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地名学的角度,对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以营子为通名的村落名字进行了简单分析和探讨,并对其命名方式和命名缘由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营子;牛家营子镇;命名方式
《说文》:“营,币居也,从宫,荧省声”,段玉裁注:“币居谓环绕而居,如市营曰,***垒曰营,皆是也。”意为“营”是四周垒土而居,***队驻扎的地方。
元朝和清朝时***队扎营会修建道路,平整土地,***队撤走后,由于便于生活,会有人迁到那里建立村落。最早在东北内蒙这样形成的村落就叫营子。在内蒙古草原上牧民随水草迁徙时的临时驻地也被叫做营子,后来草原牧民开始定居形成的村落也就以营子为通名。现在,在内蒙古、东北等地把“营子”一词用作自然村落的通名,营子前加上专名成为一个村落的名字,如某某营子;在中原地区也有营做村落通名,例如河南省有很多村落叫“王营”“李家营”但没有后缀“子”字,在后缀加“子”,“子”是典型的东北方言的特征。
本文统计了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的村落名称,对村落的命名进行简单的分析。
牛家营子镇隶属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位于市区南部、喀喇沁旗东北部。全镇南北长37公里,东西宽31公里,总面积354平方公里。全镇辖13个行***村,102个自然村,总户数8363户,总人口40465人,全镇有蒙、汉、满、朝鲜四个民族。(数据参考1986年喀喇沁地方志,较现在有较大出入)。在102个自然村落中有32个以营子作为村落通名,而专名又有几种命名方式。
1、以住户家族姓氏命名
这种命名方式是最朴素的,局限于封建社会的教育文化水平,在少数民族偏远山区,人们的文化素养普遍不高,这种朴素的命名方式最被人接受,也是使用最多的。而在这种村落的专名中又都会在姓氏后面带个“家”字,也表示了古人对家族观念的重视。在牛家营子这样的村落有17个。如:
牛家营子 清乾隆四年(1739年)牛家来此建村,以姓取名。系镇***府,村委会驻地,座落在平川上,有63户,302人,其中蒙古族67人,满族7人,余为汉族,耕地1005亩,以农为主。
焦家营子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焦家来此建村,以姓取名。系西山村委会驻地,位于镇***府驻地东北9公里处,座落在山脚下,有95户,494人,其中蒙古族47人,满族18人,余为汉族,耕地951亩,以农为主。
2、以人物命名
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贵族、地主,有名望声气之人都比普通百姓高一头,姑有些村落会以人物名称命名。如:
财主营子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小财主马天卷来此建村,故名。位于镇***府驻地东4公里处,座落在山脚下,有70户,330人,其中蒙古族12人,满族11人,余为汉族,耕地626亩,以农为主。
张西故营子 中华民国四年(1 915年)张西故来此建村,以人名取村名。位于镇***府驻地东3.5公里处,座落在平川上,有20户,96人,其中蒙古族9人,余为汉族,耕地336亩,以农为主。
3、与商业活动有关,以作坊名命名
牛家营子地区在封建社会以农为主,商业作坊在农区可谓地位特别。如:
王木匠营子 清光绪廿一年(1895年)王木匠来此建村,以姓取名。位于镇***府驻地东3公里处,座落在平川上,有21户,98人,其中蒙古族15人,满族1 1人,余为汉族,耕地203亩,以农为主。
烧锅营子 清乾隆五年(1740年)建村,因李、任两家在此开烧锅,故名。系烧锅营子村委会驻地,位于镇***府驻地东3公里处,座落在平川上,有77户,391人,其中蒙古族42人,满族74人,余为汉族;耕地1348亩,以农为主。
4、以地理位置或代表性事物命名
偏坡营子 清道光十年(1830年)建村于山坡上,故名。位于镇***府驻地东南10公里处,有1l户,106人,其中满族40人,余为汉族,耕地540亩,以农为主。
龙王营子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村,因村中有一座龙王庙,故名。位于镇***府驻地东北6公里处,座落在山坡上;有79户,426人,其中蒙古族81人,满族8人,余为汉族;耕地1799亩,以农为主。
这类命名方式中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如龙王营子说明该村可能位于河流边,经常有水旱灾害出现。
5、以迁来建村者原籍命名
这类命名方式在中国古代的迁徙类村落中比较常见,中国人骨子里有乡土宗族情节,因为各种原因背井离乡但心中怀念故土,也提醒儿孙不忘故土。如:
陕西营子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有一陕西人来此建村,故名。位于镇***府驻地东北5公里处,座落在平川上,有98户,435人,其中蒙古族83人,满族36人,余为汉族,耕地1044亩,以农为主。
小河南营子 清康熙廿一年(1682年)有一河南人来此建村,因营子小,故名。位于镇***府驻地西南8公里处,座落在山坡上,有62户,342人,其中蒙古族71人,满族4人,余为汉族,耕地1920亩,以农为主。
大河南营子 清康熙廿二(1683年)建村,因比小河南营子大,故名。位于镇***府驻地南1公里处,座落在平川上,有151户,714人,其中蒙古族156人,满族27人,余为汉族,耕地l66l亩,以农为主。
从这类村落的建村时间还可以看出这些人的迁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关系。顺治十年(1653年),清***府颁布《辽东招民开荒条例》整个清初大量中原百姓迁往东北。潍县营子,大小河南营子的建村者都应是当时的开荒迁民。而乾隆五十年中原地区大灾荒,陕西营子的创建者们应该是逃荒而来。
在牛家营子镇的村落命名中也有着很强的民族特色,因为这里属于蒙古喀喇沁亲王辖区,但以营子谓通名的只有一个。
蒙古营子 清光绪廿年(1894年)建村,因此地有座王爷的家庙,派三户蒙古人定居经管,故名。位于镇***府驻地北2公里处,座落在平川上,有25户,113人,其中蒙古族85人满族1人,余为汉族,耕地252亩,以农为主。
不以营子做通名的有
小乌珠梅沁 雍正十年(1732年)建村,一个善于经营葡萄的山东人来此定居,得名”乌珠梅”系蒙古语,是种葡萄的人之意。为与大乌珠梅沁区分,故称此为小乌珠梅沁。
大乌珠梅沁 清康熙廿一年(1682年)建村,因入们善于经营葡萄,又比小乌珠梅沁大,故得此名。
另外有的地名还有着很强的***治色彩,如:
团结营子 清乾隆十一年(1 746年)建村,蒙古人在此打一眼井,俗称“达子井”也沿用此名。1955年为了增强民族团结,改族为团结营子。位于镇***府驻地西5公里处,座落在山脚下,有53户,249人,其中蒙古族39人,满族3人,余为汉族,耕地724亩,以农为主。
“达子”又作“”是旧时汉人对蒙满少数民族的恶称,表达了对蒙元的痛恨,古有“八月十五杀”之说,现在在当地还有老人叫“团结营子”为“营”。在牛家营子镇类似的还有一个村落“解家营子”是旧时大地主解家所在地,现更名为“***营子”。
地名就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很多当地的社会历史文化状况。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雅致规范;现在老地名因为通俗或者说“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很多老的地名被弃用,新的地名被启用,慢慢的或许这些地名就只能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也许将会对我们研究祖先的智慧、历史、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传学院)
参考文献:
[1] 定宜庄/郭松义/李中清/康文林.辽东移民中的旗人社会[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 许慎.说文解字[M]湖南:岳麓书社出版社,2006.
[3] 赵桂馥/马世昌/沈瑞林.喀喇沁旗地名志[M].内蒙古.1986.
[4] 王洪莉.赤峰地名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