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韩娥①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②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枥③,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④,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⑤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⑥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⑦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娥之
遗声。
(选自《列子·汤问》)
【注】①韩娥:战国时期,韩国一个善于歌唱的女子。 ②鬻(yù)歌:卖唱。 ③梁枥(lì):房屋的中梁。④逆旅:旅店。⑤曼声:拖长声调。⑥抃(biàn):鼓掌。⑦赂:赠送礼物。
【译文】
从前韩娥东行到齐国,不料缺乏钱粮。(她在)经过齐国的雍门时,以卖唱来换取食物。(她)离开后,那美妙绝伦的余音还仿佛在城门的梁柱之间缭绕,三天不绝于耳。周围的人以为她并没有离开。有一天,韩娥来到一家旅店投宿时,旅店里的人羞辱她。韩娥为此拖着长音痛哭不已,她那哭声弥漫开去,竟使整个村子的人们都泪眼相向,愁眉不展,人人都难过得几天吃不下饭。(人们)急忙追赶且挽留她。韩娥回来了,又拖长声调高歌,引得乡里的老少个个欢呼雀跃,不能自禁,将以往的悲苦都忘了。于是送给她丰厚的财物。所以雍门那儿的人,至今还善于唱歌表演,那是效仿韩娥留下的歌唱(技艺)啊。
【思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昔韩娥东之齐(
)
(2)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
不食。
3.成语“_____”就出于此文,后人借此形容歌声的美妙和音乐的魅力。
4.上文两处写“一里老幼”的表现,有什么作用?
(本版参考答案见本期二、三版中缝)
二版
《酒酿》
1.做酒酿在江南一带是一种普遍的习俗。
2.不多余。这个小插曲为文章增添了许多情趣,更加突出了乡人的率直可爱和作者对做酒酿这种风俗的难以忘怀。
3.这一句的言外之意是,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许多传统的事物被工业化的生产所代替,人们很少自己动手做酒酿了,旧时的许多温馨的生活方式也随之逝去了,流露出作者对家乡做酒酿的风俗的深切怀念。(言之有理即可)
《韩娥善歌》
1.(1)从前,先前 (2)善于,擅长
2.整个乡里的老少,都感动得伤心愁闷,泪眼相向,以至于几天吃不下饭。
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或“余音绕梁”、“绕梁三日”。
4.从侧面表现韩娥的歌声具有极大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