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思想

[论文关键词]王阳明;良知;天理;本心;诠释学

[论文摘要]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主客相融、亦主亦客,集本心与天理于一体。王阳明“致良知”命题的经典诠释,就是读者运用自己的良知,去与经典文本意义中体现出来的圣人的良知相交融。从了解经典文本的符号意义,进而了解经典文本意义中的“理”,最终达到对于圣人良知的体悟,实现自己的“良知”。从这个意义上说,“致良知”就是“良知”致“良知”。

“致良知”作为一个命题是由概念“致”与概念“良知”组成。“致”的意义如何?王阳明在《大学问》说:“致者,至也。如云‘丧致乎哀’之致,《易》言‘知至至之’,知至者至也,至之者致也。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扩充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致”有两层涵义:一是,以“至”训“致”,“至”为良知的一种圆满状态,这是“致良知”的诠释目的与归宿——“知至至之”;二是,以“至”为“扩充”,良知虽为人人自有,但要把它实现出来,需要一个“致知”的过程,这是“致良知”的诠释方法与诠释过程,而这两层涵义是辨证统一的。

“致良知”之“良知”是诠释对象,但实际也包含了诠释主体。也就是说,“良知”既是诠释主体也是诠释对象,因为只有诠释主体与诠释对象合一,“致良知”方能实现。因此,“致良知”的基本涵义就是“良知”致“良知”。良知即是“吾心之良知”。而良知的内容却包含了世界一切理,这样,我们“致良知”同时也就“致良知”的一切内容。因此,“良知”是心与理的统一。天理必须是本心,才有能动性,才能外化、异化,并实现其自身于外界。在良知里,心与理是同一的,而又是有区别的。因而,“吾心之良知”,是诠释主体,或“致良知”的主体;“良知之天理”,是诠释客体,或“致良知”的对象。

一、“吾心之良知”:儒家诠释学思想意义之主体论

在王阳明看来,要能合理而正确地理解儒家经典,对于诠释者来说,是有条件、有要求的,只有具备“圣人之心”才能在现实的诠释活动中理解到“良知”。因此,一个真正的诠释主体必须由“人心”上升为“道心”,或由“常人之心”上升为“圣人之心”。

首先,在王阳明看来,“心”有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一个层面是“人心”,也可称为“心理心”,指的是心理经验上的事实,如感觉、想象及喜怒哀乐等,这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实质是物而不是心。第二个层面是“本心”、“道心”,也可称为“逻辑心”。“天命之性具于吾心,其浑然全体之中而条理节目森然毕具,是故谓之天理。”可见,王阳明的“本心”具有“天命之性”与“天理”。在这个意义上,心即性,心即理。

人心是本心活动历程中的一个阶段,人心本来就固有本心的灵明;灵明若能觉悟,就可以反溯本心所经过的历程,而作有系统的叙述,即所谓的自觉。良知作为天理与吾心的合一,表现为先验之知,此时良知只是天赋于人心,其实质是“本然之良知”,而“心之昏杂多不自觉”;而本心之“良知”,就是“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此时,良知统一“吾心”与“天理”,诠释主体与诠释客体合二为一。良知是主体先天所固有,良知失而复得,故谓之“反”,谓之“复”。反之复之,所以Ⅱq做自觉。自觉者,主体自觉地意识到此心即是良知。此时,良知作为内在的理性原则和规范体系,以天理为其内容,正是在此意义上,王阳明建立了诠释客体论。因此,由人心上升为本心的过程也就是由良知本然进展为自觉的状态,也是心即理的过程。

其次,王阳明将“吾心之良知”作为“致良知”活动的先天条件,认为“致良知”过程必须以良知的本然状态为起点,这是一种先验论的诠释学观点。同时,“吾心之良知”也是主体达到理想诠释主体的本原。其一,“吾心之良知”作为诠释主体,它融会心与天理于一体,而这种统一又是诠释主体对意义世界建构过程的理解。这种过程,主要表现为“吾心之良知”的外化。什么是“意”?心(良知)应感而动,便是“意”,也就是说,“王阳明以心立说,又以良知释心,心(良知)构成了王学的基石”。所谓应感,就是“气”感。所谓意,就是心感于气的产物。心没有遇气而动之时,是寂然不动,不可得而知,这是心的未发状态;我们有所知则由意开始,这是心的已发状态。心是“未发”与“已发”的统一。心的“未发”,不可言说,王阳明说心的“未发”,实际上就是说心的“已发”,为什么这样说呢?未发是体,已发是用;也就是说,没有不呈现的用之体,也没有不显示的体之用。体即用,用即体,二者之间有隐微的分别,没有彼此隔离的迹象,这就是所谓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意的统摄范围:感官受意所支配,思辨受意所限制,情由意所感,行为由意所检验,甚至直觉的证明也是意。至于气,也不限于感官经验所对的客观世界,还包括上述的思辨、情、行为、直觉。心感于气的结果,即“方有此事”或“时事”,而非他事。

其二,良知即是主体,也是世界本体的主体,是万物的一般根据,是化生、主宰的根本,又展开于诠释对象之中。人的良知不是一个抽象的纯粹的诠释主体,而是具有无限丰富内容的具体共相,“良知之虚即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天地万物。惧在我良知的发育流行中。因为凡是在我的灵明之中的,都是为我而存在的。良知作为诠释主体,是接受一切事物的空旷的收容器。一切皆为我的良知而存在,一切蕴藏在自我之中,同我形成了一个无限的整个世界,诠释主体也就相当于绝对精神了。

其三,良知作为诠释主体,具有知情意三重作用。心之作用为知情意,良知的作用就是心的作用,所以心的三作用就是良知的三作用。理想的诠释主体就是对知情意的统一。除此之外,主体还有“思”的功能,“思”属于“意”的范畴,可以为“逐物”,亦可以为“主一”。“逐物”为“私意安排之思”,“主一”为“良知发用之思”。如果诠释主体“逐物”,则主体的体认将会“纷纭劳扰”;如果诠释主体“主一”,则主体的体认将会“自然明白简易”,这也反映了“致良知”简易直接的特点。

其四,理想的诠释主体“良知”是一致的,但主体的表现形式具有差异性。王阳明注意到了诠释主体的一致性与表现差异性的统一。理想主体之中虽内含普遍性规定,但它只是决定着成人的主导方向,并不限定具体的主体模式:“汝辈只要去培养良知。良知同,更不妨有异处。”理想主体与具体的主体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理想主体并不排除具体主体的差异性。对狂者与狷者应区别对待,“束缚”是违背主体的差异性,人为地抹杀主体的各自特点。为此,王阳明提出了“为己”说。“为己”即是以诠释主体本身的特点为人手处,为人则是放弃主体地位,成为对象的附庸。“为己”的理想就是成己,成己则是理想的诠释主体。

二、“良知之天理”:儒家诠释学思想意义之对象论

在宋明理学中,王阳明一直被看作是典型的唯心论者。然而他的“心外无物”并不是以主观之心吞并客观之物,而是强调良知对客观的万物观照、统摄与感应能力。因此在王阳明的儒家诠释对象论中,一方面,天地万物的存在并不被否定,而是采取一种存而不论的方式;另一方面,良知被高扬,彻上彻下地贯通体用二界,天地万物化为一体。这两方面的共存形成了王阳明儒家经典对象论的复杂性。“良知之天理”是对良知的对象而言。王阳明论“理”,是亦主观亦客观的。“理一而已。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而言,则谓之心;以其主宰之发动而言,则谓之意;以其发动之明觉而言,则谓之知;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谓之物。”从内在道德性而言,性、心、意、知等是主观的;从天理言,即性命所上通的天道,是客观的。王学的圆融,便在这两方面,即主客观性二面的统一。在王阳明那里,作为诠释对象,良知之天理并不是静态的本体,而是本质上处于发用流行的过程中。正是良知的这种过程性,决定了致良知的过程性。

在王阳明看来,诠释对象在现象界包括客观的物、人以及文本等。物从材料而言,其构成是气,这是物的形式;从内容而言是理。因此,理解现象界的对象,必须理解气与理。王阳明是以气作为天地万物与人所共同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气是万物与人的物质构成。而物与人是“相通”的,万物是一体的。天地万物是人生存的基础,天地万物因人而变得有存在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文字符号是对客观世界的抽象化反映,但更强调这种反映是对物与人,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描述与模拟。相反,文本文字符号正是要透过变幻莫测的现象界来体现人的“良知”。在王阳明看来,这样的文本主要以史和经为主,“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史、经是天道或良知在人类历史中的声物,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历史过程,即“道统”。一方面诠释对象是最抽象的东西,无可言说;另一方面,由于诠释对象随处表现在现象之中,透过现象可以认识诠释对象的各个方面。可见,诠释对象是体用的统一体,知道用即可以把握体,把握体亦可以知道用。

那诠释主体为什么能够可以理解诠释对象?王阳明提出了“心外无物”的命题予以阐释。王阳明通过“寂”与“一时明白起来”,来阐释了“心外无物”的涵义。“同归于寂”并不是否认纯粹的客观的花,而是如果没有心的参与,花只是一种无意义的存在;而所谓“一时明白起来”,并不是花由不存在变为存在,只是此时的花,已经包含诠释主体的价值判断与审美意味。人与花“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且“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因此诠释主体可以先天地能够统摄万物,理解万物。

三、“心即理”:诠释主体论与诠释对象论的关系

诠释主体建立的同时,诠释对象也便建立起来。“心外无物”是诠释主体理解诠释对象的一个基础,然而诠释主体与诠释对象尚不能统一。在王阳明看来,“心即理”命题,是理解诠释主体论与对象论关系的关键环节。首先,王阳明为什么要用一个“即”字?“心即性,性即理,下一‘与’字,恐未免为二。此在学者善观之。”“即”的使用有两个涵义:一是。“心”与“理”的不可分性。二是,心具有主动性。

其次,心即理可从两个层面来看:从本心层面来看,“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心就是理,“理”为“心”之条理,“理”为“心”之所发。心未发之时,心与理同;心已发之时,心亦与理同。由于“理”之所发的对象不同,其表现亦不同,故有忠、孝、信等区别或变化。可无论是天理还是众理都是为心所发。从人心来看,心不具有天理,这是因为私心“未当理”,但主体通过努力可以上升为本心,也就是去私欲存天理,使心与理为一。

从“心即理”的分析,良知即是心与理的统一。这种统一,对于人心来说不是一下子能达到的。良知具有先验性,是普遍性的主体,有主动性能动性,是众理的来源。良知能宰割、同化其他事物,使其符合自己的准则和模型。良知的统一是绝对的、无限的,即是天理本身。另外,从“致良知”的过程来看,也就是心即理的过程。

王阳明思想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王阳明思想

学习

如何做好医院全成本核算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做好医院全成本核算,内容包括如何做医院的成本核算,医院病种成本核算案例。摘要: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和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要积极参与市场的竞争。引进和借鉴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在医院内部推行全成本核算,运用

学习

桩锚式支护技术方法研究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桩锚式支护技术方法研究,内容包括桩锚支护文献综述,桩锚支护过程中的有效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当今建设工程的需求和趋势概括性地提出基坑工程是一项施工开挖与结构工程、岩土工程、

学习

浅析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内容包括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法,土工合成加筋的方法。摘要:为了提高土的抗剪强度和结构物的稳定性,在材料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土工合成材料的性能,土工合成材料

学习

时文阅读 第8期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时文阅读 第8期,内容包括时文阅读完整版,时文阅读第二辑。在日常生活中,邀请别人去干某事或到家里来参加某种活动是常有的事。当一位初交或交往不深的人邀请你,而你又不能接受时,要特别注意措辞,一定要做到彬彬有礼。

学习

民国时期安口窑青花瓷器赏析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民国时期安口窑青花瓷器赏析,内容包括安口窑青花缸,安口窑的元代青花。[摘要]安口窑因盛产瓷器享誉西北,产品多为民用产品,深受西北广大农村群众喜爱。民国初年,安口窑开始模仿景德镇烧制青花瓷器,前期多为穿衣白陶半细瓷,器型拙

学习

杨华峰:山登绝顶我为峰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杨华峰:山登绝顶我为峰,内容包括人登绝顶我为峰的上一句,山登绝顶我为峰什么意思。十年后,他是一家展示艺术设计公司的老总,一年内同时接手六个大型博物馆艺术场景复原项目,带领几十名工人,穿梭于全国各地做项目。

学习

马赛克艺术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马赛克艺术,内容包括艺术马赛克背景墙,马赛克艺术教程。马赛克主要用于墙面和地面的装饰。由于马赛克其单颗的单位面积小,色彩种类繁多,具有无穷的组合方式,它能将设计师的造型和设计的灵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尽情展现出其独特

学习

尿素测定方法的概述

阅读(282)

本文为您介绍尿素测定方法的概述,内容包括尿素测定偏低是什么意思,尿素及其测定方法最新国标。【摘要】尿素是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由肝脏合成主要通过肾脏排出。血清尿素的测定是临床上用于诊断和观察各种肾脏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学习

个体商户条例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个体商户条例,内容包括个体工商户管理条例,有关商户和个体户的法律法规。第一章总则

学习

一个女人的成长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一个女人的成长,内容包括一个女人的成长全文免费阅读,一个女人自我成长。一对成熟的、彼此尊重的夫妇,根本不需要用“同进同出”来“证明”他们之间的情感。

学习

计划成本分配法及其改进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计划成本分配法及其改进,内容包括计划成本分配法注意事项,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原理。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根据事先确定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车间耗用的劳务数量计算各车间、部门应分配的辅助生产

学习

《指环王》:音乐\电影双重奏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指环王》:音乐\电影双重奏,内容包括四重奏指环王,指环王在梦中弦乐重奏。[摘要]《指环王》是一部带给无数人震撼的电影,人们感动于其表现的博大深邃的意境和画面精良的视觉效果,但是这种意境和视觉效果更多地需要音乐来表现,

学习

反犹主义,一个特殊历史现象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反犹主义,一个特殊历史现象,内容包括反犹主义形成的原因,反犹主义简史。66年前的11月9日夜间,德国居民都被砸碎玻璃的声音所惊醒,他们看到的是犹太教堂被焚烧的火光,听到的是犹太人被毒打发出的尖叫声。这一夜,有上百名犹太人被

学习

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构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构,内容包括系统动力学怎么构建模型,系统动力学论文的模型构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集中表现在青海湖水量平衡和水位变化上[1]。由于人为活动相对较少,青海湖被认为是研究近代环境演化和气候变化的良好地

学习

社会戾气的文化解读

阅读(60)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戾气的文化解读,内容包括社会现象深度解析,戾气讲的是什么。戾气,或曰暴戾之气。这种遇事即爱使狠斗勇、取径极端的心理或风气,会以多种暴力形式体现出来,如话语暴力、行动暴力以及其他各种隐性的暴力与强迫。

学习

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强化“五种意识”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强化“五种意识”,内容包括提高思想意识的五种方法,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水平,更好地为改

学习

简述梁漱溟的佛家思想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简述梁漱溟的佛家思想,内容包括对梁漱溟的感悟,梁漱溟最喜欢什么佛经。摘要梁漱溟被评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但他却又一直坚持“佛家思想”。本文主要是通过《儒佛异同论》这本书,简单阐述梁对儒家、佛家的认识,以“儒佛不相

学习

简析封建传统思想的内容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简析封建传统思想的内容,内容包括封建旧思想全文,为啥中国还有封建传统思想。在近代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反对封建传统思想的问题,什么是“封建传统思想”?包括哪些内容?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没有一个完整的解释。于是根据教学中的经

学习

解读巴别塔

阅读(460)

本文为您介绍解读巴别塔,内容包括巴别塔真实照片,真实的巴别塔故事。眼前这一幢幢高楼,其高度虽然不能同纽约高达415米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相比,但它们与传说中“塔顶通天”的巴别塔(又称巴比伦通天塔)不无关联。像巴别塔一样,在这些建筑的可

学习

解读档案中的“宛西自治”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解读档案中的“宛西自治”,内容包括宛西地方自治馆介绍,宛西地方自治纲领。南阳市档案馆收藏的有关“宛西自治”的档案资料,共48卷(册),所属年代为1930年至1980年,内容包括宛西自治的过程、自治的措施、自治领导人的著作、训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