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这四个字,两千多年后从坟墓里被挖了出来,大张旗鼓地登堂入室,是在今年湖北高考的作文试题中。试题是这样的: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以方圆为话题,根据此材料,题目自拟写作文。
老实说,这道作文题出得很是精巧,举例生动有趣,令人思绪大展,有挥笔一吐为快之念。只是题中“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之句,先暂且不论这句话的内容,它究竟语出何典,是谁“所谓”,还得先论证一番。中国古籍文献中,的确有“上善若水任方圆”的句子,但用得极少,据我所知大概仅见于唐代诗人顾况的《宜城放琴客歌(柳浑封宜城县伯)》中“上善若水任方圆,忆昨好之今弃捐”。“上善若水”原出于老子的《道德经》,原句并没有后面的“任方圆”三个字。也就是说,“上善若水任方圆”既非老子原文亦非原意,系后人之附会,而高考作文根据这篇附会拼装的文字再加以演绎,弄成了一个似是而非似通非通的概念。
那么,老子的“上善若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道德经》第八章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上善,即最佳的意境或状态(人或物),修炼到这种意境时,其状态就像普普通通的水一样,虽然处于为人不屑的低处,却能够滋润万物、调和阴阳而又与世无争――这才是最接近“道”的一种状态!在道家思想体系中,“水”是极其玄妙之物,总括起来,大约有这样几个特性:其一,水观之无色,嗅之无臭,尝之无味,触之无形,听之无音,“五感”皆无,此所谓“真水无香”者也。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真水无香”具有浓郁的道教色彩(“真”字令人联想道教之最大流派“全真教”),但并非道教祖师爷老子所提出,更不见于《道德经》,其成句可能出于明代以后。
其二,水总是聚集于低洼之处,“水往低处流”而为“众人之所恶”。但正因为如此,反倒有汇聚成河形成大势之本能,此所谓“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其三,水之最大的特点是看似“柔弱”无形,但却能够以柔克刚,甚至较坚硬牢固的物体更具力量。《道德经》第七十八章有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底下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水了,但攻克坚强的东西却又没有比水更能胜任的,水是任何其它东西所无法取代的。弱者战胜强硬,以柔克刚,这个道理天下的人都懂得,但却很少有人能做到。所以圣人说:“忍辱负重才能成为一国之君,战胜天灾人祸是为天下之王。”简单明了的道理说起来不好听,却句句是实。
明白了水在道家思想中的象征意义,上善若水的概念也就不言自明了。
由此观之,“上善若水”的原始含义与后人演绎的“上善若水任方圆”,两者在思想境界上是有差异的。“上善若水任方圆”着眼于水之劣势,取其无形、柔弱加以衍生,主张改变自身以取悦他人,难怪有人认为这是宣扬圆滑玲珑的处世之道,委曲求全,明哲保身,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似不宜提倡。而《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则取水之“无以易之”的诸多优势,滋润万物而又与世无争,虽地处低洼却能集流成河,柔弱无形却能以柔克刚,俱是传递正能量,毫无半点被动消极之态,这也正符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基本思想。因此,这两句话看似语句近似,但是细细推究起来,其世界观与精神境界岂能同日而语。
断章取义戏说经典的风气,不仅弥漫存于当今之娱乐界,就连教育界也未能免俗。在古代世界――无论东方或西方,亵渎神灵、诽谤科学、藐视君主等行径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而“篡改经典”也应该与这些“罪名”一样,不能够无底线地宽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上善若水”及“任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