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客居青岛教书。北平之于老舍,生我养我育我,一草一花,一菜一果,一墙根一石板,全都化成发肤精血;老舍之于北平,分离之痛,光阴之悲,时局之忧,衰败之伤,叫我如何不想她!于是字字是情,句句和泪,此情绵绵无绝期。
通篇文章作者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语言,展示在读者眼前的是自然的、朴实的美。老舍先生以充满感情的、温柔细腻的笔触娓娓叙述着自己的母亲城――北京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他对北平的感情已经融入自身的血液里,所以即使身体不在京城,骨肉却与之紧密相连。看起来是说不出道不明,实际却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黏合”,是“每一个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所以文章有着华丽辞藻堆积所达不到的动人效果。时值战乱年代,先生客居他乡,既为时局,也为谋生,有家难回,只能在记忆里咀嚼北平的种种好处。情到深处竟然说“好,不再说了;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这朴素真挚的情感怎不让人心痛同悲!
作者自认是个“贫寒的人”,长期生活在老百姓中间,知民生懂疾苦,因此他的选材、风格都是生活化的、平民化的。没有高谈阔论,也没有大刀阔斧的气势,选取的都是细小的事物,却与我们的生活丝丝缕缕密不可分。他爱北平的枝枝节节,如“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长着酸枣树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无不透视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北平城的深情。作者笔下的北平令人神往,这座城市是细腻的、灵动的,充满活力的、具有魅力的一座古城。
在作者看来,北平城热闹而不喧闹,称得上动静结合、静动相宜;这城市人为而不做作,处处透出自然的韵致,称得上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典范;这城市庄严而不老气,处处有皇城的气派,又不缺牵牛花沿墙而开、小花小草遍地而生随处而发的轻快,像极了《罗马假日》中的公主,既有不怒自威的尊贵气度,又不缺少少女该有的活泼与灵动;这城市小处精细大处依旧开阔,小到一个胡同如一只麻雀般五脏俱全的细致,大到一座城市却并不因为小处的细密而丢了开阔感,依旧保有不挡视阻听的自在。更了不得的是,这城市竞还有那样多与自然亲近的机会:菜市场上买来的韭菜叶上还留着从地里沾来的泥巴,水果店里买到的果子上还带着从西山淋打来的霜儿,在自家的四合院里拾掇花花草草时,一抬头就能看见西山北山,生于斯长于斯,陶渊明等众生一定都知足的不得了。这样的北平,怎不叫人怀恋?这样的北平,真正让人神往。
作者想如同诗人一般动用一切好看好听的字儿,像杜鹃啼唱一般来描摹北平城的俊伟,但觉得所有漂亮的字眼都不能表达自己对北平的一腔热情,还是以饱含真情实意的朴实文字写下了这篇文章,却触动读者的心灵,作者完全是凭纯挚的真情取胜。写作手法上,作者并不繁复,单单倚重了对比一种手法,在对比中衬现出自己更喜爱北平这个抚育他长大的城市。北平城与“四大名都”相比:巴黎、伦敦、罗马、君士坦丁堡的优劣高下在作者看似优哉随意实则饱含重墨深情的笔触下便立马分出,最后得出结论:让四大古都都汗颜的北平城自然天下第一。不可否认作者对北平城确有偏私的爱,但别忘了这可是生他养他到27岁、塑造了他性格和心理的故乡。作者开宗明义就说他对北平的爱如同爱自己的母亲,我们谁会对儿子把自己的母亲赞为天下最好表示不解?
但这并不是说老舍对北平的爱是盲目的,这爱中有理性,有认知,有归属感。写出一个地方的特点,包括一个人对某个地方的喜爱,有时会通过比较来表现。在文章中,老舍声言自己“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北平在作者的情感生活里已先占先机。又联系自己丰富的生活经历,将北平和曾被称为欧洲四大“历史的都城”的伦敦、巴黎、罗马与君士坦丁堡相比较,从城市的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平的好处。北平之美,“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而且“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总之,北平是大都市,却保住了乡野的幽静,让人和大自然保持着亲密接触。
作者的生活情调品位与他的作品一样,实在自然朴实,他喜欢平实的具有自然风格的物质的美,这与作者的生长环境有关。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贫苦旗人家庭。一岁半丧父,家曾遭八国联***的意大利***人劫掠,还是婴儿的老舍因为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于难。老舍9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于1918年毕业。所以作者把笔伸向了普通北京人的院子、墙根,就因为他是一个平民,一个普通的老北京人,他的生活就在这些院落里,墙根边,他是一个平民艺术家。因此他的文字舒缓而平淡,表达了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对北平娴雅而热烈的情怀。老舍曾言:“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由此也就可以理解在本文中,作者为什么花费了大量笔墨,去写北京的物产,写北京平民的日常生活。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平的亲密关系,他真正融进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如果老舍是北平的一个观光客,即使对北平再喜欢,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也鉴于此,作者特别说道,北平虽然也是有钱人的天堂,但“你我这样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仍然可以尽情享受它的美。
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离开北平城该有十年多了吧,真可谓“十年生死两茫茫”,但那让人魂牵梦绕、与灵魂纠缠在一块的热土自然仍旧是“不思量,自难忘”,而今先生已逝,但愿老人家魂归北京城时,不会“纵使相逢应不识”,北京城仍旧是心目中北平城的模样……
学法指导
《想北平》是苏教版第一册“月是故乡明”中的一篇课文。从题材选择上来看,是让学生阅读与体会中国文学中占量最大的乡情文字。从学法和读法角度来说,则强调“与文本对话”,而作批注、写评点就是与文本对话的很好方式,课文上已有例子呈现。批注、评点的形式很多,如咀嚼字句、揣摩情感、概括段意、点评优劣、标注手法、重点圈画、联想迁移、生成感悟,等等。有人说,不动笔不读书,动笔干什么呢,就是写批注,作点评。一文读后,在字里行间,在文旁,留下密密麻麻的阅读痕迹,往往这就是成功的文本对话,并且是浸入文本和作者了。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如果把北京城看成一本古书,我们已经接触了许多位读者,从汪曾祺的《胡同文化》,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再到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每个人都对北京有自己的一番品读。老舍也不例外,对他心中的北平更有自己的解读。
这是一篇散文,散文较其他文体更有主观性、情感性,更宜用“体验法”来进入文本;而要体验作者的情感,就要联系作者生平、作品,坚持“知人论世”的原则;基于散文本身所具有的语言美,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加朗读,利用朗读来体悟语言的魅力,而朗读本身也是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
这篇文章用了比较衬托的手法,如“巴黎热闹”而“北平安静”;巴黎的布局“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美国的橘子遇到北平的玉李要愧杀”,作者故意厚此薄彼,“据我看”“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在我的经验中”“还不愧杀”这些“偏心”的语言都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平的偏爱,突出自己对北平的念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偏心”呢?可用文中的原话概括――“因为这是‘我的北平”’,这就为作者的主观性作了最好的解释。
老舍选取平凡细小事物,如选择街道院落、小花小菜,用主观性的语言向我们敞开了一个平民知识分子闲雅、安然而热烈的情怀。作者的平民气质源自他的自身定位和精神追求:平凡、淡泊。而这也正是以小见大写作手法的具体运用,这也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运用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从身边小事做起,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想北平》全文语言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通俗是为了加强作品的生活气息,使它亲切感人,也是锤炼语言的结果。作者曾说:“我的文章写得那样白,那样俗,好像毫不费力,实际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纯净、简洁同样也靠千锤百炼。比如文章写到积水潭:“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短短几句,文字不多,但写景、状物,营造气氛,表现景物情感,都笔笔到位,如同天成。
因为普通,所以众口咸宜;因为入情,故而感人至深。
越经典越没有匠气,大雅若俗,越容易一读而过。要做阅读的有心人,学会细嚼慢咽;从具体语句深入,学会用自己的经历、感受、思考泡出文字的滋味,这时必将体验到满口余香的阅读乐趣。
正所谓,有心之人品其文,用心之人得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