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的作文篇1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我们全家人吃完晚饭后,便来到漓江边赏月。
我们来到漓江边,啊!来赏月的人真多啊!他们一群一群地坐在漓江边,有的正抬头仰望着天空,有的正在品尝着美味的月饼,有的正在谈笑风生……大约七点半,在人们焦急的等待中,月亮从云层里悄悄地露出了小半个圆脸,像一个蒙着面纱的含羞少女,悄悄地窥视人间。尽管是小半个脸,但它那柔和的***白色光映照着小半个脸庞,却使你感到温馨。大地也披上了一层柔和的纱衣。远处的山峦、树梢地悄悄地再现出身影。渐渐地,月亮终于露出了她秀丽的圆脸蛋儿,俯视着大地,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圆圆的明月,确确实实看到了月亮中朦胧的景物。是山川?是河流?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地比刚才光亮多了。一轮圆月倒映在静静的漓江江面上,一阵秋风吹来,波光粼粼,整个漓江就像一条缀满宝石的长绸带,人们借着明月的银光举杯欢歌,共享这团圆之夜。渐渐地月亮躲进了云层里,虽然看不到月亮,但却能依稀看到那圆月的身影,那云层散出圆圆的淡淡的光晕。我知道那云层后面就是圆圆的月亮,它永远是圆的,无论身处何处。大地上已经失去了先前的光亮,但我却能看见那围坐着的人们的身影,能听见他们的欢歌笑语。
月亮退去了,但是我心中的那轮明月依然高高地挂在天空。
八月十五的作文篇2
关键词:魏伯阳;参同契;月体纳甲
abstract: it is significant to launch a discussion on the theory of yue-ti-na-jia (a theory utilizing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moon to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tri-grams)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 ching learning, especially that of the han dynasty. basing on jing fang's na-jia theory, wei bo-yang, living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creatively set forth the yue-ti-na-jia theory, which will be expounded in this paper. meanwhile, its impact on the i ching learning of yu fan, a famous expert in i ching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will be further exposed.
key words: wei bo-yang; chan tong qi; yue-ti-na-jia
一、魏伯阳月体纳甲说的创立
传统易学意义上的纳甲说,始创于西汉著名易学家京房。至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在运用《周易》原理探讨道家炼丹之术的过程中,将京房纳甲说与月象有规律的盈虚变化结合起来,从而创立了月体纳甲说。
《周易参同契》说:“三日出为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蟾蜍与兔魄,日月气双明。蟾蜍视卦节,兔者吐生光。七八道已讫,屈折低下降。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方丧其明。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依京氏纳甲说,乾纳甲壬,坤纳乙癸,震纳庚,巽纳辛,坎纳戊,离纳己,艮纳丙,兑纳丁。天干又具方位,甲乙为东,丙丁为南,庚辛为西,壬癸为北,戊己为中。而月亮在一月的时间内,月象在各个不同的方位,又呈现出圆缺盈虚的有规律变化。魏伯阳对此引起了重视,认为不同时间不同方位的月象,恰恰与京房纳甲所说的卦象特别相似,上文所引即是他对此的论述。他认为:初三,月亮微明,出现在西方庚位,震纳庚,而此时月亮正象震卦一阳生于下。月亮本身不发光,而是借太阳之光反射而发光。因此,每月朔日后三日,月方生明,此是指由前一月之晦暗而生明,亦即阴极而阳生。此即其所谓“三日出为爽,震受庚西方。”至初八日,月象上缺一半,其平如绳,出现在南方丁位。兑纳丁,此时月象如同兑卦之象,阳由震初进至二为兑,故月明之半。此即其所谓“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至十五日,月满圆,出现在东方甲位。乾纳甲,乾三爻均为阳,此时月满圆极明之象,如同乾卦三爻阳极之象。此即其所谓“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七八”即指十五日,十五日月形象乾卦,阳道已尽极,阳极则生阴,此即其所谓“七八道已讫,屈折低下降。”至十六日,阳道开始消退,而受统制于阴,即阴进阳退,阴始用事。这体现在月象上,则为十六日月亮退现在西方辛位。巽纳辛,此时月象由十五满明出现亏虚,此象如同巽卦一阴初生于下。此即其所谓“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至二十三日月缺下半为下弦,而出现在南方丙位。艮纳丙,此时月象如同艮卦二阴生于一阳之下。此即其所谓“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至三十日,月完全丧明于东方乙位。坤纳乙,此时月丧明之象,如同坤三爻均为阴,阴极之象。此即其所谓“坤乙三十日,东方丧其明。”
魏伯阳将一月三十日分为六节,每节五日,各以一卦主之。自朔旦至第五日为第一节,属震;六日至十日为第二节,属兑;十一日至十五日为第三节,属乾;十六日至二十日为第四节,属巽;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为第五节,属艮;二十六日至三十日为第六节,属坤。至三十日,六节既尽,则日月合朔之后,坤阴极(月丧明于乙)则阳生,即晦去朔来,阳受阴之禅,复变为初三之震,震一阳动于下,此即乾初九“潜龙”。月象盈亏之变化,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故称为“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乾纳甲壬,坤纳乙癸,十干始于甲乙,终于壬癸。此即所谓“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蟾蜍”即月之精,“兔魄”即日之光。日明于昼,日出则月没,月出则日没,此即其所谓“蟾蜍与兔魄,日月气双明。”一月分为六节,分属六卦,又月本无光,受日之光而发光。此即其所谓“蟾蜍视卦节,兔者吐生光。”
《周易》中最为重要的两卦是乾坤,此无需多论。但自东汉京房提出乾坤为阴阳之根本,坎离为阴阳之性命之后,以至东汉末年,人们对坎离的重要性,似乎比前代尤为关注。这一点在《周易参同契》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应当说,人们对乾坤尤其是坎离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乃是魏氏创造性地提出月体纳甲说的关键理论依据之一。《参同契》说:“乾坤,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毂正轴。”又说:“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天地者,乾坤也。设位者,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谓坎离,坎离者,乾坤二用。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往来既不定,上下亦无常。”又说:“坎戊月精,离己日光,日月为《易》,则柔相当,土王四季,罗络始终,青赤白黑,各居一方,皆禀中宫戊己之功。”此是说,乾天坤地,坎月离日,乾坤定位于上下,而坎离则运行升降于其间。天为上,地为下,日出东,月出西,此即先天八卦方位中的乾南坤北离东坎西。朱熹《参同契考异》说:“其象如垣郭之形,其升降则中车轴之贯毂,以远轮,一下而一上也。”天地生日月,日月运行而形成四季,从而产生了万物。此说明了在乾坤定位之后,坎离则充分地体现了乾坤之用。就“易”字而言,坎为月,离为日,日月合之则为古之“易”字,故魏伯阳认为“坎离为易”。就纳甲而言,乾纳甲壬,坤纳乙癸,震纳庚,巽纳辛,艮纳丙,兑纳丁,此六卦均有定位。坎纳戊,离纳己,居于中宫。但中宫为土,土主四季,四方四行皆禀受坎离阴阳之气。从这种意义上讲,坎离无定位,这就如同乾坤用九用六无固定爻位一样。
应当说,魏氏月体纳甲说是易学中的纳甲说在炼丹及天文历法自然科学领域中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表现。魏伯阳援易入丹道,创立月体纳甲说的目的在于说明其丹道之术合乎《易》道,以及便于炼丹过程中对火候进退的把握。
二、月体纳甲说对虞氏易学的影响
两汉象数易学集大成者虞翻对道教及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极为倾心,他是为《周易参同契》最早作注者,其对魏氏月体纳甲说非常欣赏。月体纳甲说对虞翻易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月体纳甲援入《周易》经文注解之中。魏伯阳将易学援入炼丹之中而创立了月体纳甲说,虞翻则是将魏氏月体纳甲运用到其对《周易》的注解当中。今将虞氏有关此类方面的易例述录如下:《讼》上九:“终朝三*4之。”注:“乾为甲。”此指乾纳甲;《蛊.彖》:“先甲三日。”注:“乾为甲。”此亦指乾纳甲;《震》六二:“七日得。”注:“震数七。”震纳庚,于数为七;《归妹.彖》:“归妹,人之终始也。”注:“阴终坤癸,则乾始震庚。”坤纳癸,震纳庚;《巽》九五:“先庚三日。”注:“震主庚……乾成于甲,震成于庚”;《既济》六二:“七日得。”注:“泰震为七。”《泰》中互体震纳庚,故为七;《系辞上传》:“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注:“五位为五行之位。甲乾、乙坤相得,合木,谓天地定位也。丙艮、丁兑相得,合火,山泽通气也。戊坎、己离相得,水火相逮也。庚震、辛巽相得合金,雷风相薄也。天壬、地癸相得,合水,言阴阳相薄,而战于乾。”甲乙为东方木,丙丁为南方火,戊己为中央土,庚辛为西方金,壬癸为北方水。此即所谓的纳甲说;《系辞下传》:“变动不居,周流六虚。”注:“日月周流,终则复始,故‘周流六虚’。谓甲子之旬,辰巳虚,坎戊为月,离己为日,入于中宫,其处空虚,故称‘六虚’”;《说卦》:“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注:“万物成始乾甲,成终坤癸。艮东北,是甲癸之间,故‘万物之所成终而成始’者也”;《坤.彖》:“东北丧朋,乃终有庆。”注:“阳丧灭坤,坤终复生,谓月三日震相出庚,故‘乃终有庆’……谓阳月三日,变而成震,出庚。至月八日成兑,见丁。庚西丁南,故‘西南得朋’……二十九日,消乙入坤,灭藏于癸,乙东癸北,故‘东北丧朋’”;《坤.文言》:“敬意立而德不孤。”注:“阳见兑丁,西南得朋乃与类行,故‘德不孤’”;《坤.彖》:“西南得朋,乃与类行”。注:“谓阳得其类,月朔至望,从震至乾,与时偕行,故‘乃与类行’”。初一至十五,历经初三震象出庚,至初八兑象见丁,至十五乾象成于东;《蹇》“不利东北”。注:“艮,东北之卦。月消于艮,丧乙灭癸,故‘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彖》文),则东北丧朋也。”月自十六阳始消(即巽),历二十三日为艮,至三十日阳尽灭于坤北;《蹇.彖》:“蹇之时用大矣哉。”注:“谓坎月生西南而终东北。震象出庚,兑象见丁,乾象盈甲,巽象退辛,艮象消丙,坤象穷乙,丧灭于癸,终则复始,以生万物,故‘用大矣’”;《归妹.彖》:“归妹,天地之大义也。”注:“乾主壬,坤主癸,日月会北”;《丰.彖》:“月盈则食。”注:“月之行,生震见兑,盛于乾甲”;《系辞上传》:“四象生八卦。”注:“乾坤生春,艮兑生夏,震巽生秋,坎离生东者也。”乾坤甲乙为木于东方为春。艮兑纳丙丁为火南方为夏。震巽纳庚辛为金于西方为秋。魏氏月体纳甲说认为,北方壬癸又为乾坤所纳,但乾坤已主春,故虞氏以中宫坎离主东。其主要原因在于坎于后天八卦方位及四正卦说中,位于北方为水;《说卦》:“水火不相射。”注:“坎戊离己,月三十日,一会于壬”;《说卦》:“震,东方也。”注:“震初不见东,故不称东方卦也”。震象出于庚为西,非见于东,故不称其为东方之卦;《说卦》:“巽,东南也。”注:“巽阳隐初,又不见东南,亦不称东南卦,与震同义。”巽象消于辛为西,不见于东南;《说卦》:“兑,正秋也。”注:“兑象不见西,故不言西方之卦。”兑象见于丁为南,不见于西方;《说卦》:“乾,西北之卦也”。注:“月十五日晨象西北,故‘西北之卦’。”乾纳甲壬,十五日暮月盈于甲位东北。至晨则又象于壬,位西北,月象晨见于西北,故称为西北之卦;《说卦》:“乾为大赤。”注:“太阳为赤,月望出入时也。”月望即十五日,乾象盈于甲之时,日月相望;《说卦》:“坎为弓轮。”注:“坎为月,月在于庚,为弓。在甲,象轮。故‘弓轮’也。初三月微明于庚,月形象弓。十五日象盈于甲,月盈则圆,故象轮;《杂卦》:“未济,男之穷也。”注:“否五之二,六爻失正,而来夏阴。未济主月晦,乾道消灭,故‘男之穷也’。”《未济》来自《否》五之二。《否》下体坤于月体纳甲,为丧朋于三十日(即晦)。自十六日巽至三十日坤,乾道(阳)始消以至于尽灭。
八月十五的作文篇3
1 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 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2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3 三才天地人 四诗风雅颂
4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杭州碧波亭
5 万瓦千砖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通桥
6 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 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
7 十八年前未谋面 二三更后便知心
8 童子看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9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10 小村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 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11 半醉半醒过半夜 三更三点到三河
12 孤山独庙,一将***横刀匹马; 两岸夹河,二渔叟对钓双钩。
13 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14 有三分水二分竹添一分明月 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大江
15 尺蛇入谷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数字对联2
1、
古时曾有人在家门口贴了一副与众不同的对联:
上联:二二三三四四五
下联: 六六七七八八九
横批是:二四七三
这是一副特殊的对联,它是由数字组成的, 而且是一副隐字联,上联缺“一”、下联少 “十”,利用数字谐音连起来是“缺衣少食”,而横批则是:“儿( 2)死(4)妻(7)散(3)”。
原来这户人家在利用数字对联向人 们诉说社会的黑暗呢!
2、
西汉司马相如做官之后,有遗弃老婆卓文君之意。卓文君察觉到了,就给他写了一封信,其中有一首趣味盎然的数字诗《文君怨》:“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相如读后很受感动,与卓文君和好如初。
3、
南朝宋鲍照也有一首有趣的《数名诗》:“一身事关西,家族满山东。二年从车贺,斋祭甘泉宫。三朝国庆毕,休沐还旧邦。四牡曜长路,轻盖飞若鸿。五侯相饯送,高会集新丰。六乐陈广座,祖帐揭春风。七盘起长袖,庭下列歌钟。八珍盈雕俎,绮肴纷错重。九族共瞻迟,宾友仰徽容。十载学无就,善宦一朝通。”
4、
南朝齐、梁间范云亦有一首《数名诗》:“一鼓有余气,趫勇正纷纭。二广无遗略,雄虎自为群。三河尚扰攘,楯橹起橨榅。四巡驻青跸,瘗玉旷亭云。五十又舒斾,旗帜日缤纷。六郡良家子,慕义轻从***。七获美前载,克俊嘉昔闻。八音伫繁律,将以安司勋。九命既斯复,金璧固宜分。十难康有道,延着望卿云。”
5、
唐朝宰相权德舆也有一首《数名诗》:“一区扬雄宅,恬然无所欲。二顷季子田,岁晏常自足。三端固为累,事物反徽束。四体苟不勤,安得丰菽粟。五侯诚暐晔,荣甚或为辱。六翮未骞翔,虞罗乃相触。七人称作者,杳杳有遐躅。八桂挺奇姿,森森照初旭。九歌伤泽畔,怨思徒刺促。十翼有格言,幽贞谢浮俗。”
6、
清朝有一首嘲南方典史的数字诗《十得》,真堪捧腹。诗曰:“一命之荣算得,两根竹板拖得,三十俸银领得,四方地保传得,五十嘴巴打得,六年俸满报得,七品堂翁靠得,八十养廉借得,九品补服僭得,十分高兴不得。”
7、
红闺吟咏,大都颖慧绝伦,杂体诗尤为可喜。清·完颜恽珠《闺秀正始集·吴学素小传》云:“吴学素,字位贞,江苏娄县人,编修顾伟权室,著有《荫绿阁诗草》。位贞诗才敏捷,相传徐澹园尚书雅集东山,以《闺怨》命题,限溪、西、鸡、齐、啼韵,中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两、丈、尺、半、双等十八字。一时名宿均棘手,顾太史以语位贞。援笔伸纸,立就一律,艺林传诵。诗云:‘百尺楼头花一溪,七香车断五陵西。六桥遥望三湘水,八载空惊半夜鸡。风急九秋双燕去,云开四面万山齐。子规不解愁千丈,十二时中两两啼。’”
8、
《正始续集》载蓝燕同题同体一首,诗云:“六七鸳鸯戏一溪,怀人二十四桥西。半生书断三秋雁,万里心悬五夜鸡。蚕作百千丝已尽,鸟生八九子初齐。谁怜方寸愁盈丈,刀尺抛残双玉啼。”
9、
清·况澍《杂体诗钞》载女史杨继端(字古雪,四川遂宁人)《口占漫成》云:“十二阑干水半溪,千红万紫六桥西。两峰黛黯三春梦,一院花飞五夜鸡。鹤到九霄双翮健,书分四体八行齐。道人殷七归何处,百尺高枝莺又啼。”此诗亦限溪、西、鸡、齐、啼韵,中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两、半、双、尺等十七字。与前文吴学素、蓝燕两媛之作相比,仅少用一“丈”字。
10、
检《杂体诗钞》,又有徐兆奎《闺怨》二首,亦仿此体:“万里三州百粤溪,楼台六七画桥西。八千书寄九秋雁,十二肠回五夜鸡。何日半帘双膝半,几时一案两眉齐。纤纤丈室寻刀尺,散四愁还娇泪啼。”又:“儿童六七戏前溪,二八佳人住阁西。尺素梦来千里鲤,半床愁绝五更鸡。九秋十稔期难定,四达三条路不齐。百万回肠绕丈室,一抬两眼泪双啼。”⑷清·况周颐《餐樱庑随笔》中还记录了一首数字诗《闺怨》,为春明诗社冠***之作。诗云:“六曲围屏九曲溪,尺书五夜寄辽西。银河七夕秋填鹊,玉枕三更冷听鸡。道路十千肠欲断,年华二八发初齐。情波万丈心如一,四月山深百舌啼。”
11、
12、
再欣赏两副巧妙的数字对联。其一,“洛水元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这是明世庙斋醮对联,是袁炜所撰(见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世庙斋醮对联又一本云:“揲灵蓍之草以成文,天数五,地数五,五五二十五数,数生于道,道合元始天尊,尊无二上;截嶰竹之筒以协律,阳声六,阴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帝统万年。”此联词句与前联大同小异,据传是夏言手笔。⑵
13、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八月,高宗八旬万寿,经坛中有一长联最为壮丽,脍炙人口久,相传为尚书彭元瑞所撰。联云:“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烂辉彩服;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元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风缥缈奏丹墀。”
14、
最后再说一则有趣的以数字联取胜的故事。相传明朝时,有个穷秀才颇有才学。但因当时科举场上徇私舞弊之风盛行,他屡试不中。过了一年,又到开科考试了,他听说主考官廉洁奉公,任人唯贤,于是打点行装,赴京城再次应举。路途遥远,秀才虽然日夜兼程赶路,可当他到达京城时,考试已经结束。秀才好说歹说,终于感动了主考大人,准他补考。主考官出的题目,是要求他用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作一联。秀才听后,暗想,我就把自己一路颠簸和误考的原因说一说,以求得主考大人的谅解,便脱口说道:“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主考官暗暗称奇:“此生才学,确实不浅!”接着,他又要求秀才从十至一作一联。秀才想把这些年自己读书、应考的苦衷表一表,便朗声说:“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主考官听罢,连连称妙。又出联求对,秀才皆能对答如流。这一年解元的桂冠,就这样被这位穷秀才夺走了。
数字对联3
水冷金寒 火神庙 大兴土木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南腔北调 中***官 什么东西 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花甲重开 外加三七岁月 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古稀双庆 内多一个春秋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先生讲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丁香花 百头千头万头 童子看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课演六爻 内卦三爻 外卦三爻七 鸭浮江 数数三双多一只
棒长八尺 随身四尺 离身四尺 尺蛇人谷 量量九寸零十分
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一个美女对月 人间天上两婵娟
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五百罗汉渡江 岸边波心千佛子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八月十五的作文篇4
关键词:《易纬》;八卦卦气;《乾凿度》;《通卦验》
? a tentative research on the ?gua?qi? theory on the eight trigrams in ?yi wei?
abstract:qian zao du (chiseling open the regularity of qian (heaven)) and tong gua yan? (the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the hexagrams) in yi wei (apocrypha of the ?yi?) respectively recorded two kinds of qua qi thought (a theory explicating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seasonal points and trigrams or hexagrams) on the eight trigrams. though both of them relate to man's corresponding conducts to relevant seasons by the eight trigrams, they differ in specific contents, the order of the hexagrams, the yi ology schools attributed to, etc.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se aspects.
key words:yi wei; gua qi theory by the eight trigrams; qian zao du; tong gua yan
《易纬》有两处记载了八卦卦气说,一处为《乾凿度》卷上,另一处为《通卦验》卷下。这两种卦气说在具体内容、卦序、所属易学流派等方面有所不同,本文拟对这些方面作一初步辨析,其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乾凿度》卷上八卦卦气说?
《乾凿度》卷上载有八卦于一年中用事的八卦卦气说,其曰:?
其(八卦)布散用事也,震生物于东方,位在二月。巽散之于东南,位在四月。离长之于南方,位在五月。坤养之于西南方,位在六月。兑收之于西方,位在八月。乾制之于西北方,位在十月。坎藏之于北方,位在十一月。艮终始之于东北方,位在十二月。八卦之气终,则四正四维之分明,生长收藏之道备,阴阳之体定,神明之德通,而万物各以其类成矣,皆易之所包也。至矣哉,易之德也!孔子曰:岁三百六十日而天气周,八卦用事各四十五日,方备岁焉。故艮渐正月,巽渐三月,坤渐七月,乾渐九月,而各以卦之所言为月也。……四维正纪,经纬仲序。?
案“四正”“四维”“经纬仲序”,是古人表达空间结构的术语,涉及到四方、八位、十二度的空间结构。对此,《淮南子·天文》有明确记载。其曰:“子午、卯酉为二绳,丑寅、辰巳、未申、戌亥为四钩。东北为报德之维也,西南为背阳之维,东南为常羊之维,西北为?通之维。”[1]又曰“太阴在四仲”,高注:“仲,中也。四中,谓太阴在卯、酉、子、午四面之中也。”[1]郑玄注释这些术语说:“四维,正四时之纪。则坎、离为经,震、兑为纬,此四正之卦,为四仲之次序也。”综合《淮南子》、高注和郑注,“四正”即“四仲”,即“四中”,即“二绳”,指子午卯酉四方,其中子午为经绳,卯酉为纬绳。“四维”即“四钩”,指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角,用地支表示即丑寅、辰巳、未申、戌亥。十二支表示八方,即十二度。马王堆汉墓出土《禹藏***》小***和双古堆出土古式地盘背面,有这种***式,***示如下[2]:略?
因此,《乾凿度》卷上八卦卦气说,是八卦与岁时和空间相配纳的一种象数体例。在时间上,它以一年三百六十日八分,一卦用事四十五日。又以八卦与十二月相配,其中坎离震兑各主一月,其余四卦各主两月。在空间上,以坎离震兑主四正之位,为四正卦,其余四卦主四维之位,为四维卦。***示如下:略?
值得注意的是,《乾凿度》卷上对八卦卦气说中的四维卦相配原理专门作一解释,它说:
乾者,天也,终而为万物始,北方万物所始也,故乾位在于十月。艮者,止物者也,故在四时之终,位在十二月。巽者,阴始顺阳者也,阳始壮于东南方,故位在四月。坤者,地之道也,形正六月。?
孔子曰:乾坤,阴阳之主也。阳始于亥,形于丑。乾位在西北,阳祖微据始也。阴始于巳,形于未,据正立位,故坤位在西南,阴之正也。君道倡始,臣道终正,是以乾位在亥,坤位在未,所以明阴阳之职,定君臣之位也。
?
这段话说明,四维卦与月份、方位的配纳,是依据卦象和岁时阴阳二气之理。案乾为天,为始,《乾·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卦辞曰“元亨利贞”,子夏注曰:“元,始也。”[3]郑玄于《通卦验》卷上注两引“乾为始”。(郑注《通卦验》卷上“知命卜符于名人”曰:“著六法,则以乾为始,坤为终者。……故此六法以乾坤为终始。”)
郑玄注曰“阳气始于亥,生于子,形于丑”,古人认为,阳气始于十月西北亥方,生于子,形于丑,故以乾天、始的卦象配十月西北亥方,正恰当表示了元阳之气发生的形上(案:天指形上之意)始据。《说卦》曰:“坤为地。”《乾坤凿度》卷上曰:“坤为形。”故坤有形的古逸象。郑玄注曰“阴气始于巳,生于午,形于未”,古人认为,阴气始于巳,生于午,形于六月西南未方,故以坤地、形的卦象配六月西南未方,正恰当表示了阴凝之气成物之形的形下(案:地为形下之意)事实。《说卦》曰:“艮,止也。”十二月为一岁之终止,故以艮配十二月。《乾凿度》卷上曰:“巽,顺也。”陆绩注《巽·彖》曰:“巽,顺也。”王肃注《中孚·彖传》曰:“巽,顺。”[4]故巽有顺的逸象。四月于东南巳位,阳气壮盛,阴始顺之,故以巽顺的卦象配四月巳位。?
从《乾凿度》以上对四维卦相配原理的说明,可推知八卦卦气的配纳是八卦之象与一岁阴阳二气之理的精密契合,亦即象理合一,此即“阴阳之体定”,亦即“《易》以道阴阳”的本质。?
《乾凿度》卷上这种八卦卦气说,其八卦一年用事以震卦为首,这是一个重要特点。案《逸周书·周月解》曰:“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夏数得天,百王所同。其在商汤,……改正朔,……以建丑之月为正。……亦越我周王,致伐于商,改正异械,以垂三统。至于敬授民时,巡狩祭享,犹自夏焉。”[5]案《逸周书》的来源,或说是孔子删书之余所编,或说是古书流行于民间,后人搜集起来的,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周人在解释周代历法时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天地运行的正道,四时流行的常轨,是不可变易的道理。这种道理,夏人早就体悟并依之制订了历法。这种历法以正月寅春为首,与天道运行的度数相符合。而商、周皆改正朔,商以建丑之月(十二月)为正,周以子月(十一月)为正。但周代在敬授民时、巡狩祭享等方面仍然实行夏历,以春为一年开始。由此看来,以春夏秋冬、生长收藏为一年次序,这种思想早在夏代已经出现,至周人仍然实行,可谓源远流长。《乾凿度》八卦卦气说以震春为首,一年用事,正反映了源于夏人的这种“生长收藏之道”。?
把《乾凿度》卷上八卦卦气说的卦序与《说卦》所载八卦用事之序相对照,可看到二者相同,当为同一系统。《说卦》记载:“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晋人干宝认为这章文字属于《连山》内容。朱彝尊《经义考》引干宝之言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此《连山》之易也。”[6]《连山》为古三《易》之一,郑玄、桓谭、姚信、皇甫谧、孔颖达等人指出为夏人之《易》,其卦序以艮为首。 《周礼·春官·大卜》:“(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又《周礼·春官·?人》:“?人掌三《易》,以辨九?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贾公彦疏曰:“此《连山易》,其卦以纯艮为首。”又见《周易正义·卷首》第三《论三代之〈易〉》。又,桓谭、姚信、皇甫谧等人都有论及,见朱彝尊《经义考》引,中华书局,1998年,23页。案“艮渐正月”,以艮为首也即以春为首,这确实符合夏人以春为一年之首的思路和历法。皇甫谧指出了这一点:“夏以十三月为正,人统,艮渐正月,故以艮为首。”[6]因此,以震春为首的《说卦》这段内容,与以艮为首的《连山》有同一的古代易学知识背景,确应归入《连山》系统,干宝之言确有见地。而由此推之,《乾凿度》的八卦卦气说也当属于《连山》系统。这样看来,它的来源很可能非常早。?
刘大钧先生指出:“《说卦》此章,实际上乃是记录了古人‘卦气’之说。”[7]案《说卦》内容甚古,其成书在战国。由此推之,《乾凿度》八卦卦气说当渊源甚古,最迟当在战国时已经存在。?
二、《通卦验》卷下八卦卦气占候?
《通卦验》卷下记载了另一种八卦卦气说,在内容、卦序、功用等方面与《乾凿度》卷下八卦卦气说有所不同。其曰:?
冬至四十五日以次,周天三百六十五日复当。乾,西北也,主立冬,人定,白气出,直乾。坎,北方也,主冬至,夜半,黑气出,直坎。艮,东北也,主立春,鸡鸣,黄气出,直艮。震,东方也,主春分,日出,青气出,直震。巽,东南也,主立夏,食时,青气出,直巽。离,南方也,主夏至,日中,赤气出,直离。坤,西南也,主立秋,晡时,黄气出,直坤。兑,西方也,主秋分,日(入),白气出,直兑。
?
可见,在内容上,它是以八卦与八方、八节(即二分、二至、四立)、五色和一日中的八时相配。与《乾凿度》卷上八卦卦气按一年三百六十日八均分不同,《通卦验》采用古四分历《殷历》,按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八分为八节,八节的日数是不可能均等的。《通卦验》只指出“冬至四十五日”,其余则阙如。那么,其余七节的日数如何呢?《淮南子·天文》所记录的《殷历》可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淮南子·天文》所记录的历法为古四分历《殷历》,陶磊先生对此有较详细的论证。参看陶磊《〈淮南子·天文〉研究——从数术史的角度》,齐鲁书社2003年,98-110页。《淮南子·天文》记八节之日数曰:?
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丑则大寒,音比无射;加十五日指报德之维,则越阴在地,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阳气冻解,音比南吕;加十五日指寅则雨水,音比夷则;加十五日指甲则雷惊蛰,音比林钟;加十五日指卯中绳,故曰春分则雷行,音比蕤宾;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加十五日指辰则谷雨,音比姑洗;加十五日指常羊之维则春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夏,大风济,音比夹钟;加十五日指巳则小满,音比太蔟;加十五日指丙则芒种,音比大吕;加十五日指午则阳气极,故曰有四十六日而夏至,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丁则小暑,音比大吕;加十五日指未则大暑,音比太蔟;加十五日指背阳之维则夏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秋,凉风至,音比夹钟;加十五日指申则处暑,音比姑洗;加十五日指庚则白露降,音比仲吕;加十五日指酉中绳,故曰秋分雷戒,蛰虫北乡,音比蕤宾;加十五日指辛则寒露,音比林钟;加十五日指戌则霜降,音比夷则;加十五日指?通之维则秋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冬,草木毕死,音比南吕;加十五日指亥则小雪,音比无射;加十五日指壬则大雪,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子。?
由此,可知八节的时间为:冬至四十六日,立春四十五日,春分四十六日,立夏四十六日,夏至四十六日,立秋四十五日,秋分四十六日,立冬四十五日。由此,我们推测《通卦验》的八节日数应与此同:冬至四十六日(《通卦验》卷***“四十五日”疑误,当为四十六日),立春四十五日,春分四十六日,立夏四十六日,夏至四十六日,立秋四十五日,秋分四十六日,立冬四十五日。?
由此,我们可将《通卦验》卷下八卦卦气中,八卦与八方、八节、一日中的八时、五色、日数的相配,***示如下:略
《通卦验》八卦卦气***与《乾凿度》八卦卦气以震为首的卦序不同,《通卦验》八卦卦气以乾为首,这表明它应属于《周易》系统。作为三《易》之一,《周易》系统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它的卦序以乾为首,不论是传本《易经》六十四卦卦序、《说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的卦序,还是出土帛书《易经》的分宫卦序,皆如此。贾公彦疏《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三曰《周易》”曰:“《周易》以纯《乾》为首。”《通卦验》八卦卦气以乾为首的作法,也定当本之于《周易》系统的这种结构特征。对这种乾为首的八卦卦气卦序,我们推测它可能形成于秦代。秦以十月为正,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初并天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通卦验》八卦卦气以乾配十月立冬,作为一年的开始,显然是有秦历法的背景。因此,不能排除它在秦代形成的可能。?
从功用而言,《通卦验》八卦卦气是一种占候灾异的占术。《通卦验》卷下曰:“凡易八卦之气,验应各如其法度,则阴阳和,六律调,风雨时,五谷成熟,人民取昌,此圣帝明王所以致太平法。八卦气不效,则灾异气臻,八卦气应失常。”八卦之气的验应,有两种情况:若卦气适时而至,则呈现为祥瑞,如立冬人定时乾气出直,白气出,则一切正常,社会太平,可谓正气,等等;若卦气非时而至,则为灾异。灾异的情况,按较详细的一年二十四气来看,又可分为两种情形,即卦气出右和卦气出左。卦气出右即先时而至,先时而至则有灾异,如艮气正常应出直立春,若出右直大寒之地,则万物霜。卦气出左即后时而至,如艮气若出左直惊蛰之地,则山崩,涌水出。又按较简略的一年八节来看,亦可分为两种情形,即气进和气退。气进即卦气出直下一节,如艮气见于春分之分,则万物不成,气过山崩。气退即卦气出直上一节,如艮气见于冬至之分,则数有云雾霜。灾异除应于当时外,还应于其冲之时,如直立春的艮气不至,则立秋山陵多崩,万物华实不成,五谷不入。依据《通卦验》卷下所载,以及郑玄之注,列表1如下:?
关于八卦卦气占候的原理,《通卦验》卷下明确指出:“夫八卦谬乱,则纲纪坏败,日月星辰失其行,阴阳不和,四时易***。八卦气不效,则灾异气臻,八卦气应失常。”又曰:“故设卦观象,以知有亡。”在通卦验作者们看来,表示卦气的八卦是整个占候的核心,发生灾异的原因是由于当直的八卦谬乱,即八卦气不能够按时起效。因此,通过设卦观象,即可测知灾异。《通卦验》卷下记载的一些卦象,以及郑玄的卦象注释,就表现了古人的这一理路。下面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1)《说卦》曰“乾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故乾气不时主要引致这些方面的灾异。《通卦验》于乾气见于冬至曰:“乾为君、父,为寒,为冰,为金,为玉。于是岁,则立夏蚤蛰,夏至寒。”郑玄注曰:“为君为父,言或有偶(张惠言曰:时当有??君父者)。为金为玉,宝物将用也。”由郑注可知,《通卦验》当脱落“时有??君父者”、“宝物将用”类似文字。案:由乾为寒,故夏至寒。由乾为君为父,故时当有??君父者。由乾为金为玉,故宝物将用。?
(2)《说卦》曰“坎为水”,故坎气不时主要致水灾。《通卦验》于坎气见于立春曰:“坎为沟渎,于是岁多水灾,江河决,山水涌出。”郑注:“立春之分,分属于艮,坎气见焉,是谓水气乘出,故岁多水灾,江河决,沟渎坏也。”案:立春本属艮分直,坎气进现,发生灾异。由坎为水,为沟渎,艮为山(皆见《说卦》),故多水灾,山水涌出,沟渎坏。?
(3)《说卦》曰“艮为山”,故艮气不时主要致山崩之灾。《通卦验》于艮气见于春分曰:“艮为山,为止不止,则气过山崩。”郑注:“春分之分,分属于震,艮气见焉,过而动,是以崩也。”案:春分本属震分直,艮气进现,发生灾异。由艮为山为止,震为动,故有山崩之灾。?
(4)《说卦》曰“震为雷”,故震气不时主要致少雷或雷盛的灾异,即《通卦验》所言:“震气不至,则岁中少雷。”“震气见立夏之分,雷气盛,不云而雷。”?
(5)《说卦》曰“巽为风”,故巽气不至主要致风灾,即《通卦验》所言:“气出右,风橛木。”“巽气不至,则岁中多大风,发屋扬砂。”“巽气见夏至之分,则风,气过折木。”“巽气退,则盲风至。”?
(6)《说卦》曰“离为日,为目,为戈兵”,故离气不至主要引致这些方面的灾异,即《通卦验》所言:“离气不至,则无日光,人民病目痛。”“离气见于立秋之分(郑注:离为戈兵,失气,故兵起也。张惠言曰:‘立秋之分’下,脱‘兵起’句)。”“离气退,则其岁日无光。”
《通卦验》八卦卦气占候
乾气气出霜降之地,万物半死。案:郑玄注曰“立冬之左霜降之地,右小雪之地”,“左”“右”疑有误,应为“立冬之右霜降之地,左小雪之地”。气出小雪之地,万物伤。乾气见于冬至之分,则阳气火盛,当藏不藏,蛰虫冬行。乾气退,见于秋分之分,伤万物。乾气不至,则立夏有寒,伤禾稼,万物多死,人民疾***。于是岁,立夏蚤蛰,夏至寒。
坎气气出大雪之地,天下旱。郑注:“冬至右小雪之地。”孙诒让案:“《宝典》引作‘冬至之右大雪之地’。”张惠言谓:“右小雪,‘小’当作大。”据改。气出小寒之地,涌水出。郑注:“小雪水方盛。”孙诒让案:“《宝典》引作‘左小寒之地,小寒水方盛’。”张惠言曰:“‘雪’当为寒。冬至左小寒之地,‘水’当为冰,十二月冰方盛也。”据改。坎气见立春之分,则水气乘出,于是岁多水灾,江河决,山水涌出。坎气退,见于立冬之分,则天下旱。坎气不至,则夏至大寒雨雪,涌泉出,岁多大水。?
艮气气出大寒之地,万物霜。气出惊蛰之地,山崩,涌水出。?艮气见于春分之分,则万物不成,气过山崩。?艮气见于冬至之分,则数有云雾霜。艮气不至,则立秋山陵多崩,万物华实不成,五谷不入。
震气气出雨水之地,万物半死。气出清明之地,蛟龙出。震气见立夏之分,雷气盛,万物蒙而死,不实,龙蛇数见,不云而雷,冬至乃至。震气见于立春之分,岁中少雷,万物不茂。震气不至,则岁中少雷,万物不实,人民疾热。
巽气气出谷雨之地,风橛木。气出小满之地,万物伤,人民疾湿。巽气见夏至之分,则风,气过折木。巽气见于春分之地,则盲风至,万物不成,湿伤人民。巽气不至,则岁中多大风,发屋扬砂,禾稼尽卧。
离气气出芒种之地,万物半死。气出小暑之地,赤地千里。离气见于立秋之分,兵起。离气见于立夏之分,则其岁日无光,阴必害之。离气不至,则日无光,五谷不荣,人民病目痛,冬无冰。?
坤气气出大暑之地,万物半死。气出处暑之地,地动。坤气见于秋分之分,则其岁地动摇,江河水乍存乍亡。坤气见于夏至之分,则地***,水泉不泯。坤气不至,则万物不茂,地数震,牛羊多死。?
兑气气出白露之地,万物不生。气出寒露之地,则虎伤人。兑气见于立冬之分,则万物不成,虎狼为灾,在泽中。兑气见于立秋之分,则泽枯,万物不成。兑气不至,则岁中多霜,草木枯落,人民疥瘙。
(7)《说卦》曰“坤为地”,故坤气不时则发生地震、地裂等灾异,即《通卦验》所言:“气出左,地动。”“坤气不至,地数震。”“坤气见于秋分之分,则其岁地动摇。”“坤气退,则地***。”?
(8)《说卦》曰:“兑为泽,为毁折。”马融注《颐》爻曰:“兑为虎。”[4]陆绩注《革》上六《象》曰:“兑称虎。”[4]看来,兑当有虎的古逸象。因此,兑气不时则发生这些方面的灾异,即《通卦验》所言:“气出右,万物不生。气出左,则虎害人。:”“兑气不至,则草木枯落。”“兑气见于立冬之分,则万物不成,虎狼为灾,在泽中。”“兑气退,则泽枯,万物不成。”
?
参考文献:?
[1]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94.?
[2]李零.中国方术考(修订版)[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133.?
[3]李鼎祚.周易集解[m].喜墨斋刻本.?
[4]方申.方氏易学五书[m].续修四库全书本.?
[5]逸周书[m].汉魏丛书[z].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281.?
八月十五的作文篇5
恭寿早年家贫,学山水苦无师承,画作不入时蹊。乾隆三十二年(1767),值乡贤王文治自云南解组归里,恭寿得从王氏游。王文治书法海内享盛名,遂以书家用笔之道授恭寿。恭寿得其中锋,侧使之,运之于画。文治尝谓恭寿曰:“画理出于书卷,必得深入古人一种书,乃能用之不穷,泛为涉猎,每益也。”恭寿于是发奋读《史记》,经年精熟,落笔遂迥异时流。适中书舍人王宸授宜昌司马,途出京口,屡至文治家,见恭寿画而异之。恭寿因受业焉,宸喻以“宿雨初收,晓烟未泮”八字真言,画遂大进。
恭寿病时人作画多袭宋元皮相而实无所得,于是由文征明、董其昌两家通会古人。尝与知音者论画,谓:“与其为伪宋元,毋宁为真明贤。明贤何尝不仿宋元?但能得其真精神,勿袭貌耳。”所收明贤真迹极多,日夕临仿,数载后,其画遂亦绝伦轶群。乾隆三十八年(1773)夏四月,恭寿游焦山,为拓庵摹《狮子林***》,王文治为题词,云:“古人文贵夺胎,书画亦然,然非实有诸己,即不能心契古人之妙。虽生吞活剥,亦剽贼,不云夺胎也。此***清仿荆关,石谷仿清,而握又仿石谷,虽不必毫发皆似,而古人情状尽流于绢素间。则以此画为夺石谷之胎也可,即以画为夺云林荆关之胎,亦无不可。”自是恭寿画作多倩文治题词,时有“潘画王题”之誉,称双壁,人有得其片纸者,如获至宝。所作画因梦楼(王文治)增重,然其诗画皆足自立,不尽依人也。
乾隆46年(1781)恭寿受戒于高寺如鉴长老,法号达莲。皈佛后好写佛像,旁涉圣贤仙灵。其画格远,得力于禅悦居多。又曾发愿创作一百幅佛像。潘恭寿尝作《大士像立轴》,以楷书录《心经》于其上,自题“大清国善男子”。
恭寿诗书画俱佳。山水规模文征明,秀绝一时,花卉取法恽寿平,颇有韵致。兼善佛像竹石士女。中岁后归心净域,世虑萧淡。虽托业于毫楮而无画家面目,居常罕所往还,惟与王梦楼太守契全。故每一点染辄能超越常蹊。恭寿山水花卉多用没骨法。画花卉者,向以徐熙、黄筌为最,而没骨始于黄筌。恭寿花卉全施五彩,绝无墨迹,可谓用古而不泥于古。其山水,林峦秀异,傅色明净,别有意趣。时吴下鉴家以南田新罗为上品,次则莲巢铁生,声价并重,有潘圣人之目。书法褚遂良,行楷秀逸,篆隶尤古雅。其诗清远拔俗,有王孟风格,故所画皆含诗意。时人评之“如孤鹤唳空,逸情远韵,令人绝尘俗。”有《龟仙精舍集》。
乾隆56年(1791),恭寿因病而卒,享年54岁。王文治痛悼惜之,见唐耀卿手绘恭寿画像而叹曰:“今年甫54四岁,忽示疾而逝。寸缣尺楮,贵如拱璧。余每见,辄低徊不忍释手。兹唐君耀卿,以其画像见示。盖其生时所摹。而***中树石衣履,皆其所自作也。”痛悼之情又尝付于诗文:“见说莲巢染翰时,郊原膏雨正芳滋。心灵适与天公合,意匠还应草木知。呜呼!莲巢仪容难再,此画流传定千古。”晚年,对挚友仍念念不忘:“呜呼!如莲巢者,可谓古今之高人,友谊中未可多得者也,悲夫!”
恭寿其人美姿容,清超无俗,不乐仕进。文治谓其“端好如女郎,皎皎洁白皙。”既而皈佛,受菩萨戒,简澹有古高僧风。与同里唐耀卿友善。唐亦善写生,酷似潘笔。两人清斋奉佛,俱有萧然出尘之思。
恭寿与丹徒张、顾鹤庆、蔡嘉等齐名,其画风既异于金陵八家,又不同于“扬州八怪”。出入丁云鹏、沈周、文征明、董其昌、恽寿平,参之大小米之山水,乃以诗文滋养绘画,淡雅空灵,力开蹊畦,而创“丹徒画派”。传世作品有《写柳永词意***》轴、《林屋洞天***》轴、《烟云阁***》轴、《仿戴逵破琴***》轴、《烟浮远岫***》轴、《幽亭秀木***》、《松柏芝兰***》轴等。
近来学者对于潘恭寿多所留意,限于资料有限,对于潘恭寿的生平事迹了解较少,其前后次序也多颠倒错乱,于是在完成潘恭寿传记的基础上,编辑成潘恭寿年谱。详列如下:
乾隆六年辛酉(1741)一岁
五月十二日,潘恭寿生于丹徒。父潘振翼,弟思牧,子歧,侄圭。其山水规模文征明,得劲之致。事见彭郎峰编《历代画史汇传》卷十九(扫叶山房刊本);黄宾虹,邓实编 吴勾钱泳梅溪辑《履园画学》(中华美术丛书)初集第一辑(北京古籍出版社);王辑《扬州画苑》卷三;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一下;清・冯金伯撰《墨香居画识》(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影印本)。
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7)二十六岁
值乡贤王文治因故罢官归里,恭寿得与王氏频相交往。王氏书法海内享盛名,遂以书家用笔之道授恭寿,自是其画日进。自是潘画王题称双壁,为时所宝。后因王文治受知于名家王宸,恭寿师事之。宸以“宿雨初收,晓烟未泮”八字真言授之,复取古迹证仿,画日大进。(事见俞蛟撰《梦厂杂著》卷七《读画闲评》;蒋宝龄《墨林今话》;王文治《梦楼诗集》;黄钺著《画史录》《中华美术丛书》初辑第四辑北京古籍出版社)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1770)三十岁
潘恭寿作《秋林读画***》,王文治题诗3首。潘恭寿诗画俱佳,善吟咏,意绪可怜,五、七言简淡有唐人风,画多含诗意。
乾隆三十八年癸巳(1773)三十三岁
夏四月,游焦山,为拓庵摹《狮子林***》,王文治为题词。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三十七岁
仲秋,潘恭寿作《花卉扇》,款为:“小樵尊兄大人雅正,丁酉仲秋莲巢弟潘恭寿写。”(镇江市博物馆藏)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三十八岁
潘恭寿作《男观音像》,自题:“乾隆四十三年,莲巢居士供养第五本。”王文治题跋。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四十岁
耕亭太史属莲巢临《桃源春水***轴》,自题云:“桃源春水,仿赵文度奉耕亭太史雅正,莲巢潘恭寿。”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1781)四十一岁
约于是年,潘恭寿受戒于扬州高寺如鉴长老。九月潘恭寿题跋宋张樗寮《华严经真迹册》。十月,潘恭寿作《凉朋赏月扇》,款为“辛丑十月之望,莲巢弟潘恭寿。”冬,十一月二十八日,王文治为潘莲巢所写牡丹亭杜丽娘像题词。
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四十二岁
潘恭寿与王文治同避暑郭氏园,恭寿作《绿蔷楼消夏***》。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四十三岁
正月,潘恭寿作《临明贤兰竹八种卷》,王文治跋。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四十四岁
正月初一,潘恭寿作《重岩暮霭***》。三月四日,潘恭寿作《桐圃***》立轴,设色纸本。潘恭寿作《僧楼雨摺扇》,自题“孤蓬烟浦曾为别,冰簟空山梦已遥,更向僧楼秋墓亭,禅灯寂寂夜迢迢。甲辰闰月写僧楼听雨***,并录旧作奉***石冈先生,恭寿。”
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四十五岁
潘莲巢作《写宋贤词意山水轴》,画幅绢本高四尺三寸,宽一尺五寸五分。青绿山水画。
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四十六岁
暮春,与王文治等同游西湖后,潘恭寿作《西湖佳景卷》。九月,潘恭寿作《山阁琴声***》,纸本设色,款署“莲巢潘恭寿”。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四十七岁
潘恭寿作《大士像立轴》,以楷书录《心经》于其上,自题“大清国善男子吴际昕于乾隆三十八年六月八日病中梦白衣大士现象,虔信供养有年矣,丁未七月十三日为写像并书心经一通,因志其因缘如此,优婆塞戒弟子潘恭寿。”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1788)四十八岁
潘恭寿作《深云庵探梅***轴》、《秋山萧寺***》。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四十九岁
潘恭寿作《仿钱叔宝松柏同春***轴》,李玉注云:“幅内钩写萱花古雅,皆千锤百炼,直逼石田,又何重于王题也。”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五十岁
潘莲巢仿《董文敏山水轴》、《松树丈幅》。五月,潘恭寿生辰,王文治为作诗祝寿。十月,潘恭寿作《戴安道破琴***轴》。冬,潘恭寿作《仿石田山水卷》、《林屋洞天***》、《芭蕉仕女***》。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五十一岁
此年,潘恭寿临《赵文敏中峰禅师像轴》,正月,潘恭寿作《临香光山雨欲来***卷》 上有王文治题。十月,潘恭寿作《仿石田山居垂钓***轴》。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五十二岁
八月,潘恭寿作《临石田秋山高士***轴》,款为“石田先生秋山高士***,壬子八月七日恭寿临。”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1793)五十三岁
五月,潘恭寿作《临董文敏没骨山水轴》。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五十四岁
五月九日,潘恭寿作《佛像***》轴,绢本设色。是年潘恭寿卒,年五十四。王文治跋唐耀卿为潘恭寿所作《莲巢小像》。时潘恭寿与张、顾鹤庆、蔡嘉等称 “丹徒派”。
(作者工作单位:天津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彭郎峰编:《历代画史汇传》 扫叶山房刊本。
[2](清)何绍章等修:《丹徒县志》 清光绪五年刻本。
[3]黄钺:《画史录》 《中华美术丛书》初辑第四辑 北京古籍出版社。
[4](清)王文治:《王梦楼诗集》同文***书馆1916年石印本。
八月十五的作文篇6
?a tentative research on zhu zhen's ?na?jia? theory
abstract:zhu zhen's ?na?jia? theory (a theory corresponding the hexagrams to the heavenly stems and earthly branches) conceives abundant contents. not only did he succeeded jing fang and yu fan's ways and means in annotating the ?yi?, but also tried to theoretically demonstrate that ?na?jia? theory ought to be attributed intrinsically to ?zhouyi?. it was original in the history of the ?yi? learning for him to interpret the heaven?earth number of fifty?five with numbers and principles of ?na?jia?. he attempted to correspond the diagram of ?na?jia? illustrating the wax and wane of the moon to the primordial theory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reflecting his endeavor to merge the image?number theory of the ?han yi? and the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s of the ?song yi? into one. departing from the ?na?jia? theory and ?na?jia? chart as well as the primordial ?yi?,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zhu zhen in correlating the ?na?jia? theory to the primordial ?yi?.?
key words: zhu zhen;? na?jia?; diagram of ?na?jia?; the primordial eight trigrams
朱震(1072-1138),字子发,号汉上,湖北荆门***人(今湖北荆门),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易学家。朱震试***站在象数学的角度,对汉唐及北宋以来的易学发展做出一次全面的总结,故其易学之基本特点,一是以象数之学为易学研究的基础,着重阐发象数易学的理论,但并不偏废义理;二是广泛采辑并折衷百家之学,将两汉象数易学与北宋***书学之成果联系起来,以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易学体系,其易学纳甲观,就鲜明地体现出这一特点。
一、纳甲及其数理?
纳,有吸纳、纳入之意。纳甲,是将历法中的十干纳入易学中与易卦相配,因天干以甲为首,“举甲以该十日” (第341页)[1],故称纳甲。朱震以纳甲注解《周易》,主要受京房纳甲说和虞翻月体纳甲思想的影响。关于八卦纳甲,朱震说:
?乾纳甲壬,坤纳乙癸,震纳庚,巽纳辛,坎纳戊,离纳己,艮纳丙,兑纳丁,庚戊丙三者,得于乾者也;辛己丁三者,得于坤者也。始于甲乙,终于壬癸,而天地五十五数具焉。其在《易》之《蛊》曰:“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在《巽》曰:“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在《离》曰:“巳日乃孚。”在《系辞》曰:“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此见于纳甲者也。(第4页) [1]
按照朱震之意,纳甲之法,即乾纳甲壬,乾内卦纳甲,外卦纳壬;坤纳乙癸,坤内卦纳乙,外卦纳癸。其它六卦依次为:震纳庚,巽纳辛,坎纳戊,离纳己,艮纳丙,兑纳丁。从形式上看,这是八卦与十干的简单搭配组合。实际上,这种搭配组合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着一定的依据。乾坤纳甲乙壬癸,在于“乾坤者,阴阳之根本” (第341页) [1]?,分甲乙壬癸,代表阴阳之终始。历法中的天干,甲乙为始,甲为阳,乙为阴;壬癸为终,壬为阳,癸为阴,故乾纳甲壬,坤纳乙癸。其它六卦与天干的搭配,是按照《说卦》中“乾坤生六子”的次序,乾坤一索得震巽,故震纳庚,巽纳辛;再索得坎离,故坎纳戊,离纳己;三索得艮兑,故艮纳丙,兑纳丁。朱震所言“庚戊丙三者,得于乾也者;辛己丁三者,得于坤者也”即指此意。然按照《说卦》六子顺序,长男、长女为首,宜纳丙丁,少男、少女居末,宜纳庚辛。对此,朱震以为,卦“皆自下生”(第341页) ?[1]?,八卦纳甲反映了造化胎育之理。依照北宋自然科学家沈括的理解,“卦必自下生,先初爻,次中爻,末乃至上爻。此易之叙,然亦胎育之理也。物之处胎甲,莫不倒生,自下而生者” (卷七) [2]?。据此,六子中震纳庚,巽纳辛,艮纳丙,兑纳丁。朱震的八卦纳甲说,从思想渊源上看,来自西汉儒生京房。京房说:“分天地乾坤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坎离之象配戊己,艮兑之象配丙丁。”(第133页)[3]
为了证明纳甲之法为《周易》所固有,朱震举《周易》古经中《?》、《巽》、《离》卦爻辞为例,并作“乾甲***”和“震庚***”,以***形加以解说。兹举“乾甲***”为例说明之:?
此***本于《彖·蛊》:“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根据先儒八卦纳甲说,乾卦纳甲,故此***朱震称之为“乾甲***”。按照他的理解,“虞曰谓初变成乾,乾为甲,至二成离,离为日。乾三爻在前,故先甲三日,贲时也。变三至四体离,至五成乾,乾三爻在后,故后甲三日,无妄时也。《易》出震,消息历乾坤象。乾为始,坤为终,故终则有始。乾为天,震为行,故天行也” (第342页) [1]?。此是说,《蛊》初六变为阳爻,内卦为乾,乾纳甲。九二变为阴爻,内卦乾变为离,离为日。乾卦三爻,在离卦之前,所以“先甲三日”。“至二成离”,即蛊下体变为离,下离上艮,为《贲》,所以说“《贲》时也。”蛊九三变为阴爻,变为阳爻,外卦则为离,此即“变三至四体离”。蛊六五变为阴爻,则外卦离变为乾,内震外乾,为《无妄》,乾卦三爻在离卦之后,所以说“后甲三日”。朱震显然是以虞氏卦变兼纳甲说解释此***。他在此***之后,又作“虞氏义”***,具体展现了《蛊》卦变的情况(见下***)。?
由此可见,朱震所列的“乾甲***”其实就是“虞氏义***”,不过他在这里所要强调的就是,“右虞氏义***说与乾甲***说同” (第344页)[1],也就是说,虞翻的解释,源于《周易》一书固有的纳甲法。这种阐释,与朱震治《易》的基本特点和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朱震视象数学为易学之源,凡先儒所创象数之法,朱震均将其提升为《周易》所固有。事实上,《周易》古经中所记录的天干,只能说明古人以天干记日由来已久,至少在《易经》成书时便有此思想,而将十干纳入易学与易卦相配,始于西汉易学家京房。朱震并非不知纳甲始于京房、虞翻等人,只是由于他将《周易》的象数学视为易学之源,故而得出纳甲为《易》所固有的结论,这是受其易学立场的局限。
纳甲的数理,是指将十干所代表的从一至十共十个自然数与八卦相配,并以此为根据解释《系辞》“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朱震说:
甲一乙二丙三丁四戊五己六庚七辛八壬九癸十,故乾纳甲壬,配一九,坤纳乙癸,配二十,震纳艮,配七,巽纳辛,配八,坎纳戊,配五,离纳己,配六,艮纳丙,配三,兑纳丁,配四,此天地五十五之数也。(第358页)[1]
以卦***的形式表达,就是朱震所列的“十日数***”(见后)。从一至十,共十个自然数,故朱震称之为“十日”。这十个自然数之和为五十五,即天地之数。实际上,以从一至十的自然数配八卦,并非朱震所创,东汉易学家虞翻就曾以天干所代表的自然数解释易辞。如《屯》六二、《损》六五、《益》六二、《丰》初九、《节·彖》皆注云:“坤数十”,《震》六二注云:“震数七”,《既济》六二注云:“泰震为七。”又虞翻注《系辞》“天一”云:“水甲”,“地二”云:“火乙”,“天三”云:“木丙”,“地四”云:“金丁”,“天五”云:“土戊”,“地六”云:“水己”,“天七”云:“火庚”,“地八”云:“木辛”,“天九”云:“金壬”,“地十”云:“土癸”。可见,朱震关于纳甲数理的思想,是受启于虞翻的。他以八卦纳甲的数理解释天地五十五之数,不仅丰富了自虞翻以来的八卦纳甲说,而且突破了前人以五行生成之数解释天地五十五数的框架,将五行生成之数置入纳甲数理中加以解释,使天地五十五之数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这在易学史上是一种独创。
二、月体纳甲与先天八卦之关系?
月体纳甲首创于东汉魏伯阳,他在《周易参同契》中,援道入易,以京氏纳甲为基本框架,杂糅当时天文学中有关月体运动变化的知识,创立了月体纳甲,以阐发炼丹的火候。而从易学的角度考虑,真正对纳甲有着深入研究和广泛运用的易学家,当推虞翻。然而虞氏月体纳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人问津,整个唐代唯李鼎祚《周易集解》有所采撷,至宋代,随着《周易参同契》地位的提升,朱震重拾其说,接受了虞翻的这一思想。他说:
《系辞》曰:“悬象著明莫大于日月。”虞曰:“谓日月悬天成八卦象。三日暮震象,月出庚。八日兑象,月见丁。十五日乾象,月盈甲壬。十六日旦巽象,月退辛。二十三日艮象,月消丙。三十日坤象,月灭乙。晦夕朔旦则坎象,水流戊。日中则离,离象,火就己。土位象见于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坤·彖》曰:“西南得朋,东北丧朋。”虞曰:“阳丧灭坤,坤终复生。”此指说易道阴阳之大要也。又曰:“消乙入坤,灭藏于癸。” (第342页)[1]
这是根据月体在时空中的盈虚变化,比附《周易》八卦之象。每月初三日,月出西方,为生明,庚位在西方,震一阳生于二阴之下,似初三日之月体,故纳庚于震。初八日,月出南方,为上弦,丁位在南,兑一阴二阳,似初八日之月体,故纳丁于兑。十五日,月出东方,为望,甲位在东方。乾三爻皆阳,似十五日之月圆,故纳甲。十六日晨,月退西方,辛位在西,巽一阴始生二阳之下,似十六日晨之月体,故巽纳辛。二十三日,月消于南方,为下弦,丙位在南,艮二阴一阳,似二十三日之月体,故纳丙于艮。三十日,月灭东方,为晦,乙位在东,坤三爻皆阴,似三十日之月体,故坤纳乙。月体运行,循环往复,乾坤为易之门户,阴阳之始终,故乾坤又纳壬癸。至于坎离两卦,由乾坤相交而成。朱震在《卦***》中列“天壬地癸会于北方***”,***如下:
?朱震注云:坎,坤体;离,乾体。乾坤壬癸会于北方。乾以阳交坤而成坎,所谓流戊也。坤以阴交乾而生离,所谓就己也。戊,阳土也,乾之中画也。己,阴土也,坤之中画也。阳为实,故月中有物,阴为虚而白,故自正中则成白昼。日月十二会,不会则光明息矣。(第342页) [1]?
离己为日,日生于东,坎戊为月,月生于西,日月不相离,故离中有阴,坎中有阳,日月十二会,周而复始,变化无穷。朱震注《归妹》曰:“乾,天也,乾纳甲壬。坤,地也,坤纳乙癸。离,日也。坎,月也。故观月知日,观日月而知天地。以一月论之,日迟月速,东西相望,震兑也,月至于晦,则自东而北,乃与日会。东,乙也。北,癸也。消乙入癸,会入乾壬。壬癸北方气之所归,十有二会,万物毕昌,而月复见于震兑矣。” (第186页)[1]?朱震把月体纳甲视为自然界往复运转的现象,通过考察月体纳甲,可以了解整个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一月之中,三十日为日月会合之时,月自东而北,消乙入癸,会入乾壬,坎离会壬癸于北。
?如果仅从文字上看,朱震与虞翻所说几无差别,惟巽卦,朱震从魏伯阳说,主十六日晨,巽卦用事,纳辛,而虞翻以十七日晨为巽卦。然从***式上考察,朱震在《卦***》卷下所列“纳甲***”和“天壬地癸会于北方***”,又与《参同契》和虞氏月相纳甲***显然有别:
***一、***二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侧重点不同。“纳甲***”是对一月间月体纳甲情况的描述,而“天壬地癸会于北方***”重点在于描绘三十日坎离会壬癸时的情况。***一、***二和***三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八卦所处方位的不同以及由此而形成***式上的根本差异。***式三坎离处中宫,而***一、***二坎位在西,离位在东;***三乾坤两卦处东,而***一、***二乾位在南,坤位在北;***三震巽处西,***一、***二震处东北,巽处西南;***三艮兑处南,***一、***二艮处西北,兑处东南。这样,八卦所处的方位在***中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参同契》纳甲***是完全按照月体运行规律而作,八卦方位对应月体运行出没的规律,从这个角度看,***中所列八卦方位无误。?
考察朱震对“纳甲***”的注释,可以发现他对月体纳甲中八卦方位是有正确认识的,这从他注解***二所使用的“丁南”、“庚西”、“戊己土位,象见于中”等文字可以证明。然而朱震在绘制***式时,没有依照应有的方位,而是有意进行了改造。经过改造的***式,完完全全是一副先天***。***中八卦的排列次序,只是依照月体盈虚的时间次序,从初三震开始,经八日兑,十五日乾,十六日巽,二十三日艮,三十日坤,呈顺时针方向,再配以坎离两卦,正好是一副“先天八卦***”。萧汉明教授指出:“这两个***与前面的月相纳甲***有一个共同的失误,均将坎离两卦位置画反,显系受先天***说之影响。” (第188页)[4]?对此,刘大钧教授也有精彩的评价:“依照天体纳甲说,以月体在一月中盈亏消长卦象之序排列而成的卦***,再配以坎戊离己两卦,使此两卦‘相推’而‘悬象著明’并要‘象见于中’。依此,则一副宋人‘先天***’已跃然纸上矣。”[5]
北宋是***书学昌明时期,诸种***像中,又以“先天***、”“河***”、“洛书”、“太极***”影响最广,故朱震在《进易表》中专门列此三类***书的传授系统。另一方面,朱震又视纳甲为易学之重要体例,因此,他很自然地试***把这两方面思想结合起来。在《汉上易传》中,我们还可以找到朱震以纳甲注释洛书的思想,如他解释《系辞》“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时说:
一三五七九,奇也,故天数五;二四六八十,偶也,故地数十。九者,河***数也;十者,洛书数也。五位相得者,一五为六,故一与六相得;二五为七,故二与七相得;三五为八,故三与八相得;四五为九,故四与九相得;五五为十,故五与十相得。然各有合,故一与二合,丁壬也;三与五合,甲己也;五与六合,戊癸也;七与四合,丙辛也;九与八合,乙庚也;五即十也,天地五十有五,大概如此。(第234-235页) [1]
?在此,朱震把《系辞》“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一句从中剖开,以天地之数两两搭配解释“五位相得”,此即洛书中的五对数:一与六、二与七、三与八、四与九、五与十。“各有合”依据洛书十数之方位与月体纳甲方位的一致性,将洛书与天干所代表的十个自然数搭配。一居洛书北方,在纳甲,北方为壬;二居洛书南方,在纳甲,南方为丁(兑),故“一与二合,丁壬也。”洛书三的位置在东方,于纳甲,东方为甲(乾);五居中央,于纳甲,中央为己(离),故“三与五合,甲己也。”又洛书五中央亦可纳戊(坎),六居洛书北,于纳甲,北方为癸,故“五与六合,戊癸也。”七居洛书南,于纳甲,南方为丙(艮),四居洛书西方,于纳甲,西方为辛(巽),故“七与四合,丙辛也。”九居洛书之西,于纳甲西方也可为庚(震);八居洛书之东,于纳甲,东方为乙(坤),故“九与八合,乙庚也。”?
由此可见,朱震在以纳甲解释《系辞》“各有合”时,充分运用了月体纳甲方位说,这再次说明朱震对纳甲中八卦方位是有清醒认识的。他运用八卦纳甲方位的目的是为了以纳甲解释天地之数和洛书数,这又说明他非常注重将纳甲法与当时的***书之学结合起来。他按照月体在一月中盈虚消长的时间顺序而绘制的纳甲***,改造了虞氏纳甲***,却完全符合先天***的***式。这说明朱震有意识地将汉代月体纳甲说与北宋***书学靠拢,反映了他作为北宋象数易学家,沿着整合汉宋易学于一体的方向努力和探索。?
朱震以《参同契》中的纳甲法解释先天***,并非出于主观臆象或是巧合,而是有其内在的理论依据的。一方面,《参同契》是一部建立在汉代易学诸多条例体系上的独特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或者说,它是一部假借《周易》概念和思想体系而写成的炼丹著作,故而与《周易》一书有着无法割舍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从先天***的传授谱系看,邵雍易学思想渊源于陈抟道家思想,这一点众家皆有论述,不独见于朱震的《进易表》,而《参同契》即为道家丹道之书。因此,不能排除先天之学与《参同契》可能确实存在某种联系。以邵氏先天学与《参同契》相比,《参同契》只不过偏向于外丹修炼,而邵氏先天***重视心的作用,邵氏认为,先天***中心为“太极”,太极即是心,即是道,此心即是自然之理,自然之道,“心一而不分”,能应万物,故又为君子虚心不动之心。
?朱震之后,朱熹也认为先天***与纳甲相应。朱熹说:“先天***与纳甲相应,故季通言与《参同契》合。以***观之,坤复之间为晦,震为初三,一阳生,初八日为兑,月上弦,十五日为乾,十八日为巽,一阴生,二十三日为艮,月下弦。坎离为日月,故不用。……此***自陈希夷传来,如穆、李,想只收得,未必能晓,康节自思量出来。” (卷六十五)[6]又说:“先天***一日有一个恁地道理,一月有一个恁地道理。”(卷六十五) [6]朱子此说,实际上就是认为先天***内含《参同契》原理。宋元之际,道教易学家俞琰也指出,魏伯阳《参天契》是借《周易》明人生丹道之术。他说:“易外别传者,先天***环中之秘,汉儒魏伯阳《参同契》之学也。人生天地间,首乾腹坤,呼日吸月,与天地同一阴阳,《易》以道阴阳,故伯阳借《易》以明,其说大要不出先天一***。” (自序)[7]?因此,他参照邵氏先天***及朱熹思想解说《参同契》人身修炼之理,同时又以《参同契》丹道思想印证邵氏先天***。清代考据家胡渭进一步确认《参同契》与先天***的关系,指出《六书本义》所传的天地自然之***,又名古太极***,主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即本于《参同契》,二***出于陈抟,后传于邵雍,即邵氏先天八卦***所本。胡渭还自制了《新定月体纳甲***》,此***融月体纳甲与先天***于一体,实则本于朱震的“纳甲***”。***如下:
此***与《参同契》月体纳甲***相比,增加了两种月相(.tif)(),这两种月相,是用来解答“乾坤兼纳壬癸之义”,其中()为壬,意为“望夕夜半,壬方之月,中合阴魄”,(.tif)为癸,意为“晦夕夜半,癸方之月,中合***”。至于坎离“寄纳戊己”,胡渭以为,坎表示“望夕日在西,坎中***,纳于中宫之戊”,离表示“晦夕月在东,离中阴魄,纳于中宫之己”。胡渭注解此***说:“……汉上***较胜,然坎离寄纳戊己,乾坤兼纳壬癸之义,皆不能有所发挥,因更定附列于左而为之说焉。” (卷三)[8]?胡氏作此***的目的,就是在朱震纳甲***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解说和发挥。该***形的内层为月相纳甲,外层为先天八卦,与“汉上纳甲***”几尽一致。由此可见,将先天***与纳甲结合,是南宋以来易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这一思想的首倡者,当推朱震。
?综上所述,朱震的纳甲思想继承了以京房、虞翻为代表的汉儒的思想,同时又杂糅北宋***书之学,是整合汉宋象数易学的结晶。他对纳甲与天地之数、河洛之数等问题的探讨及有关***式的描绘,融象、数、理为一体,极大地丰富了纳甲说的内容,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他对象数易学的贡献。但朱震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促成了汉宋象数易学在此的交融呢?朱震在《卦***》卷下列有“十日数***”,从他对该***的解说上看,他的努力并不太成功。
有必要指出,朱震对天地五十五之数的诠释是多角度的。朱震曾以五行生成之数释之,此处又以纳甲十日之数释之。他注解此***说:“右***十日数者,八卦五行分天地五十五之数也。虞翻曰:甲乾乙坤,相得合木,丙艮丁兑,相得合火,戊坎己离,相得合土,庚震辛巽,相得合金,天壬地癸,相得合水,故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第358页)[1]虞翻以八卦纳甲中的五行相合关系,解释《系辞》“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按照月体纳甲中的八卦方位所对应的五行关系,甲乾乙坤在东,配木;丙艮丁兑在南,配火;戊坎己离居中,配土;庚震辛巽居西,配金;壬癸在北,配水。但虞氏在其纳甲系统中并不言五行之数,其五行生成说,亦未讲月体纳甲。朱震却将纳甲十日数与天地数或五行数结合起来,他在《丛说》中引虞翻言:“甲乾乙坤相得合木,丙艮丁兑相得合火,戊坎己离相得合土,庚震辛巽相得合金,天壬地癸相得合水。翻谓天地者言乾坤也。十日之数甲一乙二丙三丁四戊五己六庚七辛八壬九癸十。”此说后被张惠言吸收并作进一步的阐发,但惠栋却提出异议,其在《易汉学》中评论:“朱子发作《易***》及《丛说》,据仲翔甲乾乙坤相得合木之注,以为甲一,乙二,丙三,丁四,戊五,己六,庚七,辛八,壬九,癸十。乾纳甲壬,配一九,坤纳乙癸,配二十。殊不知纳甲之法,甲与乙和,生成之数,一与六合,两说判然,朱氏合而一之,汉学由是日晦矣” (卷三) [9]?。惠栋指出了朱氏和虞氏的区别,认为虞氏此说,是言纳甲之法,朱氏却以五行生成之数释之。惠栋作为清代汉学大师,一针见血地指出虞氏纳甲中“甲乾乙坤相得合木”说与五行生成数说有本质的区别,因为前者是就八卦纳甲之方位言,后者是就五行生成之数理言,这是其可贵之处,但据此而完全否定朱震纳甲数理的思想也有失偏颇。?
此***另有两处值得关注:其一,“十日数***”以先天方位为据,而先天方位直接与月相纳甲相配。虞翻注《系辞》“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时,就结合月相纳甲和《说卦》中的“天地定位”一节,而后儒言先天***即本于此。案虞注完整的引文是:“甲乾乙坤,相得合木,谓天地定位也。丙艮丁兑,相得合火,山泽通气也。戊坎己离,相得合土,水火相逮也。庚震辛巽,相得合金,雷风相薄也。天壬地癸,相得合水,言阴阳相薄而战于乾,故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第223页)[10]?朱震的“十日数***”以先天***为据,其思想根源即在于此。其二,***中八卦所配之数,是依八卦纳甲之数而来。八卦纳甲的数理,前文已作了介绍,简单地说,就是将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从一至十共十个自然数匹配,由此可得甲一、乙二、丙三、丁四、戊五、己六、庚七、辛八、壬九、癸十,再将它们与八卦匹配,则“乾纳甲壬,配一九;坤纳乙癸,配二十;震纳庚,配七;巽纳辛,配八;坎纳戊,配五;离纳己,配六;艮纳丙,配三;兑纳丁,配四” (第358页)[1]?。然而,以纳甲数配八卦,与八卦纳甲配月相不类,且层次较低,没有实在的意义。朱震在此***中是想将先天学与纳甲数理结合起来,但“十日数***”未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反而在解说的过程中出现了弊端,这也体现了朱震象数学的繁琐。?
此外,朱震解说此***时,对崔憬八卦之数提出批评。唐代崔憬***新义,他解“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时说:“艮为少阳,其数三;坎为中阳,其数五;震为长阳,其数七;乾为老阳,其数九;兑为少阴,其数二;离为中阴,其数十;巽为长阴,其数八;坤为老阴,其数六。八卦之数,总有五十,故云‘大衍之数五十’也。不取天数一地数四者,此数八卦之外,大衍所不管也。”(第221页)[10]?朱震据此***反驳说:“以三配艮,五配坎,七配震,八配巽,是也。余论非也。” (第358页)[1]?实际上,崔憬此说,取义于少、中、长、老,与纳甲数不类,朱震的批评,没有意义。
?要之,朱震试***站在北宋以来易学发展的高度,对虞翻月相纳甲***进行改造,由此而将纳甲***与先天八卦结合起来。这一做法,开辟了南宋以后易学家对纳甲***与先天***关系之关注与探讨,这是其可贵之处。但不难看出,朱震的结合还是非常粗糙的,最主要的一点,是未能从理论上加以展开,且基于其象数易学之繁琐而出现纰漏。
?
参考文献:
?
[1]震.汉上易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沈括.梦溪笔谈[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郭??京氏易传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2.?
[4]萧汉明.周易参同契研究[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5]刘大钧.关于“***”“书”及今本与帛本卦序之探讨[a].象数易学研究:第一辑[c].济南:齐鲁书社,1996.?
[6]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俞琰.易外别传序[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胡渭.易***明辨[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八月十五的作文篇7
广东龙洋的始铸日期,有张之洞的奏折为凭,应在光绪十五年。这年八月初六日,张之洞已向朝廷报告铸造第一批银元的情况,“并将拟铸银元式样大小计五种,每种十元,分装两匣,开列清单,恭呈御览”。当时所铸的大银元重库平七钱三分,因此又补充说:“以上大小银元分两,系照光绪十三年原奏每元重七钱三分,今因汇丰洋行商请附铸,拟改为每元重七钱二分,二号以次按照递减,以顺商情。”同年十一月初五日,户部尚书张之万上奏,除请旨准予试办外,还对银元的式样提出意见:“惟将洋文列于中国年号之内,体制尚有未合,应请饬令该督将洋文改錾蟠龙之外,以‘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二分’汉文十字改列正面……较为妥协。”当时张之洞已调湖广总督,续铸银元之事就由接任两广总督的李瀚章负责,于光绪十六年四月初二日开铸。以上资料都可以从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下册中找到。由此可见,光绪十五年张之洞铸造了“七三反版”和“七二反版”龙洋,光绪十六年李瀚章奉旨开铸的是重七钱二分的通行版龙洋。
近来检索《申报》,发现有几条关于广东龙洋的资料,可以补充广东初铸银元时的一些情况。现予录出,并作一些说明,供有关研究者参考。
1 《申报》光绪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1890年6月8日)
鼓铸银圆前督帅张香帅于设立钱局时,即购有铸银机器,以备日后兼铸银元。现已核明开办,向外购买银条。计每条重百两,搀以白铜半斤余,铸出之银圆比之英饼成色略高,民必乐用。在该局亦已获十一之利,一举两得,诚善***也。本月初一日为开炉之期,局中各委员悉心监察,当将铸出色样呈各大宪阅看。大宪验得精致绝伦,深为许可云。至局外向有兵勇防守,兹又添拨安勇数十名,在彼驻扎,以昭慎重……
李瀚章奏折说开铸日期为四月初二日,《申报》则说是四月初一日,此为小异。文中的“英饼”即鹰洋,因鹰洋又讹称“英洋”故也。引文中先写作“银元”,后写作“银圆”,是照录《申报》。
2 《申报》光绪十六年六月二十八日(1890年8月13日)
行用银圆 外洋银钱之流入中国者,向惟日斯巴尼亚所铸,华人名之日“本洋”。咸丰年间始行墨西哥银饼,以面铸一鹰,呼为“鹰洋”。市人不察,疑从英国运来,遂皆书“英洋”,三十余年莫知其误。李筱筌制府奉命总制两粤,见鹰洋来源日旺,实为中国一大漏卮,因奏请在粤鼓铸银圆,一律行用。刻已铸有成数,遂专折入告曰:“头品顶带两广总督兼署广东巡抚臣李瀚章跪奏,为遵铸银元,现已铸有成数发局搭用,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窃照粤省购买机器试铸银圆,业经奉谕旨允准试办。遵即督饬局员转饬工匠,另置钢模,将洋文改錾蟠龙文外,正面改刻‘广东省造’等字。一面饬由善后局陆续拔给纹银,于本年四月初二日开炉试铸。其质轻重大小及配合成色,均照奏定章程,每圆重库平七钱二分,配九成足银;次则三钱六分,减配八六成足银;再次则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三种,均减配八二成足银。较现在市行洋钱,成色轻重均属一律。兹据兼管广东钱局事务署布***使王之春详称,现已将铸成银圆陆续解还善后局查收搭用,即由该局会同善后局出示晓谕商民一体遵行,今将所铸银圆各式样呈请验夺等情前来。臣查粤省此次开铸银圆,刻镂精工,成色有准,市面商情佥称适用,业已交易通行。倘能愈行愈远,可期中外畅销,实属有利无弊。所有粤省现铸银圆试用情形,理合恭折具奏,并将改铸银圆大小式样五种,分装二匣,开列清单,恭呈御览。再广东巡抚系臣兼署,毋庸会衔,合并陈明。谨具折敬呈,伏祈皇上圣鉴训示,谨奏。”朱批:“户部知道,单并发,钦此。”随即将大小各种颁发各省,俾商民遵照通行。天津兵备道胡云楣、海关道刘献夫二观察接北洋大臣李中堂札文,即出示曰:“案照广东省购买机器试铸银圆,前经咨部奏奉谕旨,允准试办在案。前奉北洋大臣李札,准两广总督部堂李咨送新铸银圆来直,札发样钱到道,合即出示晓谕,一体行用等因。蒙此,当经本海关道会同本天津道查验,形体系照洋钱之式,改用蟠龙,将洋文錾于蟠龙之外,其正面则系‘光绪元宝’与‘广东省造’字样,錾明库平若干。饬取市行洋钱校验,大小重轻相符,倾熔成色相等,自应流通行使,以广利源。合行出示晓谕。为此示仰商民人等知悉,自示之后,遇有广东所铸银圆,务照随时市价,公平遵用,不得跫劬悠妫致干重咎,切切,特示。”闻此种银钱成色既照外洋,鼓铸又极佳妙,从此流行无滞,利国利民,更何患漏卮之不可塞耶。
对以上报道可作如下分析:(1)“日斯巴尼亚”即西班牙。(2)“李筱筌”即李瀚章。文中载有李瀚章奏折全文,比《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679页的李瀚章奏折还要完整。《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将李瀚章奏折中的“银圆”都写作“银元”,《申报》则除一处作“银元”外,其余均作“银圆”,可能更符合李瀚章的原奏。一处作“银元”并非笔误,因为张之洞原奏是写作“银元”的,“遵铸银元”只是沿用旧文,李瀚章自己则写作“银圆”。开铸日期李瀚章原奏作四月初二日,此处亦同。(3)朝廷在接到李瀚章的奏折和二匣银元后,立即将银元“颁发各省,俾商民遵照通行”。(4)除朝廷颁发银元外,从天津兵备、海关两道的示文看,李瀚章还另送样钱(银元)至天津,以供查验。(5)外省首先响应行用龙洋的是北洋大臣李鸿章,在他的命令下,天津兵备、海关两道出示晓谕,“仰商民人等知悉,自示之后,遇有广东所铸银圆,务照随时市价,公平遵用,不得措价居奇,致干重咎”。李鸿章是李瀚章的弟弟,如此支持,可谓公私兼顾,国事和亲情两不误。(6)文中最后表达了《申报》记者和编辑的态度,认为广东自铸银元是利国利民之举。
3 《申报》光绪十八年六月三十日(1892年7月23日)
铸银日广羊城铸银局自前年开办以来,所铸钱银甚颖(新颖?)。而去年间,已有携至新加坡行用者。然惟一、二盾之小银为多,间有携其制钱至坡以供玩好者。此外如一元、半元以及五仙之银则犹罕见。此缘所铸尚少,即在内地且有未能敷用,故未有行至外洋也。惟该局于此两年间所铸之[银],外间多未知之。兹阅英员罗惹所出报章,内有言及该局所出钱银之数者,爰即为之译出,以备关怀时事者资一考证焉。据言羊城铸钱局办理甚为妥当,所铸钱银销流甚广,所出不敷所用。局内机器只有五分之一经已开铸,其余四分则犹未 尝运用。计自西一千八百九十年五月二十二号该局开办以来,至西去年十二月三十一号止,所铸成元共有四万三千九百三十三元,而半元则有一万七千八百四十七枚,二角之盾则有五百六十六万七千三百八十一枚,一角之盾共有一千六百零九万八千五百七十九枚,五仙之盾共有一百一十五万八千九百四十五枚,统计所铸之银共值二百八十五万四千一百三十七元八角半。至于每日扯计局内所铸铜钱得四十万枚,大小银圆得一十万枚。倘得精工者为之监造,每日作工十点钟之久,一日之间可以铸铜钱二百万枚,而银圆亦可得一十万枚云。是亦可见该局规模之巨矣。
本条消息介绍广东铸银局(又写作“铸钱局”,行文不统一)1890年至1891年底的铸银元数量。各类小银元按枚数折合为银元数后的统计,经笔者核算无误。1890年5月22日即光绪十六年四月初四日,同李瀚章奏折中的开铸日期差两天。文中指出广东龙洋销流甚广,不敷应用,其中的一角、二角已在新加坡流通。铸银局的机器设备只用了五分之一,潜力还很大。
4 《申报》光绪十八年八月初十日(1892年9月30日)
八月十五的作文篇8
十五磅重锤砸钢板 —— 当当响
十家崖上的社火 —— 正经架子
十里铺的状元 —— 凭命
十八岁进敬老院 —— 把福享早了
十字街头贴广告 —— 众所周知
十二月里吃冷水 —— 滴滴在心头
十五块板子作桌面 —— 七拼八凑
十三陵的石人张大嘴 —— 没话
十冬腊月的榛子 —— 动人;冻仁
十文钱买十一个 —— 分文不值
十五的月光 —— 大量;大亮
十个指头搔痒 —— 两把;两把就行了
十冬腊月穿皮袄 —— 刚合时;刚合适
十字大街开染坊 —— 可该摆布你啦
十字坡的男人 —— 怕老婆
十字街口死罪犯 —— 坏人挡道
十月干地牛 —— 散放打
十二月个蛤蟆 —— 开嘴唔得
十五个人爬山 —— 七高八低
十窍通了九窃 —— 一窍不通
十五个瘸子磕头拜年 —— 七高八低
十八岁的姑娘当媒人 —— 人不说你,你还说人
十八两的秤 —— 高挑不起()
八月十五的作文篇9
一、孔子与老子
《老子》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道家宇宙生成观。《易传·系辞上》第十一章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这是儒家的宇宙生成观或谓《周易》宇宙生成观。这两种宇宙生成观实际上是有相同相通之处以及内在联系的。“一”相当于“太极”。“一生二”相当于“太极生两仪”。“二生三”的“三”指阴气、阳气、和气(阴、阳、中和三性)或地、天、人三才。在八卦符号中,初爻(重卦则为初、二两爻)为下、为地,二爻(重卦则为三、四两爻)为中、为人,上爻(重卦则为五、上两爻)为上、为天,可见“三”是与八卦相关的,“二生三”略当于“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个阶段,“三生万物”略当于“八卦生万物”。比较两种宇宙生成观可知,道家宇宙生成观是完满自足的或者自洽的,而《易传》关于《周易》宇宙生成观那一段话则有逻辑或学理上的毛病(或谓“硬伤”)。
从宇宙生成观的角度看,太极、两仪、四象、八卦都是物质性的东西,八卦是指天(乾)、地(坤)、水(坎)、火(离)、风(巽)、雷(震)、山(艮)、泽(兑)八种基本物质。“八卦定吉凶”是指用八卦的方法,通过起卦、看八卦卦象来判断吉凶,这个“八卦”是指八卦符号及卦象,而不是指八种基本物质。用现在的话说,《易传·系辞上》在“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这里偷换了概念:前一个“八卦”是物质实体,指八种基本物质,后一个“八卦”指八卦符号及其象征意义,是抽象性的、观念性的东西,二者不能混为一谈。由于《易传》在这里“偷换了概念”,所以这段话自古以来就让学者无法圆满合理地通释,也导致各种歧见的产生。从宇宙观的角度说,“八卦”是不能定吉凶的,“四象生八卦”之后应该接“八卦生万物”之类的话,而“八卦定吉凶”是另外一层意思,需另行申论。从筮法的角度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讲八卦卦象的产生经过及其作用是勉强可通的,但这种理解与孔子述易及《易传》的精神是完全相背的:其一,孔子学易、研易的态度是“不占而已矣”(《论语·子路》)、“我观其德义耳”(帛书《要》),故孔子绝不会推崇占筮而认为它可以“定吉凶”、可以“成大业”;其二,《易传》讲天地变化的大道理,变《易经》的占筮取向为哲学取向,故《易传》也绝不会推崇筮法,认为它可以“定吉凶”、“成大业”。退一步讲,就算这段话是讲筮法,但大衍筮法是对八卦产生过程的一种模拟,而绝不意味着八卦起源于大衍筮法,因此“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仍然讲的是八卦的产生和来源,即它与后面的“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仍然是两截话,前一个“八卦”与后一个“八卦”是有区别的,二者也不能混为一谈。
《系辞》的内涵、章法、文辞均精雕细琢,完全能够证实作者的思想深度和语言锤炼功夫(南怀瑾先生曾说“《系辞》的文字真是美极了”一点都不夸张)。按理,完全不应该也不会出现“偷换概念”这种硬伤,更何况那段话向来被认为与八卦的来源、产生以及古代宇宙生成观有关,是《周易》哲学的根本性和基础性命题。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
孔子曾经说:“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礼记·礼运》)。郑玄注曰:“夏四时之书,存者有《小正》;殷阴阳之书,存者有《归藏》。”孔子所言《坤乾》即郑玄所言《归藏》,可见孔子和郑玄都知道《归藏》是与《夏小正》同类的书,即易的本相是天文历法。吕绍纲先生2001年发表《〈老子〉思想源自〈周易〉古经吗》,通过对《老子》与《周易》古经、老子与孔子、殷道与周道、《归藏》与《易经》等等各方面的对比分析,认为《老子》思想源自殷易《坤乾》,而不是源自《周易》(《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从这个角度看,《老子》宇宙生成观应该是根源于天文历法,而《周易》宇宙生成观亦可能如此。从天文历法的角度看,“太极”即一年的通称,阴阳“两仪”即一年中的冬夏两个半年,四象八卦即四时八节(陈久金《阴阳五行八卦起源新说》,《自然科学史研究》第5卷第2期,1986年)。按此去理解《系辞》所言“易有太极”章,则豁然贯通:因为八卦为历法,所以能够“定吉凶”、“成大业”,《尚书·尧典》所言“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以及孔子视《夏小正》、《坤乾》为夏道、殷道也正是这个意思(古代宗教权和行***权的根本及其合理性来源于掌握天文历法);在上古,人们对四时八节的认识总是与方位观念即四方四隅联系在一起的,商代甲骨文四方风名(参见连劭名《商代的四方风名与八卦》,《文物》1988年第11期)、《尚书·尧典》四仲中星的资料均能说明这个问题,而太极八卦自然也就成了古人的宇宙观,这是水到渠成的事。
打通了“八卦”奥义这一关,再看《系辞》所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这段话也就顺眉顺眼了。八卦不仅是历法,能够“知吉凶”、“成大业”,而且它也与方位相关,古代式盘及勘舆、占筮活动总是与方位有关,其理也在于此。正因为太极八卦在本原上就是一种时空合一的概念或观念,所以古人将万事万物与太极八卦相比附,将太极八卦之理运用到各个方面(包括八卦占筮和《周易》古经的产生),将整个世界分为八种基本物质,对太极八卦产生崇拜等也都是合情合理、极其自然的事。这样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没有“失蹄”,只是他们在将古易学转化为纯粹的哲学思想之后,给后人布下了迷阵。
二、郑玄和马融
“太一行九宫”是中国古代文化和象数易学中的一个重要学说,其与医学、占筮、建筑、礼仪、***事、气功、天文历法等皆有相关并在多方面有所运用。古代与“太一行九宫”有关的***式主要有四种:太一行九宫***、明堂九室***、九宫八风***以及式盘如1977年在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太一九宫占盘。这些***的基本内涵和结构大体上一致,即都由后天八卦方位***和洛书九宫数***叠合而成(虽然有的***并没有明确标示后天八卦方位,如明堂九室***、西汉太一占盘)。结合古代文献中关于“太一行九宫”学说的阐释可知,“太一行九宫”学说的基本***式就是后天八卦***与洛书九宫***的叠加,其基本内涵也通过这种***式而得以表达和说明。
古代阐述“太一行九宫”学说的基本文献有三种(或三类)。一是郑玄注《易纬·乾凿度》:“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央。中央者,北辰之所居,故因谓之九宫。天数大分,以阳出,以阴入。阳起于子,阴起于午。是以太一下九宫,从坎宫始,自此而从于坤宫,又自此而从于震宫,又自此而从于巽宫。所行半矣,乃还于中央之宫,既又自此而从于乾宫,又自此而从于兑宫,又自此而从于艮宫,又自此而从于离宫。行则周矣,上游息于太一之宫,而返于紫宫。行起从坎宫始,终于离宫也。”二是《礼记·月令》(同见于《吕氏春秋·四时纪》)对明堂九室制的介绍:“孟春,天子居青阳左个,仲春居青阳太庙,季春居青阳右个;孟夏居明堂左个,仲夏居明堂太庙,季夏居明堂右个;中央土,天子居太庙太室。孟秋,天子居总章左个,仲秋居总章太庙,季秋居总章右个;孟冬居元堂左个,仲冬居元堂太庙,季冬居元堂右个。”三是《黄帝内经·灵枢》的介绍:“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复居叶蛰之宫,日冬至矣。”《月令》所言是“太一行九宫”学说在建筑和礼仪方面的运用,《灵枢经》所言是“太一行九宫”学说在医学方面的运用。三种阐述,以郑玄注《易纬·乾凿度》为本,也以郑玄注在历史上影响最大、最权威,但恰恰是郑玄注《易纬·乾凿度》关于“太一行九宫”的说法是错误的、荒谬的。两千年来,学者引郑注者众,但均以误传误,以神秘传神秘,不求甚解,未予辨识和清理。
所谓太一(又作太乙),如郑玄所说是指北极星神(“北辰之神名”)。在古人看来,北极星恒居北天极不动,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旋转,带动着整个星空也围绕北天极和北极星旋转,于是北极星被神化为整个天空或星空的最高统治者即“天神之最尊贵者”太一。由于岁差的关系,人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北极实际上是处于不断的缓慢的变动之中的,因而“北极星”并非恒居北天极不动。据计算,从现在的极星勾陈往前推,天枢、后宫、庶子、帝星、太子,直至北斗,都充当过天神“太一”,成为天空的最高统治者。在前4000年前,北斗的第六星开阳和第七星摇光距北天极约13度;在前3000年前,北斗的第六星开阳距北天极约有10度的角距离。因此“这些星不仅完全有理由充当过当年的极星,而且北斗也最有资格成为当时的天神太一”(冯时著《中国天文考古录》39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北极星统治着星空,北斗七星围绕北天极旋转,由此带来阴阳消长、四时更替和万物的生长、繁茂、枯萎,古人便将北极星、北斗七星与四方四时的关系想象成是天皇大帝(即“太一”)坐着车斗一年四季在四方巡行,产生着并统治着宇宙万物(山东武梁祠东汉石刻画像对此有非常形象的表述)。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所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太一行九宫”就是指的北斗七星围绕北天极旋转这样一种天象。北斗斗柄在一年中指向四方四隅,即形成八方八节(八卦),加上太一神北极星所居之中宫(北天极),即为九宫,古人以后天八卦方位***配洛书九宫数***表示“太一行九宫”正是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古代***治要取法于天,于是产生明堂九室礼制,皇帝要象北斗四季转动那样,在不同的季节、月份居住在不同方位上的宫室;古代医学取法于天,不同的季节、方向有不同的风和气候,对病症也有不同的认识和治法,所以产生“九宫八风”学说。至于中国神秘文化中与“九宫”有关的东西,如《黄帝九宫经》、《九宫***》、奇门遁甲、六壬术等都是依样比附,并无什么科学奥妙在其中,不过由于一般人并不接触、研究而被术士搞得神神秘秘而已!天神太一既然被古人赋予生命和神性,那么它也当如人间帝王和老百姓一样,有工作也有休息,所以每隔半年(即巡游四宫)要回中宫休息一段时间,这就是“太一行九宫”的规则:每四乃还于中央。郑玄注《易纬·乾凿度》太一行九宫的规则可溯源于《星经》:“太一下行,犹天子出巡……每率则复。太一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央。中央者,北辰之所居,故因谓之九宫。”
明白了“太一行九宫”的本义,可知郑玄注《易纬·乾凿度》关于“太一行九宫”的说法极其荒谬。北斗绕北极星转动一圈即为一年的时间,无论如何北斗的旋转路径是环形的。郑玄注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中十)之序,实乃望***生义。后天八卦分布八个方位,加中央即为九宫,洛书九宫数***与之相配仅仅在于其为九宫,二者外形相合而已。洛书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序并非北斗斗柄转动之序。洛书数阵的排列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中央为五。即一在北方,二在西南,三在东方,四在东南,五在中央,六在西北,七在西方,八在东北,九在南方。北斗斗柄如按郑玄所注这样一、二、三、四地乱指,岂不天空大乱(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北斗斗柄不可能按照郑玄所注“从坎宫始……而从于离宫”这种颠三倒四的方位乱指,从学理上说北极星“下行八卦之宫”也不可能是这种方位和顺序。相反,“太一行九宫”只能是一种环形路径(由于半年休息一次回到中宫,所以“太一行九宫”的路径为“8”形,但实际的天象也不可能是这样)。虽然人间帝王居明堂九室做得到东北南西颠三倒四地乱住,医学上不按方位、气候诊治也无大碍,但《月令》和《灵枢经》所述太一(或天子)行九宫仍是环形路径,符合天象。两相比较,郑玄所注实在荒谬。由此可知,那些以“太一行九宫”为基础的式盘、占法、预测、***阵等等,虽然传得神秘,但又何其荒谬!
《易经·系辞上》第九章载有起卦方法:“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以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从文字上看,这个起卦过程是对易学象数和历法的模拟(这实际上暗含了《易经》八卦的源头可能在天文历法这层意思;筮法对历法历数的模拟是借助于天文历法对于未来的预知性而使自身获得预测的“功能”与合理性,以便服人)。分析大衍筮法的数学原理,它则是现代数论中的求解一次同余式。根据同余式原理,可得“易同余式”,由此可以构造出各种与大衍筮法有同等效用的筮法(参见董光璧著《易学与科技》154——164页,沈阳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因此,神秘的“大衍之数五十”不过是古人为了得出四营数六、七、八、九利用数学知识而确定的一个数。古代有多种筮法,如四营数确定为一、二、三、四或其他的四个连续正整数,则大衍之数便不会是五十。之所以《周易》采用“大衍之数五十”,可能考虑到多方面的原因:其一,这种筮法较好地吻合了“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这种宇宙生成观以及天文历法的数理;其二,四营数六、七、八、九正是河***四方之数,由此与河***挂上钩,增加更多的神秘以及阐释的广阔前景;其三,根据《尚书·洪范》五行生成数之说,六、七、八、九又与一、二、三、四相应(陈久金先生研究认为,河***与五行生成数的说法皆与十月太阳历有关),因此这种筮法又与阴阳五行挂钩,更增其神秘与深奥;其四,“大衍之数五十”取一不用以象太极,“其用四十有九”正是七的七倍,又可以表达月相周期“七日来复”(《易经》复卦卦辞、与卦气说及天文历法有关)的规律以及古人对北斗七星的崇拜,因为考古发现在史前时代已有对七七四十九数的崇拜(如安徽潜山薛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一组七件石刀,其上分别钻孔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个,合计七件石刀四十九孔)。仅此四端,可知“大衍之数五十”基本上涉及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内核以及古代天文历法的方方面面,确有“大演天下”之势。古往今来,学人对“大衍之数五十”总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于此可以释然。下面我们看郑玄的老师马融是如何注释“大衍之数五十”的。
马融说:“易有太极,谓北辰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日月,日月生四时,四时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四气。北辰居位不动,其余四十九转运而行也”(孔颖达《周易正义》卷七引)这段话如郑玄之注“太一行九宫”一样,也是易学中的一段名言和“经典”,两千年来为易学界中人原封不动地引用或阐释。但是其荒谬,虽不及郑玄之注“太一行九宫”,也不过大巫小巫而已。“太极”既生四时五行十二月二十四气,那么“太极”应是指年周期,“北辰”为北极星,按前述北斗曾为北极星,那么北斗绕北天极旋转一周即为一年,太极“北辰”生四时五行十二月二十四气也勉强说得过去,但“北辰”又怎么会生日月呢?若“太极”为混沌之宇宙、元气,那么生日月是讲得通的,但是“太极”又怎么是“北辰”北极星或者北斗星呢?“大衍之数”五十,更纯粹是凑合、附会。“五十”之数的得来是:太极(北辰)1、两仪2、日月2、四时4、五行5、十二月12、二十四节气24、合计50(1+2+2+4+5+12+24)。四时、五行(五季)、十二月、二十四气,都是指一年的时间,划分标准、单位不同而已,怎么能用来凑合“五十”之数呢?“北辰居位不动,其余四十九转运而行”更属荒唐,何来“四十九”、“四十九”指何物何数?按马融之说,“四十九”乃两仪、日月、四时、五行、十二月、二十四气之和。从年周期的角度看,此“四十九”亦等于2、等于4、等于5、等于12、等于24,所以“四十九转运而行”也等于“二转运而行”、“四转运而行”、“五转运而行”、“十二转运而行”、“二十四转运而行”。何况“日月”与“四时”、“五行”、“十二月”、“二十四气”相加,也属“1匹马+2条牛+3张桌子”之类,甚至“四时”、“五行”、“十二月”、“二十四气”相加,其和亦等于其中的任意一个加数,这与现在有些“浮夸风”的做法很是相似。总之,马融之注“大衍之数”,如从哲学的角度看,混乱无稽而已;如从科学的角度看,更混乱无稽而已:如从易学的角度看,亦混乱无稽而已。
郑玄知道《归藏》是天文历法一类的书,当也知道《周易》的根底也是如此,郑玄的老师马融亦当知晓这些。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后天八卦和洛书九宫都与天文历法有关,郑玄才不辨二者的体系不同,没有从实际的天象上去考虑,粗心地大胆地望***生义注出“始坎终离”式的太一行九宫线路,而马融也是从天文历法的角度去注“大衍之数五十”。《易纬》是第一部以象数解易的易学著作,而郑玄又是《易纬》最早最权威的注家,但恰恰是郑玄所注最正宗历代被引述最多的太一行九宫学说成为最错误的说法。马融以博闻多识著称,是使古文经学臻于成熟的奠基者。郑、马是汉代数一数二之经学大师,二人于易注出如上之荒谬,可见易学的真相于儒家一脉在汉代已是基本湮失,“百家说易”的局面在所难免。三、邵雍与朱熹
六十四卦由八卦两两相重而得,这是自古以来的说法。《易传·系辞下》对此也说得很明确:“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但是,邵雍和朱熹对六十四卦的产生另有一说。
邵雍在《皇极经世书》中说:“太极既分,两仪立矣。阳下交于阴,阴上交于阳,四象生矣。阳交于阴,阴交于阳,而生天之四象;刚交于柔,柔交于刚,而生地之四象。于是八卦成矣。八卦相错,然后万物生焉。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故曰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易》六位而成章也。”按邵雍的理解,三爻的八卦和六爻的六十四卦均是按“一分为二”的裂变方式产生的(有些《易经》现代科学论者又据此认为《易经》八卦包含现代物理学中的核裂变原理)。朱熹对邵雍的说法很是赞赏,他认为邵雍所说的生卦方法比起说六十四卦是由八经卦两两相重而成更为合理,更为自然。邵雍按“一分为二”的方法作有先天八卦小横***和伏羲六十四卦大横***,朱熹对此解释说:“此***即其所谓因而重之者也,故下三屈即前***之八卦。上三画则各以其序重之,而下卦因亦各衍而为八也。若逐爻渐生,则邵之所谓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者,尤见法象自然之妙也”(《周易本义》卷首《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又说:“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生出次第,位置行列,不待安排,而粲然有序。以至于第四分而为十六,第五分而为三十二,第六分而为六十四,则其因而重之,亦不待用意推排,而与前之三分焉者,未尝不吻合也。比之并累三阳以为乾,连叠三阴以为坤,然后以意交错而成六子,又先画八卦于内,复画八卦于外,以旋相加而为六十四卦者,其出于天理之自然,与人之造作,盖不同矣”(《易学启蒙集说》引朱熹《答林栗书》)。朱熹甚至认为,邵雍所说的“一分为二”式的生卦过程,还可以继续下去,比如可以画出七爻卦、八爻卦等等。
当代研究易***学的知名专家李申先生也倾向于邵雍和朱熹的说法。李申说:“依朱熹的解释,八经卦的产生,开始于阴阳二爻。阴阳二爻继续发展,产生了四个二爻一组的卦;二爻卦再发展,就是三爻一组的卦,也就是八卦。如果仔细推想,这样的逻辑推演,很可能反映了历史的实际。”所以他认为“八卦的产生,或许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某位天才人物一开始就画出了完整的八卦,为大家所应用;二是人们先画了两个爻象或类似爻象的符号。由于占卜实际的需要,符号需要增加,于是就用这两个不同的符号,两个一组,组成了四种符号。此后,又于每一组上再添加一个,成为三个一组的八卦符号。比较起来,哪一种情况更加合乎历史实际呢?我们认为可能是第二种,而不是第一种。由三画卦向六画卦演进,也同样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如传统所说,两两相重,成为六十四卦;一种如朱熹的解释,先生出四画卦,再五画卦,由于不好用,废弃了。二者相比,我们仍然认为后者的可能性要大一些,至少,二者有同等程度的可能性”(李申著《周易与易***》133——134页,沈阳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
根据邵雍、朱熹等人所推测的八卦六十四卦生卦方法,在三爻八卦、六爻六十四卦存在的同时,历史上必然存在二爻的四卦(卦象即现在易学中所称的四象)、四爻的十六卦、五爻的三十二卦甚至可能有七爻的一百二十八卦、八爻的二百五十六卦等并得到某种运用,但是迄今为止,无论是古代文献、出土资料还是民族学资料,均无一点相关的音讯和证据。张***烺先生对传世器物以及考古发掘中出土器物上刻画的数字卦的破译更能说明问题。自张***烺先生《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发表以来,目前见诸报道和释读的商周以来的数字卦约在100例左右,其中仅有数例卦符不是三爻或六爻。这几个例外的四爻卦、五爻卦,有的可能是因为器物残损或者是因为铜器锈蚀而尚未完全“剔出”的原因所致,如《续殷文存》卷上7页载“八八六八”鼎文(张***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而其余几例皆为爻画卦。张***烺、冯时等对殷墟出土易卦卜甲上的一个五爻卦、《吴愙斋尺牍·吴清卿学使金文考·读古陶文记》第七册所载的一个四爻卦以及传世商周青铜器上用连线“———”断线“———”组成的四个四爻或五爻卦作了释读,认为它们是六爻爻画卦的一种简省画法,而且有内在的规律性(略当于后世易家所说的“互体”),简省得很科学(张***烺《殷墟甲骨文中所见的一种筮卦》,《文史》第二十四辑,中华书局1985年;冯时著《中国天文考古学》394——39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年代更早的新石器时代数字卦目前已知的有:崧泽文化江苏海安青墩遗址出土骨角柶和鹿角枝上刻有八个六爻数字卦,其年代约在5500年前(张***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蔡运章先生在《远古刻画符号与中国文字的起源》(《中原文物》2001年第4期)中谈到龙山文化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陶壶上有一个三爻数字卦,其年代在4000多年前;笔者在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青海乐都柳湾墓地出土陶器刻画符号中发现两个并列在一起的六爻数字卦,在两数字卦的下端还夹了两个重叠的数字“六六”(这可能意味着当时的画卦顺序与现在一样,也是自下而上),可能是在起卦过程中废弃的卦爻(参见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青海柳湾——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154页单独纹样第470号,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分布在中国东南部,中原和西北部如此广阔的地域且年代不同考古学文化不同的数字卦,却有一定规律性和一致性,即它们只与三爻八卦和六爻六十四卦相关,而与什么四爻卦、五爻卦无关。按邵雍、朱熹以及李申先生的理解,在史前时代,必然应该有四爻、五爻的数字卦与三爻、六爻的数字卦伴出,而且前者出现的机会还应该大于后者,至少应相等。因为根据易卦起源卜筮论者的说法,六爻六十四卦的产生是由于三爻八卦用于预测万事万物过于简略、不敷日用,所以要向六十四卦的方向发展,而超过六十四卦的七爻一百二十八卦、八爻二百五十六卦等又过于复杂,不便掌握,这样位于三爻八卦与六爻六十四卦之间的四爻十六卦、五爻三十二卦在八卦和数卜起源的新石器时代自然应该有较多的机会出现。但是考古资料一点也不支持这个推测。
相反,从八卦起源天文历法说的角度看,无论是早于《易经》的商、周数字卦还是年代更早的新石器时代数字卦,它们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三爻八卦由年周期的分割而来:“太极”即一年的通称,阴阳“两仪”即一年中的冬夏两个半年,四象八卦即四时八节(陈久金《阴阳五行八卦起源新说》)。“太极”生“八卦”是按“一分为二”的方式产生的,这一点《易传·系辞上》第十一章已经载明,而且它们与年周期的分割相应,即与天文历法有关。八经卦相重得六十四卦,其数理也与古代天文历法相合:六十四卦以乾、坤、坎、离四卦或坎、离、震、兑四卦定四方四时主二十四节气,而以其余六十卦三百六十爻纪一年三百六十日(余五——六日为过年日)。八卦六十四卦及太极***所反映的阴阳消长关系皆与天文历法相合;四爻十六卦、五爻三十二卦以及更多的七爻一百二十八卦之类在史前及商周时期均不得而见,这些数理同时也与古代天文历法和历数无关。可以这样推测:由于纪理一年四时八节的需要,产生了八卦;由于八卦崇拜和纪日的需要,古人将八卦重为六十四卦;由于八卦和六十四卦作为天文历法有预知未来的“神性”,古人将它们用于占筮,于是数字卦产生。这种推测意味着,在数字卦产生之前,必然存在用阴爻(——)阳爻(——)表示的三爻八卦和六爻六十四卦的卦画符号,关于这一点可以说中国迄今为止的考古发掘已经为此提供了足够丰富的材料和证据。仅据笔者有限的了解,仰韶文化从半坡类型到大河村类型以及马家窑文化均有系列的爻画八卦符号,而且大多绘制得极为精致、巧妙,将装潢、古代天文历法与古易学的知识、数理融会为一体(参见拙著《伏羲画卦》)。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白衣彩陶钵第三期AI式F1:26肩腹部饰有两圈极精美的***案、符号,肩部一周有三组六个六爻坤卦符号(),均以红褐彩为地纹,衬出每个坤卦符号的六爻十二个白色小方块,计其数为六卦三十六爻七十二个白色小方块,可纪十月太阳历一季两月七十二天,腹部一周有数组竖画的白彩短条纹,仍以红褐彩衬出非常醒目,每组白彩短条纹为五条可纪十月太阳历一年的五季、五个时段(***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彩版第11页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这件保存完好距今约5000年的彩陶钵,可以说是中国史前人类的杰作之一,它至今仍可以作十月太阳历的历书使用。大河村类型与发源于关中西部渭水流域、自西向东推进的早期仰韶文化有关,十月太阳历由陈久金、刘尧汉、卢央等学者发现、发掘于当代西南地区彝族文化(八卦在彝族文化中也正是天文历法),而彝族文化的远源正是中国西部的远古文化,这些都合若符节。当然,这已是题外的话了。
史前时代和商周时期的数字卦表明,邵雍和朱熹关于六十四卦来源的理解是错误的,而关于八卦由“太极”按“一分为二”的方式***产生则是正确的。显然,邵雍和朱熹是根据《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段话对八卦和六十四卦的产生进行推测的,这其中有得有失。邵雍以《皇极经世书》和《梅花易数》名世,其预测大师的身份历史上罕有人与之并肩,邵雍对八卦的根底尚且猜错,其他的预测大师也就不必过分看重了。当然,所谓《易经》八卦包含原子核裂变原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就一清二楚了。
四、张岱年和季羡林
历史上有不少***都曾经叫做太极***,其中仅有周敦颐太极***和现在流传很广的阴阳鱼太极***最受学界重视,这不仅因为此二***来历不明(其他名为太极***的***形大多是在此二***的基础上繁衍、改造而成或者为***解易理而作、有明确可考的作***之人),引发历代学者为此考证、聚讼不休,更因为此二***与易道与中国学术史、文化史甚至与《易经》八卦真相的揭破关系最巨。
关于周敦颐太极***,历史上的学者多认为其来自道家系统,或得之于陈抟,或得之于道教典籍,总之系发行自道家炼丹之***;关于阴阳鱼太极***,学者也多认为其与道家、道教有关。中国当代研究易***的名家李申先生一直认为周敦颐太极***是周敦颐自己的创作并为道教所窃取,而阴阳鱼太极***也是明初公开此***的赵撝谦或其他儒者所创作。他在《太极***渊源辨》(《周易研究》1991年第1期)、《话说太极***》(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周易之河说解》(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以及朱伯昆先生主编的《周易知识通览》(齐鲁书社1993年版)中均持这种观点。1994年初,李仕徵先生在《中华气功》第1期上发表《天下第一***·太极***考略》一文,介绍与朱熹同时代的南宋著名道教学者张行成的《翼玄》中载有阴阳鱼太极***,且其周围整齐地排列着伏羲六十四卦卦名及卦画;同一年,张其成先生主编的《易经应用大百科》(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束景南先生著《中华太极***与太极文化》(苏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等披露了李仕徵先生的发现。1994年《周易研究》第3期发表了我国哲学界的泰斗张岱年先生关于李申《话说太极***》的评论,认为李申先生“对于太极***的渊源作了详细的考证,非常精确,发前人所未发,解决了太极***的起源问题”。随后,李仕徵先生又在1994年《周易研究》第4期发表《玻尔“并协原理”与八卦太极***》,在文中再次介绍南宋初年四川人张行成书中所载阴阳鱼太极***及伏羲六十四卦圆***《易先天***·浑天象》,对张岱年和李申先生的观点进行了无言的反驳。李申先生以及历史上否认周敦颐太极***改造自道教炼丹之***的主要理由有:其一,唐明皇制序载有太极先天之***的《上方大洞真玄妙经品》、《上方大洞真玄妙经***》都不是唐代作品,唐明皇的序是伪托的;其二,周敦颐之前的古籍不见载有与周敦颐太极***有关的***形;其三,周敦颐的朋友潘兴嗣为周作的墓志铭中说周敦颐“尤善谈名理,深于易学,作太极***、易说、易通数十篇”。关于墓志铭,邱汉生先生指出其中标点有误,正确的标点应是周敦颐“作《太极***·易说》、《易通》数十篇”,因为周氏没有作过《易说》,所以周敦颐是以易说***,而不是作太极***(《理学开山周敦颐》);关于文献资料,束景南先生指出李申先生的考证“忽视了唐、五代、宋大量亡佚的易书、道书、术书,而但凭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做出的结论,这先在考证的方法上已经失误”(《中华太极***与太极文化》);关于唐明皇制序问题,林忠***先生指出明本《道藏》“所收的唐代作品不是原作,而是经明人编纂修订的著作。后人在整理前人的作品时也常将当时避讳的字改过来”,因此不能凭唐玄宗制序中有“世民”二字而否认其为唐玄宗作品(《周敦颐太极***易学发微》)。
专家们对太极***的考证、研究表明,传统的凭文献资料研究历史的做法是有很多局限的,张岱年先生的误判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李申先生在1997年出版的《周易与易***》中还是顽强地坚持着周敦颐太极***为周氏自作、阴阳鱼太极***“不是蔡元定万里迢迢,到四川得于隐士之手,而是元未明初才出现的”。李先生的顽强让我想起一本闲书中的一段闲话:“专家意见的主要问题是,专家们总是极力倾向于维持事物的现存方式,因为专家对于他们成为专家的方面进行了有利于自己的投资。假如他们要破坏已有的投资,他们本质上就等于在摧毁他们自己的权威地位。假如他承认了新的东西,那他自己赖以立存的脚踏板就会被毁坏。因此,专家永不认输。”(吉恩·N·兰德勒姆著《改变世界的十三位男性》26页,张***、漫长、王小青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990年,赵国华先生出版了一部在中国学术界颇有影响的著作《生殖崇拜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这本书特别受到季羡林先生的赞赏和肯定。季先生在序言中说自己“被其中十分精采的阐述、石破天惊的推理、天外飞来的论证、恢廓弘大的内涵吸引住”,认为“本书成就极大,优点甚多,读者如入宝山,到处是宝,眼花缭乱,不知道要拣哪一块宝石好了”,而他向读者推选的第一块“宝石”就是赵国华先生关于八卦起源的研究和论述:“本书第一章:‘八卦符号原始数字意义的发现’,就是非常精采的一章。八卦、河***、洛书等问题可以说是中国哲学史上,甚至中国历史上一个聚讼了几千年而始终没有得到比较一致的看法的问题。最近几年来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也对八卦产生了兴趣,骎骎成为世界显学了。然而它的真正含义至今仍是一个谜。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极大的憾事。赵国华对于这个问题提出了崭新的独到的见解。我个人认为是非常有说服力的,简直可以说是发千古未发之覆。他又把八卦的起源与西安半坡的鱼纹联系起来,表现出了极大的机敏性。”
运用考古资料论述八卦及河***、洛书的起源,赵国华先生作了非常认真的努力,这在当代学者中是少见的,也难能可贵。但是,赵先生关于八卦及河***、洛书起源的研究可以说完全是一个假课题、假问题、假研究,没有任何学术价值和意义。这里仅作简单的说明:其一,赵先生认定八卦起源于卜筮,数字卦是爻画卦的前身。这个前提没有确定性,甚至今天已有充分的资料和证据说明这个前提是虚假的、错误的。其二,赵先生认定八卦八个符号各自有它的原始数字意义(其意***和目的在于人为地让八卦、河***洛书及半坡鱼纹与生殖崇拜挂钩),而且八个原始数字必定是一、二、三、四、六、七、八、九,进而认为伏羲八卦存在“深层矛盾”,认为其“形”与“数”不合。这个前提和认识也是不确定的,甚至是错误的。伏羲八卦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是邵雍按太极“一分为二”生八卦的方式作出先天八卦小横***后为八卦所标的顺序数,可以说与八卦符号、八卦含义根本上没有内在的关系,即使从历法的角度看,八个数字与八卦符号也没有内在的联系。即使八卦符号起源于数字卦,八卦符号与八个数字之间(无论哪八个数字)也没有内在联系,因为任何一个数字卦都可对译为八卦符号但它却不是任何的某一个数。任何一个八卦符号都不与任何一个数存在内在联系,它也不必要存在这种联系。其三,由于赵先生人为的追求八卦“形”与“数”的相合,所以他制造出一个八卦“母***”,认为先天、后天,一切八卦***都由其“母***”演化而来。赵先生所谓的八卦“母***”即今传洛书,而他则认为是原始“河***”,它本是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的鱼祭祭坛布局***。赵先生对八卦、河***、洛书的***式、内涵、相互关系完全作了“为我所用”式的改造,而所谓半坡鱼祭、祭坛之类也是没有任何考古依据的。其四,为了论证八卦符号严格对应八个数字,他规定阳爻代表三、阴爻代表二,又规定一部分八卦符号分“实质部分”和“附加部分”(“附加部分”则不计数),又对坤卦符号运用“合三为一”、以一半代表整体的运算规则等等。为了将半坡鱼纹论证为八卦符号的前身,赵先生采取“三个鱼头等于一条鱼”、“一个三角形代表一个鱼头”、“两个三角形代表两条鱼”、“以一代一”、“以一代二”、“以一代三”、“合三为一”、“合四为二”、“一与三通”、“六与二通”等等、等等,让人眼花缭乱、昏头胀脑的他设定的半坡鱼纹示数的重要“密码”,终于将乾、离、坎三个八卦符号与半坡鱼纹挂上钩,而巽、震、艮三个八卦符号以及兑、坤两个八卦符号与他归类的半坡鱼纹都不甚吻合,便只好认为半坡鱼纹尚待进一步演化才能最终完成向八卦符号的过渡。这种论证将八卦符号及考古资料半坡鱼纹都作了为所欲为的改造和理解,论证过程中不断设定新的释读规则和“密码”,前提、结论和过程都是虚假的,虽然最终仍没有在八卦符号与半坡鱼纹之间搭起桥梁。其五,赵先生论证的最终目的和结论“八卦源于半坡鱼纹”与他默认的根本前提八卦源于卜筮和数字卦是互相矛盾、互相否定的。余不再述。
赵先生的研究可能会迷惑一些没有八卦和易学基本知识(或这种知识不够详备)的人,季羡林先生当是其中之一。所幸季先生对赵国华“把八卦的起源与西安半坡的鱼纹联系起来”,说了一句“表现出了极大的机敏性”,算是为自己挽回了一些损失。
八月十五的作文篇10
关键词:纪庄木牍;汉代;徭役;算簿
中***分类号:K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2)10—0159—08
作者简介:李恒全,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江苏 南京 210097)
汉代的徭役制度,是秦汉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史料较少,且文献记载又多相互抵牾之处,汉代的徭役问题一直是聚讼未决、具有较多争论的问题①。最近,安徽省天长市安乐镇纪庄村出土了属于西汉临淮郡东阳县的《算簿》、《户口簿》等木牍材料②,为汉代徭役制度中若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纪庄木牍的价值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笔者不揣鄙陋,拟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不当之处,请学界同仁指正。
一、关于更役的服役对象问题
汉代的徭役,又称力役,有劳役和兵役之分。《汉书·食货志》引董仲舒语:“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这是一条耳熟能详的材料。是说徭役有兵役和“月为更卒”。兵役为“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一岁屯戍”即作为卫士,戍卫京师或屯戍边疆;“一岁力役”是泛指,具体指驻守地方郡国的材官、骑士③
“月为更卒”,意思是作为更卒每年服劳役一个月,即更卒之役,简称更役。
在汉代,凡服役者,统称为卒。《说文》:“隶人给事者为卒。”隶人给事,即为人役使。《汉书·文帝纪》:“发边县卒万六千人,发内史五千人,藏郭穿复土。”《汉书·沟洫志》:“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汉书·司马相如传》:“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广汉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汉书·贡禹传》:“卒徒攻山取铜铁,一岁功十万人已上。”这些记载中的“卒”,均为服役者。服兵役者称戍卒,如《汉书·霍去病传》:“减陇西、北地、上郡戍卒之半,以宽天下徭役。”服劳役者称更卒,如《盐铁论·禁耕篇》:“故盐冶之处,大傲皆依山川,近铁炭,其势咸远而作剧。郡中卒践更者,多不勘,责取庸代。”
通常认为,汉代的成年男子是更役的承担者,女子是不服更役的
在20世纪80年代,施伟青先生曾经提出,女子也是更役的承担者(参见《关于秦汉徭役的若干问题》,《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2期)。但由于当时的史料有限,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重视。
《汉书·高帝纪》载汉高祖七年,“春,令郎中有罪耐以上,请之。民产子,复勿事二岁”。师古曰:“勿事,不役使也。”以往一般认为,此处免除劳役的对象不是产妇,而是产妇的丈夫,因为女子不服劳役,故无须免除
现在看来未必如此。类似还有《后汉书·章帝纪》载章帝元和二年诏:“《令》云‘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著以为令。”从此条材料可以看出,“复其夫,勿算一岁”,是汉章帝元和二年实行的惠及产妇丈夫的优待***策,此前产妇的丈夫并不享受优待,可知,《令》云之“产子者”指的是产妇。
汉代文献中有关于女子服劳役的直接记载,如《汉书·朱买臣传》载朱买臣任会稽太守,“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发民除道”即征发百姓修治道路,属更役性质。买臣前妻与其夫同被征发治道,说明确实存在女子服劳役的情况。但对这种记载,一般认为是特殊情况下的“律外苛取”,而非常例。
然而,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显示,汉代女子服更役并非特殊情况,而是法定的义务,如《二年律令·亡律》:“吏民亡,盈卒岁,耐;不盈卒岁,击(繋)城旦舂;公士、公士妻以上作官府,皆偿亡日。其自出殹(也),笞五十。给逋事,皆籍亡日,軵数盈卒岁而得,亦耐之。(简157)”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逋事,即接到徭役征发命令而逃亡。从“公士、公士妻以上作官府,皆偿亡日”之语,可知女子逃避徭役是要受到处罚的。
天长纪庄木牍《算簿》表明,算赋缴纳者其实都是更役的承担者。《算簿》释文曰:
集八月事算二万九,复算二千卌五。
都乡八月事算五千卌五,
东乡八月事算三千六百八十九,
垣雍北乡户八月事算三千二百八十五,
垣雍东乡八月事算二千九百卅一,
鞠(?)乡八月事算千八百九十,
杨池乡八月事算三千一百六十九。
右八月
集九月事算万九千九百八十八,复算二千六十五。
天长市文物管理所、天长市博物馆:《安徽天长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1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八月十五的作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