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山水之乐思想探析

孔子之游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古之圣人,他不仅是儒家思想的奠基者,同时也开启了古代士人“游”文化中“现实之游”的传统,对后世文人“游”的价值取向,以及实践品格的养成均有重要的示范性意义。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或荆棘坎坷,或风光无限,人生有顺逆,风景却无尽头。正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中所言:“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孔子之游有两次,一次是向西,到了东周的王都洛邑,即今天的河南洛阳;一次是向东,到了齐国的都城临淄。从54岁到68岁,孔子为了保持自己的高贵人格,离开了父母之邦鲁国,为了宣传他的治国理念,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开始了为期14 年的周游列国生涯,这可以理解成是一次“文化苦旅”。这次周游列国,先后历经卫、曹、宋、郑、陈、蔡、楚诸国,空间上跨越了当时的大半个中国。孔子终年73岁,他用平生将近1/5的时间来“旅游”,这样的旅行家在今天都属凤毛麟角,这就不得不说是中国旅游第一人了。

孔子周游列国的主要目的是“治世”“救世”,孔子之游不仅仅是简单的山水之赏,更重要的是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使自己的思想更加丰富、深刻,理论更加完善,观点更加清晰,呈现出他方方面面的丰沛情感。孟子曾以递进的描述方式,记载过孔子的两次旅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可以说孔子“集大成”思想的至高境界,除了他孜孜不倦的敏而好学、无时无地的思索之外,实在得益于他一生不管是主动抑或被动的长期“周游”,在旅游中感悟,在感悟中思索,长期的思索又集结成了他丰富而深邃的思想。

孔子的第一次出游应该说是公派的。《史记・孔子世家》言:“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孔子在游周时问道于老子,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沂水清波濯吾缨,浩歌一曲伊人行”,公元前497年,在众弟子的簇拥下,疲马凋车,孔子开始他为期14年周游列国的生涯。孔子最先离鲁适卫,主要是因为卫灵公在位时,用人得当,***局稳定,民物殷阜,人民太平。孔子一踏入卫国领土,便被那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吸引住了,就此阐发了一番“庶、富、教”的***治理论。《论语》说: 子适卫,冉有仆(驾车)。子曰:“庶(人口稠密)矣哉!”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 “教之。”(《子路》)

除了卫国,孔子还到过匡、蒲、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家和地区,拜见过大小封君70余人。但是境遇都不理想,有时甚至十分狼狈,十分危险。“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 (《史记・孔子世家》)。刚从卫国出来,到达匡邑,孔子被匡人当成阳虎围了起来。阳虎曾侵略匡人, 孔子又长得有些像他,李代桃僵,真是哭笑不得。刚从匡邑解围出来,到了蒲邑,又被蒲人围住,幸弟子力战,杀条血路脱离险境。孔子又去曹,曹国不容;“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s欲杀孔子,拔其树。”后又匆匆跑到郑国,“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由于弟子逃散,行李落拓,孔子独自一人立于东门之外,孔子虽以古贤圣人相标榜,却无人赏识。又到陈国,国君向孔子问了很多典故,对博学的孔子非常赞赏。无奈陈国国小力弱,正被吴楚等大国侵凌分割。孔子的学说只适合在和平时期讲讲礼让,摆摆礼容,通过教育来激发人们的向善好仁之心,对这个金戈铁马的场面,却无能为力。因此,他给此行立下的信条是;“危邦不入,乱邦莫居。”(《泰伯》)这个风雨飘摇的陈国,当然不是久留之地,遂南向蔡国进发。方至陈、蔡之间,孔子又被一伙人围了起来,一连7日,粮草罄尽,从者大病,莫能兴起。 最后得楚昭王帮助,才脱离困境。孔子周游列国,历时10余年,历经艰难险阻,四处碰壁,可他依然自信极坚,毫不动摇。孔子之游并不是那么风光、华丽,而只是为了“治世”“救世”进行的一次“文化苦旅”,但这在孔子的一生中,乃至中国历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德观――孔子的旅游观

“重游”、借游“致思”,“游必有方”、反对“佚游”,“比德”的游历审美观,以游行“道”、为“道”遁游,“游”之“时”观等,是孔子“游”活动及言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游”观,这些观念对后世士人的“游”文化活动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深刻影响。其中最值得探究的我觉得就是比德观。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中国游览文化中的儒家比德思想。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出自《论语・雍也》,孔子周游列国,历览名山大川,以山水比德,即用自然景观的特性比喻人格意义和社会属性,借以言志。《孟子・尽心上》载:“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难为言。” 《论语・子涵第九》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孔子因山水而产生的睿思。

水是人的精神化身和精神寄托。孔老夫子初见泰山,由衷地感叹道:“巍巍乎!”走到黄河岸边,又深情地赞叹道:“美哉!洋洋乎。”孔子后来总结为两句话:“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周流不断,象征智者的思辨与柔韧;山,岿然不动,象征仁者的泰然与坚定。所谓“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山与水已经成为性情的寄托与象征。把自然山水人格化,在欣赏自然景物时,观照其特征,通过类比联想到人的道德品格。

孔子明确地把人的道德修养、品格节操与水的自然特征相比拟,从而使水这一普通的自然元素获得了丰富的社意义,产生出深刻的观照意蕴。朱熹评价说:“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妙哉。孔子将水与人的气质品格、思想修养联系起来,使之人格化了。

水作为一种运动着的物质元素时,蕴含着更深邃的哲学意蕴。“不废江河万古流”的水,引发哲人“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时间永恒的感慨;水的至柔处下,启发老子以柔胜刚、处下不争的辩证法思想;水的流向、变化,成为孟子那“人之初,性本善”理论的佐证:“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贞”。由此可见,儒家把天下万物都看作有善恶的道德属性,都可以导向道德的思考,这种思想落实到山水之上,就是对后世欣赏山水产生极大影响的比德观,是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也是孔子最重要的“游”观。

孔子曾在旅途中拜见过老子。老子对水的思考直接揭示了大道的本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大道就像最简单的水一样,看似至柔,实则至刚,滋养万物,而谦虚地匍匐在高山峻岭之下。高山可以变化为深谷,而江河却在大地上万古奔流。 老子从中总结出“高下相依,福祸相伏”“反者道之动”的大道。圣哲在自然的启发陶冶之下,体悟出社会人生的大智慧。

总而言之,孔子的比德说――即将山水与不同思想修养、气质特点、个性品格紧密联系起来,使山水人格化、气质化;凡是人具有的美德,都可以赋予山水;而且人可以通过游览山水达到娱乐、长寿的目的。

从“礼孝”来看孔子的“游”

“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这是孔子以“礼”为核心的理论谱系中伦理思想在旅游休闲观上的集中反映。在礼的指导下,孔子特别讲究孝道,他告诫弟子们,对父母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在数年为***生涯中,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忱,希望在鲁国重致太平,复兴周公之业。 即使不能为***,在鲁国隐居也是一件乐事。那沂水的清波,舞雩台的清风,还有二三同道,都深深地令他流连忘返。从前不用于齐,他捞起正在锅里煮着的米,头也不回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接淅而行”);现在,同样是不用于鲁,当他离开时,却行道迟迟,一步三回头。在鲁国的边境上还住了三天,以示对父母之邦的眷恋。

孔子认为的旅游可分为两种,短途旅游与远游。短途旅游既可达到健康身心和陶冶性情的目的,又可和家人同享天伦之乐。按孔子的表述分析,父母去世后,儿子远游自然不在限制之列。因为儒家学说以重人伦为核心。父母在世之日,儿子久游不归,一则令父母担忧;二则儿子也不能对父母尽关心赡养的义务。孔子只是要求做儿子的出门之前必须制订好游览计划,把游览路线、时间、何时归来这类情况告诉父母,使父母心中有数。

同时,孔子也十分重视远游的作用,把它视为扩大阅历,结交名流,增进学问的重要途径。

从整体来看,孔子的周游列国,并不是简单的旅游,而是一个从“问题―思考―构建理论体系―完善验证”的过程,是一个思想理论的构建过程。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治世”“救世”的思想,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正是有了周游列国的经历,才为后来孔子办教育,整理古代文献,编订六书奠定了基础。旅途的欢乐抑或困苦,没有让孔子停止他的人生哲思,他怀着“治世”“救世”的目的,游走于各国,那样坚定地走着。可以说,孔子的一生,最重要的人生阶段都是在路上,他是旅游者的千古样本。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之游贯穿了孔子的一生,他的一生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他在游历中感受山水,在感受山水中体悟人生,在体悟人生中深思求索,在深思求索中形成哲理……孔子“游”的精神,积淀了孔子的大智慧,成就了其在中国历史上不可比拟的特殊地位。我们今天来看孔子的旅游,更多的是W习他“游”的精神,从简单的景观审美,上升到内心思想精神的悟道体道,从而塑造高远之人格。

孔子的山水之乐思想探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孔子的山水之乐思想探析

学习

浅谈计算流体力学的几种解法

阅读(89)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计算流体力学的几种解法,内容包括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的优缺点,计算流体力学求解问题的一般步骤。[关键词]流体力学;计算;解法

学习

烨未央,再见面亦是珍重

阅读(24)

一段感情,说没了就没了,当初的缠绵、爱啊,都被人们埋藏,锁进一个抽屉,然后把钥匙随手一掷,丢进荷花池中的一个角落,或其他看不到的地方。本以为看不见就是忘记,可谁知,哪能那么容易。那些曾经共同的记忆,去过的老地方,吃过的麻辣烫,戴过的贝壳项链,每

学习

羊肉汤里的虢国文化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羊肉汤里的虢国文化,内容包括郑州虢国羊肉汤有多少家,虢国羊肉汤25元一碗。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性温味甘,入脾、胃、肾、心经,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身;可正气祛邪,治畏寒怕热;补元阳,宜气血。故传统中医有“人

学习

世上本无事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世上本无事,内容包括世上本无事全文阅读,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坐在书桌前,忽然就想起了老僧那行云流水的笔法和落在纸上潇潇洒洒的一行字。老僧一身素衣,白发长髯,神态中透着一股平和,举止中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淡然。

学习

螺纹及底孔加工探讨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螺纹及底孔加工探讨,内容包括螺纹孔加工技术要求有哪些,g2分之一螺纹底孔多大。【关键词】螺纹;底孔;加工;攻丝

学习

浅谈矩阵对角化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矩阵对角化,内容包括矩阵相似对角化例题,矩阵对角化方法探讨。关键词:线性代数;矩阵;对角化;应用

学习

身未动心已远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身未动心已远,内容包括身未动心已远,身未动心已远全诗。王伟说,走得越远,人与人之间的心就越近。“回来时,再面对不曾变化的世界。也早就化为了一片净土,就算所有的苦难也都踩在脚下。只要活着就有时间,心向往之,就即刻上路。”

学习

正阳门下 31期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正阳门下 31期,内容包括正阳门下31集,正阳门下选集。第2集韩春明把苏萌骗进北海公园,就是这次偶然的进北海公园,奠定了苏萌与韩春明剪不断,理还乱的恋爱历程……韩春明终于上班了,结识了哥们儿涛子,两人非常投缘。上班第一天最大

学习

药品管理制度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药品管理制度,内容包括药品管理规定全文,药品采购管理制度。

学习

红色大理石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红色大理石,内容包括红色大理石的描述,红色天然大理石和名称。“Hello,Barry,howareyoutoday?”

学习

曲锦楠丝丝入扣琵琶道情

阅读(35)

12月12日晚,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办了曲锦楠琵琶硕士毕业音乐会。音乐会气氛热烈,座无虚席。很多人都来一睹已小有名气的曲锦楠的风采。

学习

老年舞蹈教学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老年舞蹈教学,内容包括老年舞蹈教程大全,老年舞蹈教学方式。摘要:

学习

“质量守恒定律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包括质量守恒定律全集,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关键词:质量守恒定律;分组实验;教学设计;化学教学

学习

探析“执行难”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探析“执行难”,内容包括解决执行难最新消息,执行难求助哪里。(一)相当部分执行不能是市场风险的延伸

学习

德建大师解析少林心意把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德建大师解析少林心意把,内容包括德建心意把全套教学,德建禅师演示少林心意把实战功夫。心意把练到高深境界,已不宜再与人动手争胜了,因它使的都是内力,伤人于无形之中,所以武德不佳之人,不能练心意把,否则伤人伤己,大违佛门慈悲之

学习

惯性力解析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惯性力解析,内容包括惯性力计算公式,惯性力怎么解题。关键词:惯性惯性力惯性系非惯性系保守力

学习

王宗岳《太极拳论》解析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王宗岳《太极拳论》解析,内容包括王宗岳太极拳论,深度解析王宗岳太极拳论全文。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

学习

论孔子的诗学观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论孔子的诗学观,内容包括孔子删诗说是谁提出的,试析孔子的诗学主张。【摘要】本文以孔子诗学为研究对象,结合出土资料,在解读新材料的基础上,期望对研究对象作出一些新的阐释。本文结合《孔子诗论》,重新分析孔子的诗学观。

学习

网络经济泡沫解析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经济泡沫解析,内容包括网络经济泡沫的原因图,日本1990经济泡沫。经济泡沫化问题是履行市场经济国家独有的经济现象。依据国内外大部份学者的观点,资产价格以及内在价值的脱离终究引发脱离部份的膨胀并幻灭是引起经济泡沫

学习

略论孔子的为学之道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略论孔子的为学之道,内容包括孔子为学之道,孔子论学原文及译文。【关键词】《论语》;孔子;为学之道

学习

电视新闻采访探析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电视新闻采访探析,内容包括电视新闻采访报道分析,电视新闻采访报道提纲。【摘要】随着电视传播艺术的成熟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将电视摄制推向一个崭新的时代,提问,作为电视新闻采访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电视记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