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人对曾皙稍有微辞。张岱说:"曾皙念念要与三子比量,所以不能信受喟然之意。"杨升庵也说:"曾皙因种瓜而伤曾子之额,扑之仆地,如此暴戾,岂是春风沂水襟怀,所以毕竟自信不过。"
明大家的见解与宋儒天差地别了。宋儒讲理,存天理灭人欲,一切都从道德理念出发,只能读出所谓的"曾点气象",他们哪里读得出这样新鲜的见解?张岱、杨慎生活的明中叶却正是思想***之时,思想界涌现了一股反理学、叛礼教的思潮。以王艮、李贽为代表的王学左派,公开标榜欲为人之本性,反对理学家的矫情饰性,主张童心本真,率性而行,对程朱"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进行挑战。
对曾皙的看法相隔天壤,正是本真与理学的交锋,明人与宋儒的对峙。笔者比较认同明人的观点,原因有四:
一、《论语・先进》中侍坐一事记得非常详细,是《论语》里最长的一章,讲的是子路等四人陪着孔子闲坐聊天之事。虽然是闲坐聊天,气氛比较融洽,但是我们还是可以读出弟子们的拘束,不然冉有和公西华回答时就不会那么陪着小心谨慎,孔子一开始也不会启发引导发言来打消学生的紧张情绪。可是子路和曾皙就没看出谨慎来,这和年龄有关系。子路小孔子九岁,冉有小二十九岁,公西华小四十二岁,曾皙年无可考,应在子路下(他的儿子小孔子四十六岁,他当然应该比冉有年纪大)。子路是性格使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j豚。"他的品性很突出,鲁莽、直率、好斗、急躁、忠厚、朴实、诚信、自负集于一身。年龄、性格与身份让他第一个站了出来,我们可以理解。但是曾皙的行为就难以理解了。他在干什么呢?在鼓瑟。"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其他三人在与老师闲聊的时候他竟独自一人在鼓瑟!本来乐在六艺之中,是孔子弟子必修课目,曾皙鼓瑟本无可厚非,可是场合不对啊。虽然是闲坐,也应是孔子居中,下首是子路、曾皙,再下才是冉有、公西华,这是礼的基本要求,即使平常闲聊的时候也不能逾礼。从第一句我们也可以看的出来,"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按照回答的先后次序应该是"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侍坐"。当然不能按照回答的次序来排,尊卑大小有别,没有规矩就乱了方圆。我们来想像一下,子路发言完毕之后,孔子点名让冉有和公西华发言,中间隔着一个鼓瑟的曾皙。这肯定是不行的,那样的话他的琴声不仅不能伴奏,而且还会极大的干扰孔子师徒的谈话。因此我们只能设想,当时房子空间较大,三子陪着孔子聊天,而曾皙在一边鼓瑟。因为他在鼓瑟,而且离得比较远,孔子就没点他的名,而是直接点冉有了。
但是问题来了。"异乎三子者之撰",曾皙把三人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夫子何哂由也",他甚至连孔子的面部细微的表情都注意到了。孔子最后点曾皙来回答问题很可能是注意到了曾皙对谈话的关注。曾皙心思完全不在瑟上!这个懂得察言观色的弟子完全有可能为了曲意逢迎老师而隐去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并且他也完全有时间来思考如何应答才能让老师满意。我们想想,孔门弟子哪一个不知道老师的内心想法呢?冉有没看出孔子对子路的那一哂吗?看出来了,他不敢用"千乘之国"这个词,用了"方六七十",接着感觉还是大了点,于是缩小为"五六十"。他当然也知道孔子希望为国以礼,"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虽然年轻,也看出来了,"非曰能之,愿学焉"。这二人为至诚君子,谦虚谨慎,并没有隐去自己的抱负理想而一味的去迎合老师,但是二人毕竟已在迎合老师了。最后一个出场的曾皙当然难逃迎合之嫌。他的回答受到了孔子的高度赞赏,这难道不在他的意料之中吗?
二、我们来看看曾皙的表现。"异乎三子者之撰","三子者出,曾后","夫三子者之言何如",曾皙念念要与三子比量,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还不满意,还想探探老师的口风,看看老师对三子的评价。事实上孔子的确对子路的不谦、冉有的不实、公西华的过谦做了委婉的批评。但是曾皙为何念念不忘老师对三子的看法呢?一个"后"字很微妙的把这种心理透露了出来。对此孔子也有点不满,"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只是谈谈各自的理想,哪里用得着这么斤斤计较呢?果然是"毕竟自信不过"啊,看出了老师对三子的不满他还要确认一下才满足。正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他和子路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三、"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孔子既卒,门人相与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书・艺文志》)《论语》由孔子的弟子相与论纂而成。但大家别忘了,编纂结集者可是曾参及曾参的门人。作为一个愚孝的样板,曾子很有可能为尊者讳,在实录之时曲笔没有,隐笔却有可能存在。不然作为老一辈的人,连儿子曾参都在《论语》中留下了很多言语,而曾皙却只有这么一小段?
四、我们来看看其他文献中的记载。主要有三件事。一是《孟子》中记载孔子在陈的时候很怀念在鲁的狂士如曾皙等人。孟子距孔子时代较远,他又是曾派门人,所言不足信。二是鲁国大夫季武子死后,曾皙前去吊丧,"倚门而歌",以悼死者。这是儒的行为吗?如果是庄子倒能让人理解,重礼的儒士怎能如此?如其说是狂傲倒不如说是盗名。三是《孔子家语・六本》记"曾子耘瓜损伤其根"之事。我们看看原文,"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作为父亲竟如此暴戾,为一芝麻小事差点致儿子曾参于死地,这样的人怎可能有圣人抱负?春风沂水襟怀之人怎会如此作为?另外补充一点,好儿子的出现并不需要一个好的父亲,舜帝就是例子。历朝历代把这个作为曾皙的大贡献,把他的封号一升再升,由"宿伯"到"莱芜候",最后改称"先贤曾氏",甚至建崇圣祠来祭祀,那不过是重孝愚民的一种手段罢了。今人若也以此来认定曾皙不愧为七十二贤人之一,就未免有点可笑了。
明中后叶思想开放了很多,学者们不再受前人的束缚,从人的本性出发,发现了曾皙的真面貌。原来的从容洒脱在真实的人性面前不堪一击。曾皙就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懂得逢迎投合、喜欢斤斤计较、性格自卑暴戾的长戚戚的欺世盗名的小人。他怎么能配有圣人气象?怎么能享有圣人的千古一叹?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孔门弟子曾皙性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