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是以“品味时尚”为题的一道命题作文,这个“看似寻常却奇崛”的题目,真正让所有高三语塞教师和考生感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首先,直接将“时尚”这个前卫而世俗的话题引入高考作文,可以说是对传统作文思想的一种颠覆。命题人直接从“时尚”这样一个贴近个体生命追求而不具有什么教育意义的热点话题出发,强调抒发真性情,表现真自我。这正是对“我们为什么作文”认识的一个理性回归。我们为什么要作文?我们需要作文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需要生活。因为需要生活,所以我们常常有思考和表达的需要。诚如2008年“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评委所言,只要我们用心感悟,用心品味,生活处处皆文章。根本就不是一谈到作文,就觉得没有生活。
其次,将新课程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词汇“品味”,直接用到了作文题中。自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都强调“感悟”与“品味”。提倡通过阅读和作文,丰富学生的心灵,培养一颗善于感悟的心,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人文情怀。就像“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倡导的那样,语文不在别处,语文尽在阅读中、生活中。
第三,这道作文题还巧妙地回答了中学生课外究竟读什么书的问题。有人提倡在宝贵的时间里应该让学生多读经典,不要在所谓的“快餐式”阅读中耗费时间。而这样一道作文题告诉我们,学生读什么不是问题,读不读才是关键。阅读经典固然重要,但轻松愉快的“快餐式”阅读同样也能帮助我们提升语文素养。我想一个经常读读《新语文学习》《读者》《意林》等杂志的同学,写这样一篇作文肯定要比平时对各种读物关注较少的同学来得更容易,更能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所谓生活处处有语文,只要我们经常阅读,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的语文素养就容易提高。
第一,这道作文题再一次充分表现了江苏高考命题组“作文生活化”的追求。从2007年的“怀想天空”、2008年的“好奇心”,到今年的“品味时尚”,这应该是在所有的考生与教师料想之中的事情。每一位考生在平时的作文复习与训练中都积累了大量感悟生活、品味生活、抒写自我的作文,所以,这样的作文题出现在高考试卷上,应该能够得到绝大多数老师和考生的认同。
第二,认真审读作文题的两个关键词“品味”和“时尚”,无论是在文章的选材内容――“时尚”,还是行文的着力点――“品味”上,都充分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教学的新理念。先从“时尚”生活的选材说,时尚的生活方式,目前应该是处在高中这一年龄阶段中学生关注较多的话题,所以,选取这样的话题作文,不仅不会让学生感到无话可说,还能让他们讲出自己的真心话,即想说而没有机会说的话。
第三,作文题充分体现了高考作文一贯的指导思想――不设审题障碍,让学生在作文中能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这道作文题的两个关键词清楚明白,没有比喻象征等含义,学生审题没有任何困难,在文章的选材和行文方面,题目的指向性也非常明确,只要扣住两个关键词入笔,作文就不会偏题。而在文章的立意和文体的选择上,命题人又给考生留下了非常大的空间。比如在立意上,既可以表达对追求时尚活力与魅力的赞颂和认同,也可以对时尚中庸俗腐朽的东西加以批评和鞭挞。
当然,这个题目也有遗憾和不足。比如将那些几乎不知道“时尚”为何物的农村考生与生活在大城市、每天都感受着时尚生活的考生,放到同一个尺度下考量,或许有失公平与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