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的新解读

[摘要]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它强调人、社会和自然正向交互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当代中国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等思想智慧的汲取发扬,是引领中国未来绿色、低碳、健康发展的指南。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绿色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升华。绿色是生命的表征、自然的底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就是生命,绿色发展就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生命线。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一、树立人与自然共生意识

(一)自然界是人的无机体,人是自然界的有机体,人与自然界是共生的有机统一。马克思说:“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p161就是说,自然界是人的无机体,人得依靠自然充裕的能源生活,并不断地从大自然汲取养料;同时,人是自然界的有机体。自然界只有进入人类认识和实践中,对人来说才是有价值的,而“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1]p220。

(二)人与自然的能动与受动关系是辩证的。人“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1]p209,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实现人生梦想,以此证明自己是现实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人,证明人自身的价值;但人作为一种有血有肉、自然感性、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其他动植物一样,又“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p209,受到了自然界的制约,受到了生态环境边界的约束。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辩证关系,告诫我们既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又应尊重、遵循自然规律。

(三)人与自然构成社会的有机统一。“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p187因为,自然界里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中的人才是有意义的现实存在。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自然界才是联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才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依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基础,人与自然才会成为有机统一体。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四)“天人合一”智慧的汲取发扬。李约瑟在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时提出中国古代存在一种“有机宇宙观”或“有机唯物论”,这种有机的整体思维,把宇宙视为天、地、人各种要素普遍联系的有机统一体。季羡林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主基调思想,最完整地体现了东方综合思维模式[2]p35。

《周易》主张“天人合一”,通过“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来揭示天、地、人之间有机统一的生存发展变化逻辑。它推崇天、地、人“三才之道”,将万物宇宙看成是由这三大不同层次且相互制约的系统构成的有机联系的大系统。儒家主张“性天同一”、天人一体,“四海之内,其性一也”,认为心、性、宇宙互相联系通贯一体,掌握了人自身的规律,也就掌握了自然界的规律,就能“参天地之化育”、掌握天地变化。参天的过程,就是对生命价值与天地自然规律关系的探求、觉解的过程。《论语・述而》中说,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生态保护观,主张捕鱼要适度、要保证鱼类的繁衍,不能竭泽而渔、不能用“绝户网”;不能射杀栖息的鸟类,要保证鸟类的休养生息。《孟子・尽心上》中讲:“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就是说尽心才能知性,知性才把握宇宙,心、性、天是贯通的统一体。《中庸》继续发展此思想并强调,人只有在把握了人自身和自然万物的规律后,才“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效法自然,人与自然有机共生依存的生态智慧。《荀子・王制》也主张“君子者,天地之参也”。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构成手足,合成一体”,明确提出天地人有机统一体观念,也指明了天地人在这个有机统一体中的各自作用及手足关系。王阳明认为人与自然界万物是一体不可分的整体,他在《大学问》中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还有他那句旷世名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他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由人来点亮姹紫嫣红神奇大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境界。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尊重自然、效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老子・二十五章》中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实质就是说掌握了自然之道并遵循自然之道,就把握了人道、地道、天道,就能实现宇宙和谐、自然之态。庄子《齐物论》强调“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认为天、地、人是统一共生并存的有机整体,即“万物一体”。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何等惬意与悠然。墨家、法家、佛教也主张“天人合一”思想。墨子主张“无差等”博爱万物,“且吾所以知天之爱民之厚者,有矣”,即要敬天爱人。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受业于荀子,《韩非子・杨权》主张“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认为应根据自然之理,祛除喜恶成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佛教主张“众生”“一切有情”“不杀生”“依正不二”,主张生命主体与其生活的环境休戚与共。

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等思想智慧为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充足的价值养料,“天人合一”的精髓,是物我共生、贯通,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自然中心主义,而是人与自然的贯通、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等思想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瑰宝,绿色发展理念是对它的汲取、超越与扬弃。

二、科学认知人与自然的异化问题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性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人与自然的异化现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人之外的自然界同人相异化”的现象,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与自然不和谐、相矛盾的问题。一方面,思维着的人对自然的疏离,“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光、空气等等,甚至动物的最简单的爱清洁习性,都不再是人的需要了”[1]p225。本来自然界的绿色、无限风光和美好是生命生机勃勃的表征。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前提下的无产者、贫穷的人们被沉重的生活负担压制着,整天忧心忡忡、麻木,仅仅维持着低层次的生存生活标准。即便是生机勃勃和最美的风景都难以触动他们,表现出人对自然的极大疏离和人性的异化。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展开了对人类的报复,人类不应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p560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一开始确实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越往后越产生不同的、出人预料的结果,又把初始的效果抵消了。所以,人类要尊重自然、认识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摈弃传统的那种对大自然的掠夺式发展模式,消除那种所谓“先污染后治理”的陈旧思维,走人与自然共生发展、文明发展的新道路。

这种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马克思将其归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以,消解人与自然的异化现象,就必须积极扬弃私有制。这不仅要有思想上的共产主义,还要有行动上的共产主义,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真正消解[4]p12。这个扬弃的运动,在社会生活中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且漫长的历程[1]p232。

三、人、自然、社会是双向交互运动的有机大系统

(一)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机制。从正向交互作用来分析,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物质生产生活资料和条件,比如提供能源、矿产、林木、水、阳光、空气、粮食、蔬菜、禽、鱼、肉、蛋等。有意识活动的人则为自然界输出生态保护思想意识,有利于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爱护自然的社会导向,例如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的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形成的积极价值和实践导向。从负向交互影响来看,如果人们在思想意识中不尊重不善待自然界,将导致对自然界的过度掠夺、消耗、污染。自然界也会反过来报复人类,加倍惩罚人类,例如造成水土流失、气候变暖、雾霾空气、酸雨天气、土壤荒漠化等现象。

(二)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机制。从正向交互作用来分析,人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必然会在社会中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策以及制度法规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有利于规范和促进社会生产生活朝向绿色、低碳、循环的方式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社会也反过来促进人们绿色生产生活观念的养成。从负向交互影响来看,传统的粗放型发展理念导致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忽视,具体表现在对生态环境保护建章立制不力、资金投入少、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科技创新不足等,这也造成了人们社会生活环境的恶化。

(三)自然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机制。从正向作用来分析,生态***策法规制度的完善、人力资源的提升、资金投入的增加、科技创新的进步等,必将修复与提升自然界生态系统。生机秀美、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从负相交互影响来看,恶劣的生态环境必然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水平,恶化招商引智环境,甚至诱发群众不满情绪,影响社会稳定。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自然和社会是一个双向交互作用的有机大系统,两两双向交互作用并形成一个辩证有机的整体。人是自然界和社会的人,自然界是人化和社会化的自然界,社会是人化自然界的社会,应着力促进系统的正向交互作用机制,规避系统的负向交互影响,不断促进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

四、当代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当代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比中华民族近现代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也更多地面临国内外各类风险困境挑战,其中一个重大困境就是生态环境约束问题。

(一)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约束需要绿色发展理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多年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发展成就,但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问题与矛盾。尤其是资源环境瓶颈约束问题,粗放型传统发展方式已逼近了我国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边界,拼投入、拼资源、拼环境的传统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据有关统计,中国煤炭消耗占全球的比重,也已从2000年的28%上升到了2010年的48%,是美国的3倍多,大概是美国、俄罗斯与欧盟25国的2倍[5]p15。正因为如此,强调,单纯依靠***府对经济大规模直接干预与刺激***策的增长,治标但不治本,建立在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难以持久。要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质量,避免单纯以GDP增长率论英雄[6]。

(二)全球生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急需全球绿色治理理念。21世纪,人类社会已踏入绿色工业***时期,发展模式从“黑色发展模式”转向“绿色发展模式”日益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当今,全球性问题多发,全球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全球生态安全治理合作愈来愈被世界各国各地区人们所重视。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的未来,国际社会应携手同行,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共建全球生态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7]。

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导向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路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目标***景是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绿色发展理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是人、社会和自然协调共生的系统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有机共生的生态文明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季羡林说国学[M].北京:中国书店,2007.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孙熙国.马克思主义究竟能够带给我们什么[J].红旗文稿,2016(4).

[5]胡鞍钢等.绿色发展:功能界定、机制分析与发展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

[6].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N].中国青年报,2013-09-06.

[7].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5-09-29.

绿色发展理念的新解读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绿色发展理念的新解读

学习

浅论全球史观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浅论全球史观,内容包括评述全球史观,全球史观的思考。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以及新兴经济体力量的壮大,世界历史的编撰体例也从过去的西欧中心论逐步转向全球史观,开始以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和撰写历史,本文就全球史

学习

谋男郎窦骁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谋男郎窦骁,内容包括窦骁和谋男郎谁厉害,谋男郎电视剧窦骁。我们除了记住男主角那一口洁白的牙齿外,

学习

语文教学义素

阅读(30)

一、义素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次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试验本)编排的文学作品课文约占课文总数的60%。这是由于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

学习

试论知识产权的对象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试论知识产权的对象,内容包括试论知识产权的特征,试论知识产权制度原理。【摘要】知识产权具有特殊性和新兴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新型权利被归于知识产权的门下,而知识产权的理论体系却极不健

学习

略论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

阅读(79)

本文为您介绍略论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内容包括鲁迅人物形象,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刻画。摘要:鲁迅塑造的农民形象,和看客形象。鲁迅借助悲剧艺术震撼人心的力量,希望能促使人们觉悟,奋起争得做人的资格。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作家

学习

璀璨夺目蜀文化

阅读(28)

自古以来,四川这块宝地,诞生了无数历史文化名人,文化特色资源堆积成了“金山银山”。在推进我省文化强省的进程中,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就好比川剧,每一天都在“变脸”。

学习

药理学教学中的耐受性和耐药性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药理学教学中的耐受性和耐药性,内容包括药理学耐药性是什么意思,药理学耐药和生物性耐药。摘要药理学是中医药院校各专业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的一门必修课。针对药理学中较难的“耐受性”和“耐药性”两个概念,进行简要分析

学习

赵堡郑悟清太极健身功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赵堡郑悟清太极健身功,内容包括郑悟清论赵堡太极拳,赵堡郑悟清太极教学。编者按:郑悟清先生(1894―1984)是赵堡太极拳一代宗师。郑先生29岁身患重疾,在求医无望的情况下而学太极拳,身得康复,从而由拳演道修真,深入内修堂奥,延寿60

学习

婚纱礼服结构设计的公主线分割探究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婚纱礼服结构设计的公主线分割探究,内容包括婚纱礼服设计图手稿初学,婚纱礼服设计制版教程。摘要:婚纱礼服结构中的公主线是一条圆顺、流畅、柔美,具有双重作用的服装结构线,是婚纱礼服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装分割线中

学习

古诗词中“燕”与“雁”的区分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古诗词中“燕”与“雁”的区分,内容包括燕和雁古诗词,雁和燕怎么区分。摘要:古诗词中“燕”和“雁”由于读音相同,学生书写时常常弄错,针对这种现象对这两个字从出现的季节和内涵上做了区分。

学习

超越GDP看中日经济

阅读(49)

在数字上、按美元计价,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这无疑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同时也反映出日本经济步入“更年期”后其发展模式的“退步与僵化”。

学习

盘锦市芦苇湿地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盘锦市芦苇湿地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内容包括盘锦芦苇湿地多少平方公里,盘锦市兴隆台区芦苇。摘要盘锦市芦苇沼泽湿地的保护与发展状况十分令人担忧。本文对盘锦市滨海芦苇沼泽湿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保护与发展芦苇

学习

以“四精”理念推动精细化管理 促进公司管理创新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以“四精”理念推动精细化管理 促进公司管理创新,内容包括公司以四精管理推动发展,一个企业运用精细化管理八大方法。[摘要]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目标,把精细、精确、精益、精美(简称“四精”)理念融入到企业综合管理体系中,以信

学习

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教育建议

阅读(81)

本文为您介绍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教育建议,内容包括同伴关系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摘要:同伴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背景,对儿童的影响较为长期和持久。同伴关系不良的存在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适应不良问题,不

学习

《梧桐雨》的诗意解读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梧桐雨》的诗意解读,内容包括梧桐雨的诗句和诗意,梧桐雨诗意解析。一、内涵丰富的意象

学习

计算科学与计算机发展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科学与计算机发展,内容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科学计算。摘要:本文从什么是计算说起,通过对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人类对计算本质认识的回顾,提出量子计算系统的发展和成熟,并且提出了人类认识未知世界的规

学习

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发展概略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发展概略,内容包括欧洲文学发展演变的脉络,中世纪欧洲文学整体风貌。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发展毫无疑问得力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进步,封建社会的强力推动更是为中世纪文学的辉煌注入坚实基础。在经济社会产生巨

学习

生态教育理念在当前教育中的应用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生态教育理念在当前教育中的应用,内容包括幼儿园生态教育理念,自然教育与生态教育的区别。作者简介:张岩岩(1988―),河南内黄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