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云:“昔作芙蓉花,今为断肠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在武侠小说中,断肠草不仅是一味赫赫有名的剧毒中药,同时还可根据以毒攻毒的原理发挥独特的解毒功效,最为人熟知的当数在金庸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男主人公杨过身中情花之毒痛不欲生,最后靠断肠草解毒。
小说中,断肠草被赋予了神奇的解毒效果,其实,断肠草也是一味毒药,在现实生活中,因误服断肠草中毒甚至致死的报道屡见不鲜。
断肠草能致命
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断肠草与神农有着莫大的关系。神农为找寻能解除人民疾病的药草遍尝百草,即使中毒也在所不惜,甚至“一日而遇七十毒”。据说神农生有一副水晶般透明的肚肠,能清楚地看到吃到腹中的食物。一次,神农在向阳的山坡上见到一种叶片相对而生的藤子,开着淡黄色的小花。他照例摘了几片嫩叶放到口中品尝,却出了意外,几片嫩叶刚咽下,就毒性大发,肠子断成了一段一段的。结果,这位华夏人民的伟大祖先就这样去世了。令神农断肠而死的藤子被后人称为“断肠草”。
虽然神农断肠而死的故事只是民间传说,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有透明的肚肠,但断肠草确有其物。如果误食了它的嫩叶,虽然不能让人真的肠断,却能引起神经、消化、循环和呼吸各系统的强烈反应,使人口腔、咽喉及腹内有烧灼或疼痛感,产生言语不清、视物模糊、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很快就因窒息而死。
何为断肠草
对于究竟什么是断肠草,其药用价值如何,中药界至今仍存诸多争论。因为在古代本草著作中,断肠草的作用从未单条列出。《本草纲目》仅是在钩吻条下曰:“钩吻即胡蔓草,今人谓之断肠草是也。”断肠草就是钩吻,即李时珍所说的胡蔓草吗?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言:“岭南人,谓之胡蔓;俗谓之断肠草。”指出断肠草是钩吻的俗称,随后又说:“此草,人间至毒之物,不入药用。恐本草所出别是一物,非此钩吻也。”可见沈括并不赞同断肠草即为钩吻。
虽然其后有了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记载,使得后人以此为据认为断肠草就是钩吻,但李时珍的论述只是认为断肠草是钩吻的别称。
清代《贵州通志》也沿袭了他们的说法:“后人之注本草者,习其说而不察。遂谓钩吻、胡蔓、野葛一物也而异其名。如毛诗中螽斯、莎鸡、蟋蟀之类,俗谓之断肠草。”并且进一步提出以断肠草为别名的植物并不单是钩吻,言:“草之毒者不一种,犹夫人之无良者不一族。”
对此,清代《植物名实***考》中论述得很详细;“《本经》一名冶葛,冶葛后人以为断肠草。毒草断肠,品非一种。……余检《自僵之牍》,湘中则黄藤,豫章则水莽、博落回,粤闽则大小叶断肠草,滇则草乌、火把花;又有虫如草,长寸许,亦名断肠草,牛马食之立毙,”作者吴其浚明确地指出断肠草并非特指一种植物,全国各地有很多种毒草都叫断肠草。
根据以上的记载,可以肯定地说,在古代断肠草绝非专指钩吻,而只是它的别名之一。综合历代本草记载,可以认为;断肠草是服用后能对人体产生胃肠道强烈毒副反应的一类剧毒中草药的通称,这在中药材品种研究中被称为“异物同名”现象。
断肠草和钧吻
尽管在本草古籍中以断肠草为别名的药材有不下10种之多,但出现几率较高的则是钩吻。
钩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曰“味辛,温,主金创***,中恶风,咳逆上气,水肿,杀鬼注蛊毒。一名野葛。生山谷。”《本草经集注》在解释其名时;“言其入口能钩人喉吻,或言吻作挽字,牵挽人腹而绝之。”此后历代本草著作均记载其有大毒。
尽管李时珍有“钩吻即胡蔓藤”的记载,但从历代本草的记载来看,钩吻也并非专指马钱科胡蔓藤一种,起码还包括卫矛科雷公藤、昆明山海棠。虽然它们都有剧毒,但是有效成分不同,性味、功效、主治也有一些差别,
胡蔓藤,常绿藤本,枝光滑,幼枝具细纵棱。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状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全缘。聚伞花序多顶生,三叉分枝,花小,黄色,花冠漏斗形,蒴果卵状椭圆形,下垂,基,部有宿萼。自然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一些省区,东南亚及印度也有。它全身都有毒,甚至连花粉也不例外,尤其是根和嫩叶毒性极强。据说,刚从土中挖出,来的根还略带香味,但多闻一会儿就让人感到头晕目眩。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说:“胡蔓藤(即钩吻)合香,焚之,令人昏迷。”成人只要吃3克胡蔓藤根或几个嫩叶芽,就会毙命。
雷公藤,落叶蔓性灌木,长达3米。小枝棕红色,有4~6棱,密生瘤状皮孔及锈色短毛,单叶互生,亚革质;叶片椭圆形或宽卵形,先端短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光滑,下面淡绿色。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杂性,白绿色,蒴果具3片膜质翅,长圆形。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生于背阴多湿稍肥的山坡、山谷、溪边灌木林和次生杂木林中。分布浙江、江西、安徽、湖南、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它对各种动物毒性不同:对人、犬、猪及昆虫的毒性很大,可导致中毒甚至死亡,但是对羊、兔、猫、鼠、鱼却无毒性。
昆明山海棠,落叶蔓生或攀援状灌木,植株高2~3米。小枝有棱,红褐色,有圆形疣状突起。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宽椭圆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细锯齿,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粉白色。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白色,翅果赤红色,具膜质的3翅,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区,日本也有分布。
北乌头,多年生草本,高65~150厘米。块根倒圆锥形或胡萝卜形,外皮黑褐色。茎直立,通常分枝。叶互生,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叶片五角形,基部心形,3全裂,中央全裂片菱形,近羽状***,末回裂片披针形;侧全裂片斜扇形,不等2深裂,上面疏被短曲毛,下面无毛,纸质或近革质,总状花序顶生,有9~22朵花;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6,花瓣状,上萼片盔形或高盔形,有喙,下萼片长圆形;花瓣2,向后弯曲或近拳卷,无毛;果。原产东北、华北地区。
以上仅是部分被称为断肠草的植物,它们都有一定的毒性,说来令人称奇,如此剧毒之物,却是一种具有祛风,攻毒、消肿、止痛等功效的中国传统药物,主要外用***疥癞、湿疹、痈肿、疗疮等症。
乾隆和断肠草
除了神农与断肠草的渊源外,清朝的乾隆皇帝也和断肠草有些关联。民间传说乾隆皇帝三下江南微服察访。一天,他来到镇江,在一家客店投宿,身上奇痒难熬,辗转不能入睡。他披衣起床,去了一家草药铺。在得知乾隆的病症后,郎中又认真检查一遍后告诉乾隆;“你患的是疥癣,民间又叫疥癞疮,是皮肤病中的一种顽疾,能治,但需遵医嘱,用药后不能用手直接抓痒,更不能入口,因为此草药有剧毒。”
乾隆好奇地问药草的名字,郎中告诉他是“断肠草”。
不久后,乾隆的顽疾被治愈了,他重赏了郎中,又挥毫为其草药店写下了“神农百草堂”几个大字。自此,它便名振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