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死亡是鲁迅先生文学的痛点,也是美学的核心,鲁迅先生把最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敢与死神对账。文章从鲁迅先生的一系列作品的主人公的命运,去探索死亡的美学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鲁迅 死亡 美学
鲁迅先生写了一篇随笔《死》,过了一个月,鲁迅先生真的去世了。这是谈论死亡的绝品:
“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孔子曰:“不知生,焉知死”,鲁迅的命题正好相反:“不知死,焉知生”。
死亡是鲁迅文学的痛点,美学的核心,鲁迅先生敢于触问天机,敢于与死神对账。
一、***之死,坚毅、果敢之美
鲁迅作品死者一半是***,终其一生,鲁迅反复纠缠于死刑之纪念,青年时代鲁迅闻知秋瑾、徐锡麟之死;目击死刑的围观,鲁迅弃医从文;当晚期鲁迅目击青年朋友接连死于死刑,已是鲁迅早已欣然瞩目的***景。
他们中有:秋瑾、邹容、刘和珍、柔石、瞿秋白等。鲁迅先生给予“***”二字以痛切的怨责、热讽,以至无词。鲁迅先生痛惜生命无价,看破赴死不值,竭力渲染漆黑的死亡。
《为了忘却的纪念》左翼五***之死:白莽、李伟森、胡也频、柔石、冯铿。
“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作者在“纪念”与“忘却”的心理矛盾冲突中,一方面表达对几个青年作家的遇害,心情极为沉痛,悲愤之情始终不已,所以两年之后仍写文章悼念他们;另一方面又表达了我们不能只陷入悲痛之中,要将悲痛化为力量,完成先烈未尽的事业,这是对***最好的纪念。要忘却的是什么?一味的悲痛,要纪念的是什么?***的精神。其实,我们可以感触到,两种感情犹如两股烈焰,同时迸发。“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如此之震撼的笔力,显出深沉的美学效果。
《药》中夏瑜: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这是屠杀***青年的过程。
“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头。”这是***者在显灵,还有人会记起他们,他们的鲜血没有白流。
《纪念刘和珍君》中刘和珍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赞扬她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气概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是中华民族的好女儿,是北京师范大学人的骄傲。她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阀宣战,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
夏瑜倒下去,左翼作家五***倒下去了,刘和珍也到下去了,然而,他们是那般的坚毅、那般果敢!他们的精神、他们灵魂,依然会像一座明灯一样,在照亮着后人,因为这是青年人的血,这是青年人的生命!他们身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仍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青人。人们已经为***的先烈树立了一座座不眠的丰碑!
二、平民的死,弱势群体的单个的典型之美
他们有:孔乙己、祥林嫂、华小栓,当然也包括阿Q。
《孔乙己》中孔乙己: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孔乙己确实已经死了。估计也是穷死的。
《祝福》中祥林嫂在问过“我”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后,在鲁镇的祝福声中死去。
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试望门外,谁也没有。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还不是和样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老了。”“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什么时候死的?”“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怎么死的?”“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可见祥林嫂的死是在夫权、族权、***权、神权的压榨下死去。
《药》中的华小栓是在吃了***者夏瑜的鲜血后死去的,他的死是那般的无知与愚蠢。年龄大的在为年龄小的祭奠,“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
孔乙己、祥林嫂、华小栓,当然也包括阿Q,这些典型是鲁迅先生:“杂取种种合为一个”,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也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他们也是那个时代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悲剧是无奈的,他们身上有无数同一阶层性格特性,有同一群体的血性。
三、“阿Q”之死:“阿Q”中国文化的符号
《阿Q正传》中的阿Q,是中国文化的美学符号,阿Q他代表着不仅是一个时代,他应该是代表着中国的一种文化,一种文化之根,社会之根,历史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