指出其中需要注意的写作规范方面的问题,比如:标点符号的用法、用词技巧、详细描写和略写的问题等。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批改之后,让学生再将文章写一遍,经过反复修改,学生会有更大的进步。
三、注重学生写作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管是哪个学科,固守于惯性思维是不可取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创新,想别人不敢想,拓宽自己的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注意培养他们对语言和文字材料的敏感度。如果学生对于一些写作素材是毫无想法的,那么这样进行的写作就没有什么新意和内容,也不会受到读者的好评。只有让学生保持对文字的敏感度,那么他们才能在接触文字材料时产生灵感,能运用材料进行创作,进而有所创新。
另外,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现实,只有让学生多多接触现实生活,从现实中得到感悟,才能写出好的作文。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小记者采访团、科技实践小组、少年志愿者小组等,并让他们从自己的视角把活动写出来,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另外,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经过思考与集体合作,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也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创新。
发现自己作文篇6
关键词:私小说;《棉被》;自白
中***分类号:I313.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5-0180-03
所谓“私小说”,并非日本近代文学中某一个时期的某一个特定流派,而是涵盖整个日本近代文学的一种独特的小说样式,它的作者包括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众多小说家。大正年间(1912―1926)著名作家久米正雄曾说:“现在,几乎所有的日本作家都在写‘私小说’。”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究者们回首近代文学的全过程,更明确地发现:“在现代日本作家中,无人没有写过私小说。”可以说,“私小说”的精神与方法浸透了整个日本近代文学史。在众多作品中田山花袋的《棉被》被称为私小说的开山之作。本文以《棉被》为切入点,从“动荡曲折的创作背景”、“撕裂自己的创作心理”、“自白形式的创作笔法”三个方面分析私小说“私”的领域的成因。
一、解读田山花袋《棉被》
田山花袋(1871―1930)日本小说家。1886年迁居东京,开始涉猎西欧文学。20世纪初,自然主义文学兴起,从此转向自然主义文学创作,他写作不要技巧,只作客观、露骨的描写。1905年作为从***记者,参加了日俄战争。1907年中篇小说《棉被》问世,被称为私小说的开山之作。
“《棉被》中的男主人公时雄厌倦与妻子的生活,对女弟子芳子产生了爱恋之情,并在想象中把其作为自己真的情人。芳子的发香、笑容、眼神充斥着时雄的生活,一次次产生的冲动,但又囿于传统,只好强压自己心头的。当芳子有了年龄相当的男友时,他因无法占有芳子而居然让她的父亲把其接走以此来拆散芳子与男友。在芳子离开之后,时雄盖上芳子的棉被,埋头闻着芳子棉被上的余香,肆意地哭泣发泄。”
“作者在1905年出征之前,结识了冈山县的冈田美知代。这位少女爱读花袋的作品,经常致书作者表示仰慕与爱戴。对夫妻生活早有倦意的花袋对美知代抱有特殊的好感,随即信来信往,终于陷入热恋之中而不能自拔。”
田山花袋将自己和美知代的交往忠实地写入《棉被》,表达了“我”对自己的女学生深深的爱恋之情。作者能够将自己经历的事情进行客观地描述,完全由于他坦然的创作心境,田山花袋在《小说做法》一文中曾经谈到《棉被》的写作动机,他说:“我的《棉被》与作者没有任何考虑。既不是忏悔,也不是故意选择那种丑事而写下来。只不过把自己在人生中经历的某种事实展现在读者面前罢了。”
这虽有悖于社会的“伦理道德”,被很多人指为“不伦之恋”,但作者仍将自己生活中渴望激情、不能给予却又不想放手的心理暴露出来,主人公“我”坦言“真是混账!在恋爱上为啥要讲什么‘师生有别’呢?”恰恰是这种能够无所顾忌地展现真实的自己,反抗社会伦理束缚,追求真爱的行为,引起了很多渴望追求自由恋爱的读者的共鸣。这种勇于撕裂自己的心理,成为《棉被》真实性的保障,也由此为文学家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心理基础。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走进主人公“时雄”,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形式直接描写了“时雄”的心理想法:在得知芳子有了年龄相当的男友并与其幽会的时候,时雄喝醉后跑到芳子住处附近徘徊,他在心中反复叫喊着:“矛盾也好,什么也好,都是没有办法的。矛盾,没有节操,这都是事实,是无可奈何。事实!事实!”他还曾扪心自问,“小鸟儿只能和小鸟儿相配。自己已经没有美丽的羽毛,引不来那些小鸟儿了。”其后,当芳子提出要脱离他的监护和自己的男友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时雄觉得有一种可怕的力量压迫着自己的心胸。芳子既是他平凡生活中的花朵,也是精神上的食粮。一旦离开,自己又不得不再回到过去那种荒凉孤寂的平凡生活中,于是一种厌世情绪猛烈地向他的心胸袭来,他不平、嫉妒,他给芳子的父亲写信让其接芳子回去,他宁可让自己心爱的人离开自己回家,也不允许另一个男人陪伴在心爱的人身旁,即使自己什么都不能给予……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刻意追求细腻的心理描写,以一种自我表白的方式对人的本能欲望做了毫无遮掩的揭露,不用借助他人之口却使整个人物有血有肉,但也使整个人物都处在一个自我封闭的空间之中。所以,《棉被》主旨并非探究日本知识分子的现实生活,而是对个人精神领域的探究,它真实地再现了那种“努力趋向于个人生活的实际感受与心境”的现象。
《棉被》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竟自问世以来成为很多作家竞相模仿的对象,一时之间私小说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流,而《棉被》之所以构建了“私”的领域,其主要原因是作家具有撕裂自己的创作心理和自我表白式的创作笔法,这些也体现了整个私小说“私”的领域的成因。
二、私小说“私”的领域的成因
(一)动荡曲折的创作背景
1.社会历史背景
从1882年开始,日本的自由民权运动与群众斗争相结合,掀起了一系列农民斗争,至1885年达到了高潮。在阶级矛盾激化的背景之下,明治***府颁布保安条例,加紧镇压自由民权运动。在这种社会和***治情势下,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追求的民主、自由、美好等一切理想都破灭了。他们摒弃了旧的信仰,又未能建立起新的信仰,丧失判断善恶美丑的标准,于是怀疑一切,便彷徨在虚无和绝望之中,企***寻求一种方式来暴露他们这种“幻灭的悲哀”和“现实的痛苦”,以期以弱者的身份获得一种强者的“权力意志”。于是,一些作家把笔触转向对个人内心境界的探求,实质是在个人的小天地里寻求逃离现实的。
2.文学发展背景
日本的自然主义没有继承左拉的科学主义,而是专注于自己周围的生活事实,重视人的“自然”属性,试***从人的肉体、生理的侧面来剔取把握人生的真实。这种文学倾向显然有助于促进以往被压抑的“的***”,通过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唤起人们对“真实”的兴趣并体会“真实”的喜悦,以扭转旧的人生观及审美观。在这种文学倾向性的引领之下,文学家们开始凝视自己周边的现实,排除虚构,通过极其日常性的生活场景,客观记叙自己的心理、行为,真挚而诚实地进行告白,于是,“私小说”这一文学样式应运而生。私小说通过对个人生活经历的描写,抒发作者对社会生活、对时代的看法。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沉溺于个人的日常生活、心理和心境之中,形成个人的“私”的领域,通过自白的形式客观地表现自己的私生活,来显示作品强烈的真实性。按久米正雄的说法,“私小说就是作者把自己直截了当地暴露出来的小说。”
日本著名作家葛西善藏、宇野浩二、志贺直哉等,也都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文学发展大潮中,把夫妻吵架、儿女私情等油盐酱醋之类的生活琐事写进了小说。
(二)撕裂自己的创作心理
文学作品是客观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作家审美意识语符化的结果。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首先面对的是现实生活,如何把这些现实生活按照自己的审美意识转变为语言符号化的艺术形象,是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所要秉承的原则,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是被作家理想化的。也正因为这种理想化,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服务于作者,“幸福时放大幸福,痛苦时夸大痛苦”。
私小说的作家则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具有严于解剖自己,忠于真实自己的精神,始终把自己封锁在真实“自我”的圈子中。他们的写作全都为了说心里话,为了揭露,为了控诉,甚至有些作品成为了作家的自传。他们的创作心理往往是苦闷的、抑郁的,然而在这种苦闷和抑郁不断扩大的时候,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将眼泪、、叫号、挣扎撕扯开来,直至伤痕累累。他们旨在撕裂自己后,把自己裸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也正是这种勇于撕裂自己的创作心理,使得私小说作家的作品更触动人心,更能唤起读者对自己真实生活的客观审视。
被称为“天生的自然派”的德田秋声(1871―1943),一贯描写庶民的心,留下了一连串的珠玉珍品。其中,中篇小说《霉》中的主人公原型取自秋声的夫人小泽滨,秋声以其独自的冷澈笔致,描述了在一种相对沉闷的气氛中,人物琐碎而烦躁不安的家庭生活,细致刻画了夫妻之间的“隐私”,和长期夫妻生活中由于过于熟悉而不愿沟通导致的情感压抑和苦涩,正是因为这部作品客观地记录了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遮掩与装饰,使作者第一次借助作品反思自己,第一次听到了自己对苦涩生活发出的声声叹息及企***背叛而加速的心跳声。真实的婚姻生活所发出的无奈的感叹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葛西善藏1918年问世的短篇《带着孩子》,近松秋江(1876―1944)1910年的《给别妻的信》、1922年的《黑发》等作品中作家都秉承“写自己,呈现自己,解剖自己”的宗旨,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始终如一,这是一种鲜有的创作心境。
(三)自白形式的创作笔法
私小说之所以构造了完全属于作者的“私”的封闭空间,除了具有撕裂自我的创作心理之外,还依赖于自白形式的创作笔法。所谓“自白”是指自己说明、表白自己。自白形式源起于自然主义创作方法,但它又不同于自然主义创作方法。
自然主义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而在整个记录过程中对描写的人和事采取无动于衷的态度。如左拉所说的:“我看见什么,我说出来,我一句一句地记下来,仅限于此;道德教训,我留给道德家去做。”而自白形式则是使一些原来“深藏”在内心中的无法窥见的隐秘成为一种可视性的东西,将“不存在―存在”的历史生产转化为“不可视―可视”的历史叙述。它不仅仅是对有目共睹的事物进行客观地描述、记叙,更主要的是在其中加入了对自己内心、精神世界的客观揭示,是作者不揭示没有人会知道的个人隐私的全面披露,是一种自我揭示,其围绕的中心是某种特定的精神。简而言之,“私小说”内容的真实性只有作者自己才清楚。正如“私小说”的捍卫者久米正雄所说:“说到以往所形成的感想,还是自己写自己的‘私小说’最有安身立命之感。他人写他人的‘私小说’的时候,当然首先要判定其真伪,只有断定其具有真实性的场合,才值得信赖,值得一读。”
自白形式强调了表达思想的必要性,它把表达思想当成一个检查、了解自我的途径,旨在保障个体能够真实地面对自己、展示自己。简单地说,私小说作家自白的不是丑陋的“事”而是丑陋的“心”,而这种“丑陋的心”也只有通过自白的形式才可能得以体现。
例如志贺直哉(其文学创作跨越了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代,他的“私小说”受到极高评价)的短篇小说《在城崎》(1917):主人公“我”从电车上跳车受了伤,来到城崎温泉疗养。一天早晨,发现一只蜜蜂死去了,可从中感受到的却是一种静谧和安详。又一天上午,看到一只被人用竹签扎伤后扔到河里的大老鼠,四肢乱蹬,拼命挣扎,想得到一条生路,于是“我”想,自己也应该像老鼠这样坚韧地执著于生存才行。傍晚,在散步的途中偶尔发现一只蝾螈,“我”好奇地投过去一块小石头,不巧偏偏砸死了它。“我”顿时感到一种“活着的生物的寂寞和悲哀”,再想想自己负伤却免于一死,不禁感慨“生和死原本并不是两极的东西”。综观作者的经历,在城崎的一段体验是其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作者正是以自白的形式,把自己观察小动物的死而产生的心理变化裸地展现出来――深感在大自然的面前,人与动物只是等质的存在而已。像龙井孝作的《虫子种种》、尾崎一郎的《赤蛙》,也都是此类小说中的代表作。
中篇小说《耽溺》是岩野泡鸣(1873―1920)的重要作品。泡鸣曾明言,这篇小说是原封不动地写了自己的实际经历。这部以作者的体验为素材的小说,发表于1909年。主人公田村义雄到国府津去写脚本,与“女艺者”吉弥相识,想把她培养成一个女演员。很快地,义雄迷恋上了吉弥,又知道她已经有了男友。不顾妻室、荒唐放荡的义雄虽偶有反省,但又想“堕落、荒废、倦怠、疲劳――脆把在颓废中的放浪当做自己的自豪吧”。为了给吉弥赎身,义雄回到东京,把妻子的衣服送进当铺,换了钱寄到国府津。后来,回到浅草娘家的吉弥被发现患上了梅毒。义雄又一次痛感“倦怠和烦闷”,但为了寻求更强烈的刺激,他还是冷酷地抛弃了吉弥。整个小说充满了颓废、放荡而又无奈、凄凉的情调。在这一点上,他与花袋是一样的。
私小说能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发展、兴盛,除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影响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作家们具有敢于正视自己的心理和敢于解剖自己的勇气。“小说是一种精神性的自然,无论是对善恶还是对美丑,规定这个能写、那个不能写,都是没有道理的。小说家的任务不过是像读者用自己的感官接触自然界的现象一样,细致明了地描写作品中的现象而已。”在这样一种心理引领下,自白式的创作笔法成为私小说创作的基础,自白的形式更易于作家直接面向自己,也增加了读者对私小说真实性的认可。
“私小说”这一概念刚刚出现时,明显地带有嘲讽批评的意味。当时有人揶揄地评价说:“私小说”无非是“翻来覆去地摆弄那点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借小说公开出来而已”。
发展之中,“私小说”带给作者广阔的反思空间和展示空间,也提供给作家“自白式”的创作方式,“私小说”影响了一代代作家、读者,也由此构成了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独特现象和思潮。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私小说的复杂性和存在感使它的历史成为一部论争不休的历史,也使其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这也可说是文学史上不多见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魏大海.私小说[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
发现自己作文篇7
关键词:写好作文;生活积累;文化知识
“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是并无心得和方法的。凡是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都说明着‘应该怎样写’。作文好像并无秘诀,假使有,每个作家一定传给子孙了。”
上面是鲁迅先生的几句话,鲁迅先生的话可谓精辟到了极点,不由得使人深思,令人发省,他短短的几句话其实就提炼出了作文该如何去写才能写好这一问题。对此我对中学生如何写好作文也有几点自己的认识。
首先要加强自己的生活积累。我们要时常“观察事物”,鲁迅先生曾说过“多留心各样的事情”,许多作家也都反复申说,要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别人看不出的特点来,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其神奇之处,这是积累生活的功夫。许多作品中作者都能生动地描绘出自己要写的事物或抒发的感情,这都是因为作者能从生活中挖掘出写作的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把这情、这景写活了的缘故。所以我们中学生要全面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领悟,把平淡无奇的生活写成跌宕起伏的故事。
第二是加强自己的文化知识积累。生活是源,书本是流。大诗人朱熹曾说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碧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中的“源头活水”是从“天光碧影”中不断得出来的。这就是鲁迅先生说的“多看”这一方面了。中学生只有多读、多看、多记,才能充实自己的头脑,肚子里才能有东西,而不是空有一副空皮囊。我们写作要“读万卷书”,生活要“走万里路”,只有经过了这样的打凿,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更何况读书其实就是与古今中外的哲人、诗人“对话”,这种“对话”不仅仅是加强文化知识的积累,也是深化自己的思想,丰富自己的情感,提升自己的人格的一种途径,这是读书的功夫。读书的更深一层功夫就是要学以致用。韩愈曾说过“学以为耕,文以为获”,既然是耕耘就得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把积累的材料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达到文思泉涌的境界。
第三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之后要不断练习。作文就是写自己的发现和思考。正是由于发现和感受到了家人的亲情,朱自清写了《背影》,莫怀戚写了《散步》;正是由于悟到了人生的哲理,安徒生写了《皇帝的新装》。可以说,没有自己的思考就写不出好的作文,只有写出自己的发现和思考,才能有真情涌动,才能展示自己的个性,才能产生好的作文。但光有发现和思考也不行,我们还要提起笔来,不停地把我们的发现和思考落于纸上,不断地练笔。把每天的发现和思考写下来,就成了每天不断地日记,把不同的事和景写下来,就成了我们的随笔。作家茅盾曾说过:“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假如我们中学生平时真能这样去做,多记周记,多写片段,多练随笔,让自己的感情随时随地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因此在平时,我们强调每位学生最好每天练笔一次,内容随意,大到对时***国事的看法,小到身边琐事。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笔头熟了,素材也就丰富了。有很多内容都能运用到作文中去,写作的难度也自然减轻了。
发现自己作文篇8
教师当面评点学生习作,既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成功之处,又客观地指出不足之处,给他们提出修改建议。使他们懂得为什么改,以及如何改,同时缩短批改时间,提高作文批改的实效性。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逐步体会到:如果在批改作文时,有针对性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面对面的批改与分析,总结它的优劣,指出薄弱环节,学生就容易领悟,比抽象地写上几句评语,学生要感到亲切得多,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作文课堂上,学生在课堂打草稿时,教师应在教室巡视。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指点。巡视时候,我们应侧重于抓“大头”,即学生的作文是否紧扣题目中的重点词(题眼),选材是否有利于表达作文的中心。这样,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写法,提高发现题目的能力。抓住题眼,同时也为教师批改作文减少了一些“麻烦”。
当然,语文老师教学任务繁重,对每位学生作文进行面批,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是不太现实的。但如果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学生当面辅导,帮助他们克服作文中遇到的困难,则能真正赢得指导学生作文的主动权。
修改,也是一种有效的批改方式。
叶圣陶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谈到语文教学最终目的,叶圣陶先生还有一句名言,这就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就是强调学生对作文自改的重要作用。学生自改能将作文批改的权利最大限度地下放给学生,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批改的主人。
传统的精批细改的作文批改形式,只强调老师的详批详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完全放在被动的位置上。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语文教师要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长时间的自改作文的训练,培养自改作文的能力。应当指出的是,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绝不是主张让学生自由放任随心所欲地批改,也绝不是否定了教师在作文批改方面的主导作用。因为教师示范性的作文批改,乃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批,无非向学生说几句提示的话,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该怎样想才对,该怎样写才好……所谓改,无非给学生示范,那样想不合适,那样写不妥当,一定这样想这样写才对头。”叶圣陶先生的这番话,强调教师的示范性作文批改一定要为学生自己批改作文起表率作用,要竭力启发和相机诱导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示范作文批改中得到启示,学会自己批改作文,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作文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并由此及彼地去寻找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这种在教师示范性作文批改引导下的学生自己批改作文,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引导性,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一致。
语文教师,就应该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长时间的自己批改作文的实践活动,去真正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互批,可有效激发写作积极性。
在自改的基础上互改,学生自改作文后,要求学生当堂互改。互改是培养学生学会改作文的好办法。互改可以是同桌互改,可以几人小组互改,也可以采取差生优秀生互改。在学生互批作文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握好两个方面。首先,要善于发现别人作文中的闪光点。要多从别人作文中寻找值得自己学习的优点,学会和养成珍惜和尊重别人劳动的品质习惯。其次,要细心“挑刺”,要多挑出被点评作文中值得修改的地方,努力提出自己的修改方案,以利于作者修改文章。
这样做,不仅使学生从对方的作文中受到启发,而且也能发现自己原先没有发现的问题。学生互批作文,不仅能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也可以激发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通过互相修改,能更多地发现自己习作中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能力。从某种角度而言,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写出的批语,发表的看法,较之于教师,对自己或同学更具有启发性,更能有力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发现自己作文篇9
因为经历,所以懂得,40天的社会实践不仅锻炼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更提高了思想觉悟,***治觉悟,使自己看待问题的观点上升了一个高度,对文化共享工程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与体会,下面我把自己的工作实践与感受表述出来向老师汇报,与同学们共勉。
文化共享工程是从年四月起,由文化部,***联合实施的一项文化创新工程,主要目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加工,整合,通过互联网和卫星传输等手段将资源传输到基层,为广大群众提供公益,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年启动以来,省文化厅,省级分中心根据省实际情况,以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主线,以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以创新文化形式和内容为重点,努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市文化局积极响应省号召,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年省文化厅向市发放了50台电脑和25台投影,年又向市发放了262台电脑和26台投影,现在市已经实现了所有行***村共享工程设备覆盖率百分之百,我主要参与了农村电脑投影的发放工作和县级支中心的设备安装工作,在电脑的发放过程中首先是摸底排查阶段,我们深入到各乡镇,了解去年发放设备的使用情况,确定今年需要发放的村,然后汇总统计并举行了隆重的发放仪式。我们把各个乡的村村名,支书名,联系方式制作成卡片,评卡领取设备,这样使设备的发放井然有序,也为今后的督察工作打下基础。在县级支中心建设中,我主要参与了机房设备的安装,电子阅览室的安装工作,并参与了***书管理系统软件的机编,每天与文化局的工作人员一起把每一本书都贴上磁条按软件系统要求指令输入微机,这样读者借阅或***书馆工作人员查阅的时候就可以到微机上进行,非常快捷方便
通过参加这项工作,首先我看到了了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投入了令人惊讶的财力物力发展基层文化事业。
其次***书馆由于县级支中心的建设,极大的提高了***书馆的现代化水平,使传统***书馆落后的借阅方式一跃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再次看到了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市所以行***村都配备了电视电脑或投影,机顶盒,通过网落可以接收到***员远程教育网,资源共享网和中小学教育网的所有节目,许多落后的小山村不再是封闭的,落后的,一跃而进入信息化时代,我感觉到了祖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更看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这也坚定了我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信念。这也将是我以后工作学习的动力和目标。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农村问题作为重点问题,而文化共享工程的立足点就在农村。文化共享工程现在已经进入了持续发展阶段,有着极大的优越性,当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具体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文化共享工程管理体系建设薄弱。
二是文化信息资源工程建设重点在乡村,难点在县市,各地县级财***自筹配套经费难度仍然大,市级也存在着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的问题。
三是资源建设落后,文化共享工程的立足点在农村,需要大量的农村实用性资源,现有的资源量跟实际资源需求量还有很大差距。
四是人才队伍建设落后,缺乏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建设管理,运营管理,资源建设,技术维护,师资培训的骨干队伍。
***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农村工作确定为重点工作,这为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又带来了新的契机,相信省的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在省文化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共***书馆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实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突破,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期40天的暑假社会实践虽然短暂,但却是人生中的一次宝贵经历,充实了我的大学生活更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相信此次的社会实践会对自己今后踏入工作岗位带来很大的帮助。在这期间所积累的宝贵的工作经验将会是我一生的财富。很高兴,自己最终很好地完成了这次富有意义的暑期社会实践的工作。
一通过这次实践,使我很好的锻炼了自己的才能,加强了自己的自信心。
二锻炼了自己的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发现自己作文篇10
关键词:自悟自建;小学;作文;兴趣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很多小学生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在组织与驾驭语言能力方面也很欠缺,在写作时常会出现假大空或有话说不出的现象。自我校自悟自构作文课题研讨以来,很多教师给我了很大的启发,比如鲍书洁老师、范玉婷老师等,同时,我也吸取经验应用在作文教学中,并进而摸索探究,以求把自悟自构做得更好。自悟,也就是学生在教师无痕引导下,自主参与整个学习活动,自己领会习作要点,建构自己的习作系统。如何将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呢?
一、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对写作的兴趣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起点。教师想要构建自悟自构作文,首先就是要激发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把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为自悟自构打下兴趣基础。
1.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比如教师可经常把一些学生写得不错的作文当作范文朗读,给学生树立信心。一些写得比较差的,教师也要给予相应的鼓励,或把一些差生经过修改后的作文在课堂上读,激发差生兴趣,增强信心。
2.要注意发现学生习作中每一个闪光点,及时、经常性地为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叫好,进行表扬、鼓励,让学生觉得写作有乐趣,有兴趣。
3.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作文习作,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兴趣。
4.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作文竞赛、作文宣读等,继续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素材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
二、注重素材的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一样,是需要积累的,比如好词好句等。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还不能马上就写出好的文章,同样的事物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效果是千差万别的,而如果学生肚中无货,自然有东西也写不出来,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学生在自悟自构作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素材的积累。俗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只有读得多了,才能悟出其中道理。而素材积累多了,我们要进行写作时,才会妙笔生花,胸有成竹。
1.从阅读中积累素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因此,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多读书,注意积累,记录精彩的词句段,增长各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的阅读材料,或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帮助学生选读课外阅读材料。此外,课本教材中的一些好词佳句也需要学生掌握并能进行灵活运用,使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积累素材。
2.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说明了生活是写作之本,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无论是传世名作或是普通的艺术作品,其构建都是建立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因此,我们要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积累素材。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教师要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的能力,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观察中体会、在观察中感悟。比如教师可让学生以记日记、读后感、观察笔记等形式把自己喜闻乐见的事情、难忘的事情进行记录,形成自己的素材库,这样,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就不愁没有写作素材了,在构建作文时也非常轻松。
三、命题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在自悟自构的基础上,教师在进行命题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比如在根据校运动会写作文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由命题,学生自主命题很多,都比较新颖,比如《摔倒以后》《最后一名,好样的!》《迟到的冠***》等,这些内容都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学生写作兴趣很浓。
此外,在命题时,教师不要给予学生太多框架。作文本无定法,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多样性,让学生自由写作,命题多留空白,比如在写《第一次做家务》时,教师完全可以以《第一次……》命题,让学生补充。做家务谁不会?学生甚至已经忘记第一次做家务是什么感觉了,但自由命题便会让学生把自己难忘的、感兴趣的事情写进来,比如坐火车、得冠***、包饺子、爬山等,这样的作文才能体现学生真实写作水平,写出学生的真情实感。
四、自己发现问题
文章不厌百回改,学生在写完草稿后,往往都很少再去修改,再去品味,似乎写完就算了,就算完成一项任务了。其实这草稿中的问题还大量存在。这时,我们就要鼓励学生去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自己去体会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
1.从自读中体会自己的不足。在写作完成后,让学生反复默读自己的作文,从文章审题、立意、写作顺序、语法直至词句的运用,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改,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2.在比较中提高写作水平。有比较才有差距,教师可以提供作为参照的范文,让学生在对比中找出自己的不足,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使学生在修改中不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当然,教师也要教会学生自己修改的方法,比如修改的一般过程,修改所用的符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