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悲剧的诞生》第七节一开始的部分,尼采就直接提出来“悲剧产生于悲剧歌队”这一论断,紧接着他批判了关于悲剧诞生的道德性解释和无戏剧观众的概念。尼采援引席勒的观点来阐述自己的理论,并添加了自己的内容,发展出悲剧的宗教性起源。尼采解释了萨提尔歌队是如何与酒神音乐一样承担职责,将希腊人从悲观主义当中拯救出来。他还运用了与牧童对比的方法,描述悲剧从萨提尔歌队中诞生的过程,同时客观展现出狭义上的“戏剧”诞生的过程。
关键词:尼采;悲剧的诞生;萨提尔歌队;悲剧
在《悲剧的诞生》第七节一开始的部分,尼采就提出来,在他之前,关于希腊悲剧起源的问题根本没有被认真提出来过,所以他的断言也不算是荒谬的。他十分坚定地说,悲剧产生于歌队,仅此而已,这里依靠的是尼采所阐释的艺术心理、艺术生理理论,是不同于当时的实证主义。他主要是想建立一种全新的美学模式,这种模式直接凭经验和直觉来解释悲剧的诞生问题,他没有提供任何的资料和佐证,而是通过直觉得出“悲剧产生于悲剧歌队”这一论断。
一、尼采批判其他几种对于歌队的阐释
在得出这一论断之后,尼采批判了某种“流行的艺术论的方法”――说歌队是理想的观众,代表平民,跟王公贵族处于对立面。这种对于歌队的道德性解释尼采是不认同的,这种解释会让民主***治家们很满意,因为他们觉得歌队凌驾于国王们的激情放纵与过度行为之上,是很有道理的。尼采还是认同悲剧起源的宗教性,在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的歌队中看到一种“立宪人民代议制”就是一种亵渎,这是因为“古代的宪法国家实际上不了解一种立宪人民代议制”。
尼采在这里除了批判了对古希腊歌队的***治性、道德性的解释,还批判了奥・威・施莱格尔对于歌队的解释。施莱格尔推荐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将歌队视为观众群体的完美体现和精华,视为“理想观众”。尼采认为这种观点认为悲剧原先只是歌队的历史传说结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是一种粗略的、非学术性的闪光想法,这一切理想的东西是日尔曼式的偏见。在施莱格尔的观点中,这种理想的观众认为舞台上的形象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恨不得跑到舞台上,把普罗米修斯从所受的酷刑当中解救出来。而尼采认为好的观众是一种审美观众,能够审美地看待艺术作品,看成是一种艺术。而没有舞台的歌队本身,即悲剧的原始形式,和理想观众的歌队是互不相容的,无戏剧的观众是一个不合理的概念。因此,尼采认为悲剧的诞生既不应该归结为道德性解释,也不应该解释为源于无戏剧观众的概念。
尼采通过席勒对歌队意义的理解阐述自己的观点,他把歌队视为一堵获得大墙,悲剧将其围在自己周围。席勒的这一理论有利于尼采“艺术的形而上的慰藉功能”的阐释,即艺术要摆脱对现实的简单模仿,展现本质的东西,席勒认为,歌队的引入是决定性的一步,用以光明磊落地向艺术中的任何自然主义宣战。
尼采借鉴了席勒的观点,又添加了诗性的内容,为悲剧的宗教性起源理论打下基础。按照席勒的正确洞见,希腊的萨提尔歌队,即原始悲剧的歌队,通常就漫游于这个境界,一个凌驾于凡人的现实漫游之路上空的境界。悲剧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成长起来,从而一开始就避免了对现实的临摹。
二、悲剧从萨提尔歌队中诞生
萨提尔作为酒神歌队成员,是希腊文化虚构的产物,在宗教上得到承认。“萨提尔这个虚构的自然生灵之于文明人和酒神音乐之于文明是一样的关系”,从这一点出发,尼采提到了“形而上的慰藉”。在这里,尼采让萨提尔歌队承担起与酒神音乐相同的职责。
希腊人靠着萨提尔歌队进行自我安慰,艺术拯救了希腊人,希腊人利用酒神的智慧深刻认识到现实的残酷,尼采拿哈姆雷特与之做比较,因为两者都看透了时间万物的本质,而且自身无可奈何,无力改变。在这种重大危机的时刻,萨提尔歌队运用“形而上的安慰”把希腊人脱离了悲观主义的边缘。
在第八节当中,尼采描述了悲剧从萨提尔歌队中诞生的过程。他先是用进到的田园牧童和萨提尔做对比,两者都产生于对原始自然因素的渴望,但是吹奏牧笛的牧童是经过美化的形象,而萨提尔才是人类的原始形象,比现实的文明人更加的真实,摆脱了虚构。萨提尔歌队象征着自在之物和现象之间的原始关系,正好符合酒神式的希腊人对强有力地真实和自然的要求。
尼采认为萨提尔歌队首先是酒神大众的一个幻觉,是酒神之人的一种自我折射,虽然这种为了解释悲剧歌队而谈论的原始现象是有失体统的,但是“诗人只有靠看见自己被一些人影所围绕才成其为诗人,这些人影在他面前生活、活动,他看透了他们最内在的本质。”在尼采看来,对于诗人来说,隐喻是一个代表性的形象真实地浮现在眼前,不单单是一种修辞手段,但是我们总是倾向于太过语复杂和抽象地想象审美的原始现象,其实审美现象是很简单的。
尼采将悲剧诞生的过程分成两部分,悲剧歌队将酒神兴奋传达给整个大众的过程是戏剧的原始现象,这是戏剧发展的最初时刻。其次,着魔是所有戏剧艺术的前提,在这种着魔中,酒神式的狂热者把自己看作是萨提尔,而且自己又作为萨提尔来观看神,伴随着这个过程,戏剧就大功告成了。
按照尼采的说法,希腊悲剧的歌队,最初的时候舞台连同情节一开始就被认为是幻象,唯一现实的就是歌队。酒神虽然作为舞台的主角的,但只是一种想象的结果,并不是真正存在于现场。也就是说,悲剧原先只是歌队而不是戏剧,后来才把虚拟的神展现为实体的神,更狭义上的“戏剧”就开始了。
在尼采之前实证主义盛行,就是必须要有足够严谨的材料与证据,才能的出某一理论,否则就是不合理的。但古希腊的作品和相关资料留下来的少之又少,根本无法提供充足的资料来证明悲剧的起源到底为何物。因此尼采大胆直接地对悲剧起源的问题做了定义,即悲剧产生于悲剧歌队,是一次大胆有益的尝试。(作者单位:国际关系学院)
参考文献:
[1]尼采著,杨恒达译.悲剧的诞生.译林出版社,2007.
[2]凌曦.萨提尔歌队与古希腊悲剧――《悲剧的诞生》第7、8节绎读.浙江学刊,2011,02:34-4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萨提尔歌队与悲剧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