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分类号:B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2-0025-02
摘要:《物不迁论》是我国后秦僧人僧肇所作的一篇关于事物存在状态的论文,在中国佛教哲学史上特别是佛教的现象论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物不迁论》同他的另外三篇论文:《不真空论》、《般若无名论》、《涅无知论》一起被学界公认为是深切把握了佛教般若"空"观学说的重要理论,对于佛教中国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然,在中国哲学史上,《肇论》是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本文则试***探究《物不迁论》的内涵。
关键词:动静未始异物不迁昔不至今今不至昔
《物不迁论》是《肇论》的一部分,是一篇阐释事物存在状态的重要论文。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卷。释元康所作的《肇论疏》曾将本论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叙常情,第二明真解,第三述异同,第四申论意。慧达所做的《肇论疏》则道出了本论的目的,认为这一篇议论是僧肇针对小乘执着“无常”的人而说的:
“今不言迁而云不迁者。立教本意只为中根执无常教者说。”(《大正藏》第四十五卷)
慧达的《肇论疏》中还说道:
“如来说法去常故说无常。非谓是无常。去住故说不住。非谓是不住。然即理反常心之境。教有非常之说也。而少心者造极不同听心异。闻无常分取流动。闻不住即取生灭。因缘着偏。乖之弥远。故立不迁破除内执。斯盖反其常情乃合于道。故以不迁立言也。”(《大正藏》第四十五卷)
显然,僧肇为了纠正无法了解如来正法的修行者们一听“无常”就认为万物流动,一听到“不住”便起生灭之心的偏颇做法,于是创作了《物不迁论》。
虽然本篇篇名叫做《物不迁论》,但实际上僧肇想要表达的却是“动静未始异”的观点,所以僧肇并非用“常”反对“无常”,片面地强调事物静止。
文章开头便提出问题,即“人之常情”:认为物有流动。显然,僧肇并不同意这种看法,他接下来就建立自己的论点:“动静未始异”,然后便详细论证了何谓“动静未始异”。
首先,僧肇引《中观》言:
“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大正藏》第三十卷)
以此证明“斯皆即动而求静以知物不迁”。仔细品味《中观》这句话:从方位上看,知道物已经去了,运动了,但是,已经运动了的事物并没有到达新的方位、地方。在僧肇认为,这实际上就是从运动中求得的静止,因此可以证明“物不迁”,即所谓物“虽动而常静”。
其次,僧肇从昔物不至今,今物不至昔两方面论证“物不迁”。
僧肇曰: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大正藏》第四十五卷)
人们认为事物处于运动中,是认为时光流逝,过去的东西已经不存在在当下。而僧肇恰恰认为,正因为过去的事物不存在在当下,因此证明事物并非运动的而是静止的。前一种观点重在表达时间的流动;而僧肇把重点放在物的身上,认为在单独的时间点上,物是静止不动的。这和西方哲学中的“飞矢不动”论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以割裂时间的连续性为前提来论证物体静止。
僧肇认为,既然昔物不至今,那么今物也无所往。僧肇曰:
“求向物于向。于向未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无。故知物不去。覆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大正藏》第四十五卷)
僧肇在前面已经论证了“昔物不至今”的基础之上,紧紧抓住这一静而非动的论证前提,论证了事物静止,今昔之物互不流动这一观点:不能在当下求得“向物”,也不能在过去求得“今物”,因而昔物在昔,而今物在今,互不流通。事实上,这一观点也明确反对主张三世法恒有的有部的说法。任继愈总主编的《佛教史》提到,一部分部派认为“法”我实有,还有一部分派别认为“法”有我无。有部认为现在法恒有,流入到未来,于是未来法恒有,流入到过去,于是过去法恒有。持“法”有我无观点的有部的“这一派的思想发展成小乘中论著最多、规模最大、以实在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1]《物不迁论》根据龙树所述的“法无来去”,批驳了以上有部的观点[2]。僧肇说:
“人则求古于今。谓其不住。吾则求今于古。知其不去。今若至古。古应有今。古若至今。今应有古。今而无古。以知不来。古而无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性住于一世。有何物而可去来。”(《大正藏》第四十五卷)
在今而求古,不可得,所以说“不住”;在古而求今,亦不可得,于是知道物“不去”;可见,僧肇认为事物于古今之中不来不去,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
然而,僧肇并不是单纯的认为事物静止不动,而是要表达动静本不异的道理。《注肇论疏.卷二》说道:
“解人说动静理同。惑者执动静有异。”(《大正藏》第四十五卷)动静理同,即动静未始异,是本篇论述的中心观点。僧肇曰:
“摩诃衍论云。诸法不动。无去来处。斯皆导达群方。两言一会。岂曰文殊。而乖其致哉。是以言常而不住。称去而不迁。不迁。故虽往而常静。不住。故虽静而常往。虽静而常往。故往而弗迁。虽往而常静。故静而弗留矣。”(《大正藏》第四十五卷)
以上一段内容详细阐明了动静关系即:“往而弗迁”,“静而弗留”,也即是动静未始异。
既然动静未始异,那么为什么僧肇要提出“不迁”和“流动”两个相对的概念呢?
《中论.观四谛品》中讲: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
观空法师解释此颂说:佛说佛法时,随众生智慧大小不同而有所不同 [3]。由此可以理解僧肇的论述:
“故谈真有不迁之称。导俗有流动之说。虽复千途异唱。会归同致矣。”(《大正藏》第四十五卷)
修行法门千万种,而归宿相同,都是为了到达觉悟成佛的境界,所以万法殊途同归。表面看来有不迁和流动之异说,但是这只不过是不同的表达方式,二者“会归同致”。之所以要讲流动,只是为了导俗;而要讲真理,必须回归到不迁之说。
总的说来,僧肇从认识论、真理论的角度认为不迁才是真理,而流动只是假说。而所谓不迁又不同价于静而不动,而是从动中求静。动中能够求得静,即说明动静不可分离,那么动静未始异便是事物运动的本质。事物既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人们应该在动静结合的前提下,观察到物不迁的实质。
僧肇不仅从理论方面解释了物不迁的道理,也从修行实践方面论证了佛教修持的功业不朽:
“是以如来。功流万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弥固。成山假就于始篑。修途托至于初步。果以功业不可朽故也。”(《大正藏》第四十五卷)
如果众生坚持修行,所成就的功德必然万世流芳。由此又不难看出,僧肇写作本篇的目的又不仅仅是为了反对有部的观点,还在于弘扬修法的妙处。
据《高僧传》记载,当年僧肇曾受教于***摩罗什,是跟随***摩罗什时间最长的弟子,所写《般若无知论》受到***摩罗什的大家赞赏:
“肇便着波若无知论凡二千余言。竟以呈什。什读之称善。乃谓肇曰。吾解不谢子。辞当相挹。”(《大正藏》第五十卷)
其后所写的《物不迁论》是在***摩罗什去世前一年写的,当时也得到了***摩罗什的赞赏。《百论序疏》里记载罗什称:
“秦人解空第一者,僧肇其人也。”(《大正藏》第四十二卷)
《净名玄论卷第六》也记载了这件事。据此可以说,《肇论》是比较深刻的把握了空的真正内涵的。作为肇论的一部分,《物不迁论》自然也把握住了“空”的真正内涵。
注释:
[1]任继愈总主编,杜继文主编.佛教史[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p37
[2]参见吕.吕佛学论著选集[Z].山东:齐鲁书社,1991,P2594-2595.
[3]参见龙树著,汉藏诸大论师释译.龙树六论.正理及其注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p557.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论《物不迁论》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