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 根据临床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存在于几方面,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结论 介入导管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较多,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职业防护,将介入导管室护士执业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关键词】 介入导管室; 职业危害; 防护
介入放射***属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痛苦少、安全、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逐渐被患者、家属及医务工作者所接受[1]。不断创新的介入诊疗技术也愈来愈多地被运用到临床。而介入导管室作为介入诊疗的重要场所,在医院也相对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这也对介入导管室护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介入导管室护士带来了巨大的职业压力和危害。因此,有必要了解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做好职业防护,使介入导管室护士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 职业危害因素
1.1 物理因素
1.1.1 电离辐射 由于介入手术操作曝光时间长,射线引起室内空气的电离产生多种射界物质,如氮氧化物、臭氧、自由基等,并使正负离子平衡失调。这些有害物质的变化随开机曝光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再加上射线对人体的照射,在机房内形成多种有害物质,致使介入手术者产生疲乏无力、眼睛发涩、精神萎靡等不良感觉。射线照射对眼睛、皮肤、造血系统、生殖系统、甲状腺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长期接触可引起白内障、皮肤色素沉着、白细胞下降、不孕等,严重者还可引起癌症。
1.1.2 锐器刺伤 包括针头、手术刀片、剪子、玻璃安瓿等,导管室护士频繁接触这些锐器,很容易被刺伤,而污染的锐器或传染病患者用过的器械危害更大,护士会因被其刺伤而增加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感染机会。
1.1.3 环境影响 导管室内必须长时间开启空调来调节温湿度,人体长时间工作在空调环境中易产生头晕、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各种仪器和电器设备如心电监护仪、C型臂机、空调、除湿机等,产生的噪音混杂在一起,对导管室护士的听力产生影响,导致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烦躁,直接影响护士与医生的正常交流,可能会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空气消毒使用的紫外线照射到人体的皮肤、眼睛可引起皮肤过敏、皮炎、紫外线光眼炎,紫外线在空气中还可形成臭氧,吸入臭氧过多可破坏呼吸道黏膜和组织,轻者引起气急、胸闷,严重者出现心动过速、疲倦,甚至发生肺水肿等[2]。
1.2 化学因素
1.2.1 化学消毒剂 碘伏、酒精、含氯消毒剂、戊二醛等消毒剂用于皮肤、空气、物品和地面的消毒,效果较好,但多数具有挥发性的消毒剂对人体的皮肤、黏膜、上呼吸道、眼、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1.2.2 化疗药物 肿瘤患者介入化疗过程中使用的抗肿瘤药物顺铂、5-氟尿嘧啶等,对护士的身体健康也会带来危害。化疗药物会导致护理人员脱发、疲劳、口腔炎、口腔溃疡、月经不调等多种不适症状和不良生殖结局[3]。化疗药物在配制过程中,形成的气溶胶或气雾对环境以及加药时对护士产生的危害,在护士本身重视不够或防护不到位的情况下,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进入人体是显而易见的[4]。
1.3 生物因素 导管室护士频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职业暴露的危险时刻在威胁着他们。随着乙肝、丙肝、艾滋病血液传播途径的传染病患者增多,护理人员所引发血液性疾病感染的潜在危险也日益加重[5]。
1.4 社会心理因素
1.4.1 工作性质 导管室工作节奏快,护理任务重,随时要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同时经常需要加班、误餐,而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易导致胃肠道疾病;长期负重(穿铅衣)站立工作,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等,也会给脊柱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这些都会给导管室护士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大脑高度紧张,易产生心理疲劳而出现紧张压抑的情绪,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1.4.2 人际关系 导管室护士的工作需要同心内科及介入科医师、放射技师、病区护士及医技人员等其他科室人员配合协调进行,因此复杂的人际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矛盾,社会及医院对护理工作的不理解和不重视,被误解甚至被责骂,而护士只能自我安慰,长期的情绪积累势必会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
1.4.3 日益更新的医疗技术 介入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开展、新仪器的使用、都给导管室护士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熟悉和掌握各种新型医疗仪器的使用和保养方法,熟练掌握各种抢救程序和操作规程,除应对日常工作外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这都给导管室护士带来了新的工作压力。
2 防护措施
2.1 物理因素的防护
2.1.1 按时参加放射工作人员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行介入手术时要充分利用现有防护设施(铅衣、铅屏风等),做好自身防护,尽量减少射线辐射。加强环境和医疗设施的管理,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尤其是手术完毕时,要及时换气以减少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各种仪器要加强保养与维修,使噪声降低到最低程度;紫外线空气消毒时医护人员尽量不要在场。
2.1.2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遵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原则,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刀片、针头、玻璃碎片等,一旦不慎被刺伤,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执行,先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挤出损伤处一部分血液后,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然后用碘伏消毒,包扎。必要时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苗。
2.2 化学因素的防护 使用化学消毒剂时要戴口罩、帽子、手套,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或吸入。配制使用化疗药物时,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执行,注意自我保护,减少皮肤黏膜的损害。
2.3 生物因素的防护 加强有关经血液传播疾病知识的学习,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内容及措施,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都要戴手套,做好自我防护。正确处理污染物品和医疗废物。
2.4 社会心理因素的防护
2.4.1 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心理学、人际沟通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有利于减轻护士的专业压力、减少消极的心理防御,降低心身耗竭程度,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和护士职业适应能力[6]。能力的提升是舒缓压力、维持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因此,介入导管室护士要不断汲取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使自己在面对工作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时能应对自如,树立自信心,同时取得同事及患者的信任,有利于减轻自身压力,减少身心疾病的发生。
2.4.2 护理部要积极采取措施,适当调节介入导管室护士的工作强度,合理安排班次,保证介入导管室护士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自我调整,减少因工作忙乱引起的损伤。同时护士要努力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培养开朗性格和健康心态,合理饮食,锻炼身体,提高自身适应能力。
护士的职业防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教育到管理均给予足够的关注[7]。院方要积极创造条件,改善介入导管室护士的工作环境,增加防护设施,尽量减少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而介入导管室护士要加强学习,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力争将职业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参 考 文 献
[1] 邹蓉珠.介入放射***中操作人员的受照剂量监测.中国医学创新,2010,7(21):175.
[2] 高伟.门诊换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及防护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59.
[3] 邓暑芳,罗森亮,等.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58.
[4] 姚汝侠,杨志萍.护士化疗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352.
[5] 顾金凤.浅谈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中国医疗前沿,2007,2(24):71.
[6] 王秀清,郑春丽,等.护士执业适应研究现状及思考.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0):56.
[7] 蒋红,吕海燕,杨晓莉.护士对化学性职业损害防护的认识和行为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49.
(收稿日期:2011-03-1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