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未改鬓毛衰篇1
浓浓的乡情,在每一个游子心中都是一份依恋。
心海中,一片记忆的风帆漂过,满载着乡村的气息。母亲慈祥的笑容,不断地在眼前闪现;父亲憨厚的表情,也在心海里荡漾起一丝丝波澜。
离开了故土,宛如失根的浮萍,无土的种子,再也找不到所要归属的方向。
忘不了童年时小伙伴们在溪边嬉戏的欢愉,忘不了老黄牛发出的哞哞叫声,忘不了乡村鸡犬相闻的和谐之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每每读到此句,心中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慨……
几许伤感,几许忧郁,淡淡的涌上心头,我才发现,故乡是我永远无法忘却的幸福和忧伤!
2008年8月27日记
昌邑一中高三:wonderful211
乡音未改鬓毛衰篇2
随着汉语热的兴起,普通话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普通话教学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语音教学,可是语音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个死角,那就是古诗文中有些文字读音,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到底是按照古音来读,还是按照现代汉语来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教者不知谁有理,到底应该怎读?真可谓是“知音”难觅!
很多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一方面,自己对古诗文的音律知之甚少,只有借助参考书,另一方面,参考书对很多字的读音都不注释。在此,列举几隅与大家或同仁商榷。
请大家先看看李白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中“碧水东流至此回”一句中的“回”字,,有人说该读“huái”音,这样才和后面的“来”字构成“怀来”韵,这样说似乎很有道理,多年来也就告诉学生这么读。
再看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中的“衰”有人说应读“cuī”,和前面的“回”字构成“灰堆”韵,似乎也有道理,很多教者多年也就这么教。
可是,如果我们把两首诗放在一起来读,就会发现,既然《望天门山》中的“回”字读“huái”,那么”少小离家老大回”中的回字为什么不读“huái”呢?要是也读“huái”的话,“乡音未改鬓毛衰”中的“衰”字不就正好可读“shuāi” (即构成怀来韵)了吗?这样,”衰老”衰弱”之意,就更使学生易于理解了吗?为什么同样一个字,在不同的诗里读音不同?只能理解为古诗文每一首诗的格律要求不同。
文言诗文中还有很多的字,本来按照现代汉语的读音来读,其音义都很好理解,可是有些材料偏偏要求按照古音来读,可是我们的语文教师百分之九十的人不懂古诗文的音律,要求学生按照古音律来读古音,无异于猜天书一般。不妨再看一些例子――
李商隐《筹笔驿》中“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一句里的“令”读“lìn”去声,意为“使”,其音义学生都好理解,可是却要求读“lín”音,而现代汉语里,只有性“令狐”和地名时才读“lìn”音。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一诗中的“胜”字,古音要求读“shēn”音。读“shēn”音,其意何解?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杜牧《初冬夜饮》)和“楼上有愁春不成,小桃风雪凭阑干”(唐彦谦《春早落英》)中的“凭”字读“pīn”却不读“pín”!
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俱浊我独清”的“醒”字,要读“xīn”音!
纳兰词“无那尘缘容易绝”一句中的“那”字读“nài”音。(这个还算好理解,“那”通假字,通“奈”)
李商隐《茂陵》“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中的“阿”读“wù”音。
如果单单是从押韵的角度,有些字读古音,还易于接受,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不至于太费劲。比如杜牧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出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月红于二月花。”中“斜”读“xiá”。可是上面列举的很多例子都是为了古格律,让中小学的师生们难于接受。
古诗文中的文字读音是否也该好好改革一下,不必拘于古音,现代汉语里没有的音就不读,或者说只要押韵就可以了,不必按照古格律去读?其实,古人所谓读音是否都合理呢?我们看周敦颐《爱莲说》中有这样一句“……予独爱莲之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其中的“蔓”字很多人都读“màn”,当然是按古音来读,而语文教材也没有注音到底读啥?很多资料都注的是“mn”。
我们不妨分析一下,看看到底读啥合适。我们可以先观察一下带“不”字的并列短语,比如:
不好不坏 不高不低 不远不近……
不人不鬼 不前不后 不左不右……
不哭不闹 不见不散 不言不语……
第一行都是形容词加否定词的并列短语,第二行都是名词加否定词的并列短语,第三行都是动词加否定词的并列短语,总之,带不字的并列短语前后一定是词性一致。这就不难看出,“不蔓不枝”中的“蔓”和“枝”都是名词用做动词,意思是“长蔓子”“长枝杈”很明显,“蔓”字应该读“wàn”而不能做“蔓延”讲读“màn”。
文言诗文中类似的字很多很多,到底应该怎么读?”知音”在那里真正的读音在哪里?建议语文专家们,应该考虑一下,制定一个适合中小学师生接受的读音规则,这样,不但对推广普通话大有裨益,而且对弘扬中华文化,让汉语更广泛地走向世界大有裨益!
我们期待着。
乡音未改鬓毛衰篇3
淡语有味,浅语有致
---说说古诗中的白描艺术
安徽 鲍亚民
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和彩色,后来借用、演化为一种文学写作风格或文学写作手段,即描写事物文字简炼单纯,不加任何渲梁和烘托。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一首描写美好春光的诗,画面非常优美。诗的语言精炼自然,音韵和谐婉转,读来意味无穷。诗人用白描手法把寻常话语点缀入诗,不假雕琢,不尚工巧,风味独特。诗的突出特点是,先构思“不觉”之***景来凸现“觉”的真意,寓“觉”于“不觉”之中。后抓住春夜这一特定时辰,在“觉”中写“不觉”,从而突现“觉”。尤其未句“花落知多少”,情致横溢:美好的春天是该珍惜啊!诗小含量大,意味隽永。全诗看似纯粹描写景物,好读好懂,却渗透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人生的慨叹!
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前两句集中写“我”的衰老,后两句集中写“童”之天真烂漫。“少小”与“老大”相比极写时间相隔之远,“鬓毛衰”的描写为“不相识”、“笑问”作了很好 的铺垫。“客从何处来”的问话,形象地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和故乡的陌生。时间把“我”划为异乡人,可“乡音”却牢牢拴住“我”的乡思乡情。这首诗,纯用白描,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塞山寺,夜半歌声到客船”。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这首诗宏大开阔且整体相融,诗体清迥,不雕不饰,读来却形象生动,宛若***画展现眼前。诗作把形象、色彩、音响交织融汇,而且所写景物的远近、明暗、位置、层次又十分巧妙和谐。夜泊旅人的心情也与诗景融成一体,天衣无缝。从景物层次上看,远处是秋夜的霜天,无边的残月,啼叫的栖鸦;近处是江畔的枫树,渔舟的火光,桥下夜泊的客船。远与近,宏观与微观交融和谐。从景物色彩上看,有霜天残月,有江枫渔火,冷色与暖色分别交织在树、桥、舟、寺的阴影之中,使色彩呈现出或明或暗的景观。这夜泊的特有气氛,已使旅客产生孤寂之感,而震荡天宇的“夜半钟声”,更给旅客增添了满怀愁绪。诗作用纯然无饰的白描手法把景物、色彩、音响与游人的心情,揉合为一体,足见诗人艺术造诣之高超。
古诗中的白描诗,不事雕琢,胜似雕琢,不意渲染,胜似渲染;“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冯梦华《宋六十一家词选序例》),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诗人用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的事物和景象蕴含深挚的情意,用直白的描写直通曲幽的意境。我们在阅读时要细加体味。
245200安徽歙县二中 鲍亚民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乡音未改鬓毛衰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