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汾河水利史
自古以来,我们黄河儿女的生产生活方式一直是以农耕为主,而农业活动绝对离不开水,因此水利一直被历代王朝和广大民众所关注。黄河中下游作为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更是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生活在这里的人类对水的认识也就更加悠久。山西省境内的汾河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又恰恰地处黄河中游流域,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注定了其悠久的水利史。
据史料所记载,山西最早的水利工程应该是公元前453年战国初期的智伯渠,由此开始,水利举措不断施行,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这个时期跨越了2300多年的漫长年代,共修建389项水利工程,在全国排名第10,尤其是隋唐和宋元时期,排名更上升到第3和第4,这些足以证明山西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经查阅古籍资料发现,这些水利工程大多分布于汾河的中下游及其支流,再根据《历史时期山西省水利工程情况总述表》,我们就可以确定山西的水利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是比较先进的。汾河的源远流长注定了其如同干流黄河一样,水力丰沛又难以掌控,随着人类思想认识的进步,可以从汾河的水利工程建设上窥探其独特的水利史。
汾河防洪史
汾河在太行和吕梁之间奔腾不息,养育着沿河百姓,然而汾河也常常强大到不受控制:冲垮堤岸、肆意横流、祸害农田,其中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沿岸生活的居民。而对于这种随时而来的危险,人类最本能的反应就是进行躲避,再想方设法来防护自己的家园。
远古时代,汾河中下游的临汾地区是我国华夏民族生息繁衍最早的地方之一。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必需条件。远古的人类为求生存,多“择丘陵而处之”,以躲避洪水灾害。随着人类生存经验的积累,开始学会主动抵御洪水,从而开始了古代的治水活动。
古代共工氏“壅防百川、堕高堙卑”,就是修筑一些土石堤埂,把人们居住的地方和耕地用土围子保护起来,阻止洪水的漫延与淹没。
尧舜禹时代,《尚书・尧典》曰:“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洪水淹没了平原,吞没了部落。此时禹总结治水的经验,不再堵塞洪水,而是想办法疏导洪水,最终制服洪水,平息了水患。《墨子》也有记载禹西治黄河、渭水;北治汾水等。再有《夏书》也曰:“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门不入门。”当时禹的治水活动就主要在黄河的中下游。这些古籍的记载,说明当时大禹治水的足迹遍及山西境内的黄河干流及汾河中下游。
其后,在隋唐之前,受地形影响,人口分布多有不均,单位面积内洪水灾情对人类的危害较小,故而从夏商周到魏晋,其间有关汾河的防洪活动记载十分有限。南北朝时,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汾河开始了筑石堤护城的防洪工程。隋至中唐时期,经济开始繁荣,依次兴建了一些护城护地的防洪工程。其后汾河流域的防洪活动一直间断进行,如宋代天圣年间,曾经奏请减免山西百姓煤炭和冶铁税的陈尧佐来到太原,担任并州知州,当时的汾河时常泛滥,早年在滑州时就以治水闻名并修筑过“陈公堤”的陈尧佐于是新建了一道“五里长”的河堤,基本解除了水患。当时作为一个文化素养极高的知识分子,陈尧佐对小桥流水式的园林风景情有独钟,他在汾河岸边引汾河水形成湖泊,沿河环湖种植数万株柳树,并在堤上兴建了“彤霞阁”,将其统称为“柳溪”,在加固堤防的同时,将这一防洪水利工程又建设成为太原最早的公共园林。明清时,山西的人口急剧增长,加之环境的变迁,防洪越来越有必要,汾河流域的临河县城均不同程度地修筑堤防和围堰工程。
汾河灌溉史
自然能够被人类征服,人类通过积累经验就开始学会加以利用。生活在汾河流域的人类不断繁衍生息,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对于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沿河百姓而言,农业活动也越来越重要。在与河流不断打交道的过程中,人类的经验也积累得越多,对水流的认识也更加深入,慢慢地开始学会利用河流进行灌溉农田,增加农业收成。
兴灌溉之利最早的便是战国初期的智伯渠引晋水(即晋祠泉,现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境内)。《水经・晋水注》载:“难老、善利二泉,大旱不涸,隆冬不冻,灌田百余顷……”说明在北魏之前晋水已能浇灌农田近万亩。东汉时,汾河下游的翼城开凿滦池渠,引皋翔山泉灌溉田地,附近的曲沃县也引绛水(又名白水、沸泉水,源出山西绛县北,西北流至侯马市南,注入浍水)灌田。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绛州“开鼓霍泉十二渠,溉田百余”。到了唐代,汾河中下游的引泉灌溉工程愈加进步,晋祠泉、鼓堆泉都获得很大的开发利用,另有广胜寺“引霍泉分南北二渠,灌赵城、洪洞二县九十一村,民田八百九十一顷”。北宋嘉v年间,汾河中游介休县“开东西中三河,自南而北流出,可溉田一百五十二顷”。到金元两代,汾河中下游山泉均已开发利用,灌溉一方水土,使其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中心地带。
除了引泉灌溉的历史,引渠灌溉也是汾河水利灌溉史的重要进程。引汾河水灌溉农田的最早记载是汉武帝时期,当时河东太守建议在汾河下游入黄口处修渠开河,以引汾河水灌溉河津到荣河镇(今运城市万荣县城西南30公里处)一带的滩地,虽然这项工程没能达到预期效果,但它却开创了引汾灌溉的先例。到了唐代,汾河中下游已经有多处开渠引河灌溉,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贞元年间(785年至805年)由绛州刺史韦武主持引汾水灌溉农田13000顷之多。清代汾河流域的渠系灌溉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山西境内仅太原府就有69条,据光绪《山西通志》记载,清初至清末太原县的引汾渠道就由11条增到30条,阳曲县的引汾渠道则由清初的14条增至28条。而这58条引汾灌溉渠道,除烈石口一处设有简易垒石壅水坝外,其余的均为无坝引水自流河渠。之后汾河经过漫长的历史水文变迁,人类积累经验,学会拦高河坝,蓄水设闸,光绪年间汾河中游干流就设置众多冬埝以保证沿河两岸农田灌溉。现在的汾河灌区就是在历史时期的渠系灌溉延续发展起来的。
总而言之,在汾河的水利史上,灌溉是最为主要的部分,人类在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思想技术,改弊为利、征服汾河,使得汾河灌溉史更为悠久且独具特色。
汾河航运史
人类对于汾河的利用不仅仅在灌溉农田方面,当汾河的水量达到一定的条件时,人们开始利用河流来进行水路运输货物或者交通移动。这就是汾河的航运史,也是汾河水利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定的一种思想转变。
《左传》有载:公元前 647年,晋国发生饥荒,向已结成秦晋之好的秦国求援,秦穆公发动“泛舟之役”,运送粮食的船队经渭河、汾河直抵晋国的绛都(今山西省翼城东南),也为我们留下了“晋惠公借粮――有借无还”的歇后语,泛舟之役是汾河航运的最早历史记载。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曾多次幸巡河东后土祠,乘楼船宴群臣于汾河入黄口一带,素有“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当时的汾河就能浮起数万斤粮船和乘坐上百名群臣的楼船,足见汾河水量之大之深,完全可以满足基本的航运要求。再至隋开皇三年(583年),长安仓储空虚,诏漕汾、晋之粟以给京师。《晋乘搜略》记载:“漕舟由渭(水)入(黄),由河入汾(河),以漕汾、晋也。”这也说明至少在隋唐以前,汾河仍然可以通过航运来运送粮食。其后,自1602年至1935年的300多年间,汾河曾有过7次断流,而中游有20余次较大的河流改道,直到清光绪年间开挖新河后中游河床才渐趋稳定。
大量的史籍记载表明,汾河中下游水文的较大变迁是在唐代以后,以汾河航运为例,宋代汾河航运记载已寥寥无几,仅见太原有“汾河晚渡”之说。明代汾河只能“秋夏置船,冬春为土桥以渡”,清代汾河早已无航运之能力。直至1963年缺粮,***府调集二十艘船只经汾河运送粮食,这成为汾河历史上的最后一次航运,汾河的航运史也告一段落。
汾河水利的时空特征
汾河经过了历史时期的一次次水利变迁,既有它的防洪史,也有它悠久的灌溉史和航运史。回顾它的整个水利变迁史,我们可以发现它特有的时空特征并且追寻其神秘的形成原因。
首先,汾河的水利史也遵循其他大河一样的水利进程。在水利技术低下的时期,人类受自然影响极大,水利思想认识薄弱,出于生存的本能,被迫地进行必要的主动转移和自我防护。因此,在汾河水利历史进程中,其治河防洪史技术思想最为早期,之后才是汾河的农田灌溉史及其航运史。
其次,汾河的水利工程空间分布大都在中下游地区。在省境中部,即太行、吕梁两大山系的中间地带,分布着因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断陷盆地,这是山西大地上一条巨大的断裂沉降带。汾河正是自北向南依次穿越此沉降带上的山间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盆地之内,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水源条件好,自古就是山西省内主要的农业耕作区,因此在这里分布著相对较多的水利工程。另外,汾河从北向南顺势而行,水量越聚越多,因此其水利工程对于水流的利用多处于中下游地区。不过由于地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易受水蚀,虽然开渠比较容易,但河水泥沙含量很大,所开凿的渠很容易被淤积而废。正是由于黄土的特性,河流大堤的稳定性难以确保,而开挖的河渠很可能被冲垮,引起决口。这些特有的地理因素也迫使汾河的水利工程多有损坏,故而在这里的水利工程项目会相较于上游多出很多。
最后,由于山西省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汾河流域的水利发展在各个时期不平衡。其一,地形地势十分复杂,山地、盆地、丘陵、高原等地貌形态均有分布。这就使得古代水利在地域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汾河流域地势高的山地和高原上,相对中下游地区或其盆地内,很长一个时期后才拥有引水灌溉工程技术。其二,历史时期山西的自然环境变化很大。远古时期汾河中下游气候温暖湿润,草木茂盛,河流两岸土地肥沃,既为人类生存提供了适宜的自然环境,也为发展水利、航运提供了必要的自然条件。上文所提的航运史内的介绍就是证明。然而,近代以来,汾河的水量却不再具有这样的航运条件。所以汾河水利发展在历史时期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
汾河在水利历史上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无论是防洪方面,还是农田灌溉和航运等方面。汾河流域的整个水利发展,既能让我们了解汾河与人类的亲密历史,也从一定角度上让我们认识到汾河水利科技史的具体思想和技术进步,这些对于我们今后研究汾河,甚至是中国其他河流必定有所帮助。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阅古老晋文明 看汾河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