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大一统”思想,主要蕴藏在《春秋》这部史书中。“大一统”思想为秦以来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因此有必要通过研究《春秋》来对孔子的“大一统”思想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
[关键词]孔子;《春秋》;***治理想;“大一统”
一、《春秋》蕴含的春秋大义
《春秋》是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体史书,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后世学者认为几乎每个字句都暗含褒贬之意,被称为“春秋笔法”。其实后人对“春秋大义”的阐发是有根据可循的。早在孔子之前,史官的工作就是依附于现实***治的。如许兆昌所说“周代史官从事记事编史的工作,绝不是为了保存历史资料以供学术研究,而主要是为了发挥这一行为的***治功效。”(1)因此可见,当时的史官记事编史,完全是一种***治行为。孔子作为那个时代的人,其行为活动也自然会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在修订《春秋》的过程中,必然会夹杂对当时***治的情感态度。
孟子是最早阐述孔子的“春秋大义”的,《孟子・滕文公下》载:“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由于孔子出生在礼乐制度完备的鲁国,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里求学,耳濡目染,所以他的思想偏于守旧。然而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年,是一个社会大动荡的混乱时期,这是他不能容忍的。孔子的***治理想社会就是西周的“礼乐文化”,他赞美周礼,信从周礼,在《论语・八佾》中记载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是他一生奔走呼号要达到的***治目标,就是恢复周礼,实现“礼治”。
在《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记载的孔子之言:“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深切著明也。”(2)《论语》:“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从这两句话可以推出孔子有复兴西周盛世之志,并把自己的志向寓于《春秋》,在文中表达对历史的认识和批判。
二、孔子的“大一统”思想
早在西周时期,“一统”的观念已初步形成。(3)如《诗经》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还有在《礼记・曾子问》中:“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在这两部儒家经典中都集中体现了“天下一统”的观念。在“大一统”思想中,“大”是作为动词,表“推尊”、“推崇”之义;一统是指***治上的统一,在西周时期是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
但是自从周平王东迁后,王室越来越衰落,诸侯越来越强,尊卑无序,赏罚无凭。孔子心中的理想帝王应握有一统天下的权威,即所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然而从鲁国的视角来看,周平王经历了鲁孝公和鲁惠公两代也没能成就中兴之治,到鲁隐公的时候终于辞世,这一来周王室再无复兴之望。孔子只能把他的“大一统”思想寄托于《春秋》之中了,“大一统”思想也成为《春秋》的核心思想。
在孔子编撰《春秋》的方法上就可以看出其“大一统”思想,《春秋》本来是鲁国史书,但是孔子修订的《春秋》不仅记载鲁国的历史,也记载周王和其他诸侯国的历史。钱穆先生说它是“一部诸夏的国际史,亦可称为乃是那时的一部天下史或称世界史”。所以说孔子是用天下一家的大一统观点来修订《春秋》的。
三、从《春秋》经推断“大一统”思想
(一)研究方法
要研究孔子的“大一统”思想,就必须从《春秋》经入手,从孔子在文辞运用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来分析出他的主张和理想。但是由于《春秋》记事过于简约,离开了论本事的传就不能使读者了解它的意义;北宋的王安石讥讽《春秋》为“断烂朝报”,曾巩也称其为“散绝残脱”。(4)而今人周予同也认为“《春秋》“一经,缺文缺义,殊不易研究。”那么我们研究《春秋》经就必须借助注释《春秋》的“三传”,即《公羊传》、《毂粱传》和《左传》。
其中《公羊传》、《毂粱传》是阐释《春秋》义理的,它们对《春秋》的文本常常进行一字一句地解说,它们的任务就是发挥经义。而《左传》则注重史事的记载,成书要比《公羊传》和《谷梁传》都要早,大概在战国的中前期。由此可见,《左传》的的史料价值更高,可信度也更高,它补充了大量《春秋》没有记载或记载不详的史料。从这样的分析来看,对于“三传”的引用应以《左传》的史实为主要依据,并与《春秋》进行对比;同时兼采《公羊传》、《毂粱传》的大义。
(二)从《春秋》分析
1、从纪年说起
《春秋・隐公元年》开篇记载:“元年,春,王正月”。(5)因为《春秋》是记载鲁国的编年体史书,按年、月、日编排史实,因此其中的“元年”就是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而“春”为四季之始,是西周编年体史书记载的开断。但是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在鲁国纪年后面又加了一个“王正月”的纪年,从这里可以推断春秋时期虽然周王室衰微,已经名存实亡,一些大的诸侯国藐视周王权威,如楚国甚至都称“王”了,但是鲁国还是奉行周王的历法。历法在古代中国既是一个生活问题,更是一个***治问题。“王正月”表示尊崇周王的历法,奉周王为正朔,承认周王室对天下的统治地位。这里的“王”应该是指周文王,周文王一向被认为是周人当中第一位接受天命委任的王,即“始受命王”,后来世世代代继任的周天子都谨守周文王当初定立的法度,施行周文王的正朔。(6)孔子在《春秋》中用周王的纪年是不符合当时的***治状况的,但是孔子这么做了,说明孔子把“大一统”的***治理想首先暗含在《春秋》的纪年上。《春秋》中同样的记载还有《桓公四年》:“春,王二月”。(7)在《春秋》一文中,这样的纪年是非常普遍的。
2、《春秋》之“不书”
从《春秋》和《左传》两部编年体史学的详细比较,就可以发现《春秋》中很多史料是没有记载上去的,这也就是说《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书编辑删定了很多内容,从孔子删定的这些内容可以体现孔子的微言大义,这种史学表现手法被后世称为“不书”。
《春秋・隐公元年》记载“三月,公及邾仪公盟于蔑”(8)接下来就是“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对比《左传》就可以发现,《左传》在“三月”和“夏五月”之间还记载了四月份发生的一个重要事件,即“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费伯是鲁国大夫,费是鲁国的城邑,鲁国首封者伯禽曾在此誓师,后来成为费伯的采邑。(9)《左传》的记载是说夏四月费伯率领***队去修筑郎地的城墙,《春秋》之所以不记载,是因为这件事并不是奉鲁隐公的命令而行的。孔子之所以把在《春秋》中删掉这段史料,是认为鲁国大夫的这一行为是不符合礼制的。在周礼中,下级对上级是要服从的,费伯作为鲁国大夫,其修筑郎地应该上报给上层统治者――鲁隐公,但是他却没有按周礼行事,擅自修城墙。孔子企***用周天子作为统一的象征,来实现“大一统”的***治理想,而“大一统”最看重的是上级统治者,特别是周王的至高无上的权威。
3、从“为尊者讳”分析
从《春秋》中孔子在描述同一事件时选择不同的字词,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事件的褒贬态度,进而引申出对人物的褒贬态度,从这可以发现孔子在编撰删定《春秋》时所采取的原则和态度,即“为尊者讳”。
首先从对死者的称呼上来分析。在《春秋・隐公三年》中记载:“三月庚戌,天王崩。”(10)对于周王的死,孔子用“崩”字来描述;在《春秋・隐公十一年》记载:“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11)鲁隐公作为诸侯,孔子记载其死用“薨”;尤其引起注意的是这一段史料,《春秋・隐公七年》:“滕侯卒”。(12)孔子在记载藤侯死的时候,没有注明死的月份,这与对周王和鲁公死的描述不一致;让人更为惊奇的是,滕国也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滕侯的死应该也是用“薨”,但是孔子却用了“卒”;而“卒”是给卿大夫死的用词,如在《隐公八年》记载:“冬十有二月,无骇卒”。(13)据《左传》记载,无骇是鲁国的卿大夫,孔子在对其死的描述是用“卒”,而且还注明了详细的月份。孔子在描述滕侯之死时,无疑是在无形中给他降级了。《左传》补充了史料:“七年春,滕侯卒,不书名,未同盟也。”(14)而在《毂粱传》中则记载的更为详细:“滕侯无名,少曰世子,长曰君,狄道也。”(15)从《左传》、《毂粱传》的记载可以推知滕侯未用中原之礼,即周公制定的周礼,而用狄道,狄道是指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韩愈云:“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16)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于文化的重视,“大一统”包含思想文化上的统一,滕侯没有用周礼,就是违背了孔子心中“大一统”,因此也就可以知道孔子在《春秋》中隐晦地贬低滕侯的原因了。
其次是从记载征战所用的不同措词来分析。在《春秋・庄公十年》中:“二月,公侵宋。”(17)孔子在记载鲁庄公进攻宋国这件事用“侵”字来形容,这是为什么呢?从《左传》的补充我们可以得知。在“公侵宋”之前鲁庄公已经与齐国结下了很深的怨仇,通过“曹刿论战”,在“庄公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击败了齐国;这时又去侵犯宋国,结果是给自己树立了更多的敌人。孔子对于破坏“大一统”的战争感到厌恶,况且鲁国还“师出无名”,违反了周礼的规定,因此孔子用“侵”来描述庄公的这次战争行为。然而在庄公的另一场战争中记载《春秋・庄公三十年》:“齐人伐山戎。”(18)《左传》补充了这段史料:“冬,(鲁庄公和齐桓公)遇于鲁济,谋山戎也,以其病燕故也。”同样是鲁庄公发动的战争,孔子却用“伐”字来评论这次***事行动。这是因为山戎在燕国北部,在古代属于夷狄;山戎威胁了燕国,因此鲁国联合齐国攻打山戎。这在孔子看来是维护华夏“大一统”的,是正义的行为,因此用了“伐”字表示支持。
最后从杀人行为所用的不同字词来分析。在《春秋・隐公四年》记载:“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19)从《左传》补充的史料来看,州吁是卫国的大夫,他杀害了卫国的国君卫桓公;然后自立为卫国国君,即宋殇公。州吁的弑君行为完全是以下乱上,破坏了孔子理想中的“大一统”局面。之后在《春秋・隐公四年》的记载中:“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20)《左传》补充曰:“州吁未能和其民”。从这可以推断州吁弑君自立,加上其在卫国的统治不得民心,卫人把他杀了,这里用“杀”字是表明了孔子对卫人杀君这一行为是支持的,还是因为州吁破坏了“大一统”,且不能为***以德,违反了西周“德治”的***治原则。
4、西周初年的爵禄制度
周代爵禄制度是西周的一项重要的***治制度,其特点是将血缘关系和***治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周代五等爵制是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礼记・王制》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因此可以看出爵禄制度是周代统治者以礼乐治天下的***治思想的制度体现,是孔子心中“大一统”理想的重要标志。
在春秋初期,楚国国君首先称王,随后吴、越等国的国君也相继称王。然而《春秋・僖公二十一年》记载:“秋,宋公、楚子、陈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会于盂,执宋公以伐宋。”(21)也就是尽管楚国等国已经自成为王,但是孔子是不承认的,仍然按照西周最初分封的爵位来称呼各诸侯国国君,从而从爵禄制度上维护周王的最高权威。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提到:“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孔子依然试***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在《春秋》一文中只有周王一个“王”存在。
参考书目:
[1]《春秋左传今注今译》,王云五编,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
[2]《经传研究》,刘黎明著,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5月
[3]《春秋繁露》,董仲舒著,周桂钿译注,中华书局,2011年1月
[4]《春秋毂粱传译注》,刘尚慈著,中华书局,2010年5月
[5]《春秋大义・2・隐公元年》,熊逸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6]《史记》,司马迁著,第10册,中华书局,2007年
[7]《朴学与清代社会》,黄爱平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注释:
(1)《周代史官文化――前轴心期核心文化形态研究》,徐兆昌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12页
(2)《史记》,司马迁著,第10册,第3297页,中华书局,2007年
(3)《朴学与清代社会》,黄爱平著,第203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4)《经传研究》,刘黎明著,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5月
(5)《春秋左传今注今译》,王云五编,第2页,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
(6)《春秋大义・2・隐公元年》,第64页,熊逸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7)《春秋左传今注今译》,王云五编,第17页,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
(8)《春秋左传今注今译》,王云五编,第2页,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
(9)《春秋大义・2・隐公元年》,第294页,熊逸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10)《春秋左传今注今译》,王云五编,第12页,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
(11)《春秋左传今注今译》,王云五编,第50页,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
(12)《春秋左传今注今译》,王云五编,第31页,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
(13)《春秋左传今注今译》,王云五编,第36页,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
(14)《春秋左传今注今译》,王云五编,第36页,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
(15)《春秋毂粱传译注》,刘尚慈著,第33页,中华书局,2010年5月
(16)《五百家注昌黎文集》,韩愈著,卷一一《原道》,吉林出版集团,2005年5月
(17)《春秋左传今注今译》,王云五编,第124页,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
(18)《春秋左传今注今译》,王云五编,第171页,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
(19)《春秋左传今注今译》,王云五编,第18页,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
(20)《春秋左传今注今译》,王云五编,第20页,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
(21)《春秋左传今注今译》,王云五编,第272页,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春秋》论孔子的“大一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