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宋氏家族的父亲宋嘉树的生平历史有点扑朔迷离,那么关于母亲倪桂珍(1869―1931)的记载却比较简明。
宋家并非传统式的“严父慈母”,而是“慈父严母”、母代父职:倪桂珍在家里有最大的权威。儿女回忆说:“母亲很聪明,是倪家宠儿,三岁时她就开始读私塾,八岁上小学,十四岁升入西门培文女子高等学堂,十七岁毕业。她擅长数学,爱弹钢琴。十八岁时她与父亲耀如结婚。” 她从小受到中西文化的熏陶。当时流行女孩缠脚,以所谓三寸金莲为美。她却坚持不缠脚。
宋嘉树与倪桂珍结识后,恋爱不到一年,1887年有情人成了眷属。他们的婚姻很完美。
确实,我查阅到的“亲友回忆”都赞扬她:不但心肠好,而且“很严格,个性很强”,在许多事情上“要男人听她的”。她“虔诚地信守十戒……省吃俭用……(对儿女)采用斯巴达人的训练方法……还要进行礼貌规矩的训练”。还致力于慈善事业。她是个“严格的、品德好的、自奉俭朴而又不屈不挠的模范妻子”。
倪桂珍教育儿女的方式,跟丈夫迥然不同:她是斯巴达式的(古希腊斯巴达人以英勇、刻苦、勤奋著称)。倪桂珍从严从实要求儿女,不许养成饮酒、、撒谎、偷懒等不良习惯。她认为溺爱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性,日后难成大器。儿女后来在传记中说:“母亲单独教我们阅读和演奏音乐。她跟我们一起吃了无数的苦,但心平气和地忍受了这一切。那时人们刚刚开始认真对待女孩的教育问题,而母亲却早已打定主意:她所有的女儿都应该到国外学习。”倪桂珍把爱子女的感情埋在心底,为严肃家教竭尽全力。这跟丈夫形成鲜明对比。宋嘉树是个实业家,忙于社会活动,到家里总是慈爱可亲、随和放任。
严母重视培养儿女的动手能力。宋家优裕的家庭环境,足可供儿女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严母则不然,她要求女儿们从小学会做饭、烧菜、做针线活。虽然大部分时间让她们读书,可要求女儿学手艺则毫不放松。严母还请了一位寡妇来教女孩们学女红(针线活)。年幼的庆龄和美龄学成巧手,唯老大蔼龄学不来这种慢活计,最后她总算得到父亲说情,允许她只准不学女红这一项。后来,亲友谈论宋蔼龄说:只有她连缝条直线也不会!
严母鼓励孩子们***自主。让大女儿宋蔼龄十七岁只身漂洋过海,到美国佐治亚州梅肯市求学。那里的气候、地理、生活习惯都与中国不同。倪桂珍却放心又放手。进一步,她又让十五岁的***带着九岁的***,离开温馨之家,到美国求学。中国人通常希望儿女绕膝,舍不得孩子离开家门。对比之下,倪桂珍就显出远见卓识。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此时***尚在美国求学,倪桂珍和丈夫坐在就职仪式的前排位置。这也意味着宋嘉树夫妇的重要社会地位。
宋氏姐妹秉承父母的本性,又超越双亲,终身贯穿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就她们的婚事来说,几乎都遭到父母的反对,但最终双亲还是犟不过女儿们,由着她们各自的意愿,分别与孔祥熙、孙中山、结婚。
在婚姻上自作主张、违反父母意愿,并不影响女儿们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在上海***故居,一直挂着倪桂珍的遗像,人们可以看出***相貌兼有父母双方的优点。在***晚年生活了近二十年的故居、北京后海北沿醇亲王府花园内,那里珍藏着严母赠她的结婚礼物,送给女儿的百子***缎绣被面、咖啡具、宝石别针等,经历大半世纪的沧桑,依然完好如初。■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宋氏家族的严母――倪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