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代会简报篇1
多年来,人代会简报对于反映、交流代表审议情况,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现代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对人代会宣传报道的高度重视,以及会议透明度的不断提高,人代会简报反映信息的功能不如新闻媒体的时效性强,内容不如新闻媒体丰富多彩。因此,有人认为,人代会没有必要再编写简报,这既提升了会议的透明度,也可以节省不少人力、物力。
平阳县人大代表 林昌桐
人代会简报对内可不编对外应编好
我多年兼任过县人代会秘书长,组织编写简报是大会秘书处重要职责。每次人代会都要组织不少人力物力紧紧张张编写、印刷、分送,但发现简报在第一时间送到各代表团驻地,不那么受代表欢迎,大会工作人员埋怨吃力不讨好,反映简报可编可不编。根据我的感受,人代会简报编与不编,要有恰当定位,仅仅作为内部交流,供与会人员阅读,可以不编。但宗旨为推动“一府两院”工作,人大代表接受人民的监督,简报不仅要编还要编好用好。
我以为人代会简报主要应是对外的,面向“一府两院”组成人员,面向人民群众。人代会信息对人民而言无密可保。人大代表在开会期间的审议发言,第一是讲给“一府两院”听的,对他们的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第二是讲给人民群众听的,以便接受人民群众对代表履职情况的了解和监督。因此,简报既是“一府两院”工作的参考件,也是新闻媒体公开报道的主要依据。尤其是各代表团负责人向大会***团汇报的审议情况及代表约见领导时的双方意见,要作为简报的必编内容。简报不必追求时效性,追求丰富多彩,重要的是要体现广度,反映深度,重视真实度,减少领导代表的“指示”,增加基层代表的声音。
近几年,我们编写人代会简报,除了大会期间把简报分送与会人员和新闻媒体,会后还装订成册分送“一府两院”组成人员,寄送各位人大代表,作为依法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重要内容。定位明确,简报质量明显提高,也受到了代表的欢迎。
舟山市人大***会办公室 冯国海
简报需要改革创新
人代会简报作用与功效逐渐下降,有其自身的原因。主要是领导代表的言论占据较大篇幅,赞美之词过多且缺乏实质性内容,代表中一些有争议的意见刻意回避,甚至代表还未审议简报已经编好。这样的简报被代表冷落,自在情理之中。舟山市已从2006年市人代会不再编写简报,而代之以《情况反映》。《情况反映》主要反映会议期间代表审议发言的一些重要意见,以及代表和列席人员的出缺席情况、信访动态,分发范围仅限于大会***团成员。几年运行下来,反响良好。
那么,人代会简报是不是一概不需要再编写了呢?我认为,简报在反映代表审议发言上,相比新闻媒体报道有其面广量大的优势,关键要改革创新,在简、实、新、快上做好文章。简,就是要言简意赅,只要将代表审议发言中的精髓或主要观点表述出来就可以,切忌长篇大论引用代表的原话。实,就是要言之有物,特别是对代表发言中的不同意见,要求同存异,代表的真实意愿得以表达。新,就是要言人所未言,善于捕捉代表审议发言中闪光点,将他们的新思想、新观点及时反映,增强简报的可读性。快,就是要言辞争先,尽量抢在新闻媒体之前发表,还可以考虑在网上推出人代会简报专栏,使简报真正成为代表发表真知灼见、互相交流沟通的有效载体。
开化县人大***会办公室 吴照生
编写简报按需要唯实效
笔者以为,编写人代会简报仍有必要。
首先,简报的功能有别于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简报主要是编发代表的审议发言,新闻媒体也会报道这方面的内容,但由于新闻报道的受众广泛并有着相应的宣传纪律,决定了报道内容是有选择性的,而简报可以原汁原味地呈现代表的审议发言。同时,新闻报道注重于典型性发言的报道,难以做到面面俱到,简报可以有效的弥补这一不足。因此,在人代会期间编写简报仍有它的优势,应根据不同的需要来编写,注重实效。
一是在简报内容上要注重体现代表的原声,特别是代表在审议发言中涉及到对某个具体部门、某个具体事件的批评。这一类审议发言仅是代表自身的经验和判断,不一定客观真实,新闻报道很难涉及,而用简报的形式反映是非常合适的。其次,应根据不同的需要编写不同的简报。对发送全体与会人员的简报,应突出那些具有综合性、典型性发言材料的编写整理。比如,将所有代表的审议发言进行整理,会发现代表审议最为集中的内容,按集中度高低编写简报发送领导参阅,可以让领导知道代表和群众所关心的热点是什么。再如,将审议发言中代表对有关部门具体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以专报的形式发送给相应的部门,并请他们研究处理。这既可以让各部门了解代表和群众对本部门的看法,以推动和改进工作。同时通过与代表的回访交流,使代表们的审议发言有了相应结果,不因人代会的结束而结束,能更有效地激发代表履职的积极性。
衢州市柯城区人大***会办公室 鲁红平
新闻宣传替代不了人代会简报
人代会编写简报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大会内容,反映代表心声,促进相互交流。当前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用较大力量投入人代会宣传报道,人代会较以往影响力扩大。但是,新闻媒体的宣传功能在较短时间内仍替代不了人代会的简报功能,这是因为:
一是反映对象的面宽窄不一样。一期简报能刊登多名代表或列席人员的发言内容,而且各代表团都有专人编写,反映发言对象面广。而新闻媒体往往只是有选择的少数代表发言,报道对象面窄,即使如电视摄像面广而大,那也是扫描式的。二是受众面不一样。人代会简报主要是印发给全体代表及列席人员,拿到简报后,一般都会认真浏览,尤其是被刊登了发言的代表,更会认真阅读,无形中起到了一种促进交流的作用,对代表发言履职能力的提高也有裨益。而新闻媒体受众面宽,其更为关注的是社会的注意力,不可能也做不到方方面面的代表的发言予以报道。三是召开人代会是国家***治生活中的大事,是人大代表反映民意集体行权的一个重要平台,宣传报道形式应力求多样化,尤其是内部交流的简报办得生动活泼,吸引力大,还可营造会议的良好氛围。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人大***会 滕修福
人代会简报不可或缺
笔者认为,人代会简报不可或缺,应与时俱进。
人代会简报在人大会议期间及时综合反映代表审议各项报告和议案时的发言情况以及代表依法履职行权的其它相关情况,使大会***团以及代表之间及时了解、掌握和沟通情况,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如果没有人代会简报,代表团与代表团、***团与代表团、代表与代表之间的沟通、了解不仅缺少了快捷渠道,新闻媒体与人代会之间也少了信息获取的渠道。因此,发挥人代会简报引导舆论的风向标作用,引导各新闻媒体通过获取人代会简报信息和现场采访,全面客观公正地宣传报道人代会盛况,宣传报道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行权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
说传统简报不如新闻媒体有时效性,没有异议,但认为简报内容不如新闻媒体的准确性强,难以苟同。作为纸质简报肯定不如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来得快、辐射广,但简报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却是不容怀疑的。倒是有些媒体为吸引“眼球”,搞所谓“会议花絮”,渲染“雷人议案”,难以全面客观准确地宣传报道人大代表的履职情况。
总之,人代会简报的时效性和辐射面可能不如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但可以与时俱进,取长补短,简报新办。如在门户网站及时联网上传“人代会简报”电子阅读版等,就可以有效弥补原始简报时效性不强和辐射面不广的缺陷。
人代会简报篇2
从开会不准念稿子,到要求少讲客套话,再到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文风、会风、作风上整治沉疴顽疾,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一股求真务实的执***新风扑面而至。
***治需清明,涤旧而生新。人代会同样需要新风劲吹,改掉积习,纠正积弊。
人代会是人大代表反映民众呼声、共商国是的会议。经济与社会发展如何布局,纳税人的钱怎么花,人事安排怎样,这些法定的议程和任务都要通过人代会议决。人代会开得怎么样,不仅关乎***风、作风,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也关乎人大的地位和尊严。
今年的省人代会,呼应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新***、新风,会场去鲜花,简报求精短,出行不扰民,就餐务“光盘”,开得隆重热烈而又务实简朴,赢得一片赞声。
人代会要有一个好会风,以往的沉疴顽疾必须得到纠正。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一些地方人代会会风依然不尽如人意,存在诸多与会议主旨格格不入的“景象”。会场上,打瞌睡、玩手机有之,空话套话连篇有之;审议时,官员代表唱主角,基层代表边角料。领导在场,争相发言,“10分钟内8分钟是在歌功颂德”;会议简报,表态发言为虎头,问题建议成蛇尾。还有不少代表,发言时不忘“我是来学习的”,却唯独忘了自己肩负的职责。会风体现作风,会风不正,就难以期望会议有好的结果。
改进人代会会风,应该建立会议约束机制。审议时杜绝空话套话,发言时没有特殊待遇;讲实话、讲短话、讲有用的话;鼓励来自基层的代表大胆发言,斗胆“放炮”;会议简报更要腾出更多的版面,反映代表的意见建议,打捞来自底层的声音。此外,各项工作报告是否也可推出“精缩版”,不必“穿靴戴帽”,而是直奔主题,留给代表更多的审议时间。
一句话,人代会需要的是民主、务实的新风,需要有质量的议案建议,需要有代表充分审议的真知灼见,千万不能把人代会开成工作汇报的“官代会”、“高峰***绩”的“论坛会”。只有会风实了,大会做出的决策和部署,才能紧贴实际、符合民意。
人代会的严肃性毋庸置疑。人代会不是一般的工作会议,会风的改进不是简单的“瘦身”。有的地方的人代会,会议材料变薄了,该有的内容被删去;一讲会议要控制时间,就压缩会期,没有留给代表合宜的审议时间,讨论问题过于仓促,甚至干脆省略了部分法定的程序。一些地方的乡镇人代会更是“一日游”,甚至“半日游”,成了“压缩饼干”。如此“新风”,不但变味,严重的还将导致人大会议越来越形式化,其制度功效也将越来越微弱。
新年伊始,各地将陆续召开人代会。“精简会议、改进会风”将会是主旋律。如何在厉行节约的同时,保证人大代表充分履职,切实提高会议质量?这,要比简单的会议“瘦身”更值得关注。我们期待,随着会议细节的改进,民主、高效、务实的人代会新风,将阵阵袭来,越吹越劲。
人代会简报篇3
近年来,在全国以及地方各级人代会上时有“雷人言论”出现。有的代表习惯就鸡毛蒜皮的事情发表议论,提一些花里胡哨的议案、建议,实际上很多都不应该在人代会上讨论。许多重大的问题,比如预算,却鲜有问津。如何理性分析这一现象?如何打造高效的人代会?人大制度专家蔡定剑对此作了解读。
新闻背景:
在全国和一些地方的人代会上,引起轰动的不一定是国家大事,也不一定是敏感话题,可能只是花边新闻。代表中的电影大导演建议,国家往电影里撒15亿元;家电企业老总建议,“家电下乡”下到城市低保户;中学校长建议,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学校;保险公司老总建议,建立强制医疗责任险;风景区的老总纷纷建议,快点恢复五一黄金周。
…………
为谁说话,关键是谁决定你
怎么样看待人代会上的“雷人言论”?人大代表应该站在阶层利益说话还是站在公众利益说话?
■这个问题要从代议制说起。西方代议制理论有个发展过程。
早期的代议制有点像选举香港特首和立法会,有各种界别代表。西方国家是等级代表,也有行业代表,这就很清楚,为行业或者社会阶层利益说话,是等级、阶级和行业代议制。
这是原始的、落后的制度。首先这不公平,界别很难穷尽,界别人数多少也难界定。另外,代表只为行业利益说话,如果不按利益说话就要被罢免。议会成了分赃会了,变成了地方利益的议会,开会的时候毕竟要站在全局的角度。
代议制第二阶段发展到普选。现在的代议制都是以地域为单位,按人头来选举,打破行业界限,脱离了以行业、阶层利益划分的代议制。一般来说,在大问题上,议员要服从选民,要不然下次选不上了,一些具体问题议员则要有自己的考虑。
在西方,******也是另一个掣肘因素,因为本*********策和地区老百姓利益可能不完全一致。美国的******组织性较差,发生矛盾时,议员往往听选民的。在欧洲国家和日本、新加坡,******比较强,就要听******的,因为当选议员取决于******是否推选你。我国台湾地区也是这样,李敖可以不靠******,一般人不行。
所以,为谁说话,关键是谁决定你,中国也适合这个原理。
您是怎么看待近年来“炮轰代表”、“直言代表”现象的?
■早期的时候,不少代表什么也不敢说。现在社会空间大了,人代会在小问题的讨论上比较有活力。不过,有的代表习惯就鸡毛蒜皮的事情发表议论,提一些花里胡哨的议案、建议,实际上很多都不是应该在人代会上讨论的。许多重大的问题,比如预算,有多少人在谈?预算问题不是天大的问题吗?钱怎么花的,怎么拨款?这才是人大要决定的问题。
一些代表说话可能带着行业色彩、部门的立场,但是与选区没有关系。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人大应该管什么样的事情?
有人提出,代表在人代会上谈了很多小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代会的应有效率。
■我认同这种观点。会议不应该是发散性的,应当集中精力探讨国家层面的问题,制度性的问题。如果什么事都在海阔天空地讲,讲得好像热热闹闹,但实际并不决定问题。
那么人大应该管什么样的事情?
■人民代表大会有对国家或地方重大事情作出决定的权力,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四类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中的决定权。
目前来说,决定权与其他职权比,恐怕是一项“软”权力。说它“软”,是由于它不像立法权那么明确,便于行使,也不像选举任免权那么实在,必须依法行使。人们对什么“重大事项”应提交人民代表大会来决定有许多很不一致的认识,加上决定权与***的决策权和***府的管理决定权界限并不很明确,使得这项权力行使起来很不容易。
重大事项必须确确实实是本国或本行***区域内的大事,而不能讨论鸡毛蒜皮的那些小事。什么是大事?它必须是本地区内带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事,而不是那些琐碎的、枝节性的、短暂的事。
宪法对全国人大及其***会明确列举了决定权范围,人大代表应该围绕这些内容建言献策,共商国是。
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重点是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都在会议上,因此,开好代表大会是至关重要的。应该说,自人大建立以来都十分重视开好人代会,每次会议都作为国家***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搞得轰轰烈烈。但是以什么标准来衡量人代会,则大有文章可做。如果仅注意形式上的轰轰烈烈,满足于会议开成“团结的象征”,“胜利的大会”,而不注重大会是否真正行使了宪法职权,代表作用有没有充分发挥,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有没有充分表达和实现,那么,这样的会未必就算是开好了。
开好人代会,控制人大代表数量
2009年,全国以及地方各级人代会会期都有一定程度的缩减。有人认为,在较短的会期里,要讨论决定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大事,难度极大。
■我国的人代会是世界上议会会期最短的之一。全国人代会会期大约半个月左右,需讨论决定的议题有十几项,每个议题讨论平均不到一天时间,然后就对其投票通过。连重要的法律议案也是如此。代表来自生产工作的第一线,有的对法律案中概念还没来得及理解,就投票决定它,不说草率,至少显得有些匆忙。我认为,要让人代会能充裕、审慎、科学地讨论决定问题,其中措施之一即是加长会期。但是,话说回来,兼职代表制度又决定我们不能开太长的会。
是不是可以让人大代表职业化,那样可以保障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
■这倒不是核心的问题,这么多专职人大代表就麻烦了,专职化不能解决问题。问题在于,全国人大的代表太多,给会议组织工作带来一系列难题。
由于代表多,就不好开全体会议审议议案。假若让每个代表在全体会议上有发言机会,每个代表就一个议题发言10分钟的话,大会发言一遍的时间就需要2个月。即使一个代表发言一分钟,那也将近3000分钟。
那么只有采取代表团和代表小组会议形式审议议案,虽然能解决代表发言时间问题,但又产生一系列其他问题。
首先是会议不便于交流。代表对所讨论的议题都没有直接交流的机会,只能在按地区划分的小组范围内交流。这实质上也就不可能展开充分的讨论,更谈不上对一些重要的有不同意见的问题进行辩论。
其次是简报成灾。由于不能直接交流,只能凭借大会简报交流,于是出现两难的情况:一方面,每个代表都说简报反映自己的意见太少;另一方面,每个代表又都说简报总数太多,要求减少简报。假使每个代表就一个议题发言一次登一份简报,就有近3000份,代表整天开会几乎没有时间看简报。所以,代表小组讨论往往等于自弹自吹,没有相互交流,更没有交锋。
由于代表人数太多,会议组织复杂,以全国人代会为例,近3000名代表就需直接服务的工作人员2000多人,间接服务的人员至少万名以上,会议预算经费连年增加。
如何才能让人代会开得更好,更有效率?您有什么建议?
■开好人代会首要的一条,就是减少现有人大代表的数量。代表机构的广泛性关系到代表机构的民主性,但代表数量多少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的原则就是必须便于召开会议、充分讨论问题和决定问题。如果代表人数多得不便于讨论、决定问题时,那代表的广泛性和民主性的意义也就失去了。
第二,是减少第一线领导干部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代表。让更多的职业***治家、社会活动家成为人大代表。减少第一线生产工作上的人担任人大代表,就有可能让会议开得长一些,也可能使代表有更多的精力考虑履行职责。
第三,呼吁建立人代会辩论制度。其实,老一代***对此早有明示。1956年***就指出:将来在代表大会上要建立辩论制度。就是说,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府要出来回答,回答对了,代表满意;不对,就可以起来争论。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我们不能学,但是西方的某些形式和方法还是可以学的,这能够使我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发现问题。
第四,提高代表本身的素质。要使每个代表在人代会会议期间能够积极主动地依宪法和法律履行职责,有赖于提高代表素质,根本的要靠改进选举制度,通过竞争机制选出优秀代表。人大代表必须清楚意识到自己作为代表的责任,而不是仅意识到作为代表的荣誉。作为代表必须懂得并且善于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代表的权利,而不是只会“聆听”领导的报告,“衷心拥护”、“完全赞成”审议的报告和通过的议案。
(蔡定剑:中国***法大学宪***研究所所长,兼任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