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梅雨之夕》中西文化的融汇

施蛰存,名德普字蛰存,浙江杭州人。小说叙说了主人公“我”在梅雨时节朦胧的暮雨中执伞送一位陌生的美丽少女归去时繁杂、细腻、微妙又略带妄想色彩的心理过程。

《梅雨之夕》中,施蛰存凭借自己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素养,勾勒了一副微茫、飘渺的暮雨***,刻画了一个温雅、柔弱、娇媚的少女形象。此外,他大量采用西方现代派文学思潮中的心理分析、意识流、蒙太奇等创作方法,深刻挖掘了主人公“我”与少女共伞同行时各种思想的交错相叠,形成了自己灵巧、细致、委婉、优雅的心理分析小说的风格。

在此,笔者将以西方现代派文化思潮与《梅雨之夕》中的人物心理探索、中国古典意境美、中国古典女性美三者的交融展开对该小说里中西文化融汇的分析研究。

与《梅雨之夕》中人物心理探索的交融

小说《梅雨之夕》通篇采用第一人称内心独白的形式,用看似“絮絮叨叨”的笔墨,形象、细致地描绘了主人公“我”在雨天里漂浮不定的潜意识。

当“我”闲适地在雨中观看行人,注意到那位没有带伞的美丽少女躲到屋檐下避雨时,被压抑的潜在欲望开始活跃,蠢蠢欲动。“我”满怀着对少女冷香惜玉的依恋,埋怨着梅雨天气的厌恶、人力车夫的不善于做生意。最终“我”主动提出与少女共伞同行,送她归去。在归途中,我”的大脑展开了一系列的幻想,时而少女成了“我”的初恋女友,时而“我”成了少女的丈夫或情人,时而少女竟成了“我”在家的妻,犹如做了一场白日梦。

整个过程中,作者既表现了主人公“我”受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内心感到对那少女强烈的欲求充满愧疚,又剖析了“我”潜意识深处难以理喻、无法克制的幻觉及与之相应的送她归去的行为。作者融汇中西文化,用西方现代派的创作方法,对小说主人公“我”的潜在欲望与现世道德展开精辟地分析,展示了其对人性独特的思考和阐释,堪称中国心理分析小说的第一人。

与《梅雨之夕》中国古典意境美的交融

《梅雨之夕》中,作者以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意、舒畅又微带忧伤的笔调,以西方现代派流

动、跳跃、狂想式的思维,勾勒了主人公“我”的意识中一幅幅朦胧、诗意、清丽的梅雨之夕***。

雨天打伞步行上下班的习惯,体现了主人公的闲情诗意,也使整个小说在暮雨的笼罩下呈现出一种渺茫美。在这诗意的梅雨中,“我”的诗味开始在潜意识的支配下漫无目的地跳跃。“我”从把玩雨中的诗意,想到他人为何竟不识雨中闲行的滋味,只乱窜着避雨,引起一阵无意识的纷乱;又漫想到下车的少女会如何对付这连绵不断的雨,脑中浮现一幕洒脱、凄美的“夜雨宫诣美人***”。在护送少女归去的途中,“我”又想到古人“担簦亲送绮罗人”的名画,忽而诧异自己的奇遇、忽而兴奋于为少女执伞、忽而又后悔起自己的多管闲事。作者将古典文化中优美、凄婉的意境随意自然地融入“我”送少女归去的整个路途中。

小说将西方现代派思潮中繁复、速变的描写方法融入中国古典朦胧、清丽的意境中,意味着“小说美学在新的文化语境中突破‘传统’的樊篱跨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与《梅雨之夕》中国古典女性美的交融

小说《梅雨之夕》中,主人公“我”对陌生少女外貌的评价,是以中国男性传统的审美观

念为标准的,但这种评价却随着“我”激变的潜意识而不断发生变化,即按照精神分析理论来分析在特定的环境下人物应该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小说中,主人公“我”将女性的美丽定义为“容貌的姣好固然是一重要素,但风仪的温雅,肢体的停匀,甚至谈吐的不俗,至少是不嫌厌的,这些也有份儿”,努力刻画了一个温雅、柔弱、娇媚、诗意的少女形象。不难看出,这种观点深受中国传统美女标准“温婉秀美、小巧柔弱、明眸皓齿”的影响。

随着“我”潜意识的流动,“我”对少女的评价是不断地变化的。起初,“我”认为少女是一个美的对象,修眉、朱唇,温柔、雅致,不禁依恋起她来,引发了怜香惜玉之心,主动提出送她归去。后来,“我”从侧面看,发现她并没有那样美丽,尤其是当“我”幻想她的爱人是位文雅的绅士时,竟后悔送她,想丢了她返身回家。可当“我”自譬为少女的丈夫或情人时,又觉得她十分使人迷醉,联想起一幅幅的古典名画。但当“我”再次凝视她时,却又嫌恶起她的嘴唇来,似乎太厚了一些。

由此可见,作者通过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充分挖掘了主人公“我”的两性意识,揭示了“我”在潜意识里对异性的性幻想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性苦闷。

施蛰存说他一生开了四扇窗子:“东窗是文学创作,南窗是古典文学研究,西窗是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北窗则是碑版整理”。《梅雨之夕》中,施蛰存凭借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素养,并大量采用西方现代派文化思潮中的心理分析、意识流、蒙太奇等创作方法,通过描写主人公“我”变幻游离的潜意识、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对青年少女的渴望等,深刻地审视了中国转型时期都市人的生存困境。该小说在中外文化的结合点上找到了相对的平衡,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中西文化的融汇。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施蛰存《梅雨之夕》中西文化的融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施蛰存《梅雨之夕》中西文化的融汇

学习

《暗物质》――文化差异撞击下的悲情电影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暗物质》――文化差异撞击下的悲情电影,内容包括电影暗物质与跨文化,超现实电影与意识流电影。在不久前结束的第25届旧金山国际亚美电影节上,华裔导演陈士争拍摄、反映中国留学生生活、从人性角度反映文化差异的影片《暗物

学习

饮茶礼仪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饮茶礼仪,内容包括饮茶的礼仪规范,饮茶礼仪手势。我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又有着严格的敬茶礼节,还有着奇特的饮茶风俗。

学习

十一月的萧邦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十一月的萧邦,内容包括十一月的萧邦女主,十一月的萧邦的文案。一群嗜血的蚂蚁,被腐肉所吸引,我面无表情,看孤独的风景失去你。

学习

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建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建,内容包括广东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样板。1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学习

瑞士“纳粹黄金案”始末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瑞士“纳粹黄金案”始末,内容包括德国最大的黄金案,二战瑞士黄金案始末。二战期间,瑞士银行不但以匿名账户的方式大量吸纳犹太人的存款,更利用其中立国的身份与纳粹德国进行过无数次暗中交易――这就是上世纪90年代爆出的“纳

学习

也谈“金匮之盟”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也谈“金匮之盟”,内容包括金匮之盟正确读音,金匮之盟原文。关键词宋初“金匮之盟”说法影响

学习

巍山城西阴阳街

阅读(38)

在我的家乡巍山,这种祭祀过后的送别仪式是在阴阳街上进行的。去年鬼节期间,我刚好逗留在家。节日前几天,母亲便不断嘱咐我,无论如何要去赶一次阴阳街,听说好几个女孩子都是赶了阴阳街就科甲高中了呢。我欣然应允。

学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内容包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缩写,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人教版课文。首先,直接将“时尚”这个前卫而世俗的话题引入高考作文,可以说是对传统作文思想的一种颠覆。命题人直接从“时尚”这样一个贴近个体生命追求而

学习

李连杰 壹基金的明星慈善

阅读(29)

从宣传慈善理念的角度看,明星的高调慈善,显然比普通人的低调慈善效果好。由于明星本身的名人效应以及他们不遗余力的宣传,带动了整个社会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关注,在培养和建立全民的慈善意识上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学习

教师常见职业病的防治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常见职业病的防治,内容包括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职业病防治知识。转眼间,从1985年的9月10日,至02009年的9月10日,教师节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在这25年里我们的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最近有关部门对全国大中小

学习

《东周列国传》第九话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东周列国传》第九话,内容包括东周列国志第九回白话文,东周列国传免费完整版。卫懿公把所养的仙鹤都封为高官,赐以爵位,还经常带着仙鹤们出去游玩。嘻嘻……

学习

追忆许良英先生

阅读(39)

第一次是在李醒民老师带领下和同门师兄妹去的,时间是2007年11月16日。至今已近六年,时间记得如此真切,需要做个说明。那年9月我去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师从李醒民老师读博士。李老师每月都要定期召集学生,要求学生汇报学习和研究工作进展

学习

我讲评书《岳飞传》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我讲评书《岳飞传》,内容包括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评话岳飞传。在这30多年里,经常会有人问我:“你当年怎么就想起说《岳飞传》的呢?”这话还要从头说起。

学习

中西文化的交融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中西文化的交融,内容包括中西文化交融全集,中西文化交融的实例。英国诗人罗雅德・吉卜林说过:“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两者永不聚!”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我很震惊――从前何以两个民族如此疏离,彼次陌生。然而如今,在一个世纪之后,东

学习

中西文化对比论文范文精选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中西文化对比论文范文精选,内容包括中西文化差异论文,中西美术差异论文300到500字。中西文化对比论文篇1【论文关键词】中西文化对比跨文化意识动机与兴趣

学习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精选,内容包括中西文化差异论文,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论文。中西文化差异论文篇1一、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