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灵隐山门,我们便下车了。一走进去,空气怪清冷的,不但没有游客,往时那些卖念珠、古钱、天竺筷子的小贩子也不见了。石道上铺积着颇深的雪泥。飞来峰疏疏落落地着了许多雪块,清冷亭及其他建筑物的顶面,一例地密盖着纯白色的毡毯。一个拍照的,当我们刚进门时,便紧紧地跟在后面。因为老李的高兴,我们便在清冷亭旁照了两个影。
好奇心打动着我,使我感觉到眼前所看到的之不满足,而更向处境较幽深的韬光庵去。我悄悄地尽移着步向前走,老李也不声张地跟着我。从灵隐寺到韬光庵的这条山径,实际上虽不见怎样的长,但颇深曲而饶于风致。这里的雪,要比城中和湖上各处的都大些。在径上的雪,大约有半尺来厚,两旁树上的积雪,也比来路上所见的浓重。曾来游玩过的人,该不会忘记的吧,这条路上两旁是怎样地繁植着高高的绿竹。这时,竹枝和竹叶上,大都着满了雪,向下低低地垂着。《四时幽赏录》“山窗听雪敲竹”条云:“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淅沥萧萧,连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清听。忽尔回风交急,折竹一声,使我寒毡增冷。”这种风味,我们是没有福分消受的。
在冬天,本来是游客冷落的时候,何况这样雨雪清冷的日子呢?所以当我们跑到庵里时,别的游客一个都没有,──这在我们上山时看山径上的足迹便可以晓得的──而僧人的眼色里,并且也有一种觉得怪异的表示。我们一直跑上最后的观海亭。那里石阶上下都厚厚地堆满了水沫似的雪,亭前的树上,雪着得很重,在雪的下层并结了冰块。旁边有几株山茶花,正在艳开着粉红色的花朵。那花朵有些堕下来的,半掩在雪花里,红白相映,色彩灿然,使我们感到华而不俗,清而不寒;因而联忆起那“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佳人来。
登上这亭,在平日是可以近瞰西湖,远望浙江,甚而至于那缥缈的沧海的,可是此刻却不能了。离庵不远的山岭、僧房、竹树,尚勉强可见,稍远则封锁在茫漠的烟雾里了。
空斋蹋壁卧,忽梦溪山好。
朝骑秃尾驴,来寻雪中道。
石壁引孤松,长空没飞鸟。
不见远山横,寒烟起林杪。
《雪中登黄山》
我倚着亭柱,默默地在咀嚼着渔洋这首五言诗的清妙,尤其是结尾两句,更道破了雪景的三昧。但说不定许多没有经验的人,要笑它是无味的诗句呢。文艺的真赏鉴,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
本来拟在僧房里吃素面的,不知为什么,竟跑到山门前的酒楼喝酒了。老李不能多喝,我一个人也就无多兴致干杯了。在那里,我把在山径上带下来的一团冷雪,放进酒杯里混着喝。堂倌看了说:“这是顶上的冰淇淋呢。”
半因为等不到汽车,半因为想多玩一点雪景,我们决意步行到岳坟才叫划子去游湖。一路上,虽然走的是来时汽车经过的故道,但在徒步观赏中,不免觉得更有情味了。我们的革履,踏着一两寸厚的雪泥前进,频频地发出一种清脆的声音。有时路旁树枝上的雪块,忽然掉了下来,着在我们的外套上,正前人所谓“玉堕冰柯,沾衣生湿”的情景。我迟回着我的步履,旷展着我的视域,油然有一派浓重而灵秘的诗情,浮上我的心头来,使我幽然意远,漠然神凝。郑綮对人说他的诗思,在灞桥雪中,驴背上,真是懂得冷趣的说法!
当我们在岳王庙前登舟时,雪又纷纷地下起来了。湖里除了我们的一只小划子以外,再看不到别的舟楫。平湖漠漠,一切都沉默无哗。舟穿过西泠桥,缓泛里西湖中,孤山和对面诸山及上下的楼亭房屋,都白了头,在风雪中兀立着。山径上,望不见一个人影;湖面连水鸟都没有踪迹,只有乱飘的雪花堕下时,微起些涟漪而已。柳宗元诗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想这时如果有一个渔翁在垂钓,它很可以借来说明眼前的景物呢。
舟将驶近断桥的时候,雪花飞飘得更其凌乱。我们向北一面的外套,差不多大半白而且湿了。风也似乎吹得格外紧劲些,我的脸不能向它吹来的方面望去。因为革履渗进了雪水的缘故,双足尤冰冻得难忍。这时,从来不多开过口的舟子,忽然问我们说:“你们觉得此处比较寒冷吗?”我们问他什么缘故。据说是宝石山一带的雪山风吹过来的原因。我于是默默地联想到智识的范围和它的获得等问题上去了。
我们到湖滨登岸时,已是下午三点多钟了。公园中各处都堆满了雪,有些已变成泥泞。除了极少数在等生意的舟子和别的苦力之外,平日朝夕在此间舒舒地来往着的少男少女、老爷太太,此时大都密藏在“销金帐中,低斟浅酌,饮羊羔美酒”,──至少也靠在腾着红焰的火炉旁,陪伴家人或挚友,无忧虑地大谈其闲天,──以享受着他们“幸福”的时光,再不愿来这风狂雪乱的水涯,消受贫穷人所惯受的寒冷了!
这次的薄游,虽然也给了我些牢骚和别的苦味,但我要用良心做担保说,它所给予我的心灵深处的欢悦,是无穷深远的!可惜我的诗笔是钝秃了。否则,我将如何超越一切古诗人的狂热而歌咏它呢!
好吧,容我在这儿诚心沥情地说一声,谢谢雪的西湖,谢谢西湖的雪!
(本文有删改)
【编后语】
2004年的冬天如约而至。
在我这个北方人印象中,冬天永远是和雪联系在一起的。雪后的早晨,喜欢双脚踩在白白的雪地上那种软软的感觉,喜欢呼吸那种冰凉但清新的空气。还有,小时候打雪仗时被同学将雪球塞进脖颈的感觉,至今想起来后背还凉凉的。
雪,在孩子们眼里是玩具,是上天的礼物,在诗人、作家的笔下,它又是寄托感情,抒发心中块垒的“意象”。本期三篇“雪”文章可以让同学们充分体会到“雪”的文字之美。
斯妤的散文作品富有特色,真挚美好的思想感情、灵动鲜活的艺术风格、深刻独特的人生思考,使她成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代表性作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她又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小说,显示了她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生活积累。她的创作始终有一种不急不躁的稳定心态。健康、真诚、积极向上的情感是斯妤创作中始终不变的基调。《新雪》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祝勇是当代新锐散文代表人物,有人评价他是“五四”时代作家的转世。他的散文透出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却不给人附着在文章表面的感觉。他的《雪》读来细腻柔婉,苍凉凝重,字里行间透着哲思与灵气,透着一种对历史人文的眷恋和扯不断的文化情思。
钟敬文是著名民俗学家,民俗文化学创始人,同时还是著名诗人、散文作家和文艺评论家。郁达夫曾评论他的散文“清朗绝俗”。20世纪30年代他淡出文坛后,专心从事民俗学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西湖的雪景》写于上世纪20年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有“五四之子,民俗之父”之称的钟先生那浓浓的诗人气质和情愫。
本期文章发稿之际,来自中国气象局消息称,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我国今年冬天出现“暖冬”的可能性增大,这就意味着下大雪的可能性减小了。记忆中,这些年冬天的雪是越来越小、越来越少了。让我们热切地盼望下一场大雪吧,然后到那雪地上,到那白色的地毯上去撒点儿野!
(昕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