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生物性和精神性的双重规定。一方面,人和其他动物一样存在着基本的生理需求;另一方面,人类又有着精神方面的价值追求,有着对人生意义的可贵反思,信仰在这种追求和反思之下得以生发。信仰不但赋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和意义,而且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选择的坐标,是一个国家乃至民族的灵魂所在。当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信仰危机,并且已经深刻影响到国人的生活和国家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也是很容易被打垮的;一个缺乏正确信仰的民族,前途是迷茫的,也终究是要衰退的。信仰重建是给人的现实生活以价值和意义的确认,是中国梦能得以实现的精神源泉。
【关键词】信仰 信仰危机 信仰重建
中***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 A
传说在远古时期,神在造人后,发现泥巴做的人总是软软的,遇到风雨就会倒下,于是神在人的背上插了根脊梁――这根脊梁就是信仰。且不说这神是中国的女娲,还是西方的耶和华,信仰作为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支撑了中西方文明大厦。
一、中西方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道德信仰是中西历史文化的根和魂
中华文明缘何绵延千年而不绝?这来源于中国千年来形式多样的道德信仰,尤其是和儒道佛所倡导的道德信仰直接相关。儒家倡导“人本”和“性善”。在人本思想的指引下,儒家主张“德治”、“仁***”,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思想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治思想中最为系统的、最进步的、最为文明的***治思想体系。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相信修道积德者能够幸福快乐,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社会安定。老子说: “天地之大德曰生”,相信“人”可与“天”齐,可见道家也十分推崇道德和人的天性。佛学讲“空性”, 它关爱并且敬畏生命,讲求放下执着和因果轮回。在这种因果轮回的信仰中,教化人多做善事自求福报。西方基督教认为,人一旦出生,上帝就赋予人自由和平等的基本权利。上帝之道就是上帝的仁爱、公义之道,提倡人们能遵循上帝的意志,尊重人、爱护人,行使公义,做到正直、公平、公正。美国的《***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无疑例外都高调宣扬了人生而平等的精神。
我们看到,中西方国家的发展都秉承了其独特的文化信仰。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一国文化之根本,它承担着对整个社会教化和整合的正向功能。
二、中国人的信仰危机
“中国人是世界上少数没有信仰的可怕国家之一。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信仰,这导致自我泛滥,缺少约束,缺少统一的精神支柱。他们没有统一规范的道德意识和真理意识,每个人只相信他自己……中国是无神论国度,大多数人接受的是无神论者教育,蔑视,把当作迷信,精神领域没有共同的凝聚和约束。……由于缺乏信仰,中国人没有罪恶感,只要犯罪不被知道,就是无罪。”上述内容是一个国外机构对中国的考察结果。纵观历史,反观当下,中国现阶段很多问题都源自信仰的沦丧。
中国上个世纪“五四”新文化在事实上造成了国人的一种文化心态:全盘西化,否定传统。我们把近代中国的落后全部归罪于自己的文化制度,把自己的历史文化当垃圾统统抛弃。正如钱穆所说:“全部传统文化被,一般人对其国家以往传统之一种共尊共信之心也没有了。” “”时期,能够代表本民族精神的传统思想遭到了严重打击和破坏,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尤其是破坏程度上,有过之无不及。旧的观念被打倒,新的却没有建立。八十年代国门大开,外部世界像飓风般地刮进来, 没有“共尊共信”的理想可坚守,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泛滥,社会问题和矛盾层出不穷。尤其在社会转型的今天,金钱主义、权力至上、自私自利、享乐主义大行其道,小到个人大到***府,欺上瞒下作奸犯科的行径不断在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无庸讳言,在国人的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进一步陷入了信仰危机。
三、信仰重建
1、主流意识和价值观的构建。信仰的核心是人性的尊严与价值。信仰的重构应该吸取中国古代信仰传统的合理成分,回到人性、回到人的尊严与价值上来。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信仰就是对生命智慧的获取,对人生真谛的领悟;是对贪念的摒弃,对迷妄的破除。这种不以神灵或死后世界为核心的信仰,由于建立于人性的基础上而活力无穷。数十年来,我***一直在进行着意识形态改革,但为什么未能解决信仰危机呢?原因是未能在新时代建构出某种崇高、神圣、永恒的抽象价值,而是把一些功利的指标放在了首位。我们现在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是我们国家建构的在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占主导和引领地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能在多大范围内赢得共识,是决定它是否起到引领的基本前提。这不仅要靠每个公民身体力行,靠每所学校每个家庭对我们孩子的涓涓教化,更有赖于它本身是否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相契合,有赖于它是否迸发出和时代相呼应的动力和活力。
2、建立合理、公平和稳定的社会秩序。合理、公平和稳定的公共秩序是所有公民的共同福祉,而坚守这样的秩序才能保护我们的信仰。美国神学思想家尼布尔说:因为人性是恶的,所以民主是必要的;因为人性是善的,所以民主是可能的。好的制度会激发人心的善,恶的制度不仅会抑制人性之善,反而会释放人性中的阴暗面。***府进行信仰建设就要在大***方针上进行调整,要在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上摆脱过于功利的思维。今天的国人唯利是***的现象比比皆是,一切以经济利益为目标,处处以本能欲望为标准。这种现象,不能说与当初过分重视利益机制、盲目相信经济建设的***策无关。虽然在特定时期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确有必要,但是在今天,迫在眉睫的事情莫过于调整大***方针,走出功利思维;随着公平、合理的社会秩序的确立,人们自然会思考什么是合理的人生态度,什么是健全的生活方式,从而逐渐认识人性的尊严与价值,确立合理的价值与信仰。
3、强化社会公德,重视社会诚信,,重在***府诚信建设。早在百年前,严复就在《救亡决论》里有言:“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现在坊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在某种程度上写照了当下某些人道德与信仰的溃败:“官员不像官员,倒象生意人,总想着捞、捞、捞;生意人也不像生意人,倒象刽子手,不断制造假药、伪劣食品,恨不得早点要了顾客的命;学者不像学者,成了剽窃专家;专家也不像专家,成了糊弄百姓的演员;演员也不像演员,成了推销商品广告商人……”社会角色的变异,最终演变为社会公德的沦落。社会公德建设要从职业道德入手,重在提高***府公信力。
4、提倡文化的多元化,重视宗教的教化思想。在天地之间有许多科学不能解释的问题,不能解释并不代表它们不存在。20世纪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都倾向于物质和精神的统一。然而,如今的国人没有了对外部世界的敬畏心,无所畏惧,金钱衡量一切,金钱决定一切。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宗教的最大好处就是使人在敬畏心下懂得自律。因此,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可以介绍唯物论思想,但不能当作无比正确的真理来灌输。尤其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向他们介绍不同的看待世界的角度,哲学的、宗教的、人文的,让孩子自己来比较,随着他们入世越深,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来体证他们接触过的关于生命的学问,从而有可能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思想和自由精神的人,一个懂得如何与这个大千世界相处之道的人。
参考文献:
[1]《论语・为***》
[2]《周易・条辞传》
[3]严复《救亡决论》
[4]钱穆《中国历代***治得失》
[5]熊十力《明心篇》
作者简介:陈玲昌,女,1977年生,中共天水市委***校哲学讲师,主要研究中国哲学、伦理学、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