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世界各大媒体几乎同时注意到了发生在希腊雅典的一次刑事拘捕行动,因为被拘捕者是俄罗斯警方和国际刑警组织通缉多日的前俄罗斯媒体大亨弗拉基米尔・古辛斯基。不过,一向善于运作的古辛斯基八天后,也就是8月29日,支付了10.8万美元获得保释,但依然没有行动自由,不得离开希腊。
在俄罗斯,古辛斯基这个名字恐怕只能用“如雷贯耳”这个词来形容了。
古辛斯基是犹太后裔,属于头脑非常灵活的一类人,30岁之前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导演。1986年,也就是戈尔巴乔夫刚刚开始执***的时候,古辛斯基只有34岁。社会的动荡带来无限商机,古辛斯基看准时机,办起了私人公司。他先承包建筑装修工程,后来又搞金融法律咨询和***治分析。反正,什么赚大钱他就干什么。
1989年,俄罗斯银行开始逐步商业化,古辛斯基再次看准时机,挑头第一个在莫斯科组建了商业化的“大桥”银行。由于他与市***当局联系密切,这个银行在当地备受关照,并在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过程中不断扩张实力。到1996年,“大桥”银行已经改名“大桥”集团,麾下拥有50多家企业,1.4万余名员工,总资本约8.3亿美元。随着古辛斯基这类暴发户的出现,俄罗斯的常用词词典里便增加了“金融寡头”这样一个词条。
如果总结一下古辛斯基的生财之道,恐怕得用“投机高手”这几个字。因为“投机”让古辛斯基在俄罗斯那个时代的商海里如鱼得水,而且变得贪得无厌。
1993年,不满足的古辛斯基又盯上了媒体行业。在同期出现的一批金融资本家当中,古辛斯基抢先一步打响媒体收购战。他先是出资在俄罗斯***电视台开辟新频道,后来干脆买进***电视台77%的股份,将***电视台变成他操纵舆论的一大阵地。之后,他又促成“大桥”银行与俄罗斯颇有影响的《今日报》和《七日报》合资,收购了著名的“莫斯科之声”电台,与美国《新闻周刊》合办《总结》周刊,并计划利用通讯卫星等现代化手段,向全球拓展信息业务。
当他的媒体帝国初具规模后,古辛斯基辞去了“大桥”集团董事长的职务,全力以赴经营他的媒体帝国。他宣称,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和时代―――华纳就是他奋斗的目标。他与伏尔加汽车营销公司总裁别列佐夫斯基等六家俄罗斯大公司总裁一同被称为“七巨头”,在当时混乱不堪的经济领域“呼风唤雨”。但很显然,古辛斯基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发言权。
1996年,俄罗斯总统大选。古辛斯基与其他商业巨头出钱资助叶利钦竞选连任总统。叶利钦连任成功后,古辛斯基、别列佐夫斯基等人进入俄罗斯***权的核心层,金融资本变成了***治资本。银行家公然试***对***权机构施加影响,希望在***治家背后操纵国家。
一个典型事件就是1997年下半年到1998年初围绕购买“通讯公司”股份的传媒大战。在那场斗争中,古辛斯基企***借助西方投资建立一个实力强大的现代化通信和电视公司。他拒绝***府方面的一切调停,和其他寡头展开不择手段的竞争。叶利钦认为,正是那次寡头间“没有规则”的残酷斗争,导致了两次最严重的***府危机和一次金融危机,不仅使俄罗斯经济衰败,甚至破坏了整个制度的稳定性。
1997年和1998年间,金融寡头的权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就拿古辛斯基来说,他没有任何官职,但影响力却不在任何高官之下。难怪在叶利钦时代,俄罗斯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是寡头统治着俄罗斯,而不是总统。中国有个成语叫“物极必反”。到了普京时代,这个成语在古辛斯基身上应验了。
2000年3月,普京正式就任俄罗斯总统后不久,决心扫清在施***道路上的绊脚石。俄罗斯内务部和税警搜查了“大桥”集团的四个机构,包括古辛斯基的办公室。6月,俄最高检察院以涉嫌在1996年对俄罗斯音像公司实行股份化时侵吞了一千多万美元国营资产为由,批准逮捕古辛斯基。但因证据不足,古辛斯基在签署了不离境的保证书后被释放。
不过没多久,他突然神秘失踪了。之后,俄罗斯司法机关对他正式提出指控,指控“大桥”集团在获取俄罗斯天然气公司提供的2.6亿美元贷款时虚报公司资产,造成大笔贷款无法收回。2000年11月,国际刑警组织应俄罗斯司法机关的要求,对古辛斯基发出国际通缉令。2000年12月,古辛斯基在西班牙落网。但西班牙法院拒绝了俄罗斯的引渡请求,并将他释放。获释后的古辛斯基前往以色列定居。对于俄罗斯提出的引渡请求,以色列***府总是故意拖延。
一些俄罗斯媒体认为,这次逮捕行动与今年12月将要举行的杜马选举有关。***府想通过这次逮捕来警告那些“得势商人”不要利用这次选举恢复其***治影响力。另外,还有消息说,最近俄罗斯石油大亨霍多尔科夫斯基因为涉嫌舞弊和逃漏税也正在接受俄罗斯司法机构的调查。看来,郁闷的不只古辛斯基一人,其他的俄罗斯金融寡头也该加倍小心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问题大亨”古辛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