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本课旨在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周围的生活,当好生活的主人,实践的主人。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出发,在拓宽视野,丰富感知的基础上练习文字表达。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谈话交流,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本次习作训练先让学生从神情各异的脸蛋***展开联想,从丰富多彩的记忆中扩张亲身经历的事,激活他们的生活储备。再指导学生围绕教师的下水文进行讨论、分析、合作、探究,共同归纳总结出怎样把事情写具体,准确地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掌握方法,拿到钥匙,以便学生写作时有的放矢。
课前,通过“变脸”的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激发自己的生活积累生活体验。同时,一开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事”这一要素的扩张,在同学们的热烈交流和相互启发中,扩张成无数的“子要素”——开心的事、伤心的事、委屈的事、愤怒的事……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生活积累,写作题材如源头活水奔涌而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叶圣陶先生一再强调:“学生习作的成功与否,在于方法是否得当”。从作文的角度来理解,关键在于教会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写真事的具体步骤与方法。在明确习作要求的基础上,老师以下水文为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究,共同归纳总结出怎样把事情写具体,准确地表达真情实感。学生通过学习明白,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要素根据文章需要进行组合,就能够把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写好。
教学目标:
1.比较四幅神情各异的脸蛋***,感受它们分别表达的内心情感。
2.展开联想,从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中选择一件亲身经历的事,真实的讲述并写下来。
3.在自主修改自己的习作中,掌握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把事情经过写具体,从而准确地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真实记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2.学生在自主修改习作中,掌握把事情写具体,并能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让学生回忆亲身经历的事,找寻照片,选择感受最深的说一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营造氛围,诱发创作热情
1.结合“变脸”游戏,老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人物脸及五宫,引导学生讨论概括人物表情:喜、怒、哀、乐。
2.学生纷纷上台把准备好的照片或日记、***片等张贴到相关的表情下面。
二、积极体验,调动情绪情感
1.谈话:人们常说,喜形于色。我们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被表扬了,满足了愿望,而感到开心;遇到不平,受委屈了,感到愤怒;考试成绩不理想,好朋友不理你了,感到伤心、难受……
2.看照片,交流。
三、交流倾诉,表达内心体验
1.小组合作,交流各自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组员讨论事情是否真实,感情是否真挚。
3.小组代表上台来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四、学习例文,表达细腻情感
1.出示一篇教师写的下水文,请学生读一读。
2.七嘴八舌谈一谈。
学生仔细地自读例文,说一说你觉得哪里写得好,值得借鉴
3.进入火眼金睛话细节。
让学生说说例文中哪些细节描写得好,值得借鉴。
四、激情写作,表达真情实感
学生习作,老师巡视指导,重点发现写具体的句子,为习作修改提供好的例子。
第二课时
一、品文修改,欣赏经历
1.学生放声读自改习作。
要求:读自己的作品,看看有没有表达不够清楚的地方修改一下。
2.再次欣赏并浏览作品
要求:用笔标出你认为写得最具体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3.指名读,说理由。
4.展示老师巡视中发现值得讲解的例文。
(1)用心读一读这段话,谈一谈你的看法。(2)师生共同修改学生习作中的一段话。(3)请该学生把修改后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5.总结:这些句子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和心理活动等几个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刻画人物,能让文章更具体。
过渡:多好的写作方法啊,赶快欣赏一下你同位的作品吧,看看他的作品写具体了吗?如果没有,你也帮帮他。
6.同位互评互改。同学们修改的真认真,谁愿意把自己的整篇作品读给大家听一听。
7.交流展示
(1)优秀习作朗读。你文章内容选材真好,能告诉大家你的文章的题目是什么吗?
这个题目不错,谁还能根据文章的内容给他取个更好听的名字?
真好听的名字,你能给自己的文章也取个好听的名字吗?
(2)拟定习作题目。谁还愿意把自己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二、总结方法
同学们,你们看,作文并不难吧。只要我们说真话,写真事,我们的真情就会自然流露。
板书设计:
习作5 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