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是个充满挑战的行业,创新是永恒的话题。创新不仅是电视生存与竞争的需要,也是提升节目创作水平的原动力。近几年,福建省漳州电视台节目创优实现质的飞跃,不仅仅获奖作品数量大幅度增加,获奖的节目类别和名次也都实现了新的突破。这是漳州电视台坚持创新思维,整合节目资源,实施精品工程,不断探索新型发展模式,超越自我的结果。
一、传统题材求特求新
漳台关系是漳州最具特色的传统节目资源,漳州与台湾的地域、血缘、文化、信仰、经贸等特殊关系在全国绝无仅有。漳州电视台充分挖掘漳台文化这个节目富矿,做深做透做出特色做出精品。专门开办了《闽南风》文化栏目,投入资金,组织精干队伍拍摄了一系列有关漳州文化和漳台交流题材的纪录片。先后完成了《历史漳州》、《漳台血缘》、《漳州故事》、《漳州商人》、《林语堂》、《布袋情》、《两位文豪与一个时代》、《薪火相传》、《漳台族谱对接》、《两岸偶缘》等一批作品,彰显漳州电视台在对台宣传舆论中的作用和在海内外的影响力。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样,只有特色的才具有普遍的价值。特色题材是电视节目获得广泛关注和好评的很重要一个因素。无论在观众收视和在节目评奖中,特色题材一直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近年来漳州电视台参加全省评奖获奖节目也是传统特色题材唱主角。这三年内获得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的就有五个对台和文化题材的作品《“去中国化”去不了中国根》、《漳台血缘》、《你拍我唱》、《两位文豪与一个时代》。对台节目是漳州电视台连续多年来节目创作的强项。
在未来一段时间,对台仍然是漳州电视创作的优势资源。但是随着多年的挖掘,传统的资源已经干涸,选题的雷同开始让人厌倦,创作的道路越来越狭窄,创作遭遇瓶颈。漳州电视台之所以能够常年出精品,秘诀就是对传统的特色题材进行创新,寻求突破。一是站位高,站在全国全省对台工作和两岸关系去判定题材,超越传统的***治经济因素去对待对台题材;二是有新意,紧跟时代潮流,以最新的时代精神去研判题材;三是弃同求异,追求另类,用换位思考的办法,用逆向思维的方式,采用另一种思路,另一种方法来处理传统题材。在传统题材的创作上,漳州电视台以具有历史纵深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典型性纪录片创作为基础,挖掘开辟感情细腻,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另辟蹊径,开拓新的领域,透过事件的主体,从事件背后或者边缘去寻求新的切入点,以反映生活的多样性,节目因此脱俗。
二、创作技巧求异求精
创作技巧的创新包括对节目的叙事方式、节目形态与结构、节目包装的探索尝试等。
(一)叙事方式求巧
有心关注电视节目的人都会发现,近些年来,电视节目有一股故事热。中央电视台的《故事会》、江西电视台的《传奇故事》、福建电视台的《发现档案》、重庆电视台的《拍案惊奇》等大量涌现,并成为收视热点和名牌栏目。这些节目结构单一,画面也单调,空口白话,类似凤凰卫视的“口水+剪刀”。怎么会受到观众的喜欢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会“讲故事”,强化故事性,玩悬念,制造起伏跌宕、松弛有致、扣人心弦的叙事节奏。
纪录片《你拍我唱》是漳州电视台继《林语堂》之后于2009年再次获得国际选片会十佳的纪录片,为全省惟一。同时还获得彩桥奖一等奖。作品中主人公林蔡冰是翻译印尼民歌《哎哟妈妈》的作者,李天炳则是还采用最古老的自然曝光方式拍照的山区摄影师。两个年过古稀的老人都是多年为海内外媒体多次集中报道过的老“演员”。他们从事不同工作,生活在不同环境,都是曾经有过辉煌而生活平凡的乐观老人,拥有独特的技艺,虽互不相识但互相敬仰。作者经过巧妙构思让两个老人“合作”成片。两条线同时进行,时而分杈,时而交汇,碰撞出火花。创作中应用对立统一的方式,通过城市与农村的生活环境的差别、老人与年轻人的思想差异、音乐与摄影(听觉与视觉)不同等矛盾对立表现历史与现代的冲突,构成趣味横生的故事,反映两个主人公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对文化失落的无奈和对传统的眷念。
(二)节目形态求异
汶川大地震是2008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作为远在福建的漳州电视台主动介入抗灾宣传报道,在全省率先派记者进入灾区采访。连续报道《入川日记》在节目形态上进行大胆的尝试。由于记者入川受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随医疗队行动,采拍到的只是一些见闻和片断镜头。如何把这些松散的新闻素材加工组合?《记者***》栏目组采用了日记这样的表现形式,是一个很好的创意。日记体表现形式的优点在于:(1)以随笔的形式连续报道记者在川的所见所闻;(2)鉴于大地震给人巨大的震撼和抗震救灾中人性光辉的闪耀,记者不能简单地去面对,日记体可以直接表达记者对灾区所见所闻的感慨;(3)日记体虽然不同于日常新闻报道,但仍然具备新闻的要素,没有脱离新闻的范畴,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具备。编辑记者把着眼点放在细节处理上,一个精彩的镜头,或者一个典型人物,一个动作一句话,在关键点进行充分放大、做足做透,然后围绕这个关键细节交代新闻背景,扩大延伸。比如在哀悼日当天的报道,《入川日记》抓住警笛鸣响时刻记者忍不住悲泣和当地一个老妇女激动的讲述逃生过程这两个关键点,应用慢动作、重播、配音乐等电视艺术手段烘托渲染,使得节目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令人震撼。
(三)节目包装求精
电视既然是视听综合艺术,那么就是要调动各种因素来为节目服务。***像包括现场镜头、特技、动画、字幕、***表等,声音包括同期声、效果声、解说、音乐等都应该作为电视创作的表现手段加以充分有效的应用。特别是对抽象的主观的内容进行诠释,对背景资料补充说明,对不可再现的新闻事实进行弥补,对感情化情节的渲染……电视包装手段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电视节目包装至少可以发挥三方面作用:通过包装诠释内涵,让节目简单易懂,让观众更快理解接受;通过包装形成节目整体风格和音画节奏;包装使得节目美化,可视性更强。这些年漳州电视台不仅仅在记录片、艺术片作品中广泛应用包装艺术,而且在新闻类节目中也进行大量的尝试。2007年的新闻节目《爱在大火中定格》、评论《 翻翻族谱就知道根在哪儿》采用了漫画配音效,对重要细节进行再现和强调,渲染气氛。科普类新闻本来是很抽象、枯燥的,画面也单调缺乏表现力。《虫为情所困》是为数不多的获得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二等奖的科普短消息,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为了做好新闻,记者煞费苦心。作品在短短一分多钟时间内,以拟人手法,应用特技动画处理把一个传统的不起眼的硬题材做活,把抽象的科技发明形象化、简单化,严肃的话题轻松化。作品生动、趣味、诙谐,让观众在愉悦的心情中自然而然接受知识。
三、拓展新领域 节目创优全面开花
漳州电视台节目创优成果显著的一个表现就是多类别作品全面开花,在保持新闻、记录片、播音主持等传统作品优势的同时,系列片、评论、论文乃至于文艺类节目都取得新突破。尤其是系列片、评论异***突起,成为漳州电视台节目创作的又一个优势。这是漳州电视台不断整合节目资源,多次改版节目,拓展宣传格局带来的成效。三年间,漳州电视台不断推出一批有影响、有市场的,节目专业水准高、群众喜闻乐见的栏目,自办栏目由原来的6个发展到20多个,打造了《漳州新闻》、《记者***》、《本地话新闻》、《闽南风》、《这方土地》、《对话漳州》等一批在地方有影响、高品位、高收视率的知名栏目。电视节目形态焕然一新,节目质量不断提高,收视率连续飚升。
节目资源的拓展不仅仅彰显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和影响力,满足观众需求,而且也为节目创优提供了量的积累。
与此同时,漳州电视台还主办、承办大型活动,以活动带动节目创作。2008年来,联合中央电视台、国内主要卫视台和台港澳电视媒体主办了《走遍中国?漳州》、《漳州行》、《采访漳州》等大型系列采访活动,举办了百家城市电视台发展合作论坛、海西经济区城市电视台发展合作论坛、海峡论坛?两岸影视制作业峰会等大型活动,积极探索两岸电视节目交流合作的途径。
借助重大活动的载体,直接实施合作创作实践,产出一批外宣精品节目,并开展创作交流、研讨、评奖,开拓了视野,借鉴了经验,改变了漳州电视台的传统节目结构,提升节目创作水平。
方言节目在地方台具有独特魅力。漳州电视台于2007年开办闽南语栏目《开心情景剧》,立即受到当地百姓的喜爱。20集电视系列剧《憨女婿与俏媳妇》将闽南和台湾地区广为人知的人物形象搬上电视荧屏,以土楼农村为背景讲述百姓生活故事。全剧采用闽南语演绎,洋溢着浓厚的闽南风情文化特色和地方气息。作品获得2009年第四届全国电视栏目剧三等奖,这是漳州电视台首次荣获栏目剧部级奖。新闻评论《“去中国化”去不了中国根》获得2007年度全省一等奖,实现漳州台评论节目零的突破。大型系列片《漳台血缘》、《走遍中国?漳州》、《历史漳州》、《漳州故事》均获得省级奖,其中《漳台血缘》、《走遍中国?漳州》获得一等奖,体现漳州台在大型系列片创作的优势。
四、尝试新模式市场化运作出成效
2007年,漳州电视台实施两个大型系列片《历史漳州》、《漳台血缘》创作,这是漳州有史以来最大一次电视创作行动,大制作、大投入,高起点、高效应,改变了小台难有大作为的历史,也提升了漳州电视台整体制作水平。值得一提的是,系列片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在漳州电视界也是开先河的。系列片由漳州电视台策划,提出方案,邀请专业人士和作家创作解说词,由台外制作公司具体承担节目拍摄和制作。节目创作的一切经费也由企业加盟赞助,包括创作拍摄经费、节目播出费用和节目刻盘包装发行等经费。同时节目还与境外电视机构合作,在境外集中播出,形成更大的播出效应,产生巨大的社会反响。专业化运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专业人才,为电视台服务,开辟了一个节目创作的新途径,弥补电视台人员和技术力量的不足,节约了经费。同时专业化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为提高节目质量,创作精品作品提供了保障。《历史漳州》、《漳台血缘》、《漳州故事》等系列节目都是采用社会化运作的作品,内容上全方位挖掘漳州丰厚的闽南文化底蕴和对台交流资源,形态上气势恢弘,浑厚凝重,场面壮观。节目语言优美隽永,画面唯美精致,风格典雅古朴,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创新是电视节目创作的生命力,是推进电视节目持续发展的动力。创新提升创作水平,创新造就精品工程,漳州电视台这些年的创优实践充分诠释了这个道理。
(作者单位:漳州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