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艺篇1
关键词 陶瓷成形技术,陶瓷装饰技术,陶瓷烧制技术,陶瓷灯具
1引 言
技术是造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陶瓷是金、木、水、火、土综合利用的结晶,其工艺技术的复杂性不言而喻。明代学者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形容景德镇瓷器“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其详尽节目不能尽也。”其中,“过手七十二”就是指从泥料的开采到烧炼出瓷共有七十二道工序之多。陶瓷灯具因其独特的陶瓷工艺区别于其它灯具,所以,在陶瓷灯具的设计过程中,陶瓷工艺技术的影响力不得不加以重视,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陶瓷成形技术对陶瓷灯具的影响
陶瓷成形技术从古代的手捏成形、泥条盘筑、轱辘拉坯逐渐发展到现代的注浆成形、滚压成形、干压成形等等。每一种成形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手捏成形,比较自由随意;泥条盘筑技术在原始社会的彩陶时期就已经产生,是把泥坯制成长条形,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盘筑成器形;轱辘拉坯,即手工轮制法,是把泥料放于转动的上,用手拉坯制成,操作起来方便快捷;注浆成形,即石膏模制法,是将所制的器形用石膏翻制成外模,再将坯料浆注入石膏模具的内部,最后利用石膏的吸收功能脱去石膏模、取出成形器胎,这种技术适合复杂器形的制作;滚压成形、干压成形技术,是利用现代机器将坯料进行机械加工成形,这种技术效率极高,适合制作具有现代感的器物,造型简洁明快。
丰富多样的成形方法为陶瓷灯具的艺术设计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使制作繁复的造型成为可能。设计者应当充分在多种成形技术中加以利用、选择,同时也要注意,成形技术的选择会影响陶瓷灯具的照明和使用功能,成形方法的难易程度也直接关系到制作的成本,从而影响产品的价格和销售。
***1中这件注浆成形的陶瓷灯具,由外模和内模两个模具共同翻制而成。灯外部的造型(包括鸳鸯戏水的浅浮雕装饰)由外模完成,左上方椭圆形孔洞由内模完成。可以想象得到,如果没有高超的注浆成形技术,要大批量生产这种灯具产品是非常困难的。
***2是一组陶瓷灯盏,共六件。这组灯具呈盏(碗)形状,无灯座,低。碗底盛放蜡烛,在外的烛光通过泥浆之间自然产生的空隙散发光线,可以产生斑驳的光影。这组灯具共有制模、泼洒泥浆两道工序,在运送和烧制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开裂和变形的问题,成形率较低,烧成后薄且易碎。这种似碗状的造型在唐代的长沙窑就有生产,因制作简易、价格低廉而广泛应用于普通人家。与唐代长沙窑的碗形灯不同,这组陶瓷灯盏不便于移动,使用空间小,不太适用于有年幼孩童的家庭。
3陶瓷装饰技术对陶瓷灯具的影响
陶瓷装饰技术包括釉上装饰、釉下装饰、色釉装饰和综合装饰几大类。釉上装饰有古彩、粉彩、贴花、刷花、喷花、描金、电光彩等;釉下装饰是在素坯上制好纹饰,然后罩釉放入窑中烧制,如青花;色釉装饰是用天然矿石或人造氧化金属为着色剂加入釉中,入窑烧制后使器体表面呈现五彩斑斓的装饰效果;综合装饰是釉上和釉下或与低温色釉结合以及绘画、剔划、堆贴、雕刻、镂空等装饰手法的综合利用,斗彩就是通过结合釉下青花与釉上加彩使器物色彩鲜艳、装饰精美。
丰富的陶瓷装饰技术能够带来丰富的艺术效果,陶瓷灯具因此而格外与众不同。综合化的趋势也使现代陶瓷灯具的装饰技法有了更大的拓展空间。
***3中这组陶瓷灯具就是使用镂空手法进行装饰的。镂空的装饰技法很早就已经出现在陶瓷灯具中。古代陶瓷灯具镂空的***案一般为传统纹样,而现代陶瓷灯具的镂空***案千姿百态。现代陶瓷灯具中,镂空的陶瓷灯罩主要起装饰、释放光线以及柔化光线的作用。镂刻在泥胎半干状态时最容易进行的,这是由泥的特性决定的。坯体不宜过厚,过厚的坯体不易镂刻,而且镂刻之后形成的宽截面会影响陶瓷灯具的透光性。镂空的面积最好不要超过坯体表面积的三分之一,镂空***案相对均匀地分布在表面,这样可以减少烧成时坯体塌毁的风险。
青花是一种釉下彩绘的装饰技法,有白地蓝花和蓝地白花两种,装饰纹样多为花草鱼虫、飞鸟瑞兽、人物故事等传统纹样。元代烧制成熟的青花器,改变了陶瓷灯具以单色为主的局面,开创了彩瓷的新天地。
明代永乐、宣德两朝是青花瓷器发展的黄金时期,素有“青花贵永宣”之说,这个时期流行青花缠枝花卉纹八方烛台(***4)。这件青花烛台上层台座由上到下分别饰有蕉叶纹、回纹、变形莲瓣纹,联接两层台座之间的支柱饰有锦纹及缠枝花纹,下层外壁的八面绘有八组缠枝花纹。烛台的主体纹样以缠枝花纹为主,构***疏朗,纹饰线条流畅,由上到下纹饰达七八层之多,但给人感觉层次清晰,构***搭配比例匀称。这件青花瓷烛台发色深蓝苍翠、明艳深厚,料色透入釉骨,线条有晕散现象,类似中国画在宣纸上形成的墨晕。若隐若现的晕点,使灯具越发显出古雅沉着的韵味。
4陶瓷烧制技术对陶瓷灯具的影响
陶瓷的烧制技术,是陶瓷灯具成形的关键。泥土通过火改变了原有的化学性质,成为一种新的材料――陶瓷。精巧、奇特的灯具坯体只有经过烧制,才能成形而被人们使用。青花绘制的精美花纹,只有罩上肥润莹洁、白中闪青的釉汁,入窑进行烧制,才能产生幽净明快、清新雅致的艺术效果。陶瓷灯具表面绚丽流畅的釉色变化也只有通过窑火的煅烧、窑温的控制才能够得以实现。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陶瓷的烧制技术从露天土窑烧制逐步发展成气窑还原烧制、电窑氧化烧制。在柴窑中烧制的坯体,不施任何釉汁也能产生让人惊叹的色泽;苏打窑可以给陶瓷灯具的表面带来自然淳朴的装饰感。陶瓷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为陶瓷灯具开创一条创新、环保之路。
5结 语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陶瓷工艺技术的发展过程包括手工技艺、机械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三个阶段。手工技术使陶瓷灯具的造型装饰性强,富有亲和力,感性的成分较重;机械生产的陶瓷灯具产品关注成本,强调大量与快速,讲求经济效益,产品的形式规格整齐划一,简洁而具有理性;利用电脑进行陶瓷灯具设计,设计时随意自由、操作时准确迅速,但造型多少有些呆板。
陶瓷工艺技术的种类与条件直接影响了陶瓷灯具的形态,在造型、色彩、装饰等方面对陶瓷灯具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对陶瓷工艺技术的不断探索和研究,陶瓷灯具将会在纷繁的灯具品种中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朱孝岳. 工业设计简史[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10
2 许平.造物之门[M]. 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3
3 李砚祖.产品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
陶瓷工艺篇2
一、青花传统工艺源流概说
青花瓷萌生于唐宋时期,不过其真正的成熟是在元代。元代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工艺水平。蒙元帝国的强大使得我国与中东地区的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从而使中东地区绘制青花所用的苏麻离青料得以引入中国,并在景德镇运用于青花瓷制作中。采用苏麻离青绘制的元代青花瓷发色鲜艳,并具有较强烈的晕散效果和铁锈斑。铁锈斑本是工艺缺陷,却成了元青花的独特魅力之一。
明代时,青花瓷已经跻身于主流产品的地位,其发色既有幽淡者,亦有鲜艳者,同时,分水技法开始成熟起来。
清代康熙时期是青花瓷发展的巅峰时期。分水技法达至顶峰,采用特制的分水笔蘸取浓淡不同的色料,使纹饰产生各种不同的色调,从而达到与“墨分五色”相类似的效果,颇为美观。清康熙以后,青花工艺开始衰退,特别是乾隆以后衰退情况更为严重,传统青花工艺的黄金时代结束了。清末民初时,一种艳俗的被称为“洋蓝”的工业钴料也被引入到青花生产中。民国时,以王步为代表的一批陶瓷美术家绘制出极具文人气息的青花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当代,青花瓷依然是陶瓷艺术的主流产品,特别是近些年,在周杰伦的一曲《青花瓷》红遍大江南北以后,青花瓷更是名声大噪。当代青花在工艺上基本保持传统特色,但在陶瓷绘画艺术的具体运用中则与时代紧密结合,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审美特征。
二、青花传统工艺在现代陶瓷绘画艺术中的运用
青花传统工艺在现代陶瓷绘画艺术中的运用仍是相当广泛的,这表现在:首先,珠明料等传统青花料仍是现代青花瓷普遍采用的青花颜料,因而在发色上与传统青花料并未有二致;其次,传统分水技法尽管出现衰退,但其运用依然普遍;最后,在综合装饰风行的当代,青花瓷与各种釉上彩、釉下彩都可以综合运用,以产生更为丰富而独特的艺术效果。
近几年来,在青花艺术界有两个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一是学院派青花瓷艺术家的崛起。其中坚力量是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主导的各美术院校陶艺系师生,以时尚而前卫的思想改变着青花艺术;二是外来艺术家跨界进入青花艺术界。其中不乏精于传统中国书画的书画名家,带来了更为深厚而扎实的古典文化气息。
正是这两大群体的介入改变了青花瓷的传统面貌,他们在努力学习和掌握青花传统工艺的前提下,将青花瓷纳入到国内外更大的陶瓷艺术圈当中,大量融入新元素,从而使其在现代陶瓷绘画领域发挥着重要影响力。
三、青花传统工艺在现代陶瓷绘画艺术中运用的意义
青花瓷从真正兴起的元代直至当代,其发展长盛不衰,并在漫长的发展时期始终蕴涵着传统民族文化品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传统工艺为保持青花瓷的民族性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青花瓷自元至当代的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极强的适应力,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为己用的过程,如元明时期受到中东***艺术与工艺的巨大影响,明末清代则受到西方艺术与工艺的深刻影响,因而青花传统工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吸收各方面文化影响向前发展的。因而在传统上创新是我国青花瓷的重要发展特征,因此,在现代陶瓷绘画语境中,青花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向现代化迈进也是完全符合青花内在发展规律的。
在现代陶瓷绘画艺术中保持青花传统工艺也是维持多元化审美面貌的必然要求。因为,在青花传统工艺中包含着许多文化因素,如中东、西方等文化影响,如果将传统工艺完全摒弃,一味只接受西方的现代与后现代艺术观念,则青花瓷的多元化特性将大大削弱,而其艺术魅力也将大大衰退,因此,将青花传统工艺视为过时和僵化的事物将以摒弃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将不是进步,而是倒退。
青花传统工艺在现代陶瓷绘画艺术中的运用反映了我国陶瓷艺术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性,为现代陶瓷绘画艺术保持传统民族性和多元文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青花瓷必将不断地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并不断形成新的传统。
陶瓷工艺篇3
关键词: 陶瓷工艺 设计 开发 利用
一、 我国陶瓷艺术设计现状
我国是世界第一陶瓷生产大国,占世界陶瓷总产量的60%。虽然产量巨大,但是我国的陶瓷产业成粗放型发展,进入门槛低,陶瓷企业林立,绝大多数重规模、重产量而不重产品设计,甚至只满足模仿和抄袭,设计理念盲目跟风,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导致产品档次低,只能在低端市场厮杀。而目前低端市场已经饱和,高端市场却往往被一些国外品牌占据,在国际陶瓷市场,中国陶瓷已经严重缺乏竞争力,很多陶瓷企业不得不做国外厂家的贴牌生产商,拱手将利益让出。
国内陶瓷与国际先进陶瓷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开发设计。由于我国陶瓷行业发展非常迅速,而且大多数厂家以生产中低档产品进行资金积累,在设计上投入不足,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大量企业产销低档产品,利润微薄,利润少则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设计开发,设计开发不够就只能靠抄袭和模仿,产品缺乏创新性和时尚性,花色品种变化慢,格调单一,只能走低端市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际陶瓷巨头注重设计,产品款式、个性化强,始终走在时尚的最前沿,成为被模仿的对象。
我国陶瓷企业的技术和工艺已经和世界水平相当,但是在设计上却有一定的差距。材质相同,技术相当的两个陶瓷浴缸,进口名牌卖到上万元,而国产仅卖千元,前者顾客趋之若鹜,后者则少人问津。究其原因就是设计的差别,如今已经不能仅以原材料和制作工艺衡量陶瓷产品的价值,陶瓷业已经进入设计主导的时代。
在设计主导时代,我国的陶瓷企业如果还依然走模仿抄袭的老套路,通过意大利博罗尼亚陶瓷展、西班牙瓦伦西亚陶瓷展、德国法兰克福卫浴展等业内顶级展会获得最新的设计消息,用于企业的产品设计,那么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随着中国陶瓷产品日益融入世界陶瓷市场当中,但中国陶瓷产品设计能力不强却一直为国外买家诟病。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建筑卫生陶瓷专业为于委员会常务副秘书张刘小明指出:“模仿、抄袭之风长盛不衰,使得欧洲人对中国企业戒备和排挤,陶瓷产品设计能力弱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陶瓷业发展的瓶颈,我国陶瓷业想要突破瓶颈,提高竞争力,就必须把设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关于国内陶瓷工艺设计、开发和利用的研究
针对陶瓷材料的特殊性能和工艺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研究。
(一)陶瓷材料与工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显然材料和工艺就是我们的器,中国的陶瓷材料种类多样,分布广泛,在研究过程中应本着就近原则,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材,如佛山的建筑陶瓷、潮州的日用陶瓷等,这样才能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
(二)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史
中国传统陶瓷具有巨大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工艺技术经验,是现代陶瓷工业设计生产可继承和借鉴的。当然,我们集成、借鉴不是照搬,不是拿来,而是用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吸收传统精华并有机融入现代生活当中。从现代设计中流行的后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考虑可以肯定,陶瓷设计中采用的古典传统的装饰元素、装饰手法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将是设计趋势之一。
(三)陶瓷产品的艺术化趋势设计
产品的艺术化趋势。通常人们从艺术品中得到“美”的享受,而在产品中得到“用”的满足,艺术品和产品分别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提供给人们。特别是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对产品的选择不仅着眼于“用”的功能,更多地追求“附加值”,这将是我们以后研究的重中之重。
(四)陶瓷艺术设计与陶瓷企业的发展
我们面临的将是一个有意***、有策略地开拓市场的时代。21世纪,设计师必须学会如何有计划、有意***地诱惑特定的消费群体,基于有策略的设计观点而积极地综合运用造型、材料工艺和功能等要素,刺激或引发消费者的需求。这是我们在未来陶瓷生产中应该采取的设计策略,也是陶瓷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魅力
陶瓷艺术设计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但由于陶瓷材料自身具备独特的工艺性能,一些艺术院校将其作为单独的专业开设课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陶瓷设计专业,可见此专业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近年来陶瓷产业发展迅速,而陶瓷艺术设计人员却有很大缺口。
中国是世界陶瓷大国,陶瓷工艺的设计、开发及利用的研究都具有现实的社会效益、学术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罗时武.陶瓷研究—从技术到艺术的研究[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
[2]唐英.陶瓷工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3]李正安.陶瓷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4]杨永善.陶瓷造型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陶瓷工艺篇4
1 德化陶瓷工艺的发展历史
德化瓷业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瓷器质地洁白坚硬,工艺精良、造型雅致,色泽莹润。北宋时代德化以碗砰仑窑为代表的窑场,其制瓷工艺已采用轮制、模印和胎接成型的技术。以龙窑大量烧制青瓷、青白瓷、白瓷的各式碗、盘、杯、碟、瓶、 罐、壶、盒、洗、花瓶;少量烧制黑釉茶碗等。使用刻花、划花和印花等装饰手法,于瓷器表面饰以莲瓣、牡丹、云水、蕉叶、缠枝花卉等花纹以及篾纹、菊瓣、葵纹、 麦穗、卷草等几十种饰纹。到南宋时,瓷窑烧制技术又有新发展,烧制的白瓷,器型大,胎体薄, 釉色滋润,白度高,透光度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迨至明代,德化瓷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无论是器物造型、烧制技术、产品质量、 生产品种、工艺水平,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都远在宋元之上。以何朝宗为代表的瓷塑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和“天下共宝之”的珍品。独树一帜的“象牙白”(建白瓷,釉色***白,如脂如玉,色调素雅)被称作是中国白瓷的代表,享有“中国白”和“国际瓷坛明珠”的美誉。特别是道释人物瓷雕,造型逼真, 格调高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达到了德化窑古代工艺技术成就的高峰。清代,德化釉下青花瓷器争奇斗艳。青花瓷取代建白瓷跃居主要地位。青花的花式丰富,纹画内容取材很广,有历史故事、人物仕女、生产活动、社会习俗、禽兽花果、山水景物和带有宗教色彩的纹饰。画面明净素雅,笔法朴实粗犷,构***简洁舒展,充满生活气息,显示了民窑色彩或幽菁淡雅或浓郁艳丽的新风格,开创了德化窑彩的新纪元。如今的德化瓷雕采用捏、雕、镂、刻相结合的技法,把优质原料和精湛技艺融为一体,生产历史传统题材的产品达390多种,各类姿式和规格的瓷观音有100多种。这些神态各异的造型,继承和发展了“传神写意”的传统技法,使瓷雕人物形神兼备,色彩明净,蕴含着美好、健康的意境,给人以美的感受。
2 对德化陶瓷工艺创新的建议
2.1 既要继承传统的工艺技法和艺术表现形式,又要有所创新。中国陶瓷具有巨大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工艺技术经验,是现代陶瓷业设计生产可继承和借鉴的。当然,我们继承借鉴不是照搬,不是拿来,而是用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吸收传统精华并有机地融入到现代生活中。产品创新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艺术设计上的创新,另一个则是制作工艺上的创新,即运用现有的制作工艺做出有新意的产品。学习和继承传统艺术,理解和发扬传统艺术,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下一番苦功,认真地去临摹分析;去芜存菁,认清传统艺术精华之所在,在创作实践加以吸收和消化。德化瓷要继承传统的工艺技法和艺术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不断创新。创作的作品题材要广泛,创意要深刻,在造型、釉艺装饰等方面力求有所突破,为德化瓷的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2.2 充分展示德化陶瓷的艺术表现力。通常人们从艺术中得到“美”的享受,而在产品中得到“用”的满足,艺术品和产品分别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提供给人们。特别是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对产品的选择不仅着眼于“用”的功能,更在于追求更多的“附加值”,其中艺术化和美的享受是必不可少的。从一些陶瓷艺术设计作品和产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陶瓷自身独特语言的发挥和表现,并且是其他材料和工艺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陶瓷极强的可塑性、丰富多变的装饰手法和只有通过“火”才能达到的境界,是陶瓷艺术区别其它艺术最重要的特征。艺术风格应突出严谨而豪放的特征。从整体气势来看应是很放得开的;而细部关键之处的刻划应很深入、很精到,能放能收,收放结合,以写实手法为基础,结合概括和变形的处理,融会贯通,整体和谐。
陶瓷工艺篇5
【关键词】手工陶瓷艺术 现代生活
引起这样的变化是因为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复古情怀的回归、全球文化的交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互联网的共享性让更多地人了解了陶艺的制作过程,带来的乐趣。在这个有手机,有WIFI就不需面对面沟通的时代,手工陶艺为家庭时光增添了色彩,粘合亲人与亲人之间的沟通,为孩子们的课外生活体验增加乐趣,提高了动手能力。当下陶艺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逐步普及,各种陶吧的兴起,陶艺工作室的建立,手工生活陶瓷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机制也不断完善起来。
现代手工生活陶瓷的发展提供了绝对的天然优势;造型上,现代手工生活陶瓷不再像传统手工生活陶瓷那样仅仅追求统一规整、物以致用,而是要求制作者寻求更加多样化的造型形式和细节;更贴切的说,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可以的,只要你感兴趣。
下面我来简介一下零基础的大众爱好者如何使手工陶瓷艺术走进你的生活。
首先从材料入手,泥喝釉,如果你选择陶吧作为学习的地方,那就方便很多,但是泥和釉都可以在网上购得,价格也很便宜(成品出来后试用于家庭自我观赏不适合出售),釉料有化学基础也可以买书自己配置。
第二步材料整齐过后,就是工具了,分为手工和电动,手动工具是竹制编制套装。然后需要雕塑转盘也可以考虑买电动拉坯机。价格在1000―2500人民币。上釉工具,入门级别选择浸釉即可,准备好桶和勺子。
第三步材料与工具齐全后,还需要置物,比如铁架或者木架,木制坯板,放置作品以及干燥。
最后是烧成,选择小电窑,价格8000-10000人民币,如果觉得这些都麻烦可以选择台湾软陶用烤箱烧制,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陶瓷手工艺术从形成初期开始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也是一种非创造性的活动。它的美来自它的装饰性和手工性的结合。每件陶瓷作品都可以再千百年的作品中找到相似的,但又因为手工的不可复制性,每件作品又各有各的不同。可以说每一件手工陶瓷艺术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就像机器之美来自可以被无限复制的标准,手工陶瓷艺术之美来自于对于打破这种无限复制的标准,来自她独一无二的创造性。
现代城市生活有几个关键词是人们所追求的,绿色,健康,慢生活,环保,纯天然,手工,历史传承,原始美等等,具备这几大因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手工陶瓷工艺与现代生活关系越来越贴切。
如荥窑砂器,自公元300年出现,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砂器最大特征是健康。荥窑砂器一直以来是用来做中药罐文明,荥窑砂器是世界上烧制温度最高的窑,有1300度甚至往上。所以荥窑拥有一般陶器难以匹敌的硬度,其金属性和有害物质也得到了高温消解,这样确保了它最大的特性―健康性。
陶瓷工艺篇6
本文主要介绍了论述了氧化锆精细陶瓷材料的湿法成型工艺的有关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工艺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领域。
关键词:关氧化错 高性能陶瓷 制备 应用
就目前陶瓷制备工艺的发展水平来看,成型工艺在整个陶瓷材料的制备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保证陶瓷材料及部件的性能可靠性及生产可重复性的关键,与规模化和工业化生产直接相关。下面介绍氧化锆精细陶瓷材料湿法成型较为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注浆成型
注浆成型属于传统工艺,适合制备形状复杂的大型陶瓷部件,但坯体质量,包括外形、密度、强度等都较差,工人劳动强度大且不适合自动化作业。
二、热压铸成型
热压铸成型是在较高温度下使陶瓷粉体与粘结剂(石蜡)混合,获得热压铸用的浆料,浆料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注入金属模具,保压冷却,脱模得到蜡坯,蜡坯在惰性粉料保护下脱蜡后得到素坯,素坯再经高温烧结成瓷。热压铸成型的生坯尺寸精确。内部结构均匀,模具磨损较小,生产效率高,适合各种原料。蜡浆和模具的温度需严格控制,否则会引起欠注和变形,因此不适合用来制造大型部件,同时两步烧成工艺较为复杂,能耗较高。
三、流延成型
流延成型是把陶瓷粉料与大量的有机粘结剂、增塑剂、分散剂等充分混合,得到可以流动的粘稠浆料,把浆料加人流延机的料斗,用刮刀控制厚度,经加料嘴向传送带流出.烘干后得到膜坯。此工艺适合制备薄膜材料,为了获得较好的柔韧性而加入大量的有机物,要求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否则易造成起皮、条纹、薄膜强度低和不易剥离等缺陷。所用的有机物有毒性,会产生环境污染,应尽可能采用无毒或少毒体系,减少环境污染。
四、直接凝固注模成型
直接凝固注模成型是由苏黎世联邦工学院开发的一种成型技术。将溶剂水、陶瓷粉体和有机添加剂充分混合形成静电稳定、低粘度、高固相含量的浆料,在其中加入可改变浆料pH值或增加电解质浓度的化学物质,然后将浆料注入到无孔模中。工艺过程中控制化学反应的进行,使注模前反应缓慢,浆料保持低粘度,注模后反应速度加快,使流态的浆料转变为固态的坯体。得到的生坯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强度可以达5×103Pa。生坯经脱模、干燥、烧结后,形成所需形状的陶瓷部件。其优点是不需或只需少量的有机添加剂(小于1%),坯体不需脱脂,密度均匀,相对密度高(55~70%),可以成型大尺寸、形状复杂的陶瓷部件。其缺点是添加剂价格昂贵,反应过程中一般有气体放出。
五、注射成型
注射成型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陶瓷零部件的成型。该方法通过添加大量有机物来实现瘠性物料的塑性成型,是陶瓷可塑成型工艺中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在成形过程中,除了使用热塑性有机物(如聚乙烯、聚苯乙烯)或热固性有机物(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或水溶性的聚合物作为主要的粘结剂以外,还必须加入一定数量的增塑剂、剂和偶联剂等工艺助剂,以改善陶瓷注射悬浮体的流动性,并保证注射成型坯体的质量。注射成型工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成型坯体尺寸精密等优点。但注射成型陶瓷部件的生坯中有机物含量多达50%(体积分数),在后续烧结过程要排除这些有机物需要很长时间,甚至长达几天到数十天,而且容易造成质量缺陷。因此,排胶始终是制约其应用的一个关键环节,至今尚未完全突破。
六、胶态注射成型
为解决传统注射成型工艺中有机物加入量大、排除困难等问题,清华大学创造性地提出了陶瓷胶态注射成型新工艺,并自主开发了胶态注射成型样机,实现了瘠性陶瓷料浆的注射成型。其基本思路是将液态成型与注射成型相结合,利用专用的注射成型设备和胶态原位凝固成型的固化技术,进行陶瓷材料的注射成型。这一新工艺,使用的有机物最多不超过4%(质量分数),利用水基悬浮体中少量的有机单体或有机化合物在注人模具后快速诱发有机单体聚合生成有机网络骨架,将陶瓷粉体均匀包裹其中,不但使排胶时间大为缩短,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排胶开裂的可能性。既具有胶态原位凝固成型坯体均匀性好,有机物含量低的特色,又具有注射成型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是胶态成型工艺的一种质的升华,将成为高技术陶瓷走向产业化的希望所在。
不同的工艺方法试用与不同的领域和环境,只有采用事宜的方法,才能展现不同工艺的优越性,提高产品性能。同时,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也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为制造性能更为优良的材料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l]Garcie R C'Harmlnk R H2aseoe R T Cerma_Licstee|NatureⅡ],1975,258:703~704.
[2]王零森.陶瓷工程[J],1997,31(1):40~44.
[3]Wo]ton G M et aj J Am Ceram SocⅡ]’1963,46(9):418~422.
[4]王钢,等.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J].2000,18(1):99~103.
[5]李蔚,等无机材料学报[J],1999,14(1):161~164.
[6]ELYuan ef a/.Solid State Inoics[J].1998(1):119~123.
[7]黄勇,等.现代技术陶瓷[J],1995,16(4):4~11.
[8]Young AC,et越J Am.Ceraw.SocⅡ].1991,74(3):612~618.
[9]杨金龙陶瓷胶态成型工艺及其原位凝固机制的研究
陶瓷工艺篇7
关键词: 陶瓷喷墨 陶瓷墨水 溶剂
1 前言
陶瓷喷墨打印是陶瓷行业一个重大的技术***,喷墨打印技术的工业化使陶瓷行业产生新的市场机遇。随着喷墨技术在工业化生产中的不断拓展,喷墨打印技术开始进入建筑陶瓷装饰市场,它必将是未来建筑卫生陶瓷市场发展的趋势。
2000年世界第一台工业使用的陶瓷装饰喷墨打印机是由美国FERRO公司开发的Kerajet系统,陶瓷墨水是由FERRO公司与赛尔公司联合研制的。2000年1月7日,FERRO公司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了一份名为《用于陶瓷釉面砖(瓦)和表面的彩色喷墨印刷的独特的油墨和油墨组合》的专利,该专利阐述了陶瓷墨水的制作方法,为陶瓷喷墨打印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6年以后,陶瓷墨水在西班牙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到目前为止,除了美国FERRO公司外,西班牙的E***ALGLASS.ITACA、CHIMIGRAF、COLORBBIA、TORRECID四家公司也是陶瓷装饰墨水的主要生产商。
目前,国内部分一线陶瓷品牌企业先后引进了陶瓷数字喷墨打印技术装备,并随后相应推出了数字化陶瓷产品。相信陶瓷喷墨打印设备的国产化和陶瓷墨水的研制,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成为陶瓷行业技术人员的攻关重点。
2 国内陶瓷喷墨设备及墨水的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的陶瓷喷墨打印机和相关的配套设备和墨水国产化都开始进入工业化阶段。2011年广州陶瓷工业展览会上,国内的色料行业龙头企业万兴公司并展出了自己的陶瓷喷墨墨水系列产品,代表着国内陶瓷墨水已进入工业化生产状态。在国产陶瓷喷墨打印机方面,早在2008年,希望陶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就推出了喷墨打印机,并在2009年广州陶瓷工业展上亮相,上海泰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紧随其后,于2010年年底推出喷墨打印机设备。目前,新景泰、泰威(科达)、美嘉、科越、希望、彩神、精陶已经分别推出了喷墨设备。其中,新景泰推出全套喷墨打印机设备;希望机械推出数码彩喷印花机(350/4、420/4、700/4、1050/4、350/4-6、420/4-6、700/4-6、1050/4-6)、X-Y700、X-Y1350的宽幅数码喷墨印花机;深圳市润天智***像技术有限公司“彩神”推出高速陶瓷数码喷墨印花系统;佛山市美嘉陶瓷设备有限公司推出数码嘉年华喷墨打印机,产品已被金舵陶瓷订购;佛山市科越陶机推出专利产品―KM46BZD型喷墨打印机;广东精陶机电推出平台直喷型陶瓷喷墨打印机。上海泰威作为国内自行开发、自主生产喷墨打印设备全套技术的企业,推出了最新产品“陶印大师TeckVersa系列瓷砖喷墨打印机”。
2004年以后,国内研究机构开始投入到陶瓷墨水的研究中,在学术派方面主要代表有天津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研究团队,共32篇,其中天津大学团队在学术上形成了杨正方、郭瑞松等一批专家。同时部分企业,如广东佛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门道氏制釉、华山制釉、科信达奥斯博、博奥科技、鹰牌陶瓷等公司也投入到陶瓷喷墨墨水的国产化研究中,并取得3个发明专利,江门道氏标准制釉公司已获得其中的2个专利。
3 陶瓷喷墨色料的技术要求及制备工艺
陶瓷喷墨打印技术发展分两个阶段:(1)在2000~2006年间,喷墨系统只有可溶性墨水,可溶性墨水的色彩范围窄、稳定性差、成本高,制约了产品的发展;(2)随着颜料墨水的技术进步,喷墨系统发生了质的飞跃,喷墨打印系统可以打印市场上的许多常规颜色,而且价格也具有竞争力。这种技术的飞跃影响到其***案设计,并带动更多的新设备厂家进入市场,将一些新元素引入到新的色彩制作中。
目前,陶瓷墨水的制造方法有:溶胶―凝胶法、反相***相法和分散法。溶胶―凝胶法由于制造工艺所需成本较高、溶胶稳定性差而受到限制;反相***相法由于制得的墨水含量低,许多技术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分散法却由于颗粒度较大,需要进一步解决墨水的稳定性问题。
3.1陶瓷喷墨墨水的技术要求
喷墨打印技术在陶瓷上的应用关键在于陶瓷墨水的制备。陶瓷墨水的组成和性能与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和墨水用途有关。陶瓷墨水通常由无机非金属颜料(色料、釉料)、溶剂、分散剂、结合剂、表面活性剂及其它辅料构成。无机非金属颜料是墨水的核心物质,陶瓷喷墨墨水要求具备以下特性:
(1)陶瓷粉体在溶剂中能保持良好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不会出现化学反应和颗粒团聚现象;
(2) 在打印过程中,陶瓷粉体颗粒在短时间内能以最有效的堆积结构排列,牢固附着,获得较大密度的打印层,以便煅烧后获得较高的烧结密度;
(3)打印的色剂高温烧成后具有良好的呈色性能以及与坯釉的匹配性能。
除了核心的发色之外,墨水的介质也是核心关键技术之一。介质的功能相当于传统的釉料作用,介质以溶剂的形式把色料粉体从打印机输送到载体上,同时控制干燥时间。溶剂一般采用水溶性有机溶剂,如:醇、多元醇、多元醇醚和多糖等。高分子分散剂是帮助色料粉体均匀地分布在溶剂中,并保证在打印前粉料不发生团聚。类似于传统花釉中使用的CMC和STTP添加剂,同时还可以起到调节墨水流动性能的作用。表面活性剂控制墨水的表面张力在适合的范围内。辅材料有墨水pH值调节剂、催干剂、防腐剂等。陶瓷喷墨墨水的性能要求如表1所示。
3.2陶瓷喷墨墨水对色料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陶瓷坯釉用色料细度要求过325目筛,筛余在0.3左右,辊筒印花色料细度为325目全通过。由此可见,传统印花使用的色料对细度要求不高,但要达到喷墨墨水的技术要求,陶瓷色料细度需
实验表明,传统的陶瓷色料的粒径对发色的影响较大,锆系色料存在结构不稳定和饱和度不够等问题。随着粒径的减小,在釉料中的发色饱和度明显降低,黄度值随着降低;宝石蓝色料对于粒径影响较小,随着粒径的减小,发色饱和度反而更好。因此,陶瓷喷墨墨水必须具备超强的发色饱和度和稳定性。
目前,在陶瓷色料结构体系中,尖晶石结构的色料具有高温化学稳定性,如钴蓝系列、棕黄系列和黑色系列,而且尖晶石结构色料的细度越小饱和度反而越好。因此,喷墨墨水最好选择尖晶石等结构类型的陶瓷色料。
3.3喷墨色料的加工设备及其制备工艺
传统的陶瓷色料用于加工的设备主要有研磨机和球磨机两大类型。研磨机是以刚玉质球石为介质,加工工艺简单,产品的外观颜色较差。球磨机的球磨工艺相对复杂,需要后期的烘干工序,制造成本相对较高,但生产的色料品质相对较稳定,发色较鲜艳。
当前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根本无法满足喷墨墨水对陶瓷色料细度的要求。因此细度问题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2011年的广州陶瓷工业展览会上,已有厂家展示纳米级加工的机械设备,其中主要有蒸汽气流磨和水球磨两大类型的设备。蒸汽气流磨是以过热蒸汽作为介质,通过环形超音速喷嘴加速成高速气流,带动物料加速,相互碰撞导致物料粉碎。粉碎后的物料经过涡轮气流分级机分级,合格粉体进入收集系统,不合格物料返回粉碎机继续粉碎。整个系统蒸汽保持过热状态,在全干法状况下进行生产。蒸汽气流磨型号及加工效率如表5所示。
另外,深圳某厂家展出的高压球磨机,其原理为在高压环境下进行高强硬度的湿法球磨,可以进行粉体纳米级加工。秦皇岛市太极环纳米公司可承接粉体材料纳米化加工处理,加工粉碎的平均粒径在100~300nm(6~18万目),使用的设备是纯物理机械法制备的纳米材料,分为干法和湿法加工。其设备的特点是不但可以粉碎物料,而且使粉末和溶液达到均匀分散及***化的功能。
4 陶瓷喷墨墨水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目前陶瓷墨水在发色、色彩色调、打印质量、物理化学稳定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发色强度,由于陶瓷墨水喷墨时要求墨滴小,小至4pl~6pl;喷墨快,其频率为6kHz;墨滴可变,决定陶瓷墨水的流速、粘度与比重等物理参数;墨水的比重决定产品的发色程度,比重过低导致产品可调明暗值降低。另外,陶瓷墨水的颜色系统还不够丰富,目前已经有11种陶瓷墨水推出,但是红系、黄系和黑系陶瓷墨水仍然极少见,较窄的彩色范围陶瓷墨水也是制约陶瓷砖装饰应用的根本因素。
陶瓷墨水的加工方法、发色强度、颜色系统、喷墨效率、稳定性等方面是未来陶瓷墨水开发的主题方向。由于陶瓷墨水加工技术的局限性,如分散法虽然色系较多、色彩范围较广、成本较低,但由于其颗粒度较大,陶瓷墨水稳定性差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而溶胶凝胶法粒度较小,但稳定性差和生产成本高,又略显不足;反相***相法在粒度、固含量上都较溶胶―凝胶法略好,但稳定性也并非十分理想。因此,选择一种能保证产品品质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低成本墨水生产工艺是十分必要的。
5 结语
陶瓷喷墨打印技术是未来陶瓷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国内在喷墨墨水和喷墨机械设备上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但陶瓷喷墨打印的核心技术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市场上所谓的国产设备,其核心技术仍然引自于外国。因此,必须抓住机遇尽快消化和掌握陶瓷喷墨色料和打印喷头的生产制造技术。
喷墨打印在产量上无法跟传统的丝网、(下接第29页)辊筒印花相比,尤其是在大规格瓷砖的生产上。在现今的国内市场上,喷墨陶瓷以高端产品的光环而获得好评。许多大型企业不惜高成本引入国外先进设备,争相占领市场先机。而随着喷墨陶瓷的神秘面纱逐步褪去,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加入其中,喷墨陶瓷的高端形象迟早会崩塌,喷墨产品在“价格战”的国内市场,其前景也是不容乐观的。
参考文献
[1] 新浪家居,.
[2] 陶城报资讯网,.
[3] 慧聪印刷网,.
陶瓷工艺篇8
关键词:氯化铝;陶瓷;注射成型
引言
陶瓷注射成型技术(Ceramics Injection Molding简称CIM)类似于70年展起来的金属注射成型(Metals Injection Molding 简称MIM)技术, 它们均是粉末注射成型(Powders Injection Molding 简称PIM)技术的主要分支,均是在聚合物注射成型技术比较成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当今国际上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陶瓷零部件精密制造技术。其突出的优点包括:(1)成型过程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2)可净近成型各种复杂形状的陶瓷零部件,使烧结后的陶瓷产品无需进行机加工或少加工,从而减少昂贵的陶瓷加工成本;(3)成型出的陶瓷产品具有极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陶瓷注射成型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已在高精度和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制造上显示出无比强大的生命力,解决了后续机加工问题,成为精密陶瓷成型技术的一颗新星。
陶瓷注射成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配料及混炼、注射成型、脱脂和烧结。其中前三个是陶瓷注射成型工艺所特有的。由于在陶瓷注射成型中陶瓷粉末细小且形状不规则,其工艺参数的控制相比金属注射成型而言需更为精细。除了烧结工序外,粘结剂、喂料混炼、注射成型、脱脂等各道工序都与传统陶瓷粉末干压成型有着很大的差异,研究了氧化铝陶瓷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及主要工艺参数的影响。
1 实验过程
1.1原料
氧化铝陶瓷粉(A12O3 ,分析纯);液体石蜡(Pw,化学纯);聚丙烯(PP,化学纯);硬脂酸(SA,化学纯)。
1.2实验过程
将称量好的PP加热到190℃左右, 使其由白色粒状变为无色的稠状物质;在加入SA,加热温度控制在170℃左 待其溶解后冷却一段时间加入PW ,继续加热,温度控制在150℃左右,直至全部混合,呈白色粘稠状物质。将A12O3粉缓慢加入到上述粘结剂中,用搅拌机搅拌均匀,每次加入粉末为整个总量的1/4左右;待充分混合后,将混合料在烘箱中静置24h,同时保持一定的真空度使混合料中的气体排出;充分陈腐后,将混合料在挤出机中练泥造粒。最终将混合料制成长约3~5mm,直径约2mm的条状,得到适合注射成型的粒状喂料。注射成型在宁波海天集团生产的HTF86X2型注射成型机上完成。采用热脱脂工艺对试样进行脱脂,最后将脱脂坯置于硅钼棒高温电炉中,空气气氖中于1550OC烧结成成品。
1.3测试与表征
用排水法测量样品的密度;喂料的差热一热重曲线在LCT一2差热天平上完成;将试样切割成25mm ×5mm× 2.5mm的试条,用三点弯曲法测抗弯强度。
2 结果与讨论
2.1粘结剂的选取
在陶瓷注射成型中,粘结剂具有两个基本的功能:首先,在注射成型阶段能够和粉末均匀混合, 降低粉末的粘度,使粉末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成为适合于注射成型的喂料;其次,粘结剂能够在注射成型后和脱脂期间起到维持坯体形状的作用,使产品在烧结前具有完整合适的形状。陶瓷注射成型所用粘结剂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四点:(1)体系内的相容性;(2)注射悬浮体流变学特性;(3)脱模性和生坯强度;(4)脱脂特性。根据这些原则,粘结剂多选择热塑性多组元体系, 即由流动性好的低熔点组元和高分子聚合物组元组成。有机粘结剂与陶瓷粉体混炼后的结合强度主要取决于热塑性高聚物,脱脂特性亦可由耐热性好的高聚物调节,可塑性和剂则可改善体系流动性及脱模性能;表面活性剂具有综合调节作用。
目前,石蜡一聚烯烃粘结剂体系已广泛应用于科研和生产实践。因为石蜡基粘结剂的流变性能好,注射工艺范围宽。实验中选用石蜡即以软化温度点低、流动性好的Pw 作为主要填充物;高分子聚合物PP熔点较高,可作为骨架材料以保证生坯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少量的SA作为表面活性剂或剂不仅可以在粘结剂和粉末颗粒之间起桥梁作用,防止两相离,保证混料的均匀,而且可以在粉末颗粒之间、粉末颗粒与模壁之间起到的作用,从而达到预计的效果。
在陶瓷注射成型中聚合物粘结剂之间或是聚合物与增塑剂之间的相容性都是必要的,若有机载体之间相容性差,则不能有效的降低混合物的粘度,注射成型冷却过程中有机物产生大量偏析以及粘结剂与模具分离,不能获得组分均匀的成型坯体。
高分子物质共混的过程实际上是分子链间相互扩散的过程,受到分子链间作用力的制约。内聚能密度(E/V)是分子链间作用力大小的量度, 但由于高分子不能汽化而无法直接测量内聚能密度,因而常用溶度参数d,即内聚能密度的开方( E/V) 1/2来表示分子链间作用力的大小,d值越接近,相容性越好,即 d越小,相容性越好。
表1 粘结剂组分的溶度参数(单位:(J・cm-3)1/2 )
表l为所用粘结剂组分的溶度参数值, 由表中数据可知组元之间的溶度参数差为:
PP与Pw 之间溶度参数差为:
d1=8.10-7.80=0.30(J・cm-3)1/2 )
PP与SA之问溶度参数差为:
d2=8.10-7.87=0.23(J・cm-3)1/2 )
Pw 与SA之间溶度参数差为:
d3=7.87-7.80=0.07(J・cm-3)1/2 ):
根据相容性原则判断准则: dl不相容。可见,PP,Pw与SA之间相容性都非常好。
2.2喂料及粘结剂配方的确定
在A12O3陶瓷注射成型过程中,为了确保粉末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而且在脱脂期间能够维持坯体基本形状,需在喂料里加入一定数量的粘结剂,通过实验发现粘结剂含量一般在30wt% 以上。表2给出了实验中典型的A12O3陶瓷注射成型用喂料的组分。
按照表2中的配方制备A12O3陶瓷喂料,然后注射样品(注射温度为l80℃、注射压力为ll0MPa),采用3.4中的脱脂工艺进行热脱脂,再将脱脂坯烧结成成品。仅从烧后样品外观看l#试样表面光滑平整;2#试样表面略有气泡;而3#试样表面有少量开裂现象。
体积密度及强度测试结果(见表3)表明,烧后l#试样比2#、3#试样密度及强度值较高,其原因可能是l#试样中A12O3含量较多,且粘结剂能够与A12O3粉末均匀混合,当粘结剂完全脱除后,坯体中A12O3颗粒能够紧密堆积,形成的结构缺陷少,故体积密度较大、强度值较高。而在3#试样中,在粘结剂中作为主要填充物的石蜡较少,故喂料的流动性较差,混料时A12O3陶瓷颗粒分散得相对不是很均匀,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缺陷的产生,使得试样的密度和强度值较低。
表3注射成型喂料组成
2.3注射参数的选择
注射成型工艺也是整个工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控制不当就会使产品形成很多缺陷,如裂纹、孔隙、焊缝、分层、粉末和粘结剂分离等,而这些缺陷直到脱脂和烧结后才能被发现。所以控制和优化注射温度、模具温度、注射压力和保压时问等成型参数对减少生坯重量波动,防止注射料中各组分的分离和偏析,提高产品成品率和材料的利用率至关重要。
注射过程是指把计量室中预塑好的喂料熔体注入到模具型腔里面去的过程。这是喂料熔体经过喷嘴、流道和浇口向模腔流动的过程。从工艺流程上看可分为两个阶段:注射阶段和保压阶段,这两个阶段虽都属于熔体流动过程,但流动条件却有较大区别。
注射阶段是从螺杆推进熔体开始到熔体充满型腔为止。此时,在螺杆头部对熔体所设定的压强(即注射压力)和螺杆推进熔体的速度(即注射速度)是注射成型的关键参数。
注射压力是指注射时料筒内前端熔料所受的最高压力,而非注射系统油压的最高压力。注射压力与油压的关系是反比于螺杆横截面积与射料缸面积之比。目前注射压力尚无可用的计算公式,通常认为注射压力在20~200MPa之间,要根据的具体的材料而定。显然,注射压力过小会影响冲模过程的完成,引起欠注;增大压力有利于冲模的流动过程,但是有可能使坏体内部的残余应力过大,引起断裂或飞边。
表4 不同注射压力下试样的外观体积密度和强度值
表4为不同注射压力下A12O3陶瓷的外观、体积密度和强度值,其中注射温度为l80℃ 。当注射压力过小时,试样虽已能成型,但较为松软;而压力过大时, 内部会出现气孔等缺陷; 当注射压力达到140MPa的时候,试样难以成型。同时从表中数据还可以看出,随着注射压力的增加,成型试样的密度及强度值呈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
材料的性能对注射压力较敏感,压力过大对试样的致密化不利。如注射压力为l30MPa时,试样烧结后体积密度较低,这是因为较大的注射压力使充模速率急剧增大,模腔表面很快形成封闭壳层,以致内部气体排出困难,被包裹在成型体内,所以成型坯体的密度及强度较低,从而烧结后的试样密度及强度值亦低;而较低的注射压力,如在90MPa时,试样密度及强度值也较低,主要是因为注射压力过小,注射速度较慢,影响冲模过程的完成,致使试样内部比较疏松引起欠注,烧结后试样部分存在结构缺陷,体积密度及强度值低。
氧化铝陶瓷注射成型中注射熔体的温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熔体温度对成型体的影响是复杂的,若从冲模的效果考虑,提高熔体温度较增加压力更为有利。因为高的熔体温度在不同的程度上均可降低熔体粘度,对冲模有利。但是过高的温度易导致有机物挥发,使有机总量减少从而影响粘度。且当熔体温度较高,注射压力偏大时是最危险的。由于陶瓷注射混合料不具有压缩性,因此增大压力会产生较大的成型应力。表5给出了不同注射温度下试样的外观情况(注射压力位l 10MPa),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氧化铝陶瓷注射成型的注射温度在180oC左右时较为合适。
表5 不同注射温度下试样的外观情况
模具温度是熔融状态的物料注入模腔后冷凝硬化的控制因素,因此模具温度对浇口封闭以后的收缩起主导作用,它通过大分子的“冻结取向” 影响模腔表面冻结层的厚度。降低模具温度可使冻结层迅速加厚,从而试样出模后热收缩量下降,熔体的收缩率减小。在注射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模具温度升高会使模腔压力增加,从而减少了模腔内物料的收缩。同时, 出模后的弹性回复量也会变大。但应注意到,这时影响收缩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浇口封闭以后的冻结层的厚度,而不是压力的传递能力。所以在通常情况下,模具温度高,熔体的收缩率仍表现出有增大的趋势。实验中模温设定在60℃左右,如果注射过程中模温不合适,则常会引起充模不完整,或发生坯块断裂等现象。
料筒与喷嘴温度的设定与控制对注射成型的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料筒温度是指料筒表面的加热温度。根据注射物料在料筒内的塑化机理,分三段加热第l段一固体输送段,是靠近料口处,温度要低些,有冷却水冷却防止物料架桥,保证较高的固体输送效率;第2段一压缩段,是物料处于压缩状态并逐渐地熔融,温度设定比第l段要高出20℃ 25℃ ;第3段一计量段,是物料全熔融的阶段,预塑开始时,这一段对应于螺杆计量段,在预塑终止后形成计量室储存塑化好的物料。一般来讲,第3段温度比第2段要高出20oC~25℃ 以便保证物料处于熔融状态。
在整个注射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表6列出了几种注射过程经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4 热脱脂
脱脂是通过加热及其它物理化学方法将成型体内的有机物排出并产生少量烧结的过程。脱脂是注射成型中最困难和最重要的因素。脱脂过程不正确的工艺方式和参数使产品收缩不一致,导致变形、开裂和应力等。脱脂对其后的烧结也很重要,在脱脂过程中产生的裂纹和变形等缺陷不能通过烧结来弥补。脱脂是和粘结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粘结剂的种类决定着脱脂方式, 目前的脱脂工艺除了传统的热脱脂、溶剂脱脂外,还有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催化脱脂以及水基萃取脱脂等.
热塑性粘结剂比如石蜡等,一般采用加热脱脂工艺去除。热脱脂不仅涉及到坏体内有机粘结剂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 如有机物的氧化, 扩散、热降解等。还包括有机物从坯体中排出后扩散到周围的过程, 因此许多因素影响着脱脂的工艺过程,其中脱脂速率和保温时间就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过快的脱脂速率和较短的保温时间,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试样微观或宏观缺陷的产生。脱脂速率快,粘结剂脱除不稳定, 会引起坯体翘曲;而且粘结剂的快速流动也会导致坯体密度的不均匀,从而导致开裂。较慢的热分解可以使注射成型部件的有机载体完全排除而不产生宏观或者微观上的缺陷。脱脂速率越低,有机载体的排除越慢;这样, 陶瓷颗粒在液体有机载体中的移动就有更长的时间。在有机载体被完全排除之前,颗粒将有足够的运动和转动时间。但是脱脂速率慢,脱脂效率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也不利于上生坯形状的维持。总之,通过实验表明,表6中的脱脂工艺对于Al2O3陶瓷注射成型中石蜡一聚丙烯一硬脂酸热塑性粘结剂体系的去除较为合适。
3 结论
1)注射成型氧化铝陶瓷喂料中Al2O3粉料喷量百分含量在70% 为宜。
2)粘结剂选用热塑性的石蜡/聚丙烯/硬脂酸体系, 三者之间相容性较好, 其比例为mPW:mPP:mSA=79:20:1。
3)所用注射参数为:注射压力11OMPa,注射温度l80℃,模温在60℃左右。
陶瓷工艺篇9
关健词:喷墨打印;渗花墨水;渗透;扩散;生产工艺
1 引言
喷墨打印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发成功的一种非接触式的数字印刷技术,它将墨水通过打印头上的喷嘴喷射到各种介质表面上,实现了非接触、高速度、低噪音的单色和彩色的文字和***像印刷。陶瓷喷墨打印技术是在喷墨打印技术的基础上,将特殊的粉体制备成墨水,利用特制的打印机可以将配置好的墨水直接打印到陶瓷的表面上进行表面改性或表面装饰。其与传统的陶瓷表面装饰技术相比具有诸多的优势[1,2],例如能够实现产品个性化设计与制造,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同时有利于实现多种***案小批量的陶瓷制品生产,特别适合于设计复杂***案,进一步提高陶瓷装饰效果。
陶瓷喷墨打印技术2009年以来在国内陶瓷墙地砖生产中逐步普及,墨水的颜色也逐渐丰富,到现在全国几乎所有陶瓷厂都使用喷墨打印技术生产产品。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使用的喷墨墨水都只能在产品表面着色,因此抛釉砖必须在喷墨打印后再淋一层透明釉,烧成后抛光。抛釉砖产品的透明釉厚度不能太厚,否则会影响产品的颜色和透感,因此只能使用弹性模块抛光,产品平整度较差,表面呈波浪状起伏。抛光砖虽然表面平整,但是布料方式的***案清晰程度和纹理丰富性远不如喷墨打印。虽然有渗花抛光砖产品,***案变化相对较多,但是水性的渗花釉扩散严重,导致产品***案模糊。如果将渗花釉和喷墨打印技术结合起来,则既能获得清晰丰富的表面***案,又能提高产品抛光后的表面平整度。
2012年,诺贝尔与METCO合作,在国内率先推出喷墨渗花抛光砖产品。至今,先后有东鹏、蒙娜丽莎、新明珠等与METCO合作研发生产。国内的道氏、伯陶、迈瑞斯、明朝、彩佳、安倍尔等公司相继推出渗花墨水,增加渗花墨水的选择性。同时,诸多厂家推出了喷墨渗花产品,产品取名各不相同,主要企业有:天弼、宏宇、卡米亚、能强、金意陶、伟强、华硕、石博士、博德等。国内瓷砖逐渐进入了喷墨渗花产品时代。
2 渗花墨水基本性能
渗花墨水最先由国外的METCO公司推出,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几乎独占市场。国产渗花墨水经过多年的研究,近两年推出市场的产品逐渐增多,包括道氏、伯陶、迈瑞斯、明朝、彩佳、安倍尔等,且大部分都与陶瓷墙地砖生产厂家联合推出喷墨渗花产品。从产品的效果上看,国产渗花墨水与进口墨水已无明显区别,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2.1 渗花墨水与常规喷墨墨水的区别
渗花墨水是一种渗透型墨水,也是一种溶剂型墨水,采用可溶性金属盐作为着色剂,然后搭配相应的助剂以及溶剂制备成渗花墨水。与常规喷墨墨水相比,渗花墨水的着色剂一般为离子化合物,而常规墨水的着色剂为亚纳米级无机色料;助矫嫔花墨水对悬浮性的要求没有常规墨水那么严格,但是对墨水的粘度、表面张力、PH值有一定的要求。渗花墨水经喷墨打印机打印后在砖面具有渗透能力,烧成后着色剂在高温下转化为能呈现颜色的金属氧化物,形成***案。
渗花墨水的发色方式与常规喷墨墨水不同,常规喷墨墨水是无机颜料型墨水,一般采用分散法制得。分散法是目前陶瓷墨水制备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其工艺是先将超细陶瓷粉体或着色剂颗粒同溶剂、分散剂等一起通过球磨混合,加入结合剂、表面活性剂、pH调节剂、电解质等助剂后,通过机械分散得到稳定的悬浮液即陶瓷喷墨墨水。分散法与传统的浆料制备较为接近,根据静电-位阻稳定机制,需要加入各种物性调节剂以及助剂使墨水达到稳定状态。分散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且制得的陶瓷墨水发色效果及发色稳定性较好[3~6]。
渗花墨水采用离子化合物作着色剂,制备成有机金属盐溶解在溶剂中,在高温下转化成能呈色的金属氧化物。渗花墨水的颜色由金属离子的发色规律决定,如钴呈蓝色,铁呈红色或褐色,铬呈黄色或绿色,镍呈绿色[7,8]。受限于金属离子的着色方式,现有渗花墨水的颜色局限于蓝、棕、黄三种颜色,除了蓝色渗花墨水之外,其他的渗花墨水的发色能力远弱于常规喷墨墨水,需要配合大喷墨量的喷头使用。
2.2 渗透性
渗花墨水具有一定的渗透性,但是无法控制其渗透方向,容易同时在纵向和横向扩散,若墨水横向扩散过多会导致***案模糊,因此生产中需要搭配助渗剂实现纵向渗透。助渗剂本质上是一种或几种矿物油的混合物,通过控制其表面张力、粘度,能够促进渗花墨水中着色剂沿着陶瓷坯体中的孔隙纵向渗透,并改善***案的清晰程度。但是助渗剂因为使着色剂纵向渗透,会减弱渗花墨水在产品表面的发色能力,因此要求助渗剂不能将着色剂完全渗透到坯体底部,而是要逐步渗透。此外,渗花墨水在产品表面的发色深浅还受坯体干燥时间影响。干燥时间越长则产品表面发色越浅,渗透深度越深;干燥时间越短则表面发色越深,渗透深度越浅。在生产中要平衡渗花墨水的渗透深度和表面发色深浅,使产品表面和内部发色接近,有利于提高产品抛光后的稳定性。
2.3其它特性
渗花墨水稳定性比普通喷墨墨水差,主要表现为在35 ~ 40℃时容易变质,渗花墨水粘度等参数发生变化,导致波形文件不匹配及喷墨拉线等问题。渗花墨水的粘度、表面张力、PH值、电导率等特性均会影响其使用性能,通过测试多家公司的渗花墨水,40℃时的粘度在13 ~ 19 mpa.s,表面张力在25 ~ 28 mN/m,PH值在4.2 ~ 8.0。
2.3.1 粘度
粘度是影响打印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粘度过高会造成墨水在墨盒中流动不畅,在喷射的过程中也难以保证墨水顺畅地通过细小的喷墨头,以至造成堵塞喷头的现象。过低的粘度也会造成喷射困难,影响墨水的正常喷射。墨水的粘度还需要和喷头相适应,不同的喷头对墨水的粘度范围有不同的要求。
2.3.2 表面张力
渗花墨水的表面张力适当时才能形成标准墨滴,如果表面张力过大,墨流将难以断裂,将导致墨滴打印不流畅。墨水的表面张力低,则墨滴与纸张的接触角小,有助于提高覆盖率,得到高质量的***案。但表面张力过小时,墨水非常容易扩散,影响***案的清晰程度。
2.3.3 PH值
PH值过低(呈酸性)墨水会腐蚀墨盒;PH值过高(呈碱性)会产生额外的盐而减低墨盒的使用寿命,并提高电导率。墨水的电导率受墨水的盐类和离子性决定,墨水中的盐分会损坏墨盒甚至使墨盒失效。墨水的电导率反映的是墨水的含盐量的高低,含盐量过高,会产生结晶,造成喷头堵塞现象,墨水的电导率受墨水的盐类和离子决定。
2.3.4 扩散性
渗花墨水相对常规墨水有一定的扩散性,扩散较大时会影响***案的清晰程度,使产品丧失墨的优势。黄色墨水扩散较小,基本在3%以内;蓝色墨水扩散一般在10 ~ 30%之间;棕色墨水扩散最严重,在25 ~ 45%。除墨水本身外,助渗剂的种类和用量、干燥的温度和时间、喷墨时的坯体温度都会影响渗花墨水的扩散性。此外,在设计文件时,要根据渗花墨水的扩散能力将喷墨文件做相应的处理,尤其是线条石纹纹理。
3 渗花墨水使用设备
3.1 喷墨打印机
渗花墨水使用的喷墨机与常规墨水使用的相同,保证不同产品交替生产时的稳定性,在国内主要使用的喷墨机有进口的Cretaprint、Tecno、Kerajet,国产的有希望、新景泰、彩神等。进口喷墨机整体使用效果更好,体现在硬件及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方面进口喷墨机有更加完善的供墨、墨水循环、过滤、除尘等系统,能够单独调整每个喷头的喷墨量,并且能加载更大更多的文件,反应速度更快,Cretaprint的喷墨打印机还可以实现两块砖同时打印不同***案。
软件方面进口喷墨机的操作更加人性化,比如能同时加载多个喷墨文件,打印模式更加丰富,能在生产的同时渲染另外的喷墨文件,能够指定插入打印的文件和次数,有配套的色彩管理系统,可以减少工艺设计人员的工作量。
3.2 喷头
无论是进口喷墨机还是国产喷墨机,所用的喷头都是进口的。渗花墨水因为喷墨量较大,需要使用大墨量的喷头,主要有东芝XL、赛尔GS40、星光1024、精工、柯尼卡KM1024ILHE。这些喷头的工作频率、对渗花墨水的性能要求不尽相同,共同特点是最大喷墨量大于100 pl。喷头生产厂家会根据自身喷头的特点,对使用的墨水做出相应的要求。其中精工喷头相对其它喷头属于高频喷头,要求配套墨水的粘度较低。
3.3 波形文件
每一种墨水需要经过喷头生产厂家的认证,然后根据墨水的特性设计一个适合该墨水的波形文件。在喷墨打印机上使用该墨水的时候,要在对应的通道上加载经过认证的波形文件,喷墨打印机才能正常打印该墨水。如果没有对应的波形文件,即使使用同样的喷墨打印机和喷头,也有可能出现各种缺陷,主要缺陷如下:
(1)无法打印,即喷墨打印机已经开始工作,但是无法打印出墨水;
(2)缺墨,即打印过程中会随机时间和位置出现无墨水的情况;
(3)拉线,即打印时会随机出现偏深或偏浅的线状***案,宽度至少1 ~ 3 mm,严重时接近喷头宽度;
(4)水纹,即打印的***案像是浸入水中一般,有明显的深浅变化和波纹状纹理;
(5)模糊,即墨水打印位置无法按照文件设计打印,或者无法正常控制墨滴大小,造成***案模糊。
可见波形文件对于墨水的重要性,进口墨水在出厂前就已经通过喷头公司的认证。国产墨水这方面还需要加强,只有部分墨水得到喷头公司的认证;很多墨水只是在喷墨机上加载其它公司墨水的波形文件,通过实验选择能够正常工作的参数,但是长期生产的稳定性难以保证。
4 喷墨渗花产品生产工艺
不同厂家实现喷墨渗花产品的生产工艺有所区别,产品也各有特点。有代表性的产品生产工艺方案有二次布料、淋面浆料以及通体一次布料结合淋浆3种。
4.1 二次布料工艺
此工艺方案基本采用抛光砖二次布料的工艺流程,基本工艺流程为二次布料压制干燥磨坯喷墨渗花喷助渗剂烧成中性抛。采用此工艺方案的代表企业有东鹏、天弼、宏宇。由于工艺方案与二次布料的抛光砖基本一致,只是使用渗花墨水替代有色微粉布料,使产品的***案相对抛光砖更加清晰,变化更加丰富。
该工艺方案主要优点如下:一是产品的内质与抛光砖接近,莫氏硬度高于抛釉砖,由于***案深入面料中,耐磨程度更高,适合于人流量较大的场所。二是对生产线改造小,只需要在现有的抛光砖生产线加装一台喷墨机即可。三是对底料白度要求不高,可以较好的控制坯体成本。
该工艺方案的主要缺点如下:一是采用二次布料工艺,面料中需加入发色剂促进渗花墨水发色,而现阶段助色剂价格昂贵,导致产品成本居高不下。二是布料的均匀程度对砖型影响大,使产品的砖型难以控制,从而影响抛光平整度。三是无法实现天然石材表面石纹线的凹凸立体效果。四是二次布料工艺中面料的厚度一般在3 mm,而渗花墨水的渗透深度不足1 mm,因此采用此工艺方案的产品在经过倒边、拉槽等冷加工后,会显现出底料层、面料层、渗花墨水层3层完全不同的颜色,影响装饰效果。五是表面***案比较模糊。
4.2 淋面料浆工艺
陶瓷工艺篇10
摘要:本文从陶瓷工艺品的表现形式出发,通过分析陶瓷材质质朴、高雅、富有文化内涵和人情味的材质特点,逐渐成为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既古老又时尚的艺术媒介,从公共环境艺术中陶瓷工艺品的造型、色彩、材质三个角度与人情感交互的阐述,结合陶瓷发展的悠久历史和陶瓷工艺品柔媚素雅、质朴健康的陶艺语言,论证了陶瓷工艺品在公共环境艺术中与人产生的情感交互,以及在公共环境中应用的优势。
关键词:公共环境艺术 情感交互 陶瓷工艺品 材质
一、前言:
随着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公共设施的建设逐渐成为城市的形象与文化的象征,对于公共设施的公共环境的设计已经成为众多设计师的开发项目。相关的公共设施的造型设计、色彩设计、材质选择,以及公共环境艺术设计都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公共环境与人的关系,除了功能上的多样性以外,更多的是要关注人的精神和情感需求,然而公共环境设计中选择什么样的形式与语言才能最为贴切的表达人们的精神需求,是值得很多设计师去思考的。
二、陶瓷工艺品的表现形式
陶瓷工艺品从外观上看可以分为泥色和釉色两种形式,它们各自在表现形式上是截然不同的。素烧的泥色表现就是在烧成前利用泥质本身肌理或加以浮雕、堆绘、仿古青铜器纹样装饰和陶刻等,釉烧就是在泥胚上施以釉彩,通过釉色的质感和窑变等多种效果,传达釉烧的神秘。
素烧的泥色变化强调肌理的细节表达,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近,在陶瓷工艺品设计过程中,陶艺的泥性语言的可塑、龟裂、挤压、撕裂、光滑、粗糙及哑光等等,形成了变幻多姿的特有的陶艺肌理效果,能够将材质美感和人文美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加以公共环境艺术空间色调的强化,柔媚素雅、质朴健康的陶艺语言能够缓和金属时代的冷峻和理性,给人以亲切感。
釉烧是在泥胚上加上釉色烧制,古朴器形和表面釉质的结合,使得陶瓷工艺品散发出变幻莫测的气质,不管是湖田影青釉的温润如玉、色泽莹润、清新雅致,还是蓝裂纹釉的晶莹剔透、清新可人,还是天青釉的似玉非玉、晶莹润泽,还是孔雀绿釉的高贵华丽,都使陶瓷工艺品增添其通透感。此外,一些花釉的变化和窑变的效果,更增添了釉色变化的神秘感,如白梅花釉经过高温窑变自然形成大小各异的斑斑白点,宛如点点白梅花洒落在一面湖水上,美不胜收;红梅花釉高温窑变伴有淡红黄色点点,美丽神秘;蓝色妖姬釉高温窑变伴有蓝白色斑点,绚丽多姿;郎红釉高温窑变釉色由浅入深,成熟稳重等等,以其特有的形式存在于公共空间,建构于人的空间环境之中,无形当中增加了陶瓷工艺品的艺术感染力。
三、公共环境中陶瓷工艺品与人的情感交互
都说21世纪已经进入感官时代,人们对物品的心理需要越来越高。设计师将交互的概念和技术带入各种设计中,能更好的提升产品的价值。交互设计的本质应该是开发易用、有效而令人愉悦的交互式产品,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来袭,数据交互,***像交互,语音交互,行为交互的交互形式在让人们充满期盼,但是也存在很多相互形式选择各种不同的技术参数、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操作流程使人们产生困扰和迷茫。然而,公共环境中陶瓷工艺品与人的情感交互也越来越成为公共环境设计人思考的重点。
1、公共环境中陶瓷工艺品造型与人的情感交互
任何的美感都来自一定造型,而公共环境中陶瓷工艺品的造型设计需要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使人们感受到美观。我们中国人的审美观在儒家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下,追求对称的、圆形的、简洁的和线条流畅的造型,因为这种造型能够使人感受到平衡,这种平衡在使陶瓷工艺品变的更为丰富和具有趣味性的同时,产生“静中有动”的形式美感,这种富有变化的平衡能够使整个空间环境形成和谐的氛围,然而只有达到这种和谐,才会给人带来秩序、条理、稳定和心理上的愉悦,使不同的人群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美的感受,从而缓解工作的压力、调动人的内心情感,增加空间环境的舒适度。
2、公共环境中陶瓷工艺品色彩与人的情感交互
面对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现代社会,公共环境的色彩选择与运用不仅要了解色彩的科学性,同时要注意色彩的社会性,亦即人的一定心理因素和人的文化心态。公共环境的色调与环境中陶瓷工艺品的釉色的选择、应用和与人的情感交互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国传统的色彩审美观,使得我们的色彩偏好沉稳的、含蓄的、清新的、雅致的色调,所以在公共环境设计中陶瓷工艺品的色彩(釉色)选择需要根据大多数人的色彩审美的倾向进行设计,陶瓷工艺品经过水的洗礼和火的历练所呈现出来泥料的质朴古雅、色釉的晶莹剔透和花釉的百般窑变的质感,能够在色彩上跟人的情感进行交互,使人产生一种平静祥和的心理感受。
3、公共环境中陶瓷工艺品材质与人的情感交互
众所周知,陶瓷工艺品源于自然,顺乎泥性的材质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天然的肌理之美和不同的烧制条件下形成的烧成的火焰痕迹,加上色泽的深浅浓淡和泥质的粗细疏密等都成为了陶瓷材质肌理美的表现元素。不管是简洁理性的塑造,还是原始粗犷的宣泄,陶瓷工艺品表现出来的强大的生命力,会使人产生一种那以置信的情感投入。加上釉材质中古朴凝重的裂纹釉、厚实浓郁的结晶釉、光亮透明的颜色釉等等,无形当中增添了陶瓷工艺品的活力,使公共环境艺术中的陶瓷工艺品古朴与艳丽共存、泥性与装饰同在,能够让人体味到那日渐淡化的自然之情并与个人情感达成共鸣。
四、结语:
工业化的大发展,造成了人类与自然的隔绝,扭曲了人类社会的自然本性,架空了原本附着在泥土上的双足,形成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淡漠。面对命运的改变,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人类总是以文化的选择来寻求精神的解脱,缓解与协调精神上的失落。陶瓷的发展历程本身就记载着人类文明的过程,凭借其质朴、高雅、富有文化内涵和人情味的材质特点,越来越成为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既古老又时尚的艺术媒介,所以陶瓷工艺品与公共环境艺术的结合就更能体现它所承载的人文和历史内涵,由于它取之自然的材质特点,通过造物的和工艺的设计回归自然,使人能够体味那日渐淡化的自然之情,并能够有一种从传统的功利性转换为审美性的精神释放,加之人与泥土之间的特殊渊源关系,能够与人产生出一种难以置信的情感交流。可见,在提倡人性化、追求自然的设计理念下,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陶瓷工艺品的应用成为一种时尚和趋势。(作者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淞贤:《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研究》[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1;
[2]杨永善:《说陶论艺》[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哈尔滨,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