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2017年,从广播中听到今年人艺将庆祝建院65周年,欢迎各界人士回忆往事,共同感怀。我虽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但在父母的影响下,无形中成了一个戏迷。在机缘巧合中,成就了一段令人不可忘怀的传奇经历,使我与人艺有了更深一层的情谊。
还是35年前的1982年,我在北京铁路公安处的前身――公安分处***治处做宣传工作。当年的分处还只是个六七百人的基层单位,宣传还不叫“组”,更不是“科”,而仅仅是一个在今天的人听起来十分奇怪的称呼――“摊儿”,我便是“摊儿长”。我们只有3个人,谁也不曾料到,几个与戏剧毫不搭界的人,竟与人艺大导演林兆华以及《绝对信号》连在了一起。
要说毫不搭界也不确切,充其量就是我们都爱看话剧,“”前作为一名中学生的我看过人艺的《蔡文姬》,而且“宣传摊儿”毕竟也属文化的范畴。这两点小小的理由,使我们和《绝对信号》有了关联。
准确的日期和来龙去脉记不清了,大约是那年春末夏初的一天,我的同事小史,也是位女同志,对我说:“小安,人艺来人联系,想通过咱们到铁路上体验生活。”我听了很纳闷,那时经过十年的“”,粉碎“”还不太久,“人艺”“话剧”好像是老早以前的事了,况且我们只是个“摊儿”,上面有***治处,再上面还有分处、分局,就说:“为什么不去找上级?”小史解释,他们去联系了都没人管,可能因为咱们办公大楼在王府井路口,和人艺离得不远,单位牌子上有“铁路”两字,人家就找来了。
我们仨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沾了“没经验”的光,条条框框少,又赶上拨乱反正之后有点胆子,“既然是这样,那就帮帮他们吧。”原本以为很简单,听听他们的要求,与有关部门联系一下就行了,也没过多考虑,我就答应了。
几天后正式来人了,介绍信上说他是人艺的导演林兆华,准备排一部叫《绝对信号》的小剧场戏。“小剧场戏?从来没听说过,真新鲜。”当时,林导演不过三十大几的样子,显得很年轻,个子高高的挺帅气,谈吐风趣,平易近人。就在我们的办公室,一杯白开水,围坐在办公桌旁,林导谈了他的想法。故事发生在铁路一列货车守车上。主要人物是,一个工作在守车上的运转车长、一个铁路职工小青年、一个正在被追捕的车匪,故事围绕着他们展开。按林导设想,编剧和这几位演员,都要深入生活。
听到这个情况,我感到很为难。一是守车不归我们管;二是没想到还要安排这么多人去深入体验生活,而且又是大名鼎鼎人艺的演员,谁知好不好打交道;三是我们没有一点这方面的经历,不知从何做起。林导听出了我们的难处,很爽快地表示,他们没有任何特殊要求,只要我们想办法,能帮助他们上车体验一下生活就行。我上过守车,知道那滋味不好受,林导表示那正是需要亲身体验的。
可以说是林导的诚挚、随和感动了我们,对人艺的崇拜说服了我们,当然也怕领导为难,就自作主张,没经请示给他们做了安排。
那时分处直属队里有个押运队,担负铁路承运的重要物资的押运任务。火车一开,押运民警就待在守车上。队里正好有一些岚文艺的小青年,听说这件事后很热情,跟我说“这事儿好办,就让人艺的同志跟我们上守车,保管一点事儿没有。”于是这件颇为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了。
为了体验得更真切,林导和我们商量,就让演员与押运民警走一条最艰苦的线路――丰沙线。要知道上守车与平日坐火车可不是一码事,更何况走丰沙线,那简直就是受罪。丰沙线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从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中穿过,有大小隧道60多座,货车都是慢车,走走停停,启动制动不计其数。火车穿越隧道时留下一股呛人的气味。为了便于t望,守车是四处敞开的,再加上车开起来兜起了沿线的煤灰,坐在里面的人就一直被浓重的煤尘笼罩着。车里除了运转车长有个固定的座位外,其他上车的人只好找块木头或砖头垫着席地而坐。火车在蜿蜒曲折的线路上行驶,犹如龙摆尾,守车在最末端,更是东摇西晃,坐在里面的人颠来倒去,如同摇煤球。走一趟,全身像散了架,浑身上下沾满了煤灰。车上没水没吃的,几顿饭都要自己带,条件之艰苦如今的人难以想象。 《绝对信号》剧照
随后的日子里,在押运民警小刘的陪伴下,每次从离城很远的丰台西站调车场出发,编剧和准备扮演老车长的林连昆、小青年的丛林、车匪的谭宗尧,以及相关人员都依次上车受了“罪”。他们还都来到我们办公室和押运队,或座谈或海阔天空地聊天。开朗风趣的林连昆、年轻活泼的丛林和干练智慧的谭宗尧,神情至今历历在目。我们不曾料到,日后林导和林连昆、谭宗尧等都成为享誉话剧舞台的著名导演和演员。事后我们再未谋面,但他们那种敬业精神和烙着人艺人民性的做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以后他们排了什么戏,也不管我是否看过,总是关注着并感到非常亲切。
秋天《绝对信号》排出来了,林导派人给我们送来了首演那天的票。我们高高兴兴请了分处***书记、押运队民警一同去观看。演出结束后,林导和几位演员与观众座谈,还特意向铁路公安的同志征求意见。《绝对信号》公演了,引起了轰动。 如今,作者还常常去剧场看人艺的话剧
事后,有人提醒我们,这件事做得有点冒失,要知道守车可不是随便能上的,必须经过相当一级的领导批准才行,而且坐在里面也不够安全。这话着实让我后怕,幸亏当时没出什么问题。
这就是我和《绝对信号》以及大导演林兆华的一段往事,正如人艺著名演员濮存昕评价的:“林兆华导演是个戏剧的忠臣。”这段深入生活的经历,也是一个很好的印证。从以后的报评中得知,《绝对信号》开小剧场之先河,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话剧。我能为其尽过微薄之力而感到欣慰,更为当时的小冒失,却促成了与人艺的这段友谊而感到由衷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