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学经典,就会在倾听圣贤、亲近圣贤、感悟圣贤之际,让人回归淡定、回归平和、回归本真,并惊喜地发现其中精彩绝伦、受用终身的无尽宝藏
正在兴起的国学热是我们这个大变革时出的强烈精神呼唤,标志着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宝贵而深刻的文化自觉。引导好这一热潮,使之成为提升全社会的价值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精神滋养,当务之急是引导人们把知识渴望变成阅读兴趣,在充分尊重和相信读者判断力的基础上有效帮助大众直接进入国学经典、感知原典精神,而不是仅仅限于研究者的狭小圈子大而无当地进行无休止的价值评判和论争。
修养道德、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境界,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成就表里俱澄澈、心迹喜双明的高尚人格,达致心美如画、宁静恬淡的心理和谐,既有赖于外部环境的熏陶、生活实践的历炼,更需要坚持不懈的自觉“内圣”、克己正心。走进国学经典,就会在倾听圣贤、亲近圣贤、感悟圣贤之际,让人回归淡定、回归平和、回归本真,并惊喜地发现其中精彩绝伦、受用终身的无尽宝藏。“相尔在室,尚不愧于屋漏”,是一种慎独慎微的劝善;“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是一种自处处人的箴言;“亢龙有悔”、“潜龙勿用”,蕴含着审时度势、驾时而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微言大意;“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嗜欲深者,其天机浅”,“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讲述的是抱朴守素、淡泊明志、顺其自然,正确对待名利的深远大道。
选贤任能、协调关系、促进和谐,是任何有组织的团体都面临的艰巨任务。大到国家,小到单位,人才辈出、人际圆融、人心稳定,从来都是管理者孜孜以求的理想。今天,尽管我们拥有现代化的管理艺术和手段,但我们的祖先在治人方面留下的历史遗产,许多仍然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价值。就选人用人而言,富含于国学经典中“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的用人导向,以德帅才、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三握三吐、礼贤下士的敬贤诚意,求贤若渴、不拘一格的聚才方法,寻访俊秀、广纳群贤的生动故事,不仅会让人掩卷而思,而且必然大大拓宽我们今天选拔人才的思维视野。就协调人际关系而言,孝悌、忠恕、仁义礼智信的伦理规范,保合太和、和实生物、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谐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人文化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憧憬,等等,作为贯穿于国学经典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精神内核,不仅已经成为炎黄子孙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血脉,而且必然成为今天促进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
追求事功、奉献社会、创造辉煌,是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它需要的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是前人在艰辛探索中历经成败得失所积累的经验智慧。走进国学经典,立刻会感受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的气节操守,精忠报国、舍生取义、奉使不辱命的赤胆忠诚,如临如履、推石爬坡、朝虑夕惕的忧患意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胸襟器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而所有这些,难道不正是我们今天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成就伟业所急需的宝贵精神财富吗?至于前人在治乱兴衰的历史演进中留下的***事、***治、经济、科技、文学艺术各方面的文明成果,同样储存于浩瀚的国学经典中,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潜心阅览,就一定能收开卷有益、启迪心智之效。(作者系中共中央***策研究室***建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