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妇人启门”

【摘 要】妇人启门这一墓葬装饰题材自从被发现之后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究其意义还未形成统一定论,学术界众说纷纭。本文针对这一题材展开讨论,笔者认为自从这一题材在汉代出现之后,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变已经出现了不同的意义,在不同地区不同墓葬中其含义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妇人启门;墓葬;壁画

启门***,又称半启门、仙人半开门、妇女启门等,是墓葬中的一种装饰题材,画面的基本要素为:双扇大门,一半紧闭,一扇半开,以及启门人(主要为女性形象),表现方式有画像砖和壁画、砖雕以及后二者混合使用。启门***中占主流的“妇人启门***”由宿白先生在《白沙宋墓》中首次定名。

启门***这一题材最早出现在汉代画像石棺墓中,东汉时期较多。东汉早期多出于山东、苏北地区,如山东苍山元嘉元年墓、睢宁墓山画像石墓。东汉中晚期四川地区出现,分布广泛,数量更多,如芦山王晖石棺、s经石棺。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中未发现,在唐代画像中一度出现,唐中晚期至五代零星发现于墓塔及墓葬,如陕西咸阳五代冯晖墓。到宋代随着雕砖壁画墓的产生,这一题材在壁画中大量出现,在与宋同一时期的辽金墓葬中也有发现。这一壁画题材在辽宋金元经历了发展、巅峰和衰落三个阶段。北方地区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发现较多,陕甘宁、辽宁地区有零星发现,如山西汾阳东龙观金代墓葬M5、河南登封唐装宋代壁画墓M2、河北宣化辽墓张世卿墓等,南方地区有零星发现,主要分布在川渝贵等地,如四川南溪李庄宋墓。

考古工作者最早注意到“启门”这一壁画题材是1944年,莫宗江和王世襄两位学者注意到四川宋墓中的这一题材,但只是观察到并未对其进行深入研究1。1957年宿白先生在《白沙宋墓》中,将此种题材定名为“妇人启门”, 认为在墓室中采用妇女启门这一题材“按此种装饰就其所处位置观察,疑其取意在于表示假门之后尚有庭院或房屋、厅堂,亦即表示墓室至此并未到尽头之意2。”他认为其意于表现墓葬内部空间的延伸。1992年梁白泉先生针对这一壁画题材提出假设,他认为这种题材的设置是出于墓地安全的考虑,属于一种民俗信仰观念的表现3。后来梁先生又对其观点进行了补充和修订,认为其反映了世俗中人对于神仙道术的追求,下葬者祈望墓主人升天成仙获得永生4。刘毅在梁白泉先生的看法之上更进一步认为启门的女子代表了墓主生前的侍女姬妾5,而郑滦明继续发展刘毅的学说,将启门妇女分为侍女与妾属两类,认为只是一种单纯的装饰6。郑岩认为“妇人启门”***像本来就是一种纯粹的装饰手法,注重研究题材的形式美7。李清泉则认为“妇人启门”暗示性地表现了墓主人休息“寝”,与墓室内部装饰表现的供墓主人起居生活的“堂”空间相对应8。部分历史学家也对之一***像的含义试***解析,有人认为这一***像与性有关,是男子对死后幸福生活的想象。邓小南将其重点转向唐宋时期的女性社会生活史,认为是封建儒教约束下的女子想要挣脱束缚的反映9。同时这一***像也引起了海外学者的思考和探究,日本学者土居淑子认为这一***像与神仙有关是为了引导人们进入仙界,也反映了辽宋时期人们对来世理解的变化10。罗二虎老师在其文章中将这一题材称为“仙人半开门”,其文章中只是讨论汉代启门***,认为这是与道教升仙有关的***像,但并未涉及宋代的启门***11。

就目前学术界对启门***这一***像形式的研究来看,大家基本上认同的是汉代的启门***是与升仙有关,而有关宋代启门***的含义尚未形成定论,笔者的观点也是如此。就个人观察而言,认为宋代的启门***形式、内容较之前的多样化、复杂化,其具体想要表达的含义在不同地区、不同墓葬中有不同的含义。

在白沙宋墓发掘报告注释中宿白先生提到“唐、宋时代,凡墓室、与墓同性质的佛塔以及佛塔式的经幢,多雕或绘作妇人启门装饰。”12妇人启门这一装饰在唐代也存在,只是多出现于宝塔上,如山东清灵泉惠崇塔。出现于此处的启门形象,笔者认为与汉代的启门***的含义基本相同,是为了表达升仙思想,但是由于这一思想与佛家思想相悖,以至于在以后的几百年间此类***像越来越少,也极少再出现在宝塔及寺庙里。直至宋代以及同时期的宋金辽,又出现在墓葬中。在白沙宋墓一号墓中,可以看到一砖砌假门和一女子,形象十分立体,在二号墓中,同样是假门,但是女子的形象较为模糊,隐约可见其影。在白沙宋墓中的这两例妇人启门形象,如果站在墓主人的角度去分析,笔者认为其意义在于将死者引于假门之后,或引导其升仙或如其他学者所说引导墓主人就寝,至于门后的景象在此不过多讨论。在宣化辽墓中的妇人启门这一***像,多描绘的是一妇人端盘而入的画面,但是从墓室墙壁剥落的地方来看,***像是彩绘上去的,属于平面***像,并且从整个墓室出发,墓室壁画所描绘的均是生活场景,壁画中另有妇人锁门等***像,笔者认为在宣化辽墓中这一***像没有具体含义,表达的只是墓主人一天的生活场景,是死者生前生活场景的再现。之所以有此结论,是因为在全观整个墓室的场景之后,墓室中的***像如侍女燃灯,门吏***等均表现的是生活场景,这在金辽时期的其他墓葬中也是如此。

由此笔者认为,启门***自汉代出现以来,多用于墓葬中表示升仙思想,是墓主人的及其子孙祈愿其死后能够成仙。发展到唐代时,随着佛教的兴盛,宝塔及寺庙的兴起,这种***像出现在宝塔装饰上,但是由于这种升仙思想与佛教思想相悖,因此在唐代逐渐消失。宋代以后,随着雕砖壁画墓的出现,此***像复兴,在墓葬中及其兴盛,以至于由中原地区发展到河北、山西等地。究其在唐代没落的原因,一是可能与佛教兴盛有关,另外一种可能是由于墓室内肖像的复兴。巫鸿先生在其著作《黄泉下的美术》一书中提到,在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在墓中画像,而在唐代此种做法减少,在宋代墓室中画像习俗一度复兴。13因此笔者认为妇人启门***这一***像发展变化的原因可能也是与此有关。

作者简介:刘仁慧(1992-),女,河南濮阳人,主要研究方向汉唐考古,少数民族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

注释:

1.莫宗江:《宜宾旧州坝白塔宋墓》;王世襄:《四川南溪李庄宋墓》;《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7卷第1期,1944年。

2.宿白:《白沙宋墓》,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3.梁白泉:《墓饰“妇人启门”含义揣测》,《中国文物报》,1992年第3版。

4.梁白泉:《墓饰“妇人启门”含义蠡测》,《艺术世界》,2011年第2期。

5.刘毅:《“妇人启门”墓饰含义管见》,《中国文物报》,1993年第3版。

6.郑滦明:《宣化辽墓“妇人启门”壁画小考》,《文物春秋》,1995年第2期。

7.郑岩:《论“半启门”》选自 《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8.李清泉:《空间逻辑与视觉意味―宋辽金墓“妇人启门”***新论》,《美术学报》,2012年第2期。

9.邓小南:《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唐宋时期女性在门户内外的活动》。

10.土居淑子:《古代中国半_扉》。

11.罗二虎:《东汉墓“仙人半开门”***像解析》,《考古》2014年第9期。

12.宿白:《白沙宋墓》,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13.巫鸿:《黄泉下的美术》,三联书店,2010年版。

初探“妇人启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初探“妇人启门”

学习

职业观·家庭观·社会观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职业观·家庭观·社会观,内容包括事业观家庭观生活观,家庭观事业观社会观。在如今和平年代,奋斗在各行各业的人们,应有怎样的一种心态去面对人生?指望大开大阖,一夜成名已不现实,更多的还是要脚踏实地,接受生活的磨练,在本职岗位上

学习

在夹缝中求生存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在夹缝中求生存,内容包括夹缝中求生存全集,我在夹缝中生存小说免费阅读。一、中国内地武侠电视剧概念厘清

学习

这些电视设备,你家肯定有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这些电视设备,你家肯定有,内容包括电视最新功能及配置,智能电视设备大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视机在我国城乡逐渐普及,从最初的黑白电视到大背投电视机,再到现在的曲面超清智能电视机,电视机的更新换代见证了老百姓客厅生活

学习

我国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的因素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我国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的因素,内容包括我国科技创新方面的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的优缺点。一、我国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足

学习

平衡的法则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平衡的法则,内容包括婚姻的平衡法则,平衡法则好文。阴到至极为黑,黑色代表着神秘和尊贵;阳到至极为白,白色代表着纯洁和天真。黑与白对立而又统一,是色彩最后的抽象。它表现的是一种永恒与稳定,这一切都是在追求视觉的真实

学习

燕语呢喃忆黄自

阅读(23)

1904年出生于江苏川沙县书香门第的黄自,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并正式开始接触西方音乐。1924年由清华毕业并获校资赴美留学。在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其毕业之作《怀旧》令“中外之音,莫不欢为人间天上”。1929年,作为

学习

防爆液压绞车在煤矿井下的应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防爆液压绞车在煤矿井下的应用,内容包括防爆煤矿井下的绞车怎么处理,煤矿井下用液压绞车。摘要:本文针对最新防爆液压绞车优良性能进行讨论,彻底将煤矿安全系数全面提升,呈现煤矿井安全生产环境。

学习

那年我们十八岁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那年我们十八岁,内容包括那年十八岁的我们,那年我们18岁文本。从开始到现在

学习

演绎推理法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演绎推理法,内容包括什么是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法。所谓演绎推理(Deductivereasoning)或称演绎法,是指以一定的反映客观物理规律的理论知识为依据,从服从该知识的已知部分(即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出发,推知事物的未知部分(即未知答案)的一

学习

为传统农业插上“翅膀”的农具发明家林永吉

阅读(1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事任何生产都离不开工具。农具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地大物博,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业立国。中国农具源远流长,传统农具是我国先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发明创造的。

学习

趣谈哈萨克族民间音乐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趣谈哈萨克族民间音乐,内容包括哈萨克族民歌特点,哈萨克斯坦民间音乐。摘要:哈萨克族人民酷爱音乐,能歌善舞,素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之说。哈萨克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本文从哈萨克民族音

学习

儿童诗的欣赏和创作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儿童诗的欣赏和创作,内容包括儿童诗鉴赏700字,儿童诗的导读。儿童诗以其清纯的情感、丰富的想象、明快的节律颂扬了生活之美、自然之美、童心之美,其文学样式表现为形象的、跳跃的,甚至是灵感的,与孩子的心灵、情感、思维方式

学习

川端康成小说《雪国》赏析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川端康成小说《雪国》赏析,内容包括川端康成的雪国原文,川端康成雪国里面经典语录。【摘要】《雪国》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了一名叫作岛村的纨绔弟子与驹子之间发生的爱情故事。尽管是描写爱情,但《雪国》中的爱情

学习

浅论蒲剧的艺术风格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浅论蒲剧的艺术风格,内容包括蒲剧体现目前伟大的剧目,蒲剧的特点和历史。作者简介:裴斐斐(1987—),女,汉族,山西省临汾市人,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研究方向:地方戏。

学习

地下商业街规划设计初探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地下商业街规划设计初探,内容包括地下商业街规划设计,醴陵地下商业街规划。摘要:在遵循原有的历史文脉基础上,以现代的空间处理方式打造建筑功能与空间环境和谐的商业街区,为传统街区赋予新的功能与活力,这是地下商业街改造的初

学习

工业企业下凹式绿地初探

阅读(23)

摘要:下凹式绿地是城市雨水利用有效便捷的方式,通过分析工业企业下凹式绿地的必要性,阐述下凹式绿地的功能,探究工业企业下凹式绿地的深度。

学习

褐石风格住区及商业街设计初探

阅读(21)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参与设计营口市褐石风格住区及其商业规划项目案例,介绍了商业街与住宅洋房住区相互融合的新模式,并从建筑风格及社区功能方面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学习

小妇人 第2期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小妇人 第2期,内容包括小说小妇人全文阅读,小妇人第二章。推荐人:徐璐(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3级)

学习

初探古筝经典作品《香山射鼓》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初探古筝经典作品《香山射鼓》,内容包括香山射鼓古筝完整曲谱,古筝《香山射鼓》。摘要:古筝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民间乐器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具有古筝十大名曲之称的《香山射鼓》是我国著名古筝演奏家

学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世纪病”形象初探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世纪病”形象初探,内容包括18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作品,19世纪外国文学浪漫主义脉络整理。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由于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把人的精神生活看得至高无上,偏重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情感。主

学习

齐家玉文化来源初探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齐家玉文化来源初探,内容包括齐家文化玉是哪里的玉,齐家文化玉器产生的历史背景。【摘要】齐家文化是我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晚期的重要文化遗存,因1924年安特生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其分布范围以兰州中心,东起泾、渭流

学习

汉代“以孝治天下”初探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汉代“以孝治天下”初探,内容包括东汉以孝治天下,汉代是谁提倡以孝治天下。汉代“以孝治天下”之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