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我是一个不算年轻的青年了,小学没念完就碰上“”,经历了下乡、回城、待业、招工……在我身上有着这一代青年很多人所具有的特征:无知。痛定思痛,我深感知识的不足,头脑的空白。未来的召唤促使我走上了自学之路。
我自学英语和经济学。自学碰到很多困难:工作劳累,没有资料,无人指教等。这些我都挺过来了,但思想上的一个阴影,摧毁着我的信念,即:自学到底有没有用?
从道理上可以说,不要虚度青春的时光,只有充实的人才是幸福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酒囊饭袋之类的事例还少?可见,庸庸碌碌未必就不美好,不学无术未必就不光彩;单纯地丰富头脑,充实心灵,既无必要也不值得,只不过是给自己一个可怜的安慰和无用的自豪。也许,多一点知识还会给自己多增添一点烦恼与哀怨。人生在世,还不就是那么回事,得过且过吧!
编辑同志,这种心理严重地挫伤了我的学习积极性,我正在十字路口彷徨,是坚持下去呢,还是偃旗息鼓?请帮助我拿拿主意吧!
湖南怀化 郭 翔
郭翔同志:你好!
编辑部转来了你的信,我愿意和你讨论一下你所提出的自学路上的“思想阴影”问题。
是什么几乎“摧毁”了你的信念呢?看来,主要是社会生活中一些所谓“庸庸碌碌未必就不美好,不学无术未必就不光彩”的现象使你迷惑、彷徨;由此,你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的信念也产生了动摇,怀疑社会能否对自学者认可。
为什么结束以后,你就开始穷日尽夜地苦攻外语和经济学呢?你的回答是那样令人感奋:“未来的召唤促使我走上了自学之路。”你象许多有着类似遭遇的青年朋友一样,从的泥沼中拔出双腿以后,痛定思痛,立即以百倍的努力去夺回本应属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一切。这除了说明大家心头产生了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以外,还说明了新生活的曙光已经照耀着人们脚下的征途。“未来的召唤”,说得多好啊!正是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指引着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发愤努力,扬帆出航。
但是,纷繁的社会生活并不会是那么单纯的。当时代的火车头呼啸着冲进新的发展时期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来得及抖去加在身上的历史尘埃。当你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同舟共济地艰苦奋斗时,我们生活中确实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没有创造新生活的激情和勇气,没有真才实学,却热衷于依靠“老子”的权势,利用“关系学”之类谋求职位和待遇,损公损人以肥己。不学无术、庸庸碌碌的人吃香占便宜,甚至先于那些奋发上进、学有所就者采摘了生活的鲜花。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是怎样认识它。我并不象你那样悲观,这种不正常的现象能代表新生活的发展方向吗?这些人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吗?未来的世界(不往远处说,就讲今后一二十年的四化建设)能靠这种人主宰吗?这几年***策的变化(如高考招生、科研单位录用新人)能说明我们***支持这些人吗?就拿你自己的经历来说吧,你曾有着难堪的创痛和伤痕,但是可以肯定地说,这种悲剧式的重压只是过去年代的追忆,而不会作为一种现实重新向你袭来。从风雪中穿行出来,等待你的难道不是生意盎然的春天吗?风物长宜放眼量。尽管我们的社会生活还不能不承受的后果以及几千年旧社会习惯势力的压力,但由于我们的目标已经认准,坚冰已经打破,社会生活的内涵和外观都在急速地改变着。可以有充分信心地说,那些陈腐的东西,今后不会从根本上、大范围内左右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每个人的命运了!
当然,在某些陈腐的东西还有一定势力的地方,那里的青年人遇到的困难会更多些。但即使在这种环境中看到鲜花归于那些庸人,难道自己就该万念俱灰、损折自己理想的翅膀吗?这不是生活中强者的态度。恰恰相反,我们应当更加严肃地思考、追求和珍视自己以及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生活从来是最公正的。一个人若被陈腐的东西摧毁了向上的信念,又怎么能够要求生活首先钟情于他呢?你要社会最终承认你的价值,首先要自己在生活中创造出价值。
对于一个青年人来说,“丰富头脑,充实心灵”,决不是“既无必要,也不值得”,而是今天社会所要求于他的价值所在。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重任,不是因袭千百年的旧观念、旧习惯势力,而是要承继人类创造的全部优秀文化遗产,并且创造出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鲁迅说得好,无论什么黑暗来防范思潮,什么悲惨来袭击社会,什么罪恶亵渎人道,人类的渴仰完全的潜力,总是踏了这些铁蒺藜向前进。中,“黑暗”“悲惨”“罪恶”都曾向你袭去,粉碎“”以后,“未来的召唤”激发了你“渴仰完全的潜力”。你用满腔热忱刻苦自学来充实心灵,这正是花朵一般美丽的思维着的精神!为什么要自怨自艾,把这一切说成是“可怜的安慰和无用的自豪”呢?不!这正是你在创造自身的价值!
可惜,你将自己生活中的真、善、美拿来与那种陈腐的东西作了不恰当的比较,贬低了自己的价值。朋友,不应当这样做!一个有骨气的穷人再贫困也不会羡慕盗贼的!在社会生活中,丰富的头脑、充实的灵魂与不学无术、庸庸碌碌从来是不能放在同一天平上去衡量的!
鲁迅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鲁迅处在黑暗的重围中,尚且能进行韧性的战斗,今天,我们遇到一些庸碌之辈散发出的“冷气”,又怎能动摇了信念呢?
“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吧!只有那些看清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方向,不懈地追求人生的价值,用自己的德才识学不断为人民做出贡献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自学之路上的种种障碍就是你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正是对一个强者的最好锤炼。要经受这种种锤炼,才能逐步发挥“渴仰完全的潜力”。谁都不能说自己的现状就是最后的结论。朋友,你也是如此,生活的浪潮总会把人颠簸到应有的位置。坚定你的信念,继续努力奋进吧!
陆 焕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摆脱冷气,只是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