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根据事先确定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车间耗用的劳务数量计算各车间、部门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此法能够简化和加速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计算工作,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经济责任。
一、计划成本分配的一般方法
辅助生产为各单位(包括其他辅助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一律按产品或劳务的实际耗用量和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包括辅助生产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在内,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也就是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差异,可以追加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为简化核算,也可全部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例]某企业设有修理、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提供劳务量见下表1:
第一步:先按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受益的实际数量进行分配:
供电车间分得修理费=200×1.50=300(元)
基本车间分得修理费=3500×1.50=5250(元)
管理部门分得修理费=300×1.50=450(元)
修理车间计划分配额合计=300+5250+450=6000(元)
修理车间分得电费=1200×0.42=504(元)
基本车间分得电费=19800×0.42=8.316(元)
管理部门分得电费=1500×0.42=630(元)
供电车间计划分配额合计=504+8316+630=9450(元)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00
――修理车间
504
制造费用
13566
管理费用
1080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6000
――供电车间
9450
第二步:计算并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为简化核算,将差异计入“管理费用”):
修理车间=5200+504-6000=-296(元)
供电车间=9200+300-9450=50(元)
借:管理费用
-246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296
――供电车间
50
如果要提高准确性,可将成本差异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进行二次分配,如下:
修理车间差异分配率=-296÷(3500+300)≈-0.0779(元/小时)
供电车间差异分配率=50÷(19800+1500)≈0.0023(元/度)
基本车间应负担的成本差异=3500×(-0.0779)+19800×0.0023=-227.11(元)
管理部门应负担的成本差异=-296+50-(-227.11)=-18.89(元)
借:制造费用
-227.11
管理费用
-18.89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296
――供电车间
50
二、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改进
笔者认为可采用交互分配法的原理进行分配,即第一次分配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按计划单位成本进行交互分配,然后计算出各辅助生产车间对外分配的费用,按直接分配法的原理对外部的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仍以上例分配计算如下:
第一步:先按计划单位成本在辅助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
供电车间分得修理费=200×1.50=300(元)
修理车间分得电费=1200×0.42=504(元)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00
――修理车间
504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300
――供电车间
504
第二步:计算各辅助生产车间对外分配的费用,按直接分配法的原理对外部的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
交互后费用:修理车间=5200+504-300=5404(元)
供电车间=9200+300-504=8996(元)
计算对外分配率:修理车间=5404÷(3500+300)≈1.4221(元/小时)
供电车间=8996÷(19800+1500)≈0.4223(元/度)
对外分配:基本车间分得:3500×1.4221+19800×0.4223=13338.89(元)
管理部门分得:5404+8996-13,338.89=1061.11(元)
借:制造费用
13338.89
管理费用
1061.11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5404
――供电车间
8996
可见改进后的计算结果和改进前的计算结果相一致。前后两法比较,笔者认为改进后的方法,依然能保留计划成本分配法的优点,而计算过程则更容易掌握(与交互分配法原理相一致),既巩固了所学的交互分配法,又很快就可以掌握计划成本分配法;倘若与直接将成本差异计入“管理费用”的简化法相比,还使计算结果更加正确。
参考文献:
[1]于富生:《成本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计划成本分配法及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