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9年11月中旬,台湾壹传媒集团旗下的《苹果日报》推出了一种名为“动新闻”的新型新闻报道样式,因其过渡渲染血腥暴力在台湾引发巨大争议。本文运用鲍德里亚的媒介批判理论分析台湾“动新闻”事件,认为“动新闻”可以作为鲍德里亚关于“仿真社会”和“意义消解”这些后现代预言的直接体现。它有可能加重真实世界和虚拟空间界限的模糊,并使新闻成为对消费欲望与感官欲望的无意义模仿,其负面影响需要我们警惕。同时,文章通过对鲍德里亚理论的批判性思考,认为“动新闻”将新闻叙事中的想象因素突出出来,对研究新媒体时代新闻叙事的变革与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动新闻” 鲍德里亚 新闻叙事 想象
一、台湾“动新闻”事件始末
2009年11月中旬,台湾壹传媒集团旗下的《苹果日报》推出了一种名为“动新闻”的新型新闻报道样式,即以3D动画形式,部分模拟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并结合传统的***片、文字等手段,力求逼真还原事件的一种新闻创新。其中,一段模拟伍兹妻子持高尔夫球杆攻击伍兹座车的报道,几天之内点击率达到200万次,引起了《纽约时报》的关注。《纽约时报》将其称为“Maybe新闻”,评价这是一种以视频游戏和纯粹想象的形式创造出的新形式新闻报道。随即,“动新闻”因为过度渲染新闻事件中的血腥暴力场面在台湾引起了巨大争议,成为近年来少见的直接针对媒体文化的公共事件。
“动新闻”标榜以写实动漫方式呈现新闻,让新闻更贴近年轻人。目前只在网络和手机平台上传播,但由于“壹电视”牌照申请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所以,可以推测,“动新闻”无疑也会成为壹传媒进***电视行业的秘制武器之一。
“动新闻”之所以会引起舆论的轩然***,是因为它以大量模拟动画方式报道害、自杀、家庭暴力等社会新闻(比如《兽父奸》和《铁锹杀妻》),毫无顾忌地模拟凶杀、***场面,并配以虚拟音效和解说,尺度大大超越了以往的新闻报道。而且“动新闻”的目标受众包含未成年人,无疑构成了对新闻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双重挑战。台湾多个社会团体号召全台抵制“动新闻”。11月25日、26日,台北市长郝龙斌两次对壹传媒处以50万台币的罚款,同时对《苹果日报》采取多项封杀措施。台湾立法委员也开始修订相关法规,规范电视、平面媒体以及网络上的新闻内容。
在各种压力下,《苹果日报》被迫公开道歉,并对“动新闻”实施分级管理。事实上分级形同虚设,并没有对未成年人接触不良信息形成有效限制和保护。台湾相关部门开始对壹传媒筹办的“壹电视”牌照申请采取更严格的审查,“壹电视”的创办计划进入困境。不过,目前分级处理后的“动新闻”依然可以通过原有的渠道进行传播。①
二、对“动新闻”的鲍德里亚式分析
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以对消费文化和大众传媒的后现代性批判享誉世界,“他从消费、信息、传媒和技术的角度,用‘仿真’理论为世人描绘出一幅由‘拟象’、‘符码’、‘内爆’和‘超真实’所组成的后现代世界。”②他认为,当代社会是由大众媒介营造的一个仿真社会,传媒不断生产出大量的可供仿真的形象和符号,构造了一个“超真实”的世界。媒介成为了符码的载体而大量充斥于现代社会,人们又依赖媒体去感知世界,媒介制造的“超真实”取代了真实的状态,“拟象和仿真的东西因为大规模地类型化而取代了真实和原初的东西,世界因而变得拟象化了”③。
在上个世纪70年代,鲍德里亚的上述观点还让人难以理解,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鲍德里亚所说的“仿真的世界”已经直接体现在互联网所塑造的后现代文化中。“网络空间所建构的形象能够对现实世界作广泛的拟仿,从而将现实世界置换为超现实的景观。”④“动新闻”无疑是鲍德里亚预见的一个明证。
在如今的数字世界里,信息和符号的泛滥的确模糊了“仿真”和“实在”的界限,一些社会、经济等现象,在受众的认识里有了一种幻象之感,其不良后果是人类感知、思考和行为的虚拟化。近年来国内青少年犯罪率上升,而其行为动机与方式直接受到了电脑游戏、影视媒体的影响。“人们生活在一个虚拟复制的文化中,被各种多余的、丧失意义的符号和信息所包围,无法逃脱。”⑤
“动新闻”正是构成了这样的挑战,我们知道,“客观真实”是新闻的核心价值所在。“动新闻”虽然标榜写实,然而在制作者将文字转换成动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增加虚拟一些元素,例如当事人的表情、环境细节等,它们可能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与解读。如果不严格控制,就会造成对事实的歪曲。“动新闻”引起的争议正是因为在报道中过度添加想象元素。这种“动新闻”模糊了新闻与非新闻的界线,也模糊了真实世界和虚拟空间的界限。
鲍德里亚进一步指出,大众媒介在后现代的语境中会变得无意义。大众传播“并非出自其内容、其传播模式、其明确的目的(经济的或心理的),也不是出自其容量或其真正的受众(尽管这一切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并构成其支持),而是出自其自主化媒介的逻辑本身。这就是说它参照的并非某些真实的物品、某个真实的世界或某个参照物,而是让一个符号参照另一个符号、一件物品参照另一件物品、一个消费者参照另一个消费者……大众传播处处都是由这种与技术和编码规则相适应的系统化规定的,是由并非从世界出发而是从媒介自身出发的信息的系统化生产规定的。”⑥也就是说,虚拟的模式、符号与逻辑方式而不是客观世界有可能变成控制这个世界的方式。
鲍德里亚提醒我们对媒介保持足够的警醒。“动新闻”表面上好像是还原了真实,甚至是还原了更多的细节,实际上却强加了报道者的主观趣味,以感官刺激消解了事件本身的复杂意义,消解了个体人物鲜活的生命价值。台湾通讯委员会委员彭芸说,壹传媒的“动新闻”的目的不在提供资讯,只是用新闻来美化暴力与***而已。⑦这种虚拟已经脱离了客观世界的逻辑,成为消费欲望与感官欲望构成的后现代破碎世界的无意义模仿,进而加重媒介对人的异化。
三、“动新闻”对新媒体时代新闻叙事的挑战
鲍德里亚的偏颇在于将人类对现实反映的不确定性极端化了,“鲍德里亚的仿真和拟象概念只看到了技术的表面现象,而否定实在和真理的本源性。”⑧事实上,“仿真”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必然通过媒介,媒介对人类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如果我们能努力推动“仿真”行为的合理发展,完全有可能使“超真实”的世界与真实世界贴近,使媒体更准确的反映现实。
从这一角度审视,滤去故意刺激眼球、渲染***暴力“动新闻”个案(事实上有媒体指出,这可能是一种炒作“壹电视”的手段),“动新闻”作为一个新闻报道样式具有创新性。在很多新闻事件中,特别是一些突发性事件,记者无法完成现场拍摄,过去只能通过***示、照片、简单动画模拟的方式去体现,逼真程度非常低。3D技术使快速而逼真地模拟新闻事件成为一种可能。壹传媒集团的创始人黎智英以低俗化为切入点构筑起自己的传媒帝国,在数次开疆扩土中无往不胜,这次“动新闻”的创意也出自其手。他认为未来是网络称霸的媒体时代,新闻的来源,不见得是记者在现场采访所得画面,网络上会出现事件当事人或是其他拍摄者的上传影片,要串连这些故事的张力,需要通过动画来辅助。所以他特别在去年2月把互动网中的动画部门扩充,先是将壹苹果网络改版,并且成立了“壹传媒动画”、“壹传媒互动”、“壹传媒网络播放”等三家有限公司,强化网络与动画制作能力。⑨可以推测,“动新闻”这一形式在未来的新闻报道中会有非常强的应用潜力。
台湾***治大学的藏国仁教授认为,“动新闻”的出现对传统的新闻叙事构成了一种挑战,它使过去一直被忽略的新闻叙事中的想象性因素突出出来。他提问到:“记者在工作时是否亦对采访议题有所想象呢?是否预想采访对象(消息来源)的思维、动机、目的与行为?记者在认知到采访对象提供的信息与故事真相后,有无可能继续推敲其所获知的故事真实意涵,甚至大胆连结故事中所缺少的情节拼***?”⑩
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虽然在传统新闻叙事中,重点强调的是客观、公正、平衡地报道新闻事实,但是,想象性因素始终是新闻叙事的潜在因素。“‘想象’将一些通过感知所传达的‘完型’思维或记忆改造、组合、冶炼,是一种将脑中素材重新做成新意向的思维过程与结果。”
“动新闻”的出现对新媒体时代的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不仅要如实地记录所见所闻,收集辨别相关资料,作出理性的分析思考,还要有充分的想象力,根据已有的信息建构情境故事,运用先进的模拟技术,实现新闻事件的动态还原。也许,这才是处在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记者将要面对的鲍德里亚式挑战。■
参考文献
①何亮亮,《推“动新闻”惹众怒 台湾官民全面围剿》[OL],2009年12月8日,凤凰网;关玲,《动新闻:动的不是新闻,是寂寞》[OL].2009年12月3日,华媒网
②陈力丹、陆亨,《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观及其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启示――纪念鲍德里亚》[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3期,第75-79页
③[法]鲍德里亚:《仿真与拟象》[M].选自《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汪民安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9页
④葛丰、伍支晴,《鲍德里亚的主体观与网络传播》[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3年,第46-54页
⑤赵斌,《依旧怀念1968》[J].《读书》,1999年第8期,第8页
⑥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l年,134-135页
⑦关玲,《动新闻:动的不是新闻,是寂寞》[OL].2009年12月3日,华媒网
⑧梅琼林,《鲍德里亚的传播理论及其思想》[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105-109页
⑨台海网,《黎智英烧钱60亿 搞电视生死难料》[OL].2009年12月11日 台海网
⑩蔡琰、藏国仁,《想象与创造性想象:新闻叙事再现的蓝***》[J].《第五次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暨媒介教育联合会(MEC)会议论文集》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班,指导老师:周怡)
责编:姚少宝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对台湾“动新闻”事件的观察与思考