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万汶;失血性休克
临床上一直以输血、快速给予晶体液及人工胶体***创伤失血性休克,但这种方法起效慢,维持时间短,还容易引起组织水肿,加重患者的心肺负担。我科近来应用德国费森尤斯卡比有限公司生产的万汶注射液即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对46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46例,年龄17~68岁。男32例,女14例,其中车祸伤28例,刀刺伤8例,坠落伤10例。手术时间最短90 min,最长280 min,输万汶注射液最少1000 ml,最多2500 ml。患者入院时心率加快>100次/min,收缩压
1.2 方法 患者入室后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套管留置穿刺针)输注万汶,输注速度为15 ml/(kg・h)。留置导尿管。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以丙泊酚(得普利麻)2 mg/kg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 μg/kg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5 mg/kg静脉注射,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接麻醉机行人工控制呼吸。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65 μg/(kg・min)和瑞芬太尼0.2 μg/(kg・min)维持麻醉,适时静脉注射肌松药。潮气量(VT)8~10 ml/kg,频率(RR)12~14次/min。输注万汶后根据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测Hb、Hct值及输血、输液量。
1.3 观察指标 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记录入室时开始输液即刻、输液后5、10、30 min、1、2 h及手术结束时的SBP、DBP、MAP、SPO2和尿量。然后再观察血气分析及电解质:入室时、输液毕、手术结束时、术后24 h分别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观测血钾、血钠、血氯及血红蛋白的变化。
1.4 疗效判断 有效:肢体变暖,脉搏搏动有力、BP 升高10~20 mm Hg;显效:肢体变暖、脉搏有力、BP升高>20 mm Hg以上,尿量增加0.5 ml/(kg・h);无效:BP无变化或有下降。
1.5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成组t检验,计量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患者与入室时相比,开始输液即刻SBP、DBP、MAP均有所下降(P<0.05或P<0.01),输液后5 min SBP开始升高(P<0.05),DBP、MAP于输液后10 min开始升高(P<0.05)。HR于输液后15 min开始减慢,尿量在输液后约15 min开始增加,与开始输液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血清电解质和血红蛋白与入室时所测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万汶输注后按疗效判断标准计算,有效率为100%、显效率为84%(39例)。且46例患者中没有出现高钾、高钠、酸中毒等不良反应。
表1 患者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x±s,n46)
注:与入室比较*P<0.05,#P<0.01,与开始输液比较 P<0.05
表2 患者输液后血清电解质及血红蛋白的变化(x±s,n46)
3 讨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其病理生理过程十分复杂。目前普遍认为微循环灌注减少是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主要特点,所以尽快补充血容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术中输液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所认识,为了维持生命必须保持溶质、溶剂的质和量处于一定的状态。表2恰好表明输注万汶后,血清电解质和血红蛋白与入室时所测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液的多少处理正确与
作者单位:132011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否是术中循环管理的重要手段。术中、术后的合理输液也是保证手术患者维持生命的一个关键问题。万汶是能够有效的扩充血溶量、提高血压和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增强扩容效果、长时间稳定的有效循环血量直接改善并逆转了休克的病理生理状态,且有大量文献表明万汶对凝血功能无影响,不增加出血。表1表明良好的扩容作用,可达到扩张有效循环血量的作用。所以,大部分患者的血压基本都能维持在一定水平,说明该药的抗休克作用十分明显,且副作用非常少,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液体***是安全有效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万汶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中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