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以其清纯的情感、丰富的想象、明快的节律颂扬了生活之美、自然之美、童心之美,其文学样式表现为形象的、跳跃的,甚至是灵感的,与孩子的心灵、情感、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也更接近。教师让孩子们在读诗的同时,更应该让孩子们敢于拿起笔用诗这种方式写下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创作儿童诗。
一、在赏读活动中品味诗韵
诗韵的承载,不能简单地化解为技术语言的给予,儿童对诗韵的获得更具感性。大量的赏读是儿童感受、领悟诗神韵的最佳方法。
(一)广开途径,共同收集,营造读赏氛围。
给学生介绍大量的儿童诗人和他们所写的优秀的儿童诗,以此给学生指明阅读儿童诗的方向,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著名儿童诗人圣野、金波、任溶溶、鲁兵等都曾写下丰富的儿童诗,是阅读的大宝库;报纸杂志、校刊、书籍、网站,到处可以发现童诗的踪影。身边的同学、老师写的儿童诗,带给孩子亲近、触类旁通的感觉。内容收集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开辟班级儿童诗园,每天更换一首;坚持每日一诵,日积月累。
(二)指导赏读方法,感知诗的语言特点,让诗的情感、诗的艺术逐渐深入。
儿童诗的篇章结构相对还是整齐的。教师要引导孩子观察儿童诗的行数,字数有什么特点;观察每一小节每一句的句式相同和不同之处在哪里;分析各小节之间的规律等。在这一点上,小学语文第二册的《插秧》一文就是范例。
另外,中国诗歌在韵律上有自己独特的传统,现代诗歌虽然没有平仄的讲究,但押韵却很普遍,可以说押韵是符合汉语音韵规律的一种自觉选择。诗歌中想象丰富大胆,表现在修辞上就是比喻、拟人、夸张等的使用,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领悟这些特点。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赏读活动。
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要引导孩子多欣赏儿童诗,日积月累。
从具体的赏读形式上看,可以分为媒体解读和纯文本诵读。巧用多媒体解读,既拉近孩子与诗意境的距离,又有利于更多孩子的消化,更重要的是带给孩子更多的感官享受,激起孩子的赏读欲望。而纯文本的诵读课则带给孩子更多的想象空间,更利于个性化的解读。
从组织形式上分,可以分为群体阅读和个体阅读。比如学校开设儿童诗欣赏课,成立儿童诗社,在校园广播站、电视台、宣传窗等地开设“童诗飞扬”栏目,举办儿童诗节,开设“儿童诗书市”“儿童诗论坛”等,努力营造儿童诗教育氛围,增强儿童诗活动情趣。
二、在想象的空间里寻觅灵性
儿童诗的创作过程中,诗人用比拟、比喻、夸张、对比等众多修辞编织出富有童趣的诗。在林武宪的笔下,大大小小的鞋如同温馨的一家人;在杨唤的眼里,午夜的水果店正在举行盛大的晚会;在韦娅的心中,妈妈的眼睛是孩子的安乐窝;在罗英看来,小鸟是树的“孩子”,是树的“风景”。这精巧的比喻,奇异的比拟,来自于什么,来自于诗人丰富的想象。诗是用想象和智慧编织出来的,而丰富的儿童式的想象更是儿童诗最本真的特点。
三、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捕捉情感
著名儿童诗诗人金波先生说过:“童真与童诗有着天然的机缘。”儿童诗的本质应该是抒儿童之情,儿童的心理与成人完全不同,他们的情感世界更加接近天然,是纯真的,是洁净的。可见,纯真的情感是儿童诗的灵魂。儿童的天性,有如璞玉浑金。诗情如水,正好用来润泽,心就会变得晶莹剔透。我们应当让孩子学会发现诗,学会表达诗意。
四、把握方法表达诗意幻想
没有方法的指导,儿童的表达必定困难重重,即使想象再丰富,也不能得到较好的呈现。
(一)仿写。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儿童诗佳作进行赏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做练习;也可以选取一些课外读本上的贴近儿童生活的儿童诗进行赏析,让他们体验诗人的快乐,通过对经典诗作的诵读、感悟、内化,领会情感,并模仿写出同类和类似的诗作。
(二)续写。根据儿童诗的内容,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想象,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模仿原诗结构,***进行诗歌续写,让学生体会到小作家的快乐与满足。
(三)自由创作。生活是儿童诗创作的源泉。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潜意识中具有一种万物有灵的倾向,教师要引导儿童去捕捉自然界中最细微而感受,使它们相互撞击而重构新思路,让儿童尝试写出完整的属于儿童自己的诗歌。
1.寻因法: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这种创作方法常以疑问的形式如“为什么……”“是不是……”“是……还是……”等来表达。
2.夸张法。儿童诗要写出童趣,要写出天真,可以写得,夸张一点,含糊一点,儿童诗才会更可爱。
3.***法:把不同的事物和现象串联起来,表达同一个意思,或者把事物几个方面的特点以自然段的形式表达出来。
4.比喻法:一个富有创意的比喻就是一首儿童诗成功的第一步。例如北师大语文一年级下册《下雨了》,形象的比喻推动了优美小诗的形成。
5.拟人法:把事物比拟成人,做人的事情,显得活泼可爱、生动有趣。这个事物的范围极为广泛,上天入地,大到宇宙,小到蚁蝼,都可入诗,在儿童的眼里都可以成为有思想和感情的事物。
此外,还有假设法、对比法。尽管写诗的方法很多,但不可否认,写诗和其他文章一样,也要多修改。修改的最好办法是让学生朗诵,听起来不顺,就修改。读起来朗朗上口,越读越感动,越读越有味,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读诗写诗的兴趣和能力。
总之,诗是生活中的绿洲。让学生生活在诗意中,孩子的心将充满灵性,他们将敏锐地感触生活的点点滴滴,生活也将因他们的关注而更美好。
(作者单位:四川省双流县华阳锦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