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教案篇1
教材第118一120页.已学过的各种计量单位和进率,及其名数的改写,第120页中间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五的第3—5题教学目标:复习已学过的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和时间等单位和进率.及其名数的改写,使学生掌握相邻两个单位之间进率的规律,提高学生使用这些计量单位的熟练程度。教学重点:正确进行相邻单位间的互化和换算。教学难点:时间单位的互化,不相邻单位间的互化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已学过的各种计量单位和进率教师:“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进行各种量的计量:每种量都有自己的计量单位。我们学过的计量单位有哪些?”学生:“我们学过的计量单位有:长度单位、面积单位……”1.复习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和进率。教师:“谁能说一说,我们已学过的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有哪些?”指名学生回答,并让学生用手或者手势比划—’下其中一些计量单位实际有多大,加深这些计量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让学生打开书.看中间的表.“长度、面积、体积单位”。让学生在这个表中的括号里填上进率:填完后.教师提问:“谁能说一说.长度、面积、体积等计量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有什么规律。”学生:长度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大多数都是10(只有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面积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大多数都是100(只有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100000.体积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2,复习重量单位和进率。教师:“谁能说一说.我们已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哪些?我们称体重时要用什么单位?计算火车或轮船的载重量呢?”指名学生回答。接着让学生.看第118页下面的表。“重量单位”,在这个表中的括号里填上进率。填完后.教师提问:“谁能说一。说.重量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有什么规律?”指名学生回答。3.复习时间单位和进率。教师:“谁能说—说。我们已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哪些?”指名学生回答。“请同学们看第119页上面的表.‘时间单位’。我们经常用到的时间单位主要就是表里的这些。请大家在这个表中的括号里填上进率。”填完后,教师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时间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有什么规律?这里的进率与前面复习的其它计量单位的进率有什么不同?”指名学生问答。学生:“时间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比较特殊.需要我们认真记忆。时、分、秒之间的进率都是60。天与时之间是24。—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完全相同.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30天。二月份的天数更特殊.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教师:“怎样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指名学生回答。二、复习名数的改写l,复习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教师:“我们要知道物体的长度、面积或者重量时。都需要进行计量。计量的结果要用数来表示.并且要带上计量单位的名称,—般我们把这种既有数值又有单位名称的数叫做名数,比如。一根竹竿长5米:把数值‘5’和单位名称‘米’合起来就是名数。谁能再举例说出几个名数/”指名学生回答。教师:“上面我们说的名数,都是内—一个数值和一个单位名称组成的。这样的名数叫做单名数。有时—个量还可以用两级或更多级的计量单位来表示。例如,有—段长度是2米又加.上5分米长,可以用2米5分米表示。这样的名数叫做复名数。谁能再举几个长度的例子,说出几个单名数和几个复名数?”指名学生回答。2.复习名数的改写。教师:“我们在表示和计算有关的量,或者比较计量的结果时,经常把同一种量的不同单位的名数进行改写。大家来看——看这些名数应当怎样改写。”(板书例题。)例(1)3时20分=()分(2)2吨=()吨()干克(3)3080克=()千克()克(4)5分40秒=()秒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先***做这些题目。然后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教师帮助归纳概括:“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时,要用进率去乘;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时,要用进率去除、”3.做教科书第120页中间的“做一做”。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做完后集体订正。三、作业练习二十五的第3—5题。个性化教学设计教学反馈:(数学、六年级)教案第四单元主讲黄平计量单位和进率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0页,运用移动小数点的办法进行名数的改写。及其下面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五的第1—2题和第6—11题: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各种计量单位和进率,提高名数改写的熟练程度。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相邻两个单位之间进率的规律,提高学生使用这些计量单位的熟练程度。教学难点:时间单位的互化,不相邻单位间的互化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长度、面积、体积和容积等计量单位1.做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先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填空。然后,指名分别说—一说.题中6道小题的括号里应该填什么单位名称,使学生应用这些计量单位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当学生说到“一支铅笔长15(厘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一支铅笔大约有多长,说明这—题填写“厘米”这个单位名称是正确的。又如。当学生说到“一种保温瓶的容量是1.2(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比量一下1升(即l立方分米)的容积有多大;想一想,如果填其他的容积单位合适不合适。2.做练习二十五的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思考,把答案写在书上。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提示。然后集体订正。对于第(1)小题,要先让学生想一想.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应当是什么样,棱长是多少?再想一想,它的每个面是什么样,面积是多少?对于第(2)小题。要先让学生想一想,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堆成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长、宽、高各要摆多少个小正方体?再想一想一共需要多少块小正方体?然后再想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行有多长就容易了。二、运用移动个数点的办法进行名数的改写1.复习小数点移动后数的变化规律:教师:“在名数改写时.有时为了方便.对于一些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100,1000的名数.应用移动小数点引起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改写比较方便。谁来说一说.下面的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板书如下。)小数点向()移动()位小数点向()移动()位0.32千米=320米=32000厘米小数点向()移动()位小数点向()移动()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规律。2.做教科书第120页下面的“做一做”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做完后集体订正.三、课堂练习1.做练习二十五的第6题。先让学生在书上填空。然后集体订正。(注意“旬”的用法,每个月的上旬和中旬都是10天;唯有下旬的天数各月不完全相同,都是从21号开始,有的到30号,有的到31号,平年的二月到28号,闰年的二月到29号。)2.做练习二十五的第7题。先让学生自己判断、答案填在书上一然后集体订正,要说明判断的理由。3.做练习二十五的第8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订正时请一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先求出王老师从到校到离校一共有多少小时.再减去午休2小时)。四、作业练习二十五的第:9一11题:个性化教学设计教学反馈:(数学、六年级)教案第四单元主讲黄平几何初步知识——平面***形的认识(直线形)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3—125页,“做—做”中的题目。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各种平面***形(直线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各种平面***形(直线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掌握各种平面***形(直线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1.教师把教科书第123页和第125页的两个表画在小黑板上。其中第123页的表可先不写表中的字,只画出***形:2.按照教科书第125页“做一做”第2题的要求,做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学过程:一、直线、射线和线段教师:“我们已经学过直线、射线和线段(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从上到下板书:直线、射线和线段),每人各画一条直线、射线和线段。”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其他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看学生画***的情况。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画的。教师:“根据我们画的***形,想一想,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相同点:直线、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的;不同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成如下的形式:做教科书第123页中间的“做一做”:先让学生自己***画一画,然后让学生讨论结论是怎样的。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过—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而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用插标杆测定直线的方法,就是应用了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的道理。二、角1.角的概念。教师:“我们已经学过角,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角。”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看大家一共画出几种角。请把不同的角画在黑板上。教师:“同学们都会画角了,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角是什么样的***形?”(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形叫做角。)接着提问:“角的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顶点和边。)“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大小与所画角的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没有。)“角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计量角的大小单位是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2.角的分类。教师:“我们可以把小于180。的角分成哪几类?每一类的名称是什么?”(分成三类:锐角、直角和钝角。)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小黑板。提问:“小黑板上画的每一***形是哪一种角,它的度数在什么范围内?”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填写,集体订正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小黑板上的表填写完整。3.画角和量角。教师:“我们还学过画角和量角,同学们还记得是怎样做的吗?”让学生自己任意画一个角。量一量自己画的角的度数是多少。教师:如果让我们任意画一个角,用直尺就可以了。要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就必须用量角器画。”让学生做教科书第125页下面的“做一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三、垂直和平行1.垂直和平行的概念。教师:“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有哪几种情况?”(平行和相交。)“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什么线?”(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什么?”(垂足。)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什么线?”(平行线。)教师:“平行线”和“垂线”是就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谈的,只能说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或“垂线”:教师:“怎样判断两条直线垂直或平行?”让学生说一说判断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判断教科书第124页“做一做”上面的***形。教师巡视。看学生判断的方法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画垂线和平行线。教师:“我们已经会判断两条直线垂直或平行,实际上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画一条直线的垂线或平行线。同学们想一想应该怎样画?”然后让学生***做教科书第124页的“做一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画法是否正确,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师:“什么叫做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从这点到直线所画的垂线段的长度。)让学生量一量A点到直线的距离。四、三角形1.三角形的概念。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三角形,请同学们自己画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学生***画.教师巡视。画完后让学生说一说各画的是什么三角形。教师:“大家已经会画三角形了,说一说三角形是什么样的***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形。)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教师:“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这一特性?”让学生举例说一说。教师:“在三角形中一个顶点的对边是哪一条边?看一看自己画的三角形,指一下每个顶点的对边。”每个学生自己指,同桌的同学相互检查指得对不对。教师:“想一想三角形的高指的是什么,怎样画一个三角形的高。”让学生画出教科书第124页下面三个三角形的高。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画法是否正确。集体订正时,让画得好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2.三角形的分类。教师:“同学们刚才画了几种不同的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不同?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两种标准:按角分类,按边分类。)“按照三角形中角的不同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它们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每类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我们学过什么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让学生***把教科书第125页上面的表填完整。要提醒学生先要判断是什么三角形。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各种三角形的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准备好的小黑板上把表填完整。五、四边形1.四边形的概念。教师:“什么样的***形是四边形?自己画—个四边形。”学生***画,教师巡视,看学生画了几种四边形。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各画的是什么四边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按照教科书第125页中间的四边形关系***,把各种四边形画在黑板接着,指名说每个***形的特点。如平行四边形:“什么样的***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平行四边形的底指的是什么?用什么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指的是什么?用什么字母表示?““怎样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让学生自己画一画。其它***形可以仿照上面的提问进行。还要引导学生说一说***形间的关系:“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教师可以用准备好的活动的平行四边形进行演示。“正方形与长方形有什么关系?”教师根据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逐步整理成下***。2.课堂练习:做教科书第125页“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画***,教师巡视,对画法不对的学生及时进行辅导。六、小结个性化教学设计教学反馈:(数学、六年级)教案第四单元主讲黄平圆和轴对称***形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6一126页,练习二十六的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特点,能用工具画指定的圆。2.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形。能找出轴对称***形的对称轴。3.加深对平面***形的认识。教学重点:掌握圆的基本特点,能用工具画指定的圆。认识轴对称***形。能找出轴对称***形的对称轴。教学难点:掌握圆的基本特点,能用工具画指定的圆。认识轴对称***形。能找出轴对称***形的对称轴。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1.教师、学生准备圆规。2.教师准备小黑板,画几个轴对称***形。教学过程:—、圆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复习的***形都是直线形。今天。我们复习的***形是由曲线围成的。同学们能想出是什么***形吗?”(圆。)“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形。”让学生用圆规自己画一个圆。画完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画的。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教师:“我们在学习圆时,学了与圆有关的哪些概念?”(圆心、半径和直径。)让学生分别说一说用什么字母表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标出圆心、画出半径和直径,写上相应的字母。教师:“同一个圆内的所有半径的长度怎样?直径呢?”(长度相等。)接着问:“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教师:“想一想,要画一个指定的圆,应该怎样画?”先让学生想一想,然后让学生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教师巡视,看学生画圆的方法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师还可以问:“通过画圆你们发现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半径的长短有关。)教师:“在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有多少条直径?”“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不是都是直径?为什么?”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道理,注意提问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二、轴对称***形教师:“我们学过轴对称***形,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形是轴对称***形?”(如果一个***形沿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形叫做轴对称***形。)“这条直线叫做什么?”(对称轴。)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27页下面的***形,判断哪几个***形是轴对称***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并让学生画一画。先让学生***判断,并画对称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画的情况。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个***形有多少条对称轴:特别要弄清楚: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教师:“我们学过的***形中,还有哪些是轴对称***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小黑板,让学生判断这些***形是不是轴对称***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可以让学生讨论,然后指名在黑板上画出对称轴。教师:“看一看你周围的物体中,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轴对称***形?”在学牛回答时,要注意提醒学生说物体的某一面是轴对称***形。三、课堂练习1.做练习二十六的第4题。学生***画***,教师巡视,对画***方法不正确的学生及时辅导。集体订正时,再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题。先让学生***判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集体订正时。对于每一道小题都要让学生说——说判断的道理,特别要说明为什么不对。可有意识地让一些判断有错误的学生说,使他们知道为什么错了。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2题。学生***判断,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道理。没有选学三角形内角和的班级,第(2)小题可以不做。也可以多做一些其它的练习题。如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①锐角②直角②钝角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3题。先让学生***解决。在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解决的,以及解决这个问题应用了学过的什么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思考练习二十六的第5’题。四、小结(略)个性化教学设计教学反馈:(数学、六年级)教案第四单元主讲黄平平面***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8页.练习二十七的第l—10题。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以及周长和面积的公式是怎样导出的。并能根据它们的含义和公式计算所学***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重点:掌握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以及周长和面积的公式是怎样导出的。并能根据它们的含义和公式计算所学***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难点:掌握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以及周长和面积的公式是怎样导出的。并能根据它们的含义和公式计算所学***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把教科书第134页的两个***画在小黑板上教学过程:一、周长和面积的含义教师:“我们学过一些平面***形的周长。请说出什么是平面***形的周长?”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多边形和圆的周长的含义。然后,教师用教科书上的结语进行概括:围成一个***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形的周长。“计量周长要用什么计量单位?”(要用长度单位。)教师:“我们还学过一些平面***形的面积。请说出什么是平面***形的面积?”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然后.教师用结语进行概括: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公顷、平方千米。)“请你用手势比划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大小。”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第134页中间的***,让学生比较一下每组***形的周长和面积。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直接比较。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左***中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长一些(它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那么两斜边就要长一些);右***中的两个***形的面积不相等,但是周长是相等的。二、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第134页下面的***。教师:“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请说一说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各是怎样计算的。它们的计算公式是怎样导出的?”先复习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然后,复习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公式是基础,正方形的有关公式是在长方形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因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导出的?”(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导出的?”(把三角形和梯形都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圆的周长公式是怎样导出的?”(通过实验导出的。)“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有怎样的关系?”“∏表示什么?它是哪两个数量的比值?”“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导出的?”(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教师:“从前面的复习中,我们可以发现,哪个***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最基础的?”(长方形。)教师还可以把***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整理成下表:三、课堂练习1.做练习二十七的第1题。教师说明要求,学生***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2.做练习二十七的第2题。题目中没有给出数据,让学生先判断要求面积需要哪些数据,然后自己想办法量出数据,再解决问题。学生***做,教师巡视.看学生做题有什么问题。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有没有不同的做法。3.做练习二十七的第3题。先让学生***思考,然后说一说思考的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明道理。必要时,教师可以画***演示。4.做练习二十七的第9题。先让学生认真审题,明白题中所说的事情,然后指名说一说题目中要做的是什么事情,学生明白后,再让学生***解答四、小结(略)五、作业练习二十七的第4、5、6、7、8、10题。个性化教学设计教学反馈:(数学、六年级)教案第四单元主讲黄平立体***形的认识,立体***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1一132页,练习二十八的第l一9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所学立体***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立体***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重点:知道所学立体***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立体***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难点:知道所学立体***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立体***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把教科书第131页上的***画在小黑板上。教学过程:一、立体***形的认识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让学生先想一想这些***形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出示准备好的小黑板。指名说出每个***形的名称。“各***形中的每个字母表示什么?”“如果把这些***形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为什么?,(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一类,它们的每个面都是平面;圆柱、圆锥和球*是一类,它们都有一个面是曲面。)教师:“下面我们就分别进行复习。”1.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师:“长方体是什么样的***形?它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长方体的6个面是什么形?”(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有什么特点?”(可以分成3组,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教师:“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形?它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什么形?”(都是正方形。)“正方体的12条棱有什么特点?”(长度全部相等。)教师可以把上面的复习整理成下表。教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2.圆柱和圆锥。教师:“圆柱是什么样的***形?它有几个面?每个面各是什么形状?”(圆柱是一个立体***形,有三个面,上、下两个平面叫做底面,大小相等,另一个曲面叫做例面。)“圆锥是什么样的***形?它有几个面?每个面各是什么形状?”(圆锥是一个立体***形,它有两个面。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教师简单板书:圆柱:3个面,2个大小相等的圆和1个曲面。圆锥:2个面,1个圆和1个曲面。3.课堂练习。(1)做教科书第131页“做一做”的第1、2题。先让学生***思考,然后进行讨论。特别是第2题,要让学生想是怎么展开的,可能有不同的情况。(2)做练习二十八的第1题。让学生***思考,集体讨论。也可以课前准备类似的教具,让学生实际拼一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做练习二十八的第2题:学生***判断,集体订正。(4)做练习二十八的第3题:先让学生***思考,然后集体讨论。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对说的比较好的学生要给予表扬。使学生明确:这个长方体不同的三个面的长、宽分别是10厘米、8厘米,10厘米、7厘米,8厘米、7厘米,而正方形木板洞的边长是;厘米.所以不管怎样摆,这个长方体都不会从这个木板洞中漏下去。二、立体***形的表面积和体积1.立体***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教师:“请举例说明什么是立体***形的表面积。”(一个立体***形所有的面的面积总和.叫做它的表面积。)让学生用周围的实物举例说明。”计量立体***形的表面积用什么计量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什么是立体***形的体积?”(一个立体***形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计量立体***形的体积用什么计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三、立体***形表面积的计算教师:“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各应该怎样计算?”先让学生思考一下,然后,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38页中间的***自己写出计算的公式。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要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计算公式板书在黑板上。做练习二十八的第5题:先指名说题意,然后让学生***解答。集体订正。做练习二十八的第1题。四、立体***形体积的计算教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各应该怎样计算?”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38页下面的***,自己写出计算公式。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和圆锥体积的汁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计算公式板书在黑板上。做练习二十八的第6题。学生***解答,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可以有意识地让做错的学生说一说,以使他们更明确是怎么错的。必要时,教师可适当演示。做练习二十八的第9题。学生***解答,集体订正。让学生想一想:计算立体***形的表面积与计算立体***形的体积有什么不同。五、小结(略)六、作业练习二十八的第7、8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思考练习二十八的第17题。个性化教学设计教学反馈:(数学、六年级)教案第四单元主讲黄平简单的统计——平均数和统计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6—137页例l、例2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九的第l一5题。教学目标: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统计初步知识,加深学生对统计的意义及其应用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求平均数与填写;阅读统计表的能力。教学重点:对统计的意义及其应用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求平均数与填写;阅读统计表的能力。教学难点:对统计的意义及其应用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求平均数与填写;阅读统计表的能力。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统计知识及其应用教师:“我们在小学里都学过哪些统计初步知识?”指名学生回答。学生:“我们学过简单的统计表,还有统计***。统计表里分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统计***里分为条形统计***、折线统计***和扇形统计***。还学过求平均数和求百分数。这些都是统计初步知识。”教师:“谁知道统计知识有什么用处?”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帮助归纳:“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用到统计知识。例如,为了了解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经常要测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把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再制成统计表或统计***进行分析。又如,工厂要了解每天、每周、每月、或者每年的生产进度或产量,就需要进行统计;要了解本单位的工作效率,产品的质量,计算产品的合格率等,也需要进行统计。”(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再举出一些例子,说明统计知识的用处。)二、复习求平均数1.教学例1。请全班学生打开教科书第136页,在书上解答例l。做完之后,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解答的。教师:“我们在求——组数的平均数时,必须要先知道什么?”(必须要先知道这组数的总数是多少。)“例1中要求的平均数是按照什么平均的?”(是按照班数平均的。)“那么这道题在求平均数的时候,应当怎样计算?”(用三个年级的总人数除以班数。)“所以。求平均数的关键,是要先弄清被平均的数量是什么,总数是多少;以及要求的平均数是按照什么平均的,要平均分成多少份。这在例1中比较简单,题目要求按班平均,班数是已知的(7),只要先求出总人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每班有多少人。”再让学生看一看例1下面的“想一想”,指名学生回答。2.教学例2。教师:“请同学们接着在书上做下面的例2。注意这里是要按照什么数量平均,被平均的数量是什么,怎样求出总数。”学生解答完之后,教师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解答的。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上面强调的关键。(这道题中被平均的数量是玩具小熊的个数,要按照五年级所有学生的人数平均,所以必须要先求出玩具小熊的总数和五年级所有学生的人数,就能求出平均每人做几个。)3.完成教科书第137页上的“做一做”。让学生***审题和解答。教师只给予必要的提示,关键是怎样求出身高的总数和学生的总数。这里应让学生练习自己看统计表,取得数据。进行计算。三、复习统计表1.阅读和填写统计表。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37页“统计表”标题下的内容,自己在书上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填写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比如,合计这一行中的数据表示什么?总计这一行中的数据表示什么?填完后,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填的。教师用适当的提问来引导。教师:“在‘十月’这一栏的合计空格内应当填什么数量?”(应填十月份一车间和二车间一共生产了多少台。)“在‘十一月’这一栏‘一车间’这一行的空格内应当填什么数量?”(应填十一月份——车间生产了多少台。)“在‘总计’这一栏·一车间。这一行的空格内应当填什么数量?”(应填十、十一、十二三个月一车间一共生产了多少台:)教师:“照此把上面的数量填好.再填其他的空格就容易了。”2,完成教科书第138页上的。“做一做”:让学生***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示学生先用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把统计表填好.再计算出统计表下面的平均分和及格率。然后集体订正。四、作业练习二十九的第l一5题。个性化教学设计教学反馈:(数学、六年级)教案第四单元主讲黄平统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8一140页统计***的例题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九的第6—10题。教学目标: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统计***,加强学生阅读、分析和绘制简单统计***的能力。同时:结合分析例题中的统计***,对学生进行重视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加强学生阅读、分析和绘制简单统计***的能力。教学难点:加强学生阅读、分析和绘制简单统计***的能力。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三块小黑板,课前分别按照教科书第144—145页画好某市两个工厂的产值、人员和销售情况的统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已学过的各种统计***教师:“谁能说一说我们已学过哪些统计***?”指名学生回答。学生:“我们学过条形统计***、折线统计***、还学过扇形统计***。”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三个统计***。它们分别反映了某市两个工厂的工业产值、人员和销售情况。”1.出示第一块小黑板(工业产值增长情况统计***)。教师:“大家一起来看这张统计***。这属于哪一种统计***?从这张统计***来看.哪个工厂的产值增长得快些?”指名学生回答。(是复式的折线统计***。从这张***看.一厂的产值增长得快些。)为了使全班学生的认识更加明确,教师还可以继续问一问学生是怎样看出来的:例如,哪一条折线表示的是一厂的产值增长情况?怎样看出它的产值增长得快?等等。2.出示第二块小黑板(各类人员人数统计***)。教师提问:“这一张统计***属于哪一种统计***?从这张统计***来看,哪个工厂的工人人数多?哪个工厂的技术人员人数多?”指名学生回答。(是复式的条形统计***。二厂的工人人数多,一厂的技术人员多。)为了使学生更加熟悉条形统计***。教师还可以再补充提出一些问题。例如,这张统计***中一共表示出几种人员的情况?两个厂的管理人员各是多少人?哪个工厂的勤务人员少,少多少人?等等。3.出示第三块小黑板(产品销售情况统计***)。教师:“这一张***属于哪一种统计***?从这张统计***中可以看到这两个工厂都有内销产品和外销产品。内销是指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外销是指在向国外销售的产品。谁能说一说,外销的和内销的产品合起来是百分之几?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这是两幅扇形统计***。在每一幅***中,外销的和内销的产品合起来都是百分之百。因为工厂的产品不是销往国外就是销往国内。合起来就是工厂的全部产品,百分之百。)“谁能再说一说,从***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工厂哪个厂的外销产品占销售总数的百分比大?”指名学生回答。(一厂的大。)4.对以上几幅统计***进行综合分析。教师:“根据刚才看过的三幅统计***,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哪个工厂的生产搞得好一些?谁能试着说明一下自己分析的理由?”指名学生回答。可以多请几名学生分析,教师帮助综合与整理。例如,从第一幅***(折线统计***)中可以看出,一厂生产产值的折线上升得快,说明一厂的生产搞得好;从第二幅***(条形统计***)中又可以看出。一厂的技术人员多一些,工人人数少一些,说明这个厂比较重视技术开发,所以工作效率高,生产搞得好;另外,从第三幅***(扇形统计***)中还可以看出,一厂的外销量占产品总数的百分比比二厂的高。也说明一厂的产品质量比较好。二、比较三种统计***的特点和作用教师:“通过以上的复习,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的三种统计***各有什么特点,在表示数量时各有什么优势?”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概括和整理。学生综合整理统计***的特点以后,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看第146页上的表。三、课堂练习1.做教科书第140页“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做题。教师可适当提示条形统计***的绘制方法,如何留好画横轴和纵轴的位置。2.做教科书第140页“做—做”的第2题。先让学生仔细审题,还可以分小组讨论。然后,教师指名请几个学生给全班说一说。(毛衣的销售量从七月份起里上升趋势。到十一月销售量最大:而衬衫的销售量从七月份到十二月份一直呈下降趋势:)四、作业练习二十九的第6—10题:
备课教案篇2
[摘要]集体备课中只有发挥集体智慧,把全组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调整到最佳程度,形成一个优化群体,才能弥补主备教师的不足,基于此,集体备课教案应有“四度调整”。
[关键词]集体备课教案 四度调整
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集体备课作为老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势,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挖掘备课组教师的智慧,形成了教学的合力,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集体备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一入主备(主备人可轮流担任),写出主备教案,其他人辅备,最终形成“定案”,备课组每个成员根据本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对集体备课的教案加以添加和取舍,形成体现分层,符合本班实际的“个性化教案”。只有发挥集体智慧,把全组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调整到最佳程度,形成一个优化群体,才能弥补主备教师的不足。基于此,集体备课教案应有“四度调整”。
“四度调整”的时间依次是:集体备课活动前、集体备课活动的前半段时间、课堂教学后、下一次集体备课活动中。
一度调整,辅备教师在集体备课活动前,抽时间浏览主备教案,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做一些调整,注上个人见解,对主备教案做教前个人设想调整。
二度调整。在集体备课集中活动时,在主备教师主讲后,辅备教师根据主讲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谈个人见解,讨论交流,对主备教案进行调整。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博采众长,在空白处做好调整、修改、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特色的教案。集体讨论交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个人思维火花的瞬间进发。
三度调整。就是平时所说的教后反思。课后,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并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经常反思,可以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完善,这对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相当重要的。
四度调整,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前半小时,针对上两周的教学内容,教师交流各自的教后反思。这是教后反思的展示性汇报,包括教学的重难点、训练题的设计、学生方面等,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后反思。自然这其中肯定有对主备教案共同的反思,因为这是把教案运用于课堂教学后所产生的感触,一定会更深刻。交流时要选取一些共性的反思,博采众长,做补充调整。
“四度调整”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过程。从认知角度看,这既便于学校管理,又便于教师分层次反思修改,同时能够清楚地区分教前与教后调整、个体与集体智慧结晶的调整。这样,教师不仅有教案的存档,还有四度调整过程的存档,为教师下一轮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资料。特别是四度调整的轨迹,可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欣喜地看到自己的成长,
集体备课教案,通过四度调整,既闪跃着集体智慧的光辉,又让每个教师保持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自成一家。集体备课让每个教师取长补短,形成了一个相互的“合作链”,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必将成为每位教师快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的经南捷径。
备课教案篇3
【摘 要】在现代教育中,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一定变化。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应转变原有的已经不适应教育发展的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的理论认识,提高自身的备课水平,同时也要改革教案的写作方式,以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来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备课 教案编写 创新
每一次教育改革都以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动学习。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也应主动学习以新课改的理念,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备课作为教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在教师对于教学的预先设计,是对于教学过程的指导,编写教案是将教学设计的书本表达,备课教案也需要创新和变革。
一、当前的备课教案形势
在当前的新课改当中,很多教师的教案还遵循着“导入—讲授—作业—小结”的旧思路,还沿用着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的旧模式。很多教师备课编写教案只是应付检查,将教案的编写视作备课的全部,要么是抄袭旧教案、他人教案,要么查找参考书、网络上的教学设计,简单地抄袭或者照搬照用,没有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备课的效果也并不理想。
二、如何以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指导备课、教案的编写
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顺利、高效完成课堂教学的基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倾向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学习、机械训练;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取新知识;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讲授者变成课程计划的设计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和教学评价的监督者,教师不再是原来的执行课程,全程、主动、合作地进入到课程的开发、决策、实施、评价等一系列活动之中。在备课中,教师应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接受新课改的理念、了解课改前沿动态,不仅仅要备教学的内容,更多要着眼于教学氛围的营造、合作学习的创设、学习方法的引导,着重于学生创新能力、探究精神的培养。
三、新课改下的备课教案改革
(一)备课教案的基本要素
备课包括研读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学目标、备练习内容及方式、备学生、备教法学法等。201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涵盖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科,强调德育为先、注重能力培养、创新课程内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应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备教材是指把握教材的内容结构、优劣特点,了解教学任务,从而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新课标提倡的三维目标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相结合。教师在备课时要分清教材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合理制定课堂、课后练习的内容和方式,以便有的放矢进行教学。备学生是指教师要对班集体的基本情况和学生个体的自然情况进行了解。了解班级的学生构成比例、班风及主要舆论动向、学习习惯和基础、本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姓名、年龄、爱好、性格、兴趣、学习基础、智力特点、家庭教育环境等情况。此外,还要对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进行选择和预设。
(二)编写教案的原则
教师备课时要编写好教案,有以下几项原则必须遵循:第一是科学性原则。教案要根据学科知识体系编写,遵循教材的内在规律,避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还要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第二是创新性原则。教师要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对教育理论、别人的经验进行消化、吸收,根据个人教学体会,精心组织,制定教案。第三是差异性原则。每个教师的知识经验、个性特长、教学风格千差万别,面对教学这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时肯定也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编写教案也因根据自己的特长和风格,结合地区的特点和时代特点,自我创造。第四是操作性原则。教师在写教案时,要注意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无论是详案还是简案,都要考虑到教学的灵活性。
(三)特色教案的编写
根据教学的灵活性和艺术性,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应该鼓励教师写个性教案、实用教案、创新教案。很多教师在课本上加以批注、灵活实用的“笔记式”记录、方便易行的电子教案、针对多媒体教学设计的“课件”式教案,都是特色教案的形式,不论怎么形式的教案,都要在体现教学设计的新颖独特的同时,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
(四)教学常规中教案检查如何适应新课改
在新课改的教学常规检查中,应注意外在形式与内在要求的结合,从查进度、查篇幅、查数量转向查教案的创新精神、对教学的指导意义和操作性等,甚至可以鼓励教师从手写教案转向电子教案,让教师从疲于应付,走向自主创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备课及教案的编写应摆脱旧习惯的桎梏,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学科知识体系及学科特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原有发展水平,选择合理、多样的教学方法,制定出新颖独特且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计划,用于指导教育教学,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杨再红.对备课与写教案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5).
[2]纪美清.改革备课,创新教案[J].考试周刊,20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