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明胶是制造胶囊的主要材料,中国有明确的药用明胶标准。然而不法企业使用价格低廉的工业明胶制造出铬严重超标的“毒胶囊”。“毒胶囊”和药品一起最终进入患者体内,有可能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要保证明胶使用的安全,需要行业自律,更需要严格的环节控制、有力度有效果的监管和奖惩制度。
关键词:胶囊,明胶,铬
中***分类号:F763;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3-0057-03
作者简介:魏星(1977—),女,黑龙江通河人,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学、编辑学。通信方式:weix@cnctst.省略。 2012年4月15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播出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了非法厂商用皮革下脚料造药用胶囊。本是用来治病的药品,却因毒胶囊危害着人体健康。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
人们常说的“胶囊”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指胶囊剂,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固体制剂[1],根据囊壳的差别,通常将其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亦称为胶丸)两大类,亦可根据用途的特殊性,进一步将其分出第三类——肠溶胶囊,近年来国内外又开发了结肠靶向胶囊[2];另一个含义是指保护药品的外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数据库显示,上市囊壳有羟丙甲纤维素空心胶囊、海藻多糖空心胶囊、肠溶空心胶囊和空心胶囊。明胶是肠溶空心胶囊和空心胶囊的主要成囊材料。本文所述及的胶囊均为明胶空心胶囊。
一 胶囊的作用 胶囊(capsule)是保护药品的外壳,可以掩盖不良气味,便于吞服,保护药物药性不被破坏,保护消化器官和呼吸道,避免药物流失、药物浪费、药效降低。
多数带胶囊的药物是不可以剥去胶囊直接服用的。因为有些药物易被唾液分解;有些具有刺激性会灼伤食道;有些对胃酸有不稳定的反应,需要在肠内溶解吸收,这样的药物被制成肠溶剂,肠溶胶囊保护药物不被胃酸破坏;而缓释胶囊使用了特殊的制剂技术,用胶囊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数量,如果剥开吃,将会破坏药品的结构,导致大量的药物瞬间释放,达不到缓释及控释的效果,极易造成毒副作用,产生毒性反应甚至危及生命[3]。
二 胶囊的原材料——明胶 明胶(gelatin),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皮肤、韧带、肌腱中的胶原经酸或碱部分水解或在水中煮沸而产生,无色或微黄透明的脆片或粗粉状,在35~40℃水中溶胀形成凝胶(含水为自重5~10倍)。是营养不完全蛋白质,缺乏某些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色氨酸,广泛用于食品和制作黏合剂、感光底片、滤光片等[4]。
明胶是制造胶囊的主要材料,明胶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胶囊的安全性。合格的药用明胶所用的牛骨应是除去牛身上具有感染风险的头盖骨和脊椎骨,所用的猪皮、牛皮,应是未经铬盐鞣制过或未经有害重金属污染的制革生皮或新鲜皮、冷冻皮,且生产过程的卫生控制情况,包括生产环境、生产装备、中间控制、卫生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应符合相关法规要求[5]。
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明胶空心胶囊中铬含量不得超过2mg/kg,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40mg/kg,细菌数不得超过1000个/g,霉菌及酵母菌数不得超过100个/g,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g,不得检出沙门菌/10g。美国药典、日本药典没有对明胶中的铬做出含量限定,欧洲药典对明胶中的铬制定了10mg/kg含量限定。可以说,中国目前明胶空心胶囊的标准是很严格的,那么,毒胶囊是如何出现的呢?
三 工业明胶——毒胶囊的元凶 工业明胶价格低廉,每吨工业明胶约为1万元,而食用明胶为3万元,药用明胶则为5万元。不法企业将工业明胶销往胶囊生产厂,利欲熏心的胶囊生产厂制造出毒胶囊,再卖给没能严格把关的制药厂。毒胶囊就这样最终随着药品进入消费者体内。
工业明胶广泛应用于板材、家具、火柴、饲料、包装、造纸、纺织、丝绸、印染、印刷、陶瓷、石油、日化、涂料、冶金等行业的各种产品中。工业明胶没有严格的行业标准,可以使用皮革厂的下脚料来制造。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用明胶中铬的含量不得超过2mg/kg,而工业明胶中铬的含量往往在50mg/kg以上,甚至达到180mg/kg。工业明胶中超标的铬主要来自蓝矾皮胶。蓝矾皮胶是采用制革厂经过铬盐鞣制后剔除下来的革皮废料经加工生产的胶, 含有较多量的铬, 对人体健康存在严重的潜在性危害, 只能作为工业胶用。蓝矾皮胶中的六价铬若被人体长期吸收, 会引起黏膜发炎、溃疡、皮肤过敏、皮肤湿疹、鼻中隔溃疡、喘息性气管炎等。六价铬中微溶于水的盐有致癌作用[6]。
铬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铬的作用是维持体内一些激素如胰岛素的生理功能。人体每天需要量约为50~200μg。但过多摄入铬,可能造成慢性中毒。在皮革鞣制过程中,六价铬会与皮革中的胶原蛋白起络合反应,形成含铬蛋白络合物,很难去除。研究表明,六价铬化合物可诱发肺癌和鼻咽癌,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朱毅介绍,六价铬在进入人体后的15分钟内,就有50%会进入细胞,并穿透红细胞膜,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造血功能。在进入人体的六价铬中,有10%会被人体吸收;被人体吸收的10%里又有10%的铬会在肝、肾和内分泌腺中存积,存积时间最长可达五年,其代谢和被清除的速度极为缓慢。由于六价铬的强氧化作用,慢性中毒往往从局部损害开始,逐渐发展为癌变[7]。
除了铬严重超标以外,由于工业明胶原料杂质较多,制胶企业往往会在加工过程中添加许多化学制剂,可能导致明胶成品中多项重金属、亚硫酸盐、菌群落等指数超标。
我国产品质量法和食品安全法以及生产许可有关条例,都明令禁止生产药品或食品的企业采购工业明胶。但是受利益驱使,胶囊生产厂使用工业明胶,或在药品明胶中掺杂工业明胶来制造胶囊。被毒胶囊危害的群体主要是身体状况不佳的病人,他们的免***力、抵抗力本就较弱,又何曾想到用来治病疗伤的胶囊药品却是慢性毒药。
四 毒胶囊——发人深省的信任危机 毒胶囊事件或许只是冰山一角,据业内人士透漏,不法企业将工业明胶作为可食用原料销往食品、药品加工厂商,已是明胶行业半公开的秘密。我们不是每天都服用胶囊制剂,但却每天都离不开食物。酸奶、果冻、冰淇淋、软糖、饮料……只要是有食用明胶存在的地方,就有工业明胶潜入的可能性。继三聚氰胺、增塑剂、食品添加剂等问题之后,毒胶囊事件使人们对生存环境的担忧、对社会的信任危机又一次升级。
此次毒胶囊事件并非近年首次披露的明胶违规制造使用问题。早在2004年,就有媒体曝光了不法企业将废皮革加工成食用明胶,最终被制成食品或胶囊流入市场。我国目前并不缺乏明胶生产、使用的技术标准,也不缺乏成熟的检测手段,但8年来,工业明胶违规生产使用的现象却并未得到有效遏制。针对明胶使用安全性存在重大问题的情况,国家轻工业明胶协会等组织也曾多次呼吁行业自律、呼吁加强监管。但行业自律不足以让谋取暴利的不法者销声匿迹。要保证明胶使用的安全,更需要的是严格的环节控制、有力度有效果的监管和奖惩制度。
参 考 文 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Z].2010年版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2]崔福德药剂学[M]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0
[3]杭州老太担心问题胶囊 剥开胶囊吞药粉灼伤食道[EB/OL] 都市快报(2012-04-17)[2012-05-10] http://zjsinacomcn/news/livelihood/ 12/2012 /0417/35705html
[4]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EB/OL] [2012-05-10] http://wwwtermgovcn
[5]刘振龙明胶空心胶囊质量现状及其控制策略研究[J/OL]中国卫生产业,2011,8(6):24-25[2012-05-10] http://wwwcnkinet/
[6] 姚龙坤 药用明胶质量对胶囊安全性的影响[J/OL]明胶科学与技术,2006,26(4):203-207[2012-05-10] http://wwwcnkinet/
[7] 刘虹桥毒胶囊产业链调查:廉价食品最易出现工业明胶[EB/OL]( 2012-04-23) [2012-05-10] http://wwwtech-foodcom/news/2012-4-23/n0774618_2htm
动 态
计算机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12年3月11日,计算机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会议在北京中科院计算所召开。计算机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陆汝钤院士,副主任陈左宁院士、刘群研究员,委员陈国良院士、荀恩东教授、石纯一教授、邵维忠教授、周龙骧研究员、罗晓沛教授、鲁士文研究员、韩承德研究员、周水庚教授、徐宝文教授,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余前帆副编审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刘群副主任主持。
在会上,陆汝钤院士首先做了第三届计算机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工作汇报,介绍了计算机科技名词第三版的审定工作进展。与会委员和专家也详细介绍了各自主持的二级学科的审定工作情况。目前,人工智能学科已完成词条释义、二审和三审,现正根据三审意见修改,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学科已进入三审,其余二级学科基本完成收词和一审,部分已完成释义,正在二审。与会专家对审定稿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
根据会议安排,计算机科技名词第三版将于2012年8月底前完成三审,争取在2013年公布出版。
(余前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