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节日的喜庆气氛,顺带制造商机,论起这一点,古人似乎并不比现代人差。比如传统中有一项鲜明的风俗:在每个具体的节日里,人们都要佩戴与该节日相配套的饰物,服装上的纹饰也必须反映这个节日的内容。于是,一年四季里,就不断有各种精美小饰物随着节日的更替轮番上市,既增添了生活情趣,也激活了市场需求。
一年之始的正月里,上元节(十五日)是灯节,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蜂涌到街上赏花灯,实为中国式的狂欢节,在宋代就形成了一种热闹的风气。这一天,女性都要在头上插戴多种小饰物,这些饰物大多用轻便材料做成,物美价廉,但却很能烘托气氛,同时让女性有机会满足放纵自我、争奇搞怪的心理。头一项必戴的饰物是“灯球”,也就是各种袖珍小灯笼。这一习俗一直沿袭到明清时期,《***》里就描写了正月十五之夜潘金莲的打扮是“头上珠翠堆盈,凤钗半卸,鬓后挑着许多各色灯笼儿”。
不知是否因为灯节当夜会有很多蛾子绕灯扑飞,从宋代起,上元夜里最为重要的头饰居然是“闹蛾”,也就是用绫、绮等织物剪成的各种飞蛾。史浩《粉蝶儿·元宵》云:“闹蛾儿、满城都是。向深闺,争翦碎、吴绫蜀绮。点妆成,分明是、粉须香翅。”由此可知,闹蛾往往由妇女用剪刀亲手制作,在剪好的蛾形上,还要用色彩画上须子、翅纹。节日当天也会有小贩四处兜售由手工艺人制成的闹蛾,于是便有了《水浒传》第六十六回里的情节:时迁主动承担了火烧翠云楼的任务,于是,在元宵节的那一个晚上,他“只做卖闹蛾儿的”,“挟着一个篮儿,里面都是硫磺、焰硝,放火的药头,篮儿上插几朵闹蛾儿”,以卖闹蛾小贩的身份混进了翠云楼里。男女老少一律要在头上戴闹蛾,所以小贩们倒是不愁市场需求。女性们尤其追求尽量多戴,康与之《瑞鹤仙·上元应制》就把这一情况形容得十分生动:“闹蛾儿满路,成团打块,簇著冠儿斗转。”按词中的描写,女性头上佩戴的闹蛾一簇又一簇,拥堆成团,围绕在“冠儿”周围,随着她的走动而晃颤翻飞,真像成群的飞蛾绕着灯球嬉闹一样。
宋代妇女,特别是年轻妇女,只要稍有点地位、财力,都要在头上戴各式各样的冠子,把发髻罩扣在其中。所以,正如康与之词所揭示的,闹蛾、灯球等饰物乃是插饰到冠子上,至于具体方式,是“闹蛾斜插”(杨无咎《人月圆》),飞挑在半空,人一动,闹蛾等也就会摇颤不止,那样子是很活泼的。满街出游的妇女,个个都是这样满头颤动的闹蛾,场面便很壮观:“闹蛾儿转处,熙熙语笑,百万红妆女。”(赵长卿《探春令·元夕》)
闹蛾、灯球之外,冠子上要插戴的小饰物尚有多种。与闹蛾相近的蝉、蜂、蝶也一样不能少。此外,植物还有玉梅、雪柳、菩提叶等。所谓雪柳乃是用捻金线制成的柳丝,“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就曾经被一位这样盛装打扮的陌生少女激起情感的涟漪。李清照回忆自己年轻时的元宵妆扮,也说是:“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把多种花色的蜂蝶花柳连同闹蛾、灯球参差斜插在冠子周围,形成“袅袅满头”的局面,就是所谓“簇带争济楚”,也就是说,该戴的节日饰物都要多多地戴整齐,一样不落,才算时髦。
自宋代兴起的这一项元宵节俗一直沿袭到明清时代。据《酌中志》记载,明代宫廷中,每年自除夕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后妃、宫女都会在头上插饰闹蛾,此际的闹蛾是乌金纸剪就的,以颜彩添画翅纹等细部。配着闹蛾一起戴的还有蝴蝶、蜻蜓、蚱蜢等各种草虫。需注意的是,在富贵阶层的女性当中,实际上往往会置备呼应各种节日内容的贵重首饰,在过节之时插佩,以此显示自己不同凡流的地位与实力。如上元节时可以头插珠宝、翠玉制成的蝴蝶簪、蜻蜓簪,耳环的坠子则采用灯笼、梅花造型。这些精雕细琢的珍品中有一些幸运地留存下来,其形态之生动、构思之灵巧让现代人自愧弗如。
也是从宋代起,元宵节时,女性的上衣流行通过各种表现灯笼的纹饰来呼应灯节佳景。如福建出土的南宋黄升墓中有一件暗花罗背子(长上衣),两襟镶缝的长花边上就用泥金彩绘的方式遍布灯笼与芍药、芙蓉的花纹。据《邵氏闻见录》记载,当时甚至出现了“灯笼锦”,亦即织有灯笼花纹的彩锦,宋仁宗宠妃张贵妃就曾穿着灯笼锦制作的华服,于上元夜陪侍皇帝在皇城端门上赏灯。灯笼锦到明清时进一步发展成“灯笼仕女”***纹,即由彩灯、丽人等元素组合而成的***案,专用于元宵节这一天的服饰。
随着传统生活方式的远去,节日这天插佩应景饰物的风俗也消失了,过节时的服饰需带有反映节日内容的特定***案这样一种做法也被人们渐渐遗忘。现在的人往往抱怨节日缺乏欢乐的气氛,确实,没有别致风景的节日又如何与普通的日子相区分?因此,如果设计业能够重新开发传统元素,倡导恢复往昔在节日里佩独特饰物、穿相应服饰的风俗,或许能让一个又一个佳节恢复生气。
诚然,现代女性很难再插一头的闹蛾、蜂、蝶。但是,如果把明清耳环上的灯笼坠子复制成手机链挂饰之类的小饰品,倡导一种风气,让年轻人喜欢在元宵节这一天于手机链、耳环、项链乃至胸针等细节处采用灯笼造型的装饰,应该是将传统翻新的一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