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曲简介
《正月十五闹雪灯》是著名唢呐演奏家刘英老师创作的乐曲,被选人了《中国唢呐名家名曲》、《小放牛》等唢呐专辑中。该作品深受广大唢呐演奏者的喜爱,是近些年来在艺术表演舞台上经常演奏的优秀曲目之一,也是中国音乐金钟奖等管乐比赛的规定曲目。该曲快板部分为商调式,慢板为羽调式。此曲以引子、小快板、慢板、快板三部分组成。该曲通过热情、奔放的旋律,表现了东北人民在下雪的季节里一起观看花灯、庆祝元宵的热闹场景,描绘了东北人民歌唱幸福生活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乐曲特征及风格
此曲创作于1984年,此时刘英老师还是上海音乐学院在校学生,他随音乐学院的师生一起赴东北采风,此时正值东北人民欢度元宵佳节,刘英老师有感而发,根据东北民歌和二人转音乐为素材创作而成。引子部分短短几小节就把人们带到喜庆的节日氛围中。引子之后的快板乐段,是节奏明快的东北风格的旋律,就让人们感受到欢度元宵佳节的欢乐场面。中段的慢板音乐具有鲜明的东北地方特色。曲调质朴、高亢,表现了东北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第三段为快板,富有韵律的节奏,旋律情绪热烈欢快,特别是用唢呐双吐技巧演奏,更使乐曲情绪激昂、令人精神振奋,表现了人们在元宵节看彩灯、闹花灯的热闹场面,接下来的音乐情绪越来越热烈,旋律在铿锵有力的音调中结束。这部分音乐寓意了“瑞雪兆丰年”美好愿望,描述了东北人民喜唱丰收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三、乐曲演奏分析
1、引子部分。此曲开头以号召力的几句乐曲,给人们带入了闹元宵的欢乐场景,使我们仿佛看见了元宵节时,人们争相上街,观看花灯的热闹情景。引子部分的旋律运用了号召性音调,以高亢、明亮的旋律形象描绘了人们相互召唤一起出门闹花灯的欢乐场景。演奏引子部分就要大胆地把号召性的气势和力量演奏出来。首先要把握好“气息”、“重音”和“打音”的运用,要把音头演奏得饱满且具有爆发力,同时又要注意该音的音准,引子末尾处音则要注意在音量和节奏上的控制,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点,此处的下滑音一定要加“麻辣”的花舌音,做到从容自然地完成过渡。
2、欢快的小快板。这部分的音乐使乐曲进入了主题,这部分旋律前段没有长音,节奏灵活,干净利索,具有较强的秧歌舞步的特点,演奏时要注意“甩指”的运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一起上下摇动,速度要快,要同时加上花舌音,此段旋律粗犷、奔放,节奏逐渐拉宽,使旋律变得优美从容。接下来的双吐音和单吐音的结合,要注意双吐音的灵活轻巧和切分音中打音的运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人们观看花灯的热闹场景。
3、慢板部分。该乐段的速度缓慢,曲调深情、朴实,有鲜明的东北风格。该段乐曲的第一乐句的起音要轻轻的奏出,采用“软吐”技巧,随着乐曲情绪的发展,声音力度也应弱强得当。此段落运用了东北“拉腔”技巧,当一个音出来后运用手指变化及口腔的变化使这个音有音色的变化,犹如在胡琴上得出的内弦泛音。乐曲中“拉腔”使得这段慢板音乐更具有东北风味,也演奏出了东北人民的内心情感。当演奏者到慢板第38小节时,出现了“齿音”,此技巧是东北民间演奏中的特殊技巧,东北名曲《单鸟》中运用的很多。演奏时注意上下齿的距离,上下唇不包牙齿,用左手上下摇动,使唢呐哨片接触上下牙齿,发出类似像花舌和双吐之间的声音。此乐段还运用了借指、腹颤音、飞指音等等技巧,使得乐曲更具有东北风格,更具抒情性,充分描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
4、快板部分。第三部分调性回归原调,音乐情绪更加的激昂、欢快,经过问奏,乐曲进入热烈、欢快情绪。在演奏这段音乐时,要特别注意吹奏中舌的每一个动作要果断、有力,手指也要利落,演奏者在保证乐曲连贯、流畅的基础上,运用唢呐双吐的技巧,在欢快氛围中带有活泼、俏皮的表演,把喜庆的气氛推向高潮,最后乐曲的情绪要热情高涨,在保证音准的同时,音量及力度达到最大,完美表达出乐曲的意蕴。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唢呐曲《正月十五闹雪灯》作品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