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兰陵萧氏中古时期重要的世家大族,其萧岿一门在唐代延续了其家族的辉煌,创造了一门在一朝八人入相的传奇,贯穿隋唐五代。本文就其家族兴盛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力***揭示以兰陵萧氏为代表的唐代士族在历史转型时期中仍然可以延续其家族地位的众多背后原因。
关键词:兰陵萧氏;科举制度;社会声望
经过了侯景之乱的严重打击,江南士族尤其是过江“侨姓”的势力被大大削弱了,史载“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家谱,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①。陈寅恪先生甚至指出“南朝士族经过数百年腐化之后,于梁末被完全消灭”②。但笔者翻阅史籍记载后,发现此语并不尽然。江南士族在梁末受到严重打击不假,但并没被完全消灭,其中仍有一部分在隋唐繁衍兴盛。尤其是兰陵萧氏,有唐一朝,共有十人拜相。其中萧岿一门“自r至遘,凡八叶宰相,明德相望,与唐盛衰。士家兴盛,古未有也”③,自隋至五代共有九人拜相,并且出了三位驸马。对此苏轼有诗曰“挥毫欲作衣冠表,声事终当继八萧”④,其兴盛自有其背后原因。
一、贵族身份和与唐朝皇室的良好关系
兰陵萧氏是中古时期的著名士族。随着侯景势力的覆灭,梁元帝萧绎与雍州刺史萧的矛盾又凸显出来。为了与身在江陵的梁元帝抗衡,萧不得不称藩于西魏,成为西魏(北周)的附庸。杨坚执***后,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等人起兵。“时萧岿将帅密请兴师”,但萧岿“固以为不可”。萧岿也因此获得了杨坚的信任,对萧岿“甚敬待之,诏岿位在王公之上”。这次与隋皇族的联姻,开启了兰陵萧氏这一门与关陇集团长达三个多世纪的紧密关系。隋开皇七年,萧琮率其臣下二百余人入朝,隋炀帝即位后,萧岿之女成为了隋炀帝的皇后,萧岿一门成为了权倾一时的外戚。萧氏家族迎来了在隋朝入仕的高峰,“于是诸萧昆弟,布列朝廷”⑤。
隋朝短命,李渊以书信邀萧r进京,“受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民部尚书”⑥。萧岿一门与唐皇室的亦十分紧密。就拿萧r来说,其妻独孤氏,与李渊之母同族。同时萧r之子萧锐尚太宗之女襄城公主、萧娶京兆韦氏之女。以婚姻为纽带,其家族与李唐皇室的关系之紧密可见一斑。故而萧r曾自称“臣是梁朝天子儿,隋朝皇后弟,尚书左仆射,天子亲家翁”⑦。李唐皇室却十分愿意与萧氏一门结为亲家。如萧岿玄孙、玄宗朝宰相萧嵩之子萧衡,尚玄宗之女新昌公主。萧衡与新昌公主之子萧复,其弟萧升又尚肃宗之女郜国大长公主,萧升女又曾为肃宗太子妃。一门三位驸马,可见萧岿一门在唐代显赫之程度。与李唐皇室的通婚也对萧氏一门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其家族为官者获罪,至多也多以流放处置。如萧嗣业被突厥击败,高宗就因“尔门与我家有雅旧,故贷死”⑧,因而对萧嗣业从轻发落。
二、良好的家族文化、家风
作为中古时期著名的文化士族,兰陵萧氏以文学传家,人才辈出。就拿萧岿一门来说,作为昭明太子萧统的后裔,也继承了这一家学渊源。
萧岿之父萧“幼而好学,善属文”,且“笃好文义,所著文集十五卷”⑨。萧岿本人“机辩有文学”,其子萧琮“博学有文义”;隋炀帝萧皇后“好学善属文,颇知古候”⑩;萧r“聚学属文”;萧华“谨方雅”,萧复“独居一室,习学不倦,非词人儒士不与之游”。上述人物自萧r之后皆为门荫入仕,门荫入仕是唐代权贵家族重要的入仕手段。而这种入仕方式很容易使权贵子弟不思进取,湮没于历史之中。而萧岿一门其家族从隋至五代都有人身居高位,与其家族的儒学修养是分不开的。
顺宗朝后,萧氏子弟多以进士身份入仕。如宪宗、穆宗朝宰相萧a“贞元七年进士擢第,元和初复登贤良方正科”,文宗赞赏他说“卿道冠时髦,业儒高行。著作砺济川之浚弘致君国之规,留芳岩廊”。穆宗朝宰相萧仿“大和元年登进士第”;其子萧廪“咸通三年进士擢第”,僖宗朝宰相萧遘“咸通中,擢进士第”,受评价为“笔海压淮湖之浪,学山凌衡霍之风”;顺宗朝后,其家族子弟入仕的主要方式发生了转变。在宪宗朝时,元稹曾指出:“臣窃观今之备朝选而不由文学者,百无一二焉”,可见此时文化水平已成为了唐王朝选用人才的重要标准。兰陵萧氏以儒学传家,重视家法教育,也是其家族能够绵延不衰的原因之一。《新唐书》卷七十一上《宰相世系表》的小序中有:“唐为国久,传世多,而诸臣亦各修其家法,务以们族相高。其材子贤孙不殒其世德,或父子相居相位,或累数世而屡显,或终唐之世不绝”之语,可见家法对世家大族延续其***治地位的重要性。萧岿之父萧“性不饮酒,安于俭素,事其母以孝闻”;萧岿“孝悌仁慈”;“萧r“幼以孝行闻”;萧Z“母终,以毁卒”;萧华“华谨方雅,绰有家法,人士称之”,萧廪“贞退寡合,绰有家法”。隋唐五代***局多变,风云诡谲。而萧岿一门在大多数时期都有名臣出现,其家学家风所起到的作用巨大,不但影响了其个人操守,也塑造了萧氏子弟忠君爱民的品行。
三、为官宦者尽忠职守
兰陵萧氏能在隋唐兴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作为一个官宦世家,若其子弟在为官时碌碌无为,其家族也不可能有如此持续性的兴盛。
萧r以外戚身份入仕隋朝,萧皇后曾对萧r说:“以尔才智,足堪扬名显亲”。萧r宦海沉浮,四落四起。高祖曾手召萧r:“得公之言,社稷所赖”,太宗曾评价萧r“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因赐其诗曰“疾风知劲草,版荡识诚臣”。最终其身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且陪葬昭陵,享受到了十分尊贵的荣誉。
萧r从子萧钧进谏高宗,高宗赞誉称其“职在司谏,能尽忠规”,“此乃真谏议也”。萧嵩在玄宗朝任河西节度使时曾调兵遣将大败吐蕃,史载“贼徒大溃,临阵斩其副将一人,散走山谷,哭声四合”。此次胜利,使唐朝在河西走廊与吐蕃的对抗中占了上风。玄宗因此“大悦,乃加嵩同中书门下三品,恩顾莫比”。萧复在常州刺史时***绩天下第一。欧阳修在评价张镒、萧复、柳浑时,说他们“节行才能,谟亮直,皆足相明主。”其评价公允,不可谓不高。
萧a在居相位时“孜孜正道,重甚名器”,“颇介谨持法”。穆宗称其“以勤事国”,文宗称其为“先帝贤宰相”。僖宗朝宰相萧遘“以经济为己任,……奏对朗拔,天子器之”。萧遘为官 “见柄任凡五期,行完而材”。乐朋龟曾评价他“器业绝伦,神秀贯古,……天植国桢,文滋相叶,一匡皇化,八秉洪钧”。 萧顷在唐任吏部员外郎时,不畏权贵,判罚公正,“顷由是知名,梁祖亦奖之”。
四、总论
根据《新唐书 宰相世系表》统计,兰陵萧氏“齐梁房”、“皇舅房”在唐代共记载67位官员,而包括萧岿一门的昭明太子一系中官位五品以上的就有41人。兰陵萧氏在唐代共出宰相10人,其中八人全出自昭明太子之孙萧岿一系。对此,萧遘曾自称道“吾家九叶相,尽继明时出”。这一门在顺宗朝以前四位宰相都是通过门荫入仕。而顺宗朝后的六位宰相基本都是科举出身。“唐代132名士族宰相中,科举出身的有81名,占61%,说明士族是通过科举而几代连任显职,才保持了家世不衰”。萧岿一门也正是适应了这一趋势,才一直保持了其世代显爵高位。“夫相辅之才,从古难得,盖文学***事,履行谋猷,不可缺一故也。”可见文化修养,施***能力等方面对这个名相辈出的家族的重要性。而保有上述能力的延续,又与其家法家学分不开。而其家学的延续,无疑对其家族子弟为官,考取功名,保持个人操守、社会声望都起到了作用。随着李唐王朝的衰落,这一与关陇贵族高度融合的家族也不得不步入到历史的尘埃之中。留下了“八叶传芳”的传奇,以供后人品读凭吊。
[注释]
①北齐书 颜之推传
②陈寅恪 南北朝史演讲录
③新唐书卷一百一
④全宋诗《次韵刘贡父所和韩康公忆持国二首》
⑤北史 萧琮传
⑥新唐书 萧r传
⑦独异志 卷上
⑧新唐书 萧嗣业传
⑨周书 萧传
⑩隋书 萧皇后传
旧唐书 萧a传
新唐书 萧遘传
全唐文 西川青羊宫碑
全唐文 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
旧唐书 萧钧传
旧唐书 萧遘传
旧五代史 萧顷传
全唐诗 与其子三儿生日诗
杨西云 唐代门荫制与科举制的消长关系 南开学报1997年01期
旧五代史 列传十 史臣曰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历史与行***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兰陵萧氏萧岿一门在隋唐兴盛之原因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