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全称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它由四部分组成,除了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还有位于爱尔兰岛上的北爱尔兰。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之间的那片海,叫尔兰海。
爱尔兰海
威尔士小城兰迪德诺的人口只有2万左右,却已经是圭亚斯郡的第一大城市。自1848年修通铁路以来,这里已成为旅游和度假胜地。我来到这里的时候,看到街道两旁停满的是外地来的汽车,还有很多是从欧洲大陆渡海而来的游客。临街的公寓早早就被人订光了。这座小城位于大奥姆斯角的尖端,在两块突入水中的海岬之间,有一个相当宁静的弧形海湾。
既然是旅游胜地,***府有关部门自然会营造一些活动,供旅游者尤其是年轻人玩耍。我在海边看到一个大屏幕,里面在不断播出录像,有皮影戏、魔术和戏剧表演,地上坐着几十位小观众,几乎都有大人陪着。还有一个微型的攀岩模型,有七八米高,男女青年们跃跃欲试,轮番上阵。工作人员帮他们系好安全带后,任他们自由攀登。我统计了一下,能够成功攀爬到顶上去的不到三分之一。
至于那些老年游客,如果他们不带着儿孙,更喜欢在海滨端坐、漫步,眺望爱尔兰海。照片中的那位妇女虽背向我们,但从背影来看,应该也有六七十岁了。她把外衣放在靠背上,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提包和一个背包,应该也是外地来的旅行者而非本地的居民。
远景还有一对散步的老人,相互挽着手。
水边的鸟
爱尔兰海是北大西洋的属海,它的四个方向恰好属于四个民族:北面是苏格兰,东边是英格兰,南面是威尔士,西边是爱尔兰。这其中,最温暖的地方当数奎内斯郡。它的西北角有一座叫安格尔西的岛屿伸入爱尔兰海中,是威尔士最大的岛屿。
从兰迪德诺的西端可以看见安格尔西岛,听说那里鸟类奇多,但我却无暇去探访了,好在兰迪德诺湾的水边也有一种鸟。如***所见,它与鸽子大小相仿,却比鸽子笨拙或者说憨厚一些。我叫不出它的名字,它的脑袋和颈项部分的羽毛是白色的,颈项以下则呈灰色,几乎与沙滩上小石子的颜色一致。
这张照片里的色泽可分为五部分,即海水、被海水浸湿的石子、干燥的石子、经常被海水淹没和不太被海水淹没的石板地。同样是石板地,两部分的颜色却深浅有别,那是因为海水里含盐的缘故。照片不仅带给我们美感,还可以让我们增加知识。
另一张照片上的场景也很熟悉,一个父亲和一个女孩坐在水边。父亲T恤衫的蓝色和海水几乎融为一体,更突出了小女孩身上连衣裙的鲜艳。她双手向外伸开,似乎在绘声绘色地说着什么,而父亲略微侧过身来,认真倾听女儿的童音,那应该是有关大海的故事或童话吧。
我忽然想到,女儿就像是父亲的一只小鸟,唧唧喳喳唱个没完。待她长大,翅膀硬了以后,就会远走高飞,到另一个窝里筑巢。这是自然规律,绝不是我的发现,只不过那天我刚巧拍到两张相片,再次印证而已。再回头看前一幅照片,小鸟的神态又有些迷惘。
“北爱”的星巴克
既然说到威尔士和爱尔兰海,脆跨过此海,去西海岸的北爱尔兰,回味一下一年前的那个夏天。那时我在都柏林――爱尔兰共和国的首都逗留,有一天乘巴士进入北爱尔兰,去首府贝尔法斯特稍作游览。
爱尔兰共和国曾经也是英国的一部分,直到1949年,英国才正式承认爱尔兰***,但其北部的6个郡仍然属于英国。从都柏林到贝尔法斯特,无疑是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但是我们通过边境时,没有看到任何海关或岗哨,只是在车子又前行了一段路程以后,在路旁一个村子里看到飘扬的英国国旗。
下巴士以后,我来到了贝尔法斯特市***广场,直到看到商店里货品的标价不是欧元而是英镑以后,才确信我已经到了英国的土地。自从1969年以来,贝尔法斯特街头不时发生骚乱事件,宗教极端主义者和谋求爱尔兰南北统一的“爱尔兰共和***”中的激进派袭击屠杀警察和平民,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80年代。我很早时候看过一些相关的新闻报道,以及反映这段历史的电影作品,因此对这座城市总怀着一些异样的感觉。
这张照片是在贝尔法斯特的一条主要街道拍的,镜头对准了星巴克。门口坐着两位老太和一位老头,左边两位像是一对夫妻,装束与右边那位区别明显。他们可能在街上遇见,就近找了个地方坐下,聊聊天。
仔细辨认,在玻璃窗里面,至少有两位穿浅色服装的青年女子。一个面朝窗外,另一个朝向左侧,她的左手托着腮帮,看起来像是在读书。不难看出,贝尔法斯特这家星巴克的情调与世界各地的星巴克基本一样。看到这一幕,终于让我在这座城市有了安全感。
我想,无论***治风云如何变幻,世界上绝大部分人民都是渴望安定与和平的。
拉根河上的桥
贝尔法斯特位于拉根河口,向外就是同名的海湾,那一带盛产大鲱鱼。17世纪以来,这里便是一个繁忙的港口。工业***以后,造船业飞速发展,最著名的造船公司叫哈兰―沃尔夫公司(缩写为H&W),它是“泰坦尼克”号的制造商。
泰坦尼克号由英国的白星公司订购,1912年4月2日,它从贝尔法斯特驶往英国的南安普敦,一周后满载乘客驶往纽约,途中曾在法国的瑟堡和爱尔兰的科克短暂停留,14日深夜在大西洋撞上冰山,次日凌晨沉没,2208名船员和旅客中,仅705人生还。
我到贝尔法斯特那会儿,尚有2名生还者在世,均为女性。几个月以后,其中的一位逝世,终年96岁,出事的时候她不到1岁,因此对灾难没有记忆。目前尚有一名活着的生还者,但她在意外发生时只有两个月大,同样没有任何记忆。
我在拉根河畔拍了两幅照片,是两座相邻的桥梁。其中一幅前景的长椅上坐着一个读报的老头,从报纸的版式可以看出,应该是街头免费赠送的那种。河中央刚好驶过“乔伊斯之旅”号游艇,可是,小说家乔伊斯在爱尔兰岛的足迹主要在都柏林,与北爱尔兰无关。从河的宽度来判断,哈兰―沃尔夫船厂必然是在下游。
与贝尔法斯特联系最密切的文化名人是诗人、1995年诺贝尔奖得主谢默斯・希尼,他毕业于该城的女王学院,曾在母校担任文学讲师。不过,北爱尔兰人最擅长的应该是从***,据说有将近三分之一美国总统是北爱尔兰移民的后代,包括我们熟知的肯尼迪、尼克松、里根、布什和克林顿,甚至奥巴马的身上也有北爱尔兰的血统。今天到访贝尔法斯特的游客,可以去郊外探访四位美国总统的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