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细察毕淑敏的小说,深入挖掘其小说中死亡意识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深切体悟到她的死亡观不仅是自身经历所促成,并且文本中所体现出的死亡意识与西方存在主义的“畏死观念”、“向死而生”紧密相连,启示读者要正确地看待死亡,直面死亡。
关键词:毕淑敏;生命;死亡
中***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1-0032-03
死亡是所有引起恐惧的事物中最为可怕的一种,它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便时刻伴随着我们,笼罩在我们的快乐和幸福之上,神秘淡然地俯视着我们。人们在活着的同时,也在经历着死亡。弗洛姆说:“人,无论是人类或个人,一旦降临于斯世,便被抛回如本能一样恒常既定的状态,堕入动荡不定、开放无拘的境遇之中,其间仅有一点是确定不移:过去以及未来的尽头――死亡。”[1](P9)有的人害怕失去奋斗一生的事业和尊严,一心想要逃避它,可死亡却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任凭时间的穿梭、空间的移动变化,人们丝毫没有减轻对死亡的畏惧。所以,面对死亡这一文学命题,诸多作家驱之避之。而当代著名作家毕淑敏却以冷静的笔触,零距离地逼视死亡,描摹死亡的状态,并把描写死亡意识作为小说创作的压轴戏。她独特的文学创作的风格与她不平凡的经历(十一年的***旅生涯和二十多年的行医经历)有关,使她不得不坦然地面对鲜血淋漓的死亡和生命的更迭。因此贯穿她作品的主线就是生命和死亡这个问题。她认为,当今的中国正在逐步走向现代化,人们的物质财富在不断地充盈,但却不能忽视更为重要的精神领域的建设。我们必须正视我们的存在,必须坚强地正视我们不敢触及的死亡。因此,她的创作引导人们正视生命的历程,以更加饱满的人生态度对待生命,以更加冷静的姿态对待死亡。人们只有学会面对死亡这一事实,才能真正减轻内心的恐惧,以缓解精神上的压力。
自古以来,死亡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一方面,人们凭借强大的主观幻想,把自己及家人封闭在一个与死亡绝缘的世界里,即使设想到死亡,也是审视想象他人的死,绝对不肯相信会与自己有关;另一方面,尽管人们主观地否认死亡、逃避死亡,但由于我们对真理的认知,人们能够理性地认识到生命的必然归宿是死亡。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发展变化的。随着西方社会由奴隶制向中世纪封建社会和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演进,西方死亡哲学也相应地呈现出“死亡的诧异”、“死亡的渴望”、“死亡的漠视”和“死亡的直面”四个具有质的差异性的阶段。[2](P16)“死亡的诧异”是西方死亡哲学发展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西方人用自然的眼光审视死亡和死亡本性,侧重于讨论死亡的本性问题。正是从对死亡及其本性的诧异、怀疑和震惊中产生出了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死亡哲学,为后世的死亡哲学作了必要的铺垫。[3](P17)据《创世纪》上记载,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被逐出伊甸园,为他们的后代带来了永恒的惩罚――永恒的死亡。这意味着人类始祖的原罪将世世代代在我们的血脉里流淌,即便是初生的婴儿,也不复是亚当没有犯下原罪时的无辜状态。故此,人的一生将被无休无尽的罪孽所包围,为赎原初的罪,人类将受尽人生的苦难与折磨,直至死亡来临,方能进入彼岸的世界,享受因果轮回。这就是贯通整个中世纪的意识形态,也即死亡的渴望阶段。[4](P23)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人开始用人的眼光看待死亡,许多哲学家把死亡看作与人生毫无关系的自然事件,因而对死亡采取极端漠视的态度。直到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家,特别是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的出现,西方死亡哲学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关注的中心问题是:面对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和终极性,我们在今世应该怎么办?毕淑敏的小说就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的美学观点。
一、畏惧死亡是生命的本能
死亡是人类永远无法超越和避免的。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意味着失去了生前珍爱的一切,意味着人们将失去一生苦苦奋斗而捍卫的尊严。对于死者的亲人、朋友而言,它无疑是无法面对的,他们将会因承受不住噩耗而精神萎靡乃至崩溃。所以,活着的人都趋吉避凶,对于死亡的恐惧可以说是人类对于死亡的无法补救、无法逆转的一种生命本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了“畏死的本能”一说:“任由你是皇公贵族还是贫民草芥,死亡是每个人不可逃避的终极命运。”[5](P36)同时他认为,人们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与思维言谈中,通常把死亡看成一种不易发生的特殊时刻,把“人是最终走向死亡的”这一客观事实当作“偶然事件”而非“必然事件”,人们在有意识地躲避承认死亡,以求得到短暂虚假的心理安慰,这便是人们的畏死心理在作怪。其实畏惧死亡是每个人的本能,关键在于面对死亡你将退避三舍还是坦然面对,毕淑敏就是亲历过极端恶劣环境的摧残而屹立不倒的人。
17岁的毕淑敏告别父母,穿上戎装,踏上了中国海拔最高的土地――阿里,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女兵。在冰天雪地的高原一待就是十一年。在十一年的漫长历程中,她每天面对的是生命的死亡、恶劣的天气、单调的自然环境以及枯燥的生活。自然条件极度严酷,物质的严重匮乏,连空气、阳光和水都是奢侈。寸草不生,寒冰万古不化,道路坎坷崎岖,稍有不慎,便会摔进万丈深渊。然而,在这种环境下,还要负重行***。出去拉练的时候,她身背武器、红十字包等重达35公斤的装备,每天行进60公里,在最寒冷的时候穿越无人区。这不仅是对身体素质的极端考验,更是对人的心理承受力的严重挑战。此时活着对于她来说就是受罪,就是摧残!每个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早一秒尽快脱离痛苦。这种躲避濒死的折磨也是人畏惧死亡的一种表现。人类之所以惧怕死亡,其实主要是害怕人之将死时的惨状。年轻的毕淑敏也不例外。她想故意地装作不小心跌入悬崖,可就在她抬起脚的瞬间,生本能与死本能在激烈地交战,生命意识、情感涌动、活着的美好,使以寻求快乐为原则的生的本能最终以强大的生命力战胜了死亡的本能,她的脚居然粘在厚厚的冰层上动弹不得……因为经历过这种恐惧,所以更能勇于面对,因为经历过这种绝望,所以更能在绝望中生出希望来。
二、人是向死的存在
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毕淑敏十分坦然地跨入死亡这一忌讳的,以大胆、直观的描写,解开死亡的神秘面纱。在她看来,死亡确实在一定意义上折射着生命的渺小与无奈,因为它毕竟代表着一个个活生生的肉体的消陨,既然事实无法改变,为什么不超越它,使它腾空而上,在有限的时间里绽放金灿灿的光芒呢?于是,毕淑敏描写大量的小人物、普通人的死,以此展现人类最本真的生命状态,人是向死而生的。在毕淑敏的笔下,死亡不再是恐惧的归宿,而是对生命的自然回归。她笔下的死亡不再恐惧,而是作为生命成长的最后阶段,有了死亡,人的整个生命历程才完美的结束。毕淑敏作品中对死亡的描述经历了将生命视为向着死亡的存在和在认识死亡的基础上探讨对死亡的理解、反观生存的意义这样两个阶段。海德格尔认为:“我们生着即在死着,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死亡贯穿于我们的全部生命过程。”[6](P312)面对一个现实的存在,不能于事无补地惊慌失措,不要寄希望于救世主,也不要祷告于神灵,它们只存在于虚妄的幻想中。要把死亡看成人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死亡意识才能真正地融入我们每个人的观念之中,才能把死亡看做平常事。
在中国这样一个一向忌讳谈论死亡的国度,毕淑敏的作品从《昆仑殇》、《阿里》、《补天石》到《生生不已》、《预约死亡》、《红处方》、《拯救》都无一例外地选择死亡作为结构故事的精神脉络和艺术关怀的焦点。在关于死的世界里,毕淑敏为我们描述了形形的死。但是她没有空泛的夸夸其谈,而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始,不管是在高原的艰难经历,还是在临终关怀医院或是心理诊所,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是自身生命“在死”状态中的切身感悟,并且在死亡的观照下绽开生命的自信和尊严之花。作者以这些真情实感打动读者,使读者与作者和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距离拉近,使读者彻头彻尾地感觉到死亡就在我们身边,但她并没有使用一种恐怖的手法来渲染死亡,而是刻意跳过狰狞可怕的死亡场面,描写安详雍容之死,使读者从死亡中深切地感受到人间的温情与悲悯。
同时,作家认为,生与死的本质是相互统一在一起的,它们是生命的两级,并且相依相随,都无法逃避。在小说《血玲珑》中,卜绣文为了救身患再生贫血症的女儿早早,不顾失去尊严和事业,甚至不顾生命的危险再孕育出一个孩子来救女儿。这对这个新生儿是极其不公平的,还没有出生就决定了要牺牲自己的骨髓来救一母同胞的姐姐早早。然而对于母亲来说,更为残酷的是,二者都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却要残忍的舍弃其中一个来换得另一个孩子的生。对于这生与死的选择,卜绣文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煎熬之中。再有《生生不已》中的乔先竹,身陷于女儿患脑瘤去世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当她终于决定再生一个孩子时,她忍着剧痛,拔除了深陷肉体中的绝育环后,鲜血淹没了她,但她早已将自己的生死抛之度外也要再孕育一个孩子。她的牙像被陈醋腌过,上下牙对撞的时候,就像两块酥皮饼磕碰,有渣子落下来……[7](P70)骨头松了,背也驼了,眼睛也花了。然而,乔先竹越是虚弱,她就越是兴奋和高兴,因为她觉得是孩子吮吸了她的营养,这是一个多么健壮的孩子啊!乔先竹在用自己的血肉来喂养孩子,用自己的死来换取孩子的生。这就是毕淑敏建构的生死相依的命题,它们共同来表达生命最本真的诉求。
参考文献:
[1]【美】弗洛姆.爱的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2][3]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陆扬.死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6]【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87.
[7]毕淑敏.生生不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