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汉字属于形意文字,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对于理解这个汉字的所表示的意义非常重要。远在春秋战国时代,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就开始了。东汉时,许慎在这方面做了创造性的劳动,编纂了《说文解字》,今天我们要分析汉字形体结构来了解词义的训诂学方法,也是在利用《说文》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形训把字形和字义结合起来来研究,对于探求词的本义,弄清本义引申义的关系,辨别义类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使用不当会产生一些问题且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关键词:形训;古文字分析;《说文》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55—02
形训,又称为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从而探索这个字所表示的词的意义,它是根据汉字的特点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训诂方法。
汉字是一种特殊的文字,它和日本的假名音节文字不同,也与拉丁字母的因素文字不同,它属于形意文字,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符号表示一个意义。有些字由一个符号组成,有些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组成,由几个符号组成的字,有的几个符号都表示意义,有的几个符号中有的表义,有的表音。例如:“囚”字是一个“人”在“囗”中,人禁锢在囗里,表示拘禁的意思,而“柏”字,它由“木”和“白”两个符号组成,“木”表示意义,说明它是一种树木,“白”用来注音。这样就使人能够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来了解它们的意义。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对于理解这个汉字的所表示的意义非常重要。东汉时期,许慎在这方面做了创造性的劳动,编纂了《说文解字》,收录了“止戈为武”、“反正为乏”、“皿虫为蛊”等说法。今天我们要分析汉字形体结构来了解词义的训诂学方法,也是在利用《说文》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小篆分析与形训
许慎的《说文》是为解释小篆而作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探索字的意义,而且汉字由篆而隶,由隶而楷,***画性减弱符号性增强,认识汉字的本义就会越来越困难,《说文》的价值也越大。许慎也是六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把六书理论系统化了,六书里面的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都是讲造字法的,形训主要在于分析这四种方法。
(一)象形
象形是象实物之行,是把客观的形体描绘出来,《说文》收象形字365个,这些象形字已经不是纯粹的***画,而是一种表示意义的符号,跟隶书、楷书相比,它们的象形的特征还是要显著一些。例如“日”字的小篆是画一个椭圆形,中间加一点。《说文·日部》:“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囗一,象形”。再如,豆是古代一种盛肉的食器,高脚圆口,有的有盖。小篆上面的一划表示盖。《说文·豆部》:“豆,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这种器皿早已不用,被假借过去表示豆类植物,成了假借字。这些象形字我们看到它的形体就能了解它的意义。
(二)指事
用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方法即指事。古文的“上”、“下”是两个非常典型的指事字,它们的写法是先画一条横线作基线,然后在这条横线的上面或者下面加指事性的符号,表示位置在上或下。通常把这种字成为符号性的指事字。还有一种是在象形字符号的基础上增加指事符号的指事字。比如“本”、“末”等字。《说文·木部》:“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本”字是在木字画一横表示位置在树的下面。从字的形体分析可以了解,“本”的本义是树干或树根。《诗经·大雅·荡》:“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拔”这里的“本”即树根。与“本”相对的“末”字是在“木”字的上端画一横表示树梢。《说文·木部》说:“末,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这里的“末”字就是这个意思。
(三)会意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来表示一个意义的字称为会意字。《说文》里有1167个会意字,前面所说的“止戈为武”、“皿虫为蛊”都是会意字。例如:取。从“取”字的形体结构来看,在小篆里,它由一个“耳”字和一个“又”组成,“又”表示一只手,意思是用手取耳朵。《说文·又部》:“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说文》引《周礼》是用古代的制度来佐证词的意义,这里取就是割取俘虏的耳朵。再如小篆的“从”和“從”是不 同的,“从”是听从的意思,“從”是随从的意思。《说文·从部》:“从,相听也。从二人。”又“從,随行也,从辵从,从亦声。”后来的文献都写成“從”根据这一分析,凡是古籍里面听从的“从”都应该作“从”。
会意字里面常常有三个相同的形体重叠来表示数量众多。在《说文·晶部》下说:“凡言物之盛,皆三其文,日可三者所谓累日也。”根据这个认识可以用它来理解这个类型的会意字。如《说文·林部》:“森,木多貌。从林,从木。”
(四)形声字
形声字一般是由一个声符和一个义符组成,《说文》里形声字的数量最多,有7697个。形声字的表意符号称为义符,它们在确定字义的时候很有作用。《说文》将汉字归纳为540部,同一部的字在意义上有一定的关系。每一个部的第一个字称为部首。部首统帅了这一部,许慎在解释字的时候指明:“凡某之属皆从某”。以《说文·口部》字为例,从口的字有的表示和口有关的器官。如“吻,口边也。从口,勿声。”有的从口的字表示口发出的动作。如“吞,咽也。从口,天声。”“呼,外息也。从口,乎声。”“吸,内息也。从口,及声。”《衣部》的字大多和身上穿的衣服和它的制作有关。例如:“袂,袖也。从衣,夬声。”
二、古文字分析在训诂中的作用
所谓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战国通行的六国文字。许慎作《说文》曾经参考了一些古文字资料,但是限于当时的条件,能够看到的这类资料不多,而且在利用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因此,他解说的不一定都符合字的古义。近代古文字学发达,通过古文字的解读,对古书的训诂有不少新的发现。
《说文》把“天”字定为会意字,解释说:“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其实这个字在甲骨文和金文里都像人形而突出它的头部,应该是一个指事字,《山海经·海外西经》中的“刑天”就是“断其首”的意思,“天”是指“脑袋”。还有一个“元”字,《说文》也把它定位会意字。解释说:“始也,从一,从兀”。这个字在金文里面也是画一个人突出它的头部,和“天”字的形象很接近,也表示脑袋。这在先秦文献里是可以证明的,例如《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意思是有志之士不怕弃尸在山沟,勇敢的人不怕丧失自己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