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基础篇1
[关键词]信息检索 认知范式 社会认知范式 整合认知理论
[分类号]G353
依据库恩(Kuhn)范式理论,贝尔金(Belkin)把情报学理论划分为物理范式和认知范式两大类。研究范式从系统驱动转向认知驱动意味着情报学对用户及其认知研究的深化。而信息检索作为情报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样具有系统导向和用户认知导向两大发展阶段。情报学与信息检索发展的历史证明,离开对用户的研究而仅仅依靠技术不可能最终解决用户信息需求和利用问题。认知范式从认知视角研究信息检索参加者(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处理者、信息检索者及信息用户)的认知结构、信息行为及人机交互、情境、多元表示等。从1977年德梅(Marc de Mey)首次提出认知观(Cognitive Viewpoint)概念至今,出现了众多的需要进行梳理和总结的研究成果,本文在认知观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探讨信息检索用户和认知研究的相关问题,试***给出一个相对系统的描述和解释。
1 认知信息检索的历史沿革
1.1 认知信息检索相关概念
1.1.1 认知观及认知信息检索 认知科学认为,人类具有感知、认识外界的认知能力,认知行为是人从外界环境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调整自己行为适应环境的过程。认知理论应用到情报学(包括信息检索)领域即形成情报学(包括信息检索)的认知观。情报学中的认知观最早由德梅提出:“任何信息的处理,无论是知觉的或符号的,都是通过信息处理设备,由人的世界模型系统或概念体系实现的”。对信息处理主体而言,德梅所说的概念体系是对世界的描述,即世界模型。世界模型由个人的认知结构组成,认知结构在特定情境中受到个人或组织的经验、教育等多种因素制约。
德梅认知观提出后即受到福尔曼(Forhmann)、霍兰德(Hjorland)、泰迦(Taija)等学者的批评。泰迦指出,其缺陷在于缺乏宏观社会视角和信息处理的社会文化背景,没有形成明确的问题概念化方法。由此,在德梅认知观基础上融合社会认知维度形成社会认知观理论。社会认知观倾向于在社会文化、组织、工作任务情境中研究用户的认知结构、信息需求等方面。
社会认知观代表人物为英格沃森(Ingwersen),他与贾维林(Jarvelin)等提出了认知信息检索的概念,继而在研究交互式认知信息检索模型之时提出多元表示准则(the Principle of polyrepresentation),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社会认知观的情境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认知理论的信息检索研究模型,进一步丰富了社会认知观的概念内容。
认知信息检索发展历史并不长,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本文认为,认知信息检索是认知观和社会认知观/整合认知理论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以认知科学方法研究信息检索者认知空间、信息检索系统的信息空间及交互界面,是与传统系统导向信息检索和用户导向信息检索相区别的检索范式。
1.1.2 相关性及情境相关性(relevance)是认知信息检索研究的基本概念之一。就目前的信息检索系统和行为而言,可简单认为,相关性主要是指检索系统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从文档集合中检出的文档与用户需求之间的一种匹配关系。关系、直觉、多维和动态是其特征。萨拉萨维克(saracevlc)以认知理论为基础提出信息检索相关性的5个层级:系统相关性、主题相关性、认知相关性、情境相关性、情感相关性。考斯金(Cosiin)和英格沃森从社会和组织的感知与策略方面分析相关性的维度。尽管相关性研究有待深化,但可以说相关性研究推动了认知信息检索的发展。
情境(context)是认知信息检索的另一个基本概念。认知信息检索研究把用户看作动态的变量,即用户是在其感知的工作任务和信息获取行为的情境中进行检索行为。情境是指包括检索者具有的知识结构、信息检索交互经验等内在的信息素养以及检索者所处时间、地点、社会文化、组织环境、工作任务等外部环境的集合。情境与检索所涉及的工作任务、动机、情感、偏好、系统以及领域相关,用户处在与其积累的经验、文化、组织等情境和当前检索交互的情境之中,产生认知层面的交互才是有效的信息检索交互。因此,可以说情境是影响检索者认知行为和检索效果的重要外部变量。
1.2 系统导向、用户导向与认知信息检索的分野与融合
英格沃森在其1992年出版的专著《信息检索交互》(Information Retrieval Interaction)中,把信息检索研究方法划分为三类:传统信息检索(即系统导向的信息检索)、用户导向的信息检索和信息检索交互的认知方法,这三个方法也映射着信息检索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导向的信息检索是把用户需求作为常量,用户须按照系统的程序进行操作。它的核心要素是文本表征、系统对象和检索技术,形成严谨的信息检索系统,侧重于通过实验研究改进算法提高检索系统性能。系统导向的信息检索将计算机技术与检索技术融合取得了丰盛的成果,仍然是目前人们生产和使用的主要信息检索产品,但在用户和相关性方面的深化上遇到瓶颈。
第二阶段,用户导向的信息检索把用户由信息检索系统常量变为具有多种需求、信息行为的变量,从数理统计、社会调查等方法研究用户信息需求、查询和获取行为,代表人物有泰勒(Taylor)、霍温斯(Hewins)、斯宾克(Spink)等。
第三阶段,认知导向的信息检索主要研究信息检索过程中用户认知行为、影响因素及检索模型。认知信息检索在某些方面带有浓厚的用户导向范式色彩,但多数情报学家认为用户导向的信息检索与认知信息检索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存在区别。用户导向的信息检索是把用户作为客观对象,而认知导向的信息检索则是把用户作为信息吸收和利用的主体。
当然,认知导向与系统导向、用户导向的信息检索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发展和继承的关系;同时,前者也不可能取代后者,在信息检索系统实际应用中三者应该是相互融合的,共同促进信息检索系统检索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1.3 认知信息检索的理论研究历程
正如前文所述,信息检索发展初期主要以系统观为核心,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认识到系统观存在“过分关注系统,而缺乏用户研究”的缺陷,系统导向的信息检索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与此同时,认知科学迅速兴起并被引入到情报学,给信息检索带来新的生机,产生了基于认知观的信息检索。本文认为,认
知信息检索的理论研究经历了三次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认知观形成、认知观发展成熟、社会认知观和整合认知理论兴起阶段。
认知观形成阶段是指认知心理学应用于信息检索研究中的初始阶段。此时,认知观处于萌芽状态。1977年德梅、1978年贝尔金分别从认知角度分析信息的概念,德尔文(Dervin)以信息使用为核心提出意义构建理论等。可以说20世纪70年代是认知信息检索的理论研究的起始阶段,最大的贡献是将系统导向的信息检索中用户需求作为常量的假设转变为变量的假设。
20世纪80年代是认知观发展成熟时期。此时,德梅、德尔文、布鲁克斯(Brookes)、贝尔金、英格沃森等众多学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在形成阶段提出的认知观理论,取得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认知观逐渐走向成熟,对于信息检索的影响为提出相关性、情境等概念,进一步深化用户作为变量的属性研究。
20世纪90年代进入社会认知观和整合认知理论阶段。认知观研究从个体信息行为转向社会整体信息传递过程。1995年霍兰德(Hiodand)和阿尔布兰森(Albrechtsen)发表《领域分析:情报学的新起点》,引入领域分析方法并以其作为社会认知方法的基础。英格沃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将认知信息检索与系统导向信息检索进行融合的整合认知理论,推动认知观及社会认知观理论在信息检索理论研究与系统实现中的应用。
2 基于认知观的信息检索主要理论
认知信息检索是情报学认知观理论的应用领域之一。德梅的认知观概念为认知信息检索提供了基本假设:信息检索过程存在交互作用,信息传递与接受都存在知识结构的变化,并以改善知识结构为目标。信息检索的实质是用户认知结构的改善。下面针对相关理论和模型分别进行分析。
2.1 德尔文的意义构建理论
特定情境中的需求是用户信息检索行为产生的驱动力,而信息问题的解决需要进行意义的构建。1972年,德尔文等提出意义构建理论(Sense Making Theory)。德尔文重点研究信息利用中用户的“意义构建”过程,建立“特定情境一(时/空)认知差异一信息使用”三阶段模式,可以描述为:用户信息需求存在于某一特定时空范围内,用户信息查找行为是在特定情境中进行的,断层是信息行为构建的意义即信息问题,需要建立沟通的桥梁才能出现满足用户需求的结果。如***1所示:
德尔文主张用意义构建方法研究和理解用户、构建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系统。她的观点在20世纪末期不断发展,结合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形成了对用户信息活动整体理解的比较成熟的理论,是推动认知信息检索的发展的最初理论基础。
2.2 贝尔金的ASK理论
信息检索研究离不开对用户知识状态、信息需求及其关系的研究。用户知识状态是贝尔金的重要研究方向,他于1982年提出“知识非常态理论”(AnomalousState of Knowledge,ASK),认为检索者的信息需求产生的原因是认为自身存在着知识非常态,但通常检索者不能准确描述这种状态,即用户的知识结构与其信息需求之间存在“鸿沟”,正因如此用户无法准确查找到其所需要的信息。
ASK理论认为信息需求是产生认知不确定性的原因。根据ASK理论,为了解用户知识状态,需要研究用户所处的情境(包括知识背景、经验等),加强与用户的沟通。ASK理论在认知观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理论作用,是认知信息检索的理论基础之一。
2.3 威尔逊的信息行为模型
研究认知信息检索必须考虑到用户的信息行为。信息行为是与人类信息来源和渠道相关的主动或被动行为。20世纪80 90年代,英国学者威尔逊(Wilson)提出多个信息查找和检索行为模型。其中1996年的信息行为模型较具代表性,如***2所示:
信息行为模型的核心是信息需求和信息获取行为,实际上是用户针对信息需求的问题解决模型。人的行为离不开特定时空的情境,情境是人类信息需求产生的背景和环境。信息需求产生后,激发机制导致信息查询、利用行为,同时信息行为受到中介变量的影响。威尔逊在模型中提出了中介变量、激发机制、信息查找行为的概念,对用户信息检索行为的发生过程与机理具有较好的解释作用。其中,中介变最是指影响特定情境中个人的信息需求的变量,如心理方面、人口方面、人际关系和环境方面的影响要素。激发机制包含两个阶段:①信息用户由于特定情境产生信息需求,在工作、生活情境压力下是否产生信息查找行为;②在中介变量的影响下权衡内在风险/回报、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努力,最终在中介变量影响与激发机制作用下产生信息查找行为。信息查找行为包括注意和检索两种行为,而检索则经历被动检索、主动检索和持续检索三个不同层次。查找得到的信息被用户使用,并反馈到情境中。
2.4 萨拉萨维克的相关性层级模型
萨拉萨维克认为,信息检索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穆尔斯(Mooers)信息检索基础上增加用户交互和情境因素,并研究提出信息检索相关性的5个维度,分别是系统、主题、认知、情境和情感。其中,系统相关性通过算法实现,揭示查询请求与系统中信息标引的匹配程度;主题相关性揭示查询的主题与检出文献的主题间的关系;认知相关性揭示用户知识状态和信息需要与检索到的文献的关系;情境相关性揭示环境、任务、问题域与系统检出文本之间的关系;情感相关性则揭示用户的意***、目的和动机和系统检索到的文本间的关系。相关性5个层级的划分实质上为基于认知观的信息检索系统设计指明了方向和最高的标准――信息检索系统要满足用户认知需求,促进用户认知改善。
相关性的5个层级之间存在由系统导向到认知导向程度之间的递进关系,如***3所示:
也就是说系统相关性是相关性最低层级,也是最低要求;认知相关性、情境相关性和情感相关性是信息检索评价的高层,更深入检索者认知心理需求。在系统实现方面,传统的信息检索系统基本上是利用布尔模型、概率模型和向量空间模型等算法实现的,实质是按照关键词词频确定权重进行词的字面匹配运算,只能完成系统相关性要求。对于主题相关性,采用关键词匹配的一些系统也可以部分实现,但由于标引等问题,关键词的匹配并不意味着主题相关性,也不意味着认知相关性及以上层次的相关性。因此,实践中,信息检索相关性问题仅仅在最底层的相关性层次得到实现,认知、情境与情感相关性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2.5 英格沃森的认知观理论
英格沃森认知理论受到布鲁克斯知识方程和贝尔金ASK理论的影响,其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潜在信息(Potential Information,PI)。英格沃森在《信息检索交互》中引入“潜在信息”概念。PI是信息理解与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信息,对信息接收者(包括处于不确定状态的信息接收者)的认知是潜在的。
英格沃森在布鲁克斯知识方程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认知方程:
PIδI+K(S)K(S+δS)PI
该方程假设信息接收者感知潜在信息。其中,PI是信息接收者对δI的感知,δI受到真实的知识状态(包括问题域和不确定性状态)K(S)影响。上述作用将K(S)转化为新的知识状态K(S+δS)。知识状态转变创造的信息对其他信息接受者是新的潜在信息PI’。
・五维度。英格沃森在贝尔金指出的情报学5个领域基础上提出5个维度的概念,包括处理正式信息与非正式信息的交流、社会内部及个人信息需求的产生和发展、信息系统研究方法和技术、知识创造和信息系统表达方式、相关性和信息价值五个领域,如***4所示(5个领域分别用数字表示):
提出五维度的英格沃森已经开始关注用户信息需求产生与外界的关系以及信息检索交互过程中用户所处的不同社会内部环境的影响。
・认知信息检索交互模型。1996年,英格沃森形成认知信息检索交互理论,他在《信息检索交互的认知观:认知理论的要素》一文中引入信息空间多元表示概念。多元表示概念描述用户当前的信息需求、问题状态与领域工作任务或兴趣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信息检索中全部交互活动和信息查找都可以视为认知过程,认知行为在全部信息处理要素中均有体现。英格沃森在特德(Turtle)和克劳夫特(Croft)信息空间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整合用户认知空间的描述和界面功能,建立了如***5所示的多元表示的全局模型。
信息检索多元表示全局模型由3部分构成:用户的认知空间、系统的信息空间和用户查询的交互界面。用户认知空间的多元表示要素垂直排列、自下到上显示了信息需求产生的原因及过程。认知空间的多元表示包含用户认知结构、检索交互经验、知识状态、问题域、信息需求等方面。系统的信息空间表示中,s1-sn表示不同的语义实体/集合,rl-rn表示语义集合的不同描述方法,ql一qn。表示针对语义集合描述的不同查询式,pl-pn表示不同的问题,w表示用户所处的工作任务情境。语义实体S通过描述r形成信息特征化表示,而查询q的对象就是这些特征化表示,从而实现信息空间和用户查询的匹配与交互。查询界面是信息检索交互功能的体现,包含查询模型建模、用户模型功能。用户认知空间与系统信息空间通过查询界面实现信息检索的认知交互。
2.6 霍兰德的领域分析框架
1995年,丹麦学者霍兰德与阿尔布兰森为解决认知观中社会维度缺失的问题,将领域分析方法引入进来,并把领域分析范式作为学科的基本理论。领域分析方法主要是从社会角度理解用户信息需求、行业或学科的信息系统功能。霍兰德认为领域分析是一个认识论的框架,是知识组织、知识结构、合作模式、语言交流形式、信息系统和相关性标准在社会信息交流及其角色中的反应。2002年,霍兰德描述了领域分析的11种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规则和主题,分类,信息标引,经验用户知识,文献计量,信息结构和服务的历史研究,文献类型研究,不同范式、假设的认识论和批判研究,语言和知识领域研究,交流结果和机构知识研究,认知、知识表示研究等。可以说,领域分析方法将信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以社会研究方法结合领域分析方法研究信息需求、处理和利用问题。
2.7 整合认知理论
2005年,英格沃森和贾维林在《转折:情境中的信息查询与检索》中对传统认知观进行修正,提出整体认知理论(Holistic Cognitive Theory)的概念。2008年,
信息处理发生在信源与信宿之间的不同水平上,认知参加者的信息交流受到过去和现在的经验及社会、组织、文化环境影响。因此,信息传递和交流总是在特定情境中的进行的。在信息检索整合框架的6个要素中,认知参加者要素可以细分为:参加者类型、感知的工作任务、感知的检索认知3个子要素。这样,***6的信息检索整合框架增加至9个维度。这9个维度可以分为3类:社会组织任务维度(包括自然工作任务维、自然检索任务维2个维度)、参加者维度(包括参加者特征维、感知工作任务维、感知检索任务维、文献维4个维度)、算法维度(包括算法搜索引擎维、算法接口维、获取和交互维3个维度)。该框架实际上是认知信息检索与系统导向信息检索的整合,为基于认知理论的信息检索系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 基于整合认知理论的信息检索系统
基于整合认知理论的信息检索系统是以计算机为物质基础,利用认知理论设计具有智能化检索功能的人机交互检索系统。这样的信息检索系统具有更加符合用户认知行为特征、与用户信息需求相关度更高、用户为中心、人机交互等优势,对信息检索系统理论研究、开发与设计、用户服务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近年来,信息检索出现很多新的发展趋势,如跨语言信息检索、语义信息检索、基于本体的检索等,但是多数的信息检索系统仍然利用传统信息检索模型,即布尔模型、向量空间模型和概率模型及其改进模型作为算法基础。其中向量空间模型在系统导向的信息检索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说系统导向的信息检索他们在《论信息检索的整合认知理论》中在扩展系统导向信息检索模型的同时,把整体认知理论改为整合认知理论(Integrated Cognitive Theory)。
整合认知理论是在系统导向的信息检索界面基础上增加社会文化、组织情境,用户信息检索是在特定的信息查找、工作任务过程、与工作相关或不相关的情境中进行的,在***6左侧的2个要素中体现:并没有退出信息检索实践领域,相反仍然占据信息检索系统的核心领域;认知信息检索理论和模型仍处于发展的初期。但也应看到,认知观理论给情报学、信息检索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角度,揭示出信息检索绝对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物理或机械式的匹配活动,更需要从用户认知视角建立整合认知理论的信息检索模型。而且,随着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发展,存在突破系统范式真正建立认知检索系统的可能和具体的实现方案。
整合认知信息检索系统的实现需要长期的发展过程。目前的突破是在系统导向信息检索模型基础上,在模型设计、系统构建、检索交互中增加认知维度和社会认知维度的情境要素。英格沃森提出的嵌入情境和评估标准的信息检索模型,可以看作是整合认知理论信息检索模型的雏形,如***7所示:
信息用户在特定的社会组织文化情境、工作任务情境、查找任务中根据特定的工作任务或兴趣,并针对特定的信息检索情境进行信息查找和获取行为。该信息检索模型实际上是整合认知信息检索与系统导向信息检索模型的综合,是基于认知观的信息检索模型系统实现的初步尝试。
信息论基础篇2
会计理论基础是支撑会计理论大厦的脚根、支撑点,同时也是会计理论产生、发展、丰富和完善的力量和源泉。二者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会计理论基础的完善与否直接制约着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另一方面,完善的会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巩固了会计理论基础,使得会计理论基础更加坚实、雄厚,更好地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会计理论基础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对于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正确地对会计理论基础进行界定,我们有必要先澄清会计理论基础与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基础理论的关系:这三者之间有无区别、它们关系是什么以及它们在会计理论大厦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是什么等。
1.会计理论基础与会计理论的关系
会计理论基础是会计理论研究的根本和出发点,它与会计理论的关系十分密切。就本质而言,会计理论基础和会计理论都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成果,只不过会计理论基础比较直接、具体,而会计理论相比较则较为间接、概括。从整体考虑,会计理论基础应该是会计理论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想系统、透彻地研究会计理论的实质、精髓,必须要将会计理论基础纳入到会计理论学科体系当中,因为离开了会计理论基础而单纯地、孤立地研究会计理论,无啻于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从局部出发来考虑,会计理论基础还应该是会计理论研究者着重研究的课题,因为会计理论基础的稳定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会计理论大厦的稳定和完善。然而会计理论基础并不等同于会计理论,它不具备会计理论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严密逻辑性和普遍指导性等特征。因此,会计理论基础只能是连接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先有会计理论基础,再有健全的会计理论学科体系;②会计理论基础是会计理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③会计理论基础是会计理论主体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关节点,类似于桥梁。
2.会计理论基础与会计基础理论的关系
会计基础理论是通用于任何***于会计活动的各种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与会计应用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指导性的理论,会计基础理论同样也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就内容而言,具体包括会计目的、会计概念、会计原理、会计原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会计基础理论并不同于会计理论基础,它是对会计理论基础的高度概括与抽象的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会计一般概念和原理,用于规范会计应用理论,进而指导会计实践活动。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选择与确认
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确认:
1.多角度、全方位为会计理论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会计理论基础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内容不但包容了传统会计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将与会计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理论、新兴学科观点、高科技信息技术理论均引入会计理论基础的范围,相互交融、渗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为会计理论服务。具体表现在:首先,会计理论基础决定着会计理论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会计理论基础的完善与否直接制约着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会计理论基础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引起会计理论发生相应的变化;其次,完善的会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巩固了会计理论基础,使得会计理论基础更加坚实、雄厚。进而更好地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会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全方位、多角度地为会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2.充分实现与会计环境互动性
会计环境是会计理论乃至会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到会计领域中,促使着会计理论基础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刺激了会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网络时空观深层次地植根于会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实务工作之中,加速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服务手段的飞跃性发展;另一方面,会计理论基础发生变化以后,也会通过权能传递、信息交换和功效联动等方式与会计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最终使得会计环境发生所预期的变化,并与会计理论基础处于协调的统一体之中。会计环境对会计理论基础的作用可以看作是环境特性的变化引起会计理论基础特性的变化,而会计理论基础对会计环境的反作用则是会计理论基础自身内部结构的调整以及有关效能的丧失和获得,进而又会在满足社会需要程度方面发生连锁性变化。因而能否与会计环境之间具有动态互动性的关系,也是判断会计理论基础的重要标准。
3.作为会计理论基础,必须是沟通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桥梁、纽带
会计理论基础为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提供了一个公共区域(见***一),在此区域内,各个学科理论知识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共同为会计理论服务。因而就内容上讲,会计理论基础仍然是会计理论学科体系的研究内容,但它本身并不纯粹是会计理论,它是连接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叉渗透区。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渗透的方式主要有感染、借用、移植等,通过这些方式使得会计理论基础同时具有了会计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体系的某些优势特性,而正是这些优势特性推动了会计理论不断地发展、完善、变革。同时,作为桥梁和纽带,会计理论基础自身还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功能。也就是说,会计理论基础变化的原因首先是自身内部矛盾不平衡而引起的自我修复和自我更新,外部环境变化对会计理论基础的影响最终也是通过会计理论基础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而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内容多样性
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学、信息博弈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电子商务以及基因技术、纳米科技等尖端学科理论广泛地渗透于会计理论基础之中,与传统的会计理论基础共同支撑着日益发展、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同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新思想和新模式,比如,企业再造工程理论(将主要绩效指标定位于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成本以及员工工作效率等)、虚拟企业理论(主要强调组织虚拟化、功能虚拟化和地域虚拟化,实现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临时性的动态联盟)、学习型组织理论(主要从系统基本模型角度阐述团队学习效应和系统思想理念)等都将广泛地融入到会计理论基础之中,促使会计理论基础不断地完善、健全和充实。
(二)动态性发展性
会计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前者要求会计充分发挥其反映的职能,不断地将新的、变化了的经济业务反映出来;后者则要求会计自身的内容、性质等发生实质性变革,努力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客观需求,便于广大信息需求者准确作出决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促进会计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全面发展。会计理论基础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在充分地吸取新的学科理论养分的同时,也摒弃了一部分不适合于信息技术环境下陈乏的、过时的理论。
(三)交互渗透性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各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也日益频繁、紧密,它们通过移植、借用、感染三种方式共同组成了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共同服务于会计理论。就移植方式而言,主要是指会计理论基础将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直接引入会计领域之内,促使会计理论朝着粗放型方向发展;借用方式则是指利用其他学科理论的观点、方法分析会计问题,从前沿、更广泛的角度来研究会计问题比如产权会计、会计准则与制度变迁,促使会计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感染方式则是指会计理论经过长期的、不断地与其他学科理论相互交融,不断地吸收先进的思想观点、文化模式,运用高科技技术手段促使会计理论基础的内涵与外延发生实质性变革。
(四)质量性
会计理论基础作为会计理论的根基,其质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而言,具体表现在稳定性、安全性和品质性三个方面。就稳定性而言,尽管会计理论基础在整个会计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动态性和发展性,但是就某一时间段、期间而言,会计理论基础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的,否则会计理论根本就无从发展;就安全性与品质性而言,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同样是保证会计理论基础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为缺乏安全性、品质性的会计理论基础根本就不具备支撑会计理论大厦的能力。
(五)虚拟性
会计理论基础并不像实体组织那样具备有形的。规模化的根基,它是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的经济资源迅速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没有围墙、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网络手段联系和统一协调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的客观存在的无形的根基。这里的虚拟性有两层含义,即一是会计理论基础内部的虚拟化,主要是指会计领域内支撑会计理论大厦的纯会计理论基础的虚拟化;二是会计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之间交互渗透关系的虚拟化,即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动态联盟式的虚拟组织系统。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新内容
信息论基础篇3
关键词:信息论基础;信息;教学方法;Matlab
中***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161-02
一、引言
我们人类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之中,如古代的“烽火告警”。可以说,我们一时一刻都离不开接受信息、传递信息与利用信息。信息论围绕信息这一基本概念展开,是由通信技术与概率论、随机过程和数理统计相结合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目前,信息论在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生物学、语言学、统计学、社会学、物理等众多领域取得广泛的应用。
《信息论基础》是高等院校数学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通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以香农(Shannon)经典信息论为主要学习对象,内容丰富、理论性强。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信息理论的相关概念与计算方法,了解信息论的研究目的与实际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虽然信息科学涉及到众多学科,实用性比较强,但学生普遍反映不好学,学了也不知道如何用,学习过程比较被动,学习效果也不明显。因此,教师很有必要对《信息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思考、研究与探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掌握相关知识,达到学以致用。
二、教学改革方案
首先,根据《信息论基础》的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信息论基础》理论性强,如果完全围绕课本,以板书为主要手段展开教学,会使得课堂氛围比较呆板,很难有效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因此,课堂内容应该结合多媒体技术,应用相关计算软件进行教学。例如:绪论是整个课程的引入部分,涉及到信息的概念,信息论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发展简史等,内容比较丰富。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认真制作课件,添加形象有趣的动画,丰富教学内容体现形式,不仅使整个绪论部分的框架脉络分明,而且可以展示目前关于信息论的实际应用,***文描绘出信息论发展史上相关学者的研究工作与意义,从而调动课堂气氛,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明白“学好了信息论我可以做什么”,学习的目标就比较明确。另外,相关计算软件的应用也有必要,可以借助Matlab、C之类的计算软件语言来计算《信息论基础》中的信息测度等,这样既有助于加强课程之间的融合巩固,也能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编写语言进行计算,强化理论概念,从而提高教学内容的易理解性。例如:利用Matlab软件,实现熵的计算。简单例子:给出信源X的概率分布为P=[0.1,0.3,0.6],试计算信源X的信息熵H(X)。编写如下语言:P=[0.1,0.3,0.6];
for i=1:1:3
P(i)=-P(i)*log2(P(i));
end;
H=sum(P)
很快得出H(X)=1.2955(比特/符号)。依此类推,可以编程实现联合熵、互信息等信息测度。进一步,在《信息论基础》编码这一块,可以要求学生编程实现霍夫曼(Huffman)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加深对编码的理解,更易于相关知识的掌握。
其次,《信息论基础》中涉及到的概念比较多,仅信源的信息测度就涉及到自信息I(x)、熵H(X)、联合熵H(X,Y)、条件熵H(X|Y)、相对熵D(p||q)、互信息I(X;Y)等,部分信息测度之间也具有相互关系,如熵的强可加性(熵的链法则)表明联合熵等于单个信源的熵与条件熵之和。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既要把单个知识点讲解清楚,又要系统地介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例如:解题时,涉及到熵、联合熵、条件熵都要计算的时候,利用强可加性,只要计算出其中的任意两个值即可,既节省计算时间,又保证计算正确性。另外,可以结合***表法进行讲解,如涉及到互信息I(X;Y)时,利用集合的表示方法,给出互信息与熵、联合熵、条件熵之间的关系:I(X;Y)=H(X)+H(Y)-H(X,Y);
I(X;Y)=H(X)-H(X|Y);
I(X;Y)=H(Y)-H(Y|X)。
因此,在涉及互信息具体计算的时候,可以提供四种解法:按互信息的定义求,按上面三个等式求。课堂教学时,给出一个具体例子,举一反三,加深学生对于互信息的掌握,进一步清楚熵与互信息之间的关系。同时,除了具体计算时可以用多种方法,在证明熵的性质时同样有不同的途径。比如证明条件熵H(X|Y)小于等于单个信源的熵H(X),以及联合熵H(X,Y)小于等于两个信源熵之和H(X)+H(Y)时,除了从定义出发,利用凸函数的性质以外,还可以利用互信息的非负性得到。因此,课堂教学时不仅要把各个知识点讲透,还要善于系统整合,具体例子讲解时尽可能做到举一反三,帮助学生建立比较清晰的知识网络。
再次,针对学生专业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信息论基础》课程一般设置在本科阶段第六学期(即三年级下学期)。虽然学生培养了一定的学习自主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可否认学生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热情存在明显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客观原因是:这一时期大部分同学开始把精力倾注于考研、考证、考公等方面,为毕业后择业做准备;而主观原因则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对所学课程往往抱着只要考试能过就行的心理,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课外做到充分的预习与复习比较困难。事实上,由于《信息论基础》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如果不付出相应的努力,学生学习理解起来相当不容易,久而久之,学生会发现课程越学越难,越难越不想学。为了避免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精心设计教学切入点。一个好的切入点能减少突兀感,自然引导学生的思路从过往的教学内容向新的知识点过渡,增加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并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内容,增强条理性和关联性,帮助学生更容易的学习理解新的内容。(2)加强互动,调节课堂氛围。教学过程具有双向性,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解,忽略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那么教学就变质为灌输,教学质量很难提高。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积极鼓励学生互动参与,通过设置一些教学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解决问题。(3)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就教学方式等征求学生的建议意见,并适时适当加以改进,创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信息论基础》理论性较强,因此有必要增设适当的实践内容,{整学习节奏,既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又能避免学习过程过于枯燥,影响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互信息”时,指导学生利用互信息建立复杂网络模型。众所周知,复杂网络无处不在,如Internet、WWW、基因调控网络等,因此建立网络模型具有实际意义。另一方面,互信息越大表明关系越强,那么可以根据互信息的大小来确定网络节点之间是否存在连接,连接的权重也可以根据互信息衡量,从而构造出网络模型,由此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与课程的实用性。
最后,丰富课程的考核形式。通常,《信息论基础》的考核方式以闭卷书面测试为主,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比较全面完整地测试学生对于重要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缺点在于容易陷入应试教学的桎梏,死记硬背相关知识点不利于灵活掌握。因此,有必要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打破以一场考试定优劣的僵化形式,合理引入“课程实践”、“创新报告”等考核环节,形成较为科学的综合考核体系。变“教师”为“导师”,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分类拟定相关研究课题,由学生自主选择,查阅资料,分析并解决问题,以答辩、书面报告等形式提交研究成果,以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结语
《信息论基础》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较强。除了丰富和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外,本文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从教学方法、考核形式等方面入手,探讨提升教学效果的方式途径。笔者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韩贵春.关于“信息论基础”课程的教学探讨[J].课程教材改革,2014,(6):73-74.
信息论基础篇4
1.突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是落实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的关键
每们学科都有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数学的九九口诀表是基本知识,笔算、心算是基本技能,语文的字、词、句、篇是基本知识,查字典、遣词、造句、谋篇是基本技能,信息技术课程也如此,也有自己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那么究竟哪些知识属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知识呢?一是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原理;二是操作系统的有关知识;三是计算机编程语言。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易变化,是进一步学习其它有关知识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哪些属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技能呢?一是计算机外设的连接,正确的开、关机程序,外设的调节与使用,如:显示器的调节、打印机、光驱、音箱等的使用。二是常用应用软件如: WPS、Word、画笔、书写器等的熟练使用和常用工具软件如kill、winzip等的安装和使用。三是熟悉键盘,掌握正确的指法,掌握一种常用的汉字输入方法。这些是正确操作计算机处理信息所必需的基本方法和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掌握实用的技能,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我们的教学才会卓有成效。
2.注重应用和与其它学科联系,是落实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的重点
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在争论中,即只侧重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结构和计算机语言方面的教育,以使他们了解计算机系统,为将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打好基础,还是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方面的教育,把计算机看作一个辅助工具,掌握使用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领呢?现在争论有了结果,大家趋向于后者。因为大多数学生将来不会从事计算机专业工作。学习计算机只是为了熟练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以便能对将来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有一个较快的适应。
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体现在计算机是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的一种工具。学会运用计算机能为学好当前的课程及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手段,奠定必要的基础,正如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为了当作家,但如果不学习语文就无法完成其它各科课程的学习一样,计算机教育也同样不是为了培养计算机专家,只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交流和处理信息的手段,以提高各科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因此在教学中要落实信息技术的基础工具性地位,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尽量选择相关学科的内容作为教学的实例,使计算机成为学好其他学科的工具。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感受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乐趣和事半功倍的效率。这些联系不仅仅只发生在计算机与语、数、外之间,我们还应与其他更多的学科联系,有多种途径的联系,如:利用计算机谱曲,利用计算机制作动画片等,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学习软件,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把计算机知识融汇到各科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确实与语文数学课一样,是一们重要的基础工具性学科,不掌握信息技术就要被动、就要落后,从而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3.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的着力点
传统的语文、数学教学,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按照培养数学家和作家的要求教授学生,可结果是事与愿违,不仅没有造就几个大家,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写作水平很低,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极差,信息技术作为一们新兴课程,在教学方面应反省这些,不能重踏传统学科教学的覆撤,培养出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要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上下功夫。
(1)在任务中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造的源泉,选用能激发学生强烈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作为任务。任务与现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或是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如:绘制奥运五环旗、设计环境监测表等。
(2)在练习中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道练习题,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开放性,能引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多途径进行思考和大胆地创新。
信息论基础篇5
关键词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一、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GPS技术给传统的大地测量技术带来了***性的变化。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使传统的航测技术产生了根本的变革。以GIS、GPS、RS为代表的3S的技术给测绘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家测绘局以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为起点,以推广3S技术应用为龙头,先后在四川、北京、黑龙江、陕西、湖北、广东、海南等地建立七个数字化测绘技术生产示范基地,并将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确定为测绘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归宿,1995年底,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正式成立,同时在原来技术工作的基础上,开始筹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地区的GIS技术应用属全国较早的省份之一,北海市规划局、北海市土地局、南宁市土地局、柳州市规划局等均已建立或正在建设自己的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系统,3S技术应用起步虽然较晚,但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进步很快。以**测绘局为代表的数字化测绘生产技术已基本形成生产规模,GPS应用技术已比较成熟,**综合区情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其它专题GIS技术开发与应用正在起步,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将在今后几年的1:5万、1:1万地形***更新建库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测绘技术的发展,给测绘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测绘行业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测绘产品(成果、资料)管理及对外提供服务等,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传统的管理方法均不能满足现代技术发展的需要。形势的发展对基础地理信息提出了迫切要求。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及GIS技术,建设**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必须提到议事日程。本文就有关问题提出作者的初步见解,以期抛砖引玉,引起讨论,推动此项工作的健康而又快速地发展。
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一个省级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不是简单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而是基础测绘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有相应的行***管理体系与技术标准体系与之配套。因此,**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计算机硬件及网络环境、软件环境、技术标准体系、管理体系、数据库等构成。
2.1计算机硬件及网络环境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将以**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作为网络中心,其它各测绘院、机关、测绘管理处、质量检查站等为网络节点,构成一个C/S网络结构。硬件以微机为主,网络中心使用部分服务器及工作站,设备包括绘***仪、扫描仪、打印机、光盘机、磁带机、数字化仪等。
2.2软件环境
系统软件采用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软件,如UNIX、WINDOS95、WINDOWSNT及数据库管理软件。基础软件平台应选择国产软件,这对于将来的应用开发、数据安全及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在目前国产软件暂时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先使用成熟的商业软件(如ARC/INFO,GENAMAP等),但需要保证数据将来能移植到国产软件平台。应用软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软件、***形***像处理等)宜采用成熟的国产化软件,如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及测量平差软件包、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的微机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国产矢量化软件GEOSCAN、MAPVECTOR等;部分应用软件自己开发,但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开发现象。
2.3技术标准体系
系统应具有统一完整的技术体系,如数据采集标准、数据交换标准、数据建库标准、数据质量检查与控制标准、数据更新标准、数据使用标准等。技术标准应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当没有国标和行标时,可按国标和行标的建标指导原则建立自己的标准。此外,还应有一批训练有素的技术干部作为系统的支撑。
2.4管理体系
严格地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为满足现代基础测绘管理需要而建立的一套现代化的测绘管理系统,因此必须根据现代计算机网络及办公自动化的特点,建立一套新的管理体系,包括测绘行业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成果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数据版权管理等。
2.5数据库
数据库是系统的核心。**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部分包括:
管理数据库:行***办公、人事档案管理、财务管理、测绘行业管理、质量监督管理、测绘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数据。
技术数据库:所有的技术标准、设计书、技术文档说明等。
1/25万数据库:是全国1/25万数据库的分库,包括地形、地名、数字高程模型、景观影象四个部分。
1/5万数据库。
1/1万数据库及基础数字地面高程模型。
1/5千数据库(重点地区)。
数字正射影像库。
大地测量成果数据库。
地名数据库。
境界数据库:包括国界、省界、地区界、市界、县界、乡界、村界、屯界等。
其它专题数据库:如综合区情地理信息系统(9202)专题等。
三、**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针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拟本着“总体设计、急用优先、重点优先、成熟优先、分步实施”的方针,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办公信息系统(OIS)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技术手段,进行系统建设。同时,系统的建设要高起点并切合实际,以保证系统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及良好的可扩展性。因此,该系统建设强调以下三个原则:
3.1实用性
确立以满足现代测绘管理工作为主要目标的思路。从实际出发,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为主,这样容易见效益,也使得系统自身能获得滚动发展和不断完善、扩充、更新的能力。
3.2先进性
当前,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本系统的建设在技术方案、系统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系统的开发建设应采用软件工程学所倡导的开发模式及最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系统的设计应采用可视化技术、数据流与控制流集成化、软件功能部件化等最新分析设计方法,同时,考虑到系统的发展完善,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将具有一定时期的先进性;另外对系统的运行管理要有较高的要求,以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较长的生命周期。
3.3可扩展性
根据客观情况,**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是一个不断完善、逐步提高的长期发展过程,这样就要求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
事实上,**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测绘局全局的数字化测绘生产已基本形成规模,计算机的使用已比较普遍,局属各单位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各级领导对此已有一定的认识,1996年成立的**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已经从整体上考虑这方面的有关问题。只要领导重视,各方面共同努力,此项工作会取得较快的进展。
四、须重点考虑的几个问题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在技术方面已基本成熟,只要遵循上述提出的“总体设计、急用优先、重点优先、成熟优先、分步实施”的建设方针,系统建设工作可顺利开展。在实施过程中,须重点考虑如下几个主要问题:
4.1经费投入问题
系统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一方面,**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属于基础测绘项目,部分经费可从基础测绘经费中投入。另一方面,系统建设工作属科研项目,应投入部分科研经费。部分专题数据库建库经费可从专题经费中解决(如9202工程)。类似如地名数据库、境界数据库这样的专题建设费用可联合其它有关部门共同解决。
4.2管理问题
现代技术发展给测绘管理工作提出的挑战是不可避免的,与其被动地接受,不如主动地迎接。**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必定给测绘局乃至测绘系统的行***管理、生产、质量管理、测绘成果管理等带来重大变化。如测绘成果提供方式由现在的模拟产品方式向数字化产品方式过渡,再如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将使现在航测生产方法彻底改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模拟测绘产品与数字化测绘产品并存等等,其中有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
4.3人才问题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测绘行业过去一段时期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方面可锻炼和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可吸引人才,给技术人才以用武之地。
4.4数据版权问题
模拟的测绘产品版权问题较好解决。受法律不健全、法制观念淡薄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数字化测绘产品的版权问题亟待解决,因为数字化产品一经提供,可以轻而易举地进行复制。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法律外,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如“权威数据审查制度”,当项目设计者提交设计成果时,同时应提交所使用的基础数据的来源证明,以限制数据的非法使用。
4.5数据更新与数据版本管理问题
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必须定期更新数据,保持基础数据的现势性。数据更新后,历史数据仍须保存。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数据版本管理机制,确保有效数据能长期保存,又避免不必要的数据冗余。
信息论基础篇6
【关键词】环境知情权;环境信息;信息公开
一、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学界定
目前学界对环境信息公开并无统一定义,有学者认为环境信息公开是继指令性控制手段和经济手段后的一项新的环境管理方法。也有学者指出环境信息公开是在收集和整理和环境有关的信息的基础上,在法律允许的限度内通过合法形式进行公开的行为。虽然上述观点存在片面性,但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加深了我们的认识和理解,本文认为环境信息公开是掌握环境信息的特定主体,应环境信息需求主体的要求,通过法定程序收集、整理、制作和环境信息行为的做法和过程。
首先,环境信息公开必须是特定主体的行为。因为环境信息的获取和编辑制作都是一个较为专业和权威的过程。环境信息只掌握于特定的主体中,这些主体是***府行***机关和企业等一些拥有一定职权和经济实力的组织。
其次,环境信息公开是一种法定行为也是一种法定过程,就法律意义而言,环境信息公开成为一种法律制度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关系,而法律关系本身就是由法律调整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行为相互作用形成的,法定正当程序的存在则是这些行为可以成为一个过程的融合剂。
最后,环境信息公开既是权利,也是一种义务。义务主要是针对***府和企业来讲的,从《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规定来看,***府和企业是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定的义务主体。但是由于法律赋予其公开环境信息的法定地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环境信息公开也是一种权利,对于公众等希望获得环境信息的主体而言环境信息的获得首先是一种权利,同时公众也有义务遵守法定程序和范围。
二、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内涵
(一)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和内容
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指的是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包括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前者是环境信息公开中权利的享有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后者是环境信息公开中信息公开义务的必要承担者,学理上和立法上都将***府和企业作为环境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
国外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关注的重点已由可以公开的内容转变为不可以公开的内容,使得限制条件愈发减少,对于列入例外的标准愈加严格,多数例外情况仅限于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公共利益、商业秘密等内容。
(二)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序
尽管信息公开的方式属于程序性的规定事项,但是科学合理的多样化的信息公开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要求,因此公开方式应当多元化,但应当根据方式的特点,完善信息公开的程序和救济等方面的配套措施。
(三)环境信息公开的责任
环境信息公开的责任可以分为***府的环境信息公开责任和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责任。前者指在环境信息公开过程中***府违反了法律义务所应承担的不利后果;后者指企业不履行信息公开义务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
三、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
由于环境信息公开建立在信息的公开和公众知情的基础上,因而其最有力的理论支撑就在于公众的环境知情权。
(一)环境知情权的界定
所谓“环境知情权”,是“国民对本国乃至世界的环境情况、国家的环境管理状况以及自身的环境状况等环境信息获得的权利。”作为公众基本知情权的具体表现之一,环境知情权的存在是国民能够参与国家各项环境事务的前提,同时更是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必要民主程序之一。作为一项应当由法律程序予以规定和保障的权利,对于国民能够环境知情的方式、途径、具体内容以及对所获得信息的回应反馈的一系列程序性的事项通过立法的形式予以规范尤为重要。
(二)环境知情权的内涵
1.环境知情权主体
环境知情权主体分为环境知情权的权利主体和环境知情权的义务主体。前者指的是依法享有知悉环境信息权利的主体,学界关于环境知情权的权利主体的理解仍未统一,学者多倾向于权利主体应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实践中多数欧盟国家在立法中明确规定任何自然人、法人都有获得信息的权利,这已成为欧盟总体上的立法趋势;后者是掌握环境信息并具有信息公开义务的公共行***机构和企业。
2.环境知情权客体
环境知情权的客体指各种环境信息,为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的实现,环境公共行***机构和企业应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公开其掌握的环境信息。目前环境知情权客体的范围仍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欧共体理事会颁布的《关于自由获取环境信息的指令》以及《奥胡斯公约》表现出环境信息范围的界定处于不断扩张的趋势,这必然影响国内立法,对于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十分有利。
3.环境知情权的内容
环境知情权的内容是环境知情权利主体对环境信息所享有的知晓、申请、获得帮助和救济的权利。知晓是权利主体通过被动方式获知环境信息,或通过主动申请行为获知环境信息;国内对申请权利的研究刚起步,相关立法也少有涉及。发达国家对此却对有细致的规定,美国《情报自由法》就是例证;在获得帮助的权利方面,多数情况下是针对国家机关这一义务主体的;我国现行法律对环境知情权的救济规定十分粗糙,也没有***府和企业必须公开环境管理过程中获取信息的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知情权难以得到相应救济,司法救济途径仍不畅通。
(三)环境知情权对环境信息公开的作用
首先,环境知情权是监督环境公权力的有效手段。由于环境行***过程涉及到多方面利益的平衡和牵制,导致原本复杂的环境问题愈加难以解决,造成了对环境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权益的损害,这时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权力(权利)来对环境行***权进行监督和制衡。而环境知情权就正是这种具备监督与制衡功能的外部权利。
其次,环境知情权的确立为权利救济提供了依据。多数情况下环境侵权行为是一个长期累积并逐渐产生危害的过程,此时如何确定排污者以及如何获取与排污行为有关的环境信息,就变得异常重要。这种情况下环境知情权的确立使公众知晓周围的环境信息成为可能,一旦遭遇环境侵害,可以要求环境行***部门提供排污者的相关信息,这样就为公众获得救济提供了必要的法律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富贵,熊斌.环境信息公开及在中国的实践.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4
信息论基础篇7
关键词 :信息披露 有效市场 信息不对称
证券信息披露制度( Securities Disclosure System )是指证券市场的相关当事人在证券的发行、上市和交易等一系列环节中,依照法律、证券主管机关或证券交易所的规定,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与证券有关的信息而形成的一整套行为惯例和活动规则。信息披露制度是现代证券市场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旨在通过完全公开公司信息,防止公司经营不当,以维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信息披露的主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息批露主体包括证券监管部门、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部分证券中介机构和特定条件下的投资者;而狭义的信息披露主体仅指上市公司,因为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最主要的当事人,其披露的信息是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本文中的证券信息披露是指狭义的信息披露,也就是上市公司在证券的发行、上市和交易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的向社会公众公布与该公司证券相关的信息,主要指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和与会计信息想关的其他信息。按照对证券发行和交易进行监管的不同阶段划分,信息披露制度包括证券发行信息披露(又称为证券市场信息首次披露)和持续性信息披露。证券发行信息披露是指证券发行人为了出售所发行证券,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向证券投资者的相关信息;而持续性信息披露则是指证券发行之后,发行人按时或及时公开与发行证券投资价值相关的各种信息。
建立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由于他们在证券市场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弱者地位,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要想及时获得上市公司经营情况的有关信息以作为投资判断的重要依据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必须依靠信息的公开监管制度,使信息披露成为上市公司必须承担和履行的法定义务,才能平衡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与公众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投资者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以便于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与此同时,信息披露制度对于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建立合理有效的公司内部管理体系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上市公司必须定期的将公司的财务报表、经营活动、股本结构变化、高层管理人员变动等重要事项向大众公布,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公司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股票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节的,因而,证券的发行和交易应当由市场的供求来决定,信息披露制度正是市场机制在证券市场发挥作用的一个前提,对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信息披露制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信息披露制度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信息披露制度最早起源于 1720 年英国的《反金融欺诈和投资法》 [1] 。 18 世纪初的英国,法律约束松懈,投机风波此起彼伏,股市欺诈现象非常严重,最终于 1720 年爆发了一次震惊英国乃至世界的“南海泡沫事件” [2] 。 南海风波的直接后果是英国国会当年通过了《反金融欺诈和投资法》( Bubble Act ),该法案禁止没有特许状的公司发行股票。此后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没有股票上市,直到 1825 年该法案被废除为止。 “泡沫法”对后世资本主义的商事制度 、会计制度和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就是规定公司对股东负有法定的真实披露义务。但是现代意义的信息披露制度直到 1844 年的《英国合股公司法》才被真正确立下来,这部公司法规定公司必须将其注册登记情况向社会公开,即股份公司需要将其募股公开说明书向公众公布并向公司注册官注册。此后,英国公司法对于信息披露做出了更加具体的规定,如 1900 年《公司法》规定了公开说明书必须记载的十三项基本信息,以便于认购人判断该股票的质量及价值, 1908 年开始要求公司向股东公布年度帐务, 1929 年之后要求公司公开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而后又于 1948 年开始要求公司公布除上述两个会计报表之外的董事会报告、审计报告等信息,而 1984 年伦敦证券交易所制定的《证券交易条例》和《证券上市指南》使得英国的信息披露制度趋于完善。
信息论基础篇8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信息论基础
0 引言
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所推动的信息化,给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愈加深刻。鉴于此,全世界众多高等学校都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信息论基础”这门课。
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这种需求,南京邮电大学很早就开展了“信息论基础”的本科教学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这里主要对自身所讲授的“信息论基础”课程的本科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讨论。在引言之后,本文将依次讨论教学组织活动及改革、课程结构与提纲、一个教学结果举例和结论与可能的改进等4个部分。
1 教学组织活动及改革
在“信息论基础”专业课程中,我们选择了曹雪虹老师主编的教材《信息论与编码》一书[1],参考书包括傅祖芸所著的《信息论-基础理论与应用》[2]以及周炯磐所著的《信息理论基础》[3]。为促进学生领会信息论开创者香农最初的一些创新性概念,本人在教学意将香农的经典论文“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列为重要参考文献[4]。
该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为: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息处理、存贮和传输所依赖的基本规律,及其在通信技术中的具体应用。本课程重在介绍基本概念,给出主要结论,而不涉及烦杂的数学推导和证明。
由于课程整体只有32个学时,相对于信息论基础的丰富内容来说,应该说时间肯定是不够的。为此,如何精选部分章节又不影响本科专业课的整体性是一个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学校有关部门的导向下考虑在此类课程教学中引入教学活动的短学程化的理念[5], 以实现教学组织活动的改革。具体执行而言,课程的教学安排主要集中于信息论相关基本概念的讲授与理解。
为解决学生理解信息的度量――信息熵的困难,本人在课程的第一讲中采用了香农最早在经典论文中给出的公理化体系,解决了信息论入门难的问题。在第四章有关信息率失真函数的讲授中,一般需要引入假想信道,但学生很难理解假想信道模型。为解决该困难,本人引入了“随机矢量量化”概念来解释假想信道,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课程结构与提纲
2.1 课程结构
该课程每年春季开课,含有16讲,每讲2课时,其中含有3课时的课堂习题课。此外,作业为四次和一次半学期的考试。为了巩固多媒体教学中学习的知识点,近20题的课后作业量是必要的,它要求学生自学和理解所学教材。
2.2 课程提纲
主要提纲与相应知识点简述如下:
2.2.1 绪论
涉及教科书的第一章内容,介绍了信息论的形成和发展及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
2.2.2 信源与信息熵
涉及第二章内容。知识点主要为自信息量、条件自信息量、单符号熵、互信息量、条件互信息量、平均互信息量、马尔可夫信源熵。要求掌握信息的量度的计算。
2.2.3 信道与信道容量
涉及第三章内容。知识点主要为信道模型、信道容量及其计算方法,要求掌握对称及准对称DMC信道、限时限频限功率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容量的计算。
2.2.4 信息率失真函数
涉及第四章内容。知识点主要为失真函数、平均失真、信息率失真函数、信息率失真函数的性质,要求掌握率失真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2.5 信源编码
涉及第五章内容。知识点主要为信源编码的定义、基本原理和基本定理,要求掌握最佳变长编码的方法。
2.2.6 信道编码
涉及第六章内容。知识点主要为纠错编译码的基本原理、线性分组码的生成矩阵和校验矩阵、伴随式、码距、纠错能力,要求掌握线性分组码编码过程。
2.2.7 加密编码
涉及第七章内容。知识点主要为加密编码中的基本概念、加密编码中的熵概念、换位和替代密码、DES密码算法、公开密钥密码体制、RSA密码体制等。
3 一个教学结果举例
***1 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成绩分析
每年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3~4个班近200名本科生修习该课程,我们考虑以闭卷方式来检查和评价教与学,考试的内容与习题中的问题有比较大的相似,以取得合适教学效果。这里仅仅以一个教学班的考试成绩为例,其他班级与该例有一定相似。***1显示了所研究的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成绩分析。该班平均分79.2,学生成绩可以用一个对数曲线来拟合,即中间分数的人数比较多,它与我们原来预订的学生考试评价范围比较吻合。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的教学方案还是可行的。
4 结论与可能的改进
针对32课时的信息论基础本科课程教学,本文给出了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方案,并在调整教学内容和组织活动等方面阐述教学改革,以供同行参考。在今后的教学计划修改中,我们拟适当增加课时,增加信道编码及信息安全方面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仿真工作,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最终适应信息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雪虹.信息论与编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C.E.Shannon.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J].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1948,27 (3):379-423.
[3]傅祖芸.信息论:基础理论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信息论基础篇9
关键词:微博信息传播 微博理论 信息传播模式
1 概述
近年来,微博客作为WEB2.0的核心应用之一,其对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沟通与交往模式,也无疑是信息传播研究的重要课题。考察微博客的信息传播特点,了解决定微博客信息传播机制的理论基础及微博客信息传播的未来趋势有助于合理利用微博平台,使微博平台高效运转,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有文献中少有专门针对微博客信息传播机制的理论进行分析的,特别是微博客信息传播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特点,大多数文献都是以SNS网络结构为对象提出信息传播的路径模型,再以微博为例来分析和研究。
本文首先总结了微博客信息传播的特点,然后对微博客信息传播机制的理论基础和模型进行具体阐述,最后指出微博客信息传播研究的发展方向。
2 微博客信息传播的特点
2.1 微博客信息沟通平台特点
微博沟通的平台是微博迅速流行的基础性条件。从微博服务平台的角度对微博进行分类,早期微博一般是由***运营的服务提供商和门户网站推出,如欧美市场的专业性微博Twitter,国内微博则是门户网站占据主导地位,微博迅速流行后,各个网站都推出了微博。Riemer K和Richter A指出公司微博的使用主要是提供新信息和协调内部成员关系,个人微博则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1]。国内微博客网站都有较强的实用性、娱乐性,李燕萍比较了新浪和腾讯微博网站的基本功能、娱乐功能等,认为两大微博网站的界面整洁、功能多样,操作简单,且两大网站的微博的信息沟通与网站自身的特点有关,人们在腾讯微博交流的多是情感、人生价值观,而在新浪微博人们更多的是对热点话题、娱乐八卦发表评论[2]。此外,微博客平台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微博客的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信息阻碍了信息沟通的有效程度,垃圾信息的增长,将人们淹没在信息的中。梅泽勇和高舒认为微博的虚假信息使得微博沦为谣言的阵地,需不断提高微博网站的监测和过滤技术[3]。
2.2 微博信息内容特点
微博的与众不同在于一个“微”字,在140字数的限制内或者附带***片以精简的风格展示用户想要表达的内容来实现即时的信息分享。微博的即时性表明信息均是正在发生的。微博手机客户端的开发,微博信息可以在任意地点分享,不为地域网络所局限,可以使用户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处于微博客构建的社交网络中。微博实现了朋友间实时动态信息的共享。比较微博和其他媒体,可将微博定义为:一种博客形式的广播媒体。网络安全公司Purewire的调查报告显示,发表大量信息的用户占微博总体用户数量的20%,表明多数用户只是信息的接受者,而非信息的产生者。因而,当今微博客更多的表现为从个体到群体的传播媒介,微博信息的即时广播性具有巨大应用前景。
2.3 微博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特点
微博社会网络关系特点是研究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的出发点与核心,微博信息的传播即是通过微博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的传播。微博的社会关系网络,也称为微博的人际关系网络,指微博用户、他的关注对象和他的粉丝。微博信息在转发和评论的过程中,通过微博社会关系网络传播和扩散。王晓光、袁毅和滕思琪用核心-边缘分析、中心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微博社区用户交流网络的结构特点[4]。他们还研究了新浪微博的社会网络中心性分析,分析了微博社区内信息传播的特点。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以发现腾讯微博社区的网络关系具有小世界特征。一个关系网络是由多个节点和各节点之间的连线组成的集合,处于每个节点的用户在节点中信息,因此每个节点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者。由以上观点,可以将微博社会网络分为微博用户自身的社会网络(个人的社会关系)和用户有关的节点网络(关注对象和粉丝)。按米尔格伦的“六度分割”理论,任何节点之间都可能存在某个路径,通过节点之间的路径关系将节点之间的关系划为“强关系”和“弱关系”。
2.4 微博信息传播路径特点
微博信息传播路径主要指微博信息的传播模式或模型问题,微博信息的传播路径描述了信息传播的方向与方式。现有文献认为微博信息的传播路径是裂变式传播和聚合式传播的结合。裂变模式是一条微博信息通过用户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一对多的传播(1-N-N),聚合式传播是在微博网站的热帖、热词的排名中形成聚焦模式。谷岩认为微博信息的裂变式传播是在嵌套交错的关系网络中以多个维度传播,以病毒方式裂变扩散。以微博为例,SNS网络社区的信息传播模式有多种,如“中心式”传播、“关键点传播”、“链式传播”、“蒲公英”式传播、“综合式”传播,微博信息的实际传播路径是随时间动态变化的,且各个传播模式会发生动态转换。
3 微博信息传播的理论基础
3.1 经典的信息传播模式
①拉斯韦尔的5W模式
***1描述了拉斯韦尔的5W模式。该模式提出了信息传播的5个基本要素: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以及取得什么效果;揭示了信息传播的普遍规律。
■
但该模式也存在缺陷。郭庆光指出:“拉斯韦尔虽然考虑到了受众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或者说,该模式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没有体现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②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
***2描述了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该模式提出信息传播涉及的6个要素:信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宿和噪音。相比5W模式,该模式引入了噪音这一要素。
■
***2 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
与5W模式类似,该模式仅关注信息传播的单向过程,而忽略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反馈与互动作用。
③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在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的基础上,德弗勒提出了一个传播互动模式,如***3所示。该模式的主要特点体现在:整个信息传播过程有双向互动性;勾勒出反馈的环路,在模式中融入了反馈机制;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对信息、传播和反馈整个过程都有影响。
■
***3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式把信息传播过程看作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的系统,却忽略了系统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
④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4描述了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从社会心理学视角里研究信息传播过程,认为信息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各种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该模式阐释了“传播者-媒介-接受者”这样一种基本模式;涉及三种关系:传播者与信息的关系,传播者与自身的关系,以及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
■
***4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3.2 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针对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不少学者以经典的信息传播模式为基础,结合网络信息传播的特性进行过有益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例如,邵培仁的“阳光模式”;孟庆兰的“六度传播模式”;谢新洲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孟庆兰的“六度传播模式”以六度分隔理论为基础。每个传播主体都具有双重身份:传播者C和接受者R。在传播过程中,每个传播主体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并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网络工具或应用来参与到与他人的信息交互中。
谢新洲提出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涉及的要素有传播者、信息、网络媒体(媒介)、受众以及反馈。其中网络媒体包括网络环境下的多种技术或应用,同时传播者和受众也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4 微博客信息传播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4.1 微博用户关系网络的演化动力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研究
现有文献关于微博用户关系网络和微博信息传播模型的研究是分割开来的,尤其是微博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集中在微博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区分了节点的“强关系”和节点的“弱关系”,“强关系”与“弱关系”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路径。目前,已有学者开始关注从微博用户关系和行为规律的角度研究微博信息传播,由于每个微博用户都是微博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节点,挖掘核心用户和普通用户的行为特征,从他们之间的转发、评论等互动机制中发现信息的扩散流动路径与动态趋势已逐渐成为微博信息传播研究的热点。
4.2 微博信息的价值含量影响微博信息传播能力的研究
微博信息的价值从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微博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广义上的微博信息价值可定义为信息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由于微博信息的简短、琐碎使得微博信息呈“碎片化”的表现形式,因此信息的真伪难辨、信息的质量和价值无法保证,在大量信息涌入时,微博信息的传播具有深刻的复杂性。现有文献对微博信息的研究多数为微博热点话题和微博关系网络有影响力节点的挖掘研究,少有文献对微博信息价值如何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速度、强度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4.3 微博网络社区关系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信息传播模型、交流模式的实证研究
微博社区实际上基于微博的网络社群,关于微博社区的挖掘研究大多是从微博的商业应用展开的。微博社区的信息传播理论模型和交流模式的实证分析将是未来舆情监控与信息安全的关注重点。根据现有文献对微博社区的分类,微博社区主要有单一、主题和相同应用平台微博社群三种,按相同应用平台微博社区的定义与特点,它被认为是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影响力更广的社区模式,但以上微博社区信息传播的理论分析缺乏相应的实证依据,很多关于微博社区信息传播的文献都停留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实际上现有微博社区的挖掘研究是微博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的深入扩展,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复杂网络的构成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由小的网络社区构成,社区结构是复杂网络都具有的普遍特性,微博社区是微博社会关系复杂网络的一种表现形式。基于社区结构发现的文献提出了大量的算法,而基于微博社区的网络结构特征的信息传播模式或者基于微博社区定义分类的网络结构特征的信息传播模式的实证研究还并未展开。
5 结论
微博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空间与沟通模式。微信息传播时代的到来,正在广泛深入地影响到每一位社会行动者的思想理念、生活方式,并对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有微博环境下的信息沟通研究大都是以定性研究和理论分析为主,整体上看,微博信息传播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国内的微博信息传播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缺乏相应的理论和实证依据,当前微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微博信息传播的理论基础性研究还需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Riemer K,Richter A.Tweet inside Microblogging in a Corporate Context 23rd Bled eConference eTrust:Implication for the individual,Enterprises and Society June 20-23,2010; Bled,Slovenia,2010.
[2]李燕萍.微博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12,31(3):77-83.
[3]梅泽勇,高舒.基于微博的网络社群研究[J].***书馆学研究,2012(5):2-4.
[4]王晓光,袁毅,滕思琪.微博社区交流网络结构的实证分析[J].情报杂志,2011,30(2):39-43.
信息论基础篇10
1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机制的理论基础
1.1 宪***基础 宪***是以良宪为基础,民主为基石,法治为载体,人权实现为宗旨的一种***治理念、***治形态和***治过程,宪法至上是宪***最重要的标志,也是法治文明的核心和首要要求[1]。***府要在紧急状态应急中发挥积极作用,必须具有宪***上的法律基础。我国《宪法》第67条第20项规定了全国人大***会行使决定全国或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的权力;第80条规定了国家***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全国人大***会的决定,有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权力。这充分说明了紧急状态下***府权力来源必须有法律依据。
在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方面,***府是应急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对于涉及国家安全或经济发展的网络信息安全紧急事件,必须由***府统一协调指挥,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尽快恢复网络的正常运行和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首先,***府有控制一般网络信息安全事件演变为紧急或者危机事件的职责。在早期的计算机发展过程中,“应急”是单位保障计算机连续运营的重要举措。即使到现在,应急保障也是应用单位的工作重点。但是,在网络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之后,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已经成为国家整体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互通中网络的一般性局部事件都可以快速演变为全局性的重大事件,使国家和社会处于危机状态,***府对此负有快速应对的职责。其次,***府有能力控制紧急事件和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网络紧急状态的恶性发展,威胁着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而采取的特殊对抗措施,必然要求储备关键技术设备和人、财、物的事前准备。只有***府才能有这样的实力,同时,***府掌握着大量的网络安全信息,可在关键时刻启动“可生存网络”,保障国家基础设施的连续运营。
1.2 社会连带责任思想 社会连带责任思想定位于社会存在为统一整体,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社会连带关系,表明了人们在社会中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更多的关注了人在社会中的合作与责任[2]。主张社会各方参与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活动,正是强调了应急保障中的这种合作、责任思想。
首先,网络空间强化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合作和责任。这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信息安全“文化观”。这种“文化观”认为,在各国***府和企业越来越来依赖于超越国界的计算机网络时代,有必要在全球倡导和建立起一种“信息安全文化”,参与者应当履行网络安全责任,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及时对危害网络信息安全的紧急事件作出反应,不定期地评估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
其次,网络安全威胁要求***府与社会成员之间合作。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网络信息安全形势,***府应对紧急状态需要有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提倡社会力量参与网络应急保障工作,是***府网络信息安全应急管理的新思路。以指挥命令为特征的狭隘行***观念,将被执***为民的现代行***理念所代替。按照社会连带责任思想中的“合作”精神,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配合,***府将难以在应急响应、检测预警中起主导作用,无法履行其对网络社会危机管理的职责。
美国《网络空间安全国家战略》指出,保护广泛分布的网络空间资源需要许多美国人的共同努力,仅仅依靠联邦***府无法充分保护美国的网络安全,应鼓励所有的美国人保护好自己的网络空间。联邦***府欢迎公共和私人机构在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人员培训、激励劳动力,改善技术、确定脆弱性并提高恢复能力、交换信息、计划恢复运行等方面开展合作。
1.3 权利平衡理念 从公法和私法的关系看,公法之设乃是为了实现私法的目的。网络信息安全应急立法必须考虑到***府紧急权力对公民、单位私权益保护的积极方面,又要防止应急部门在行使行***紧急权力时侵犯公民的私权利。解决冲突,寻求平衡,始终是对“法治文明”的积极追求。尽快恢复网络秩序,稳定社会则是应对紧急状态的最高目的。
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不因紧急状态的发生而被***府随意剥夺,许多国家宪法和国际人权文件都规定,即使是在紧急状态时期,一些最基本的人权,如生命权、语言权、宗教信仰权等也不得被限制,更不得被剥夺,这些规定都是防止***府随意滥用行***紧急权,而使公民失去不应当失去的权利[3]。如1976年1月3日生效的《公民及***治权利国际公约》、1953年9月3日生效的《欧洲人权公约》以及1969年11月22日在哥斯达黎加圣约翰城制定的《美洲人权公约》都规定在紧急状态下不得剥夺公民的某些基本权利。这些基本权利包括:生命权、人道待遇权、不受奴役的自由、不受有追溯力的法律的约束等。《美国人权公约》还规定不得中止保障公民家庭的权利、姓名的权利、国籍的权利和参加***府的权利。1976年国际法协会组织小组委员会专门研究在紧急状态下如何处理维护国家生存和保护公民权利的关系,经过6年的研究,起草了《国际法协会紧急状态下人权准则巴黎最低标准》,为各国制定和调整紧急状态的法律提出了指导性的原则,通过规定实施紧急状态和行使紧急权力的基本条件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各种监督措施,以防止***府滥用紧急权力,最低限度地保障公民的权利。
2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机制的价值目标
所谓价值目标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或达到某种社会效果而进行的价值取舍和价值选择。它既反映了法律的根本目的,也是解释、执行和研究法律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人们都使各种价值准则适应当时的法学任务,并使它符合一定时间和地点的社会理想”。[4]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机制的价值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现网络安全、提高网络紧急事件处理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二是确立以实现网络安全为最高价值目标的价值层次配置。
2.1 安全价值 安全价值是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机制的最高价值目标,也是信息安全保障的主要内容。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关键基础设施越来越依赖于复杂的网络空间,网络空间是这些基础设施的神经系统,是一个国家的控制系统。一旦网络空间突发紧急事件,将威胁国家的整体安全,其后果不堪设想。信息技术***带来的经济发展潜力也部分地被网络安全风险所淹没,网络空间的脆弱性使得商事交易面临着严重的危险。有资料显示,金融业在灾难停机2天内所受损失为日营业额的50%,如果两个星期内无法恢复信息系统,75%的公司业务会被中止,43%的公司将再也无法开业[5]。
安全价值反映了人们应对网络安全紧急状态的积极态度,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的经验总结。首先,在认识到网络脆弱性之后,人们不是拒绝、放弃网络技术给人类所带来的文明,而是积极地通过适当途径对网络技术中的风险加以认识和积极防御,并以此实现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其次,在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对网络空间高度依赖之后,应对网络紧急状态就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第三,网络的国际化进一步加剧了网络紧急状态的突发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网络恐怖活动、敌对势力集团的信息战威胁等等,使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过的安全威胁,应急因而成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经济价值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机制的本质在于对网络紧急事件的快速响应,有效处理网络紧急事件,将事件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同时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效率价值主要是处理紧急事件的时间效率而非金钱效率,因为在网络空间,因系统遭受攻击等紧急事件造成的重要信息丢失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的效率价值首先表现在对紧急事件的快速响应方面。快速应对紧急事件必须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机构,保证***令畅通。其次,效率价值要求应急管理机构必须建立完善的预警检测、通报机制,分析安全信息,告警信息和制订预警预案,做到有备无患。同时,建立应急技术储备的法律保障机制。应急本质是一种信息对抗,对抗就是控制紧急状态的恶性发展,对抗就是防御网络紧急事件的信息技术。因此,必须有先进的应急技术来提高紧急事件的预防和处理能力。第三,效率价值要求赋予应急响应组织行***紧急权力,以控制损失,尽快恢复网络秩序。以尽快恢复秩序为目的对私权益进行的要干预是必要的。
2.3 发展价值 发展价值是应对网络安全紧急状态的约束价值,是人们应对紧急状态这种非常态规则的限制思想,是正确认识发展与安全、效率之间关系的理性抉择。首先,根据心理学理论,企业长期处于应急状态,必然会影响发展,所以应急立法应当以“尽快结束紧急状态”为其基本原则,设计制度、建立机制。其次,对应急过程中的行***紧急权力进行必要的限制,以防止行***紧急权力的滥用对重要领域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建立合理的紧急状态启动程序和终止程序,这对于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也至关重要。第三,对***府在紧急状态下的征用、断开、责令停产停业等措施对公司、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在紧急状态结束后应该给予相应的赔偿,以增加企业对***府的信任度,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机制的价值目标是一个由安全价值、经济价值和发展价值构成的有机体系。安全价值是核心,是首要目标,位于第一层次。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机制中安全价值的地位类似于法律制度中位阶最高的法律价值,它指导和贯穿整个网络信息安全应急的过程。在目标体系中,经济价值是第二价值目标,位于第二层次;发展价值是第三价值目标,位于第三层次。经济目标和发展目标必须服从于安全目标的要求,只能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考虑应急的效率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3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机制的法律保障
从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机制的理论基础出发,为实现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机制的安全价值目标,笔者认为,法律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界定:
3.1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信息安全应急管理体系 应急管理体系是网络信息安全应急保障的重要内容。应急管理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法律实施的效果。根据***27号文的总体精神,文章认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应为一元化的两层结构。所谓一元化,是指国家应当建立应急协调机构,统一负责网络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所谓两层结构是指应当发挥行业和地方***府的优势,加强应急管理。
a.国家应急协调机构及其职责。国家应急协调机构是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紧急状态应急的最高决策机构[6]。在美国,主要由国土安全部负责开发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响应系统,对网络攻击进行分析,告警、处理部级重要事故,促进***府系统和私人部门基础设施的持续运行。在我国,国家应急协调机构为信息产业部互联网应急处理协调办公室。国家应急协调机构应当履行以下主要职责:协调制定和贯彻国家信息安全应急法律法规***策;协调国家应急响应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国家紧急状态下应急技术的攻关和开发;授权、终止国家和区域性的紧急状态命令。
b.行业应急管理部门及其职责。行业应急管理部门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规章授予的职权,建立行业内网络应急管理的部门,如***队可以分兵种建立信息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可以按照行***职权的不同分别建立网络安全应急管理体系,中共中央和***协系统也可以建立各自应急管理体系。行业应急管理部门依法对管辖的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紧急状态进行管理。
行业应急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应当包括: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网络信息安全应急的***策和法律;实施行业应急响应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在行业内部建立应急预警和检测体系,建立预警网络平台,加强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合作;对行业内重要部门有关危害网络安全的警告;组织协调行业应急响应工作。
c.地方***府应急管理部门及其职责。地方***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其辖区内的网络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在美国,新墨西哥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委员会(nmciac)就是一个私人-公共部门的合作机构,它的建立最初是为了商业团体、工业、教育机构、联邦调查局(fbi)、新墨西哥州***府和其他联邦、州和地方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以确保对新墨西哥关键基础设施的保护。nmciac致力于研究威胁、脆弱性和对策,还针对基础设施攻击、非法系统入侵以及可能影响nmciac成员组织和普通民众的那些因素所采取的各种响应进行研究。
3.2 建立准确、快速的预警检测机制 建立一套快速有效的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警、检测和通报机制,成为实际处理突发事件成功的关键。网络信息安全应急的目的就是要预防网络安全紧急事件的发生,或者是将紧急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建立常设的预警机构,及时准确地收集掌握各种情报信息,把握事件发生的规律和动态,才能对事件的性质、范围、严重程度做出准确的判断,最终才能打赢应急这场仗。
美国《网络空间安全国家战略》指出,在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检测预警机制的建设上,将网络告警与信息网从联邦***府网络检测中心扩展到联邦***府的网络运行中心和私人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分析中心,为***府部门和产业界提供了一个共享网络告警信息的专用、安全通信网络,以支持国土安全部在网络空间危机管理中的协调。这种建立统一平台、共享网络告警信息的做法对我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笔者认为,一个完善的预警检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a.建立一个全国性的能够对重大基础设施攻击发出预警的国家中心,各个部门还应该建立事前收集掌握各种紧急状态信息的检测判定和应急响应的日常机构。同时,建立自己的网络监测平台,连入cncert/cc的监测平台,实现信息共享。b.各级***府、行业应急部门及其社会性的应急部门要制定预防网络安全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按照事件发生后的影响程度(时间长短、业务范围、地域范围等因素)制定不同的预案。要对应急预案进行测试和演练,不演练和改进,所有好的预案都等于零。c.建立统一的网络安全紧急事件预防控制体系,及时准确地收集掌握各种深层次、前瞻性的情报信息,及时把握事件发生的规律和动态。d.对预警、检测规定法律责任。
3.3 明确应急过程中的行***紧急权力的限制和法律救济机制 为了应对紧急状态,临时剥夺某些公民、单位的私权益,是各国应急法的普遍实践。行***紧急权力是一种必要的权利,但又是一种最为危险的权利,这些权利一旦滥用,社会就会出现新的混乱。关闭网络、封堵部分网络路由,征用关键通信设施、监控电子通信等等应急措施可能将引发行***紧急权力与私权益之间的冲突,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国家命运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将其纳入法制的轨道。
a.严格界定紧急状态的定义及其分级。为了防止***府随意宣布进入紧急状态,随意启动行***紧急权力,同时也为了防止***府在紧急状态下的消极不作为,有必要通过法律界定紧急状态的定义。一般认为,网络信息安全紧急状态是指由于自然灾害、计算机系统本身故障、组织内部和外部人员违规(违法)操作、计算机病毒或蠕虫及网络恶意攻击等因素引起的,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的危机状态[7]。同时,根据紧急状态涉及范围的大小、影响程度的严重与否,对紧急状态的启动进行分级管理。
b.明确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主体。紧急状态是否形成危险以及危险的程度,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认识和判断,为了减少紧急状态确认的随意性,增加宣告的权威性和认同感,紧急状态的宣布主体必须是法定的权威机关。
c.对行使行***紧急权力的具体程序进行严格的规定,不但要规定启动行***紧急权的程序,而且还要规定撤销紧急状态的程序,以及发生与公民隐私权冲突情况下的处理程序。同时要确保对紧急事实和危险程度判断的准确性,建立制约机制以防止权利的滥用。
d.建立首席信息安全官(cio)制度,确保对私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e.确定私权保护的最低标准。***府活动的底线就是尊重和保护基本人权,即使是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也不得随意克减基本人权,否则就很容易放纵国家权利机关滥用行***紧急权利。
f.明确规定应急主管机关在紧急状态下的职责和义务,防止渎职和失职现象。为防止在关键时刻出现渎职和失职情况,法律必须明确规定应急主管机关的具体职责,为渎职和失职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并建立有效的责任监督和追究机制。
在隐私权的保护方面,美国信息系统保护国家计划v1.o要求,国家计划中所有的提议要与现有的隐私期望完全一致,要求每年召开一次关于计算机安全、公民自由和公民权利的公-私讨论会,以确保国家计划的执行者始终关注公民的自由。***府检查公民计算机或电子通信的任何举动必须与现有法律如《电子通信隐私法案》相一致。
在紧急状态得到控制后,应急计划的启动者应当终止紧急状态的命令,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结束紧急状态意味着被暂时剥夺的私权益将得到恢复。网络紧急状态终止后,国家基础设施运营部门应当向国家应急协调机构、行业和地方应急管理机构提交详细的应急响应报告,行业和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应当向国家应急协调机构提交应急管理工作的总结报告。对***府在紧急状态下的征用、责令停产停业等措施对公司、企业或个人财产造成损失,在紧急状态结束后应该给予相应的赔偿,对补偿的标准要予以明确的规定。要明确规定受害人获得行***救济和司法救济的途径。
法律救济始终是各部门法律不可欠缺的重要环节。没有救济规定的法律是不完整的法律。如法国《紧急状态法》就规定,凡依法受到紧急处置措施羁束的人,可以要求撤销该措施。韩国《戒严法》也规定,从宣布“非常戒严”时起,戒严司令官掌管戒严区域内的一切行***和司法事务,在“非常戒严”地区,戒严司令官在不得已时,可在“非常地区”破坏或烧毁国民财产,但必须在事后对造成的损失进行适当的赔偿。
3.4 建立应急技术储备的法律保障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需要装备先进技术,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应急本质是一种信息对抗。控制紧急状态的恶性发展,对抗就是防御网络恐怖突发事件的信息技术,因此,应急不能仅依靠管理,必须具有先进的应急技术。但是依赖进口,将无法摆脱应急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国家必须化大力气,扭转被动局面,关键应急技术的自主研究是我们掌握网络信息安全主动权的根本出路。美国信息系统保护国家计划v1.o规定,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人员的培训方面,由科技***策办公室(ostp)来领导,并与各机构和私营部门合作来进行技术开发。
建立应急技术储备的法律保障首先要明确国家对关键应急技术研究的责任,以及应急响应的经费保障问题;其次,要明确调动民间资本展开应急技术研究的范围,以及国家、社会采购、征用的条件;第三,要明确应急技术市场化的管制方式和控制环节;第四,对必要引进的国外应急产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控制力度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第五,国家要进行财***预算,对应急技术开发支持;第六,要在一定的限度内加强国际间的应急技术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 商继***,傅华.“宪***概念辨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2 郑尚元.社会法的存在与社会法理论探索.法律科学(西北***法学院学报),2003;(3)
3 江必新.紧急状态与行***法治.中国法学,2004;(2)
4 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