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中国农历的纪年法,从2004年1月22日(春节)起,我国进入农历甲申年。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甲子。六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在人的一生中,能够经历两个甲子的,真可谓世所罕见的长寿了。这正应了“人生易老天难老”、“羡长江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感叹了。
2从上一个甲申年到这一个甲申年,六十年间,“天翻地覆慨而慷”。无论是世界形势还是中国形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崛起于世界东方,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综合国力空前强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再不是可以任人宰割和鱼肉的羔羊。这自然使我想起,1925年7月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七子之歌》,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中华七子重新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九九归一,台湾和祖国大陆也总有一天会统一的。搞“”是不得人心的,其阴谋注定要失败。也使我想起拿破仑说过的一句话,中国这头“东方睡狮”,一旦醒来世界都要为之振动。
3上一个甲申年是1944年,这正是我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抵抗的时候。这年3月19日,我国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连载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这篇著名的警世之作。文章发表后,24日,中央日报专门写了一篇社论,对郭沫若先生进行抨击。而看到这篇文章后,却认为它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把它作为整风的学习文件予以印发。在延安和各***区都出了单行本。4月12日,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的《学习和时局》演讲中指出:“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可见立场不同,见解迥异。
4《甲申三百祭》(以下简称《甲》文)以明朝灭亡三百周年为背景,从历史的角度,总结了明朝灭亡的原因和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兴衰得失,留给后人很大的想象空间,发人深省。1644年(明崇祯17年)是甲申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经过17年的浴血奋战,于3月19日攻破北京城,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煤山(即今景山)身亡,宣告了明王朝的溃亡和起义***的胜利。但起义部队并没有巩固胜绩,乘胜追击,而是***轻敌,过分地陶醉于胜利之中。牛金星、刘宗敏等若干首领们生活腐化,起义***内部发生宗派斗争,以至于吴三桂降清后,“自成以四月十九日亲征,二十六日败归,二十九日离开北京”,至1645年4月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所杀害。“这无论怎么说都是一场大悲剧,李自成自然是一位悲剧的主人”。
5《甲》文对李自成倍加赞赏和同情,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读后令人肃然起敬。我这里引述两段:
“自成善骑射,既百发百中,他自己在十多年的实地经验中也获得了相当优秀的战术”。《明史》称赞他“善攻”,当然不会是阿谀了。他的***法也很严,例如:***令不得藏白金,过城邑不得室处,妻子外不得携他妇人,寝兴悉同单布幕绵。……***止,即出校骑射。日站队,夜四鼓蓐食以听令。甚至“马腾入田苗者斩之“(《明史・李自成传》)。真可以说是极端的纪律之师。别的书上也说:“***令有犯***劫者立时枭碟,或割掌,或割势”(《甲申传信录》),严格的程度的确是很可观的。自成自己更很能够身体力行。他不好色、不饮酒、不贪财利,而且十分朴素。当他进北京的时候,“戴尖顶白毡帽,蓝布上马衣,蹑靴”(《北略》卷二十)。他亲自领兵去抵御吴三桂和满州兵的时候,是“绒帽蓝布箭衣”(《甲申传信录》);而在他已经称帝,退出北京的时候,“仍穿箭衣,但多一黄盖”(《北略》)。这虽然仅是四十天以内的事,而是天翻地覆的四十天。客观上的变化尽管是怎样激烈,而他的服装却丝毫也没有变化。史称他“与其下共甘苦”,可见他并不是不实在的情形。最有趣的当他在崇祯九年还没有十分得势的时候,“西掠米脂,呼知县边大绶曰:‘此吾故乡也,勿虐我父老’,遗之金,令修文庙”(《李自成传》)十六年占领了西安,他自己还是“每三日亲赴校场校射”(同上)。这作风也实在非同小可。他之所以能够得到民心,得到不少的人才归附,可见也决不是偶然的了。
在这样的人物和作风之下,势力自然会日见增加,而实现到天下无敌的地步。在十四、十五两年间把河南、湖北几乎全部收入掌中之后,自成听从了顾君恩的划策,进窥关中,终于在十六年十月攻破潼关,使孙传庭阵亡了。转瞬之间,全陕披靡。十七年二月出兵山西,不到两个月便打到北京,没二天工夫便把北京城打下了。这***事,真如有摧枯拉朽的急风暴雨的力量。自然,假如从整个的运动历史来看,经历了十六七年才达到这最后的阶段,要谈难也未尝不是难。但在达到这最后阶段的突变上,有类于河堤决裂,系由积年累月的渐进而溃迸,要说容易也实在显得太容易了。
再引述一段:
李自成本不是刚愎自用的人,他对于明室的待遇也非常宽大。在未入北京前,诸王归顺者而受封。在入北京后,帝与后也得到礼殡,太子和永、定二王也并未遭杀戮。当他入宫时,他看见长公主被崇祯砍得半死,闷倒在地,还曾叹息说道:“上太忍,令扶还本宫调理”(《甲申传信录》)。他很能纳人善言,而且平常所采取的还是民主式的会议制。《北略》卷二十载:“内官降贼者自宫中出,皆云,李贼虽为首,然总有二十余人,俱抗衡不相下,凡事皆众共谋之。”
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李自成之所以能成为明末农民起义***的首领,能够灭亡明朝,不是偶然的。他的***事技术和个人品质都有其超越常人之处。
6李自成的起义***从兴至衰,正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何也?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起义***进入北京之后,过分地陶醉于胜利之中,若干首领们生活腐化,贪***享乐,置虎视眈眈的山海关外的清兵于不顾。“文臣以牛金星为首,武臣以刘宗敏为首,他们可以说是自成的左右二膀。但终竟误了大事的,主要的也就是这两位巨头”。《甲》文是这样描述的:
在过短的时期之内获得了过大的成功,这却使自成以下如牛金星、刘宗敏之流,似乎都沉沦进了过分的陶醉里去了。进了北京以后,自成便进了皇宫。丞相牛金星所忙的是筹备登极大典,招揽门生,开科选举。将***刘宗敏所忙的是拶夹降官,搜刮脏款,严刑杀人。纷纷然,昏昏然,大家都像以为天下就已经太平了的一样。近在肘腋的关外大敌,他们似乎全不在意。山海关仅仅派了几千兵去镇守,而几十万的士兵却屯积在京城里面享乐。尽管平时的***令是怎样严,在大家都陶醉了的时候,竟弄得刘将***“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甲申传信录》)了。而且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绑了来,追求三桂的爱姬陈园园,“不得,拷掠酷甚”(《北略》卷二十《吴三桂请兵始末》);虽然得到了陈园园,而终于把吴三桂逼反了的,却也就是这位刘将***。这关系实在是并非浅鲜。
纷纷然,昏昏然,正是牛金星、刘宗敏之流的倒行逆施,使得十七年奋斗的胜利果实不保,顷刻之间付之东流。郭沫若先生慨叹:“李自成的失败,自成自己实在不能负专责,而牛金星和刘宗敏倒要负差不多全部的责任”。
7难道李自成的文臣武将之中就没有清醒的人了吗?有的,李岩就是最突出的一个。“众人皆醉我独醒”。制将***李岩、弘将***李牟兄弟二人头脑十分清醒,他们不因胜利而喜形于色。所部三千兵马,俱屯扎城外,只带家丁三四十名跟随,并不在外生事。李岩每出私行,即访问民间情弊,如遇冤屈必予安抚。宽恤民力,以收人心。他曾上书李自成四事,特别提到严肃***纪和用***略解决吴三桂的问题,可见他的见识高人一等。可惜李自成阅疏后,不甚喜,在疏后批“知道了”,却并不实行。这与当初李岩劝李自成“以不杀收人心”而采纳的态度似乎相去甚远。这样一个精明之人,却被牛金星所陷害,阴告其“有雄武大略,非能久下人者,假以大兵,必不可制”。终惨遭杀害。“这无论怎么说都是一场大悲剧。李自成自然是一位悲剧的主人,而从李岩方面来看,悲剧的意义尤其深刻”。由于李岩的谏言未被采纳,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诱引清兵入关,而防守山海关的只有几千人,庞大的人马都在京城里享乐,士卒也懈怠了***纪。所以尽管自成亲征,也只能落得个损兵折将、仓惶而败、仓惶而逃,后来自成自己也带了箭伤。其悲剧的意义实在是够深刻的了。这使我想起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有一得力谋臣范增而不用,结果落得个霸王别姬自刎乌江的下场。历史是不能假如也不好假如的,郭沫若先生说,假如李自成采纳了李岩的谏疏,就很可能会是另一种情形。这正如人们所说,假如在鸿门宴上项羽采纳了范增的计谋杀了刘邦,历史将另写一样。当然也都是人们的一种假设罢了。可见李自成也还是有他致命的弱点。误事的是“蒋干”,但作为主将,其责任何在呢?
8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以史为鉴的民族。自古以来,高明的***治家都把历史作为“求治之资”。我们要向学习。是一个非常熟悉中国历史的领袖,他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吸取了许多丰富的营养,指导中国***和建设。他研读了许多中国古籍,如二十四史,仅《资治通鉴》他就读了17遍,所以从他的著作中引用的史料和诗词中引用的典故,都给我们一种非常贴切和信手拈来之感。作为一个伟大的领袖能够如此熟悉和借鉴历史,实在难能可贵。今年又适逢甲申年。甲申年重读《甲申三百年祭》,其意义主要在于吸取李自成失败的教训上。这也是当年看重这篇文章之所在。
1949年建国前夕,从西柏坡到北京,把它称之为“进京赶考”,要求大家都要考试及格,响亮提出了“我们不做李自成”的口号。在《人民占领南京》这首气势磅礴的《七律》诗中,又响亮地提出“不可沽名学霸王”,要将***进行到底。在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讲话,震耳发聩,发人深省,至今读来仍然感人至深。尽管大家都比较熟悉,我还是把它摘录于后,让我们一起来重读和深思。
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气力的事情。……因为胜利,***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享乐不愿意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是不曾被拿***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历史已经证明,的上述预言是何等英明和正确。***中央进入北京后,依靠正确的决策和***策,牢记“两个务必”,以李自成为鉴,建立和巩固了新生的***权,使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虽然也出现了像刘青山、张子善那样的有功之臣被糖衣炮弹所击中的事实,但由于正确果断的处理,教育和挽救了一大批***的骨干。
今天中国***已经是执***50多年的***了,一方面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始终没有忘记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谆谆教诲。同志任***后不久,即和中央书记处的几位同志一起到西柏坡去实地学习考察,回顾我们***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历史,重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在题为《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讲话中,要求全***牢记的“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他认为关于“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取得胜利了”这段论述非常重要,特别是其中的两个重要思想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一是,在伟大的成就面前,***内一部分同志可能会骄傲起来,贪***享乐的思想可能滋长,不愿意再做艰苦的工作,如果不坚决防范和克服这种情绪,***的事业就不能继续向前发展,甚至会失败。二是不论我们***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必须长期艰苦奋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色和宗旨,不断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我们***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今天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巨大的成就面前,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的领导干部都必须保持十分清醒的头脑,切不可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贪***享乐、不思进取;切不可讲排场、摆阔气、脱离群众、好大喜功。我们***有没有执***风险?***的十六大报告提醒全***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执***了70多年,历经了外国武装干涉、经济封锁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磨难,迅速崛起成为能与头号资产主义国家―――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曾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数十年,何等强大,何等辉煌!然而转瞬之间一朝覆亡、土崩瓦解,令世人警惊,留下的是人们深深的思索。苏联的崛起和覆亡是二十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这又应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个周期率。“周期率”的提法是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在1945年7月访问延安时向提出来的。他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逃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因为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渐见竭蹶,难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条周期率的支配。”听了黄炎培先生的这番话,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府,***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民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息。”应该说,几十年来,我们***都在为跳出这周期率而不懈奋斗。这也是我们要长期对待一直要解答下去的题目。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我们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着力于办好自己的事情,绝不当头。任凭风浪起,我自岿然不动。今后国际、国内也还会有风云变幻,“树欲静而风不止”。关键的关键是把我们这个有6000多万***员的大***建设好,不断提升我们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将无往而不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甲申年重读《甲申三百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